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山寨這麼多,為什麼我們總是說日本善於模仿?

歷史書上說日本善於模仿,現在很多的地方都有人說日本善於模仿。

可是就從現在來說,中國山寨這麼猖獗,在外國人眼中,估計善於模仿的還是中國人吧?


8月21日已補充修改

————

別說咱中國人了,就是日本很多年輕人也不知道:

在日本走上崛起之路的那幾十年,「Made in Japan」就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

而且當時作為山寨之王的日本,山寨產品覆蓋了各個行業

食品、服裝、小商品、動畫、漫畫、影視、玩具、家電、汽車...

族繁不及備載

知乎上也有日本籍的知友,不信的話,大家可以邀請他們,求證其真實性

話說自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名震天下

「山寨王」的稱號便落入他人之手,且代代相傳...

八十年代前後,韓國、「種花冥國」都有幸戴過這個帽子

我國山寨了這麼多年,現在總算有了要摘掉這個帽子的跡象

也許下一個山寨王,就會出現在我們中南方向的一些鄰居之中...

————

日本是山寨大國?別逗了!那叫善於模仿

說這麼多還不信的話,只有一圖勝千言了...

一、名牌食品

日本老字號食品生產商 不二家

產品形象標誌peko醬(牛奶妹),山寨自美國品牌Birds Eye的形象Merry

山寨版形象,這鬼太郎一般的畫風....

還有產品形象標誌poko,山寨自美國品牌Birds Eye的形象Mike

快到碗里來 的MM"s巧克力豆

也被日本食品巨頭明治公司山寨過

二、文藝創作

動畫、漫畫、影視劇,都有很多例子...

和手塚治虫、石森章太郎、藤子F不二雄齊名的國寶級漫畫家 水木茂老師

他當年也畫過這麼低水準的山寨漫畫

如下圖

水木茂老師這麼照著抄,四娘也得甘拜下風

(沒這麼明目張胆的...)

山寨超人的 「火箭人」

還有水木茂老師,你這個漫畫形象,叫做Rocket man好伐...

胸前的S改成R不行嗎...

比利時卡通形象,小貓米斯蒂

對比 凱蒂貓...

名字結尾都是ti音

荷蘭卡通形象,米菲兔

對比 凱茜兔

名字結尾都是y

山寨與否,見仁見智了...

美國拍了《人猿星球》,特火爆,在日本電視上播放時取得了37.1%的超高收視率

圓谷公司,跟風請知名特攝導演奧中惇夫也拍了個《猴子軍團》...

流行方面,還山寨過披頭士...

不光是山寨歪果仁,也會山寨自己人....

《機動戰士高達》於1979年在日本國內一炮走紅之後,鋼普拉玩具銷量極好

下圖,山寨版鋼普拉

看封面,撲面而來的 脈劫、康帥傅、 奧利粵 一般的感覺...

山寨Gundam的Gungal,山寨Zaku的Zuku

圖右上方,是山寨紅有三...

盒中玩具真相...封面殺手啊...

當時有很多不幸的日本小孩,委託家長去買高達玩具,結果都成了山寨版的受害者

爸爸媽媽哪分得清什麼山寨和正版的機器人啊...

你想買奧利奧,但老媽卻給你買了奧利粵...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那幾十年,日本的漫畫、動畫,沒少抄當時動漫產業世界第一的美國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老師,有多部作品,都有那麼一點嫌疑...

畢竟當時迪士尼的動畫傲視全球

下圖,手冢先生山寨的小鹿斑比

手冢先生山寨的木偶奇遇記

下圖,手冢先生1949年的作品,《大都會》

某隻大耳朵老鼠躺槍...

當然美國自己也不是白蓮花一朵,山寨王這個名號,它也拿過

後來《獅子王》就據說抄了手冢先生的《森林大帝》...

三、家用品

東芝當年就山寨了通用電氣公司的電吸塵器

連商品標誌都山寨了...

不止吸塵器,東芝還山寨了通用電氣的冰箱

而且不止山寨美國

下圖,山寨了德國徠卡相機的 日本精機牌相機

尼康不止機型

連自己的商標,都山寨了德國名牌蔡司

小商品方面的模仿力,也不容小視...

四、汽車類

山寨了寶馬的摩托車也就罷了,這名字也山寨,商標也山寨

有很長一段時間,日本產汽車,就是抄襲的代名詞...

