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記憶會以不同的模式再現?
首先,我不確信這個問題本身是否成立。似乎我們在回憶過去時,有時記憶以連續的、故事性的情節出現,有時卻是片段式的場景或內心感覺,而在場景出現前後的情節或激發內心感覺的前因後果是隱匿在幕後的。如果的確記憶的重現有這樣的區別的話,請問是為什麼?如果沒有的話,人們有固定的一種或幾種提取記憶的模式嗎?希望得到心理學、神經科學方面的理論,或者哲學方面的見解。謝謝!
謝邀!
前面@趙守卿已經提到了記憶的種類等等,的確在記憶的表現上這很重要,於是決定詳細的說下。
首先,記憶在心理學中分為三個部分:銘記,保持,想起。當然,忘卻也是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說道記憶,在心理學中一定會一起一個有名的被試——H.M.的實驗。(這可能是心理學中最有名的被試了- -)至於這個實驗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後面會詳細的介紹,現在先去了解下記憶的種類。
記憶,在認知心理學中可以理解成一種符號化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把日常遇到的很多親身體驗的事情變成了一篇文章存儲起來了,這就是一種記憶。而記憶有多少種類我們可以看一下下面的表:
首先我們想一下騎自行車這件事情,在一開始學習騎車的時候我們會一步一步慢慢的按照順序來進行銘記,然後通過練習來保持,最後熟練之後就可以在用到的時候想起,但是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在熟練之後騎車不需要通過思考,只需要騎上車無意識的一通猛踩就好,可在尚未完全熟練的時候我們一直在有意識的尋找騎車的感覺。也就是說記憶表現的不同可以理解成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兩個部分。這就是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過回想公式舉一反三而在打領帶時卻不要思考的區別。仔細回想一下生活中的細節有很多這種例子。
下面可以說下前文提到的H.M.的被試了,H.M.是一位癲癇患者,後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大腦中的海馬被切除後出現了前向性健忘(記不住未來要發生的事情,比如:明天要去開會這樣的事情)。但是對於很多年前的事情卻記的十分清楚,就這樣科學家們炸開了,海馬和一部分的記憶有關係!好了,簡單的去說下腦對記憶的儲存:海馬把記憶固定到大腦新皮質。(要是光和老師這麼說會被打死- -)
人腦對記憶的處理是十分複雜的,比如說手續記憶(技能記憶)和大腦的線條體有關,但是宣言性記憶就和大腦的海馬有關,非宣言性記憶和大腦基底核有關等等。這裡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去查一下。在此不多加贅述。附圖一張:僅僅能簡單答一下,但是因為接觸的時間很短,所有會有很多地方是存疑(我是門外人),望題主不要介意。也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記憶的種類:
首先,要解釋一些關於記憶的概念,記憶會被分為explicit memory以及implicit memory兩種情況,二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implicit memory被用來特指那些,我們並不知道,或者說「意識到」(be aware of)的記憶。而explicit被用來特指那些,我們明確意識到的記憶。二者的區別將會在下面詳細說明。
在此條件下,記憶在哲學家那裡被劃為三個不同的種類,"Habit memory","Propositionalmemory"和"Recollective
memory"。
- Habit memory指心理學意義上的procedural
memory,是典型的implicit memory。與通常我們所說的關於具體事物或情境的記憶不同,Habit memory特指我們認知技能(skill)或者其它能力(比如閱讀能力,步行能力或者語言能力)的記憶,它被表述為「know how」,以區別於通常情況下的「know that」。影視劇中常見的失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般失憶者喪失了部分或者全部他的autobiographical memory(自傳記憶?),他可能不知道他是誰,出生在哪裡,戀人是誰以及曾經發生的一切。但是,他依然可以行走,說話和理性思考。 - Propositional memory是指關於外部世界命題的記憶,或者又可以被稱作semantic
