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是如何知道自己成長了,變得理智,成熟,不再去計較太多。


評論區很溫暖,你們所有的評論,我都一個一個看過了,也讓我再一次感受到知乎友好的氛圍,為避免將評論區變成聊天室,恕我不再一一回復。

漫漫長路,你們的話將一直照亮我前行的路。

————————原答案

忍不住一答。

幾年前父親剛去世的那個冬天,春節團年飯只有我和母親,家裡非常冷清,但我還是做了滿滿一桌子菜,那一頓飯,我做的菜都是父親每年一定會做的。

而在那之前,我幾乎從不做菜,要做也很難吃。但從父親離開的第一年起,我似乎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做菜。我們父子間就像是默默地進行了一次交接,那些當年只有父親會做的事情,他從未教過我,我卻在一瞬間全都會了,比如啃骨頭、吃魚頭,以前家裡飯桌上,什麼東西我們不吃,一定是父親吃完,那時候覺得父親胃口真好,什麼都不挑,現在,負責打掃餐桌的人則變成了我,從小挑食挑到骨瘦如柴、貧血的人,現在也成了那些小輩兒眼中什麼都吃的人了。

所以,當那個能為你遮風擋雨的人突然離開的時候,這個世界就已經真真正正地改變了。雖然天地還是那樣的天地,我卻已經不再是那個任性而為、多愁善感、不知所云的我了。父親走前,我考慮的是聚會,是去哪旅遊,是跟父母懟著干;他走之後,我考慮更多的是工作,是母親的健康和養老,是未來自己要做什麼,是父親曾對我的期望。

這就是我所經歷的真正的、最深刻的成長,卻殘酷到讓人無法接受。

我曾無數次的想過,在他退休後每天陪他下下棋,養養花鳥,看看新聞,散散步。。。但那時的我滿腦子都是打遊戲,談戀愛,很少顧及他,等到一回神,他早已遠去,一切都已無可挽回。

悲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分界線————

新書出版,歡迎大家閱讀點評

《所有的奮鬥都是一種不甘平凡(夢想有多麼珍貴,奮鬥就有多麼艱辛。知乎大神【李栩然】誠意解答人生困惑!)》(李栩然)【簡介_書評_在線閱讀】 - 噹噹圖書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56849.html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瀉藥

2007年的夏天,我妹妹出生了,即使是之前爸媽已經跟我商量過,也徵得了我的同意,我卻還是無法接受這樣一個小生命的誕生。那年我初三,正是青春期爆發的時候。

我妹妹小時候長得非常丑,我印象中是這樣的,可能是因為我沒見過初生的嬰兒。

由於要照顧妹妹,媽媽負擔更重了,對我的照看也就少了許多。而我非常高興,因為可以高高興興地跟小夥伴去網吧HAPPY了。高興了沒許久,某個周末,我媽媽帶著妹妹來網吧逮我,一路上沒少責罵,妹妹似乎感受到了不好的氛圍,開始大哭起來。那時候我覺得,這哭聲簡直就是對我的諷刺和嘲笑。

中考前幾個月,壓力倍增,一貫玩樂的我破天荒的坐下來開始安安靜靜學習了,但妹妹的哭聲一次次打斷我的學習,尤其是在夜裡,半夜被哭聲驚醒的感覺簡直爽翻天。

高中之後,妹妹已經學會坐了,但是始終不會爬。我開始有點喜歡這個胖胖的小姑娘了,於是我給她取了個小名——胖胖。

我拿著那個時候家裡唯一能拍照的手機,給她拍照,拿枕頭墊在旁邊讓她坐在柜子旁。雖然會坐了,但是她的平衡感還是很不好,稍不注意就會撲通一聲頭著地,然後哇哇大哭。

她一直不會爬,所以我認為,她真的是很蠢。

然後,她直接越過了爬這個動作,開始學走路了。印象中已然不記得她是什麼時候學會的走路,只記得她學會走路之後便特別喜歡跟著我,跟我玩捉迷藏。每次我躲到衣櫃里(我家有很多個衣櫃),她都找不到我,我心中就暗想,這個蠢丫頭,就不會仔細看看裡面。

妹妹還有個最害怕的東西,電吹風。她稱之為「恭恭」,大概是因為害怕響雷的緣故,她覺得這個發出隆隆聲的東西太可怕了。

於是我每次跟小夥伴在卧室玩的時候,就把電吹風放到門口,這樣她就不敢過來搗亂了。每次這樣的時候,她就會跑去找媽媽求救。

後來搬家了,家門前有一道半隻手寬的水溝,她不敢邁過去。我想,她既然這麼蠢,肯定要勇敢點。於是我開始教她怎麼邁過這個水溝,教了三個月後,她終於學會了。我覺得這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一件事了。

快高考那段時間,每次去上學前,我總喜歡跑到她旁邊去捏她的臉,每次捏醒她就會哭,然後我就開心的上學去了。那時候上學是騎自行車,路邊上有一個小夥子賣烤餅,他家的烤餅特別香軟,每次回來我都會帶上一個,我吃一半,給妹妹吃一半。有一次,我放假在家,沒有去上學,自然那個下午就沒有買烤餅,妹妹嘴饞了,拉著我要我去買,我便騎著自行車,讓她坐在我前面,帶她去買。

泡麵也是她的最愛,晚上看書時常會餓,媽媽會煮好麵條放在鍋里等我回來。但有時候也會忘記,這時我就會去超市買一包泡麵。我這時只要往妹妹房間大喊一聲「我要吃方方面了」,妹妹就會從床上爬起來,喊著要吃。她吃不了辣椒,所以每次她只吃面不喝湯。我使壞,拿著碗喂她,在她快要吃到面的時候,忽然把碗里的湯灌了過去。然後就見她滿臉通紅到處找水喝。

上大學的第一年,我打電話回家,媽媽讓妹妹跟我說話,妹妹憋了半天,說不出什麼,然後忽然哭了。說了一句,我想你。然後我也哭了。

漸漸地她開始習慣我不在身邊,她也越來越外向,每次我放假回家,她都問我什麼時候回學校,能不能不回去,在家陪她玩。我就說,不回去讀書誰給你賺錢買零食吃?

到現在,我在湖南看書準備考研,妹妹已經三年級了,我賺了些錢,回家買了個書桌給她,她樂翻了天。外婆去世了,爸媽回去奔喪,我在家照顧妹妹,那天晚上,我們倆靠在沙發上看電視。我跟她說,我們看一部片子,你肯定很喜歡。她說好,於是我們看了小森林,裡面那麼多吃的,她果然很喜歡。

有時候邊看書,我會邊想,我妹妹那麼蠢,以後上不了大學該怎麼辦?她沒有那麼廣闊的知識和見識,很容易被男孩騙的。有時候又在想,這丫頭為什麼這麼不喜歡看書呢,真是跟我一點都不像,甚至我給她看哆啦A夢之類的動畫片,她也沒有絲毫興趣。

但沒辦法,她喜歡什麼就讓她喜歡唄。

畢竟她是我妹妹啊。

————————————————————————

贊過百了,謝謝大家,本來沒想著能有人喜歡這篇回答的。我是想寫下這篇對妹妹的回憶,等她長大了能夠看到。

等贊過三百我就放一張妹妹小時候的照片,哈哈,可胖了。

————————————————————————

贊過三百了(≧▽≦)/兌現承諾,爆照~

是妹妹八個月的時候拍攝的,手機拍攝,像素不是很高。

(≧▽≦)/等贊過千就爆現在的照~

————————————————————————

答主這幾天在瘋狂看書,所以沒上知乎,過千贊了,給三張近照哈^O^中間那張是比較小的時候,其他兩張是現在。


我高三時的班主任對我特別殘忍,不止一次要我回家養豬,每次開班會我都是反面教材,那時候我含淚發誓以後各位以後必須看到我。

十年後,我在廣州的火車站遇到了他,雖然還是胖,頭髮已經花白了,提著一堆行李,舉步艱難的往前走著。

我連忙跑過去幫他提行李,出了站後他居然沒有認出我,說:謝謝你啊小夥子。

我說:老師,是我啊,劉X。

他愣住,表情有點尷尬,也許在他的心目中我應該還是一個LOSER,或許在某個小城市討生活。我帶他去酒樓吃了個飯,途中還喝了幾杯酒,說起高中的一些事情我們都不由的大笑。

看著他上車的背影我想起十年前的某個午後,我在炎日下被他罵的狗血淋頭,當時我握緊拳頭,想著以後哥們飛黃騰達了一定要你好看,一晃十年,原來當初的仇恨已經消失不見。

高考完我有一個女朋友,算是我的戀愛導師了,手把手教我談戀愛,當初接吻的時候她伸舌頭把我嚇了一跳,我們一起逃票去各個城市玩,覺得無比自由。

有時候她家裡沒人的時候我就過去,在她家看老電影吃零食,夕陽透過窗紗打進來,讓我現在回憶起來都有點溫暖。

有一次她興緻沖沖的拿出一個光碟放到影碟機里,然後回頭沖我壞笑,說:我還沒和男生一起看過毛片呢。

我當時感覺腦子都炸了,然後她把音量調到最大,滿屋子都是淫蕩的氣味。

途中我正襟危坐,全身肌肉都是綳得緊緊的,她一邊吃著雪糕一邊看著,偶爾回頭還衝我奸笑一下。

五分鐘後她樓上的大媽來敲門了,帶著懇求的語氣說:年輕人,你們小點聲音啊,我家老頭子有心臟病,剛剛差點發病了。

我滿臉羞紅,奪門而跑。

考上大學後我們維持了一段時間的異地戀,後來無意中發現她手機里和其它男人的曖昧簡訊,當時我怒不可遏,和她大吵一架,然後分手。

我把自己關在一個小房間里不停的抽煙,我媽進來的時候還以為家裡著火了,那時候我發誓以後不要再聯繫那個女人了,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春節的時候我下樓買東西,出超市的時候和她遇到,她頂著個大肚子提著兩袋東西,我幫她把東西接過然後送她回家,她說她已經結婚了,老公是做生意的,沒什麼時間照顧她。

我把她送回家,她上樓的時候拍拍我的臉說:我還以為你和我老死不相往來了呢,沒想到你還挺大度的。

我說:雖然你奪走了我的初戀和初夜,但是我也沒吃什麼虧啊,不至於。

她哈哈大笑,慢慢上樓,我拿出煙叼在嘴邊,卻想起那時候失戀時的苦悶和憤怒,好像全世界都完蛋了一樣。我笑了笑,很多人不靠愛情,也能長相廝守。

剛畢業那會兒找工作,去了一個小公司,總共才六個員工,老闆卻興緻沖沖的說什麼三年內上市,還把哥們搞了個職位,副經理。那時候六個人一個經理五個副經理,我他媽副個毛線啊,大家都是混著玩,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老闆一不在就在辦公室鬥地主,在空虛中消磨時光。

老闆覺得這樣下去不行,覺得有必要殺雞儆猴,無奈哥們是最後進來的,看起來就是很好殺的那隻雞。

老闆把我炒了,我能夠理解,因為我確實隨波逐流了沒用心上班,但是老闆扣了我兩個月工資還沒發呢。

我說:老闆,你把工資給我結了我下午走人。

老闆叼著根煙說:你上班那種態度還想要工資?滾!

