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與陸軍在什麼方面有過嚴重的對立?

在問題「「十年空軍百年海軍千年陸軍」該怎麼客觀理解?」中看到這張圖,以前也總是看到舊日本帝國陸軍和海軍之間發生的矛盾,但是多是一些零散的笑話和調侃,有沒有系統性的文章描述兩方對立的細節與緣由?


這裡我默認題主對明治維新有一定了解,然後開始講。

如果不了解,請略讀 明治維新_百度百科四強藩_百度百科 (如果你能上維基就看維基)

明治維新的主力軍薩摩藩和長州藩,由於在倒幕立場上的變動結下了梁子。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組建新軍,海軍的主要基礎來源於薩摩,而陸軍主要基礎來自於長州。

海陸軍的矛盾直接原因來自於兩個藩的矛盾,而根本原因來自於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建立的「四不像」(用與那霸潤的話來說就是「葡瓜」)體制。

明治維新一開始的時候,日本的議會、憲法還未成形,國家形式仍是藩閥政治(和今日菲律賓差不多)。那麼作為明治倒幕主力軍的薩摩和長州對政府自然有著重大影響。

其中薩摩勢力(海軍),就如清朝一樣,向英國看齊;而陸軍的學習對象則是大陸國家法國,在普法戰爭後又轉向勝利的德國。

日本工業化以來資源一直是處於缺乏狀態,而從明治維新一直到二戰結束,兩個藩背後的勢力在爭奪工業資源(鐵、煤、油 etc)時所積累的矛盾也是從未消除。有一種說法(我不知道真偽)是:在美國人丟下第一顆原子彈後海陸軍部還在為戰敗的責任相互指責。

其中具體的吵架內容多如牛毛,什麼「大和旅館」啦,螺絲釘啦,我就不細說了,直接轉別的帖子內容:

兩軍之間的爭鬥首先在個人層面上極為突出地體現了出來。海軍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參加過兩次最重要的戰役,先是偷襲珍珠港,後來又經歷了中途島的失利。他
曾經有一次當著一位喋喋不休的將軍之面推開椅子拂袖而去,以此表示對陸軍的蔑視。但這些都還算不了什麼,陸海軍之間不合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遍及各個領域,
包括戰略性供應的徵集和部署、軍備設計和生產以及成品的分配。從制度上講,陸軍和海軍的後勤供應都是由通產省掌管和分配的。通產省和一個內閣計劃委員會共
同負責制定經濟政策。但是,海軍和陸軍都拒絕向行政部門提供任何關於它們戰略物資的處理數據(它們之間更是絕對相互保密)。這樣一來,任何實際的計劃都難
以實施。在從被佔領的荷屬東印度開採石油的問題上,雙方的爭鬥更是到了荒唐的程度。海軍由於擁有大量的船舶,對石油的需求極為迫切;而陸軍由於步兵佔了絕
大部分,石油主要用於航空兵和坦克車輛等,所需有限。但實際情況是,陸軍早已壟斷了日本的石油資源。  這種不平衡來自於一種奇怪的安排方式:被佔領地區
的石油資源的分割情況是由最先佔領該地區的軍種決定的。在這點上,陸軍佔有明顯的優勢,它掌握著荷屬東印度群島最主要的油田,還握有6座大型的煉油廠,這
使得陸軍擁有了前荷蘭屬地中85%的石油資源,海軍能得到的自然所剩無幾。為了滿足自己遠遠超過陸軍的石油需求,海軍不得不採取類似於敲詐的手段,包括威
脅扣留由荷屬東印度發往日本的所有油輪。雖然日本當局因此成立了一個「陸—海軍石油委員會」來解決分歧,但實際上爭鬥更加劇烈了。對於委員會下達的石油分
配命令,通常雙方都置之不理。  長期的石油分配不公對日本海軍造成了致命的傷害。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群島航母大空戰中,有一支日本艦隊其實就在
附近,但苦於燃料不足而無法參加戰鬥。由於不會受到來自海面艦船的攻擊,美國航母發動了「電擊行動」,隨心所欲地遣出和召回作戰飛機。後來在萊特灣戰役
中,從日本本土緊急赴援的戰列艦「伊勢」號和「日向」號最終同樣晚了一步,原因還是燃料不足。

儘管海軍掌握著油輪的壟斷權,但陸軍建起了自己的造
船廠,而且它對商業船運也頗有涉足。陸軍的航運總部在宇品,海軍的航運辦公室則在橫須賀,雙方從未交換過關於船隻啟航、路線、裝載情況以及到港時間等任何
信息,甚至連發現敵方潛艇這樣的事也互不通知。日本在二戰中未能研製出一種高效的雷達,部分也要歸咎於兩軍之間的爭鬥。美國的雷達專家們在一份戰後的報告
中指出:「日本的軍事首腦們必須受到嚴厲的批評,他們使陸軍和海軍的研究開發以及生產工作一直處於完全隔離的狀態。日本缺乏擁有足夠技能來從事雷達研究的
科學家,然而他們竟然還堅持在兩軍中進行各自為政的秘密研究,企圖用不到一半的人來完成全部的任務,這種事倍功半的方式真是愚蠢到了極點。」 陸軍掌握著
最高的軍事徵募權力,因此它總是不客氣地把那些技術熟練的飛機製造工人統統徵到自己的序列之下,特別是那些原本在給海軍生產物資的工廠中工作的人。一個典
型的例子是大約4500名九州飛機製造公司的工人受到了徵召,佔到全廠僱員的50%。陸軍和海軍似乎都很樂於讓它們的供應廠家生產用途相同但卻形狀各異的
產品。「即使是生產一個螺釘,陸軍可能要造成左旋的,而海軍則要造成右旋的來表示與其不同。」日本同盟新聞社的記者加藤益雄在回憶錄中這樣說道。 到了
1943年12月,日本的工業已經極度混亂,以致內閣計劃委員會和通產省全部被取消掉了,代之以一個全新的軍需省,由東條英機直
接掌管,任務就是專門消除兩大互不相讓的軍種所引起的混亂。然而軍需省的努力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僅從最高長官走馬燈般的輪換中就可見端倪。東條英機很快就
對軍需大臣的工作感到厭煩,於是將其轉給了副大臣岸信介。岸信介的繼任者是經濟學家藤原銀次郎,他就是那位能力卓越的三井工業集團的前任總裁。藤原後來帶
著憤怒辭去了這一職務,取代他的是一個名叫吉田的昏庸官僚。對此藤原解釋道:「問題就在於必須有一個陸軍和海軍都能接受的人,於是他們找到了這麼一個妥協
方案———任用吉田,儘管這個人一事無成,毫無用處。也許他們覺得任用一個對工作一無所知的人,就能使他們雙方都放開手腳吧。」就在中途島戰役後不久,海
軍少將高木礎吉大膽地向海軍軍令部提出,日本勝利的唯一希望就在於陸軍和海軍在一個最高指揮部之下採取聯合行動。但這記警鐘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在那之
後,海陸兩軍仍一無既往,拒絕進行任何實際的合作,以至於在得知阿留申群島的大敗後,裕仁天
皇陷入了很深的困惑。他非常天真地問他的侍衛官:「難道海軍和陸軍之間真的水火不容嗎?如果它們之間存在摩擦的話,我們就難以贏得戰爭的勝利。」
至少裕仁的這個結論是絕對正確的。由於陸軍和海軍之間齟齬不斷,兵力不足、軍備匱乏的「大日本帝國」無可挽回地逐漸滑上了通向失敗的不歸之路。但更荒謬的
是,日本政壇似乎並沒有吸取之前失敗的教訓。二戰之後,進入現代政治生活的日本仍然延續了醜陋的派系鬥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就如我一開始說的,海陸軍鬥爭只是表象,更深層的禍根在明治憲法和政府結構中就埋下了,這個問題有點複雜,要查一下資料,就先寫到這裡,待續。

