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為什麼我不做VC了》這篇文章?
之前在創投圈工作的緣故,所以認識很多創投圈的人。今天朋友圈被一篇《我為什麼不做VC了》的文章刷屏。想問問VC或者FA對這篇文章持什麼觀點?
文章鏈接:為什麼我不做 VC 了?_36氪
看到這篇文章,寫了一個長篇文。作為創投圈老人,有認可,也有不認可,抽出點時間。以我的視角為主軸線,說下身邊離開VC的我們到底去了哪裡?
我和龍真都算是第一批在創投圈打滾的第一批年輕人,來回摸索將近8年,到現在基本上跨越了整個早期創投圈,請原諒我不能僅僅把「在基金干過」這種人稱為創投圈的年輕人。這個行業裡面其實有很多年輕人都是淺嘗輒止,追求短期利益。作為創投圈的老人,我想,有必要去算一個歷史賬,便於在這個行業的奮鬥的年輕人和希望進入這個行業的年輕人,有一個清楚的歷史借鑒。
1、風險投資在基本上算是98年、99年之後進入的國內,很多是美元基金。(國內互聯網初期)
2、2000年(新浪)-----2005年(百度)第一波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公司(很多早期投資人來源於這裡,簡單說)3、08年-12年是創投圈的醞釀期(房地產下滑,國家支持文化創意產業,新浪微博,社交媒體,科技媒體,創投媒體)之所以把上面拉出三個維度線的原因,是希望大家從歷史上能找到關鍵線索,從而能對創投這個行業有更多維度的考慮。創投行業崛起其實有一些歷史元素,也有很多市場元素,最後我們再去看VC的規則,我也會把和我同期的年輕人一一羅列下,給大家一個清楚的歷史借鑒,也許大家能更加清晰的了解離開了VC的年輕人都去了哪裡?
創投圈能崛起的原因很多,我以嘮叨的方式簡述:
1、互聯網紅利期,投資周期短,回報高。(大家可以自己查下,早期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3-5年上市)
2、很多互聯網公司高層開始出來自己做投資,比如九合創投的 王嘯(原百度),也比如 樂博資本的 楊寧(原空中網)
3、政策大力的支持,拿出大筆的資金低成本的提供給各個基金(很多基金背後都有政府的配資)
4、業內的關鍵點,微博上當時最活躍的KOL拉起了大旗,李開復創辦了創新工場,徐小平開始做天使,薛蠻子以公益路徑宣傳天使投資,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去了車庫咖啡,雷軍要做小米,YY上市(背後雷軍天使),聚美優品上市,凡客,陌陌......(如果在創投圈的老骨,多少都對這些有點印象,這些都是事實背後的一些縮影)
我相信聰明的人自然能看明白。估計看完前兩段,估計大家能大概琢磨出一個軌跡。創投圈簡單來說就是 【政策支持+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紅利期+一批賺過互聯網的錢的人開始本土VC+後來的參與者】
曾經受邀去外地給朋友分享一些創投圈的趣聞,我為了大家更加方便理解真實 的創投,而用了【一些人情懷】【一群人的狂歡】【群雄割據】三句話來講述業內的一些人和事。事情發生了,需要人,一些人又推動了歷史。
先簡述一下推動業內的【一些人的情懷】:
1、雷軍:
我有兩部手機,小米和蘋果,我從來不是什麼粉,只不過不愛錯過歷史產品,又怕錯過輕微差異。雷軍是那種很務實的人,最早的一批創投圈大佬之一。雷軍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家,更是一個天使投資人。大KOL的能量不能錯過,以前經常活躍於北京大小創投活動。現在少了,專職賣手機。
2、徐小平:
徐老師算是推動天使投資這件事情,動力最足的人。60歲依然精力充沛,曾見過晚上十點因參加某大賽而在後台休息的徐老師,說實話,有些佩服的,徐老師不是市場上很多後來的GP,他是很多基金的LP。也許這就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感覺。
聚美優品上市,一戰成名。
3、薛蠻子:
不得不說這個神秘的老頑童,因為某某事件雖然聲望收到巨大影響,但是天使投資這個事情的推動,最大的功勞如果讓我給,我還是給他。當時薛蠻子在微博以打拐名義行天使,把一個小圈子的事情,搞成了一個大圈子的事情。宣傳自己,其實更宣傳了天使投資這個事情。如果大家現在百度天使投資,估計大量的背後插著白色翅膀的還是這位「老頑童」。
4、李開復:
開復老師創辦創新工場,曾經是科技界一件大新聞,各種報道從創新工場的裝修,到開復老師的各種言論,作為一個大KOL,宣布做某件新事物,其實最早也有不少人以各種理由來嘲弄。但是事實證明,創新工場已經擠入一線基金的陣營內。永遠被討論如何賺錢的【知乎】,紅極一時的【豌豆莢】,如果讓我評價創新工場,我只會說,耐得住寂寞。這個行業,耐得住寂寞的人,其實不多。
因為篇幅有限,行業內有很多大佬推動著,我都簡稱為這叫做【一些人的情懷】,有時間再詳細寫寫。
【一些人的情懷】推動了【一群人的狂歡】導致了【群雄割據】,這塊我就簡說吧,裡面存在的人太多,我很難一一羅列。簡單說幾個代表性人物,用人來說明事。
【一群人的狂歡】
其實如果大家仔細去研究創投圈從業的人群,基本上都不是專業金融出身,這個跟這個行業崛起的時間段有關係,這個行業最早一波做真正做天使的,基本都是互聯網公司出身。另外就是2010年之後的一段基本都是圍繞著產品投資。所以很多機構招的投資經理都是從百度、搜狐等產品經理出來的人。
這裡面出了不少現在的大佬。
比如 旦恩創投 凌代鴻,原來是胖子,現在是瘦的帥死的王利傑,老大哥 泰山資本的 陳亮,這裡面人很多,萬嘉資本創始人張巍,創業工廠的麥剛,個人投資能力超牛的 王剛等等數不清的牛人加入創投行業,並取得一席之地。
這群人是推動著這個行業發展的「起義軍」,他們是現在滴滴、36氪、拉手、黃太吉、西少爺這些項目的人背後的推手。歷史值得尊敬,他們同樣是。
【群雄割據】
人人PE已過,大趨勢是資本前移,大家其實都希望短頻快,低風險高收益。但是總得有人幹活不是。其實金融簡單來說就是借雞生蛋,錢本身是不會幹活的。最終都是市場反饋決定收益。所以行業不好,誰也逃脫不了影響。
資本前移不是因為PE們希望如此,是因為沒有成年雞了。能立馬下蛋的雞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企業成長需要時間,哪能撐得住這麼多人這麼短時間內的連續收割?所以拿資金量來衡量能量的哥們,我只能呵呵呵。
12年的時候,跟李豐(前IDG合伙人,現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在鳥巢附近一個飯店吃飯,他是從創業轉到資本的,在飯桌上,我曾直言一個問題:」你未來會創業嗎?「,我清楚的記得他說:」肯定創業,投資沒創業過癮「。
也許是說著無意聽者有心,李豐的話讓我內心震動很大,我之前也曾創業幾年,後因市場天花板放棄重新選擇和學習。當時李豐的一句」肯定要創業「。我其實已經有了一些基礎判斷。
