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 中的 「觀」 到底是怎麼修的?

觀就是慈悲觀,因緣觀嗎?小止觀書中說要止觀雙修但這觀到底如何修呢?


類似的問題回答過很多次了,而且專欄里有對應的解說文章,下面的內容就直接複製粘貼一些段落吧,若有興趣,可根據鏈接查看原文。

下面段落出自文章:什麼是觀智? - 覺悟之路 - 知乎專欄

什麼是觀呢?

觀:觀察;看但是不參與,就如大街上有人在爭吵,我看,但是不參與到爭吵中,不去評判誰對誰錯,誰成熟,誰幼稚,看,就只是看,這就是觀。

但是佛陀講的觀不是對外在世界的,是對我們自己的,觀察我們自己身心的實相,這個觀察不是想像出來的。這裡的「觀」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分為兩部分:覺知與平等心,這兩部分就如馬車的雙輪,鳥的雙翼,是觀的全部內容。

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當念頭或感受在心或身體中升起時,我清楚的知道了它升起了,並且我的注意力沒有去理會它就是觀。

它升起時,我警覺到了,是覺知,而在警覺到以後,我不去理會它,它沒有對我的注意力造成影響便是平等心。

下面選段出自專欄文章:平等心不是壓抑

知乎專欄

能夠允許過程繼續演變,不著急做出評判,開發淡定的能力, 這就是平等心。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與他人產生了衝突,會對他人有怨言,身邊的朋友或許會勸解,「不要理他」,或者「理他做什麼」。而這句話最終導向的結果就是忍忍就算了,壓抑下去吧。

一直到後來,很多人會認為,不要去理會它就是要壓抑它們,當疼痛來臨了,我壓抑下去,當妄念產生了,我壓抑下去。

不是的,不是這樣的。真正的平等心是在告訴我們,當疼痛升起了,不去理會它,繼續讓你的注意力安放在呼吸或感受上,不要讓心著急做出評判。當這種平等心的能力開發出來後,在生活中,我們會開發出淡定和包容的能力。

止禪是觀禪的基礎嗎?

如果把止觀兩個字結合起來解讀的話,那它代表了四念住傳承的其中一個傳承,觀法念住的傳承,它們修觀的基礎是修到四禪再修觀,但並不是只有修到四禪才可以修觀

在家人學習上座部佛教的次第是怎樣的,比庫們又是怎樣的?


摘至「凈界法師」《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的體性也是有兩個,我們先看第一段,根據《菩提道次第廣論》: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毗缽舍那品。前面的,它是一種無分別住,它不能思惟觀察,它是無分別,專一相續地安住而已。那麼這個呢,它的特性其實就是揀擇,就是一種思惟觀察,當然這個思惟觀察是依止聖言量的正見的引導,聖言量的的引導。那麼觀察什麼呢?有兩個:一個是如所有性,一個是盡所有性。先講盡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是觀察諸法的別相,就是整個十法界的染凈的因果。我們可以分成二部分,包括六凡的雜染的困果,包括四聖法界的清凈困果。這個人為什麼會到三惡道去,他的因地是什麼?你能夠通達整個因果的道理。那麼這個是一種世俗諦的觀察。第二個是觀察諸法的如所有性,這個就是不變的意思,是總相。觀察我空法空的道理。當我們的心在空性或者在緣起上的思惟觀察,成就一種諸上妙慧。為什麼叫呢?因為這個智慧有成就解脫的功德。我們在世間上,讀醫學、科學,這樣的知識沒有解脫煩惱的能力,沒有對治煩惱的能力,所以不能叫。那麼當我們這樣觀察,我們就有解脫的功德,有對治煩惱的力量。

好我們再看第二段: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

這一段講的比較詳細了,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這個地方是說,你修觀的基礎是什麼。那麼當我們去觀察諸法實相的時候,不管是觀察真諦、俗諦都必須以身心輕安為基礎,就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心,透過修止把它調整成明了跟寂靜的狀態,避免有妄想跟昏沉的情況出現,這個是修觀的前方便。

第二段,正式說明修觀的方法。那麼當我們的心已經明了寂靜以後,應該怎麼做呢?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那麼善思惟法就是說,你在觀察一件事情,你應該要先學習。善思惟就是你已經透過經論的學習。比如說你要觀無常這個道理,那麼觀無常它有它的方法:你先觀死亡,死亡會到來;第二個,死亡的時間不決定;第三個,死亡到來的時候,你萬般帶不去。就是說,每一個道理都有它文字的表達方式,這些你都需要學習,不是說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就是所有的佛法都是尊重傳承。那麼你一定要把你所要觀察的內涵,透過文字的學習以後,這個時候呢,三摩地所行影像,那麼你已經如理地學習以後,就在三摩地的明了寂靜的心中把這個法義的影像現出來。

當然法義的影像是靠文字的基礎,文以載道,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文字裡面含有聖道的力量,含有聖道的功德。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把文字在寂靜的心中顯出來,它會現出一種法義的影像,或者無常無我、或者善惡業果等等。那麼你就在這個文字的影像當中,做三件事情:第一個,觀察,深入地觀察。在寂靜的心當中,把這個道理隨順佛陀的文字,隨文去觀察。那麼觀察以後,產生第二個,勝解。噢,原來生命是有軌則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你開始相信我們所造的業,對我們的生命會有影響力。那麼當然你這個勝解是前面的觀察而來的,當然這個勝解就是你透過觀察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第三個,舍離心相。我們經過觀察以後,這個時間不能太久,剛開始可能三分鐘或者五分鐘。那麼這時你觀察你的心就擾動了,這時把所觀境再舍掉,再恢復到無分別住,再加強心中的明了寂靜,等到明了寂靜成功以後再觀察。所以這個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它是在不斷地循環。因為你一路觀下去,心開始擾動,擾動時你就不能觀察,效果有限。所以一定要舍離心相,把心中再恢復到無分別住,然後再開始,把心再調整一下,把心調整明了寂靜,然後再觀察勝解、再舍離心相。這個是整個修觀的方法。

第三段講到修觀的種類。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就是觀有四種的差別:第一個,能正思擇,這個正思擇就是觀察真諦理;那麼最極思擇,是觀察俗諦理;或者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比如無常,我們可以粗分地觀察無常或者細分地觀察。那麼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是一個很rough的觀察,那麼伺察是細分的觀察。有粗細的觀察,有真諦、俗諦的觀察,這個是講到修觀的種類。