-----------------------------------------------------------------------------------------------------------------------

歷史書告訴我們:明治維新時,日本仿照英國君主立憲制,創立了內閣和議會。但神奇的是,明治憲法裡面是沒有「內閣」這一詞的。原因以後慢慢說。

當時的問題包括:

1.
議會內閣制度欠缺

明治憲法中既沒有說「內閣總理大臣要通過國會投票在國會議員中選舉產生」,也沒有明確說「不能任命議會多數派推舉之人為內閣總理大臣」這就不能保證選出的總理大臣受到議會多數派的支持,藩閥政府也難以掌握議會運作(這時候還沒出現政黨內閣,要等到大正時代)。而且天皇要是自己任性地任命總理大臣,也難說不合法。結果就是:藩閥專制(明治)→政黨政治(大正)→軍部獨裁(昭和)這種極不穩定的奇葩政府。

2.
首相許可權不明確

首相與其他內閣成員關係不明確;首相沒有罷免其他大臣的權利。而海軍大臣、陸軍大臣等具有「獨立統帥權」的大臣反對首相時,要麼首相讓步,要麼大家一起辭職。

3.
萬年在野黨式運作

由於之前說的1,只要眾議院多數派堅持否決沒有議會基礎的內閣提出的法案,那就一定通不過。反之,各政黨只要一直在議會堅持否決,等待內閣妥協,那就有可能對法案產生影響。

先醬,待續。


謝邀

我認為,日本陸軍和海軍的對立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核心分歧是陸海軍的分工不同。而這一根本上的不同對陸海軍在軍制、裝備和戰略等方面的對立施加影響,陸海軍對立的直接體現就是對指揮權的爭奪。

首先是用途,由於日本獨特的地理位置,陸軍的主要任務是維持國內治安,在沒有海軍運輸支持下陸軍無法進行大規模的人員和物資輸送。而海軍,由於日本的對外意識,則偏重於對外交往;在用途上的分工導致了日後「陸軍重政治,海軍重技術」的情況。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海軍陸戰隊力量薄弱,太平洋戰場上的島嶼進攻和守備都由陸軍進行,這導致了裝備上的對立(見下)。

其次是軍制,1870年,太政官宣布海軍採用英國軍制,陸軍使用法國軍制,在普法戰爭後,陸軍倒向德國軍制。早期陸海軍的對立主要是圍繞指揮權而進行的,原因就在於陸軍受德國統帥權獨立的思想影響較深,搶先一步成立了參謀本部,從而使陸軍的指揮權地位高于海軍。

再次是戰略,在1936年廣田內閣的《帝國外交方針》與《國策基準》中,陸軍的戰略中心是北進,即第一假想敵為蘇聯,其次為英美;而海軍戰略中心是南進,即第一假想敵為英美,其次為蘇聯。而在國防預算一定的前提下,戰略中心的偏向性對陸海軍爭取預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指揮權之爭(這裡僅列出1868年-1903年的指揮權鬥爭,供各位一覽)

1870年,太政官宣布海軍採用英國軍制,陸軍使用法國軍制,在普法戰爭後,陸軍倒向德國軍制。在德國統帥權獨立思想的影響下,1874年2月,陸軍省參謀局成立;1878年,參謀局升格為直屬天皇的參謀本部。這意味著陸軍已經出現了軍令優勢地位,開始從政府中獨立出去。

海軍對此迅速做出了反應,1880年,海軍卿川村純義要求建立海軍參謀本部,但是在陸軍的阻撓下並沒有成功。

1884年,組建了海軍卿直屬的海軍軍事部;1886年3月,參謀本部變為陸海軍聯合統帥機關,在皇族參謀總長下設陸軍部與海軍部;1888年參謀總長升格為參軍,陸軍部與海軍部分別升格為陸軍參謀本部與海軍參謀本部;1889年,參謀本部重新分裂,陸軍回到參謀本部,海軍重設海軍參謀本部。到1892年,陸海軍在指揮權的對立不斷加深,最終出台了《戰時大本營條例》,規定平日參謀總長與海軍軍令部長並列,然而戰時陸軍參謀總長升格為天皇幕僚長,參謀次長與海軍軍令部長同級。實際上海軍的指揮權仍受到陸軍的壓制。

甲午戰爭後,日本海軍要求更改大本營條例。在山本權兵衛單人海軍大臣時甚至曾經直接奏請天皇「聖裁」,陸軍大臣桂太郎認為日本的國防必須以陸軍為中心,陸軍擔任的參謀總長才能體現價值。在日俄開戰前,明治天皇成立元帥府,參謀總長與海軍軍令部長分別稱為大本營的陸軍部和海軍部的幕僚長。

裝備對立

在裝備上,日本陸軍與海軍希望在一切能夠通用的裝備上儘可能的實現自己的特色。但是裝備的不通用與武器裝備的用途有著莫大的聯繫。

例:

陸軍三式潛航輸送艇——「まるゆ」

日本帝國陸軍為了解決太平洋戰爭時在瓜達康納爾島遭遇到的補給問題,希望能使用潛艇運送補給物資;但海軍主張艦隊決戰,不想讓潛艇去做運輸工作,而且陸軍借用海軍的船艦在立場上也有所不便,於是陸軍就決定開發新的潛艇。原本潛艇設計應交給經驗豐富的海軍做, 但陸軍不想讓海軍干涉潛艇的使用權,就瞞著海軍自己來搞。因日本國內造船廠的產能排程均已被海軍訂光, 陸軍只好尋求民間協助,連船體都交給鍋爐工廠來製作。由於民間工廠跟陸軍都沒有建造潛艇的經驗,光設計就十分困難。最後參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開發的運輸用潛艇藍圖,並得到西村式潛艇的開發者西村一松的全面協助,最後終於完成了丸輸1號。