一言不合,我拿起旁邊的煙灰缸就砸了過去,老闆從凳子上摔下去,我用帶血的煙灰缸抵住他的脖子說:你他媽結也得結,不結也得結。

當時我心想,就你這破公司,遲早得倒閉,還在這給我裝大款。

結果不出所料,那公司迅速倒閉了,老闆欠了一大屁股債,不知所蹤。

但是我沒料到老闆會混的那麼慘,有一次去光谷那邊吃飯的時候,我居然看到他在掃大街,命運真幽默讓奮鬥的人都沉默,我過去敬他一根煙,他唯唯諾諾的接過去,他認出我了但是不知和我說什麼好,我把一包煙都塞到他口袋裡說:老闆,你是對的,當時我不該找你要工資的。

他連連低頭,五年前我走出公司門口的時候,心想兩個月白忙活了,這無良老闆肯定不得好死,現在看到他混成這樣,還是覺得當初自己的詛咒好像毒了點。

某一剎那,我們能懷念自己的單純,釋然自己的可笑,放下自己的執著,慢慢的成為更好的人,那應該就是我們靈光一現的成長吧。


真正的成長是擁有自洽的價值觀、清楚的認知自己和他人、明白自己的局限、懂得適當的剋制和謙讓;

真正的成長是不再給自己太多的條條框框的限定、明白凡事努力不一定會有結果的釋然;

真正的成長是對他人的評價不再過分的看重,更著重與內心的安寧和愉悅;

真正的成長是不再輕易被社會的喧囂所左右,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和信奉;

真正的成長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敢於說I do not give it a fuck;

真正的成長是面對人生的難而笑意盈盈,勇敢面對;

真正的成長是努力擔負起人生中需要自己承擔的責任,奮力向前;

真正的成長是適當隱藏自己的情感和內心想法,但並不拒絕真性情的熱淚盈眶;

真正的成長是像老人與海那樣,告訴自己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真正的成長是坦然面對生活給予自己的一切。


是可以接受原本接受不了的東西,可以承受原本承受不了的事情。

1.

高中的時候,朋友說一起出去春遊。

商量的那天我生病沒去上學,後來才知道他們去春遊了。

我感覺自己被拋棄了,難過了一個多月,跟這些朋友說話也避免談到這件事,他們一聊到那次出行我就心情低落。

我覺得我原本當朋友的人沒有把我當朋友,這很讓人難過。

前幾天的時候,我去朋友家裡吃火鍋。

本來約好的另外一個人沒來。我們想起這回事,於是我發消息問他。

他說,價值觀不合,覺得我跟你們不是同一類人,也沒有很聊得來。所以以後就不參加我們的活動了。

我頓了一下,回他,好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昨天晚上他來跟我道歉,說自己的話可能說得太重了。不是那個意思。我們都是非常好的人,是他沒法融入我們,所以不是我們的問題。也沒有針對任何人,對我們中任何人有所不滿。

我回他,沒關係的。世界那麼大,人那麼多,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朋友。不能做好朋友的,認識一場也是好的。

長大是爭取自己可以爭取的,釋懷自己無法擁有的的。

2.

我有個親妹妹。

小時候妹妹很調皮,但是她活潑又可愛,大人們都很喜歡她。

有次爸爸去外面,問我們想吃什麼買回來,我說想吃烙餅。

爸爸買了兩張餅,回來的時候我還沒放學,妹妹在家,她吃完自己的那張。等我放學回家吃飯,她盯著我手裡的那張,說姐你能不能給我。

我媽說,要不你讓給你妹?我以前不是不喜歡吃餅嗎,就多吃點飯得了。

我說,不,我愛吃餅的。

也還是在前幾天。一個青春片的首映。我當時在朋友家玩耍,這個電影的總製片給了我朋友幾張票,朋友問我要不要去。我說要啊要啊,我可喜歡這個主演了。特別特別喜歡他。於是我們約好了某一天去。

那一天我畫好了妝,挑好了衣服,在辦公室的時候還補了個妝,等著下班去。

這個朋友發消息給我,他說,美味,我另外一個朋友(我也認識)也想去,但是就只有這一張票了。他們給換了場次,也就是見不到那個男主演了,你還想去嗎?

我的心沉了一下,我說,既然她想去那你們就去吧。我等正式上映了再看也可以的。

晚上我的朋友圈被那部電影的首映刷屏,他們去的那場那個主演也去了。我也沒有再問過他。

長大是能聽懂別人話中的話,長大是明白謊言也是有存在的價值。

3.

我高三的時候談戀愛,後來兩個人分手了。

我很不甘心。我賭氣似的不再跟他聯繫,刪了他所有的聯繫方式,把話說得很絕,彷彿要此生都不再往來。

可我並沒有能忘記他。

我還是去偷偷看他發了什麼動態,還是把別人跟他的合照放大看看他的臉,還是幻想某一天他會不會再回來找我。

後來我又談了戀愛。

可我已經很少再跟對方爭吵,也不會再幼稚的示威,更不會用分手威脅對方。

我尊重他的想法,也坦誠我的想法。

合得來就在一起,合不來也不強求。

幾年以後初戀加我微信我通過了。

他說翻了下你的朋友圈,覺得你性格變了很多。

我說每個人都在變得更好的路上。

長大是允許人有秘密,長大是明白人無完人,世界不會像你想得那樣好,但也絕對沒有那麼糟。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把長大描述得那麼恐怖,長大了就不單純了,長大了就沒有真愛了,長大了就會被這個世界改變。

對於我來說,長大是一件好事。

我開始承擔我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承擔的責任,我開始明白更多,懂得更多,開始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再愚蠢,不再莽撞,不再抱有不該抱有的幻想。

長大是生活給了我很多。我都收下。

---------------------------廣告的分割線----------------------------

歡迎來找我玩

個人公眾號:楊美味 yangmeiwei1


謝邀。

我們來聊一聊感情中的「真正成長」吧。

「你喜歡什麼樣的男生/女生,長發還是短髮的?開朗健談還是沉默內斂的?……」聊天中,我們常常會詢問朋友,或是被朋友詢問類似的問題。似乎每個尚未戀愛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對戀人有所要求和想像,也會想多了解一些戀愛規律和技巧,在戀愛時能更有把握。然而,這樣的想像和規律對戀愛有多大幫助呢?真實的經歷一切之後,我們再回首,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們來給大家講一個電影故事《獨自等待》,一起看看在感情中成長變化的過程——

符合我所有理想的戀人,終於出現了

陳文生活在北京,大學讀會計專業,因為家裡很多人都是會計,以後工作能彼此照應,但陳文不喜歡這個專業,中途肄業,和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小古董店。

陳文的夢想是寫作,還處在摸索階段。他常在夜裡寫,第二天很晚才起床,慢悠悠地騎著車到店裡開門營業。陳文有一群自中學時候就認識的好朋友,經常聚在一起吃喝玩樂,互相陪伴,為彼此排憂解難。

陳文現在單身,之前談了幾個月戀愛,糊裡糊塗分手了。幾個好朋友要麼結婚,要麼身邊不缺異性,聚在一起沒事就愛議論陳文的感情狀態,有時為他出謀劃策,都沒什麼效果。最近,陳文通過劇組的朋友認識了演員劉榮,對她一見傾心。

劉榮不是大明星,剛進演藝圈,只能演一些小角色,在熒幕上一閃而過,為了賺錢還會做兼職模特,拍平面廣告。陳文和劉榮在酒吧暢談一番,他覺得和劉榮聊天很舒服,想更多地了解她。

很快,他約劉榮一起吃飯,去遊樂場玩耍,一起購物,看藝術展,帶她到自己的古董店參觀。他們相處融洽,彼此都覺得很久沒和異性這麼開心了。在這些比較親密的接觸後,陳文更加確信,劉榮就是他的夢中情人。

陳文以前在單子上羅列出自己的夢中情人的各項條件,他在劉榮身上都找到了,比如性格開朗,不臭美,會主動付賬,聊一些無聊話題也能很快樂……他甚至還列出喜歡小孩這一項,他覺得既然是戀愛,要做長久打算,都想到了結婚生子的份上。

陳文沒想到自己如此幸運,竟認識了如此符合條件的劉榮。他感覺墜入了愛河,期待兩人的關係能進一步發展。

為什麼完全符合標準的戀人,愛情也會這麼痛苦

劉榮去上海拍戲,要離開一陣子。陳文根據戀愛法則,並不時常聯繫劉榮,實際上心裡急不可耐。劉榮回來打來電話,陳文興奮地去赴約。

陳文推敲一個個細節,想要確定劉榮對自己的態度,比如飯桌上細心的照顧,比如見面時不經意的觸碰,他覺得劉榮應該也愛上了自己。他在聊天時用玩笑來試探,但劉榮都會輕鬆地迴避,讓陳文有些困惑。

一次,兩人逛完街,原本打算一起吃飯,不料在半路遇到劉榮的一位朋友。他開著豪車,西裝革履,派頭十足,見了面就和劉榮擁抱。陳文看著有些嫉妒,更讓他難受的是,劉榮推辭了和自己約定的午餐,和這位朋友一起離開了。

雖然不清楚他們的具體關係,但陳文感到了危機。他和朋友說起這事,朋友給出建議:要玩浪漫,不能坐以待斃,做與眾不同的事。陳文扛著大錄音機,播放著動聽的情歌,來到劇組宿舍的樓下,大膽示愛。

劇組的人都來圍觀,讓劉榮有些難堪。她下樓,陳文拿出糖制的戒指,說了一段浪漫的情話。讓陳文沒想到的是,劉榮沒什麼驚喜,直接拒絕了,還覺得這樣的行為太幼稚。兩人差些爭吵起來,最後陳文無奈地回去了。

陳文為此失落了好一陣子,朋友們看到陳文的落魄,除了安慰他,還為他出謀劃策,讓陳文帶著好朋友李靜假裝成情侶,出現在劉榮面前,激發她的嫉妒心。不知是不是這策略的效果,劉榮確實又聯繫了陳文,還為上次的事道了歉。

既然上次的浪漫示愛過於唐突,陳文決定當面告白,來確定戀愛關係。比起陳文的忐忑和激動,劉榮更加從容,她不拒絕,也不接受,只是說兩人是好朋友,不必急著非要在今天確定,以後還會繼續相處。

這種曖昧不清的態度讓陳文深受折磨,他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接受了,自然開心幸福;拒絕了,便忍痛放棄。長久的朋友關係,陳文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因為劉榮太符合自己理想中的戀人形象,一起吃飯、逛街、選衣服、侃侃而談時,陳文總禁不住地覺得自己在談戀愛,分不清劉榮所謂的好朋友關係的界限在哪裡。

