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 Retina 屏幕一定需要突破 326 PPI 嗎?還是跟距離相關?

現在很多傳言顯示,Retina 屏幕將要推廣至 Mac 電腦,大家覺得是否有必要達到 300 PPI?畢竟 iPhone、iPad 使用時離人眼較近,而 Mac 還是偏遠的。而在大屏幕上以 300 PPI 輸出對於顯卡是很大的挑戰,尤其是 27 寸的 iMac。


確實不需要。PPI 這個度量是沒有考慮觀察者的距離的。正確的度量人眼分辨能力的方法是看屏幕上相鄰兩個像素到人眼的連線之間的夾角弧度,如下圖所示:

請注意:這是極度簡化模型。人眼是非常複雜的器官,真實情況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更多詳情可以參考一些講 HCI, InfoVis 的書。

接著用簡化模型。正常人可以分辨的視角 a 大概是 1 角分(π/10800 弧度)。如果我們以這個值為依據判斷屏幕是否 retina 的話,我們只需要看在正常的視距(也就是通常使用時屏幕離人眼的距離了)下要求屏幕的點距是多少。

同一個設備,不同人有不同的使用習慣,所以視距是個非常個性化的參數。做為參照只能選取一個估計的平均數。比如 iPhone, 通常使用時視距大概是 11 英寸,那麼要達到 retina 的話要求 PPI 為 312,而實際上 iPhone 4/4S 的 PPI 是 330,為 retina 要求的 104%

考慮到筆記本和台式機距離使用者距離普遍比手機、平板電腦遠,確實沒有必要到 300 PPI 那麼高。下面這個表格列出了現有蘋果產品的屏幕和前述定義的 retina 標準比較的結果:

可以看到就算 Mac 產品線的 PPI 翻倍也只有 200~270 之間,和 iPhone 4/4S 的 330 PPI 還有不少的差距。但它們離自己的 retina 標準其實並不遠,甚至 MBP 17" 和 iMac 27" 已經可以宣稱是 retina 了。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看那到為什麼 iPhone 和 iPad 升級成 retina 後的效果那麼明顯,因為非 retina 的版本確實太差了。

iPhone 到 330 PPI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它的屏幕解析度擴展要求每次升級都是翻番倍增(480x320 -&> 960x640),否則會導致舊 app 操作上和觀察上的兼容性問題。這個問題在 OS X 上同樣存在,因為矢量化圖形界面實現非常困難,而且要同時兼容點陣圖資源(比如圖標),很難保證有良好的效果。解析度倍增則讓這個問題變得相對簡單容易。所以 retina Mac 的最好方式還是直接讓解析度翻番。除開已經是 retina 的 MBP 17" 和 iMac 27",其他 Mac 產品解析度翻倍在現有的硬體水平上還是能夠實現的。


「300 PPI」 主要只是個宣傳手法(而且其實我不記得蘋果自己是不是真的將 Retina display 和「300 PPI」比較,我只記得他們明確說了 Retina display 的像素密度是「326 PPI」),並不是什麼決定性的數值。300 PPI 左右僅僅是數字圖象用於印刷品時的一個行業標準解析度,大致代表這樣的解析度對於人眼在一般的閱讀距離夠用。而媒體選擇把 Retina display 和「300 PPI」作對比,主要是以一種大眾容易理解的方式(因為很多人都知道「300 PPI」是印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參數)向人說明這樣的解析度足夠人類使用。

所以如果真的 Mac 也要升級屏幕,目標解析度應當是讓人眼在使用 Mac 的距離上覺得夠用,而不是非得和 Retina display 的解析度或「300 PPI」比較。

這樣革命性的解析度變化,在技術與產能限制之外,需要考慮最多的或許該是如何讓開發者和用戶方便,讓開發者和用戶不因為解析度變化而受到太大的困擾。從 iPhone 4 開始的 iOS 設備的 Retina display 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因為直接讓解析度/像素密度翻倍,並且在操作系統層面提供了平滑過渡的方案。

當 Mac 真的也要提升解析度時,顯然很值得考慮的一條路就是也讓 Mac 的解析度/像素密度翻倍。以 15 寸 MacBook Pro 的標準解析度版本(1440 × 900 像素)為例,這樣屏幕的像素密度將達到 220 PPI,這對於一個用眼習慣(屏幕距離)正常的用戶來說,足夠了。但這太過理想了。

或者當然也有一條不太現實的奇葩的路就是讓 Mac 和 iPhone 4 等 iOS 設備的 Retina display 的像素密度一致……呃聽起來就很有意思,但實在有點誇張。