特種船丙型登陸艦——「あきつ丸」

秋津丸是二戰時期舊日本帝國陸軍建造的登陸艦(也稱兩棲戰艦,日語寫作「揚陸艦」),分類為丙型特種船。

1920年初開始,舊日本陸軍開始考慮大規模登陸作戰的必要性和實施方法,同時期用於登陸戰的小發動艇和大發動艇也研製成功並投入使用。在此背景下,用於運送登陸艇與士兵的大型登陸艦開始受到軍方重視。由於當時海軍主要把注意力放在擴建戰鬥艦艇序列上,對登陸作戰態度極其消極,陸軍決定自行委託民間造船廠建造相關艦船。第一代兩棲登陸艦「神州丸」於1934年初下水,後參與了從全面侵華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的多次登陸行動。

秋津丸是神州丸的後繼型號,於1939年11月在播磨造船所開工建造,1942年1月竣工。比起單純只有運送登陸部隊能力的神州丸,秋津丸強化了空中支援能力,具有類似航空母艦的全通式甲板和飛機彈射器,可以起飛艦載機,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原本的構想是搭載標準的九六式艦戰,但因為艦上起重機和桅杆的設計以及沒有攔阻索無法順利著艦隻得作罷。實戰中秋津丸並未真正搭載飛機用於登陸戰的支援任務,而是裝載了一式戰鬥機,為飛行第50戰隊提供飛機運輸服務。

特2式內火艇

1928年,日本開始由日本陸軍牽頭研製水陸兩用戰車。在1933年,三菱重工完成了兩輛原型車。其中一輛安裝螺旋槳作為水上動力,另一輛則使用噴水式的水上推進裝置。不過,它們都僅僅停留在原型車階段。在二戰爆發後,因為日本海軍認為水陸兩用戰車可以進行奇襲,所以海軍接收其研製工作,最終在1942年研製出了特二式內火艇。

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日本陸海軍的對立刺激了雙方航空科技的發展。

96艦戰淘汰了95戰,然後陸軍推出97戰和1式戰挽回局面,可隨後海航推出了零戰,陸航趕緊向德國借技術研發了3式戰和5式戰,在國土防空作戰開始後雙方又湧現出「紫電」與「疾風」這樣的截擊機。

還有一些地方是文字遊戲和數據遊戲

比如在航空機槍和航炮的口徑和彈種上,海軍和陸軍也在儘力製造不同,這一點大家說了很多了,不再贅述。

提到文字遊戲就不得不說「高射砲」與「高角砲」了,同樣都是高射炮,名字都要不一樣...也真是沒什麼話可說了...

例:

海軍:

四十口徑八九式十二糎七高角砲

五式十二糎七高角砲

40口徑三年式8cm単裝高角砲

65口徑九八式10cm連裝高角砲

陸軍:

三式12cm高射砲

五式十五糎高射砲

八八式7.5cm野戦高射砲

九九式8cm高射砲

以上


單從武器發展的一小方面來看吧

日本陸海軍發展出了不一樣的武器體系,或者說該通用的地方不通用的武器體系。

乍一看這句話輕描淡寫,然而細細思考,就能想到這是對國力的極大內耗!

最出名的例子,Daimler-Benz DB 601發動機,最開始由陸軍引進並仿製,並在三式戰鬥機[飛燕]上採用。然而海軍也想要來試試,結果拉不下臉找陸軍要,於是自己引進了一台,發展成為了D4Y[彗星]上的熱田21型。讓德國人賺了雙份的錢,希特勒知道這件事說了一句:"日本陸海軍是敵人嗎"。至於那個飛行桿是往反方向操縱的傳言嘛…當然是假的啦。

其實這種事情早已有之,

[不過戰後日本研究者對海軍和陸軍分別生產採用不同彈種的維克 斯E 型航空機槍大搖其頭,這種完全不符合總體戰邏輯的窩裡斗行為造成了海軍和陸軍裝備缺乏共同性互換性,對日本有限的工業生產能力浪費很大。

究其原因,日本陸軍的詭異思路要負主要責任,不用說和海軍合作,增加彈藥通用性,光是陸軍自用的 7.7 毫米槍彈,就被生生搞出三個版本來,凸緣、半凸緣和無緣一個也不能少,步兵用的九二式機槍彈和九九式步槍彈都沒法通用]

[如果說海軍的三式 12.7 毫米航空機槍是照著陸軍的一式 12.7 毫米機槍搞出來的,那麼陸軍的二式 20 毫米航炮就是照著海軍的九九式二號 20 毫米固定機炮來進行設計。]

看見沒有,一個國家的東西還要互相仿製。

《舊日本海陸軍航空槍炮發展史》作者妖貓drake.

到了二戰期間你看同樣是20機炮,陸航海航用的就是不一樣!

至於海軍搞坦克,特二式內火艇這種東西,

也許你會說水陸坦克嘛,海軍來搞也不是不合適…然而大洋彼岸的美軍可是拿著謝爾曼改改就上了。

至於陸軍搞航母和潛艇嘛……

秋津丸

你看這航母看上去也不是不好……

三式潛航輸送艇

你看這潛艇看上去也不是那麼糟…………帝國寶貴的資源就是給你們這群馬鹿自我陶醉用的?!

不過到戰爭末期,陸海軍終於想通了,合作才是王道啊……

於是Ki-200 海軍稱JBM1 秋水戰鬥機終於鼓搗出來了,如果陸海軍不合作一下的話,今天我們連樣機都看不到


日本陸海軍的矛盾最開始是地域矛盾,兩隻軍隊的早期人員來自兩個不同的地區,長州藩建立陸軍,薩摩藩建立海軍。本身基礎就不好,之後全世界都存在的軍種之間的爭鬥進一步加深了矛盾。

原則上,日本是一個純粹的海洋國家,應該是海軍為先的,英國、美國這兩個海洋國家都有這個特點。明治時代最早的官方說法也是「海陸軍」,海軍才是防禦外敵的主力,陸軍是後娘養的。

但是隨後的西南戰爭和一系列兵變讓大家開了眼,不重視陸軍還真的不行,人家會鬧啊。折騰幾次,天皇和政府也明白了,按鬧分配才是真理,還是緊著陸軍的要求來吧。再之後,日本基本消除了列強入侵的危險,開始考慮入侵大陸的問題了,不可避免的要以陸軍為主。

海軍擊敗中國和俄國海軍是奇功,但是戰爭中陸軍的傷亡遠大于海軍。功勞不好評先後,苦勞卻好評,只要看看我國的軍八股是怎麼宣傳榜樣的就知道了,就得照著娘病死、孩子被車撞死、老婆瘋了跳樓這種標準去找榜樣。海軍擊敗了幾倍於自己的敵軍?哪又怎麼樣?老子在一個陣地上就死了一萬人誒!