明明遇上了符合自己各項要求的理想戀人,為什麼相處起來這麼困難?陳文過高的期待落空,非常沮喪,他想著告別這段感情,恢復單身生活。

放棄放棄你的人,珍惜珍惜你的人

單身了一段時間沒什麼用,陳文根本沒有釋懷。當劉榮主動要到他家中吃晚飯時,陳文又變得熱情起來。兩人躺在沙發上,劉榮又說起做朋友的事,陳文似乎不再那麼抵抗了。

聊著聊著,劉榮主動親吻陳文,兩人度過愉快的一夜。陳文從之前的頹唐模樣一下子變得精神百倍。他花了一整天,在各個商場跑來跑去,為了能給劉榮買到一份最滿意的禮物。不料,陳文在商城撞見劉榮和她之前的那位朋友,兩人正親密地摟在一起。

這像個晴天霹靂,讓陳文剛剛恢復的期望瞬間灰飛煙滅。他想和劉榮爭論,又覺得自討無趣,只能傷心地自嘲。劉榮用自己的人生觀念辯解,陳文無法接受,眼眶濕潤地離開。

離開商場後,陳文才想起過去的一些細節,當劉榮談論演戲的情況,當她在朋友面前將自己介紹為國際古董商,能隱隱看出劉榮是個要強的、有些虛榮的人,自己過於美化她了,竟從未真正想過兩人是不是合適。

在陳文失戀的這段時間,好朋友李靜時常來照顧他、安慰他。一次機緣巧合,陳文發現了李靜房間里的鐵盒子,裡面收藏著兩人自高中認識後陳文送給李靜的各種小禮物,綵球、小掛件、紙戒指等等。在李靜嫂子的提醒下,陳文才知道原來身邊一直有個喜歡自己的人。

這麼多年,李靜和她的哥哥都屬於陳文最好的朋友,他們間的感情更像兄弟情義,他從未想過兩人之間戀愛的可能。回想起來,李靜比其他人更關心自己,她還是自己在寫作上的唯一朋友,其他人只會拿自己寫作這事吹吹牛、打打趣,而李靜會認真閱讀他的作品,給出建議和鼓勵。

當陳文看到李靜被她的同學追求時,他感覺吃了醋,他知道自己對李靜有著隱約的愛戀。一個是自己非常喜歡的人,但怎麼也不願接受自己;一個是暗戀自己多年的人,但一直被自己忽視。這強烈的對比,讓陳文一時不願面對。

一段時間後,劉榮來到古董店,她說自己已和之前的那位朋友斷絕了關係,希望繼續和陳文做朋友。陳文不再和過去一樣,當劉榮主動出現,自己就奮不顧身地衝過去。他已經想清楚了,不再糾纏於那些標準,也不再被過去牽絆。

慢慢的,陳文走出感情的陰影,朋友們也聚得少了,每個人都有了各自的生活,開始為自己的人生努力奮鬥。李靜要去南方工作,陳文在離別前終於坦露對她的不舍之情,只是他們暫時還不能從之前的關係中迅速轉變過來。陳文委婉地挽留,李靜依然選擇離開。當他們在車站告別,一切似乎又充滿希望。

經歷了這些,陳文明白了自己過去對感情的偏執,那些對理想戀人列出的各種條件更像是青春時期的幼稚幻想,他當時不明白親密關係真正的樣子,所以才會用一些詞和短語來取代活生生的對象。當陳文發現劉榮符合自己的想像時,他一直美化著與劉榮在一起的狀態。而劉榮從一開始就保持著警惕般的距離,讓這段關係停留在戀愛之外,是陳文自己不斷從一切曖昧的舉止中解讀出符合自己期望的意義,越陷越深。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很愛勾勒一個大致的理想愛人,再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現實中遇到的人,其實者無異於削足適履,也是一種懶惰行為,為自己「省下」真正認識一個人的功夫。無論劉榮多麼符合陳文的清單,有一點是無法彌補的,就是兩人對待感情的態度完全不同。陳文需要的是直接的、簡單的戀愛方式,是邊界清晰的親密關係,而劉榮想要的是曖昧不明的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她擁有更多的需求空間,能讓自己更快樂、更自由。

陳文覺得兩個人很合適,但其實兩個人親密關係相處的基礎就不合適——「三觀不合適」。這是一種極易被忽視,卻無法被迴避的不合適。你們很容易幻想對方能夠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因為ta是如此接近你的理想,只要ta的態度和感情改變一點。但就如同其他的改變很難發生一樣,對情感態度的改變也很難發生。

陳文的感情經歷很少,他不知道如何與別人談戀愛,偏信流行的戀愛法則。他以為只要遵循這些法則,人就會收穫愛情。然而,個體和個體之間存在諸多的細微差別,不同的差別都可能影響兩個人相處的方式。愛,很難有定法,即便有些歸納和總結,也是籠統而含糊的,或許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絕不應該被奉為圭臬。愛一個人,不是按圖索驥,最好的方式是去努力地認識對方、認識自己、適應對方。只有更清楚地了解彼此、接納彼此、為對方做出妥協,一份關係才會更真實、更穩固。

相比於劉榮,李靜是那個更適合陳文的人,他們有著更多真實的接觸,更深入的了解。很多人總想著浪漫的邂逅、一見鍾情的激情之愛,往往忽略了身邊那些更值得自己去愛、去關心的人。

放棄放棄你的人,珍惜珍惜你的人,生活就會容易很多。

以上。你在感情中真正的成長又是什麼樣子的?

原文發表於只珍惜珍惜你的人,生活就會容易許多 | KY觀影:《獨自等待》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真正的成長,就是不再急於成長。

知乎有一類問題似乎很受歡迎——「哪些道理讓你相見恨晚?」「你的每日私人成長暗器是什麼?」「哪些習慣能讓生活變得更好?」

大家忙著收藏,忙著把一眼掃過去瞬間讀完的道理抄在小本兒上,忙著趕緊找到填補袖口破洞的補丁,忙著大徹大悟,忙著醍醐灌頂,即刻見療效。

有些簡潔的人生道理總是高贊。因為不需大費周章就能把幾行金玉良言背下來,產生自己手持武林秘籍行走江湖暢通無阻的幻象。

可是,你以為那些道理,作者栽跟頭之前從沒聽說過嗎?它們是治病的藥丸,不是預防針。只有跌了跟頭後混合苦水服下去,才能緩解跌打損傷,從此溶進血液里內化,終生傍身。在你經歷到這些之前,它們只是粘在衣服上供你摘取的小處方紙片。

當你真的成熟,慢慢不會再把「每天進步一點點」掛在嘴邊。不會只對可以量化的努力成果情有獨鍾,不會執念於「少吃一頓肉必然體重掉兩斤,多做兩道題考試加五分」。沒必要咬牙給自己設定 KPI。生活又不是大媽坐小板凳上織毛衣,一切所見即所得。

和我一樣,很多寫小說出身的人做自媒體,從前的創作是「背向」讀者,所謂的「成長」更多來源於自我省察。開了公眾號之後,一切數據都轉向閱讀量與粉絲數。有了可量化的數據之後,旁人哪裡顧得上你內在的進步呢,只會忙不迭問你,「最近粉絲漲了多少?」

或許世俗對成長與成功都有一套冷冰冰的評價體系,你要忍受層層標尺在身上測量的尷尬,挺直腰板兒,心中另有一套無形的標尺。

時間本身是沒有標度的,是人類為了有所區分與回顧,把連貫的時間分割成塊。又到年底,以前也執念於寫一年總結,這一年看了多少書和電影,輸出了多少萬字,把量的積累看作成長之一。也渴望從每段經歷里萃取幾滴人生精華敷在臉上,希望每次摸爬滾打都能換來可視化的成長。

今年我依然會寫總結,但不再有此心態。

生活不僅不是織毛衣,甚至連「蝸牛爬金字塔」都不是。沒有任何人向你拍胸脯保證,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指向前方。

有人用了錯誤的健身方式,辛苦流汗,卻把自己嚴重拉傷。一些連續創業者總是急於標榜自己在失敗中得到多少寶貴的經驗,卻不會勇於承認,自己消耗了多少資源和好年華。

你只是旅人走在陌生叢林里,天高地暗,薄霧微茫。你可能離星辰大海越來越近,可能跋涉一天依然繞回原點,甚至努力一番仍向後退。

想到羅曼羅蘭說,「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真正的成長,大概是你看透一切之後,放下「你要去相信,沒有到不了的明天」這種雞湯執念,放下自欺欺人,依然往前奔跑,無畏無懼。

初中時看《老友記》,看他們每天坐在同一張沙發上一本正經瞎扯淡,端著咖啡杯消磨時間,樂此不疲地製造笑料,心裡都在替他們著急,這些人什麼時候能長大啊。那些閑扯淡和玩填字遊戲的時間,用來報個技能班學個編程該多好。

今年又重溫了一遍。第一季穿著婚紗一驚一乍、被寵壞了的姑娘 Rachel,成了某時尚公司主管。弔兒郎當玩世不恭的 Chandler,重新找到了所愛的職業,也成了充滿責任感的丈夫。

電視劇里從來沒有從天而降一場驚人的變故,讓每個人瞬間遭受錘鍊,一夜之間滄桑得判若兩人。他們也沒有合上書本後一拍大腿,頓悟真理從此鎧甲傍身。

我只是在陪他們傻笑,替他們尷尬之餘,年復一年,發現他們慢慢成長為另一種樣子。Joey 依然行為低幼,Monica 依然強迫症,Phoebe依然鬼馬。十年過去,這些點綴人性的漂亮羽毛依然在他們頭頂隨風飄,但是人生已經有了更厚重的根基底座,再也不是二十齣頭受了驚嚇隨時地動山搖世界崩塌的小孩子。

急什麼呢。

我很喜歡一句話,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並非要你放下功名塵土無欲無求,只是不帶著強烈的結果導向去做事,不是把一串葡萄放進榨汁機就馬上求一杯飽滿的果汁。

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非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哈維爾說。

只顧篤定往前走便是,胸中自有雲月。

末尾總是要留下公眾號 曲瑋瑋(qvweiwei1111)

讓淺薄回歸深刻,讓共鳴更有力量

http://weixin.qq.com/r/n0OMlErEZRcarQ739xaN (二維碼自動識別)

相信你會來


以前最開始的時候玩qq的時候我特別想要贊這一個東西,那時候誰要是發個說說下面一堆贊和評論簡直就是人群中最閃亮的一顆星,看著高達幾十個的贊和評論區熙熙攘攘的場景我會不由自主的想這個人也太受歡迎了吧,好羨慕...我也想被贊呢,然後會變著法的找一些有趣的話題想一些大家會感興趣的文字絞盡了腦汁斟酌遣詞造句如何才顯得最逗比和有內涵,可是每次寫好文字配好圖我就懶了,看著發送界面又覺得沒意思,然後厭厭的關掉界面。但我知道我內心是渴望這些的,渴望別人的關注,渴望我也有一大群朋友在我的說說下面嘻嘻嘻哈的自說自話。

偶爾發了條說說,也是不停的盯著手機屏幕有些期待著一些莫名的東西,期待著qq消息推送那叮的一聲。

後來開始玩微信了,可我的微信加的人很少也沒什麼人點贊,所以我很少發。上了知乎我看著有些人的爆照截圖微信里全是好多人贊呢,一排又一排,我又一陣羨慕,想想自己顏值也還可以雖然比不上從前,但也算長得清清楚楚,身材也不差幹嘛我就不行,我也....

