為什麼音樂播放器如天天動聽、酷狗、酷我不做音樂社交?有沒有必要?


渣掉的天天就不談了

酷狗有自己的論壇和音樂討論社區,只不過離SOCIAL NETWORK還很遠

酷我狀況差不多,不過軟體內社交元素比酷狗要多

蝦米算是國內社交元素做的比較多的音樂播放器了,整體看去上已經有很多社交音樂播放器的感覺了

不過現在這貨在國內還是很危險啊,首先是音樂版權問題,直接導致軟體被迫處於灰色地帶,社交化帶來流量的同時會把整個軟體的不合法元素無限放大,生存還是社交,這個是很顯然的問題


「社交」作為當今互聯網最火爆最熱門最值得期待的元素,自然大家都喜歡往這個上面靠。

我覺得豆瓣FM和豆瓣的鏈接算是做的最好的,緊密的結合了音樂分享、欣賞和社交的需求。

但是音樂不同於其他東西的一點就是「知音難尋」。這既是契機,也是挑戰。如何尋找知音,擴展受眾群都是音樂社交需要考慮的。

一點愚見,以上。


這段時間研究音樂社交專題,對比了對社交有涉足的網易雲音樂、多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個人認為

音樂社交包含對音樂播放器用戶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因人識歌」,以社交為媒介,讓人更好地發現音樂——通過引入「人」和「歌單」等典型方式,讓用戶可以人以群分,因人識歌,增加遇見合心音樂的可能性。「人」可能是「名人」「達人」,還有可能是「熟人」「有共同點的陌生人」。

二是「以歌會友」,以音樂為載體,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係:在以音樂為主要交流載體的前提下,結識志同道合者並互相交流。

訴求側重哪方面,取決於經營主體——如果是社交應用去做,那麼著眼點應在於「會友」,即如何利用音樂這個載體,讓用戶互動形式更加多元,展示自我更加個性,為社交錦上添花。如果是音樂應用去做,那麼重點應該是「識歌」,讓社交有助於提升用戶的音樂享受。

音樂應用的大多數用戶,只是想聽首好歌而已。滿足用戶「因人識歌」的訴求,幫助用戶解決「發現音樂」的問題,是音樂應用引入音樂社交的根本任務。

但即使是僅做「因人識歌」這一步,也並不簡單。不僅是加個功能而已,對平台運營能力很有要求:

一、招攬人的能力:一方面平台應招攬更多名人明星入駐,吸引其粉絲的加入;一方面在平台功能上需要有效地促進用戶間和名人明星間互動,促進大V將其名氣轉化為音樂號召力。

以下是3個應用在「招攬人」方面的做法對比。

在邀請人方面,三家都有自己的獨特點,網易有「入駐歌手」,讓歌手在網易雲音樂開個人主頁,還有「大牌DJ」,以及知名用戶,另有歌單達人,多米則邀請多家品牌媒體、電台、DJ等助陣;天天動聽也是類似做法。

貌似天天動聽和多米基本放棄了在熟人方面的招攬,顯然對用戶之間的音樂交流形成氣候不抱希望。

二、發現達人的眼光:在用戶能自己發布資源的基礎上,系統要能有效識別並推薦出用戶生成的優質歌單,培養出一批歌單達人,促進並豐富平台資源。

網易雲音樂在「發現音樂」這方面契合用戶「眾口難調」的需求,對歌單分類極其詳細,按語種、場景、風格、情感、主題等提供多種分類,但多米仍停留在簡單的分類上,在貼近「更合口味的發現」方面,稍遜一籌。至於問題中提到的其他應用之所以不做音樂社交,也許是覺得目前用戶通過分類瀏覽和搜索來發現音樂已足夠;也許是認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曲庫等內容方面,暫不想在這方面投入資源;也有可能是相關能力正在儲備中。


在說題主的問題之前,要說一下產品定位的問題。

這些產品容易混淆的產品定位可能是:

1.播放器

2.客戶端

單純來說,播放器是工具,工具怎麼能做社交呢?