這樣一來,「海陸軍」就變成了「陸海軍」,而且從此以後再沒變回來過。

地位是客觀問題,主觀上陸海雙方的理念差距也很大。

陸軍土,海軍洋,海軍受英國的影響更多一些,更加精英化,對軍隊屬於國家的理念更認同。而陸軍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

陸軍的兵源多為農民,而且是比較窮苦的農民,日本對地少人多的困境有更直觀的感受。海軍很多是漁民,尤其是基層軍官里漁民比例特別高,田地那玩意要來幹嘛?你說種稻子?大米不是樹上結的么黑人問號。

海軍不管佔了多大的地盤,地主永遠是龍王爺,所以海軍對領土這些概念不感冒。陸軍就不同了,中國是日本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父老鄉親從日本接到中國種地,一切國內問題圓滿解決。至於什麼尊王攘夷啊,打倒天皇啊,那都是陸大出來的高材生想的事,底層官兵頭腦很簡單的。

雖然有德國水兵和俄國水兵起義這樣的例子,但是總體來說,落後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干預政治較多的都是陸軍。陸軍人多,還都駐紮在要害地區,某個腦殘冒出點什麼想法馬上就能實施。海軍老爺演習歸來,好傢夥,兵變了!三個海軍出身的政府高官,一死一傷一失蹤,老爺急了,大炮對準東京市區,派海兵隊去勤王,呵呵,船油子上了岸能打得過土鱉么?最後看首相救出來了就灰溜溜地回基地了。

日本邁向軍國主義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內閣大臣現役武官制」。政府內閣的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必須是現役軍人,如果軍隊對政府不滿,不派軍人當大臣,政府立馬完蛋。自從陸軍獲得了這個緊箍咒,每次都念得日本孫悟空跪地求饒。

理論上,海軍也可以不出海軍大臣,讓政府垮台,但是海軍從來沒以此要挾過政府,反而是海軍的人當首相時讓議會把這條法律廢了,退役軍人也能當大臣,軍隊拿不住政府了。陸軍當然不幹啦,沒過幾天,西門子事件案發,海軍受賄被曝光,海軍的首相下台,最終還是把緊箍咒給恢復了。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是日本人都認定,西門子事件會鬧到這麼大,完全是陸軍元老山縣有朋在背後搗鬼。

海軍不服?不服哪行啊。只能卧薪嘗膽找機會報復。

亡國前夕,陸軍想要盡棄前嫌,海軍不領情。現在被亞美醬日了,知道陸海是一家了,之前幹什麼來著?把陸軍噎的夠嗆。


必須要使用和對方口徑不同的武器。比如陸12.7mm和13。


@苧薴點名了我就不好意思不回答了QAQQQQQQQQQQQQQ

舊日本軍隊和現今東亞的許多政治團體一樣,有著鮮明的「派閥(はばつ)」對立。軍隊中的派系往往稱為「軍閥」(military clique),影響軍閥結成的因素通常有:

  • 政見與戰略

依照政見劃分的陸軍主要派系有:

  1. 最為著名的薩長藩之爭
  2. 主張將藩閥清除出軍部的巴登巴登密約派(岡村寧次、小畑敏四郎、永田鐵山)
  3. 支持天皇親政的皇道派/國體原理派(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
  4. 支持擴軍主義的統制派(永田鐵山、東條英機)
  5. 支持翼贊議會(即國家控制立法機構)的櫻會(牟田口廉也、武藤章、辻政信、長勇)

依照政見劃分的海軍主要派系有:

  1. 依然是薩長藩的對立
  2. 以軍令部為代表,反對華盛頓條約的艦隊派(伏見宮博恭王、加藤寬治、大角岑生)
  3. 以海軍省為代表,支持裁軍主義的條約派(財部彪、堀悌吉、米內光政、山梨勝之進、井上成美)

  4. 支持民選,親近英美的海軍左派/穩健派(山本五十六、米內光政、井上成美、長谷川清、高木惣吉)

依照戰略劃分的主要派系有:

  1. 主張奪取滿蒙作為攻擊蘇聯跳板的北進/滿洲派(關東軍)
  2. 主張奪取南洋掠奪資源的南進派(武藤章、鈴木貞一)
  3. 主張以航空兵作為海軍未來發展方向的航空派/戰艦廢止派(大西瀧治郎、源田實)

  • 血緣與地緣(薩長就不說了,講點不一樣的)
  1. 海軍的東北出身:山本五十六(新潟長岡)、南雲忠一(山形米澤)、山梨勝之進(宮城仙台)、井上成美(宮城仙台)
  2. 兄弟從軍:百武三郎(海軍大將)、百武源吾(海軍大將)、百武晴吉(陸軍中將)
  3. 姻親與過繼:寫《機動艦隊》的奧宮正武同學(海軍中佐),他的義兄是山口多聞(海軍中將)。他弟弟奧宮正澄的義父是栗田健男(海軍中將)。他本人的妻子是由山本五十六夫婦介紹而來的。

  • 人脈與學閥(陸士/陸大、海兵/海大、其他專業學校)

接下來是講故事時間_(:зゝ∠)_

  • 山本大將黑歷史一則

陸海軍的協調由大本營聯合會議負責,41年末聯合會議要求陸海軍返還180萬噸船舶維持正常資源輸送,結果陸軍老老實實照辦。海軍這邊則是由海相永野修身出面扣下本該返還的運輸船,沒參加會議的山本五十六直接問永野再要40萬噸去攻略中途島和夏威夷。軍令部42年上半年都在軍部打嘴仗就是為了把整個戰略方向向西南太平洋島鏈傾斜。結果最後的妥協案就是雙方合作發起MI/AL作戰。