想要贊啊!!!

一排又一排,全是小姐姐贊的那種。

但每次編輯好按著發送我又猶豫了,我想著我還要屏蔽下我媽我的親戚什麼的,不然這類照片發出去他們看著好羞恥,好麻煩還要分組,還是算了吧。然後又厭厭的關掉了界面。

然後玩玩貼吧玩玩社區平台,永遠都是小透明一樣的自說自話。

再後來我又玩了知乎.

有個問題好像是什麼叫做孤獨

有一個答主截圖 發了一條朋友圈 可是兩天以後沒有一個人贊,自己默默的刪掉了

我突然有點心疼,看起來真是難過啊。

再後來看著別人的答案瘋狂的點贊數上漲我又....

不對這次我好像沒什麼感覺了,我平靜的看著別人的答案界面,甚至沒什麼興趣點進別人的評論區,要是覺得寫得不錯就會思考下裡面的東西,有時候我看著會心一笑的東西就果斷點

個贊不管他是千贊了還是0贊小透明寫的。

我的微信還是沒什麼人點贊,但我開始發的多了。我寫的零碎的文字,生活中抓拍的有趣的瞬間,我拍了下來,寫了下來,想發也就發了.我看著別人的qq下面幾十上百的點贊開始也沒了什麼羨慕的感覺,只會覺得咦這人好像朋友挺多的嘛。

我猛然間發現我好像不再對外部的關注那麼渴望了,好像別人的看法別人對我是否喜歡都不那麼重要了,我甚至懶得管你怎麼看我。我覺得我自己三觀超正平日待人接物從不失任何禮數對任何人都不露驕縱之姿態,有最溫和的性格和最堅韌的意志,你還不喜歡我那我們應該是八字不合,可能上輩子我欠你錢吧。

我是個對變化很敏感的人,所以我馬上就停下來想為什麼,為什麼我以前這麼在意的東西我不知不覺就不在乎了

我慢慢的建立起了自己的價值觀自己成型的世界。這個精神自洽的世界可以自給自足,自己產生力量,我好像有了抵禦外界看法抵禦其他觀點想法的力量,外界的東西再沒那麼容易可以影響我的情緒我的思想。

我把以前用來尋找外部關注的精力全部用在了自己身上,用於給自己的世界添磚上瓦,在書里尋求理解,在音樂里體會情緒,在對身體的淬鍊里找到人生修行的真諦,看著它一點一點的愈加成型和堅固心裡滿是爆表的成就感。回過神來發現我好像已經好久沒因為別人產生過什麼情緒波動了。

我再也不需要從別人從外界去汲取一些我缺失的東西了,因為我已經靠自己補完了這一切。

我成長於一個缺愛的家庭,但我如今能從書籍和音樂中尋找到了更持久溫暖的愛。我有著自己的品味自己的理解不會被網上的略帶挑逗的三言兩語而帶的迷失方向,並不是說我變得封閉,而是我變得包容而強大,再不會為不同的觀點而惱羞成怒而想去說服證明什麼。

小時候極度自卑而缺乏關注,可現在我在微博上自說自話沒一個人評論但絲毫不覺得尷尬,反而覺得酣暢淋漓的寫完一篇文字的時候就像完成了一篇作品。我順著自己的思路一氣而成,寫完之後忍不住的點開看完一遍又一遍,然後在段落的起承轉合,一個字的用法上糾結半天,哪還會管有沒有人來看,有沒有點贊這種東西,我寫的爽就好了啊!!最後終於找不到糾結的地方了,我就滿意的點點頭關了軟體就安安穩穩的去做其他事。

以前看到句話說成長就是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真正的成長就是去慢慢的懂得去尋找一些東西來補完自己的缺失,逐漸變成一個無憾的圓形的過程。不是圓滑之圓,而是大希無聲大象無形之圓。

每個人小時候都是圓形,但隨著所受的教育不同生長的環境不同經由不同的故事,慢慢的有人長出了突刺,有人被磕出了缺口,甚至有人乾脆就被撞毀了。

然後從這時候開始,每個人的故事就開始變得大相迥異,隨著形狀的大相徑庭我們滾上了不同的路,相去甚遠。而這之後有些人選擇的修補選擇了縫合,有的人選擇放任自流讓缺口更深更大,讓尖刺更加的嚇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能滾出什麼樣的軌跡。

而你如何選擇全在你自己。

等到哪一天你完全的建立起你的精神世界了,足夠自洽圓滿,看著網上他人之言可以不再人云亦云只會拍掌叫好,遭遇不同見解不再跳腳反駁能仔細思考說一聲受教,甚至遇到無理辱罵的噴子能心平氣和的說我覺得你是個傻逼所以我不回你了,從前缺愛的人可以清楚響亮的說我很愛自己,不需要你來多愛我,從前自卑缺關注的人不再想討好他人為他人的想法而耗費精力黯然傷神的時候

我想那就是你真正的成長了。你得為自己鼓掌。

我知道關注我的有很多在抑鬱情緒中的朋友,都在私信告訴我你們有多痛苦。

我得告訴你們,這些道理你們以為是我坐在這裡扣扣腳就想出來的嗎?

人生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每一條道理都是日積月累的自我剖析,是無數個日夜的痛苦難眠,是說不清次數的崩潰又重建才總結出來,我才終於搞明白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我才敢摸著心口說我真的懂了。我的精神世界,不知道曾經破碎過多少次,但我又一塊一塊的,把它們全部撿起來,重新的建好,建的比上一次更強大。健身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是一個對靈魂,一個對身體。

我不斷的解構又重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不斷撕裂重建我的身體,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強大。

這就是我行走世上的人生信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送給你們,這群深陷抑鬱或者想要變得更好的可愛人們。

不要放棄希望。


每個人在學校或多或少都遭遇過負面傷害,我很感謝我的媽媽教會了我遠離負面傷害,遠離不了就勇敢應對!這種能力讓我至今受益!!!

我初中的時候在一個特別糟糕的班主任的班上。

糟糕到什麼程度,她的弟弟也在我們班,她弟弟喜歡一個漂亮的女孩,要讓這個女孩當女朋友,這個女孩不願意,他弟弟讓全班都不許跟那個女孩說話,班主任就默許這種行為。

這還不算什麼,班主任也不喜歡我,不記得是因為什麼了。她勸我和另外幾個她不喜歡的女孩,不要好好學習,及格就行了,不及格也沒關係,她有關係,可以辦弱智的證明,有證明也可以畢業,以後學個美容美髮過的比上大學好!

解釋一下她為什麼這麼做啊!因為當時北京地區的教學改革,初中班主任獎金從原來的畢業率,改為升學率。她把班級里大多數學生忽悠退學、提前招生、不參加中考了。剩下十多人參加中考,這些人參加中考之後,要麼考上了,要麼她給聯繫上私立高中了。她的升學率就是百分之百了,就能當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拿獎金了。

我回家跟我媽說這事,我媽說「那她幹嘛上大學當老師,她怎麼不學美容美髮。」

我當時就被我媽的話說明白了!現在想想真是感謝我媽,當初一起被討厭的女同學,除了我,大多放棄學業,真是被班主任毀了一生呀!

初三那年,學校請了一位外校的老師給講考試的重點,會議室不夠大,每個班前10名去聽。我在班裡排第6。她公開把我刷下來,用她喜歡的一個男生替換了。

到家我就把這事跟我媽說了,我媽打電話給班主任,班主任說不是她做主,是物理老師的意思。我媽馬上給物理老師打電話,物理老師根本不知道這事,物理老師人很好,告訴我明天去問教導主任。

我媽問我自己去行不行。我說可以。我媽說她一直在家,如果有事就給家裡打電話。

第二天周六,雖然我被刷下來了,但是我還是去了學校,班主任看到我去了,開始很不屑的說「名單里沒有你!你來幹什麼?!」我說「我想聽,一會兒問問教導主任能不能聽。」她趕緊說「那我跟老師說一下得了,教導主任今天不來!」

我去傳達室給家裡打電話,告訴我媽已經解決了。雖然進去的時候,同班同學詫異的眼神,讓我有點彆扭,不過還是順利的聽完課。

那天放學回家,我騎著車覺得自己充滿力量,有能力解決問題了!


1

就是不再忙著問別人生活最優解呀!

一低頭,碗里的飯就吃掉了。

一抬腳,眼前的路就走直了。

關於指引不開心的年輕人的金玉良言太多太多了,永遠是那麼一些古老的道理,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比如富貴險中求。

過來人,用新瓶裝老酒,把它們揉碎了,掰開了,摻著一些花哨和流行的方式,再給你說一遍。

現在看起來,如果給當年的自己的一條建議,一定不是大學該不該談一場純真的戀愛該不該混社團,而是早知道房價漲成這樣,就應該在北上廣三環以內買套房子啊。

你看,那些作家也是把一個個坑都跳了一遍,方把人生的法則都拎得門兒清。

藏著一顆七竅玲瓏心呢,才能把及時行樂的妙義,舉重如輕地放在你面前的。

所以,他們說,除了那些被罵得狗血淋頭的方案,和坐在陽台上失眠的夜晚,你還擁有在秋霧中吃到的放在小紙包里的熱栗子,聖誕樹上的蠟燭和鈴鐺,和洗手做羹湯的心上人。所以,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為此奮鬥。

可是,哪有一條通行世界的法則,那些人生指南,都是如我一般的小青年,在那些失意的凌晨午夜,滴滴答答敲出來的,今天能正著說,明天就能反著再說一遍,還說得頭頭是道。

別人不能幫你決定選A還是選B,不控制變數的實驗總是失效的。

最後只能兩手一攤,看著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2

有如Monica的金句,歡迎來到真實的世界,很糟糕,但你會愛上它。

不是說看清了人性就成長了。

在我看來,是不像小時候搖頭晃腦咿咿呀呀背誦著,人之初,性本善。而明是知道貪婪,虛偽,背叛都是人的本性之後,也能不去參與算計,笑著拉起對方的手說,我們一起玩耍。或者握著對方的手說,合作愉快。

3

今天做了兩個生日蛋糕,一個要求用16歲的蠟燭,一個要求40歲的蠟燭。我看著手裡兩個一模一樣的草莓慕斯蛋糕,心想她們可是同一個屬相同月同日生的呢,可是中間隔著20多年呀。

