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身成佛和活佛那麼多,可下尊佛不是只有彌勒嗎?不是矛盾嗎?


佛有三身,

清凈法身,圓滿報身,百千萬億化身。

按照體相用來講,凡事都有體相用,

比如一盞燈,這是燈的本體;

落地的,台式的,黑的白的,這是他的外相;

拿來照明,這是他的功用。

佛的法報化三身也是一樣的。

通俗地說,

法身就是佛的智慧,這是本體

報身就是佛智慧的起用,這是功用

化身就是起用佛智慧的相。這是外相。

那麼釋迦牟尼佛成佛,是這三身功德全部圓滿。下一位三身功德全部圓滿在這個世界上成佛的,是彌勒菩薩。

在密宗里,很多修行證得佛性智慧的成就者,標準的形容是「即身成就」。他成就了佛的法身功德,而報化身並不圓滿。所以還要繼續修行。禪宗叫做悟後起修。也就是所謂的轉報化身,繼續圓滿剩下的報化身的功德。

但是由於很多弟子對上師的激昂的熱情加上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把即身成就說成了即身成佛。詳細摳概念也不算錯。確實成就了法身佛。但是怎麼聽起來都覺得更高大上了一些……

對於這些「即身成佛」的上師、活佛、喇嘛、大成就者,其實都還在繼續圓滿他們的報化身。並且在彌勒菩薩之前,他們是不可能在這個世界圓滿三身功德的。或者去某個剎土,或者某個佛國,或者極樂世界……當然,這是別論了。

所以再聽到即身成佛的時候,您可以自動腦補一個後綴——即身成佛三分之一。報化身的圓滿,還早咧!

突然耳畔回蕩起一首聽著特繞,調子特拐的歌兒——清凈法身佛~哦~哦~,清凈法身佛~哦~哦~,清凈法身毗盧遮那佛~哦~哦~


隨喜讚歎樓主菩薩慧根深厚

釋迦世尊「示現」入滅後,一直到 彌勒尊佛「示現」成佛之前,此娑婆世界乃無應身佛的世界。若宗喀巴稍微懂一點佛法的話,就知道「譚崔金剛乘」能夠「即身成佛」,乃大錯特錯的說法。乃因現在距離 彌勒尊佛「示現」成佛,尚有幾億年的欲界人間時光故。

掀開譚崔十四根本墮戒的神秘面紗 第十則:世尊所說言教的正與訛

一切有情眾生,雖然和諸佛同樣都有這個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性的如來藏,但是如果想要盡除煩惱障習氣種子以及所知障的隨眠,那麼就一定要歷經這菩薩道的五十二個階位,步步升進,才能夠圓滿成就。所以,有人如果想要「即身成佛」,那麼除非是過去無量生早已經歷經前面五十一個階位,現在已經是妙覺位的菩薩,示現來人間受生而成就佛道;如果仍然還是只是個凡夫菩薩,或者是信位、三賢位的菩薩,那麼離成佛的時劫就還非常的久遠,那麼就不應該痴心妄想要即身成佛;否則隨意造作了大妄語業,可是要受無間地獄的果報的。

三乘菩提概說第121-125集 正元老師開示

所以,佛教不以 佛陀是獨一無二的,不將 佛陀當作唯一的神來崇拜,也不承認另外有一個宇宙的創造神、造物主,或稱為上帝的存在。所以,一首《發願偈》裡面就說:「稽首釋迦尊,歸命十方佛。」另外我們常常唱誦的《供養偈》中也有說到:「供養清凈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以,現今 釋迦牟尼佛的法教仍在娑婆世界弘化,在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示現成佛之前,我們這個地球所在的娑婆世界,是不可能有其他佛陀示現受生的。那麼許多自稱即身成佛的所謂這個「活佛」,本質上根本不是佛教中的佛陀,其實就是佛門外的外道,這是電視機前面的修學佛道的菩薩們應該要知道的實情。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021-025集 正源老師主講

藏傳佛教之邪見極多,要而言之,以應成派中觀之無因論邪見、及無上瑜伽雙身修法之即身成佛邪見為主要。其次則是索隱行怪之行徑:蒐羅一切外道所修、種種稀奇古怪之世俗邪見法門,納入佛法中,以之作為佛法之修行法門;譬如求甘露、遷識法…等,以之作為佛法修行上之證量,其實與佛法之修行完全無關。由其行徑古怪,違背佛法之理論與真實修行法門,故說藏傳佛教是索隱行怪之宗教。