  • 新幾內亞大坑

新幾內亞這個坑本來是劃給海軍的,由井上成美負責。珊瑚海海戰使得從水上攻略莫爾茲比的計劃中止。MI作戰之後由於無艦無機,MO作戰徹底告吹。井上成美又開始兜售他的SN作戰,在拉包爾、瓜島和新幾內亞修機場。在修機場的過程中發現新幾內亞島的密林中有一條小路,沿著小路穿過歐文斯坦利山脈就可以直取莫爾茲比。正在陸海軍把這個作戰計劃報到大本營的時候,辻政信飛到拉包爾,對十七軍的司令官百武晴吉說:「不必等待中央回復,直接開始作戰即可。」於是海軍派出兩個特別陸戰隊加兩個設營隊由水路繞過新幾內亞最東端,陸軍派出了南海支隊上島沿科科達小徑向莫爾茲比進軍。7月30日陸軍上島,8月7日美軍開始攻擊瓜島和圖拉吉。海軍的運輸船和航空兵全部都投入了瓜島戰場,上了島的南海支隊徹底成了沒娘的孩子。43年1月23日完成撤退時,當初上島的11000人只剩下了4500人,就連南海支隊的支隊長堀井富太郎少將因為撤退時乘坐的獨木舟傾覆而溺死,後任的支隊長小田健作在突圍失敗後自決。

這種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推薦一下書目好了:

  • 纈纈厚《近代日本政軍關係研究——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淵源》

戰史叢書(下面的基本都有史政局譯本)

  • 大本営海軍部?聯合艦隊(1) 開戦まで

  • 大本営海軍部?聯合艦隊(2) 昭和十七年六月まで

  • 南太平洋陸軍作戦(1) ポートモレスビー?ガ島初期作戦


陸軍覺得不能指望海軍,於是自己造了陸軍用航母。

海軍覺得陸軍都是土鱉,於是有了自己專有型號的海兵坦克。

在二戰中重要的航空力量方面,陸海兩軍完全隔離,飛機各自研製,都還是秘密的,嚴重分散了日本的航空工業的研發能力。在中國大陸戰場上的陸軍航空隊作用有限,但是急缺飛機和飛行員的海軍,幾乎得不到來自陸航的任何支持。

在生產資源方面更是如此,海軍因為軍艦的需求壟斷了鋼鐵,造出了大和旅館這樣的6萬5千噸的無用廢物(這句話是有點過,造的時候誰知道戰列艦後來沒用了呢),陸軍只有薄鐵皮的「戰車」坦克,基本上就是一個鐵皮棺材。然而打下南洋後,陸軍在岸上控制了油田和煉油廠,雖然日本陸軍機械化程度地不怎麼用石油,但是陸軍也沒有大方的把油送給海軍用,而是利用這些資源跟海軍討價還價。

陸軍徵用了民船把他們在佔領區搶來的好東西都拖回國內。為了避免被米帝鬼畜的潛水艇把這些四處劃拉來的家當都打到海底去,就要請海軍來護航。而要請海軍,就得給海軍石油。對於海軍來說,打仗送死船沉了都要去見天照大神,有份。上岸搶東西搶寶貝就沒份兒,現在還得幫著這幫馬鹿陸軍送他們搶來的東西回家,確實不爽,但是你要是不去,人家都不給你石油。能咋辦?

陸軍造了反,海軍大炮架起來看起來要維護世界和平……錯,維護東京秩序,結果海兵上岸把自家海軍首相救走了以後就開船走人,你們陸軍隨便折騰去吧,鬧死了天皇讓你們都死啦死啦的,海軍才懶的管呢。

海軍中途島沉了船吃了敗仗,回來封鎖消息,陸軍那都是吹牛造假胡說八道的行家裡手,一眼就看出來真假。陸軍召開宴會慶祝海軍那幫傻逼去九段坂。

……

不過,雖說段子很多,但是實際上,舊日本的陸軍海軍,都是天皇軍國體制下的暴走族,都需要對整個二戰中日本犯下的罪行負主要責任。

陸軍自然都是王八蛋,但是海軍也同樣不算什麼好鳥。不過海軍在茫茫大海上沒法大掃蕩搞三光和強姦民女罷了。

當然,打到戰爭中後期,海軍把一批一批的日本陸軍精銳送到米帝鬼畜炮火覆蓋的荒島上去送死,也算是為了結束二戰做出了不少貢獻。


其實這類問題並沒有人能做到面面俱到的回答,但頭腦風暴式的問題才最有趣,我也僅說出一點自己的觀點,日本陸海軍對立情況在戰略方面最大的錯誤。

----

1.海軍馬鹿說

二戰是總體戰的時代,列國都有這一意識,但意識歸意識實行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日本海軍比較典型的就是護航戰這一方面的「後知後覺」。

後知後覺到什麼程度呢

歐洲戰場在北冰洋鑿了兩年冰了日本才開始意識到太平洋戰場也需要增強護航力量。

日本陸軍則更有深遠的提出了護航航母的建設(1943年日本時無航空反潛隊)

海軍大爺名義上設立海上護衛司令部其實是在不斷調用護航力量征做戰用,護航航母的計劃也因海軍反對夭折。

(所以可以理解陸軍改航母是怎麼一個情況下誕生的,也不必以陸軍有航母來譏笑二戰日本陸軍有多麼滯後)

日陸軍2TL型油船水線模型(未改前)

這造成了美軍潛艇在太平洋的肆無忌憚的橫掃

這是1942年運輸線概略

到了1944年就成了這樣

此時海軍終於意識到護航重要性,急忙改造部署護航力量,當然是為時晚矣。

二戰日本海軍作為魚雷力量的強勢國但在潛艇力量的使用卻混亂不堪。破交這一概念在日本海軍看來是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的,所以提起日本潛艇我們總是先想到「甲標的」特種潛艇,運輸潛艇,「回天"特攻潛艇,對了,還有計劃空襲美國本土的「潛艇航母」。

日軍潛艇擊沉盟國商船約90萬噸,美軍潛艇為500萬噸以上。

萬念俱灰中吐出一句:日本資源太缺乏

2.陸軍馬鹿說

這個可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陸軍自走炮在中國戰場陷入泥潭後使整個日本劃向太平洋戰爭的深淵。

陸軍其實是在整個日本的政治輿論氛圍內被「感染」的而「自走」的,但就算如此這第一槍還是被他們打響,也即這一槍要還的話那麼必要也必須——日本陸軍要走上台前擔下一切,從中國撤軍,簽訂一系列協定。大東亞戰爭可能就避免了,日本也不必被美帝鬼畜打成這樣。

在與美國接觸時,大本營會議,御前會議上陸軍有N個機會闡明對美開戰不現實,陸軍可能無以為力。

很明顯時任陸相東條沒有這麼做,而是將本該承擔的責任以不置可否的態度推卸給海軍,甚至天皇,叫別人來承擔錯誤。

誰干?現世神天皇也不是耶穌啊,何況第一個皮球還踢到了老對頭海軍這。

海軍表態:「開戰與否無條件接受。」

在戰爭機器即將發動的同時陸海軍的領導層思考的不是自己的錯誤會不會造成亡國的問題,而是:我的政治前途/我的預算/海(陸)軍獨大 怎麼辦?