1、主流資本市場的合伙人將會大量離職,這個行業太依賴於頂級合伙人能力,他們完全有能力完成募投管退。
2、個人天使將會抱團發展,開始機構化,專業化,流程化,媒體化。
3、主流機構將會大規模轉移到早期創投陣營,大資本希望布局整個投資鏈條。
4、 新晉互聯網企業將會成立投資部門,專註早中期投資,加速生態建設。
果不其然,這個時間並沒有太久。
一直以個人天使宣傳的【一群人】開始成立基金,真格、洪泰,順為,創新工場也開始對外擺脫自己是一個孵化器的定位,專註投資。
本土風投合伙人開始大規模離職創立新基金(時間不分先後)
原IDG合伙人李豐成立峰瑞資本
原紅杉VP曹毅成立源碼資本(Source Code Capital)
原DCM的VP胡博予和原GGV的VP胡磊成立藍湖資本(Blue Lake Capital)原IDG合伙人張震、高翔成立高榕資本(Banyan Capital)原IDG合伙人毛丞宇成立雲啟創投(Yunqi Partners)原戈壁合伙人童瑋亮成立梧桐樹資本原德訊投資鄧海韜成立志成資本原來IDG投資經理鄭蘭成立博派擎天原同威投資經理賈柯成立創享資本老牌基金也開始早期化,大公司也開始早期投資化,順為、阿里、騰訊產業投資、百度投資等等。
創投行業隨著總理來創業大街,大眾創業創新的口號,大量的徹底進入了【群雄征戰】時代。
創投行業的大量人其實並不是年輕人,現在的大佬也不是天生就是大佬,那是日日夜夜奔波攢下來的閱歷。很多剛入行的朋友,待兩天就跑了。一方面閑工資低,一方面也嫌累,找不到方向。其實我總結下來,都是因為心態太高,期望值太高。
太遠的其實不說了,我就說下跟我一批進入這個行業的一些朋友的現狀吧,基本上也是代表著VC行業的年輕人(5年左右)去哪了也許能說明點問題。
整體來說主要分為:創業、自立門戶、去大公司這三條路
先說幾個自立門戶的吧
樂遊資本 段斌 (原起源資本)
上周見到段總,其實很感嘆,北京曾有北車庫,東必幫之說,他曾是必幫的創始人,為人謙和。成立了一個新基金,樂遊資本,投資二次元項目,前前後後投資了三十多個項目。基本覆蓋了二次元文化娛樂領域。上周喝茶,不得了,關注二次元,連人都變得年輕。
光源資本 崔婧(原360投資)
她是原來360投資部的,早期最活躍的一份子。如果大家看她的朋友圈,絕對看不出她是個投資人。基本上是深夜放毒的那種,每天放美食。你可以理解為自建小廚房。她就愛干兩個事情,安利她看好的美食和自己投資的項目(刷屏級),創立光源資本,投資了PAPI醬,閃送等一系列熱門項目。
名川資本 李東東(原聯想之星)
他是原來黑馬的投資總監,創投圈人脈王,後來在聯想之星負責早期投資,典型的極客和邏輯狂,跟他聊天的人估計都會有點壓力,你很難看到他邏輯不清楚的時候。事情總會分個一二三,宏觀研究能力超強。現在跟某投資基金大佬做一隻新基金。
這個圈內的好友不少,都算是我們那波進場的,時間上稍有前後,空中飛人 北極光裘然,經緯人稱翠爺的辣媽,等等,大多數還留在投資公司裡面超過5年以上。去年開始創業,我曾問裘然:「你為啥沒去創業啊?「
他說,我性格不合適,愛做成人之美的事情。
也不是所有的VC行業的人在一直留在VC的,甚至於說大多數是離開的,這中間有比較知名也去企業的
吳旦 英雄互娛總裁 (前真格基金副總裁)
吳旦最近很火,算是我們創投圈年輕人去向最典型的。吳旦今年應該是29歲,基本等同於開掛人生。創投圈很多都是小圈子小圈子,大家聚集的目的其實都是學習和交流項目。吳旦屬於真格很早期的人。能力強,投資了不少好項目。現英雄互娛總裁。
庄明浩 熊貓TV副總裁(前經緯創投)
知乎大V,在知乎上創造了不少高質量內容,用他的話,就是各種控。不少人引用他的各種話。他離職經緯加盟熊貓也有不少人爭議。但是基本上庄算是創投圈的一大代表。
馮大剛 36氪媒體總裁(前經緯創投)
馮大剛在創投圈5年,以前做了10年媒體,前段36氪新聞比較多,內容改變也比較大。這個就不多說。大家可以看到不少。
其實創投圈的年輕人離職去大公司的不少,有些公司知名度不高,就不一一羅列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考慮,其實沒有那麼多行業內幕,或者說創投行業不好什麼的。都是機緣,努力了,被認可了,有個更多選擇機會而已。
最後說創業的
小牛電動 李一男(金沙江創投)
李一男一創業,就自帶光環。小牛電動車基本上沿襲了小米的風潮,業內不小轟動,小牛背後的明勢資本的黃明明等投資人
等人支持力度很高。潛力股 李剛強(前九鼎/藝龍投資)
剛強胸是我們創投圈的一大帥哥,很早認識,最早搞了一個青年投資傢俱樂部的公益組織,我們一幫朋友偶爾聚聚。現在做了一個幫大公司賣老股的互聯網平台,做的不錯,獲得了梅花和幾家機構的聯合投資。
小紅唇 姜志熹(前藍馳創投)
創業一年辦,融資三輪的公司,Pre-A輪投資方是藍馳創投和雙湖資本,A輪獲得光速資本和LG家族基金的投資,B輪獲得的是紀源資本(GGV)的投資。投資人去創業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對於風口有提前預判能力,壞處是容易放大風險,放棄機遇。姜兄是見過,但確實交流不多。
VC行業的年輕人其實並不多,因為VC的這種結構,大基金也才幾十人,大多數市場上的基金,都不超過10個人。而大多數基金都是13後入的行,那時候的環境非常熱。甚至於只要在圈內組織過活動的人,都會被拉去做投資經理。從這一點上來說,曲凱說的也沒錯,很多後來者大多數都是銷售屬性的幫合伙人找項目,缺了專業能力的鍛煉。
相較於投資人去創業,創業成功的人來投資的是最多的,比如最近比較火的清流資本等。
VC本身是一個服務行業,工匠活。需要的不僅僅是聰明,更多的是耐心和好奇心。曾有大佬用四重境界描述投資
第一重境界 看山是山
第二重境界 看山不是山
第三重境界 看山還是山
第四重境界 點石成山
也許對於在VC行業從業的年輕人來說,把VC當做一個閱歷可能更好。有人離開VC去創業,有人創業成功做VC。
至於為啥離開VC,我覺得沒那麼神秘,一句話足以概括,錢少事多離家遠。
說的再直白點,人向「錢」看。---------------------------------------------------------------------------------------------------------------
最後說下我和龍真我是先創業後在一家機構做投資和龍真相識很久,他是一個睿智的人。我曾說;「北京最好的地方,在於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把酒言歡。」龍真是原來《創業家》的戰略副總裁。早期投資圈骨灰級玩家。
有一天
他說:「咱們創業吧,做一個投資決策參考平台,後來的非專業投資人太多了。」
我說:「這事NB」
於是有了現在的變革家,如果算,我們算是創業那波的。創業了才明白之前的努力有多麼重要,我們的天使基本沒有花費什麼時間。1年多,就寫項目投資報告,獲得了十幾萬投資人的認可(20%機構,80%是個人天使)。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投資基金。不能算成功,但是至少一撥人在一起幹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事。其他後更吧。