第四個,講到修觀的功德。我怎麼知道我這個功德出現呢?有五種功德: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當然這個功德主要是,一種正確的決擇。我們在生起之前有兩個前方便。。這個就是隨順。我們剛開始去接觸一個道理的的時候,我們是沒辦法隨順的,因為我們心中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顛倒。噢,真的有來生嗎?我們心中會有一些疑惑,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跟真理並沒有隨順。這個時候你在寂靜的心當中,一次一次地觀察以後,你那個顛倒的心就慢慢慢慢地消失掉。這個時候那個法義就進到你的心中,法義就變成你的知見。這個時候我們叫隨順,你的心已經隨順真理而轉。你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開始用道理來看世間,你開始用道理來判斷一切事情。就是你的心中有道,是這個道,不是無明了。就像說燈光打開了,不是在黑暗當中行走了。那麼當你隨順真理以後,你內心有一種法喜、好樂,這個時候可能是或者是。這個是現量,親自證入;是相似的理解。我們剛開始先,然後再,那麼這個就是毗缽舍那。這是整個修的內涵。

所以這個止觀是一種念,由念住心、專註力,那麼由慧觀察,那麼這個是一種觀察。所以我們在修什麼法門都是兩個:一個是專註,讓心寂靜下來,然後觀察,然後從寂靜當中出來再觀察,觀察以後再回復到寂靜。這是。所有法門都是這樣,只是所觀境不同。


對於現代人談止觀首先要了解人的思維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能思維的主體,在佛教中叫做我執,一個所住的對象,在佛教中叫做我所執,在這裡用比較現代化的語言解釋,就是思維的本體,和思維的對象。

比如在看手機的時候,手機就是現在所住的對象,屬於我所執、思維內容;而能看的那個你,就是我執,屬於思維本體。在想某個人的時候,想的那個對象叫做思維內容,能想的那個,叫做思維本體。人的所有思維活動都是分為這兩個部分。即使是閉眼的時候,那漆黑一團的景象同樣是屬於思維內容。

在現在這個狀態下,人是住于思維內容(我所執)的,而不是住于思維的本體(我執)。

現在狀態下的思維內容是有相續性的,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很不錯的詞語叫做意識流。

」思維內容」統統是一個相續性,比如說你在現在的生活中,一定都是會有觀察的對象,人的思維會圍繞一個思維的對象不停的運作,展開邏輯、聯想、選擇種種運作,意識就像流水一樣留個不停。

而有些法門,比如佛教特有的,世間其他所有的宗教都沒有的法門觀心法門,就是要你住於能思維的那個你,要住於我執中,住于思維的本體中,最後完成 能所雙亡

在了解了以上的基礎再談止觀。

止就是滅除散亂,置心一處,專註於唯一的思維內容,用一種專註,然後證入高級禪定, 所以必須斬斷意識流,斬斷思維的相續性,因此必須先止。止後才可以觀:而後觀的原因,是因為住于思維內容必然會出現念頭的繼續運作。

這時候要住於另一個」思維內容」,用一個更高級的「思維內容」去破除低級相續性的「思維內容」,比如說,止過之後,開始觀什麼,觀空,非想非非想,無我等等,就這些,這些觀念都屬於一個高級的」思維內容」。這些」思維內容」為什麼是高級的?因為它能夠減輕執著心。這是先止後觀的原理。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在一個混亂的地方,有人怕流氓找你麻煩,就住一個穩固的房子里,先住一樓,但是有一天,這個流氓發現了這個人。那他就很怕被找麻煩,就住二樓去了。。。以此類推,越住越高。

而其他的」我所執」為什麼不能觀?比如和具體的人、事物結合在一起,這些」我所執」為什麼不能觀?因為這些」我所執」執著心比較強,它能夠展開念頭頭的運作,能夠從定中退下來,所以不能觀這些」我所執」,必須去觀那些能夠減輕執著心的」我所執」。

這就好比,在混亂的地方這個人不想不住房子找安定了,一天到晚上街瞎逛亂看,找姑娘找朋友找樂子,那被打是遲早的事情。

也就是說,一切觀法,統統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減輕執著心。雖然這些觀法不同,但他們根本原理是全部一樣的,所以要了解住於」我所執」就是,第一步先止,第二步觀。但因為先止後觀即使到達禪定無論如何都是住於心外之物「我所執」,所以過去人說禪定是「鬼窟里用事」, 是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是很難住于思維本體,住於能思維的那個你。

如果是為了開悟住於我執,那麼觀和止是同時的。止觀二者是等持的。即觀即止,即止即觀。也就是說觀心。關於觀心詳細的方法詳情可以見以下的回答。

開悟是怎樣一種體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950444/answer/166875858

所以要了解,就是住於」思維內容」和住於「思維本體」,二者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同時要了解止和觀的本質是什麼。不要把止觀看得非常高明。好像觀法多麼多麼的不得了。其實不過是一個」我所執」。無非是一個高級的」我所執」。無非是能減輕執著心的」我所執」。所以這樣了解之後的好處是什麼?就是不再把修行,看得非常的神聖、迷信,完全的迷信的去實證的,那個觀好像非常的不得了,那個止也非常的不得了。那根本都沒什麼的。無非就是斬斷了思維的內容。這些方法就是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禪定就是這樣的,出了這個火坑,進了那個火坑。

介紹去查找一下佛教很有名的牧牛圖,是一個很好的比喻。


持世。何謂菩薩分別五陰方便。菩薩摩訶薩正觀五取陰。所謂無明陰是五取陰。苦陰是五取陰。痴陰是五取陰。病陰癰陰。如箭入身陰是五取陰。

菩薩分別觀察。選擇色取陰。云何為分別觀察選擇色取陰。

是色取陰從四大生。假名為色取陰。是色陰無有自性。但以四大和合。假名為色陰。

色陰無有作者。無使作者。無作無起無出。名為色陰。但以先業因緣四大所攝數名色陰。

非陰是色陰。譬如虛空。陰實無生相。若說虛空陰。是中無有法生。但有名字。故名為虛空陰。

凡夫於此無陰陰相。以顛倒心故無實實相。貪著我五陰我所五陰。我色陰我所色陰。如是貪著。

是諸凡夫貪著色已。於色中依止我我所。有色受色取色著色依色。受行種種惡不善業。

我等不應隨凡夫學。我等應勤修集助菩提法。今應正觀色陰。

菩薩正觀色陰時。知同水沫聚。云何知同水沫聚。無聚是水沫聚。但從眾緣生。不可執捉無有堅牢。水沫聚中無有聚相。無聚是水沫聚。色陰亦如是。色陰中無有陰相。

菩薩如是觀時作是念。凡夫不能正觀虛妄色。不能如實知色無常。不能如實知色相。我等入正道。不應貪著虛妄。不應貪著色。何以故。色是不可貪著相。色但有名字無決定相。當觀是色無決定相。離名字故名之為色。

