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怕死嗎?

學佛的人怕死嗎?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會怕死嗎?

今天有位學佛前輩告訴我: 學佛而不怕死的人,根本不是學佛的人。

前輩說的這句話讓我迷惑了,我想佛都說無我了,怎麼還怕死呢?


學佛的人怕死,很怕很怕。

學佛的人還怕苦,「苦苦、壞苦、行苦」,「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略說一五取蘊苦」這些苦學佛的人都怕。

不但怕死怕苦,學佛的人膽子還小,什麼「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一概不敢去做。

趨樂避苦是人的天性,佛教也是依此而建立的。

離苦是佛教修行最根本的動力,如果不怕苦,不想離苦,怎麼修行?

佛教就是為了斷除煩惱(怕苦),解脫生死(怕死)而修行的,沒毛病。

一切有為法(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有三個共同屬性,佛教名詞叫做共相,那就是「無常,苦,無我」,沒有一個有為法不帶有這三個屬性。

佛教建立的解脫,也是從如實了知三相而達成的,從三相建立「三解脫門」。

佛教說苦,含義很深很廣,單純的痛苦只是三苦之一,叫做苦苦,同時還有壞苦和行苦。

三苦的核心,都是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會有種種的痛苦。但是無常無法對治,為什麼?因為無常是世界的真相。為什麼真相讓我們產生痛苦?因為我們有錯誤的認識,叫做「顛倒夢想」,即「常、樂、我、凈」四種顛倒。

這個世界是堪忍的五濁惡世,這個五取蘊(身心)全都是苦,一丁點真實的快樂都沒有,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無常是無法對治的實相,因此這無常的三界六道,無論跑到哪裡都是苦。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再到三界中受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普通人的離苦得樂,離的苦是「苦苦」,得的樂是「壞苦」,搞了半天還是苦。

佛教的離苦得樂,離的是「三苦」,是「三有大海」,得的是解脫之樂,涅槃之樂,寂滅之樂。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分割線——————

評論中有人問,為什麼「常樂我凈」是顛倒,稍作補充。

我們把無常的當做常,把苦當做樂,無我認為有我,不凈認為凈。

一切事物剎那生滅(無常),如同瀑流和燈焰。

赫拉克利特說過一句話「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苦已經說過了,無常故苦。

無我,也和無常有關係。無常故苦,苦故無我。

苦有逼迫的意思,而「我」是主宰、自在的意思,我們一直都遭受到苦的逼迫,為了離苦使出了渾身解數,我們被痛苦追趕著上天入地,赴湯蹈火,哪有絲毫的自在可言?

比如呼吸,我們從出生以來一直進行的行為,其實也是苦的,不自主的。

為什麼吸氣之後要呼氣?為什麼不能一直吸,一直呼?實際上呼吸就是在對抗苦,在緩解苦,在逃離苦,或者說呼吸本身就是苦。

佛教說無我,所破的是緣「五蘊」產生的我執,而不是「五蘊」本身。

佛教的無我,不是沒有「我」,不是把「我」滅了,只是斷除了緣「五蘊」而產生的「我執我見」。

在五蘊上假名安立的「我」,即「名言我」是不需要破的。

而我見,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源。

五蘊不是苦,五取蘊才是苦。

在五蘊之上的執取,導致了痛苦。

所以無常本身並不會傷害我們,我們把無常當做常,痛苦因此生起。

至於不凈,我們每個人都隨身攜帶了一堆屎在肚子里,哪有什麼乾淨可言?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脾肺,腸膜胃糞腦,膽痰膿血汗脂,淚油涕唾液尿。哪一樣是乾淨的?只不過被一層皮囊包裹住了,我們便以為漂亮的、乾淨的、美好的。

因為這樣的顛倒執著,使認知和真相產生了衝突,我們天真的以為世界是如我們所想的那樣運行,但其實並不是,一旦衝突爆發,痛苦隨之而生。

我們所執著的事物一旦變壞,痛苦就產生了。

實際上,生滅變壞是實相,越抗拒,越痛苦。

唯一的辦法就是接納,如實了知真相——「凡生起的,必然滅去」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們在三界當中輪迴,就是在不斷的掙扎,希望逃離痛苦,很遺憾,輪迴的本質就是苦。