大發 Mira Gino

日產GTR

日產Prince

日產Sylvia...這個很不要臉,連名字都照抄 藍旗亞的Fulvia

————

可能有的知友認為,上面圖裡的山寨商品基本都是名牌好東西啊

那是因為倖存者偏差

眼前的浮華,不過是由百倍的荒涼堆砌而成

不過大家只欽慕眼前的浮華,卻看不見背後的百倍荒涼

無數淹沒在歷史裡的粗製濫造,根本沒資格登上圖片和原版比較

還有,在日本山寨橫行的時候,網路時代 還沒有到來...

以上圖片多是出自【日本山寨大百科 Copycat】 系列視頻,有十幾部...

大家可以看看

日本パクリ大百科 Copycat

已經看到前15部了...

東西古今、文化器物,各方面的日本山寨史

看完這十幾部視頻後,真是大為吃驚,上面例舉的這些山寨例子,不過是冰山一角

日本山寨,真乃世間萬象 無所不包...

(其實水分較多,請諸位知友觀看時 理性分析

パクリ大國、日本!

這位善於學習的鄰居,領先我的祖國至少五十年

...

非貶義,真心認為日本是值得學習的優秀國家

————

結語

諸位以為山寨大國是什麼侮辱性稱號嗎?

我跟你講,歷史上曾經是山寨大國的國家現在都是一等一的工業國

別看現在風光無限,日本原來就是最大的山寨大國,名聲在外

很多美國著名書籍中就提到過愛抄襲的日本,例如《黏住》

這也是老一代美國人對日本的刻板印象了...

因為日本當年很多汽車和電子工藝都是山寨美國的設計來的

之所以說山寨山寨,因為中國現在正在一個學習發展的正確道路上

沒有能力,或者說教育體系根本撐不起學習發展的國家,根本成為不了所謂的山寨大國

印度不想做山寨大國嗎? 也想啊,拚命山寨人家的槍械,人家的飛機,人家的車輛

結果呢?你看得到

我也很欣慰,這個國家,也有像 鐵鎚無敵張瑞敏 那樣踏在時代巨浪之上的人物

所謂日本就是用心的「善於模仿」,咱們就是劣質的「山寨抄襲」?

這不過是一孔之見

我並非贊同一定要把那些遭人詬病的勾當再複製一遍,以求中華民族崛起屹立於世界之林

但是,理性地講,一餐六個包子吃得爽了,千萬別不動腦以為只需第六個包子就能把肚皮填飽的

當我們交口稱讚,鄰居獨立自主做的第六個包子散發出原創味十足的純凈香氣時,請各位靜下心來想一想:

別人家前五個包子?到底怎麼做出來的?

我們會有能力做出第六個包子嗎?


著名影片《回到未來》上,主角是80年代的人,然後穿越到了50年代。

讓50年代的博士修車,博士看了看零件,說壞了,怪不得,是日本人造的!

主角說,別瞎說,所有好東西都是日本造的。

博士很感慨時代的變遷。

三十年就能改變一代人對一個國家產品的看法。前提是你確實能造出好東西。


是時候祭出這張圖了。


給大家說個故事

從前有個日本小哥,在台灣的綜藝節目這麼說

========================================================================

日本小哥表示很生氣。

這時候在旁邊有個德國佬突然說

日本小哥萬箭穿心

這就很尷尬了。


不知題主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段子:在made in japan品牌形象還不好的時候,很多日本廠家喜歡在自己產品標牌上標上made in USA。後來日本政府立法禁止了這一現象,這項法令直接帶動了了宇佐市(羅馬音:U SA)製造業的發展。。。。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年日本山寨的有多喪心病狂了吧。。。


我覺得,通過日本的電視技術如何趕上並穩居世界一流水平,可以看到日本人如何從跟蹤、模仿西方先進技術到躋身世界最尖端行列的

這是1926年,日本第一次電視圖像傳輸試驗所使用的顯像管的複製品,當時的技術,只能在屏幕上留下一張靜態文字圖像,一條條清晰的掃描線,證明解析度極低,還沒有脫離對英國技術進行模仿的範疇。