又說色名惱壞相。智者通達知是無相。我等應當善知修集色無相方便。不貪著色相。若人貪著色相。即貪著色。我等應善知入色相。

菩薩如是正觀時。如實觀察選擇色。是色陰皆從凡夫憶想分別起。若法從憶想分別起。即是不生。一切憶想分別皆非真實。凡夫依止顛倒所起色。為色所縛為色所害。往來苦惱。無明痴闇故。貪色不舍。見色有常牢固。

是凡夫人為色縛。色所縛故。往來地獄畜生餓鬼天人。深貪色味。不觀色中有諸過惡。我等不應隨凡夫學。應當觀察選擇分別修習色方便。

分別觀察選擇色時。見色性如夢。譬如夢中色。皆從憶想分別覺觀起。曾所見聞覺知因緣起。是夢中亦知彼我。亦見地水火風。亦見山河叢林。夢中色相無有決定。但以憶想故有。色陰相亦如是。從先世業因緣出。無有決定性。菩薩如是思惟不取色。若我若我所。但正觀色如實無常相虛妄顛倒。眾生顛倒貪著取色。若我色。若我所色。若彼色。若彼所色。如是正觀察選擇色時。不得色。不見色性。亦不貪著色無常。

菩薩爾時若於色中。愛念貪著皆悉除斷。善知色正相善知色平等相。善知色滅相。善知色滅道相。善知色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作是念。是身色陰。皆從業果報覺觀起。四大所攝是身色陰。非我非彼無有所屬。無所從起。觀色陰如是。內色不貪不受。外色不貪不受。過去色不貪不受。未來色不貪不受。現在色不貪不受。即知一切色陰是無生相。是菩薩爾時不滅色亦不求滅色法。

持世。菩薩摩訶薩觀察選擇色取陰如是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察選擇受取陰。

菩薩作是思惟。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皆從因緣生。屬諸因緣入受相中。此中無有受者。但以貪著故。貪著者即是不真。虛妄從憶想分別起。

是菩薩如是思惟時作是念。是凡夫為虛妄受所縛。為三受所害。所謂苦樂不苦不樂受。是凡夫若受樂。為愛結所使。以愛結所使故。能起惡業。若受苦。為恚結所使。以恚結所使故。起諸惡業。若受不苦不樂受。為無明結所使。是人因無明結所使故。不脫憂悲苦惱。

我等今不應隨凡夫學。應正觀諸法。我等應如實觀諸受。菩薩如實觀受陰作是念。非陰是受陰。從憶想分別起。顛倒相應無有受者。但從先世業因起。今世緣故。諸受自性空。受中無有受相。菩薩觀達受陰。譬如雨渧水泡。有生有滅無有決定。受陰亦如是。次第因緣起。屬諸因緣無有住時。虛妄不實從憶想顛倒相應起。

菩薩爾時作是念。凡夫可愍為諸受所制。以不正觀受陰故。故得樂受生著。得苦受亦生著。得不苦不樂受亦生著。為諸受所縛馳走往來。從身至身受結所縛。輪轉五道無有休息。是凡夫著於諸受。為受所製為受所系。不脫受陰。於受陰所不見出處。不知正觀受陰故。不知如實觀受陰無常。於受陰中為欲染所縛。不知受陰如實相。我等今不應隨凡夫學。應如實觀察選擇受陰。

即時如實觀受陰。無陰是受陰。不真陰是受陰。顛倒陰是受陰。不住陰是受陰。是時見受陰如實相。無有作者。無有使作者。於受陰中不見受陰相。如是觀受陰。不見受陰在內不見受陰在外。不著受我不著受彼。知受陰無所從來無有所屬。無法能生受者。但從顛倒相應先世業果報數名受陰。見受陰虛妄因緣相續行。

爾時過去受陰。不受不貪不著。未來受陰。亦不受不貪不著。現在受陰。亦不受不貪不著。是人於樂受中除卻愛結。於苦受中除卻恚結。不苦不樂受中知見無明結故。勤行精進。菩薩爾時。若受樂受心不生愛。若受苦受心不生恚。若受不苦不樂受心不生痴。

持世。凡夫多於樂受生愛。苦受生恚。不苦不樂受生痴。是諸凡夫以愛恚痴故深入闇冥。不能如實知受陰。亦不知愛恚痴相。深貪著愛恚痴。所謂是我我所。是此彼等。

持世。菩薩摩訶薩於此中正觀受陰者。不為愛恚痴所牽。若生愛恚痴。即能除斷行於正道。於樂受中斷愛結使故勤精進。於苦受中斷恚結使故勤精進。於不苦不樂受中斷痴結使故勤精進如實知三受相。爾時有所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皆離不著。離愛結使。離恚結使。離痴結使。諸受起時皆能知見知受陰如實無常。若能如是知已。於受陰中欲染悉斷。入斷受陰欲染道中。不為諸受所污。

是菩薩若如是正觀受陰。如實知受陰。知受陰集受陰滅受陰滅道。然後如實知受陰是無生相。以無生相。通達受陰無相。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選擇受陰。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察選擇想陰。

菩薩摩訶薩正觀想陰時。見想陰皆從顛倒起。虛妄不堅固不真實。從本已來不生相。以因緣和合從先世業力起。作是念。非陰是想陰。虛妄陰是想陰。顛倒陰是想陰。想陰中無想陰想。譬如春後月焰。以名字故說名為焰。陰想陰亦如是。以識相故說名想陰。凡夫於此為虛妄想所系。或識樂或識苦。或識不苦不樂。或識寒熱。或識男女。或識五道生死。或識合或識散。或識過去。或識未來。或識現在。或識好或識丑。或識有或識無。是凡夫想。皆為顛倒虛妄。屬諸因緣。但假名為想陰。此中若內若外。無有想者。凡夫人虛妄想所系故。或識貪慾。或識嗔恚。或識愚痴。或識妻子。凡夫依止是想陰貪著虛妄。以是想陰馳走往來。不能如實觀想陰是虛妄。凡夫人以我想彼想男女想。繫於想陰不能得脫。貪著想陰。我是想陰。我所是想陰。我等不應隨凡夫學。