因為不是回復原貼,所以說的又長又啰嗦。VC只是一個職業而已,離開不離開,都有自己的考慮。賺了錢,沒離開的必要。賺不到錢,也沒有待著的必要。時間能說明一切。我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
對於年輕人,尤其是很多現在圈內的應屆生,剛畢業一兩年的人之類的,現在並不是一個做VC最好的時機。
表面上背後的論據是:
1)現在市場不好,人多,有潛力的好項目少
2)VC不是一個能讓年輕人腳踏實地鍛煉和成長的行業
但,其實整個文章背後的觀點是:
人應該利用時代和選擇,去最大化自身的成長與未來的發展潛力。
所以,這篇文章其實是非常個人的,講的真的是「我」為什麼不做VC了。因為很多行業其實都有類似的問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追求。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像我一樣。
而且做VC也確實有很多好處,比如密集的接觸新知識,比如拓展很多人脈(雖然能留下多少、或關係多深最終還是看個人),比如鍛煉自己的商業邏輯等等。
行業有波峰就有波谷,我仍然覺得VC是一件特別有魅力的事情,也仍然堅定的看好一級市場投資的未來。
最後想說,還是 @庄明浩(rosicky311)老師聰慧,我還是太naive。。。
--------
- 更多回答請看 曲凱
- 更多文章請到 創投方法論-知乎專欄
- 更多互動關注公眾號 42章經
在@曲凱老師和我說他準備寫這篇稿子的時候,我就和他說無論怎麼寫,都一定會有還在VC圈內的從業者表達強烈的反對情緒。後來文章出來了,果然...其實世間的很多事情哪有那麼多的理由;回到文章的標題「為什麼不做VC」,落我自己身上,原因就是做得不好,僅此而已。
先說我的想法:一個年輕人如果認為自己的聰明和優秀程度高於平均水平,不要到這個行業來。
今年是我做VC的第三年,做股權投資的第六個年頭,也算經歷了一個經濟周期、項目井噴,回頭看來也有些觀點:
為啥「很聰明」的人不要干VC?因為這一行的固有缺陷你繞不過去,至少憑藉努力是繞不過去
缺陷1:VC只是金融行業非常小的一部分引用 @熊飛經緯創投的回答,如果你是那種「胸懷天下」,或者看了兩部電視劇幾本網路商戰小說就對這個行業產生仰視的人,別來。風險投資其實是金融領域的屌絲行業。
從資產規模看,外匯、債券和銀行市場是最大的,大概在同個量級。他們是二級市場的10倍,二級市場的PE的10倍,PE資產是VC資產的十倍。美國VC管理資產的變化:1980 21億美元1990 34億美元1999 1060億美元2005 200億美元目前大概是1000多億美元而美國金融市場是個70萬億規模。即VC資產大概是金融市場的千分之一。。。。體量決定能量。所以你可以沒聽過紅杉的Moritz,KPCB的John Doerr,但你可能知道黑石和貝恩的魯賓斯坦和羅姆尼,你應該知道二級市場的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你應該知道索羅斯、保爾森他們。而且影響力的排序也是如此。從來沒有哪個VC的同學從政,他們是金融界的小人物。
缺陷2:VC行業漫長的反饋機制會讓你迷失自我四門功課所謂「募投管退」,每一項單拿出來都是以年為單位操作,完整跟一個要數年,完整跟一支基金需要的時間更是漫長。別人我不知道,至少我做任何事情,反饋越快越有動力,最好是7分贏3分輸,這樣我才能激情迸發,廢寢忘食。
回到本行業,交易頻率很低,行為反饋很慢;帶來的問題就是,一旦出現局部問題,要麼懷疑自己,總覺得要做點什麼改變現狀,患得患失;要麼認為是別人在挑戰和迫害自己的自尊,反正驗證對錯要數年,陷入無聊的意氣之爭。很快工作的重心就從專註業務變成了爭奪是非,內心力量不強者,別來。
缺陷3:
VC機構的組織缺陷無法根治以基金為主要資本實體的VC,有兩個基本矛盾一是不斷增長的團隊需求,和固定的基金管理費之間的矛盾。人員需求年年在漲,carry遙遙無期,為了應付GP支出,能想到的辦法基本就是募集新基金一條路,擴大資本管理規模,降低邊際成本;不管是為了撐場面還是日常業務的驟增,團隊擴容不可避免,人員支出又進一步擴大。惡性循環,基金老大融資能力強則尚能維持表象,能力欠缺則只能每天雞毛蒜皮、人浮於事,「高富帥」行業的光環瞬間破滅。二是VC機構內部各層級之間,責權利分配永遠無法做到平衡的矛盾。
說人話:VC領域能做大的,基本都是權責利分配比較平衡的;即使做大,也依然無法擺脫作坊習氣,所以在整個金融行業中才是毛毛雨;更多的則像是德雲社,郭德綱和曹雲金的恩怨,永遠上演。其實所謂股權投資,有點像說相聲,從投資經理到總監再到VP,一直到頂點的創始合伙人,每天做的事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但實際操作上,一個VC機構的運行又不得不強烈依靠各種「大佬」的名聲、投資風格、募資能力,這就導致組織內的權力無限向頂層集中。如果機構內部無法構建有效的權力制衡,大概率的可能就是「聽得見炮聲的人永遠無權做出決策」、「大佬」濫用權力使團隊風險劇增,收益的分配在權力失衡的情況下更是無從做到公平;最後淪為上面已經把Deal談妥,你這個小蝦米負責走流程就好;勞動附加值極低,自我實現慾望極強的人,別來,至少別從底層來。
---------------------------------------------------------------
回到文章, @曲凱 自己闡述的觀點是:對於年輕人,尤其是很多現在圈內的應屆生,剛畢業一兩年的人之類的,現在並不是一個做VC最好的時機。
1)現在市場不好,人多,有潛力的好項目少2)VC不是一個能讓年輕人腳踏實地鍛煉和成長的行業
首先,市場低谷時期,才適合年輕人,才有機會挖掘到窪地;市場火爆,首先不需要你,其次那也不是你的真本事,這是最基本的投資邏輯。
其次,VC行業給年輕人帶來的,有一個高起點的視野,還有潤滑資本往特定方向流動的能力。這都是其他行業所鮮能實現的。
儘管觀點不能苟同,但結論相差無幾。
如果一個年輕人想在現在這個時點進入VC行業,並且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要有這麼幾個要素:
1. 賭對「大佬」2. 賭對行業周期3. 賭對細分領域4. 賭對項目,並且堅持到退出我相信命運,我也相信自己;VC的付出與概率、風險與收益,至少目前是並不對等的;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我將這篇文章引用在我的專欄惟適之安 - 知乎專欄中登出,並加了下面的話:
xuqing:一位VC從業者的反思。這幾年,大量VC從業者冒出,現在又有了新的選擇。
他們的選擇是否正確?美好預期是否從一開始就是海市蜃樓?