佛陀第一次說法,是三轉四諦十二行相。

四諦的第一個是苦諦,佛陀把血淋淋的真相撕開,赤裸裸的呈現出來。告訴我們苦,苦的集,苦的滅和滅苦之道。

四諦法,是一切眾生未曾聞法,唯有佛陀出世才得以聽聞。


首先呢,我不是學佛的前輩,也不想偽裝成什麼前輩,只不過在路上而已。

其次呢,宗薩仁波切怕死這事不是我說的,是他自己說的,這件事是這樣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記者採訪了宗薩仁波切,其實也沒有很久啦,大概是幾年前吧,我沒有什麼時間觀念,所以記不得具體時間了,好象是《人物周刊》,之所以說是好象,是因為我幾乎對所有的名字都記不住,看書大多數記不住書名,看電影記不住電影名,唱歌也記不住歌名,總而言之,基本上跟名字有關的都記不住,只記得是一個挺牛挺有影響力的雜誌的記者。

他問宗薩仁波切:「你已經看破了生死,那麼你還會怕死嗎?」

宗薩仁波切說:「就因為我更了解死亡,所以我比一般人更害怕死亡,死亡的力量無比強大。」(此處是原文,我從我很久以前的一個回答里複製過來的,當時這個答案中的這句話是複製粘貼了採訪原文的,所以可以算是準確無誤。)

也就是說,宗薩仁波切非常坦率地承認他比一般人更害怕死亡。

這裡說明一下,所謂「看破了生死」的意思就是證得了「空性」,以禪宗的說法就是跟六祖一樣成佛了的人,以南傳上座部的說法就是證得了阿羅漢的人……此處替宗薩仁波切吹一下牛皮,至於他自己承不承認,那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我只說我知道的。

所以那些在這個答案下的,所有的,聲稱學佛人不怕死的,其實是連「空性」都沒有證得的,連修行的大門還沒進的人。

真正的修行人會象宗薩仁波切一樣,比一般人更害怕死亡。因為只有證得了「空性」的人才知道證得了「空性」不過是才入佛門而已,距離「無餘涅槃」還有很遠很遠的道路,甚至可以說是「生命不息,修行不止」。

曾子在去世前才長舒一口氣: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意思是說:傻小子們,我現在終於解脫了,獲得了永遠的自由,再也不用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管好自己所思、所想、所行了。

所以事實上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證得「空性」就萬事大吉的說法,事實真相跟後世禪宗門徒的完美主義幻覺完全不同,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見性成佛」從此以後就解脫了,不用再修行了的事情。就算是六祖慧能禪師,在「見性成佛」之後還要「保任」了十年,才出世宏法的,也正因為「見性」並非「成佛」所以禪宗才有「保任」這種說法。

而且證得了「空性」的人,才知道自己的習氣有多麼重,修行有多麼細微,人生要多麼精進,因為他們知道死亡隨時都有可能到來,而且就象釋迦牟尼佛說的「死亡是無法超越的」,你就算是證得了「空性」也一樣無法超越「死亡」,因此一個人想要徹底的解脫,必須要抓緊有生的時間,努力精進地修行,培養「安住當下」的習慣即禪修、止觀的習慣,時時刻刻保持正念,這是一件非常磨嘰的事,需要沒完沒了不斷重複,直到死亡到來,問題是死亡有可能幾十年以後才到來,也有可能前一秒打個麻將羸個大滿貫,後一秒就笑死了,(這是真的,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大年三十,除夕夜,因為羸了錢狂笑不止,突然就死了,而且才三十來歲),所以問題來了,你證得了「空性」,但是卻不知道死亡什麼時候來,來得晚幾年,還有幾會培養保持「正念」的習氣,突然就來了,習氣還沒有斷,還在受情緒的控制,內心的幻相未除,在夢裡還不能自覺,這種時候不是要隨業力流轉嗎?

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是怕死的——他必須要在死亡到來之前做好一切準備,而且正因為死亡隨時都有可能到來,所以要更為精進,更努力,他知道死亡的力量有多麼強大,知道習氣有多麼強大。

至於不怕死的人,不是落在「常見」認為靈魂永遠存在,就是落在「斷見」認為死後一切都灰飛煙滅,在學佛人來說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假裝明白了「空性」事實上卻是在「執空」,就象題主的問題「我想佛都說無我了,怎麼還怕死呢?」,你所謂的「無我」正是因為「執空」而產生的斷見。

執空比執有更可怕。因為執空來自於自我欺騙。

一個人被別人騙,還能長長經驗,長長智慧,但是一個人如果被自己騙,那就只剩無明,永遠不會醒過來了。

所以要好好持戒,不要陷入自我欺騙,自我欺騙也是妄語。

執有的人會認為輪迴實存,但是並不知道輪迴死主就是自己的心,也並不知道此心活著的時候會被情緒操控,死的時候也會被情緒操控,會在眼前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幻相,而不知是幻相,就象一個人在夢中卻不知自己在夢中一樣。

死人與活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活人有身體,這意味著你活著的時候可以在夢中驚醒,而死去的時候,你很難從夢中驚醒,一旦驚醒就已經進入了下一世的輪迴,而且通過「驚醒」進入的輪迴,基本上都是四惡道。

所以,你說可怕不可怕?