菩薩摩訶薩如是正觀想陰。想陰中想陰想不可得。如焰陰中焰。陰相不可得。菩薩見想陰如焰性。過去想陰不貪不受不著。未來想陰亦不貪不受不著。現在想陰不住。不分別若我若彼。即彼滅想受陰道。通達想陰是無生。不見想陰若來處若去處。但以顛倒相應先世業因所起。現在緣所系。

無陰是想陰。觀察選擇想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即通達想陰無生。亦不分別想陰滅。但為滅一切想受陰故。亦住如實知見故。菩薩如實觀想陰時。遠離一切想道心。亦不住一切想道。但住知見想陰。亦如實想陰。不貪著想陰。如實觀察一切想陰。如實知想陰集滅盡。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正觀察選擇想陰。則離想陰欲染。亦能行斷想陰欲染道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察選擇行陰。

持世。菩薩摩訶薩。觀行陰從顛倒起虛妄憶想分別假借。而有菩薩爾時若身行口行意行。皆觀不凈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時作是念。非陰是行陰。苦陰是行陰。因緣生陰是行陰。像陰是行陰。諸行陰無增無減無集。若身行口行意行無有作者。智者不貪受是行陰何以故。是諸身行。不在身內。不在身外。不在中間。口行意行亦如是。不在意內。不在意外。不在中間。行陰中無行陰相。何以故。是行陰從眾因緣顛倒起。虛妄不真。先業果報所攝。亦令因緣所系。能有所行諸所有行。若身行若口行若意行。皆非真行。是無所有行。是虛妄行。是顛倒行。是故說非陰是行陰。何以故。智者不決定得行陰相。是身行是口行是意行。此處彼處若內若外。又身口意行。尚無決定行相可得可說。何況行陰可得可說。是故說無陰是行陰。

凡夫起顛倒想貪著身口意行。憶念分別是行陰。為行陰所縛馳走往來。是凡夫人以顛倒故。起身口意行。起已貪著歸趣。無法生法想。無陰生陰想。貪著顛倒行故。為行陰所系往來五道。常隨身口意行。不能如實觀身口意行。不能如實觀行陰故。以身口意而起諸行。是諸凡夫著顛倒故。著不真法故。著虛妄故。數名行陰。

持世。菩薩於此中如是正觀諸行無有根本。羸劣無力以眾緣和合。可說行陰。是中無有真實行陰。無陰是行陰。從本已來不生是行陰。無性是行陰。諸行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無有住時諸行念念生滅。

持世。菩薩如是正觀行陰空不可得。不堅牢相。乃至毫釐亦不可得。作是念。是諸凡夫為不堅牢法所系。行陰所系。貪著所縛。起身口意行。我是行我所是行。起如是業為行陰所縛。不知行陰性入無明痴冥。於諸行中生真實想。以顛倒故貪著受取行陰。是人貪著受取行陰故。或起樂行或起苦行。或起不苦不樂行。是人起樂行已得樂身。起苦行已得苦身。起不苦不樂行已。得不苦不樂身。是人得樂身已生愛。得苦身已生嗔。得不苦不樂身已生愚痴。是人以愛嗔痴故。不見諸行過惡。不能清凈身口意行。是人身口意行不清凈故。墮不清凈道中。所謂地獄畜生餓鬼。或時暫生天人中。貪著身口意行。深著行陰。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正觀。今我等不應隨凡夫學。我等應清凈身口意行。不應貪著行陰。應觀行陰過惡。應求出行陰道。如是觀者名為如實正觀行陰。亦名正觀行陰無常。即時如實觀諸行。諸行集諸行滅。諸行滅道。不受不貪不著諸行。亦不貪不著行陰。如是觀時遠離行相。亦行無行陰道。即觀諸行空。於一切諸行中。驚怖生厭離心。但起清凈身口意行壞行相故。離行陰相故。是人有所得身皆是清凈。何以故。是人身業清凈。口業清凈。意業清凈。身行清凈。口行清凈。意行清凈。是人遠離行陰相。壞諸法及根本相。

如是正觀時見行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得諸行決定生相。亦不得決定滅相。即觀諸行無生滅相。一切諸行亦無生滅。是人觀一切諸行無生滅相。生厭離心。正通達諸行集滅相。雖證諸行無生相。而善通達諸行相。何以故。持世。是行陰無決定相。譬如芭蕉堅牢相不可得。無堅牢相亦不可得。行陰亦如是。堅牢相不可得。無堅牢相亦不可得。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選擇思惟入於行陰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正觀察選擇識陰。

菩薩摩訶薩觀非陰是識陰。顛倒陰是識陰。虛妄陰是識陰。何以故。持世。是識陰從顛倒起。虛妄緣所系。從先業有。現在緣所系。屬眾因緣。虛妄無所有。憶想分別起。從識而生。有所識故名之為識。從憶想分別覺觀生。假借而有。有所識故數名為識。以識諸物故。以起心業故。以思惟故。眾緣生相故。起種種思惟故。數名識陰。從有所識。有識像出。示心業故。攝思惟故。數名識陰。或名為心。或名為意。或名為識。皆是意業分別故識陰所攝。識相識行識性示故。數名識陰。

如是非陰是識陰。不生不起不作。但以顛倒相應緣虛妄識故。數名識陰。何以故。是識陰從眾因緣生無自性。次第相續生。念念生滅。是識緣不生陰相。何以故。是識陰生相不可得。決定相亦不可得。生相不可得故。決定相不可得故。根本無所有故。自相無故。牢堅不可得故。

智者正觀察選擇通達非陰是識陰。凡夫於非識陰生識陰相。以覺觀分別憶想顛倒相應虛妄所縛。強名為識陰。貪著是識陰依止所識。依止識種種示思惟故生起識陰。是人種種分別。貪著內識。貪著外識。貪著內外識。貪著遠識貪著近識。以識相故分別起識陰。是人以憶想分別若心若意若識。假借強名是心是意是識。如是知種種心相生。是凡夫貪著識陰。為識陰所縛。心意識合故。起種種識陰。分別虛妄事故。以一相故。以決定相故。能得是心是意是識。能得分別愛著。是人依止識陰深貪識故。亦得過去識陰貪著念有。亦得未來識陰貪著念有。亦得現在識陰貪著念有。

諸凡夫於見聞覺知法中。計得識陰貪著念有。是人貪著見聞覺知法。為識陰所縛貴其所知。以心意識合系故馳走往來。所謂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皆識陰所縛故。不能如實知識陰。識陰是虛妄不實顛倒相應。因見聞覺知法起。此中無有實識者。若不能如是實觀。或起善識。或起不善識。或起善不善識。是人常隨識行。不知識所生處。不知識如實相。