這是1939年日本東京電氣(東芝前身)生產的國產電視機,因為顯像管造得太長了,為了避免過多佔用空間,只好把顯像管豎立起來,在上面加上鏡子,人們觀看的是鏡子里反射的畫面。

這是日本在1940年前後使用的國產電視攝像機,因為當時的攝像元件感光能力弱,在試拍攝日本第一部國產電視劇《晚飯前》的時候,不得不把燈泡開大,結果灼熱的燈光幾乎使演員的衣服燃燒起來,不得已,這部電視劇的片長被限制在15分鐘。(同時期,英國和納粹德國的電視攝像機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不僅有電視劇,還有各種訪談節目,而日本的電視節目還處在試播階段,隔三差五播那麼幾回,然後就停播了)

這是戰後日本第一家與NHK簽訂付費電視契約的家庭,中間這台小型電視機是美國製造。當時日本的電視機工業還沒有恢復元氣。

這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期間三菱推出的國產彩色電視機,工業設計實在非常捉雞,瞧上去活像電烤箱,而屏幕上的玻璃蓋板也是一大敗筆,反光度MAX。

1978年秋冬之交,日本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播出雙語伴音和立體聲電視節目的國家(美英德等國於80年代跟進)。雖然每個電視台每周當時只有幾個小時的多聲道電視節目。但帶有自選聲道和立體聲功能的電視機立即十分暢銷,這是松下在1978年針對這一市場功能推出的音響電視,左右兩邊各一個音箱。從此日本觀眾就記住了這樣兩個標識:

「本節目(美劇或大片)「採用英日雙語伴音播出(觀眾可自行按鍵切換音軌,主音軌多為日語)

或」本節目(球賽或晚會)「採用立體聲播出

在立體聲節目進展方面。1978年12月31日播出的第29屆紅白歌會是世界第一次以立體聲做電視轉播的電視晚會。1979年9月播出的魯邦三世第二系列第99集,消失在荒野的麥格南手槍,是全球第一次以立體聲製作和播出的電視動畫片。

1984年1月,NHK委託本國宇宙開發事業團在種子島火箭基地通過N-2火箭將世界上第一顆面向個人用戶的廣播電視衛星發射升空。雖然由於外國生產的轉發器發生故障,最終只轉播了一個電視頻道。但從此,世界各國面向個人用戶的衛星電視平台層出不窮。。。。。

1989年,日本廣播協會對當年的「紅白歌合戰」,從晚上九點起進行1035i高清錄播。直播仍然是標清,高清錄像90年代之後陸續播出)。有趣的是譚詠麟剛好這一年參加了紅白歌會。

【MV】譚詠麟
-愛念 (ゴイニム)

1991年,日本正式開播衛星高清電視,解析度1035i。90年代一台這樣的電視售價近乎職場新人一個季度的工資。

這是日本先鋒公司和東和公司1994年在日本市場發售的《與狼共舞》高清版LD的碟面和畫面截圖,碟面上的Hi-vision代表原生解析度1080i,高清視頻由日本先鋒從電影膠片轉制,片長為236分鐘的加長版,而非180多分鐘的美國公映版。由於採用模擬方式記錄原生真高清信號,加上又是四小時加長版,不得不分成三張LD裝下整部影片。由於信號與現今高清設備不兼容,播放時必須經過特定的轉換器才能轉換成1035i通用色差視頻信號。在2010年美國加長版BD出來之前,日本高清版LD是該片全球唯一真高清片源。同類的1035i版本LD還有:《終結者2劇場版》、《回火》等等。

現代液晶電視放映日本人1990年代中期攝製的高清片源的效果(存儲介質為1035i高畫質版LD,經過轉換器轉換成現代電視機能夠接收的標準信號)

2014年,NHK展出用於8K超高清電視攝像機的1.33億像素CMOS

NHK展出的,已經在NHK內部實用化的8K電視攝像機,大小尺寸剛好適合新聞記者出採訪。

NHK2014年播出的《台北故宮》兩集專題片就屬於全程8K攝像,只是播放時變為2K高清。NHK預定2018年全球獨家正式開播8K電視節目。

8K超高清視頻記錄裝置,出外景用,2015年展出。2014年已投入使用。

夏普展出8K電視實機

日本電視技術的演變史,簡直就是從模仿到創新轉變的完美典範。

1920年代-1950年代,老老實實地跟進國際最先進的研究成果(英國、德國、美國),但從不放棄國產,對廣電節目制播設備的國產化率從嚴要求。

1960-今天,立足行業制高點,逐步搶佔產業鏈上游和標準制訂權,無論是立體聲、高清、UHD超高清,力爭走在全球前列,搶佔潮頭位置。

具體歷程可看下列年表:

1923年,美籍俄裔科學家佐利金發明了使用陰極射線管的電視發射與接收設備。

1925年,日本國產電視之父高柳健次郎著手開發全電子系統的電視攝像、發射與接收設備。

同一時期,除了高柳健次郎所在的濱松高等工業學校之外,早稻田大學也開始了自己的電視技術項目。

1926年,東北帝國大學八木秀次、宇田新太郎兩名教師發明了現在仍被用於接收微波電視的魚骨天線。(日本現在播出的數字地面高清電視,也是使用微波傳輸、魚骨天線加數字接收器接收信號)

1928年,高柳健太郎進行影像傳輸試驗,當時解析度僅為40線,且接近靜態。

1929年,BBC電視業務試播出。

1930年,在日本廣播開播5周年展覽會上,早稻田大學出展,解析度60線,幀率12.5幀。當時日本的所有廣播電視實驗都沒有超過貝爾德的標準。同年,日本廣播協會NHK組建了廣播技術研究所,該研究所成為日本廣播電視技術的重要研究中心。

1933年,佐利金搶先完成現代意義的電視攝像管與顯像管。

隨後,世界範圍爆發黑白電視的高畫質標準競爭。

1932年,英國BBC大範圍長期試播電視節目,解析度405線。

1935年,納粹德國正式開始定期播齣電視節目,最初解析度達到180線,對柏林奧運進行了直播。1937年,德國將畫質標準提升至441線。

1936年,高柳健太郎試製成解析度245線的電視接收機;1937年,日本製成解析度441線,幀率30幀的電視機。同年濱松高等工業學校製成黑白電視轉播車。

1938年,NHK建成東京放送會館,日本制定黑白電視技術標準:解析度441線、幀率25幀。通信省籌備東京--大阪微波接力線路。

1939年5月13日,8月19日-29日,日本分兩次公開試播電視節目,同年日本第一台純國產市售黑白電視機從東京電氣(今東芝)出廠;

1940年3月,第三次黑白電視試播,同年日本試製作本國第一部電視劇(片長12分鐘)

1941年3月,美國正式開播黑白電視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剛剛起步的電視產業被迫停止,日本的電視技術人員被拉去開發雷達,美國的電視產業也宣告停止,電視機工廠變身軍需工廠、電視節目停播。

1946年,NHK廣播技術研究所重新開始電視技術研究活動

1948年6月,NHK第一次電視試播

1950年2月,NHK開始定期電視試播,每周一次,每次三小時

1952年,日本選定美國的525i黑白電視標準為本國電視標準制式。同年3月22日,基於機械式的CBS制式,NHK在東京放送會館進行彩電播出實驗

1953年2月1日,NHK正式開始黑白電視播出。當時NHK的電視器材,除攝像管攝像機以外,全部為日本自產(當然有測繪仿製歐美設備)。

當時,跟NHK簽署收視協議的收視戶總共866戶,其中482戶家庭使用了民間自行DIY組裝的黑白電視兼容機,原因是成品市售電視機價格高昂,遠超過一般家庭承受能力。

1953年8月,日本第一家民營電視台:日本電視台廣播網(NTV)正式開播。同年,NHK開通自家覆蓋東京、名古屋到大阪的微波接力線路。

1956年,日本電話電報公社完成覆蓋從北海道札幌到九州福岡的主要城市微波電視接力線路,為NHK和民營各電視台均提供差轉服務。同年,美國安佩克斯公司開發出四頭式錄像機。