當然,真正的修行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修行人知道我說的是真的,從此以後更加努力精進,而凡夫則似信非信,然後陷入自我欺騙,不是「執空」就是「執有」,非「斷」即「常」。

最後補一句:當我們知道死亡的可怖時,並且真正的害怕死亡的時候,就會努力精進地活成一個有利於世界和人類的人。

所以我非常羨慕那些身患癌症的人,他們能夠明確地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這無疑給死亡套上了枷鎖,總比茫然無措地等待要好千百倍,有很多大修行人死於癌症,於常人看是惡事,於修行人看是善事。


林雨峰關上門,用槍頂著丁元英,眼睛環視著房間。空調的涼風徐徐吹來,吹散了沸騰的電熱壺冒出的蒸氣,顯然丁元英正在獨自喝功夫茶。

  林雨峰充滿殺氣的目光盯著丁元英臉,戲弄地說:「怕死嗎?」

  丁元英說:「豈止是怕死,生老病死都怕。

  林雨峰用槍逼迫著說:「坐回去再喝最後一杯茶,權當我給你喝行刑酒了。」

  丁元英坐回沙發,關上電熱壺加熱開關,繼續泡茶。

  林雨峰從丁元英臉上找不到一絲的恐慌,擺弄茶道的手不抖不顫,嫻熟自如,似乎不是置身於槍口下,而是置身於無人之境。

  丁元英倒上一杯茶,端起。

  林雨峰站在一邊,把槍口頂在了丁元英頭上。

  丁元英喝完這杯茶,放下杯子,又去倒第二杯茶。

  林雨峰的槍沒有響,卻是冷冷地說:「我看你不像怕死的樣子。」

  丁元英淡淡地說:「生老病死,有誰因為怕就躲過去了?

—— 《遙遠的救世主》


謝邀。

真正的學佛人,會明白「諸法本無生」,全部都是表象,世間所有的「生靈」,都是永恆存在的,根本沒有生死,這個就叫做「不生不滅」,既無生死可言,還會害怕死亡嗎?

我記得有個修行的朋友對我說過,人生在世,根本不是怕死,而是「怕生」,因為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煩惱,如同身處「槍林彈雨」之中,我們怕的只是這些,而根本不是怕「死」。

真正的學佛人,會有勇氣去面對「生活」,從日常生活中磨鍊自己的「心」,不斷認識自心,不斷調整自己的不足之處,會力求在「生前」就求得「解脫」,根本不會等到死後,因為生前死後根本就是同一顆心,如果死後可以解脫,那麼為什麼不要求自己生前就做到這些呢?

因此,作為真正的學佛人,不會貪生,更不會怕死,只會認認真真對待人生的每一天,隨緣盡心、盡心隨緣,做到問心無愧,踏實修行。


蟹邀

有句話: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修行之後才明白,生死才是最小的事。

無始以來,我已經死過千千萬萬次,你說我還怕不怕死。

然而,該償的債還沒償完,該報的恩還沒報完,該種的金剛種子還沒種完,你說我舍不捨得死。

這一生的生死了了,要走就走,要來就來,多活、少活可自由控制。有些外道低調的活了幾百歲,不是不捨得走,只是有的結界只有他會布,有些陣法只有他會擺。如果有更好的辦法,更需要他的地方,命拿去便是。不生叫涅槃,不滅叫妙有。

仰蒼蒼之色者,不足知其遠近;況視聽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滅者哉。

——頭陁寺碑文

佛教諸多法門都會得妙色身和福報,大修行人色身美好福報具足,何來厭生;死後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該幹嘛幹嘛,何來貪生。是謂不畏生,不懼死。

宗教不是修行,修行無關宗教。不修道,不修佛,修的是心。只因真心本自現成具足一切,說修已是二話。不作聖解,即為聖境,若作聖解,即成魔道。——《楞嚴經》


謝邀。

那得看學的是什麼「佛」法。記得以前學凈土的時候,口號就是「解決後生一大事」。「善知識」天天告訴你,咱們是「必墮地獄之人」啊,世事「無常」,「死亡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到」……怕死是學凈土的動力。

後來剛開始接觸原始佛法,最關心的也是這個死的問題。為此還專門問了禪師。禪師說:戒清凈、修十善業、保持正念,死的時候也是帶著正念,自然會往生善處。而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覺知當下、保持正念。擔心、害怕、懊悔這些一點幫助都沒有。而懊悔更是「惡作」(五蓋之一)。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緣起》里的一段話,談到緣起中的「老」「死」

老死是什麼?老是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和任何與老有關的一切,如官能遲鈍等。死是諸蘊的離散,身壞氣絕。