持世。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如是正觀知識陰從虛妄識起。所謂見聞覺知法中眾因緣生。無法生法想故貪著識陰。我等不應隨凡夫學。人我等當如實正觀察選擇識。如實正觀察選擇識陰。

是諸菩薩如實觀時。知識陰虛妄不實從本已來常不生相。知非陰是識陰。像陰是識陰。幻陰是識陰。譬如幻所化人識。不在內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識性亦如是。如幻性虛妄緣生。從憶想分別起。無有實事如機關木人。識亦如是從顛倒起虛妄因緣和合故有。如是觀時。知識皆無常苦不凈無我。知識相如幻。觀識性如幻。

菩薩爾時作是念。世間甚為狂痴。所謂從憶想分別識起於世間。與心意識合。三界但皆是識。是心意識亦無形無方。不在法內不在法外。凡夫為虛妄相應所縛故。於識陰中貪著若我若我所。是人貪著識陰在內。貪著識陰在外。貪著識陰在內外。貪著識陰在彼我。是人貴此識陰為識陰所縛。受識陰味說識陰相。所謂若心若意若識。隨味行故貪受識陰。是人為識所縛。識陰合故為心意識所牽。以心意識因緣力故生是凡夫。若起下思得下身。若起上思得上身。若起中思得中身。是人隨心意識力故。生依止諸入。貪著識陰故。不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菩薩於此中如實正觀選擇識陰。如實正觀識陰無常相故。過去識陰不貪不著不念。知非陰是識陰。未來世識陰亦不貪不著不念。知非陰是識陰。現在識陰亦不依止。如實知識陰無常相。如實知識陰生滅相。若如是思惟正觀識陰。是名正觀入識陰道。所謂如實知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識滅道。是人如實觀識陰集滅相。能壞識陰。能斷一切相。知識陰集滅相。亦通達識陰集滅相。菩薩爾時亦不生識陰。亦不滅識陰。是識陰從本已來無生。如是觀時不分別識滅相。通達識陰無生相。何以故。持世。是識陰無生無相無成。是識陰生性虛妄故。入在無生相中。

持世。識陰終不有生成相。是識陰相從眾因緣生。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因緣法。非陰是識陰。觀察選擇信解證知。通達諸所有識悉皆知實。菩薩知識陰實故。如是一切所緣知皆破壞。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識陰。知是識陰無生者。無作者無起者。無受者無所受者。但以眾緣生。眾緣合故有。緣見聞覺識法故系有。從本已來常畢竟空。如是觀識陰時。即知識陰是無作無起相。不貴不著。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正觀察選擇入識陰。若菩薩能如是方便入五陰。能如是方便正觀五陰。是名通達入五陰集滅道。皆能斷諸陰相。真知五陰方便。以是方便故。於五受陰中。不貪不著不縛不系。如實知色無常相。是菩薩若於色有欲染則能除斷。亦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相。若於受想行識中。有欲染則能除斷。

菩薩於五受陰中除斷欲染故。隨順通達決定五陰方便。如是觀時。能知五受陰細微生滅相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能觀察選擇五受陰細微生滅相。菩薩摩訶薩觀眾生初入胎歌羅羅時。先五陰滅即更有五陰生。從是已來觀五陰生滅相。雖先識滅亦知五陰非斷滅相識。雖依止歌羅羅。亦知五陰不至不常。

如是觀初入胎一念五受陰生滅相。從歌羅羅乃至出生。及後增長乃至死時。觀此五受陰念念生滅相。如是觀察選擇五受陰微細生滅相。

持世。是五受陰微細生滅相者。所謂先五受陰滅。次第無物有至胎。識初合時五陰即有生滅。因歌羅羅五受陰假名為人。所以者何。持世。識無所依則不能住。識所依者五受陰是。

持世。又無色界中諸天。五受陰細微生滅相亦應如是知。

持世。如是細微五受陰生滅相。辟支佛智慧所不能及。何況聲聞智慧。惟諸佛如來善知五受陰。從初入胎細微生滅相。及無色天諸陰念念生滅。所謂一切智慧。出一切世間智慧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至佛慧境界。是人雖如是觀察選擇五受陰細微相。從初入胎乃至無色天。亦不能究盡如諸佛所知。持世。諸佛如來無有隨他智慧。自然得一切智慧方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智慧無所不達。諸佛無礙智慧。於一切法中得決定慧。於一切法中得自在力。何以故。於無量無數千萬億阿僧祇劫行於深法故。

持世。一切凡夫不能如是方便觀五受陰。何況觀五受陰細微生滅相。何以故。諸凡夫人不能知五受陰如實。凡夫不知取。不知受陰。


拋開童蒙止觀,摩訶止觀這樣的佛教內的說法,

看一段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在圓覺經里,修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其中,禪那翻譯成漢語是靜慮。靜下來,細細地思慮。

其實也就是止觀。

好比我有根兒白頭髮,如果我晃著腦袋,一定看不見也找不到,

必須靜止下來,慢慢地發現了,拔掉他……

念佛是止觀,督攝六根是止,凈念相繼是觀。

密宗是止觀,上師相應法是止,密法儀軌是觀。

禪宗是止觀,參話頭就是靜下來去找那個「頭兒」

耳根圓通是止觀,入流亡所是止,空所空滅是觀。

天台更是止觀,六妙門,百界千如……

其實一切法都未曾離開止觀。

以前扯過一句,地藏經、藥師經、維摩詰經、法華經要一起看,都是一個秘密。

其實地藏菩薩很多人認為是拿來嚇唬老太太的佛經,是給地藏菩薩打小廣告的經,

這都是沒看懂……佛經不能那樣看啊!