旁邊的師父說,你傻呀,她們都是40歲,只不過一個留戀歲月而已。我們這裡永遠是16這個數字蠟燭牌用得最快,女人過了20歲就永遠未成年了。

我也記得那個拖著行李箱站在大學門口的自己,那個站在成年人世界邊邊上的自己。

我也會看遍校園論壇里的帖子,看那些厲害的學長學姐這四年怎麼過,仔細閱讀該不該混社團該不該談戀愛該不該考托福雅思該不該和室友搞好關係的Tips。

大一就把學生會青協團委羽毛球協會街舞社全部報了一遍,每天趕場子一般奔波於各種活動。

光怪陸離的遊樂場玩一圈,和朋友們手牽著手跨進這個光鮮亮麗世界的大門,笨拙地學著如何畫眼線,如何穿高跟鞋,如何說話擲地有聲,如何面對學弟學妹的發問時不怯場,如何不在偶遇陣雨的時候顯得太過狼狽。

那時候啊,我們也熬夜,做PPT寫方案改設計稿,分析那些遙不可及的商業案例,就像一個大人的樣子。

我太想離開校園了,太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真正大人的樣子。懷揣著一身傲氣,要離開所有的保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畢業就好像真的過上了我想像中的生活。在CBD上班,住在酒店公寓,10米挑高的大堂,坐擁城市夜景的落地窗,一絲不苟的職業裝高跟鞋,永遠在出差,永遠在開會,永遠在接電話。

你會不知不覺地學會許多八面玲瓏的處世之道,會議之前該列印多少份圖紙,礦泉水瓶蓋應該先提前擰開再合上,放在boss手邊的右上方。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什麼場合應該一口飲盡杯中酒,什麼人面前該低頭,笑臉盈盈地咽下無盡的委屈和不服。

你才發現大人的世界一點都不可愛。

最後把傻事都做一遍,才學會面對自己的軟弱和無能為力。

於是,終於在好友喝醉時,說完一番真心話之後,問你一聲,這種感覺你明白嗎。

你可以雲淡風輕又無奈地回答一句,我懂啊。你以為我沒被坑過嗎?對啊,承認啦,是我傻。

4

如果你連貫地看過幾百個關於迷茫的問題,就會發現,其實大多數的迷茫是相似的。

這世上的煩惱就如同每天的落葉,掃得完嗎?

掃不完。

那還掃嗎?

掃。

不擇手段非豪傑;不忘初心真英雄。

這是電影道士下山裡面,周西寧和何安下在桃花樹下的對話。

去年這個時候,我還特地發了個朋友圈。上山,下山,再上山,才能看見萬古星辰。我也記得有個朋友在評論里回復我,希望你不要再下山了。

如果一個人走了好久好久的路,經歷過低谷,哭過,醉過,絕望過。

低頭看看,路還在,自己也在,都算是幸運的成長了。


從開始哭著嫉妒,變成了笑著羨慕。


成長就是一種不斷啪啪打自己臉的過程。

記得有一次看奇葩說,就是羅振宇老師最後一次發言。

說到,什麼是成長。

成長就是,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之間的那一條溝,你必須要不斷的打碎自己,然後重新把自己黏上。

慢慢的經過那條溝。

說實話,沒有一定成長經歷的人,或者經歷過一定程度苦難並從中獲取財富的人。

很難聽懂這句話的含義。

也就是說,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部分否定過去的自己。

並且,你可能重生的新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完全相反。

你過去有一個觀點是向左,但你也可能完全180度大轉彎,向右了。

我曾經最鄙視那些讀書學習的人。

覺得他們這輩子死讀書有什麼用,還不如去社會上鍛煉為人處世的能力。

但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

人家進入社會照樣可以鍛煉為人處世能力,並且平台比你高几個檔次。

結果,你畢業的起點就比別人低,而且別人接觸的人也很優秀,很快就可以拉開距離。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愛錢,後來又不愛了。

說自己是一個對錢完全沒有興趣的人。

當時我確實是這麼想的,因為覺得錢並不能給我帶來快樂和幸福。

就是不是像國人那麼對錢有這麼痴迷的想法,非得要賺那麼多錢幹嘛。

我覺得一個月有個基本的生活費就可以了。

可是後來發現,我自己沒錢,買吃的明明有更想吃的,但是由於貴了點就不買。

明明不想走路,可以打車的,但是為了省錢選擇了走路。

我覺得錢,不一定要有多少,但是中產水平還是要有的。

畢竟錢可以買一定程度的便利,也能滿足部分的需求。

我曾經還夢想成為救世主,去拯救蒼生。

可現在感覺,那不過是一種自戀到極端的行為。

以前我也討厭自大愚蠢的人,但後來發現我自己就是自大愚蠢的人。

我曾經還以為自己是一個,一個人就可以滿足自己精神需求,孤獨前行,不需要和別人接觸的知識分子。

而且覺得內向,孤僻,清高是一種知識分子的驕傲。

後來發現自己不過是個傻逼。

我現在特別喜歡和人接觸,特別喜歡社交,覺得與人交流,親密關係,可以給我帶來很多趣味和幸福。

所謂的那種傲慢清高的感覺,不過是,自己的意淫。所謂的那種內向不想和別人接觸,不過是社交障礙,無法從人際關係中收穫喜悅。

又啪啪打自己臉。

曾幾何時,我告訴我身邊的朋友說,我這輩子唯一的心愿就是找一個靈魂伴侶。

然後死而無憾了。

但是沒過多久,我又打自己臉。

我發現愛情這種事情,並不是必須品,當我自己能夠滿足我的精神需求,自給自足的時候。

我就沒覺得靈魂伴侶是一件多麼必要的事情,反而愛自己,讓自己成長,做熱愛的事情,把生活過得幸福多彩才是最關心的。

說了這麼多點,我其實想說的是。

人生在不斷變化,有可能你變的更好,有可能你變的更不好。

但,你不可避免的在走向成熟。

即使那看起來不好,比如你變成了一個你討厭的人。

但其實這是讓你反思,是不是自己對他人過於苛刻,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

又或者,你本來覺得愛情充滿嚮往,但現在你開始懷疑它,你認為這是墮落。

並不是的,說明你開始思考。

成長就是如此,您扇自己耳光越狠,越是接近客觀,而不是主觀的臆斷。

你就會越成熟。

不要怕扇自己耳光,大不了就被人笑笑,到後來你會發現,被人笑笑已經是一件無痛無癢的事情了。

你只需要在乎自己是不是更加篤定,平靜。

所以真正的強者,是尊重事實的人。

學會尊重事實,就是成為強者的必經之路。

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過去的你已經不是現在的你了。

曾經的你,現在的你,那便是人生的距離。


不潑雞湯人會以更宏觀的視角看問題,問題會更為透徹。

本答案將從兩個方面闡述這個問題:

  • 理論層面: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 個人經歷:自身視角的轉變,以及帶來的影響

=== 理論層面: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

按照科爾伯格的理論,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3個層次,6個階段,如圖所示:

補充說明一下這三個習俗水平

  • 道德前習俗水平層次:還不了解社會風俗和道德規範

  • 道德習俗水平層次:遵從社會風俗和道德規範

  • 道德後習俗水平層次:完全理解甚至超越一個社會的傳統道德規範

卧槽,什麼鬼,說人話!

舉個經典的栗子,海因茲偷葯:

場景一:

一個女人患上一種奇怪的癌症,將不久於人世,有一種葯能救她,這種葯的價格是每劑$4000。他的丈夫海因茲到處借錢,用盡所有合法的手段,卻只籌到$2000。他乞求研發藥物的醫生給他打折或允許他延期付款,但這個醫生拒絕了。

海因茲應不應該進入實驗室偷葯?為什麼?

場景二:

海因茲進入實驗室偷竊了藥物,第二天,報紙報道了這樁入室盜竊案。警官布朗是海因茲的好友,他想起自己頭天晚上看見海因在實驗室附近出現,形跡可疑,隨後還看見海因茲從實驗室溜走。

布朗應該報告自己看到的事嗎?為什麼?

場景三:

布朗警官報告了事情經過,海因茲被捕受控, 如果罪名成立,他將面對兩年監禁。海因茲被判有罪。

法官應該判海因茲入獄嗎?為什麼?

道德前習俗水平層次:還不了解社會風俗和道德規範

處在第一階段(懲罰與服從階段)朋友們會這樣思考:「這樣做(或不這樣做)會惹麻煩嗎?」

「一個行為是好是壞,取決於其後果,而非人們對其內涵價值的認識和評價。盲目服從權威、避免懲罰,就是對的。從不思考權威或懲罰所依據的道德規範。」

—— 勞倫斯?科爾伯格

此階段的人不進行判斷,不管道德標準,只為了逃避懲罰,對這個問題的反應會是:

場景一:

  • 海因茲不該偷葯,因為他會被捕坐牢。

  • 海因茲應該偷葯,如果他不去偷葯,可能會挨太太罵。

處在第二階段(工具主義階段)朋友們會這樣思考:「這樣做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同時是否也能滿足他人需求」

「好行為意味著「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有時也指能滿足其他人的需求。」

—— 勞倫斯?科爾伯格

此階段的人會考慮物質利益,投桃報李。類似於商業談判,原則是互惠互利,而非忠誠、感激或公正。如果一種行為能令他滿足他人需要或者屬公平交換,則會執行。因此,對這個問題,反應可能會是:

場景一:

  • 海因茲應該偷葯,治癒妻子,這樣她就能為他做飯了。

  • 那個醫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來研究治療方法。海因茲偷葯對他不公平。

道德習俗水平層次:遵從社會風俗和道德規範

處在第三階段(乖孩子階段)朋友們會這樣思考:「如果我這樣做,人們會怎樣看我?