1960年9月10日,日本採用美國NTSC方式,實現彩色電視開播。

===============日本廣電技術逆襲的分水嶺==============

1962年,NHK廣播技術研究所開始論證能否在電視上實現多語言或立體聲伴音。同年日本電視機保有量突破1000萬台

1963年,NHK通過美國波音公司的電話衛星實現國際電視轉播,結果轉播的第一條視頻新聞是幾分鐘前的肯尼迪遇刺。。。。。

1964年,NHK廣播技術研究所開始論證下一代高品質電視技術。

為了迎接東京奧運會,以NHK廣播技術研究所為核心的日本電視技術及設備業界傾巢出動,開發了一整套衛星轉播設備、彩色電視轉播車、高速攝錄設備、直升機航拍設備。當時實現跨國長時間電視轉播的技術障礙之一是通信衛星帶寬不足,東京奧運會的國際電視轉播採取了一種特殊的方式:即彩色視頻信號經過壓縮處理後,利用美國波音公司的電話衛星轉播到北美大陸,電視伴音信號通過海底電纜傳輸到北美。然後北美方面利用海底電纜和其他手段向國際轉播(歐洲看到的全是二手信號)。如何壓縮信號這一關當時險些難倒NHK,當東京奧運召開前三天,壓縮視頻信號的傳輸和解壓縮才宣告成功。東京奧運會的成功轉播(開閉幕式和八個項目),宣告日本本國的電視技術實力躋身世界前列。

1969年,NHK全程轉播阿波羅11號登月。同年NHK公開了自己在進行下一代高品質電視技術研究的事實。

1970年,NHK制定了所謂「下一代高品質電視技術」標準草案,草案規定:

新時代的電視規格應該是:畫面比例為5:3寬銀幕、解析度應達到1125i。

1971年,NHK開始從事等離子顯示技術的預研。

1975年,NHK製成三顯像管並列式寬屏顯示設備(解析度1125i)

1978年秋冬,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開播多軌伴音電視節目的國家,包括雙語伴音電視節目、立體聲電視節目。日本的多軌伴音解決方案是雙調頻制,副音軌作為副載波,需要解調才能播放出來,多少損耗音質。美國和歐洲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也陸續拿出了自己的方案。由於電視劇、新聞、綜藝製作人員貪圖省事,日本的立體聲和雙語節目在八十年代一直局限於好萊塢大片、引進美劇、音樂節目和體育比賽。

1981年,NHK製成1英寸模擬方式高清錄像帶。同年,NHK赴美歐展覽其研製的高清電視制播設備,歐美震動。應美國方面要求,NHK將畫面比例從5:3調整為16:9,總掃描線數保持1125不變,現代高清電視的基本規格正式確立。

1985年,NHK正式將「高品位電視」命名為Hi-vision。

1986年5月,日美歐爆發高清電視規格大戰,日美堅持總掃描線1125線,每秒60hz規格,歐洲提出總掃描線1250線、每秒50hz的規格;

1987年,美國學界、電信界開始討論數字傳輸高清電視,而美國幾大無線電視台仍在支持NHK的模擬高清電視

1989年,日本通過BS2電視衛星試播每天數小時高清電視節目,第一個邁入高清時代,當時日本的衛星高清電視節目是使用數字設備做現場製作、模擬信號做傳輸,在電視機接收後對模擬信號有損壓縮傳輸過程中造成的失真進行修正。這種模擬傳輸方式被稱為MUSE,實際解析度1035i。MUSE信號很占頻寬,所以不能通過地面微波傳輸,只能走衛視信號。為滿足美國幾大無線電視的需求,不得不開發了所謂窄帶版MUSE信號。

1990年,NHK開始研究數字視頻壓縮技術,特別是MPEG-2壓縮技術。

1991年,美國GI公司在歐洲的廣播設備展上展出了數字高清電視樣機。儘管NHK也在開發數字傳輸技術,但為了收回此前在模擬傳輸上付出的巨大成本,並且攢足數字高清頻道大範圍開播時的高清節目源,不得不讓MUSE信號進入一周七天,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正式播出狀態。美國幾大無線電視台撤出對MUSE的支持,但繼續支持1135線格式。

1992年6月,NHK廣播技術研究所公布數字電視研究成果。

1993年,歐洲數字視頻廣播組織(DVB)宣告成立

1995年,NHK騰出手來研發「高清時代之後的更高品質電視信號」

1996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通過本國數字高清電視標準ATSC。同年NHK公布日本數字高清電視標準ISDB,兩者最大不同是後者騰出部分帶寬給手機電視使用。

1997年,如NHK所願,1080i高清演播室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1998年,美國與歐洲搶先開播地面數字高清電視。日本方面被負責分管電波的郵政省拖住。