宗喀巴更規定黃教之上師資格,以其人之大小香(大小便)不臭而有香味者為能否擔任上師之標準,如是立論極為荒唐,與佛法之修證完全無關故。而宗喀巴所說秘密灌頂中,使用四脈流物(大香、小香、上師與明妃在灌頂壇行淫後所流出之精液與淫液)置於弟子舌上,謂由「嘗彼而生妙樂三摩地」,更為荒誕不經。而彼藏傳佛教學人學至最後階段之大樂光明、無上瑜伽、空樂雙運時,對宗喀巴等祖師所傳授:淫樂遍身持久不退、而能於極樂觸覺中樂空雙運,並體會樂空不二者,即是成就正遍知覺,以此為即身成佛之無上秘密法;竟然信受不疑,令人懷疑藏傳佛教行者究竟有無智慧?世俗有智之人尚能了知其謬,而學佛之人為學智慧,竟不能了知其謬,豈非顛倒?二乘人雖無般若慧,亦知應斷除欲界貪,乃藏傳佛教自稱「超越三乘」之無上密法,竟反而貪著欲界愛,空言「以欲制欲」而遠離三乘佛法,非是有智之人也。

01 概說藏傳佛教

南無佛法僧


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

譬如大海中船。載多珍寶。則頓沈沒。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

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如來正法於此則沒

-----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薩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 旅泊三界。示一往還 去已無返。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凈明誨。

是故阿難 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直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看一下這個位次圖就知道了。四果阿羅漢就是藏教佛。說他是佛是沒問題的。但要知道那連等覺都不是。還沒入一真法界。破了兩種煩惱後還要破了四十一品無明才是妙覺位次(最高果位)。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就知道要成圓教佛為啥需要那麼長時間。

經中所言賢劫七佛都是圓教佛。也就是最高妙覺佛果。彌勒佛也是一樣。

當然,我說的這些不包括未證言證的情況,那是騙子。跟佛法無關。


見性成佛與即身成佛

索達吉堪布開示,摘自智悲佛網

問(7):禪宗有「見性成佛」之說,但這個「佛」主要成就的是法性意義上的「佛」。而密宗則有「即身成佛」之說,我想知道的是,密宗所說的「即身成佛」的「佛」,和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的「佛」是否一樣?

答:不論禪宗標榜的是「見自本心、識自本性」還是「見性成佛」,強調的都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概念。一個修行人若能當下回光反照、溯本還原,透過種種色相而見境後之心,他便可謂已深解祖師西來密意了。正所謂:「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異,故云即心即佛。若離於心,別更無佛。」所謂的「見性」也即是「明心」,那麼修行者到底要悟一顆什麼樣的「心」呢?這種「心」又具備什麼樣的功德與特徵?通達「明心見性」的途徑又是什麼?禪宗的碩德黃檗斷際禪師對此曾作過異常精闢的闡述:

「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云何識自心?即如今言語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語,又不作用,心體如虛空相似,無有相貌,亦無方所。亦不一向是無,有而不可見故。祖師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方便呼為智。』若應緣之時,不可言其有無。正應之時,亦無蹤跡。既知如此,如今但向無中棲泊,即是行諸佛路。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眾生輪迴不息生死者,意緣走作心於六道不停,致使受種種苦。凈名云:『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然後調伏。所以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知一切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六道、地獄修羅,盡由心造。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嗔、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凈,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若不會此意,縱你廣學、勤苦修行、木食草衣,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復何益?志公云:『本體是自心作,那得文字中求!』如今但識自心,息卻思惟妄想,塵勞自然不生。凈名云:『唯置一床,寢疾而卧,心不起也。』如人卧疾,攀緣都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

這些話非常清楚地表明了禪宗所謂的「見性」指的是見自本性,也即見到自身本具的天真佛性;而「成佛」則依靠「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些說法在密宗中都能找到一一對應之處。不過,也許是語言文字本身造成的障礙,也許是個人理解能力上的差異,也就是在這裡,顯密對成佛的理解,或者說是表述,或多或少表現出了一定的差異。

密宗中「即身成佛」所謂的「佛」,不僅僅是指一個修行人「見」到眾生本性意義上所具的佛性,也並不僅僅代表他單從理論意義上明了了心、眾生與佛毫無差別的道理。密法中的成佛不光是從眾生心的本體角度而言,依靠密法不共的特殊加持力,除了成就法性意義上的「佛」以外,還同時成就了色身意義上的佛。我相信真正的禪宗祖師,當他們「見性成佛」時,也同樣成就了色身佛。只不過因漢傳佛教歷來乏少對大光明見的闡述,而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代表的空性見又深入人心,故而一些宗門大德便在顯現上不過多地宣示有關色身成就與否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理解沒有出現偏差,禪宗一直強調的「見性成佛」指的是圓滿了三身的佛,那禪宗的「佛」與密宗的「佛」就無甚差別;如果按目前普遍的理解,大家都覺得禪宗的「佛」重點指的是心性本體意義層次上的「佛」,是說一切眾生都本具佛性,而非過多強調修行者必須真正獲得相好圓滿的色身,那這樣的「佛」就顯現而言,肯定與密法的「佛」存在著一定差異。