「良好的行為就是取悅或幫助他人,被人認可,合乎社會主流要求,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自然』的行為。判斷行為的思考角度,常常是『這很重要』、『能受到讚許』。」

—— 勞倫斯?科爾伯格

此階段的人更多的會考慮人際關係,希望合乎主流要求,與大多數人一致,取悅他人(所謂的合群)。常常以犧牲自我來完成「受人讚賞」的心理愉悅。對於海因茲的問題,可能會這樣思考:

場景一:

  • 海因茲應該偷葯,他可能會坐一陣子牢,但他的妻子會覺得他是好丈夫。

  • 海因茲不應該應該偷葯,他可能會背負偷竊的罵名,在日後的生活中受到白眼。

場景二:

  • 布朗警官應該報告他看到的事——海因茲跡可疑,還從實驗室跑了。因為,他的上司會喜歡。

  • 布朗警官不應該報告他看到的事,因為他的朋友海因茲會不高興。

場景三:

  • 法官應該因為海因茲偷葯而判他入獄,因為他讓實驗室的人受到了損失。

  • 法官不應該因為海因茲偷葯而判他入獄,因為他是為了給妻子治病,動機是好的。

處在第四階段(遵守法律與秩序階段)朋友們會這樣思考:「不越雷池一步,法不容情,照章辦事」

「正確的行為在於履行責任,尊重權威,自覺維護社會秩序。這個階段的人努力適應社會,他們將社會當作一個由固定的角色、法律和權威組成的系統,任何違反規則的行為都將引發社會混亂。」

—— 勞倫斯?科爾伯格

對於這個階段的朋友來講,關注點已超過周圍群體,並引申到了更廣泛的社會層面——維護秩序。對他們而言,履行法律的義務高於對家庭、朋友或團體的忠誠。

「法律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法律是萬萬不能的」

—— @一笑風雲過

對於這些朋友,他們的選擇可能會是:

場景三:

  • 海因茲身為丈夫,有責任救妻子,所以他應該去偷葯。但偷竊是錯誤的,所以海因茲應該準備接受法律制裁。

  • 竊是犯法的,法官應該判海因茲入獄,即使海因茲的妻子不久於人世也不能例外。如果法官不判海因茲入獄,其他人可能以為偷竊是正確的行為,就會引起社會混亂。

道德後習俗水平層次:完全理解甚至超越一個社會的傳統道德規範

處在第五階段(社會契約階段)朋友們會這樣思考:「這個行為,是否會在和會整個社會規範的前提下保護個人權利?」

「通常帶有功利主義色彩,傾向於認為正確的個體的權力和行為應合乎整體社會規範,這一規範經過嚴格檢驗,並由整個社會全體成員約定。他們強調法律可以因考慮社會效用而作出合理的改變(這不同於第四階段的人,他們的認為社會規則是固定不變的)。」

—— 勞倫斯?科爾伯格

對於這個階段的朋友來講,他們的決策不再以個人為核心,而是轉到了社會總效益。同時他們也認為秩序需要維護,但不應盲從。如果為了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秩序可以進行調整。於是,對於整件事情,他們可能會進行如下考慮:

  • 海因茲應該偷葯,雖然法律反對偷竊,但每個人都有生存權。海因茲應當被拘禁並因偷竊被控,但有必要考慮他的妻子生命垂危的情況,重新解釋有關法律(反偷竊)。

  • 那個醫生的決定令人不恥,但我們必須保護他獲得合理補償的權利(因為他的研究發現)。因此,海因茲不應該偷葯。

處在第六階段(普世道德原則階段)朋友們會這樣思考:「這個行為是否符合本質性的道德原則?」

「正確的行為應當由人考慮道德原則的合理性、普通性和連貫性,憑良心自己作出決擇。這些原則是社會倫常的高度概括(金科玉律、絕對道義),而不是如十誡那樣的有形的道德規範。這些普世原則發自人的內心,體現公正、互利、平等人權和個體的人格尊嚴。」

—— 勞倫斯?科爾伯格

對於這個階段的朋友來講,他們更多的會考慮道德原則的本身。這些原則不是固有的道德規範,而是公正、互利、平等和人格尊嚴等普適性原則。

這裡可以參考「無知之幕」

——哲♂學家 @吃喵糧的汪

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會進行這樣的思考:

  • 海因茲應該偷葯救妻子,因為保護生命的原則高於維護財產所有權的道德義務。

不妨在評論區里留下你的所處的階段?

=== 個人經歷:自身視角的轉變 ===

接下來的文字看上去可能有點神叨叨,不保證可以完全準確地進行表達,但我盡量。

拋去科爾伯格的理論,在我過去的成長中,完成了以下視角的轉變:

  • 個體階段:站在自身的視角考慮問題

  • 階層階段:透過階層的仰俯考慮問題

  • 時間階段:站在時間的維度考慮問題

個體階段:站在自身的視角考慮問題

這個是每個人先天便具有的。

通常來說,在做決策的過程中,人總在認知前提下,會做出基於當前信息環境的最優解

但毫無疑問,每個人觀察事物的角度都是有限的,都會有大量的信息盲區。

這就導致了,做出的決策,會是個人的最優解,但很難會是整體的最優解。

階層階段:透過階層的仰俯考慮問題

之後呢,為了能夠將問題看得更為透徹,在過去的日子裡,讀了各學科的經典著作,也嘗試了20多種工作。

去年的時候,從北向南,流浪了好幾個月,進過工廠,也當過乞丐。或仰或俯,以更多的姿態,去審視問題,以及我們所處的世界。

在這個時候呢,似乎get到了一種新的能力:第三人稱

簡單來說,

玩遊戲的時候,獲得了金幣,你會開心。但這種開心不會影響你的決策,因為你知道獲得金幣的是你的角色,而非你的個人。

同樣也是玩遊戲,損失了生命值,你會不爽。但這種不爽不會導致你的抑鬱,因為你知道獲得金幣的是你的角色,而非你的個人。

漂泊許久之後,在宏觀看待問題的同時,似乎還能夠脫離個體的存在,以上帝視角獲得更多信息。在控制我如何去做的同時,也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去想。(概念上有點類似於第二意志自由,the second free will)

進而呢,在絕大多數環境下,都可以做出最優解,並且保證自身的行為不受到外界的干擾。

時間階段:站在時間的維度考慮問題

算是意外之喜吧,在耶路撒冷的一片墓地前。就是這裡:

之前一直都覺得自己將要領悟些什麼,即將噴發的感覺,然後在這篇墓地前一朝領悟。說真的,這種領悟很難用目前我所掌握的語言(中文/英文)來描述,強行敘述的話,應該是這樣:

  • 科爾伯格理論中社會層面應加上時間維度,我們所處的環境是剎那的一瞬。

  • 跳出時間,然後再從時間的視角來審視,不同的世界觀。

算了,這真不是人話,送我回火星吧!

╮(╯_╰)╭

最後,別忘了在評論區里談談你所處的階段。


一、

小學的時候遭遇過校園冷暴力。六年級時轉到一個新學校,班上的同學往我的抽屜里潑水,把我的書揉皺丟在垃圾桶里,在我的筆袋裡面放毛毛蟲。早上我進教室的時候,黑板上寫著謾罵我的話,還有下面一片不懷好意的笑聲。除了一個堅定地維護我的好朋友,沒有人願意和我一起玩。

這件事讓我介懷了許久,直到上了高中,晚上還經常做關於小時候被欺負的夢,半夜驚醒一身冷汗。當第一任男友在和我吵架時說出「這麼多人討厭你,不是你的問題是誰的問題?」的時候,我知道我們之間徹底結束了。

說不在乎,那絕對是假的。

去年公休假回老家,陪媽媽逛超市,想問擺著醬油的貨架怎麼走,突然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穿著導購制服站在貨架邊的,是那個曾經帶頭欺負我的女生。

我終究還是遠遠地繞開了。


二、

大學的時候,自以為和平而又給足了面子與前男友say goodbye,結果分手以後,作為同院系同學的他在社交網路上散播我的流言蜚語,說我和很多人上過床,還拿著水果刀衝到我宿舍門口,揚言要殺了我。而我在分手前拒絕過無數次他的進一步親密行為的要求。

我質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你不理我了啊,只有這樣才能引起你的注意。」

多麼可笑又漏洞百出的話呀,但是,除了我的室友和個別好友,除了我的父母,沒有人相信我。

同學們興緻勃勃地在茶餘飯後講起這件事,添油加醋地描述我的種種不堪,末了再補上一句「沒想到她居然是這樣的人。」

我氣的發抖。但是一滴眼淚也流不出。

我成績一直不錯,高考是全省前1%。我以為離開出生的三線小城市考到985,從此就能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可是我的人生完了。

我患上了抑鬱症。

我恨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恨輔導員在我求助於他的時候告訴我要息事寧人,恨他最終也沒有給ex哪怕一個處分;我恨我的同學,恨他們添油加醋地講著污衊我的子虛烏有的事情,恨他們把我的苦楚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我尤其恨和我一起工作的同學,我以為我們是朋友,他們卻第一個迫不及待地散播我的謠言;恨我的ex,幾個月的時間裡一直是我在單方面地付出、無條件地遷就,他卻做出了如此下流的事情。

我恨不得在無數個夢裡,將他們千刀萬剮。

修習REBT已經四年了。我開始慢慢地想明白一些事情,開始明白魯迅先生說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我只覺得他們吵鬧」,大抵如此吧。開始明白,其實別人沒有義務考慮我的感受,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既然和自己無關,當然要做有趣的事的。開始理解輔導員,那時候他剛讀完大四,其實也沒有經驗處理這樣的情形,只是本能地想到要維護學院的聲譽。而且他事後已經向我道歉處理不夠妥當,只是我一直到畢業都沒有原諒他。開始告訴自己,這件事不是我的錯,不要再攻擊自己了。

我不恨,但是也不會原諒。仇恨消耗了我太多的元氣,那些人早已忘記了自己做過的事情,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著,我卻一次一次地去心理衛生中心,一片一片地吃西酞普蘭。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教給我不要把自己的情緒寄托在別人身上,自己才是自己快樂抑或痛苦的唯一源泉,要把絕對化的要求改成可有可無的願望。當非常不好的事情發生時,要努力接受現實,在可能的情況下去改變狀況,如果改變不了就要學會在這種狀況下生活下去。

我接受了。我要在這種狀況下繼續生活下去。

我只是一個普通女孩。我不再怨恨,我選擇不原諒。


三、

很多朋友對我的評價是「心態好、性格好」,事實上,以前我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人。被情緒裹挾的時候,我就像一列失控的小火車,誰攔著我我撞誰。

修習情緒管理取得階段性的提升是在2017年。因為開始在知乎上和其他平台創作,而網路會放大人性的惡。

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僅僅因為一個觀點與你不和就會問候你全家,甚至詛咒你去死;會用一萬個理由來證明我身邊沒有這樣的人所以你就是假的,證明你就是在編故事;會憑著一個似曾相識的印象說你一字一句敲出來的文章是抄襲,說你寫的什麼XX玩意。

有好幾次被氣的再也不想寫作。

但是劉丞總是安慰我說,有人喜歡看喵喵寫的文章呀,你總是不理那些喜歡你的人,總是因為那些故意找茬的人生氣,那喜歡你的人該多難過呀?