VC,究竟是social能力,還是判斷能力重要?
入職VC,是買彩票賭運氣,還是作為可敬的職業?
再多說幾句,我不認同現在很多人開始說VC不是好工作,就如同當年他們趨之如鶩地投入VC行業。
venture capital如果不是好工作,那什麼是好工作?一個天天講創新中國的土地,你說VC不是好工作,除非你不是好VC公司,不是好VC員工。
為什麼很多VC被和尚念歪了經?
1.實體經濟缺乏投資機會,國家提倡雙創,大量熱錢脫實就虛進入金融,14年開始的股市泡沫,幾種因素促成了大量VC出現,但很快股市泡沫崩盤,資本寒冬到來,很多VC熱捧的企業(極端的象春雨醫生老大暴亡)遲遲無法實現盈利模式。冰火兩重天在短短兩年時間體現。
2.很多VC投資機構不重視專業人才素質,用一種賭博的心態做VC。某些大佬親自上台,大唱你們是互聯網土著,不去培養人才專業,而是把員工速成為投資項目「皮條客」。希望通過快速的所謂「資本運作」包裝,不斷作大估值,最後資本市場獲利。
3.很多VC利用整個社會急功近利的心態,包裝項目,有的甚至親自參與造假。有的不具備盡職調查能力,投資項目後,發現投資項目進展不如意後,不善於解決問題,熱衷於包裝轉讓找接盤俠。
4.很多VC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可以在中國複製上世紀末互聯網奇蹟,但忽視了美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半導體等主導的技術革命,之後才會誕生比爾·蓋茨、喬布斯。而中國儘管這麼多年高速發展,技術革命根本談不上,大量是抄襲技術,後發優勢。妄談「獨角獸」,可笑至極。
VC和各行各業一樣,也需要供給側改革。
不合格機構,機會主義者應該離開,VC界不應該只是大量浮誇喧嘩。
對於年輕人,尤其是有擔當的年輕人,VC仍是很好的選擇。
引用我司某90後投資人的回答。雖然不是評價這篇文章,也算對「年輕人究竟適不適合做VC」給出了答案:
我以為,VC這個行業,在討論中有兩點沒有太受關注的地方。
其一為忍受煎熬的耐性,這其中又可以分為周期的反覆和信譽(Trust)的建立。其二為人格的養成。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養成「弘毅」的人格。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朱子《四書集注》上說:「弘為寬廣,毅為強忍。」 強忍是個體應對周期和時間的態度,寬廣是人格上的訴求,也就是朱子講的「天光雲影」。在精神上沒有什麼造就的話,人很容易就落為浮萍的。先談市場的周期,這本就是極常見的事情。《福布斯》雜誌 2011年有一篇題為「The Comeback Kid"的關於風險投資家Jim Breyer先生的報道,很教我感動。故事從Jim在2004年去他的母校哈佛募集為他的新基金的時候講起。當其時也,互聯網泡沫剛破裂不久,Jim Breyer所在的Accel風投基金和其他頂級VC一樣損失慘重,不得不將要募集的新基金的規模縮減了一半。那是市場整體看衰風險投資這個資產類別的時候,而且也覺得風險投資公司收取的管理費和收益提成根本和最終所回報給基金投資者的收益不匹配。在那樣的市場大環境下,哈佛拒絕投資。雪上加霜的是,那一年Jim正在辦與前妻的離婚案。然而就在之後的2005年,在創投圈紛紛議論說Accel廉頗老矣的時候,Jim在當時比較高的A輪估值下,重倉進了Facebook,一個由哈佛輟學生創辦的公司。這筆投資到退出的時候翻了2000多倍,也給Accel那一隻基金創造了25倍的回報。Jim又回到了巔峰,而哈佛則錯過了分享她校友所創造的巨大價值的機會。另外提一句,Jim Breyer先生和他的家人也是IDG資本數十年的摯友、合作夥伴。現已被萬達收購的傳奇影業的董事會上,代表IDG資本作為董事的就是Jim。之前,Jim是Marvel(漫威)的董事,就是他一手把Marvel賣給了迪士尼,所以大家才有機會看到鋼鐵俠、雷神、美國隊長等超級英雄的故事被搬上熒幕。如今,Jim還任哈佛大學校董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其興也勃,其衰也忽,本來就是市場循環反覆的規律,沒有什麼可多說的。作為個體的人難以選擇最佳的時點進入市場,只能從回顧中慶幸或惋惜;那麼個體唯一所能做的的,大概就是堅持下去,待時守機。更何況和前輩們經歷的亞洲金融危機、互聯網泡沫和08年危機比起來,現在這點「趨冷」算什麼呢?反過來講,市場聒噪的時候,還能冷眼看穿,「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不也是「毅」的定力么?再談「Trust」的建立。對於大部分從業者而言,這個Trust包含以下幾點:1)公司內部對你的認可。2)業內同行對你的認可。3)創業企業對你的認可。風險投資就和所有資產管理行業一樣,只有過往長期的業績才能讓市場認可你,才會有投資者把錢委託給你去配置。受託的責任(fiduciary duty)是極難得的榮譽,自然是建立在你過往的一言一行所反映出的判斷力和執行力上,以證明一個人獨立的精神。這是一個簡單的投資者的記分牌,每個觀點和判斷都不會徒然。當然這個記分牌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時間,但這也是誰也逃不過去的過程。這裡就是胡適之先生常談到的「功不唐捐」的精神,一點一滴地積累自己的信譽,以求得受託更大的責任。到頭來,也是個為者常成的事情。我所謂的「人格鑄成」,是說勉力養成恢弘的人格,也就是開篇說的「寬廣」。這一點,自然要從古今中外的聖賢豪傑那裡去尋指引。胡適之先生在給吳健雄女士的信上說:「第一流人物,都是極淵博的人,能取精而用宏,由博而返約,故能有大成功。」所以我們才要提倡莊子《逍遙遊》「提神太虛而俯之」的精神。畢竟第一流的創業者,必是第一流人物。