不必太關注「300 PPI」這個數值,它沒有那麼重大的意義。


謝黃兄邀請。

以前曾經解過一道複雜的幾何題,其中關鍵的一步是利用一個等邊三角形。

老師看到我的解簡潔並正確,把我叫去問,這個等邊三角形是怎麼算的?我回答說:是用尺子量出來的。

事實,邏輯,理性等等不是壞東西。但是超越不了這些,同樣是一種缺陷

蘋果並非如此。他關注「結果」而非「數字」。

是否高於某個數字,比如 300 PPI ,一種小學算術而已。

而根據不同的使用距離,權衡各種因素做取捨。最終,讓用戶享受到「視網膜」般的感受?這才是蘋果的長項。

何必去計算人眼解析度,使用距離,屏幕解析度等等參數的關係?蘋果店就在你們那最繁華的商業街上,用你的眼睛去看一看!

還可以拉著美女的手,晒晒春天溫暖的陽光。


三米抗鋸齒,五米全高清


糾正一些人對Apple的「retina」視網膜屏幕的含義。

它指的其實並不是簡單的屏幕硬體像素密集度的問題(就是我們常說的ppi或dpi),因為僅僅解決硬體像素密集的問題是不能達到Apple提出的Retina標準。

Apple在其軟體也就是OS和iOS上做出的視覺優化是很明顯的(細節上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渲染,只不過這個精確到像素)。

我們日常並不會有人去貼著屏幕用,所以討論這塊屏幕究竟能不能看出像素點沒有太多意義,而眾所周知的是,Samsung出了1080P的手機後,多少人都在吹噓Apple的是假Retina,而Samsung是真的,其實Retina可以說是Apple 在做出這樣的產品後,給這件產品提出的他們的創新的技術名字,即Retina。Samsung那個只能稱之為高解析度,因為單行像素顯示效果實在不敢恭維。

所以Retina並不是我們理解的它必然是視網膜屏幕,更準確的說,它可以理解為把4個像素壓縮後放在了一個像素格子里顯示。這是技術。而且蘋果自始至終都沒表明,那是塊視網膜屏幕,(請參考某公司「山獅」侵權狀告Apple卻沒有勝訴,因為Apple一直稱謂它為Mountian Lion,並非中文的「山獅」,因為大家和許多媒體報道的時候會說出那個命名的中文含義,所以很多人這樣宣傳導致了笑話。)只告訴大家那是Retina屏幕,它的像素密集度超過人眼解析度(所以不要拿視網膜的解析度來衡量,因為即使解析度到10000你的大腦也分辨不出來。)


只要按原來非Retina 長寬各加1倍就是Retina 了。


從現實的實用意義上說,確實pc暫時沒有必要達到300dpi。也就是說即使只有200-270dpi,這個顯示器一般也足夠細膩了。我的new iPad可以證明這一點。

不過,不足300dpi的顯示屏能不能被稱為retina display,這個說法有待商榷。因為討論人眼的解析度極限時 是以人眼的明視距離為標準,而不能根據距離任意的改變人眼的極限解析度。這屬於為了商業宣傳篡改科學結論。

我的看法是:對於iPad來說,2xx的dpi確實夠用,對於更大的iMac來說200的dpi說不定也夠用夠清晰。但是對這樣的屏,在宣傳中就不適合用號稱「超過人眼解析度極限」的retina屏來宣傳。

當然,商業宣傳總是會有誇大的。。。


蘋果的視網膜屏真的達到了視網膜水平嗎?

http://www.guokr.com/article/262214/


忘了怎麼算的了 反正和距離有關 300ppi只是10英寸下的retina標準

對於複雜的東西也不懂 不過以前看到有些人在討論ppi極限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眼睛貼著屏幕 需要1710ppi才能看不出顆粒感 喪心病狂


無論你覺得有沒有必要,現在2017普遍400PPI以上,500以上PPI是主流,4k開始普及。


推薦閱讀:

iPad Air 2 相比 iPad 2 在使用體驗上有多大的提升?
ipad pro9.7,mini4,air 2哪個更適合碼字?
iPad Air 敲擊屏幕或背殼有中空的感覺,這是重量變輕後的結果嗎?
適合辦公的平板有什麼推薦?
通過蘋果團買蘋果產品怎麼樣?

TAG:Mac | iPhone | iPad | RetinaDisplay | 解析度 | 蘋果公司AppleInc | D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