  造成緣起難以理解的問題在於語言,一般人所用的語言是日常用語,但緣起的意義並不是日常用語的意思。如生的真正意義是自我的出生,那只是一種感覺而已,而不是指從母胎中出生。

  若談到從母胎出生,一個人生一次便結束了;但另一種出生(自我的出生)則是生了又生,甚至一天中有好多次出生,這即是由取、有──存有「我」的感覺所引生的「生」,一旦有這種出生,就會執著從「母胎出生」的這個身體,因為會擔心害怕(身體)出生後(所要面臨)的一切,這就是苦。

  一旦有這種出生,就會擴展到擔心害怕未來與老、病、死相關的一切。實際上,老、病、死還沒到來,我們就先受苦了,因為時常把它視為「我」老、「我」病、「我」死,等到這些癥狀果真出現時,那就倍加痛苦了。現在我們時常不自覺地害怕死、害怕老,因為我們以為老會變成「我」。

  如果沒有「我」,一切老、病、死就不具任何意義了。因此,緣起的一次流轉,不論是獲得滿意、不滿意或不知滿不滿意的東西,只要執著任何一種,就是苦。


今天剛好讀到一段經文,著名的居士質多羅臨終的故事,希望有幫助。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庵羅聚落的庵羅林中,和眾上座比丘在一起。當時,質多羅長者正遭受病苦,很多親屬們圍繞著他,有眾多的天神也來到長者住處探訪,並告訴質多羅長者說:「長者啊!你應當發願來世做一位轉輪聖王。」質多羅長者告訴諸天說:「如果做個轉輪聖王,那也是無常、苦、空、無我。」 這時,長者的親屬們告訴長者說:「你應當系住正念!你應當系住正念!」 質多羅長者問親屬們說:「為什麼你們教我要系住正念!系住正念呢?」那些親屬說:「因為我們聽到你這樣說:『無常、苦、空、無我。』所以才教你要趕緊系住正念、系住意念。」長者告訴親屬們說:「那是因為有諸天人來到這兒告訴我說:『你應當發願來世做一位轉輪聖王,隨著所發的願就能得到這樣的果報。』所以我就答他們說:『那轉輪聖王也還是無常、苦、空、無我。』」那些親屬們就問質多羅長者說:「轉輪聖王有什麼殊勝,所以那些天人會教你發這樣的願求呢?」長者答說:「轉輪聖王是以正法來治理教化天下,由於諸天人看見有如此福利的緣故,所以才來教我,要發這樣的願求。」親屬們聽了說:「你現在將如何用心呢?」 長者答說:「諸位親屬啊!我現在心裡所願的,只希望不再從胞胎受生出來,不再增多墳冢,不再受生血氣的軀體。就如世尊所說,我不再見有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疑等結)的存在,我也不再見有一結惑未斷除的;如果結惑不斷除的話,就會還生此世間了。」於是長者即從床上起來,盤腿而坐,正念顯現於前,而唱說詩偈:

「受用所積累的功德善根,廣度一切的厄難,

布施那些修持精進的行者,厚植五種布施的功德力。

以這樣的理念作為欲願,雖是處於俗家的人,

但我卻盡得了這樣的福利,已經免除了一切的厄難。

   在世間所聞習的道理,想遠離一切的危難, 

生起安樂的知見稍難,所以要隨順已成等正覺的佛陀。

要供養持戒的人,善修諸梵行的人,

和漏盡的阿羅漢,以及佛陀的聲聞弟子。

如此超越的知見,要對前面那些修行的聖者,

常行個人的布施,最後必能獲得大果報。

要習行眾多的布施,施於一切良善的福田,

那麼在此世命終後,就能化生於天上,

五欲(色、聲、香、味、觸)具足圓滿,心靈有無量的悅樂。 

能獲得這樣美妙的果報,是因不慳吝的緣故,

在業報處所而受生,沒有不歡喜的。」

質多羅長者說完這段詩偈後,不久即命終,往生到不煩熱天(四禪第六天)。這時,質多羅天子這樣想著:我不應停留在這裡,我應當前往閻浮提(人間)禮拜眾上座比丘。於是就如大力士伸屈手臂那樣短暫的時間,以天神的神通力來到了庵羅林中,放出身上的天光,遍照庵羅林。當時,有一位比丘夜裡起來走出房外,在露地里經行,他看見了勝妙的光明普照樹林,就唱說詩偈:「是那一位天人的勝妙色光,住於虛空之中呢? 這光明就好比一座純金的山,放出閻浮檀金的清凈光輝一樣。」

質多羅天子也誦偈答說:

「我乃天人之王,是沙門瞿曇名下的弟子,

原是庵羅林中,那位質多羅長者;