物以類聚,這些一流人物自然不會接納太不入流的人物。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風險投資家(首先是一個金融服務業人員)能夠服務的創業者,必是其內心人格的映射(reflection)。這點琴瑟和鳴的道理,和一切自由組合的人類關係並無二致,同愛情和友情都一樣。對於我個人而言,重讀史學著述大有裨益。自史家論文中發展一些現實的假設,再在對投資工作中所碰到的評估對象的考據調研中,驗證和修正假設的內容。一級市場可以允許和研究對象更直觀的互動,在獲取第一手資料和反饋方面很有優勢,並可以藉此體會歷史的偶然性或長期合理性。這些可以滿足我智識上的好奇,也能賦予我自己的工作一些形而上的價值。即便是一廂情願的精神勝利法,也總可以做靜夜的自娛,增加一點生的趣味。我自己最快活的,莫過於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把一個問題的本質弄清楚,然後再做點什麼去論證自己的假設,假設成立的話我就很開心。從這個意義上講,風險投資是適合我做一生的知行合一的工作。
套用 @江南憤青 的暢銷書《風吹江南》的一句話,曲老師這篇文章是勸每一個準從業者:
「要對大環境有清醒的認識,做高成功率的事情,避免做低成功率的事情。」
至於什麼「上證站穩3100點預示市場回暖」、堅持「做股不做債」的情懷、「n年後拿到carry走上人生巔峰」,都是菜鳥的一廂情願。
曲老師的第二個論點是 Mind the gap between you and 「神仙打架」。入門級掮客的一個特點是談笑間各種大佬八卦,我見過誰,和誰換過電話微信... 這是個通病,念此私自愧。具體到我自己,我是一個小兵,我想做一個好兵;至於多年後能不能做成一個老兵,主要看運氣,或者叫歷史的進程。我來提煉一下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和經緯的庄明浩都發現基金的合伙人太他媽年輕了。然後庄老師說了一句,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我說了一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然後我們倆決定創業,一個寫文章搞個大新聞,一個去跟老公(王思聰的熊貓TV)悶聲發大財。
你們說我總結得吼不吼?
我這個評論發表在曲凱文章的評論區里,被頂在第二位。看來是說得沒太大問題。
說實話,我剛看到曲老師這篇文章就知道要引起很多VC行業的反彈。畢竟,VC行業人來人往見怪不怪,但是很忌諱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就是李豐、曹毅這樣的大佬離開原來的基金,也不會公開說一句前東家的不是,更何況向整個VC行業開地圖炮。
你說VC行業不適合年輕人,以後我怎麼跟投行、券商、MBB搶清北復交的優秀應屆生,我們怎麼讓年輕的基金經理和分析師給我玩命source deal?
我在朋友圈和群聊里看到了四個「創而優則投」的VC合伙人表達了這種「你也配姓趙」的強烈情緒。另外一個知乎VC行業大V,庄明浩上面的答案說,「落我自己身上,原因就是做得不好,僅此而已。」我覺得也是對這種情緒的一個回應。
曲凱也知道自己把庄明浩帶到溝里了,要不然答案里怎麼說自己naive呢?
但是你問我曲老師說的對不對,曲老師說的對。現在的VC行業對年輕人來說機會窗口已經過去了。別的我不清楚,知名媒體人轉型VC的四大天王,經緯王華東,前創新工場張亮、博派鄭蘭、險峰李黎,四位大par沒有一個不是2012年之前轉型投資人的,並且都是在移動互聯網這波裡面異軍突起,躋身一線的。
不說大的說小的,科技博客裡面的小記者,在2014年以及之前,打一圈O2O、智能硬體、Fintech的項目,廣結人脈,做點研究,去基金做個經理,讓大佬提一手也是常有的事。但是過了2015年的春節就急轉直下了。如今還抱著這種想法,口出狂言說什麼薪水太低,基金沒什麼名氣,分析師太屌絲我不做的,統統都傻逼了。
這兩年真正借著VC大爆發掙到錢的,在北京付了首付的年輕人,不是創業者,不是投資人,還真的就是FA。「一年參與closed上百個deal的人,一個項目融資分上幾萬十幾萬,財務就自由了」。當然這是個段子,但是closed兩位數deal在北京房價低潮期付了首付的,還真有一批人。
小飯桌的當家花旦星橦妹妹寫文章說,
「如果你能跟著牛逼大佬,VC勝,如果不能,一線FA大於二三線VC。作為FA你還能通過項目和大佬產生點聯繫,比如一起開會,一起溝通融資方案」。
說的太好了,如今能和基金大佬們談笑風生的年輕人,就是這樣顏值又高,身段又軟,說話又甜的FA。
但是如今你眼紅這些FA長袖善舞,也想追上風口去分一杯羹。不好意思,好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早期項目不好融,A股牛熊易位,過去兩年VC手裡的高齡獨角獸又無法脫手,市值管理導向的MA也少了。拆VIE、做搬運工的活也火過一段時間,但是隨著證監會一紙紅頭文件也打住了。
大河無水小河干,如今像天女散花一樣新成立的FA機構,還有各路想借FA變現的自媒體,我暫時想不到哪裡來的金主。
更重要的是,該上位的年輕人也已經上位了。VC行業里的年輕人,在VC至少還算是甲方,現在去FA給自己曾經的乙方打下手,還是很有心理門檻的。
好像也就這麼一年多時間,資本泡沫支撐的財務自由神話破滅了。
現在無論做FA還是VC,都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打怪練級,漫漫長夜,月冷如冰。
曲凱要進入的,我們已經在的內容行業,馬上也會是這樣。不用今年春節,我相信我就能看到一篇《我為什麼不做微信公眾號了》或者《內容創業就是個坑》,再次刷屏,來個10萬+。
到時候你怕不怕?反正老編輯是不怕,我身經百戰,哪次資本寒冬我沒寫過?