後來也在用一些REBT的方法來說服自己,相信「他們只是普通人,人都會有不理性想法」,我知道這是正常的,是人性的一部分,而自己在控制不理性想法方面比他們做的更好。

於是很少有人和事能激怒我了。

在修習情緒管理的時候也意識到一些自身的問題。以前的我不懂得收斂,總是鋒芒畢露而沒有顧及到別人的情緒。

開始學著低調做人,不再總是滔滔不絕地說自己如何如何,而是主動發現別人的閃光點;遇事先換位思考,想想如果我是他,我希望聽到什麼樣的話,我希望對方怎麼做。

其實換位思考是很早就知道的特別簡單的法則,只是以前太在乎自己了。

當我開始把自己放到次位而是先考慮別人的時候,我的人際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我去主動發現別人優點的時候,他們也會發現我的優點;當別人故意激怒我,我卻風輕雲淡地避開衝突時,收穫了真誠的道歉和良好的口碑。

結識了幾位交心的朋友。有人說我不好的時候,朋友們比我還憤怒,他們站在我前面保護我,再也沒人欺負的了我了。


四、

2017年對我來說是非常特別的一年。

當朋友圈都在各種刷屏新年願望的時候,我唯一的心愿是「好好活著」。

2016年,本科畢業前夕,抑鬱症加重,發病的時候我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終結自己的生命。不是想死,而是不想活;不是因為有什麼不能忍受的痛苦,而是活著對我來說實在太累了。真正的絕望不是什麼沉重的打擊,而是對生活再無任何期待。

這麼多年以來,我已經習慣了獨來獨往。從來沒有希求過被人喜歡,只希望別人不要討厭我就好。

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遇到一個愛我勝過愛自己的人。

我現在的男朋友,這個像小太陽一樣溫暖的男孩子,大家眼裡的開心果,這一年不知為我流了多少眼淚。他奪過我手中的利刃,摘下我捆好的繩索,去漫漫黑夜中搜尋我湮沒在墨色中單薄的身影。他抱著我,流著淚哭著求我,「喵啊,再多活一天,就一天。」

有一天半夜被他啜泣的聲音驚醒,窗帘的縫隙里透出的光線打在他臉上,映出一片明亮亮的水澤。他一邊哭一邊說,「喵喵,求求你,不要死。沒有你我該怎麼活下去啊,不要死啊。」

心頭一酸。

我虧欠他太多了。

很多小夥伴對我的印象是「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女生。」

事實上,我剛來知乎的時候,是把知乎當成樹洞的。有太多的負能量想要宣洩,但是又找不到出口,我只能在匿名地網路世界裡傾吐心聲。結果很意外地有那麼多人鼓勵我,祝福我。男朋友說,你不要總是寫這些不開心的事,你應該把開心的事寫出來,這樣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這些文章,心情就會好起來了。

一開始只是寫生活中的事,有個小夥伴對我說,我的文字讓他有了生活的動力。

我還有個很厲害的朋友,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這兩件事啟發了我,我發現,幫助到別人是會給自己帶來快樂的。

我想了想,自己能幫到別人什麼呢?學生時代我的成績還不錯,很多同學都被各種學習問題困擾,不如我就寫寫怎麼學習吧。而一個問題的背後通常有很多問題,我發現這些困擾大家成績提升的原因不僅僅是解題方法本身,還可能是睡眠不足,是心態不好,是缺乏目標,是過度用力沒有勞逸結合……

我自己的經驗是有限的,為了讓自己的文章更科學、更有說服力,我只好讀更多的書來增長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輸出。

每次看到有同學私信我某些對我文章片段的理解,或者告訴我試用了哪個辦法覺得很有幫助,我都會由衷地覺得開心。

但是我不能只在原地踏步,我得學更多的知識才能對得起大家的喜歡呀。於是我又學了理財,然後把自己學習中的一些心得,一些我覺得頗有裨益的內容寫出來分享。18年我也會學更多的新知識告訴大家的~

2017年,我遇到了好幾位貴人。他們是各個領域的精英,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無私地給我各種幫助;當我困在自己思維的小圈子裡時,他們一語中的地點醒我;他們和我分享自己圈子裡的資源,帶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在知乎上有了第10萬名關注者。

希望2018年,我也能成為別人的貴人。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的話,我想抱抱那個16年春天站在薈萃12樓窗邊、絕望得想要一躍而下的自己,告訴她「友情是你的,愛情是你的,財富是你的,這些都會在2017年給你。你不去試試看,怎麼知道自己得不到呢?」

(2017年秋,攝於母校)


五、

我特別不喜歡「逆襲」這個詞。

真正的逆襲是不存在的,所謂能夠「逆襲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是閃閃發亮的金子,只不過由於某些因素,光芒被隱藏了起來。能夠通過努力從二本三本考上985的人,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學習的能力,只是之前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或者是因為動力不足;能夠離開溫水煮青蛙的生活,然後在更有競爭力的職場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有敏銳的觀察力、非凡的膽識與魄力,只是缺少放棄舊生活的勇氣。

也許你在過去的一年過得很不順遂,覺得自己平平凡凡普普通通,沒有任何過人之處。

別急著否定自己。

你本來就是金子,只是還沒發現黯淡的塵埃下面自己的光芒。

2018,一起加油!


前不久,和老媽聊起小時候。她說有一年,我和班上女孩子玩得很好,被班霸找上了,天天遭他毆打,一身傷痕的跑回家。

我媽給我擦藥,她問我:為什麼不還手?

我說:他已經犯錯了,我怎麼能錯上加錯的去打他?

我媽說當時她忽然有種錯覺,在我後腦勺,一道靈光正噴涌而出,她恍惚看見了佛性的光輝。

不過這種光輝很快就蕩然無存了,在某個早晨,當我一蹦一跳的跑去上學,發現女孩子因為害怕,都不肯跟我玩了。我憤怒得渾身發抖,在操場找了一塊板磚,一步一步走向了那個班霸……

最後還是沒打過。

我媽說,三歲看老。我從小就沒什麼骨氣,又虛偽得很,都痞成這樣了,居然還懂得衝冠一怒為紅顏。大概以後長大,吃虧都是在女人的身上。

我媽不要太有先見之明。在我長大成人的路上,真的被很多女人傷害過,被騙,被分手,被中年婦女開著摩托車徑直碾過……

我十三歲那年,正是發育的關頭,急需養分滋養,我媽給我買回來各種高鈣奶,我連喝了三個月,配著鈣片吃下去。個頭一點沒有見長,依然小小個的。

彼時我媽在鄉下工作,家裡面只有我和我老爹,大老爺們和小老爺們,都不會做飯。啃了很長時間的泡麵,吃得兩人臉都綠了。後來我奶奶從鄉下上來,給我們煮飯做菜,情況依然沒有什麼好轉,奶奶她老人家很好的保留了鄉下的習慣,星期一做了一大盆子菜,直到星期天,吃的還是那盆菜。我的個親娘,我感覺,我一整個青春期都要種在這個盆里了。

我人比黃花瘦,我老爸終於看不下去,丟給了我一筆錢,讓我自己去學校食堂辦飯卡。

我讀高一那年,學校相當自由,食堂可以隨意進出,課間進去,點一份外賣都行。那時候,校園裡還商討成立學生會,大家討論學術自由的話題,在這個偏遠小島里的二級中學,竟然產生了思潮的萌芽,想想簡直不可思議。

可是後來校長因為亂搞男女關係,被撤職,調來一個新的校長,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嚴格校規。學生會的事也被壓了下去。

當時我們都覺得這個新校長腦袋有坑,可悲的是,一個腦袋有坑的人,多半是不會意識到自己腦袋裡有坑的。新校長封閉了食堂,每天只在放學的時候開放半個小時。他還很溫馨的在我們的用餐時間,播放《東方之珠》等經典老歌,每到這種時刻,我們都非常的絕望,彷彿自己是一頭東方之豬,擠在一個豬圈裡進食,那位飼主的品位還差得有夠可以。

我有一個愛好,就是課間去食堂買一根熱狗,然後走到教學樓定,看著島外的雲山霧繞,吃著那根熱狗,心裡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比如老爹老娘為什麼總是分居兩地,比如樓下那條狗為什麼總在夜裡狂叫,搞得我整夜失眠,比如同桌的那位姑娘,為什麼要在我的桌膛里放千紙鶴,還愛沖我笑。

有天我去食堂,遇見朋友們蹲在食堂外抽煙。

我鄙夷的看著他們,說:就知道墮落,沒點人生追求。

他們說:石油經濟不景氣,股票還套牢了。

我說:你們還買股票啊?

他們說:沒買啊,沒買就不能跟著苦悶一下下嗎?

我折服了。天氣轉涼,我踢開其中一個,聚在他們中間取暖。

那一天,新校長閑來無事,前來食堂檢查,他呦吼了一聲,多麼奇妙的畫面——幾個男生蹲在門口抽煙,一個姓葉的,蹲在中間專註的啃熱狗。

我們集體悲劇了,新校長罰我們跑操場。我們被迫脫下外套,在操場上迎風奔跑,就這麼變成了一群拉風的追風少年。

關我毛事耶,我只是路過啃個熱狗好不好?

校長搖了搖頭,說出了一句很有歷史底蘊的話。

不患寡而患不均。

那一年的冬季,寒風蕭瑟,拉風少年們為了取暖,揮汗如雨的奔跑著。

梅雨走後,那年的夏天,悄無聲息的來了,學校組織了大規模體檢。歷經泡麵,食堂和新校長,我越來越瘦了。我的班主任憂心忡忡的對我說:葉小白,你會不會被認為是有病啊?

我也意識到事態不妙,同齡的很多同學,都已經有了大塊的肌肉,而我的體重還在兩位數,加上留了長發,越來越像女孩子了。這樣下去,不被認為身體有毛病,也會被認為心裡有毛病。

於是我又去找了一塊板磚。這塊熟悉的,伴我一路出糗的板磚。是不是預示著我長大後也要搬磚呢?

體檢那天下過了雨,我吃過大盆早飯,兜里偷偷揣了一塊板磚。當我小心翼翼站上體重稱,老醫生扶扶眼鏡,報出一個一百斤。

我的同學們都激動了。他們紛紛走上來,握住我的手,對我說:葉小白,你胖了。

我說:長大了。

他們說:恭喜你,你是個大人了。

回家的路上,雨已經停了。兩旁道的路上種滿了大樹,枝葉低垂,空氣中有雨後的味道。

我兜里揣著那塊板磚,安靜走在路上。沒有熱狗,只有手裡多餘的一塊板磚,我想著那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樓下的狗吵得我失眠,同桌姑娘的笑,老爹老媽總是分居兩地。

那一年我十三歲,喜歡想一些滿天亂飛的問題。那天我想,老爹老媽總是分居兩地,他們會不會離婚呢?離婚了,我又該去哪裡呢?我又會變成什麼呢?我突然意識到這和以前不一樣了,思緒落在地上,又像有一朵黑色的雲擋住了一直照在我前方的燈塔一般,我走在過雲雨的街上,散失掉了所有力氣。

這種全身無力的感覺,他們說就叫做成長。

在那個時刻,沒有受傷,沒有淚水,我就那樣長大了。

—end

我是葉小白,寫小說的壞青年,在流浪的大尾巴狼。

已出版《你的怪獸男友》。

是一本有趣的書。

講故事的公眾號:葉小白


昨天去公司飯廳吃飯,下樓路過走廊的時候聽見有人哽咽的聲音,我往前走才發現是飯廳負責收錢大媽,她雖然極力的忍耐,眼淚還是止不住。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走過去問她r u ok

她抽泣著顫抖的聲音對我說,just walk away.