戰爭史中談論陸海軍之爭都是一個無限的爭論,一戰的達達尼亞,二戰的麥帥尼米茲,但到了討論舊日本陸海軍時就有點「無聊」了,為什麼?

好花開一山,爛木頭滾一箐。

---


海軍貪腐的西門子事件,山縣有朋帶著陸軍狠狠整了海軍一回,甚至逼的一手提拔東鄉平八郎,跟此事基本沒有明顯關係的海軍元老,時任首相(?)的山本權兵衛轉入預備役→_→

這件事最重要的結果就是基本毀了海軍的政治形象,對海軍抱有清新希望的人認清丫也不是好東西,當然海軍再沒有能統合住自己的人也算重要後果吧……

不過40萬日元跟山縣有朋的300萬日元的秘密經費,陸軍西伯利亞特別軍費案比就算不上什麼了,但結果可不一樣,陸軍馬糞照樣壓著大和旅館,然後就是IJN被美帝黃金滅國艦隊吊起來打了……


瑞士人的二十毫米厄利孔機炮,陸軍買了專利回去用,沒告訴海軍,海軍又來買了一遍,瑞士人賺了雙份錢。


海軍陸軍各自搞核武器。你沒聽錯,是核武器。


提問之後,我在天涯找到了這樣一篇文章,不明真偽,先轉在下面...希望能有更加詳盡的回答

儘管大東亞共榮圈的失敗對日本的發展有很大的破壞性,但如果和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競爭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相比,它就只能算小巫見大巫了。這場激烈的競爭貫穿了戰爭的始終,它不僅給作戰行動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相互鉗制,而且也給日本為經濟所做的全國性的努力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1941年,在東條英機剛剛坐上首相這個位置的時候,天皇曾經向他申明了一個長期困擾日本的問題。當然,這種申明是用一如既往的閃爍其詞的方式來表達的。裕仁說道:「請你一定記住,在目前陸軍和海軍之間的合作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還打算召見海軍大臣,告訴他同樣的話。」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忠告是如此有價值,但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忠告是如此一貫被人忽視。綜觀整個歷史,陸軍和海軍之間的競爭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而且往往十分激烈,但日本海陸軍之間的相互仇恨程度實在是無與倫比的。它是長期積累起來的矛盾,一直可以追溯到宗族之間血腥的領地之爭。當19世紀後期的明治維新中,現代的日本陸軍和海軍建立起來的時候,一些宗族將他們的子弟送進一個軍種,而他們累世的對頭們則一定參加了另一個。就這樣,他們之間的敵意持續了下去,甚至發展成了公開的仇敵關係。 

  兩軍之間的爭鬥在個人層次上也體現了出來。海軍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參加過兩次最重要的戰役,先是突襲珍珠港,後來又經歷了中途島的失利。他曾經有一次當著一位喋喋不休的將軍之面推開椅子拂袖而去,以此表示對陸軍的蔑視。豐田副武司令,是戰時的聯合艦隊總司令,他經常把陸軍稱為「馬糞」,而且再三宣稱他寧可把女兒嫁給一個乞丐,也不會嫁給一個陸軍里的傢伙。但這些都算不了什麼,陸海軍之間不合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遍及各處,包括經濟動員、戰略性供應的徵集和部署、軍備設計和生產以及成品的分配。 

  從制度上講,陸軍和海軍的後勤供應都是由通產省掌管和分配的。通產省和一個內閣計劃委員會共同負責制定經濟政策。但是,海軍和陸軍都拒絕向行政部門提供任何關於他們戰略物資的接收和存貨的數據(它們之間更是絕對相互保密)。這樣一來,任何實際的計劃都難以實施。在戰爭初期,日本曾經進行過一次彌合兩軍關係的嘗試。他們建立所謂的控制機構,並賦予其相當巨大的權力。這些機構是以政府的面目出現的,每一個機構的領導都由一位來自戰備相關產業的行政官員擔任。陸軍和海軍的反應則是對控制機構毫不理睬,繼續隨心所欲地使用他們的儲備物資,直接向生產廠家發送訂單(有一些廠家就是屬於軍隊的),混亂仍在繼續。

 兩軍之間的爭吵在至關重要的飛機工業中最為激烈,在這裡雙方都建立了自己的控制機構。一位民用經濟計劃制定者藤原銀次郎在對飛機工業進行調查之後,抱怨說:「海軍在科技上比陸軍領先,所以陸軍竭盡全力地爭取趕上,然後海軍又竭力保持領先的地位,這樣就形成了一場爭取優勢地位的緊張鬥爭。」 

  藤原氏的研究結果還顯示,到1943年的夏天,儘管日本已擁有年產53000架飛機的生產能力,但實際上每年的生產數量連10000架飛機都不到。對此,他的解釋為:「陸軍和海軍出於競爭而小題大做,但他們沒有取得什麼實際的成果。他們擁有規模宏大的工廠和相當精良的機器,但是每當陸軍建一個大的工廠,海軍馬上也會建一個。他們只顧著盲目攀比,卻很少考慮到實際效率。」這種浪費行為造成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在那些用來製造飛機的寶貴鋁材中,只有55%確實變成了飛機,而餘下的部分全部被作為廢料倒賣進了黑市。 

  陸軍和海軍都伸長了脖子等著看在飛機設計領域誰會超過對方。截至戰爭結束,海軍製造出的飛機有53種基本機型,共112個品種,而陸軍則有37個基本機型,共52個品種。這些飛機中的大多數都是按那些落入日本人手中的外國機型仿製而來的。在從被佔領的荷屬東印度開採石油的問題上,雙方的爭鬥時間也長到了荒唐的程度。海軍由於對石油的需求極為迫切,不得不從這裡進行了大量的開採。陸軍由於步兵佔了絕大部分,所以它的石油主要是用於航空兵,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需求了。但是,陸軍實際上早已壟斷了日本的石油資源。 

  這種不平衡來自於一種奇怪的安排方式:被佔領地區的石油資源的分割情況是由最先佔領該地區的軍種決定的。在這點上,陸軍佔有明顯的優勢,它掌握著最主要的油田,還握有6座大型的煉油廠,這使得陸軍擁有了前荷蘭屬地中85%的石油資源,這樣海軍能得到的就所剩無幾,它手中掌握的只有婆羅洲的兩個港口。  為了滿足自己遠遠超過陸軍的石油需求,海軍不得不採取了類似於敲詐的手段,它威脅說,如果陸軍不分給它更多的石油,它就要扣留髮往日本的所有油輪。雖然,因此成立了一個陸-海軍石油委員會來解決分歧,但實際上爭鬥更加劇烈了。對於委員會所下達的石油分配命令,通常雙方都置之不理。 