在佛法看來,三身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禪宗當然也同樣認為,只是未廣說、明顯說而已。)一個修行人若獲證了法身,他要是不同時得到色身,這在邏輯推理上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藏地的寧瑪派、格魯派、薩迦派、噶舉派等四大教派一致公認,一個凡夫是可以即身成就圓滿佛果的,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米拉日巴尊者。格魯派的嘎丹江措格西也曾說過,若能依宗喀巴大師所傳之顯密圓融修法修持,最快可六個月成就佛果。而宗大師在圓寂之時,若按續部所言的成佛之相衡量,則大師本人已全部完備了所有徵象。而熟悉《五燈會元》、《古尊宿語錄》、《指月錄》等禪宗典籍的讀者也一定清楚,在這些典籍中同樣記載了一些在臨圓寂或圓寂後呈現出種種成就相的禪師生平,因此我們說,從最究竟的角度來看,禪宗與密宗在所成之佛的本性上並無差別;但在顯現上,以及具體的成佛路徑、方便及表達方式上卻存在著一些區分。寧瑪巴也認為「即身成佛」是指一生即獲得金剛持如來之果位,且具足相好圓滿之佛身。在各大教派的發展歷史上,均記載有無數個這樣的即身成就者。

有人也許會問,既然密宗、禪宗中有這麼多的「佛」,那為何不見他們也像釋迦牟尼佛那樣廣轉法輪呢?其實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難解,不論顯宗密宗都承認,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浩瀚時空中,有無數個獲得各種果位的大菩薩,但並非所有的大菩薩都要示現為八大菩薩;同理,修學顯密的漢藏修行人中,真正成就佛果的也不可勝數,他們各按因緣與自己的願力而在不同剎土利益眾生。不僅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有無數佛陀,別的剎土也同樣。無數佛陀就這樣以各自的大悲願力而住持各自剎土,他們不一定非要顯現在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眼前。就因為釋迦牟尼佛當初發願要攝受濁時眾生,我們這才有了與他結緣的可能性。如果大家能對不可思議之華嚴境界有所了解,相信這個問題也就不成其為問題了。

上文著重談的主要是「成佛」的問題,下面重點談一談「見性」的問題。

如果所謂的「見性」指的是成就圓滿的法、報、化三身,則禪宗的「見性成佛」與密宗的「即身成佛」即成無二無別。但密法中除去有上述的「見性」外,更有多層次的「見性」,這一點就與禪宗所著重強調的頓悟似的「見性」有了一些差別。有些密宗行者證悟到了資糧道的境界,這也是一種層次的「見性」;有些尚未斷除煩惱,但在上師的幫助下也通達了心的本性,這也可算作是一種「見性」;有些修行人則通過上師的灌頂、開示、加持而證悟心的本性,這同樣是一種「見性」;除此而外,尚有一地等地菩薩的「見性」;還有無學道的見性等很多層次,因而密宗中才有畫月、水月、真實之月等表明「見性」之不同層次的比喻。

總括以上論述,我們應能明白:若以實相論之,三身圓滿之「佛」應為顯密所共同承認;而在現相上,密法的大光明見同樣提倡三身圓滿。特別是在密法的具體修行中,有太多不共且殊勝的修法可令修行者即身在顯現上成就三身圓滿之果位,這實在是密宗最引人之處。

而禪宗的所謂「見性」往往並無密法如此詳細之劃分,因它本身標榜的就是超離名相、遠離分別,正所謂遮詮到底、空諸所有。在這種宗風影響下,要它舉揚法身、色身並舉倒是勉為其難了。

不過,不光是在禪宗中有對包括色身成就之「即身成佛」的略說、不明顯說,別的顯宗宗派中同樣有對「即身成佛」的宣說。只不過就像釋迦牟尼佛一貫的傳法風格一樣,他在顯宗中經常隱含性地宣說密法,一如在小乘佛法中隱含性地宣講大乘佛法一樣。要說區別的話,一個在於廣與略的區分;一個是在密法中有不共的竅訣及方便。再加上上師口耳相傳的加持,以及灌頂等儀軌的殊勝作用,使得密法在萬千法門中脫穎而出、與眾不同。但萬勿以為密宗是多麼得怪異,是多麼得異類,其實它的指導思想在顯宗的很多宗派中都已略見端倪。

僅舉一例:《妙法蓮花經》中的龍女八歲成佛一事,難道不是即身成佛,且轉變色身的一個典型事例?故而還是用那句老生常談作結尾以幫助大家明了佛法大義:顯密本來就是圓融不二、可以而且理當融會貫通的。


即身成佛 一說是成就法身

所謂活佛 是漢語誇張 藏語謂仁波切或朱古 意珍寶 並不說成佛

當以佛經聖言量為依 彌勒菩薩為此娑婆世界下一位佛


彌勒是下代佛祖,不代表下代只有他一個佛


釋迦摩尼成佛祖不但因為智慧,也有禮佛陀的因果。

這裡佛的定義不同。


推薦閱讀:

怎樣能培育出菩提心了?
弦理論真的與佛教有不謀而合嗎?
為什麼有很多學佛的人,都尊敬「聖嚴法師」?
印光法師是菩薩再來嗎?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里形色相同願,如果都長得一樣了,怎麼分辨你我他,會是怎樣的體驗?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學 | 藏傳佛教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