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儒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聽學校一位很有風格的哲學系老師的課後有此一問


謝邀,現在是一個經術而為天下裂,古典共識消亡的時代,大家所信仰的「儒學」往往各自有理解上的不同,甚至完全就是不同的東西。

我接觸「儒學」比較晚,主要是大學畢業後的幾年間師從經禮堂先生,對於「儒學」(我個人更喜歡用古典一些的說法——聖學)的認識算是比較「原教旨」的。簡單地說幾點學習聖人之學的感受,以後詳細說明:

1 人生視野上的開闊。

2 生命意義的安頓

3 個人生活方面的自我接受

4 以古典的觀念審視現代世界的能力

5 為往聖繼絕學的壓力

=======================================================

轉一篇雲塵子先生的文章 說明我對儒學的態度

或問:一味只強調儒家會變得太局限?

答:會的!

一味強調儒家,就不能博採眾長,兼聽而明。

佛家之失在於空。全向自心內裏求去,不顧行止。對於事務,不論做與不做,都但止圖個自己的心正,而不顧他人。這種顧內不顧外的學問如果作爲國教,則往往好虛浮僞飾,難於扎實生產練兵以彊國固本,歷史上還罕有不被滅國的佛教國家。然而對人心念消息的精微之處的探究,無出其右者。如果想要洞明人心變化,不可不參習之。

道家之失在於野。存個自然的本性便好,全然不要文教。如此完全不理會世故,則完全無法與人交往,非到那深山老林裏清修不可。他只顧他那精純唯一,無能於與時變化。用來治國則只顧理想不顧現實,激進而近獨裁,開出了韓非子一脈。然而堅守良知良能,不失赤子之心,無出其右者。想要在濁世出淤泥而不染,免乎從眾媚俗,不可不參習之。

希伯來各家之失在於鬼。凡事必寄託於鬼神,人卑微到無以自立,只有匍匐懺悔。人在鬼神面前,就如牲畜在人面前一般,被抹平了所有的差異,只剩虛誕的「平等」二字。父子平等,君臣無別。而另一方面,一切的罪責也都可以推諉給鬼神,不能自立之人自然也無任何擔當可言。用以治國,則旣無禮法之差序區分尊卑,必全憑暴力之強弱爭奪貴賤。且神明旣不兩立,人間也必誅異己。今日天下紛爭,多半來自於此。然而團結內部民眾,迅速教化異民,亦其有得之處。欲弘道鄉野,傳教四海者,亦可以爲他山之石。

希臘各家之失在於否隔不通。否隔天人,則政治與哲學終於分道揚鑣,哲學旣無法有助於平常日用,而淪爲精神遊戲;政治亦失去了道德教化,而墮落爲統馭技術。物我不通,則經驗與先驗永遠無法調和,不是絕然的物化,便是徹底的玄化。「我」對自然、他者,不是恐怖拒斥便是攫取征服,無法成己成物,和諧共榮。然而於技術精益求精,使物得各盡其用,無出其右者。欲貨殖創利,改善民生者,必當以爲模範榜樣。

一味強調儒家,將固步自封,只見一隅,不見天下。

子曰:「女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

一味強調儒家,就會淪爲小人儒。

小人儒講的只是與道法墨佛乃至希臘希伯來並立於「子部」的「一家之言」而已。

君子儒傳的則是能通諸「子」而又高於諸子的「先王之道」。

「先王之道」是什麼?是「經」。如何修習「先王之道」?治「經學」。

「經學」不是「子學」。「經學高於「子學」。

什麼是「經學」?「經學」是」經天緯地之學「。

「經學」不是「儒學」。雖然「經學」主要依靠儒家來傳承,儒家的主要使命也是傳承「經學」。然而「經學」終究不是儒家的「一家之言」,而是「天下之道」。

不一味強調儒家,不是要「等同的也強調其他家」,而是要「等同的不強調其他家」。是要超出「諸子學」的門庭,進入「聖賢學」的殿堂。

此時,你不再是「儒家」,因爲你已不再是那個「子部」的、絮絮叨叨著「一家之言」的小人儒了。但你依然是「儒」,是「經部」的、能夠批評諸子、經綸天下的君子儒。

作爲君子儒,你要能隱惡揚善、能執其兩端而得其中。諸子之長你都要能爲我所用,諸子之短你都要能防患未然。這就是聖賢之事了。

然而這條通往聖賢之路要怎樣走呢?聖賢告訴我們:「下學而上達。」

「上達」,前面說的就是。「下學」,如何來一步步做呢?