  同時,海軍在海戰中的失敗,和其長期的石油短缺也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繫。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群島航母大空戰中,有一個日本艦隊其實就在附近,但苦於燃料不足而無法參加戰鬥。由於不會受到來自海面艦船的攻擊,美國航母發動了「電擊行動」,隨心所欲地遣出和召回作戰飛機,日本空中力量在這種打壓下永遠都無法恢復元氣。後來,在萊特灣戰役中,從本土緊急趕來赴援的戰列艦「伊勢號」和「日向號」最終還是晚了一步,原因還是燃料不足。

  儘管海軍掌握著油輪的壟斷權,但陸軍建起了自己的造船廠,而且它對商業船運也頗有涉足。實際上,早在戰爭開始時,陸軍手中掌握的船舶的總噸位就已達到了210萬噸,而同時民用的「航運控制協會」的船舶總噸位是170萬噸,日本海軍的總噸位則僅有150萬噸。而在實際操作中,兩軍之間也決不進行任何合作的努力。陸軍的航運總部在宇品,海軍的航運辦公室則在橫須賀,他們從未交換過關於船隻啟航、路線、裝載情況以及到港時間等任何信息,甚至連發現了敵方的潛水艇這樣的事也互不通知。  陸軍並不僅僅滿足於擁有自己的商船船隊,它甚至還要利用在政治上的主導地位來建造自己的潛艇。海軍潛艇部隊的指揮官三和艹戍 吉副司令回憶說:「當陸軍提出要建造他們自己的潛艇的時候,海軍堅決反對這個計劃。但是陸軍答覆說,他們計劃建造特殊的潛艇是用來守衛本土的,他們不想要海軍的潛艇來擔負這一任務,因為它們還有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迎擊敵方的艦隊。海軍對這一點表示同意,並且向陸軍闡述了建造潛艇的困難性,表示可以指導陸軍如何來建造。然而陸軍並不想要海軍的幫助,只想自己來造。」毫不意外,海軍的潛艇幾乎沒有被派上任何用場。

  日本在二戰中未能研製出一種高效的雷達,這在部分上也要歸咎於兩軍之間的爭鬥。美國的雷達專家們在一份戰後的報告中指出:「日本的軍事首腦們必須受到嚴厲的批評,他們使陸軍和海軍的研究開發以及生產工作一直處於完全隔離的狀態。日本缺乏擁有足夠技能來從事雷達研究的科學家,無法展開工作。然而他們竟然還堅持在兩軍中進行各自為政的秘密研究,企圖用不到一半的人來完成全部的任務,這種事倍功半的方式真是愚蠢到了極點。」 

  陸軍掌握著最高的軍事徵募權力,因此它就老實不客氣地把那些技術熟練的飛機製造工人統統徵到了自己的序列之下,特別是那些原本在給海軍生產物資的工廠中工作的人。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大約4500名九州飛機製造公司的工人受到了徵召,佔到全廠僱員的50%,他們的位置被換上了毫無技術、毫無經驗的婦女、學生和朝鮮人。陸軍和海軍似乎都很樂於讓他們的供應廠家們生產用途相同的但卻形狀各異的產品。「即使是生產一個螺釘,陸軍可能要造成左旋的,而海軍則要造成右旋的來表示與其不同。」日本同盟新聞社的記者加藤益雄在回憶中這樣說道。

  到了1943年的12月,日本的工業已經極度混亂,以致內閣計劃委員會和通產省全部被取消掉了,代之以一個全新的軍需省,由東條英機兼任部長,它的任務就是專門消除由於那兩個互不相讓的軍種所引起的混亂。

  凡是那些和戰時供應品生產稍有瓜葛的私人企業都被列為「軍需廠家」。這個含糊不清的稱號一共被授給了671家廠商。軍需省對廠商的生產安排有獨家控制權,還控制著下屬廠家的資金,並且可以按照它的喜好對廠家進行任意的拆解組合。然而軍需省的努力遭到了可恥的失敗,僅從部長走馬燈般的替換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事實。東條英機很快就對軍需大臣的工作感到厭煩,於是將其轉給了副大臣岸信介。岸信介的繼任者是經濟學家藤原銀次郎,他就是那位意志堅強、能力卓越的三井工業集團的前任總裁,藤原後來帶著憤怒辭去了這一職務,取代他的是一個名叫吉田的昏庸官僚。對此藤原解釋道:「問題就在於必須有一個陸軍和海軍都能接受的人,於是他們找到了這麼一個妥協方案———任用吉田,儘管這個人根本一事無成,毫無用處。也許他們覺得任用一個對工作一無所知的人,就能使他們雙方都放開手腳吧。」 

  綜觀整個二戰過程中,這兩個軍種之間很明顯地不需要一個協調的指揮(而即使有,他們也不會聽從)。就在中途島戰役後不久,海軍准將高木礎吉大膽地向海軍軍令部建議,提出日本勝利的惟一希望就在於陸軍和海軍在一個最高指揮部之下採取聯合行動。但兩軍都拒絕進行任何實際的合作,即使在作戰地區也是如此。

  作戰地區中權力在兩個軍種間的分配並沒有一個清楚的規則,陸軍掌握了大部分的指揮權,但海軍控制了新幾內亞的一半、索羅門群島、蘇拉威西島以及被託管的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雙方都認為對方控制下的地區與自己毫不相干。還是那個同盟新聞社的記者加藤,他認為這種情況就是造成1944年6月塞班島失守的原因,他在文章中寫道:「分配給海軍的艦隻數量不足以守衛這一地區,而陸軍提供的支援不僅不夠,而且還三心二意。」 

 然而海軍也好不到哪兒去。作為山本五十六大將中途島作戰的一部分,陸軍官兵們奪取並固守了阿留申群島,海軍早前就對這次登陸行動表示反對,很快就又對它進行批評,海軍大西瀧次郎少將後來說:「我們應該在猛攻阿留申群島之後就從那裡撤走,但是我們愚蠢地佔領了這一地區,還投進了過多的物資和不必要的兵力,這使得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再離開了。」所謂不必要的兵力就是指那2300名在1943年5月美國收復阿留申群島時被困的士兵。

  在得知阿留申群島的大敗後,裕仁天皇陷入了很深的困惑,他非常天真地問他的侍衛官:「難道海軍和陸軍之間真的水火不容嗎?如果他們之間存在摩擦的話,那我們就難以贏得戰爭的勝利。」