加個故事,要不然不像老編輯寫的。
話說曲凱同學和BAI的當紅炸子雞汪天凡同學,都和36氪有一段緣分,曲凱曾經來36氪上了一個星期的班,汪天凡曾經給劉成城寫過郵件,自告奮勇要在英國幫36氪辦開放日。
後來兩個人都進入VC行業,三年過去了,汪天凡升了副總裁,也是未來合伙人的考察對象,曲凱同學離開VC做了42章經,成了投資界新晉大V。
兩人的區別,一定是性格決定的。這時候庄明浩的話又可以拿來被心疼一遍,
「一級市場的投資最後都是看「命」的,緣由就是投資人自己的性格,做久了之後你其實特別能了解自己,當(性格)越來越明朗的時候,要麼就是你離成功很近了,要麼也就是該離開這個行業了」。
走是很容易的。但是走了以後呢?
魯迅先生說,娜拉走了以後,要麼回來,要麼墮落。
馬雲曾經說過,阿里巴巴走很容易,回來很難。
VC行業也是這樣。這麼多年來多少年輕人都覺得VC行業需要顛覆,甚至有人身體力行創業來革這些傳統VC的命。但是結果是VC巋然不動,這些準備顛覆自己前老闆的人呢,因為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再也回不來了。
曲凱寫了這篇文章,大佬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再想回去VC,除非天下有變。
天下哪兒那麼容易有變。
別的不說,我說改革開放塊40年了,多少人前赴後繼,三年一波,五年一屆,都覺得有生之年能給我黨鬆鬆土。於是想在海外吃著火鍋唱著歌,搞一搞民運,博得鬥士美名,以待天下有變,就回來摘挑子。
結果呢?
寫到這裡,倒有點黑曲凱的意思。不行,我們老道消息和42章經是互聯網行業的TFboys,肯定要利出一孔。
只能怪曲凱你沒提前讓我看稿子。你要是讓我提前看稿子,我一定讓你把標題改成《打鐵還需自身硬,年輕人先學會做事再來VC》。
然後在裡面加上一句唾面自乾,說是自己不行,先出去歷練歷練,再回來報效老闆云云。大佬們肯定會紛紛點贊,說這個年輕人有前途。還會轉發到群里,對著今年新招來的分析師和投資經理說,
曲凱,我只能幫你到這兒了。-----------「我早說過42章經是投資界第一大號,你們多看看,好好學習。」
本文作者老編輯,即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老道消息(laodaoxx),同時見於 你離開VC以後呢? - 老道消息 - 知乎專欄
說的挺對的。VC是一個過度競爭、運氣成分偏多、收入並不十分具有吸引力的行業
VC行業大洗牌,也是發展到現在的程度的必然趨勢。
很多優秀的年輕人選擇職業,喜歡有光環的title的,來證明他們一貫的優秀。明明知道也許開一家燒烤店要比做vc賺的多,但大部分優秀的年輕人不會去嘗試。所以前幾年市場火爆的時候,一大波人湧入學金融出來做vc,聽起來很酷。但是,這些為光環而來的人,是不是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1.募投管退,大部分VC投資經理只做了投。因為中國一級市場發展的階段,到現在做完募投管退的少之又少。市場上很多人民幣基金,其實並不按照成體系產業化的流程,只是幾個有媒體影響力的KOL當GP,找了幾個發了橫財的地產和能源老闆LP,再雇一幫海龜富二代畢業生當投資經理,企圖一次性壓到獨角獸,學著美國市場的趨勢照貓畫虎,想在海外或者三板掛個牌,賣給散戶接盤俠。實際上,管和退,遠遠比募和投重要,也是體現一個VC實力的地方。一個沒有產業經驗的腳不沾地的畢業生,能做什麼?2.VC到底算不算金融?
在理論上講,當然算。VC的一端是資本運作,而另一段是創業。最後的落腳點還是企業股權,所以投資組合中的企業的成功失敗,非常大的影響著VC的收益。如果不談企業,只談金融,那VC就是風險大周期長的賭博,是賭場里不會有人玩的項目。用金融人士的思維,似高屋建瓴,海市蜃樓,恐怕經不起VC這種投法的時間周期的考驗。3.離開的人,你當初為什麼來?
每一個行業都有跟風的現象,金融行業尤甚。很多人看到二級市場好的時候去做二級;定增火了去做定增,新三板炒得火熱的時候做新三板,上市公司+PE出來又去玩併購。看到別人吃肉的時候,你再衝過去,通常湯也喝不上了。我做股權投資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我真心愛這一行。我能夠眼看著別人在高頻量化裡面套利,在FA裡面close deal成就感滿滿,在定增和併購裡面輕鬆賺錢。不羨慕是假的,但我不動搖。拿著VC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的底薪,在這個行業繼續耕耘。也許有人覺得我過於理想化,創業者出身,到VC已經是沒有那麼理想化的事情了。我喜歡企業,也喜歡金融。我也認知到這場人生的賭局最後可能房子都沒有一套。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上岸了,離開的人不要心有戚戚焉。就像,我當初選擇不創業了一樣。公允點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本質上還是偏頗的。
投出獨角獸的概率變低了,對嗎?對。
TMT或者說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機會變少了,對嗎?對。
判斷項目需要很多積累,年輕人可能缺少判斷力,對嗎?對。
行業極速擴容,人員平均水平在降低,市場不好做,對嗎?對。
很多時候更多的靠的是social,其次才是判斷(有可能也不用你判斷),不然可能根本接觸不到好的deal,純粹搞信息不對稱,銷售屬性太強,對嗎?某種意義上,對,但不一定。
我覺得成長性和性價比在降低,我投不出好項目,於是我轉換到我覺得不可複製,又易傳播的領域,對嗎?這是個人選擇的問題,無所謂對錯,算是個聰明的選擇。
圈內的小朋友能力都一般般,大部分是運氣,投出了好項目根本不是自己的能力,不懂為什麼投,也不知道為什麼成。對嗎?我沒辦法說對。 我一向覺得人最不應該的就是隨意的去判斷另一個人,更何況是沒有真實論證的負面結論。現在哪怕市面上的某個良心媒體做了非常翔實的調研(不是指那些無良媒體),秘密潛入,搜集證據,得出的報道,很多時候依然會被質疑,不全面,不準確,不應該下結論。這個行業的極速擴容,別說小朋友投資經理,分析師級別的人。就連很多合伙人,總監級別的人的水平都堪憂。但你這樣說,就是在用自媒體的影響力告訴別人,市面上有些小朋友雖然投出了好項目,也根本是些什麼都不懂的人。雖然是去引用某個別人的話來講出來的,目的也是佐證自己的觀點。何必用別人的錯誤來證明自己的正確呢?更何況,是不是真的那些投出好項目的人是什麼都不懂的人,你就聽此一人,去否定那些人?