「經學」的入門功夫自然還是在「子學」中的。諸子百家之學中都是有一些門徑的,畢竟諸子之學都來自先王之學,諸子之道皆不外於天地大道。莊子在《天下》中說:「道術將爲天下裂」之後諸子都「各執一隅」。每「一隅」都保有一些大道的訊息,每「一隅」也都可以成爲回歸大道的門徑。

或問:我是不是可以一次多走幾條門徑呢?答曰:當然可以,只要你的壽命足夠長,你甚至可以把所有的門徑都試一遍。但是莊子還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有涯的生命是否經得起無涯的嘗試呢?如果經不起,我們是不是應該堅定從一而終,而不是在猶豫和徘徊中虛度年華呢?甚至,我們或許還應該期望,能夠有「捷徑」可走。走「捷徑」,比方雖然「及其知一也」,但能「生而知之」而不「困而知之」大概還是更好些的。

那麼,如此之多的門徑中有沒有「捷徑」呢?很幸運,有的,那就是「儒學」。因爲百千年來,「經學」主要依靠儒家來傳承,儒家的主要使命也是傳承「經學」,百家中也唯有儒家如此。所以自「儒學」而入「經學」是最簡易而廣大的「捷徑」,也是千百年來走的人最多的「中道」。「捷徑」最不會兇艱險惡,「中道」最不易誤入歧途。兇難險惡,可能根本是死路不通。誤入歧途,最後不過虛度年華。所以,最好的還是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地走「捷徑」吧。

那麼這條」捷徑「要怎麼走?

據我的了解,古人的經驗大概是這樣的。先扎實的學經,在根基牢固之後,可以開始讀史。因爲經學根基不牢,讀史讀到的都是權謀詭詐,成王敗寇。經學根基牢固之後,讀史讀到的才是天命靡常,大畏民志,這是經學培養出的胸襟氣度。前四史差不多讀完後,或者通鑒之類讀完,總之要有三五百年的歷史興衰在心中了,可以開始兼涉諸子。因爲諸子之學若只看理論,大半都能自圓其說,很能服人。然而一實踐就會出各種問題,因爲底子不中正。而這「實踐」的「經驗」,我們自己旣然從未執政,就需要去「史」中學習。通過對史的學習,我們才知道,各種聽上去或好或壞的「理論」,付諸實踐時究竟將會怎樣的被執行,又會造成怎樣的結果。如此才能知道如何反過來省視諸子之說,才能不象當年那些諸侯那樣,被那些如簧巧舌引入各種歧途。

當我們對經史子三部都有了些功夫之後——這大概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就可以、也應該開始自覺的踐行了。那卻又是「通經」之後另一番「致用」的功夫了。


謝邀。

這問題很難全面回答,隨便寫幾個小故事吧,我在努力向這些方向走。

1. 變得「易怒」了。

與通常的印象相反,儒家更「易怒」。「君子易事而難說也」,儒家講究做事有原則,所以只要你同樣遵循君子之道,那麼你不需要取悅他/她就能很好的合作。但是如果你做事時夾雜私貨,拉幫結派,搞辦公室政治,那他/她就會發怒,遠遠的離開你。儒家的眼裡揉不得沙子,不屑與小人同流合污。沒有原則的人在儒家眼中是「鄉原,德之賊也」。