因為我持凈戒具足圓滿,繫念專一而自得寂靜,

具足了解脫身,也具足了智慧身。

我因已如實知法故來到這裡,仁者你應當知道:

我將在那兒入於涅槃,這涅槃之法就是如此。」

質多羅天子誦完這首偈後,就隱沒不見了。


經典原文:

雜阿含575經[正聞本1651經/佛光本574經](質多羅相應/雜因誦/弟子記說)(庄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庵羅聚落庵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爾時,質多羅長者病苦,諸親圍繞。

  有眾多諸天來詣長者所,語質多羅長者言:

  「長者!汝當發願得作轉輪王。」

  質多羅長者語諸天言:

  「若作轉輪王,彼亦無常、苦、空、無我。」

  時,長者親屬語長者:

  「汝當繫念!汝當繫念!」

  質多羅長者語親屬:

  「何故汝等教我繫念!繫念!」

  彼親屬言:

  「汝作是言:『無常、苦、空、無我。』是故教汝繫念,繫念也。」

  長者語諸親屬:

  「有諸天人來至我所,語我言:『汝當發願得作轉輪聖王,隨願得果。』我即答言:『彼轉輪王亦復無常、苦、空、非我。』」

  彼諸親屬語質多羅長者:

  「轉輪王有何而彼諸天教汝願求?」

  長者答言:

  「轉輪王者,以正法治化,是故諸天見如是福利故,而來教我,為發願求。」

  諸親屬言:「汝今用心,當如之何?」

  長者答言:

「諸親屬!我今作心,唯不復見胞胎受生,不增丘冢,不受血氣,如世尊說五下分結,我不見有,我不自見一結不斷,若結不斷,則還生此世。」

  於是長者即從床起,結加趺坐,正念在前,而說偈言:

  「服食積所積,廣度於眾難,施上進福田,殖斯五種力。

   以斯義所欲,俗人處於家,我悉得此利,已免於眾難。

   世間所聞習,遠離眾難事,生樂知稍難,隨順等正覺。

   供養持戒者,善修諸梵行,漏盡阿羅漢,及聲聞牟尼。

   如是超越見,於上諸勝處,常行士夫施,克終獲大果。

   習行眾多施,施諸良福田,於此世命終,化生於天上。

   五欲具足滿,無量心悅樂,獲斯妙果報,以無慳吝故,在所處受生,未曾不歡喜。」

  質多羅長者說此偈已,尋即命終,生於不煩熱天。

  爾時,質多羅天子作是念:

  「我不應停此,當往閻浮提,禮拜諸上座比丘。」

  如力士屈伸臂頃,以天神力,至庵羅林中,放身天光,遍照庵羅林。

  時,有異比丘夜起出房,露地經行,見勝光明普照樹林,即說偈言:

  「是誰妙天色,住於虛空中,譬如純金山,閻浮檀凈光?」

  質多羅天子說偈答言:

  「我是天人王,瞿曇名稱子,是庵羅林中,質多羅長者。

   以凈戒具足,繫念自寂靜,解脫身具足,智慧身亦然。

   我知法故來,仁者應當知!當於彼涅槃,此法法如是。」

  質多羅天子說此偈已,即沒不現。

相應部41相應10經/見病經(質多相應/處篇/弟子記說)(庄春江譯)

  當時,屋主質多生病、痛苦、重病。

  那時,眾多園林天神、樹林天神、樹木天神、居住在藥草與大樹中的諸天神會合後,對屋主質多這麼說:

  「屋主!請你發願為未來世的轉輪王。」

  當這麼說時,屋主質多對那些園林天神、樹林天神、樹木天神、居住在藥草與大樹中的諸天神這麼說:

  「那也是無常的,那也是不穩定的,那也捨棄後應該走過去。」

  當這麼說時,屋主質多的朋友、同僚、親族、親屬對屋主質多這麼說:

  「貴族子!請你提起正念,不要胡言亂語。」

  「我對你們說了些什麼,使你們對我這麼說:『貴族子!請你提起正念,不要胡言亂語。』」

  「貴族子!你這麼說:『那也是無常的,那也是不穩定的,那也捨棄後應該走過去。』」

  「那樣是因為諸園林天神、樹林天神、樹木天神、居住在藥草與大樹中的諸天神對我這麼說:『屋主!請你發願為未來世的轉輪王。』我對他們這麼說:『那也是無常的,……(中略)那也捨棄後應該走過去。』」