2000年,日本開播純數字高清衛視,muse逐漸邊緣化,到2007年9月底,muse模擬高清衛視停播

同年,NHK正式宣布,著手研發8K解析度的電視信號(當時說法是,縱向解析度破4000)

2003年,日本開播地面數字高清電視。『

2005年,NHK發表超高清電視技術路線圖,提出在2020年實現衛視播出,2025年地面開播。

2007年2月。NHK、BBC、義大利RAI、德國廣播電視技術機構四方簽訂協議,聯合開發8K超高清電視相關技術。

2007年9月30日,MUSE高清電視停播。

2009年,美國徹底停播地面模擬電視信號。

2011年7月24日,除311大地震災區之外,日本全國大部分地區停播模擬電視信號,

2012年,全英國停播模擬電視信號,日本徹底停播模擬電視信號。同年8月23日,NHK宣布,國際電工組織將8K電視規格正式定為國際標準,按照這一標準:8K電視信號將提供:

7680X4320高解析度逐行掃描畫面、22.2聲道音響。

2013年5月,NHK宣布預計於2020年正式開播8K電視節目;

2014年8月,NHK宣布,8K電視的播出時期從2020年提前至2018年。(背景是NHK多次成功地在東京都內進行了紅白歌會的8K試驗播出)


在《起風了》中

截圖來自土豆(多圖) 他們參觀德國工廠時——

你家陸軍在侵華啊!!

你們那裡有啊?!

下面說的就是對我們說的

下面說的就是對我們說的

下面說的就是對我們說的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正如最高票答主所言,後發者必然要採取「抄襲」的手段。

現在「精工」代名詞德國,在一百多年前,是粗製濫造的象徵。

現在不少人追捧的日貨,在六十多年前,是假冒偽劣的代言。

一時山寨是後進者的必經之路,然而走向製造強國並不能靠模仿,所以長者曾經教導我們「創新是民族之魂」。


最近看輝格的《自私的皮球》,裡面有一章講到山寨機,讓人印象深刻。

----------貼出來了-----------

對於山寨機的許多指責和蔑視都是基於對其商業模式的錯誤認知,山寨機總是被等同於模仿、劣質和侵權,這些現象固然存在於山寨市場,但並非其根本特徵,產品開發的極短周期、新功能的迅速引入、極低的型號固定成本、功能組合的廣譜試錯,這些才是山寨模式的精神所在,其中有許多值得品牌廠商反思和學習的地方。

很少人意識到,過去五年給非洲帶來最大最深刻變化的東西,就是手機,而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山寨機。這一變化的效果,或許是那些在非洲嘔心瀝血了數十年的國際援助組織從未夢想過的,但它卻由遠在廣東、對非洲的貧窮漠不關心、惟利是圖的山寨廠商在短短几年內就做到了。


第二次修改。2016年的中國,在很多方面領先世界,在2035年,會有更多方面領先。未來的中國,屬於默默付出,努力建設的自信的中國人。

中國在哪方面領先世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103075 (分享自知乎網)

—————————————————————

第一次修改,有點看不下去了。

不如別人,正確的態度是正確看待差距,分析原因,腳踏實地努力向前。什麼時候看待缺點和自暴自棄成一回事了?趕不上又怎樣,被人嘲笑山寨又怎樣?

你上來一句不可能的。你和看到優秀者然後自嘲「我這種敗類怎麼努力也趕不上的,不可能的哈哈哈」然後一輩子混吃混喝的loser有什麼區別?骨子裡的奴才,真是可憐蟲。

—————————————————————

看過回到未來嗎?

1955年的博士對馬蒂說:你看這晶元怪不得壞了,這是日本製造的!

馬蒂說:你在逗我?日本做的都是最好的。

2005年的某人說怪不得這東西不能用了,你看這是中國製造的!