2. 注重平等了。

原始的儒家講究的是職位的等級,而不是人格和尊嚴的等級。所以,當紂王開始腐化的時候,作為臣子的微子離開了他,孔子並不認為他沒有盡職,因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在君位、行君事時,臣才需要盡臣的義務,父子同理。因為忠誠是針對職位的,而不是針對個人的。人人忠誠於自己的職位,職位有上下級關係,但人格沒有。甚至對武王伐紂,孟子並不認為這是犯上,而是「誅一獨夫」。

3. 更注重學以致用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讀死書,所以一旦學到了什麼就會有意識的去實踐,並爭取舉一反三。

4. 好為人師,好為人師

喜歡教別人,也擅長教別人。傳播知識是一種責任,有效的傳播知識是一種藝術。《論語》中這類言論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5. 包容性更強了

「君子群而不黨」,君子不會成為小團體的一部分,不會結黨營私,不會黨同伐異。因此他/她會站在公平、正義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從眾。會努力思考一件事的長期影響,而不是讓屁股決定腦袋 —— 對自己有利的就支持,不利的就反對。

6. 更坦蕩了。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內心光明則不需要隱藏內心的想法,對自己不應得的沒有貪念則不需要打小算盤。

就瞎寫這麼點,想起來再補充吧。


本科讀哲學,大一然後想轉專業,思政專業。中哲老師問我為什麼轉這個專業,我說以後好就業之類的(思政專業直接拿教師資格證,很好就業)。沒轉成。之後大四考研考了中國哲學,最鍾情的是儒學,然後就考上了。

其中其實是有一個很大的思想的轉變。

最開始讀新儒家人物,熊十力,梁漱溟,牟宗三的書籍,特別是人物傳記,自傳等等,為其人格魅力傾倒,而這種人格魅力之源就是一種儒家式的內聖外王的精神。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高度。

現在想想其實古籍經典的理解是需要門欄的,一旦有了一定的基礎,再去體會融洽會覺得充滿了人格的力量和自信。

看孔子論語,都覺得滿紙為人處世之言,其實平實處見深沉。有人問子貢,你的修為比你師父還高,子貢說我也就修為也就到肩那麼高,所以你看的見,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不見百官之富。

後而世朱熹,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最後貼上一則某老師課後,自我感悟吧。此為老師我覺得是我在學習中國哲學當中,最儒家的老師,我覺得他已經內化而心,外化於行(雖然只上過課吧,但是其傳道解惑之言語亦可彰顯人格魅力)

以下為課後感悟:

上專業課時候,老師講聖賢,作述之別,沒有往而不僵的文明,都需要一番新局面,禮樂文明到孔子就是作出的文化新局面,到董仲舒又是新的局面~到朱子,到王陽明,如今儒學發展需要朱子,王陽明這樣的人去作,開創新的局面,我都老了,都學識不多,只能做述的工作,期待你們當中會有開創新局面的人。

我當下的想法是好笑,像孔子,朱子,王陽明之類大儒,如何企及,我笑我自己如有此念便是愚不可及,年輕無知。

這幾日也時時想起老師此語,又一番想法。一則業以至此,自愧不能有所作為,只務個人生計,一則愧對老師的厚望,他雖不一定能記得我,但是想到他予以其所教學生的期望竟然沒有後繼來者,與之應承呼應。

可能有,但就我目力所及卻似乎難以看到

老師浸潤儒學數年,學術著作等身,兼儒學義理與儒家精神於一身,確令我輩難以企及。

這幾日又讀港台新儒家,其精神更是讓自己自愧不如。


早幾天看到這個問題,不過不太想答,因為儒學於我,首先是一種情感,其次是一種人生態度,最後才是一種精氣神,如果沒有共鳴,說了也不到位。今天看到有位兄弟答了,就挑了幾個自己的回答作為補充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你讀後有什麼感悟? - 知乎