  「貴族子!當看到什麼利益時,那些園林天神、樹林天神、樹木天神、居住在藥草與大樹中的諸天神這麼說:『屋主!請你發願為未來世的轉輪王。』」

  「那些園林天神、樹林天神、樹木天神、居住在藥草與大樹中的諸天神心想:『這位屋主質多是持戒者、善法者,如果他發願為未來世的轉輪王,以持戒者的清凈狀態,他的這心愿將會成功,如法者必將隨觀如法之果。』看到這利益時,那些園林天神、樹林天神、樹木天神、居住在藥草與大樹中的諸天神這麼說:『屋主!請你發願為未來世的轉輪王。』我對他們這麼說:『那也是無常的,那也是不穩定的,那也捨棄後應該走過去。』」

  「那樣的話,貴族之子!請你告誡我們!」

  「因此,你們應該這麼學:

  『我們要具備對佛的不壞凈:「像這樣,那世尊是阿羅漢、遍正覺者、明與行具足者、善逝、世間知者、被調伏人的無上調御者、人天之師、佛陀、世尊。」

  我們要對法具備不壞凈:「法是被世尊善說的、直接可見的、實時的、請你來見的、能引導的、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

  我們要對僧團具備不壞凈:「世尊的弟子僧團是依善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團是依正直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團是依真理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團是如法而行者,即:四雙之人、八輩之士,這世尊的弟子僧團應該被奉獻、應該被供奉、應該被供養、應該被合掌,為世間的無上福田。」』

  凡在家族中任何能施之物,一切將無差別的施與持戒者、善法者,你們應該這麼學!」

  那時,屋主質多勸導朋友、同僚、親族、親屬對佛、法、僧團、施[的不壞凈]後,過世了。


學佛的人怕死不怕死?得看你學到什麼程度?

學佛有三關;

第一關,是名利關。

第二關,是情慾關。

第三關,是生死關。

生死關是最後一關,當你到這一關時,你就不怕死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色空一體,生死也一體。

活著就是在走向死亡,你能躲得過去嗎?

死亡就是下一個輪迴的重生,不斷的生死輪迴,永無止盡。又何懼之有呢?

地球的總質量是不變的,既不會多一斤,也不會少一量。

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只是在做一個生死輪迴的遊戲。

人類的人口膨脹是以壓縮動物的生存空間為基礎的。因為地球就這麼大個玩意,它養不起太多的孩子的。

你的前生是什麼?

是一顆樹一朵花還是一匹馬。總之,你不是憑空而來的。

舉個例子。

你買了一輛新汽車。

請問這輛汽車的前生是什麼?

這兩噸多鋼鐵是憑空產生的嗎?

它的前生有可能是一個廢鋼軌重新冶煉而成,也有可能是一輛廢卡車重新冶煉而成,總之這兩噸多鋼鐵它必然有一個出處。

這個出處就是它的前生。

物質不滅,只是粉碎吧了。粉碎之後化為塵土,再重新組合,這又是一個生命的開始。這就是生命的本質。不斷的重生又不斷的死亡,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

一個生命的逝去意味著另一個生命開始,從而維持整體的不變。始終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

人是什麼?

人就是一些蛋白質加一些碳水化合物。

一個人一百多斤重,當他死了之後,歸於塵土。又會重新組合,誕生下一個生命。至於是不是人,就不知道了。

凡所有相,皆為虛幻。都只是一種存在現象吧了。

一切都在變化之中。

人怎麼可能會死呢?

因為人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虛幻。

樹怎麼可能會死呢?

因為樹存在本身也是一種虛幻。

世間萬物都在變化之中,都是一種虛幻般的存在。

人活著在追求什麼?

體驗生命的存在,體驗不同的事,遇見不同的人。

舉個例子。

李嘉誠有錢,讓你和他換換你願意嗎?

巴菲特也有錢,讓你也和他換換你願意嗎?

他們是有錢,但他們都九十多歲了。你才二三十歲,後面的路還很長。

把他們的錢都給你,讓你一下子九十多歲,你願意換換嗎?

有一點是肯定的,李嘉誠們,巴菲特們肯定願意和你換換。問題你不願意換啊!

你在羨慕別人有錢的時候,人家卻羨慕你有一個郎當歲。

年輕真好!


謝邀

學佛的人怕死嗎?

怕!

也不怕!

有什麼好怕的,無始劫來死過那麼多次了。

這是輪迴!

隨時不是在死嗎?細胞時刻更新,念頭生、住、異、滅,瞬生瞬死,習慣了。

這是現實!

再怕也沒見誰不死,再怕也沒少死上一兩回。

這是無奈!

說怕:

人身難得啊!盲龜浮海,牆上撒豆,山巔穿針,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指尖塵……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咄!大眾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這個是真怕。


  很多回答的太虛了,不利於題主的理解。

  我來講點實際上感受,以我自己做例子來說。

  首先,對接觸過正法且有打算走這條路的人來說,死亡並沒有那麼恐怖,因為這世間比死亡的更恐怖的是非常多的,例如自身的墮落,變得邪惡,變得膚淺等等,對修行人來說,這樣的生命根本就毫無價值,這樣的生命比死亡來的更加恐怖!