地藏菩薩的名號都是修法,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虛空如密藏。

安忍不動是止,靜慮虛空是觀。

「復有二法趣向惡趣,復有二法趣向善趣,復有二法趣向涅槃。云何二法趣向惡趣?一謂毀戒,二謂破見。云何二法趣向善趣?一謂戒具,二謂見具。云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謂為止,二謂為觀。」

大正藏第 01 冊 No. 0001 長阿含經

任何宗派,任何傳承,任何法門,

說到底,都在修止,修觀。

推薦兩本書,

《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

一本講到底修行要修什麼,一本講修行到底要怎麼修。

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貝……


說點個人感受。

說白了,去掉加在這個詞語上的神密玄乎,觀就是看的意思。

觀是我們意識現行時,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事情。你如果仔細的觀察內心,就可以看到我們的起心動念,一直不停,就像水流一樣。而所謂止,就是將水流停下,將念頭停下,專註的看一點,不管這一點是某個人像,某個事物,某個神聖的形象。

我們平常心逐外物,心念四處奔逸,不能自止。而如果,你願意嘗試去觀自己的心,不用做別的,只是純粹的去看著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紛亂的心念,會被的慢下來,會變的很清晰。怎麼說呢?就像混著泥沙的水,沉澱了下來。心也跟著安靜下來,妄念也漸漸少。只是很難長期的保持這種純粹的看,由於慣性的原因,我們內心總有股攀緣外境的衝動。而若是觀的純粹,看的長久,卻會是另一番天地。

真正你觀的時候就是止,止就是觀。直白的說,看著一點那就是止。不止而一直的看,那就是觀。當然止的那一下,也是觀。所以止觀,是合一的。 如果將心念相續的活動,看做一條線,那麼線上任意的一點,都是止,只是看什麼時候能將這條直線不再向前延伸,那就是真正的大定了。

順便:止觀的修習,不只是南傳的專利,這是大乘小乘諸外道的共法。而佛教的不同,在於佛陀的教理。 不是修習止觀就是佛教。


謝邀

觀有很多

四念處觀「身、受、心、法」

五停心觀「數息觀、不凈觀、慈心觀、因緣觀、界分別觀」

安般念中,有「數、隨、止、觀、還、凈」

還有無常觀,無我觀。

有時候止和觀的界限不是特別清楚,比如安般念,既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觀。

有些方法,你以為是修觀,其實是修止,你以為是修止,其實是修觀。

一般來說,止是定,觀是慧。

定是心一境性,慧是簡擇,抉斷。

觀是在止的基礎上做觀,所緣不外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止的結果是「心清凈」,觀是在心清凈的基礎上開展觀慧,得到「慧清凈」,以此清凈的無漏慧來斷除煩惱。

依根本說一切有部來說

資糧位,是修五停心觀,四念處(別相念處),四念處(總相念處)

加行位,是暖、頂、忍、世第一

見道位,是現觀四諦十六行相中的前十五剎那

修道位,是見道第十六剎那直到阿羅漢

無學位,阿羅漢果

從加行暖位開始,一直到無學位,這期間都是在做「觀」,都是觀四諦的十六行相

苦諦——無常,苦,空,無我

集諦——因,集,生,緣

滅諦——滅,靜,妙,離

道諦——道,如,行,出

有部認為只有觀察四諦十六行相,才能開發無漏慧,只有觀察四諦才能現觀悟入「正性離生」,由此來說,觀察四諦,才是真「觀」。


這個「觀」 就是觀照之義,觀見、照見諸法理體的智慧,是觀慧。大家熟知的《心經》說的就是這個觀照力。從照見五蘊皆空,到究竟涅槃。都是在說觀,最後入三摩地——究竟涅槃。

那麼,這個「觀」 到底是怎麼修呢?簡單的說,如果現在你能不斷的持誦《心經》,就能隨文入觀,證入實相,入佛三昧。

當然要真正去實修,必須要善知識去指導修行,這裡只是普及一下概念性的知識,讓大家心裡有個數。


明德本有,不動即觀。


觀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

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憧憧往來,起滅不停;勿執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只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復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

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發菩提心論云:(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念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名上定。

——劉洙源《佛法要領》


止觀的觀是指思維的意思。觀又叫慧心所(止為定心所),在大乘五蘊論中定義為「云何為慧,謂於所緣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所以慧就是簡擇,這個詞通現代心理學的思維。它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媲婆舍那,南傳佛教對它的理解略微不同,認為媲婆舍那是配合禪定的洞察力,不過大同小異,洞察也離不開思維,所以按照北傳佛教的理解問題不大,觀就是指意識思維。


觀有解讀、認知、看法的意思,比如世界觀是指對世界上人、事、物的認知,價值觀是對各種價值的比較、選擇等等。

佛法中的觀,要按佛指引的角度、思維方式、路徑去觀察、思維,並得出同樣的結果,才符合佛經所說:如是觀者,名為正觀---或者---如是思維,不墮邪見。

具體怎樣觀,佛經中已經給出了具體的方法、過程及各種比喻。


修行人,必須走真法門,真觀想門。

何為真法門,真觀想?

佛祖釋迦牟尼親口宣講的真法門,真觀想門。

在哪裡呀?

就是北傳佛教【雜阿含經】,南傳佛教【相應部經典】!

感恩佛祖!請讀經文。

===================================================================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5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22卷-第34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0004a03]

一二

[0004a03]

居士!於此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住纏於色是我,色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彼色變易[3]、變異。彼人於色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04a07]

一三

[0004a07]

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住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受變易、變異。彼人於受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04a10]

一四

[0004a10]

觀想是我,我以想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想變易、變異。彼人於想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04a13]

一五

[0004a13]

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行變易、變異。彼人於行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05a02]

一六

[0005a02]

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纏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 [P.4]

人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識變易、變異。彼人於識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05a05]

一七

[0005a05]

居士!如是為身病而心病。

--------------------------------------------------------------------------------------------------------------

[0005a07]

一九

[0005a07]

居士!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之法,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之法。不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而彼色變易、變異。彼人於色之變易、變異,不生愁、悲、苦、憂、惱。

[0005a11]

二〇

[0005a11]

不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不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受是我,受是我所,而彼受變易、變異。彼人於受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

[0005a14]

二一

[0005a14]

不觀想是我,我以想為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而彼想變易、變異。彼人於想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

[0006a03]

[P.5] 二二

[0006a03]

不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而彼行變易、變異。彼人於行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

[0006a06]

二三

[0006a06]

不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而彼識變易、變異。彼人於識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

[0006a09]

二四

[0006a09]

居士!如是為身病而心無病。」

-----------------------------------------------------------------------

[0018a04]

「諸比丘!應修習三昧。諸比丘!入三昧之比丘應如實了知。

[0018a05]

[P.14] 三

[0018a05]

何為如實了知耶?〔謂〕色集與滅,受集與滅,想集與滅,行集與滅,識集與滅是。

[0018a07]

[0018a07]

諸比丘!以何為色集耶?以何為受集耶?以何為想集耶?以何為行集耶?以何為識集耶?

[0018a09]

[0018a09]

諸比丘!於此處歡喜、歡呼、耽著而住。何為歡喜、歡呼、耽著而住耶?