為什麼有的時候覺得付出了很多還是得不到回報?還是自己所謂覺得的付出根本微不足道? - 知乎

為何孔子用個quot;恕quot;來歸納他的教學,而不是quot;仁quot;? - 知乎

道釋儒門三教歸一,算來平等肩齊。是否真如其言? - 知乎

古人熟讀四書五經,崇尚仁義禮智,為什麼還會出這麼多奸臣,道德高尚者多結局悲慘? - 知乎

未發之中。怎麼體會? - 知乎

純粹的孔子的儒是什麼? - 知乎

君子到底是怎樣的人?歷史上有哪些典型的君子? - 知乎


有事無事的心安

傳承生命智慧的責任

直面生活的勇氣

反省私慾的快感。


心情順了。治好了不少毛病。


問題本身就錯了,或者說現在普世的儒學本身就有問題

儒學不是哲學,也不是信仰,而是從實踐得來的學問

這也是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真實含義

什麼意思

最簡單的一點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這意味相比未來的規劃,我們更在意當下性,我所做的一切,就要註定承擔他的一切後果,如果後果能承受,那就去做

至於成不成,也就盡人事,聽天命

從這一個角度來說,不存在什麼無妄之災,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可能會發生的

進而你自然會有所準備

也就自然生成了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勢

你若不實踐,只是從經義上思考,那麼自然就會有各種體驗

體驗的本身是錯誤的

因為儒學沒有體驗,只有做和不做2種


對修身有切實可行之法。

挺立自我,人生的每一步都行走的堅實安穩。

不為世俗迷惑,不被混沌遮蔽,不懼怕,不彷徨,肩負起對自己、對這個時代應有的擔當。

生命的充實,乃至飽滿、光輝。


強答一記。

從事科研工作,日常就是看文章看文獻,近兩年比較空閑,工作生活中也有坎坷,開始看了些形而上的東東。

最開始瀏覽的是西方哲學的入門書籍,對人本主義有所契合,其中有些觀點與同期觀看的心學入門書籍有點類似,就回過頭來找尋王陽明心學相關書籍,傳習錄等等,最終歸宗於熊十力的新儒家體系。

簡單一句話總括,求心安而已。詳見如下:

循序漸進學心學 - 知乎專欄

天人合一,天道即人道,天心即人心。心者,健動陽明,進進不已,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物者,凝滯沉墮,固守其故,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心物不二,宇宙本體即是心物流行,而心以陽明導物,物以柔順承之,繼往開來,剎那剎那故故不留,新新而起。心物為矛盾雙方,互相制約,互相促進,但終以心為主導,物隨順發展至健,猶如水在川下,奔流不息。

以性而言,心體繼承本體之特性,遍周於一切大化流行中,所謂月印萬川,萬物皆承一心。從這個角度來說,可謂是萬物一體,物我無二。

雖然萬物同心,而唯有人才具備了足夠精密複雜的身體結構,有了發揮本心的物質基礎,才能將此心發揚光大。正所謂「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才會有聖人所謂「性相近,習相遠」,「人皆可以為堯舜」。才會有陸象山所謂的 「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才會有其「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的大豪情。

每人都是同心同理,可稱之為「良知」,可以知善知惡,為千古一點明機,但同時人生在世,不免有諸多惡習,比如臨財欲苟得,臨難欲苟免,此陽明子所謂「隨順驅殼起念」。此等習氣,在臨事良知發動時就會趁勢而起,如同浮雲蔽日。如果人能緊守良知的這點明機,發揚光大,就可以如大日破雲,摒除惡習的干擾,行事為人光明磊落,一如本心。若能夠事事如此,良知便可以日臻完善,通達於事事物物之上,此可謂「致良知」「集義」是也。如果分辨不明,隨私情而動,便是昧著良心做事,雖然良知仍在,自己也若有所感,但由於被利慾所蒙蔽而自欺自騙從而行不義之事。如果經常昧著良知行事,其私慾便會形成重重迷障,遮蔽了良知的發用,以至於最後形同禽獸,毫無人性。

良知在躬,則行事無所不公,日積月累,就能盡性至命,成就完美品性,一言一行率性而動,皆為真心流露。到此境界,可謂人生至樂。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哲人所說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讓自己這一生無怨無悔?