  天皇的這個結論是絕對正確的,由於東條英機試圖掌握日本盤根錯節的政治結構的努力毫無成效,由於警察的高壓手段滲透到國內的每個角落,由於陸軍和海軍之間齟齬不斷,兵力不足、軍備匱乏的日本帝國無可挽回地逐漸滑上了通向失敗的道路。日本人民,即使在一段夢魘般的時期已經到來時,仍舊對他們的精神堅信不移,但他們很快就會嘗到苦果的滋味。


瓜島戰役時,海軍潛艇要冒著生命危險給陸軍馬鹿送糧,很多海軍將士憤憤不平,陸軍馬鹿自己玉碎就好了。

日本人自古就是草食民族,瓜島上那麼多草,怎麼可能吃不飽?一定是陸軍馬鹿想拖海軍一起玉碎。

於是海軍乾脆把糧食藏在水雷里,直接漂過去,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暴露自己送糧食。

然後陸軍馬鹿一部分撿到的是美軍的真水雷。。。。。

試了幾次效果不好以後,海軍再也沒來了,美軍也懶得布水雷了,在航母上開開心心吃冰淇淋,開陸軍馬鹿餓死或者吃人肉就好了。


【戰爭/歷史】激動的昭和史:軍閥(1970)【日語中字/上譯中配】【內參片】


別的先不說,就說聯合艦隊司令官豐田副武曾經編撰過一本書,可謂海軍罵陸軍的辭彙百科全書,見人就發,就擔心罵起陸軍來想不起詞來


大和號一聲炮響,革命的水兵衝進了陸軍省[手動滑稽](PS:460堅持用真理說服陸軍馬鹿)


最能感受日本陸海軍不和的是漢奸

一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裡面,漢奸給鬼子海軍通風報信,結果挨了陸軍的耳光。後來又因為情報是假的,挨了海軍的耳光。


日本陸海軍在戰時矛盾確實大,但這種矛盾在戰後被無限放大

原因就是海軍勢力在戰後得到美國的支持(要不源田實怎麼親自給李梅授勛呢),想要將海軍在戰時的責任全部推卸給陸軍。作為被美國打壓的陸軍勢力,自然沒什麼可跟海軍勢力對抗的資本

事實證明海軍的戰後元老們也確實做到了,現在罵舊陸軍舔舊海軍在日本可是政治正確

還好東木拍的《硫磺島的來信》算是讓日本海軍勢力推卸責任的企圖好好地破產了一回


手機打字,簡單寫寫。

知恥海軍和馬鹿陸軍的矛盾與對立幾乎是全方位的,根源已經有大V說的很清楚,歷史根源是薩長之爭,現實根源就是資源(軍費)之爭。兩方的鬥爭總結一下的話,就是在政治上(內閣鬥爭,軍令軍政組織鬥爭)海軍一直被陸軍壓過一頭。而在作戰上,因為太平洋戰爭總體上是海空戰爭,所以陸軍被海軍坑的多。但是在國家戰略上,則是陸海軍聯手,把日本往死里坑。我來舉幾個具體對立的小例子:

政治鬥爭:明治以後很長時間裡海軍都沒有出過首相,長期以來一直是桂太郎,伊藤博文這些陸軍(長州蕃)出身的人。海軍出的第一個首相就是山本權兵衛。山本自己也很有抱負,上台以後的第一個舉措就是廢除了「陸海相武官現役制」這個軍部要挾政府的工具。但是山本只幹了不到一年,就因為西門子弊案被搞下了台,而在背後推波助瀾的就是陸軍的山縣有朋。那段時間裡陸軍不是一般的推崇民主自由,堅決不派軍隊壓制人民「自發」要求山本內閣倒台的請願活動。

226事變里,海軍立刻出動戰列艦封鎖東京灣,派出人去把海軍的首相岡田啟介一救,就不管了,陸軍馬鹿們你們自己擦屁股去吧。

組織鬥爭:陸軍在很長時間裡依靠著參本這塊金字招牌和王族參謀總長一直壓海軍一頭(名義上),最後還是靠強勢王族伏見宮博恭王元帥海軍大將強化軍令部並親自出任軍令總長才扳回一程。

資源鬥爭: 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前的日美談判(美帝單方面調戲),在有關從中國撤軍的條款里,日本提出的中國華北,滿蒙,海南島要至少再佔有25年。其中北方滿蒙是陸軍地盤,海南島就是海軍地盤,也是海軍自己打下來的。原因也就是中國北方和朝鮮的資源都在陸軍手裡,海軍必須保有海南這個資源基地。可是英美鬼畜有可能承認偽滿和朝鮮被日本吞下(包括空一格都是能接受的),卻不可能接受日本對海南的保有,因為海南的日軍嚴重威脅了鬼畜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後來開戰時進攻印度支那馬來亞的日軍也確實是從海南出發的)所以也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是海陸軍的對立鬥爭把避免對美開戰的外交努力攪黃,別忘了外交工作避免對美開戰可是裕仁欽定的。

互相保密:中途島大戰的結果,海軍很長時間沒有公布,赤城等四艘艦娘一直都還是在冊的。而這個消息對陸軍也是同樣保密的,參本只是從原本準備登陸的一木支隊沒有上島,推測出這群八嘎在外面撞了牆,但是沒想過是這麼慘。而這個一木支隊最後全滅在瓜島上,同樣是海軍在那修了個機場壓根沒通知陸軍,直到被鬼畜佔了才去找陸軍幫忙,可是卻告訴陸軍上島美軍也就兩千人(當然海軍也還真是這麼以為的),於是陸軍也就只派了個一木支隊而不是後來的第二師團去懟陸戰一師,最後當然也就全滅了。

大本營發表這個梗就更有名了。台灣海空戰里擊沉十九艘(印象中好像是這個數,而哈爾西手下當時一共只有十六艘航母)鬼畜航母的大本營發表更是把陸軍忽悠瘸了,真以為鬼畜海空力量已完,決心和鬼畜在萊特島海灘上搞決戰,而不是之前計劃的遠離海岸的搞山地持久抗戰。

至於在裝備上陸軍造航母造潛艇,海軍造坦克就更不用提了。日本資源太缺乏,陸海軍合夥來敗家,有了金坷垃也沒辦法種莊稼。


記得 伊藤正德在帝國陸軍的末日一書中評價過:整個太平洋戰爭 日本陸海軍一直在戰鬥 然後用剩下的精力再和美國人戰鬥


推薦閱讀:

應該如何欣賞山本耀司的設計?
為什麼日本人寫漢字這麼工整?
中國女性和日本女性,誰的社會地位更低?
日本有沒有類似中國知網這樣的學術搜索網站?
為何日本媒體對於朝鮮系的人名地名要先標片假名再標漢字,讀作片假名的讀法?

TAG:日本 | 軍事 | 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