  假設一種情況,例如我另外一個人A同時被一個群綁匪給綁了,現在綁匪給我開出一個條件,給我一把槍,讓我把A殺了,如果我不肯殺A,綁匪就把我殺了,如果我殺了A,綁匪就會放我離開。

  此時我必然會拒絕,等待綁匪來殺我,當然了在綁匪殺我之前,馬上先自受五戒,然後不停的暗示自己今天為了護戒而死,「願我今天護戒(不殺生)的功德,可以誕生在(自己想去的某個欲界)。」,並且還要同時不斷向綁匪和另外一個人A散播慈心,願他們沒有痛苦。

  這麼做的原因有兩個:

  1、我深知護戒的功德絕對足以讓我去往我想要意願去的那個欲界道上。

  2、散播慈心可以減少我被綁匪槍殺時的疼痛感。

  同樣的,如果把這個A換做是一頭豬的話,我估計也會這麼操作。為什麼呢,因為豬也是有靈性的,我殺它的時候它必然會非常的痛苦,真的不忍心做這樣的事,因此還不如帶著護戒的功德去往下一個道還乾脆划算點。

  但是,不是沒有條件的,如果把A換成一隻蚊子或蟑螂的話,以我對自己的了解,我估計會選擇殺了蚊子或者蟑螂。我太了解自己了,我不覺得我的心性能崇高到為了蚊子或者蟑螂,而選擇被人殺死。對,這就是我的局限性。水平依舊很菜啊,但是換一個人,假如換一個初果聖者的話,估計他們連蚊子和蟑螂都不會殺而選擇直面死亡,這大概就是普通人和聖者間的差距了吧。

  一個人面對死亡會怕會慌,本質上還是因為這個人面對死亡時心裡沒底,只要心裡有底,肯定會冷靜淡定的權衡厲害關係再做選擇。而聖人和普通人更牛的地方在於,他們的信心要遠比普通人堅固的多的多(不可思議的多)。例如我覺得自己為了一隻蚊子或者蟑螂而死亡不值得,不如選擇犯個戒。本質上還是我的信心太弱,而聖人未必這麼看,他們能更精確的衡量厲害關係從而進行選擇。

  再換一種,如果上面假設的例子是如果說我不肯殺死A,則綁匪不僅殺我,而且殺我之後還會殺A,同樣的如果我肯殺了A,則綁匪則會放過我。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我還是會做上面的選擇,而不會選擇說反正A都要死,還不如我殺了A而救自己,不會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我不殺A,則綁匪會不停的折磨我,讓我體驗各種肉體上的痛苦10天後才殺死我,那麼這種情況我做什麼選擇呢,說真的我不知道,因為以我對自己的了解,我實在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信心撐過那十天,真的不知道啊。

  所以怕不怕死,主要是還是看你對死到底心裡是否有底,有底你就不虛,沒底你肯定慌的。

  以上:)


謝邀

學佛的人既怕死,也不怕死。因為人身難得,所以有人身的時候抓緊修行,如果死期到了,這一期的修行將戛然而止,那麼肯定是讓人有點害怕,以後又要重新開始,而且不一定能投人胎。但是另一方面,在死亡必須降臨的時候,修行人相對一般人是不會那麼害怕的,原因是修行人知道死亡和生命一樣,只是一個過程,雖然痛苦,但終將過去,會有下一輩子等著他,或許他念佛也可以蒙佛接引,離苦得樂,死亡的過程也是修行的一個部分。


其實不是怕死,而是怕輪迴,怕無始無盡恆時遍處的苦。


如果你持五戒十善,再堅持以內觀的方法凈化習氣,每天活在安詳和諧的心境中。

不時的檢查自心,發現煩惱會越來越少,很多足以導致三惡道的貪嗔痴煩惱已經沒有力量升起。那時,你將對自己來生很有把握,可以自證下輩子最多只能在人天善道出生。

現在你最多再努力搏一把,提升定力,斷除更多欲界煩惱,以確保更優結果而已。總之,下一生不比現在差。

生死,對你來說,還是個事嗎?