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本性,相信自己的良知,相信自己具備一切積極上進的潛能。正如前面所述,人人皆可以為堯舜,每個人的本性純良,都具備了成為「聖人」的可能性。陽明子有雲,「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講的就是我們都是良知在內,只要反身自躬,發揚本性,就可以無悔一生,不必向外求索,勞碌而無所得。同樣,這也是陸象山所云「先立其大者」。

其次,要循序漸進。良知在躬,卻只是一點明機。正如星星之火雖然可以燎原,但每個人的良知在初始時也只是一點火星,雖然永不覆滅,卻需要我們耐心呵護,讓它有個發展壯大的過程,唯唯諾諾,若有事焉,惟精惟一,才能最終大化流行,無一不是良知呈現。

具體做法的話,可以先從簡單的做起,靜坐獨處,靜靜回想自己以前的為人處世,在沒有紛擾的情況下仔細體會自己良知的存在,重新把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復盤,試著遵循本心再來處理。這種做法,可以認為是所謂的「集夜氣」,也就是先致之以靜,從干擾最少的情況做起,一點一滴的進步。聖人也有雲,吾日三省乎吾身,同此理也。

然後就是保持「慎獨」的心態,在事上磨練。在平時的一舉一動中,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當下的真實想法,慎思審問明辨篤察,仔細分別何為良知之動,何為私慾之擾。保持這種心態,不斷分辨提高自己的自查自省能力。

其實,這就是「致良知」的過程,由簡單到複雜,由靜入動,最終一舉一動無不合天理,遠私慾。致的過程,就是良知日漸繁盛,以至於充塞吾身,達到物我一體,萬物皆備於我的至高境界。此等境界,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人生如此,更復何求!

願與諸君共勉!


內心澄明了,做人坦蕩了,做事果決了……


腐儒不合時宜,好是古非今

-------司馬光


唯有先識字才能讀經典。師說里所講「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的語境是在韓愈那個時代,而不是一千多年之後的現在。

對於現代來講就是「大學而小遺,偽學也」。從經典誕生的時代一直到現代兩千多年間先後出現過無數為經典註解的大師流派以及托古言志夾帶私貨的賢人,而這其中語言不停的發展變化,從單音詞演變到多音詞辭彙詞意的擴大縮小和轉移等等不停的變化著。

也許同一個字。上古時期一個意思、中古時期一個意思,到了近代音時期又成另外一個意思了。

除了語言流變方面,還有各種考古挖掘出來的信息。比如尚書系偽作等等。

我們信仰儒學不能靠腦補不是…

經典是真的嗎?經典到底是什麼意思?儒家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不停的推翻原有的答案又不斷產生出來了新的問題。這樣的不確定性不得不令人多心問一句,我們信仰的究竟是儒學還是偽儒學?

它只是一門普普通通的哲學而已。它有它的源頭髮展和歷史,如果非得說信仰,寬泛一些,小到「仁義為己任」也算是信仰了。

不過。信仰儒教的人我倒是見過。自稱偏向儒教原教旨主義,恨不得把每條教義都當作金律聖典,容不得一絲不同。…偶爾會宣揚一下男女不平等。曾說過一句話,「詩經,並不單純表面那樣簡單,不然聖人為何要將它收錄四書五經,它其實隱晦表達了當時的政治面貌和聖人的政治訴求…」

……


對於真正的儒家來說,任何人哪怕孔孟都不可拿來迷信的,王陽明對此有過很到位的闡述: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乎。

人應勤學善思,迷信盲從或孤行己見都不好,擇善從之,不善改之,做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好。


推薦閱讀:

漢朝初期對於儒家和道家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
孔子創立儒家學說是一種什麼心態?
未來會有傳統文化的復興嗎?
中庸之道的「中」「庸」二字如何解釋?
為什麼中國不遵循法家而是儒家?

TAG:儒學 | 信仰 | 儒家 | 儒家思想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