[0018a10]

[0018a10]

歡喜、歡呼、耽著於色而住。依歡喜、歡呼、耽著,而彼生喜。喜取於色。緣取而彼有生,緣有而彼生生,緣生而老、死、愁、悲、苦、憂、惱生。如是於此處,悉皆有苦蘊之集。

[0018a13]

七~九

[0018a13]

歡喜於受……乃至……歡喜於想……乃至……歡喜於行……乃至……

[0018a14]

一〇

[0018a14]

歡喜、歡呼、耽著於識而住。依歡喜、歡呼、耽著於識而住,而彼生喜、喜取於識。緣取而彼有生,緣有而生生。緣生……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集。

[0019a02]

一一

[0019a02]

諸比丘!此是色之集……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識之集。

[0019a04]

一二

[0019a04]

諸比丘!何為色之滅耶!……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為識之滅。

[0019a06]

諸比丘!於此處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何為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耶?

[0019a08]

一三

[0019a08]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色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色而住,彼於色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有滅,……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

[0019a10]

一四

[0019a10]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受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受而住,彼 [P.15]

受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乃至……如是而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

[0019a13]

一五

[0019a13]

不歡喜於想……乃至……

[0019a14]

一六

[0019a14]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行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行而住,則彼於行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乃至……如是而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

[0020a02]

一七

[0020a02]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識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識而住,則彼於識喜滅,……乃至……喜滅故彼取滅,……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

[0020a05]

一八

[0020a05]

諸比丘!此色之滅……乃至……受之滅,想之滅、行之滅、識之滅。」

---------------------------------------------------------------------------------------------------

0021a08] 三

[0021a08]

世尊說:

[0021a09]

「諸比丘!以何為取著、恐懼耶?

[0021a10]

[0021a10]

諸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色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生起[2],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

[0022a01]

[0022a01]

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彼人於受變易、變異。彼人有受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受之變易所生之恐懼法生起,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

[0022a04]

[0022a04]

想……乃至……

[0022a05]

[0022a05]

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彼人於行變易、變異。彼人有行變易、變異,隨轉行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行之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永盡而住。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

[0022a08]

[0022a08]

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 [P.17]

之變易、變異,隨轉識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識之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

[0022a11]

[0022a11]

諸比丘!取著、恐懼者,即如是。

[0022a12]

一〇

[0022a12]

諸比丘!何為不取著、不恐懼耶?

[0022a13]

一一

[0022a13]

諸比丘!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法,以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之法。不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色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

[0023a04]

一二

[0023a04]

不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彼人於受變易、變異。彼人有受之變易、變異,隨轉受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受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

[0023a08]

一三

[0023a08]

想……乃至……

[0023a09]

一四

[0023a09]

不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彼人於行變易、變異。彼人 [P.18]

有行之變易、變異,隨轉行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行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

[0023a12]

一五

[0023a12]

不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隨轉識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識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

[0024a02]

一六

[0024a02]

諸比丘!不取著、不恐懼為如是。」

---------------------------------------------------------------------------------

0024a10] 三

[0024a10]

「諸比丘!何為取著、恐懼耶?

[0024a11]

[0024a11]

諸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觀此色是我所,我是如是,我之我是如是。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2]、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24a13]

[0024a13]

此受是我所……乃至……

[0024a14]

[0024a14]

此想是我所……乃至……

[0025a01]

[0025a01]

此行是我所……乃至……

[0025a02]

[0025a02]

觀此識是我所,我是如是,我之我是如是。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

[0025a04]

[0025a04]

諸比丘!取著恐懼為如是。

[0025a05]

一〇

[0025a05]

諸比丘!何為不取著、不恐懼耶?

[0025a06]

[P.19] 一一

[0025a06]

諸比丘!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觀此識非我所,我非如是,我之我非如是。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

[0025a08]

一二

[0025a08]

此受非我所……乃至……

[0025a09]

一三

[0025a09]

此想非我所……乃至……

[0025a10]

一四

[0025a10]

此行非我所……乃至……

[0025a11]

一五

[0025a11]

觀此識非我所、我非如是、我之我非如是。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

[0025a13]

一六

[0025a13]

諸比丘!不取著、不恐懼者為如是。」

----------------------------------------------------------------------------

第九 過去未來現在(一)[1]

[0026a06]

[0026a06]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乃至……

[0026a07]

[0026a07]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常,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0026a09]

[0026a09]

受是無常……乃至……

[0026a10]

[0026a10]

想是無常……乃至……

[0026a11]

[0026a11]

過去未來之行皆無常,何況現在之〔行〕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行,不悅未來之行,對現在之行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0026a13]

[0026a13]

過去未來之識皆無常,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一〇〕第十 過去未來現在(二)

[0027a04]

[0027a04]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27a05]

[P.20] 二

[0027a05]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苦,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0027a07]

[0027a07]

受皆苦……乃至……

[0027a08]

[0027a08]

想皆苦……乃至……

[0027a09]

[0027a09]

行皆苦……乃至……

[0027a10]

[0027a10]

過去未來之色皆是苦,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一一〕第十一 過去未來現在(三)

[0027a13]

[0027a13]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27a14]

[0027a14]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我,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0028a02]

[0028a02]

受皆是無我……乃至……

[0028a03]

[0028a03]

想皆是無我……乃至……

[0028a04]

[0028a04]

行皆是無我……乃至……

[0028a05]

[0028a05]

過去、未來之識皆是無我,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

第二 無常品

〔一二〕第一 無常[1]

[0029a04]

[0029a04]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29a05]

[0029a05]

於此……乃至……

[0029a06]

[0029a06]

「諸比丘!色是無常……乃至……

[0029a07]

四~六

[0029a07]

受是無常……想是無常……行是無常……識是無常。

[0029a08]

[0029a08]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色、厭離色、厭離受、厭離想、厭離行、厭離識,厭離而離欲,離欲而解脫,解脫即生解脫智,即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

〔一三〕第二 苦

[0030a01]

一~二

[0030a01]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30a02]

三~七

[0030a02]

「諸比丘!色是苦,受是苦,想是苦,行是苦,識是苦。

[0030a03]

[0030a03]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

〔一四〕第三 無我

[0030a05]

一~二

[0030a05]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30a06]

三~七

[0030a06]

「諸比丘!色無我,受無我,想無我,行無我,識無我。

[0030a07]

[0030a07]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

[P.22] 〔一五〕第四 無常者[1](一)

[0030a09]

一~二

[0030a09]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30a10]

[0030a10]

「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

[0030a12]

[0030a12]

受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

[0030a14]

[0030a14]

相是無常……

[0031a01]

[0031a01]

行是無常……

[0031a02]

[0031a02]

識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

[0031a04]

[0031a04]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

〔一六〕第五 無常者(二)

[0031a09]

一~二

[0031a09]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31a10]

[0031a10]

「諸比丘!色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

[0031a11]

[0031a11]

受是苦……

[0031a12]

[0031a12]

想是苦……

[0031a13]

[0031a13]

行是苦……

[0031a14]

[0031a14]

識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

[0032a02]

[0032a02]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

〔一七〕第六 無常者(三)

[0032a04]

一~二

[0032a04]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0032a05]

[P.23] 三

[0032a05]

「諸比丘!色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

[0032a06]

四~六

[0032a06]

受是無我……想是無我……行是無我……

[0032a07]

[0032a07]

識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

[0032a08]

[0032a08]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


真的無語!難道沒有人看過《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止觀)也就是《奢摩他,毗婆舍那》?呵呵,更別提深入學習了!