修行人和普通人一樣,都會怕死,但是兩種怕死完全不同。

凡夫怕死,大多來自失去世間一切而害怕,或是對獨自離別面對未知世界產生恐懼。

而修行人怕死則是因為,了知因果後,對墮落三惡乃至對未有出離輪迴的畏懼;或者,修行上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死亡便速速到來。

而佛陀說無我,是要自己證到無我才不怕死,不是聽別人說就不怕死,這只是一種意淫罷了


謝邀。首先我不定義學佛人怕不怕死。定義、觀念這玩意是一種「常見」,都是無明愚痴引發的。所以佛陀才開示說「無常」讓後學從「常見」中解脫。若執取「常見」,當常見產生矛盾或被人質疑時就會產生嗔恚。佛說若以無常當作為常,你說是苦還是樂呢?多聞聖弟子甚至我們也覺得是「苦」,簡直無知般的苦。你那位師兄看來需要惡補「無常」這一課了。

過去未來、五蘊、身見皆是已繁衍又持續不斷地繁衍下去。繁衍不斷是無常、變易的,有我,身見才會對這些不固定產生了心裡不踏實、煩惱甚至擔憂懼怕。懼怕的因是不如實知見。無聞者對苦集不如實知的緣故。

離諸繁衍,即逆繁衍。繁衍逆退越深,「定」就越穩紮。八正道正定常駐,生死恐懼這些不如實的根本就不再他們的視野之內。

能真正修八正道者基本上已證初果了。那麼那份正定不會有懼怕,而正見不會有不如實知見所產生十二因緣的產物,憂悲苦惱的憂。如果你是問到聖者怕不怕死,這點佛陀已經答了很多次。阿羅漢連懼怕的根都拔走了,更別說怕死,連怕的功能都沒了。

還有外道修四禪八定久了都不會怕死,以外道我慢之見,肯定更鄙視佛法了。


謝邀!

個人認為學佛人懼怕的不是死亡,是身後的輪迴與業力,生生死死沒有窮盡。宗薩仁波切曾說,進入了中陰階段,都失去了參照點,生前的經驗用不上,以及充滿了變數與不確定性。


怕,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想想這輩子我做過的壞事,再不精進,火燙沸鐵估計都給我準備好了。

至於無我,我想起一首詩

張伯端 朝代:宋

無罪福全文:

終日行不曾行,終日坐何曾坐。

修善不成功德,造惡元無罪過。

時人若未明心,莫執此言亂做。

死後須見閻王,難免鑊湯碓磨。

無我有幾個能做到呀?還不懺悔罪業,臘月三十到來,管你是誰,隨業去吧。

如正法念經雲。閻魔羅人非是眾生。罪人見之謂是眾生。手中執持焰然鐵鉗。彼地獄人惡業既盡。命終之後不復見於閻羅獄卒。何以故。以彼非是眾生數故。如油炷盡則無有燈。業盡亦爾。不復見於閻羅獄卒。如閻浮提日光既現則無暗冥。惡業盡時閻羅獄卒亦復如是。惡眼惡口如眾生相。可畏之色當悉磨滅。如破畫壁畫亦隨滅惡業畫壁亦復如是。不復見於閻羅獄卒可畏之色。以此文證。眾生惡業應受苦者。自然無中妄見地獄。問曰。見地獄者。所見獄卒及虎狼等可使妄見。彼地獄處閻羅在中。判諸罪人。則有此境。云何言無。答曰。彼見獄主亦是妄見。直是罪人惡業熏心令心變異。無中妄見。實無地獄閻羅在中。故唯識論雲。如地獄中無地獄主。而地獄眾生依自然業。見地獄主與種種苦。而起心見此是地獄處。此是夜時。此是晝時。我以惡業故見狗見烏。或見山壓。以此文證。

  善惡熏心。令心異見。


謝邀,這裡有篇文章講到住院動手術可能出不來時候,一位真正學佛之人的反應,讓我瞬間飆淚。路漫漫,繼續努力吧。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45961115/dt_ref=02B380E3F459AA448E530105625086E9A77C7CC8181139C33A1E81D86D6597399E8E37ABE10ED0E5dt_dapp=1


仁波切?

沒聽過

學佛的怎麼能怕死呢

生老病死成住壞空

這是宇宙一切事物都要經歷的

佛家的基礎都要被人推翻

邪師說法

可怕可怕

我也不希望有人咬文嚼字來跟我說這個

不聽不聽

王八念經

吃個雞冷靜一下吧!


當年綠綠追殺佛教徒,佛教徒只有向東逃亡順便傳教。為啥要逃亡?怕被綠綠砍死唄


怕不怕死放一邊,

貌似很多學佛人都不明白死了能帶走啥……


推薦閱讀: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自在,持戒不是約束了自在嗎?
有時候蹲廁所隨機播放到佛歌或者隨口念佛怎麼辦?
佛教明明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論基礎,為啥非要搞成宗教?
請問修行四禪八定能延長壽命嗎?
欲讀阿含經,諸賢友有何建議?

TAG: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藏傳佛教 | | 凈土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