回到前面的幾個 「對」 問題,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少了,跟能不能成為一個好的VCer存在必然的聯繫嗎?沒有投資互聯網之前,也有很多很好的消費類基金,IT類,文化類,甚至不相關的醫療。VC不是伴隨互聯網行業而生的。你可以說,互聯網極大的促進了VC的發展,但即使在互聯網最熱的時候,依然有很多專註消費類的基金。
你覺得消費品短期難傳播,長期可複製,內容類短期易傳播,長期不可複製。於是都不是好的VC找獨角獸的標的。IT,醫療,消費這些加起來已經超過了VC在投資互聯網的比例的行業,都不像你最喜歡的互聯網同時具備易傳播,可複製。我只是覺得不要這麼輕易下結論。
拿到好的deal靠social,明星項目是這樣。但有的好項目,是一開始很少人看得懂的;也有的好項目,是沒有光環加身的創始人的,沒什麼好的背景;全盤銷售化?我依然覺得不要太容易下結論。
最後,不過有些名氣在外的基金的確虧錢了倒是真的。擇業的角度來說,不賺錢呀。為什麼我當初的文章沒有人提出「如何評價」,還是寫得太隱晦了……
前段時間,我為了面試一家VC,還專門跑到國貿向QK老師取經,聊了一個半小時,話題是「如何轉型VC」。沒錯,當時他剛寫了一篇《最讓我享受的永遠是與聰明人交流的愉悅感》,我覺得我也可以寫一篇《最讓我感到尷尬的就是QK的文章了》。
寫這篇文章不為什麼,只是在我轉型VC這段時間,QK寫一篇為什麼不做VC了,我覺得沉默有點慫。作為一名記者,我最近休假、離職,可是為轉型VC忙碌了約1個半月之久啊。
QK追求的是極致成長,誰不是呢?只能說每個人的選擇方式不同。同一份工作,同樣的工作內容,對於新人、老人,成長曲線可能完全不同。就像同樣的女人,可能是你的新歡,但同時也是別人的舊愛一樣。
說句實話,對於我身邊的大多數記者朋友,甚至我的大學同學而言,VC依然是大多數人轉型的希望所在。
我的一位朋友做了3年記者,現在在一家科技媒體很資深。他也在轉VC,並對我欲哭無淚地說,VC門檻特別高,能走到面試環節已經是1%了。但就算到了面試,也才是挑戰的開始。合伙人會不斷詢問你的行業經驗,但只要一張口,膚淺的一面就暴露了出來,邏輯漏洞百出。這是記者的通病。哎,在你們紛紛唱衰VC業的時候,有另一部分群體想要擠破頭進這個行業啊。
從我短淺的經驗看來,有3類人在轉VC。
第一類為海歸金融背景。這類人一般直接從實習生做起,缺陷在於行業理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求海外背景,我成堆的大學同學去國外鍍金,胡吃海喝一年,該沒有思辨能力依然沒有,不知道稀缺在哪兒了?當然,我承認我的樣本有問題。
第二類就是有多年的行業經驗,比如做了幾年的產品經理。
第三類就是我這樣的,從記者開始轉,極為困難。
今天早上,一個微信群里有朋友問,這些VC寫得這麼好,為什麼不做記者?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做記者工資低,做記者沒有門檻好嘛。基本上是個對互聯網感興趣,且語感不錯的人,都可以成為一名記者。假以時日,都能做到80分。
當然,記者中也有一條鄙視鏈。寫深度的瞧不起寫短稿的,寫短稿的瞧不起只轉載不原創的。這話說得不對,其實一名優秀記者可能短稿、案例、深度能力兼備。記者也可以做到很專業,36氪馮大剛說過,「一個美國報道航空產業的記者,能夠對很多機型、飛機零部件了如指掌」。但你想想,哪位記者不是背負著KPI,會有哪家科技媒體允許一位記者死磕一個行業這麼透,誰養得起?
而整個記者界,是被VC界所鄙視、掀桌的。
拿我自己開刀,我一直以自己商業判斷能力為傲。一個項目過來,我可以很快判斷哪裡應該寫,哪裡不應該寫。而且,我也常以判斷項目有無機會為樂。但是這些能力與VC比起來,簡直不好意思張口。
我曾遇到一個投資經理。與她交流行業經驗,她很直接得把記者鄙視了一通。你們寫的內容特別淺,而且很多時候還是錯的。並且拿出我們的一篇文章,讓我分析一個項目,我當然無從談起,因為思考邏輯不一樣。但與多位投資經理的接觸,讓我明白一件事情:投資經理普遍比記者懂商業,二者之間甚至隔了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這也成為了我想轉VC最深的動機。
因為投一家公司,一個投資人什麼都依靠不了,只能憑著自己的獨立觀察,獨立思考,天人交戰,投錯了就是真金白銀的損失,非常小心。但做記者不一樣,碰到一個好項目,頂多跪舔一下,碰到一個爛項目,也就吐槽抱怨一番。甚至很多媒體人肆意評論,大膽預測,但結果如何,who care?顯然,VC活得明白現實許多,起碼比記者理解世界更深刻,也更能抓住這個世界的本質。
最近有一些媒體找上我,其中不乏一些業內知名的,更不必說一些小機構,我也嘗試過去面試,就是好奇自己的市場價格,結果還算滿意,但我知道這條路不持久。當我看到一位76年主編,談論著一些膚淺的話題,追求的不過是把稿子寫得漂亮,追求點擊量時,更加劇了我對媒體的悲觀。
我不只一次表達出這種悲觀。你看下現在真正有含金量的內容,有幾篇是記者寫出來的?QK沒有媒體經驗(在36氪待一周不算吧?),但他作為一個VC跨界來做內容時,篇篇都有自己獨到的思考,這些是我們這些記者小朋友、文字工作者想破腦袋也寫不出來的。這完全是智商碾壓好嘛。活得膚淺不可能產生好內容的,沒可能的。
媒體業一直沒有出路,這是共識。起碼在我有生之年,沒想過要改變這個業態。馮大剛老師這樣表達過自己的傷感:「你非常欣賞的老記者紛紛走了,剩下的都是新人,而你知道他們過幾年也會離開媒體行業。」
確實,很多資深從業者,因為要創業,所以要坐在VC對面被審問一般刨根問底,但做記者採訪他們時何嘗不是如此。當你面對一位比較年齡要小,但融資了2000萬,又對照下自己工資卡時,是不是要心疼自己+1h。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沒幾年就30歲了,越快轉型越好,而成為VC是條上佳選擇,這也是行業基本共識。
我對VC還是比較樂觀的,說互聯網因素少了,但可以把自己目光移向海外啊。現在出海是風口,VC不傻,早已陸陸續續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對於創業者以及投資人,海外還遠遠是藍海,甚至還可以長青10~20年,有什麼好心疼自己的呢?我一直覺得悲觀都是視野所限帶來的。
倒不是說VC薪水高(雖然與記者相比,平均薪水是高了些),而是說進入VC,對於一名記者而言,是條很好的成長學習曲線,當然這事兒主要還是看興趣。
有一位投資人問我,記者與投資人做得事情差不多,都是看項目,所以為什麼轉VC?我說區別大了。一個項目過來,記者不需要動用太多的判斷,大部分只記錄就可以了,接下來無非是整理邏輯,讓文章看著順暢,做久了,高手和新人看不出什麼差別。但做VC不一樣,VC想要見一個人,都是主動有目的的。這種主動與被動的差別,一開始顯現不出來,但在同樣見了500個項目之後,就是無法跨越的溝壑。
話說回來,萬一我哪天又做回記者了呢?
