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佛陀在世,你會追隨佛陀出家修道嗎?
如果你回答是,那麼退一步。
如果是阿難,須菩提,大迦葉呢?如果是達摩,六祖惠能呢?如果是蓮花生大士,阿底俠尊者呢?如果是智者大師,印光大師呢?如果是虛雲大師呢?
會;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辟支佛
《增一阿含經·壹入道品·六經》: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是時,世尊遙見迦葉來。世尊告曰:「善來!迦葉!」時迦葉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世尊告曰:「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舍乞食,乃至諸頭陀行,亦可受諸長者請,並受衣裳。」
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當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6]。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易,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冢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舍本所習,更學余行。」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度人無量,廣及一切,天、人得度。所以然者,若迦葉此頭陀行在世者,我法亦當久在於世。」
大迦葉這老傢伙……
——————————————————
天然
丹霞天然禪師本來是個儒生,飽讀《詩》、《書》、《禮》、《易》,那一年他去長安趕考,住在旅店裡,碰上一位禪僧。
禪僧問他:「你是幹什麼的?」
丹霞說:「我去考官。」
那禪僧便說:「考官哪如考佛?」
丹霞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就問:「考官我知道得去長安,考佛要到哪兒去?」
僧說:「你還不知道?江西的馬祖大師出世了,那是考佛的勝場。」丹霞一聽,便扔下了舉業,跑到江西去找馬祖。
丹霞見到馬祖後什麼也沒說,直用頭巾扑打額頭,馬祖看著丹霞,過了一陣子才說:「南嶽廟的石頭才是你的師父,你去吧。」
於是,丹霞就來到了石頭禪師那裡,石頭禪師收留了丹霞,命他每日做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一做就是三年,丹霞從無怨言。
有一天,石頭禪師命大家除草,讓大家都回去拿除草的工具,丹霞卻端了盆水在石頭面前洗頭,然後又跪在石頭面前。
眾人還在納悶,石頭卻高聲大笑,叫人拿過剃刀,將丹霞的頭剃了個溜光。
從此丹霞便正式做了和尚,別的行者們就只有等下回「鋤草」了。
過了一段時間,丹霞去見馬祖,感謝他指點之恩。他直接進入大殿,騎在祖師的聖像上,眾人大驚,急忙向馬祖稟報。
馬祖出來看到他這樣,認出是三年前那位以巾撲額的人,便說:「我子天然!」
從此,丹霞即以「天然」為法號。
————————————————————
天然小故事
《五燈會元》卷五載丹霞天然禪師事迹道:
「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燒火向。院主訶曰:『何得燒我木佛?』師以杖子撥灰曰:『吾燒取捨利。』主曰:『木佛何有舍利?』師曰:『既無舍利,更取兩尊燒。』」唐憲宗元和年間,丹霞天然來到洛陽龍門的香山寺,與寺里的優牛和尚為友。後來又到慧林寺,正值冬天,天氣大寒,丹霞天然想烤火取暖,就把殿里的佛像燒了。
院主一看就急了,罵他說:「這是佛爺,你怎麼敢燒呢?」
丹霞一聽,不慌不忙地用杖子撥火,說:「我在燒取捨利子。」
院主沒好氣地說:「木佛哪有什麼舍利?」
「既然沒有舍利,那就再弄他兩尊來燒!」
如果佛陀在世,你並不一定認得出他。
是蓮花生我會把他砍死
世間少一禍害不會,我才不去要飯
先問他是不是真的有輪迴先。如果沒有下輩子的話,我這輩子跟你一起念經下輩子不能逍遙快活?省省吧
六祖惠能往後的真不是黑?他們能相提並論?不是藏密就是北傳,除了三寶之外也沒什麼接近佛祖的吧。
不管是什麼高人,開悟的都不會說我是什麼什麼高人,或者給你展現什麼超能力顯示奇異像。貪痴嗔疑慢,自稱大師或者展現異象犯了貪和慢。對於邪師來說讓他們去掉貪嗔痴疑慢這幾點簡直太難受了。
那麼問題來了,你為什麼知道某一個人就是高人呢,即使是佛陀在世你也不會知道以後他就是佛陀。打馬後炮誰都會,關鍵在於你當下的選擇。那麼就是親近善知識多帶幾個疑問,不要被別人說的天花亂墜迷惑了,以道為師而不是以人為師,雖然師父是用來敬重的,但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如果一個人說的東西見解非常高深,那麼就值得你去追隨,而不是聽他描述自己很厲害或者說展現什麼異象你去追隨推薦閱讀:
※禪修止觀中「觀」是觀什麼?怎麼觀?各宗各派有哪些不同?
※為什麼真正有修行的人幾乎都藏起來呢?現在比較知名的比丘比丘尼不算是高僧啊。那不是高僧,出來有什麼用?
※拜菩薩像可使世間盡如人意嗎?
※作為佛教弟子,南傳佛教弟子、藏傳佛教弟子、漢傳佛教弟子如何看待別人對你的語言攻擊?
※如何在周圍人聊天的情況下,專心持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