現在是2015年。

2035年咱們走著瞧。


我去參觀過德國伍珀塔爾的恩格斯故居,館長親自接待和講解的。德國非常刻意淡化恩格斯故居與共產主義運動的關係,而是強調恩格斯家族在德國初期工業化中的代表性地位。他們家是搞紡織的,現在基本就是一個紡織博物館的模樣。館長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解當時德國人如何巧妙地將英國的紡織設備和技術轉移到德國來,而不被戒心重重的英國佬發現……我們同事脫口而出:這不就是侵犯知識產權么?原來德國人也有這麼個歷史嘛!館長一時語塞,目測心中數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


感覺題主有點語無倫次啊。。。

以前讀過盛田昭夫的自傳,作為工科狗感觸還是很深的。其實日本的產品曾經對西方人來說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那時的日本大量出口低附加值的手工業製品和低質量的工業品。正值戰後的日本,製造業發展舉步維艱。但是依然有Sony這樣的企業,在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傾盡所能研發最好的產品,艱難地拓展海外市場。其中讓我感慨最多的就是自傳中提到的,在同樣的工藝標準下,日本的技術工人會用最嚴苛的指標要求自己,良品率遠遠高於美國技術工人,以至於Sony不得不大大提高在美國的生產工藝標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現在你看到的每一個日本巨頭企業,都有著類似的背影。

NHK曾經做過一個系列紀錄片深入討論了日本和正在崛起的中國製造業,內容不在這裡過多討論,只提一個細節,一位年輕的日本工程師在解決了一個模具工藝問題後帶著記者走進了公司的資料室,十幾年來對這個工藝改進的每一個過程被仔仔細細地記錄下來,數不清的卷宗被整理井井有條,默默地見證了這個公司幾十年來的風雨歷程。

到底什麼是模仿什麼是山寨,我覺得它們之間只是差了「用心」兩個字。


如今被捧上神壇的德國製造,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也是粗製濫造,假冒偽劣的典型代表。

當時的品牌意識還沒那麼重,德國人模仿英國大公司的產品,包裝,商標,再賣回英國。英國人民覺得這些東西看著沒什麼區別,價格又便宜,就。。。最後擠兌的英國企業不行不行的。

後來英國政府出台法案,要求必須在產品上註明生產國。但此時德國差不多完成了技術和資金的積累,這個法案又促使德國企業看開始自主研發,made in German最終成為品質的象徵。


高票答案已經說日本的山寨之路。我來補充一下美國。

美國曾經也被歐洲人是山寨大國,尤其是在18、19世紀,直到20世紀初。

隨手舉一個例子:Samuel Slater被美國人供為美國的工業革命之父。那麼他是怎麼發家的呢?

此人出生於英國,因為父親欠債,從小被迫在英國一家小鎮的棉紡廠做學徒。不過他卻藉此機會熟悉了英國人發明的新式紡織機設計和紡織廠的管理流程。當他獲知美國對於紡織品的龐大需求後,不顧當時英國技術出口的禁令,將紡織機的設計和英國的先進管理理念「竊取」到了美國,就此發了大財。

為此,他老家的人記恨於他,只斥其為「叛徒」。


外國的月亮更圓更亮。


說真的,這種黑歷史,誰沒有涅。

近的中國日本,遠點的德國美國,誰沒山寨過別人呢。彼得大帝為了學技術,微服去荷蘭做外來務工人員,英國人福瓊在中國做的事情也不見得多光彩。誰也別說誰,只是到了知識產權的時代了,吃相要好看。而且得記住,山寨是一時之計,畢竟不能長久。


工業革命後,大英帝國牛逼了,德國山寨英國,德國貨那時候在歐洲就是劣質的代名詞。後來美國山寨英國德國,再後來日本山寨美國,再再後來亞洲四小龍,中國山寨全世界,誰沒有這麼點黑歷史呢?

你可能要說,英國不是就沒山寨么?

錯,英國不僅山寨過,而且山寨不行,就用偷和搶。

對象是誰?

就是我大天朝的絲綢和瓷器,那時候真正的高科技。

唔,貌似歷史形成了一個閉環。


你們以為是豪車的雷克薩斯早期車型和當時的賓士一模一樣。

低端車就更不用說了。


如圖

日本東京2020年奧運標誌被指抄襲,反正我看著這倆標誌是挺像的....