那就讓我和面試官一起尷尬好了。
-----------
本文作者賈民將,即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八千言(Tse_master)文章邏輯縝密,有理有據,確實說出了從業者的一些窘境與無奈,是篇好文章。然而VC從業並不是VC,要謹慎區分。VC從業可以宣稱自己是做行業研究的,做盡調的,做報告的,做協議的,但從來都不是做VC的,做VC的是那一小撮人,而且從來都是那些少之又少的人,無論市場如何變動。VC是人生修鍊到一定境界所達到的狀態,能力狀態或者說是能量狀態。只能說是否處於投資人的狀態。做還是不做投資工作可以選擇,但到還是沒到投資人的能量狀態,不是自己說的。大部分從業者財務還沒自由,就別逢人便說自己是做VC的了。
無論哪個行業,年輕人光看到表面的光鮮亮麗都會趨之若鶩,可惜了這個世界任何行業的頂層邏輯大概率趨同,名師指路和貴人相助,都需要自己賭對堅持要走的路,即便哪個行業能快速讓年輕人短暫成功,也只有極少數人能突破下一個瓶頸。
我為什麼考不上哈佛,我為什麼進不了高盛谷歌,我為什麼買不起大房子開不了好車?人慫唄,有啥好bb的
被文章刷了一遍朋友圈,我的看法:
1、應屆畢業生(本科的、一路讀到*士的)做VC其實不是很合適。我做了5年多實業,在一個VC機構實習了半年。從助理開始到現在,感覺自己還是沒入門。我遇到的一個例子,某個哥哥在一家大VC機構實習了2年後熬到轉正。投資經理對一個項目要有自己的判斷,不是按照文檔框架填上去的東西。
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很難理解創業者做這個事情的動機、可能性。沒有一定的產業經驗,也很難去判斷一個細分行業、項目所處階段。我建議還是去實業磨鍊幾年,再考慮是否要轉型做這個。
2、這個行業和大環境相關。
現在這個階段,不算VC好時光。很多人轉去做FA。輕鬆一點,錢來得快。VC多麻煩呀,找項目、Hold項目,判斷項目,都是要扒一層皮的活。FA項目對接一下,融到資就可以提成了,錢來得快。3、競爭激烈
其實行業內還是2-8法則,看了一個數據,矽谷投資圈也不例外,80%的收益在20%的機構手上。國內大多數基金其實都是虧錢的。這兩年投資基金一大堆,魚龍混雜,項目搶得很激烈,需要你以「乙方」的心態做「甲方」的事。很辛苦。對文章評價:作者很個人的觀點。我想說,這個行當很辛苦,需要掃樓、掃街,需要你用力去hold項目,還有了解行業、了解法律財務企業管理,來錢又慢。如果不是真心喜歡做這個事情,還是別弄這個吧。那個行當不辛苦?那個行當不需要social?哪個行當好賺錢?好賺錢,什麼時候輪到你?換個工作而已,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對個人而言,不做總有不做的原因,對別人沒有參考意義,行業發展好不好也不是一兩人可以判斷的,賺到錢的永遠覺得自己是憑實力,沒賺到的永遠覺得是運氣不好。
我覺得每個做VC的人都有自己的套路,第一次發言,本寶去年和盆友做自己的基金投獨角獸因為自家基金錢少 沒投進去兩個,一年長兩個獨角獸,其實OFO什麼的年初我團隊投資經理提過兩次,本寶給拍死了,雖然沒賺到大錢,但是今年用各種方式也參與了些小獨角獸,我覺得做投資吧,至少創過業吃過苦才行,因為是自己和盆友的錢,所以做的格外小心,畢竟虧了虧自己,但是同時賺的多,這樣子會懂得珍惜機會這四個字,而我們的確會苦惱很多事情,列入發工資,如何控制團隊運營成本,找點每個月都能回錢的事情干,我的團隊很小,但是的確活著,身邊也有很多人照顧,我覺得能在這個時候活下來的VC小團隊,總會有雲開那天。
作為原文作者的校友,班門弄斧幾句。的確,VC應該作為職業生涯的最後一份工作更加合適,畢竟需要人生歷練,現在很多投資經理都是大學剛剛畢業1年,很難想像他們與企業交流的時候能有出乎企業家意料的真知灼見。一開始做VC的肯定趕上紅利期了,在國內任何事情都是早做有紅利期,一窩蜂后就陷入紅海競爭了。趕上幾個牛逼的案例,瞬間轉身知名投資人指點江山,VC行業就是這麼殘酷,成王敗寇。很多年前和新美大王興吃飯,他非常明確的告訴飯局在座的人,沒事別做VC,可能源於他創業者骨子裡的驕傲吧。當下VC林立,競爭已經紅海,你去忽悠企業你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增值服務,估計已經沒啥人信了。說到底,投資看緣分,看你給的估值是不是更合理,你是不是更懂行業,這些都是需要深厚積累的。相信曲同學創業會成功,未來如果再轉回投資行業也是一個巨大的飛躍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papi 醬獲 1200 萬元投資?
※PE、VC 及天使投資人是如何對所投資的互聯網公司估值的?
※怎樣找到早期投資人?
※有沒有什麼書籍可以系統地介紹股權投資中常見的估值方法?
※與天使投資人談項目,需要簽訂保密協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