於是我們把他們定義為:客戶端。(實際上他們也的確是客戶端)

進一步來說,我們要了解產品可以滿足用戶什麼樣場景下的某種需求。就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諸如,QQ音樂,酷狗,酷我、百度等客戶端來說。他們在PC和Mobile端上用戶的使用場景雖然不同,但是需求是相同的。

試想,如果你想聽一首歌,一個客戶端卻從一開始就不讓你搜索,不給你選擇,而是讓你關注幾個歌手?你會不會想,有這個必要嗎,我只是想聽一下某首歌而已……這也就側面說明兩個問題:

1.用戶的需求很簡單,設計者們不要過度複雜化

2.用戶只忠於內容(哪有版權去哪聽)

那麼做為產品設計者,你認為現在該做的是什麼?死磕社交是一條不歸路……

然而,話說回來,音樂到底能不能做社交?我覺得是可以的!

第一要了解什麼是社交?引用下百度百科的定義:指社會上人與人的交際往來,是人們運用一定的方式(工具)傳遞信息、交流思想,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活動。以上內容的核心關鍵是:某中方式和傳遞信息、交流思想。這兩點分別代表了社交的載體和目的。

對於互聯網,載體肯定是網路。那目的呢?音樂客戶端用戶的需求是聽歌,用什麼功能可以促成用戶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呢?

我覺得,就是用戶貢獻內容(傳遞信息)和對內容的評論(交流思想)。用戶貢獻內容簡單好理解,現在很多客戶端也在這麼做,就是用戶自建歌單。對內容的評論就包含了,對內容的分享,評論,點贊等等。

現在比較靠譜的是在Mobile做社交。為啥是無線端呢?無線端有一大殺器:LBS,利用基於位置的服務,獲取附近用戶的歌單或熱播歌曲,並進而形成對用戶的關注。

不過我覺得用戶或許並不關心,還是那句話,我只是想單純的聽個歌而已。

況且,結合ROI來說,做社交化的運營成本不小,且這是額外的(除版權成本外,因為版權肯定你得買)

============================分割線=====================================

從音樂客戶端扯點別的,不光音樂,視頻也一樣,這類以內容驅動的產品做社交不是不可以,但是別希望有太大的發展。

日本視頻網站NICO NICO以視頻彈幕聞名,甚至創造了視頻網站的新盈利模式:傳視頻都要收費!看似很牛逼吧。但是彈幕在中國就比較蛋疼。之前土豆做過彈幕,大部分用戶的反饋是:擋住他們看視頻了。。。他們只是想簡單的看個視頻而已。。。。

最後總結一下:PM要分的清什麼是用戶需要的,什麼是老闆需要的。不要一味追潮流,有的潮流不可追。


無責任轉貼:「包子吃多了,吐兩句午夜槽,今晚FB上市,究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還是終結?

有些事情天生就是私密的,比如挊;有些人天生就是內向的,比如我。那些蛋疼的PM怎麼就一定認為我會對擁有與我相同頻次/力度/喜好同類AV的挊er感興趣呢?這個年頭不社不交會死么?」

來源:http://luexiao.com/questions/3131702929100896


專註於自己熟悉的領域才容易成功,音樂播放器的話,做個平台專門介紹有關音樂的產品並且提供鏈接到各種出售音樂有關產品(比如耳機,平板,手機等)的商城,不是給人更專業的感覺嗎?


千萬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東西,社交的概念很多,但不是每款互聯網產品都適合。而且現在的音樂播放器都可以跟其他社交平台無縫鏈接。


垃圾酷我,已經墮落到不收費不行了,一首首歌曲都要收費,不收費難道不行嗎?而且都不能下載,除了要錢買會員你還會做什麼呢???


我覺得 網易雲音樂 挺好用的 既能分享音樂 又能關注音樂人 還能朋友交流 比較方便 用過蝦米手機版 老是閃退


我在找社交音樂播放器,搜索引擎把我帶過來的,什麼時候出了個接地氣的社交音樂播放器,沒準這問題就火了呢,留個名先。


網站 酷狗5sing 就有 音樂評論 音樂軟體 社交 蝦米 網易雲音樂 可以評論

酷狗音樂 天天動聽 歌曲MV 可以發彈幕 這些 都是社交的方式之一


iPhone上的極簡音樂播放器 http://www.OooPlay.com


推薦閱讀:

音樂製作人 Djemba Djemba 是什麼來頭?
那些很喜歡很喜歡搖滾樂的人後來都從事了什麼工作?
喜歡聽張國榮的歌人大部分是什麼樣的心態?
在美聲唱法、民族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四大唱法當中,區別何在?共同點是甚麼?
介紹西方音樂或者音樂史的書?

TAG:音樂 | 移動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