上圖中,左圖為西班牙某事務所的作品,右圖為日本東京奧運標誌...連顏色都這麼像真是不敬業啊...( ̄^ ̄)ゞ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外媒報道,日本東京上周公布的2020年奧運會標誌,被指與比利時一間劇場兩年前開始使用的標誌非常相似。

  報道稱,2020年東京奧運籌備工作風波不斷,繼主場館因造價太高,日前突然叫停之後,24日公布的奧運標誌,也遭質疑有抄襲之嫌,日本官方及設計師對此尚未回應,但抄襲的指控,已在全球網路上流傳。

  報道指出,東京奧運籌備委員會24日晚間在東京都廳前廣場,盛大發表奧運的標誌,以簡單的幾何圖形,組成「T」字標誌。作者為廣告設計名人佐野研二郎,他的設計在104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佐野解說T字代表、「TOKYO」(東京)、「TEAM」(團隊)及「TOMORROW」(明日)三種意涵,紅色圓點不僅是日本國旗上的日之丸,也代表每顆鼓動的心,他希望能以此展現「和的力量」。

  但標誌公開後,居住在比利時東部城市列日的設計師奧利維爾-黛比在社交網站上發文稱,這與其設計的列日劇場的標誌「驚人的相似」。

  黛比29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無法判斷是遭到剽竊還是從我的作品中得到了啟發。我正在與律師商量。」他表示,計劃在本周內決定如何應對。

  東京奧運會與殘奧會組委會戰略宣傳課課長高谷正哲對此發表評論稱,他們是「經過國際性的商標註冊程序後發布會徽的。對於此事並無擔心」。

  報道指出,該會徽是東京奧運會組委會和東京都作為大賽的象徵於24日發布。之後黛比收到朋友的郵件說「很相似」。他說:「起初也沒特別在意,但仔細一看覺得確實很像。」然後他將兩個設計圖並排放到了社交網站上。

  據悉,黛比1993年創建了設計公司。擁有皇家劇場歷史的列日劇場搬遷時,黛比從2011年起參與劇場標誌的設計,以法文呈現劇場名稱,設計概念以字頭的T和L為主。


貌似還沒有樂器方面的,我來講個樂器方面的吧。

fender算是電聲樂器行業的大佬,當時日本樂手是很難買fender的樂器的,因為...太貴而且沒有代理入手比較困難,美產的標準款就是1200美金起步,現在還有豪華款,custom shop,master build這類更高階的就不說了。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fender樂器走私猖獗,然後...結果可想而知,那時候的日本如同現在的中國,勞動力廉價,原料便宜市場還大,先開始是山寨各種經典型號的樂器,於是fender只能讓他們停止生產並建造自己的工廠。最後的最後,fujigen,也就是富士弦,接手了fender japan,此時產的fender樂器,是公認的棒到不行,雖然木料拾音器之類的比不上美產,音色也有差距。但是做工手感極佳,最有意思的就是,美國總部派人來日芬工廠參觀,感動的熱淚盈眶,這就是我們美國工廠夢寐以求的品控做工啊.....這是fujigen的故事,最後,fujigen單飛,老子造的這麼牛逼,幹嘛要給別人造貼牌樂器?

還有一家叫tokai,東海樂器,曾經也是山寨大廠,專門干山寨經典樂器的勾當。在fujigen單飛不做fender了以後,接手fender樂器製造(招安!招安!),雖然不及風光的fujigen時期,但是此時生產的樂器仍然高性價比的代名詞,做工優秀價格便宜,雖然音色仍然是短板,但是瑕不掩瑜,日芬仍然是做工細膩手感舒適的代名詞,反觀現在美產fender拾音器依然是挖大槽,精度,做工可見有多渣,最近的美產精英系列才換上更耐用的輪式琴頸鋼筋調節改變了以往六角扳手容易滑絲的問題。而日本的ibannz等日系廠商早就用上了....要不也不會有sadowsky這類高端fender復刻廠了,還有,sadowsky的日產系列的琴師菊地,也是初期搞的atelier-z,而這兩家是經典的70"s風格,喜歡75的千萬不要錯過,想必了解atelier z的琴友肯定被銷魂的slap音色迷住過吧。最近剛訂了atelier-z m245plus,題外話哈哈。

fujigen製造出超越原產地做工的樂器。

tokai的招安,製作優良的日產sadowsky和atelier z都顯示出了日本不但善於模仿山寨,還能山寨出比原產國更優良的東西來,這就是日本能經濟騰飛的主觀因素吧!

一些參考資料來於夢心。


推薦閱讀:

哪些日本產品是中國產品無法替代的?

TAG:中國製造 | 日本歷史 | 山寨產品 | 日本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