我這才離開去了飯廳,當我吃完飯準備上樓的時候,看見結賬的又換成了她,忽然想起那個跟我一起上班的小姑娘,和在一起多年的男朋友分手了,哭了一晚上還是要來上班,去廁所哭完回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

大概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吧,哪怕再難過再傷心,在人前還是要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的繼續下去。

話說,我天在飯廳沙發區吃東西,又有另外一個痛哭的女生,哭的上氣不接下氣,連公司的醫生都來了。

可是下午還是一樣上班,哎


那些人,最終都選擇閉口不言。

原因無它,要麼是太疼了,要麼是忘了,就那麼簡單。

你自己也想不起,你是從什麼時候變成了這副模樣。連活著都累,那還有什麼力氣去展望未來,回憶從前。

很多從前堅守的,如今都破了戒。曾自認剛正不阿,如今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比別人要機靈那麼一點。

初戀的臉在你記憶中已經模糊不清,身邊的女人你又不太滿意。

喊來幾個老弟兄喝酒,可落座都是大眼瞪小眼,從前熟到太多東西不夠講,談到近況,卻悶的發慌。

襯衫買免熨的,碗碟買一次性的,一周看一本書,雖然沒什麼用,但還是讀了下去。

讀到張愛玲的那句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你楞了楞,你好像明白了些什麼道理,眼睛有些濕潤。濕潤完了後,你又繼續加班。

你開始存錢,哪怕現在廈門房價三萬,你咽口唾沫,還是存了。

吃些什麼呢,有什麼吃呢,你翻來覆去的想,罷了,沒那個心思,還是點了外賣。

葯櫥里放了落滿灰的維生素ADCDEFG,紅紅綠綠的瓶子,都是你家人送的,但沒有一瓶吃完。

路過乞丐,不論真假,你都給,你連看都不看他。

公司里的大姐們圍成一圈,用你剛好能聽到的音量嘲笑你穿衣是走鄉土路線,你坐在位子上沉默不言,晚上回家打開QQ匿名好友挨個跟她們說一句你去吃屎吧。罵完之後,你心滿意足帶著微笑進入夢鄉。

你偶爾閑暇時間翻開知乎來消遣,看著那些政治正確無比的答案,又抬頭看看身邊的人們,你搖了搖頭,又低下了頭。

好不容易得閑出去蒲,結果身邊湊來個二五八楞的姑娘,端著八塊五一瓶的雞尾酒遞給你,大眼睛眨巴眨巴的閃「我有酒,你有故事嗎?」你差點兩個大耳瓜子上去,你才有故事,你全家都有故事。

可到最後,莫名其妙的,酒喝多了,故事也講了,小姑娘哭成了淚人,說要去廁所補個妝。你貼心的允了,隨後開始打開手機翻找附近的酒店,大床的,粉紅色的。

等了半個鐘頭,姑娘還沒回來,你也沒有惱怒,徑直走向吧台把賬單結了。

回到家也沒有失眠,暖洋洋的被窩,薰衣草的味道,橘黃色的燈光,你覺得自己快要睡著。

酒勁還未全消,胃裡有些反酸,大半夜又折騰了起來,你捂著馬桶吐個沒完。

嘴也沒漱,你掙扎著爬回床上,被窩還是暖的,燈也還沒關,你鬆了口氣。

唉,如今什麼都有了,又什麼都沒有了。


我覺得真正的成長,就是充分地了解了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不去違背它、否定它,而是選擇去掌握它,適應它。

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說過,成長的過程,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開始接納真實的自己,看清這個世界後,你會覺得很疼。

我曾經以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能像《摩登家庭》里那樣,以無比寬容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你,而結果是,儘管你努力考上了名校、甚至靠著自己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在他們眼裡依然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個是不相親和不考公務員;

我曾經以為所有的社交,只要付出你的真心,也能換取對方的真心,而結果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越來越體會到什麼叫作等價交換的友情;

我曾經以為緊緊抱住你的那個人一定可以陪著你天涯海角地老天荒,可最後是,你生命里的過客越來越多,越來越留不住人,人走茶涼;

有多少次你拿出手機卻找不到一個可以打電話然後對著他大哭的人;

有多少次你會害怕回家過節面對親戚;

有多少次你會希望有人能給你擁抱;

又有多少次當你走在街頭,你希望此時此刻能夠有一個人來見證你此刻的碌碌無為。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成長是一個越來越孤獨的過程,其實你會發現,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會遇見越來越多的人,可你的社交圈子彷彿在不斷縮小,像是一個逆生長的成人,反思一下,你聯繫來聯繫去的朋友,好像也只有那麼幾個人。

我記得我大四實習那會兒,有一次我晚上10點下班後,我走出大樓,拿出煙卻發現火機落在了辦公室。

然後我在公共區域找到了一個哥們兒,說,嗨,有火么。

他幫我點著,笑著看著我,挑了挑眉,說,才下班啊?真辛苦,我也是。

我看著眼神溫順卻滿臉倦容的他,眼睛突然酸澀。

於是平日里那麼理智、那麼工作狂的我,就這麼毫無徵兆地被一個陌生人感動了。

成長不一定真的伴隨著功利和冷漠,我依然會被這麼一個給我點火的人感動,也願意隨身戴著貓糧只為了喂學校的流浪貓。

只不過我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個商業社會的運作法則,重視利益交換、重視互利互惠,我按照著這個被進化出來的法則生存著。

之所以疼,是因為四年無比單純的象牙塔時光,沒有給我充分的心理準備,而生活卻在我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狠狠地踢了我一腳又一腳,輕蔑卻又溫柔地說到,學著點,下次就別犯這種錯誤了。

我沒辦法去反抗甚至改變這個商業社會的運作法則,但是我能做依然有很大的空間,我可以在合理合法的背景下,給自己更多的選擇。

因為真正的成長還有另一面,那就是,你有更強大的能力,去許諾給自己的一個bright future.

共勉。


曾經讓我傷心流淚的事情,現在我能當成笑話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1.

我認識老妖,是通過一張他赤裸上身的照片。

照片里他左擁右抱,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有風吹亂了他的頭髮,消瘦的瓜子臉卻是形狀標準。

老妖背後是壺口瀑布傾瀉而下,真是黃河之水天上來。

而他和他左擁右抱的兩個男人,站在黃河邊上的岩石上,都笑得張揚,好像敢隨時跳進浪潮里洗個澡。

事後肉東跟我說,老妖開車真猛,一路上盤山公路都不帶減速的,轟轟隆隆地衝上去好幾次拐彎都以為要飛到黃河裡了,真爽!

老妖那個時候談了個女朋友,是個學霸,還是當年人人網的某學習主題的主頁君,老妖這種不靠譜的學渣能把她追到手,純靠一身逼氣渾然天成。

高曉松嘴炮說自己當年在清華里茬琴怎麼青春浪漫,宋柯老狼怎麼文藝牛逼,看著屏幕上那張面目全非的臉,我以前是怎麼都不相信。但是通過老妖,我看到了青春最好的註解。

他會寫詩,文字裡帶溫度;會彈點吉他哼唱自己的旋律,聲音沙啞。

當然唱歌也不著調。

後來老妖的女朋友去了美國,老妖這個一輩子沒認真背過幾句單詞的學渣硬是在某廚師學校里磨了兩圈,終於飛到了洛杉磯。

2.

高一後桌坐的是一個姑娘,話少又安靜,說話溫溫柔柔的,一笑會兩個酒窩露出來。

但是她是我見過的最有文字天賦的人。

原諒我見過的人少,畢竟後來混的都是理工科圈,沒有在生活中再見過那麼有靈氣的文字。

而且,她英語說的比班上大部分人的普通話還好,每次被外教誇獎完後,總是微微抿嘴一笑,露出兩個酒窩。

後來,當年在課堂上跟我們討論相對論的外教回美國結了婚,在還times上登了結婚消息。我們圍著外教發來的郵件,讓瑩子翻譯,一份結婚消息,經她緩緩翻譯出來,居然有張愛玲的味道。

後來,文理分科,再後來高考。學霸如她,去了張愛玲當年讀的大學。

3.

高中的時候,我和may一起偷偷地在課堂上看滄月,一起每周追快男,一起即使是高三也是晚上9點以後準點上床睡覺。

她是我見過唯一一個和我一樣看過黃易全套小說的女生,聊起尋秦記,那個時候還沒有古天樂的電視劇。

我們會拿包裝精美的筆記本一起寫武俠小說,充滿婉轉的惡趣味。

她寫,交頸玉蕈暖,我接,孤枕錦衾寒。

她是我在緊張的學習氣氛下的唯一安慰,因為我想,管它呢,反正有may陪我看小說。

可是,我怎麼都解不出來的圓錐曲線題,她卻能輕鬆解決。

後來,高考後她去了清華,讀了八年碩博連讀的醫學。

對了,她上大學的時候還未滿16歲。

4.

當年老妖抱著的另外一個男人,我叫他老貓。

老貓人如其名,笑起來像加菲貓。

許久以後,我仍舊記得當年下課,恰逢下雨和老貓共用一把傘回宿舍,老貓送我到樓下,道完再見,轉身走入雨幕,那場景,符合我對謙謙君子的所有想像。

老貓是純粹的理想主義患者,古典音樂和物理是他的唯二真愛。

於是只讀了一年,他就從我們那個工科院校退學,學德語,去了歐洲最好的大學之一亞琛學物理。

5

如果生活是一本青春小說,正如我們年少的時候相信的那樣,那麼老妖,老貓,瑩子,may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應該成書。

但是,成長的意義就在於,我們對生活的期待不再戲劇化。

老妖追隨真愛去了美國,還是被甩,漂泊兩年,畢業後回到家鄉進了銀行,每月相親;

瑩子嫁了個木訥的工科男,在二線城市某國企上班,提起精神應付人際關係,不需要再說英語;

may和同班男友折騰八年,跌跌撞撞,終於畢業時候結婚,兩個人成為北京的普通小醫生,準備還房貸;

老貓真的養了只貓,每天做實驗,鏟貓屎,然後和周圍留學生姑娘談戀愛,又分開。

對於這樣的安排,我們不追問為什麼。

因為明白了,生命不是一場儀式,不需要這些轟轟隆隆地符號。

我們接受了生活本來的面目,並且彼此瞭然。甚至不需要任何事件,只是時間帶來的,成長。

也沒有痛苦的掙扎啊, 理想的破滅啊,現實的屈服啊。

只不過順其自然地走到這一步了。

柴米油鹽,人間煙火,酸甜苦辣箇中滋味都體會過一些了。

彼此見面,逛街吃燒烤,扯淡話家常。

當年卯足了勁想要看到的未來,就這麼平平淡淡來了。

憂愁和傷心?說這些多晦氣啊。連卻道天涼好個秋都不消說了。

不如庸俗實在一些舒坦。


推薦閱讀:

為何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士兵如此殘忍?他們當時是怎樣一種心理狀態?這是一種病態心理嗎?
論自由言論權利伴隨的責任?
老人不接受讓座,卻願意搶座,這是一種怎樣的社會心理?
我們是否誇大了歷史的作用?
為什麼感覺沒讀大學的同學每天生活的都特別精彩?

TAG:生活 | 人生 | 社會心理 | 社會現象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