memory,以及表達我們對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和相關的記憶。所以又被稱為the memory for fact,依舊是上文中的例子,影視劇中的失憶者多數情況下只是失去autobiographical memory,但是會保留propositional memory,例如他可能依然知道2+2=4,知道英國的首都是倫敦,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因此autobiographical memory或許被認為和personal identify以及the self相關,因為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就不在此展開。 - 最後需要提及的就是Recollective memory,它也被稱為『episodic
memory』。它是包含了現象特徵的,對過去的所經驗的事情或情境的記憶。如果我猜的沒有錯,題主想要問及的應該就是episodic memory這一範疇。episodic memory所代表的是個人所經歷過的,事件、對象、情緒、情境等等,與episodic memory所對應的回憶過程,通常伴隨著記憶的場景,情緒或者等等。和Propositional memory一樣,二者都屬於explicit memory。又因為二者都是對我們的世界和過去進行表徵行為,所以也被稱作declarative
memory。
2.問題:
因為題主的問題有一些模糊,所以我決定從兩個角度去解釋會比較好,希望這兩個解釋其中有一個是題主想要表達的。
- 首先是semantic memory和episodic memory之間的關係。當我們在思考,「狗」的叫聲是怎麼樣的時候,或者當我們在進行計算,2+2=?的時候,雖然這些命題的semantic memory實際上源於我們對它們的episodic memory,但是二者的區別是在於,我們並不會回憶我們習得它們的場景,感知它們的環境以及其它情境或對象。例如,我們在回憶"狗的叫聲」的時候,不會回憶起昨天回家的時候,或者今天早上帶她出去散步時,她的聲音。又或者,我在回憶2+2=?的時候,也並不會回憶起在我童年時候,我的數學老師在黑板上是如何寫下它的。我們習得關於這些命題的知識的場景、個體以及習得它們的前因後果,在這層意義上都被隱在幕後了。
- 另外,題主也可能問的是另一種情況,在episodic memory中,我們對於它的意識(awareness)和我們對於外部環境及對線下的知覺中包含的意識(awareness)相似,都需要藉助主體的注意力來實現。類似於當我們集中注意力看眼前的東西,周圍的場景會變得模糊一樣。當我們將注意力轉向某段記憶中的某個片段時,之前發生的和之後發生的(也就是題主所說的前因後果),也自然退隱在了幕後。例如我們集中注意力去回想今天上午的早餐,或者甚至回想早餐麵包逗留在舌頭上的味覺,我們就不會回憶到在吃早餐前我們的洗漱,以及吃完早餐我開門去上課。因此二者的差異是現象學上的。而如果題主想要追問的是這一現象的底層的神經元基礎或者大腦活動,那麼可能就需要其它從事相關研究的人來回答了。對此無能為力,十分抱歉。
3.題外話:
題主提到了關於記憶的哲學的見解,對於記憶,通常哲學家們關注的會是記憶和知識之間的關係(它作為知識的來源之一是否可靠),典型的問題就是記憶和幻覺之間的區別。記憶和信念,以及記憶中的對象和表徵活動之間的關係。這就涉及到傳統的直接實在論、表徵主義以及其它爭論。但是無論如何,正如對於意識、知覺的研究一樣,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涉及的問題和傳統哲學涉及的問題或許並不一致(也就是說,可能前三者的成果並不必然能用於解決哲學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依然是需要各個學科交叉共同努力的。————————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在一定範圍內幫到題主記憶是以神經鏈接的形式存在的。
當時產生記憶時的客觀環境,身體狀態,思維狀態,任何一種因素都可能會產生一個神經鏈接保存在大腦之中。這種記憶可以是是意識記憶,也可以是潛意識記憶,大部分為潛意識記憶。
當人經歷相同或者類似的客觀環境,身體狀態,思維狀態時,大腦就會檢索出已經儲存有的記憶。至於檢索出多少或者細節如何,則取決於當時的激髮狀態和當時記憶的匹配程度,也與神經鏈接的強度有關。
如果是潛意識,那麼就會檢索出跟潛意識緊密聯繫的意識行為。
之前在《新知》上看到的。事實上你的記憶永遠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都會隨著你回憶時的環境以及心情而發生改變。也就是說當你開始回憶的時候,就是你開始修改自己的記憶的時候。具體文章我現在找不到了,找到來填坑。
遇見 不同的情景會勾起不同的記憶,而呈現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才有你這樣的感覺的。
場景觸發了深藏在你大腦的記憶。
推薦閱讀:
※你有哪些知識點是通過笑話記住的?
※有一種小時候吃的零食忘記是什麼了,求問?
※有沒有提高記憶的方法?
※英語聽寫(口譯),如何提高短時記憶能力?
※過目不忘的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