觀,是了生死根,斷煩惱本,成佛捷徑!藏語「觀察修」,漢人為「慮」,禪宗的「照」,律宗的「知」,凈土宗的「念」也。

「觀」是上根利智的捷徑,一生成辦,舍此莫屬!欲得「觀」之教授,把《菩提道次第廣論》學三遍再說!


觀!——觀呼吸!又名安般,亦名數息,亦可名六妙門!

觀這一關過了,要修止!

觀呼吸久了,呼吸非常細,近於無,心無所攀,則止於禪相!

呼吸近無,必有禪相於鼻頭,一般為白色!

汝心可止於此相!故為止也!

故止比觀要雜念少很多!

能修到止,就很歷害了!

止之後,要看上部座的書繼續修,吾不言之!

網上有書 南傳 上部座

請自搜之!!!.


止指禪定,會帶來神秘體驗。觀指深觀五蘊,能獲得證悟。

佛教中所說的深觀或內觀,其實就是我們在新的假說中所強調的因大腦過濾功能減弱而導致的對內覺知的更敏感。當對內的覺知變得很敏感時,人會覺知到每一個感受、每一個念頭和每一個本能/直覺等的生起和消失,而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在正常情況下所覺知不到的。打個比方,人在通常情況下對內的覺知就相當於是在正常地看電影,而覺知變得更敏感就相當於是看電影的慢動作放映。因此,對內覺知的更敏感對佛教修行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按佛教的教法,正是通過深觀五蘊,從而最終獲得證悟。

換句話說,深觀的本質(或所謂念力的增強)其實就是因大腦的過濾功能減弱而導致的對五蘊的覺知變得更敏感,而不是觀察得更專註。其實覺知的更敏感,早在禪定發生前自我逐漸消失的過程中就已經存在了;但同時產生的幻覺會干擾覺知的更敏感。所以只能在禪定後自我恢復的過程中,因禪定暫時抑制了幻覺的產生,深觀才變得可行。此所謂先止後觀、由定生慧。也正因為如此,佛陀才會在修到最高無色定後,再苦修六年,仍無果;佛陀最終的證悟來自於禪定之後的深觀,佛陀真正的創見也正是在禪定之後進行深觀。

如果你對此感興趣,並想理解進一步的原理,可以繼續以下的延伸閱讀:

自我的消失帶來三種機制,分別是覺知的更敏感、幻覺的產生和禪定的發生。覺知的更敏感屬於意識層面,幻覺的產生屬於潛意識層面,禪定的發生屬於超意識層面;前兩種機制都跟知覺層密切相關,而禪定的發生則是一種超知覺的機制。

接下來,我們將以自我的消失和恢復的過程為主線,仍然以對冥想、致幻藥物、催眠和生理病變等各種意識狀態改變方式的經驗描述為實證資料,從中梳理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以揭示三種機制間的關係。

1、 自我消失的過程

在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的自我逐漸消失的過程中,人必然會同時發生兩種機制:一是我們在新的假說中所指出的大腦過濾功能減弱,導致覺知變得更敏感;二是幻覺的產生。

兩種機制會相互作用:一方面是因為知覺層變得更敏感,導致幻覺被加強;另一方面,往往被忽略的是幻覺會干擾覺知的更敏感(尤其是對內的覺知)。

2、 自我完全消失

隨著自我逐漸消失,覺知變得越來越敏感,幻覺也越來越強烈,一直持續到自我即將完全消失的那一瞬間:

禪修進入禪定時;

嗨葯即將嗨大時;

人瀕臨死亡時;

……

上述情形都是自我即將完全消失的臨界點,在那一瞬間人們通常都會產生對完全失去控制的極大恐懼。

之後,由於尚不完全清楚的原因,只有少數情況下人會進入自我完全消失的禪定狀態,而大多數情況下人會進入仍殘留自我的「深度幻覺狀態」。

當年Timothy Leary等曾將「西藏生死書」改寫成一本服用LSD等迷幻藥的指南「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其實,「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和「西藏生死書」這兩本書通篇講的都是同一個主題:在自我完全消失的臨界點及之後,如何擺脫「深度幻覺狀態」,從而進入禪定狀態。這導致之後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基本都是以禪定狀態為主、到禪定狀態為止;但其實對禪定狀態之後自我恢復過程的研究還能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3、 自我恢復的過程

通過對阿姜布拉姆、阿姜摩訶布瓦等關於禪定出定後經驗的描述進行分析和研究,我們認為:雖然原因尚不明確,但在出定後禪定可以暫時抑制幻覺的產生,從而使得對內和對外覺知的更敏感在禪定後的自我恢復過程中可以充分地顯現出來且不受干擾。

而「深度幻覺狀態」之後自我的恢復過程,跟自我消失過程中兩種機制的相互作用類似。

綜上所述,覺知的更敏感和幻覺的產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同時發生,以致後者會干擾前者;禪定狀態跟「深度幻覺狀態」相平行,且禪定會在結束後暫時抑制幻覺的產生。


要細說何為止觀 篇幅太長,推薦馬哈希尊者的《內觀基礎》

另 慈悲觀 不是 觀,是 止(定)


,,,,,,,,這種問題都是道家不傳之密,知道了,長生久視,更有望不死,這裡說出來的,都不是詮旨真見地


面對一切境界心不動是修止,對任何事都能看破放下是修觀。


佛陀教授的觀其實就是watch your ac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它是一個很具體並帶有主動性的活動。


推薦閱讀:

佛說「不可思議」,我等俗人真不可思議么?
為什麼現在的(有些)和尚不講佛法,只是要個人或者要點錢?
想45歲以後閉關求往生?
開悟的人又怎麼知道自己開悟了?
關於修行中尊師重道的重要性您有什麼體會?

TAG:佛教 | 修行 | 冥想 | 打坐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