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G的《風に散るメロディ》尾奏的和聲是什麼原理?
lbg的小站
(豆瓣音樂人)
卸腰。
這麼多人邀請,不能不答了……之前我自己也很好奇這個炫酷的尾奏鋼琴到底是什麼和聲原理,今天花了一個多小時把尾奏的譜子完整扒出來,終於解開了疑惑。
前面幾個小節沒有什麼好講的,開始出現離調是從第六小節開始。第一個離調音A出現,使用的是最簡單的secondary dominant。然而在這裡出現了一個deceptive resolution,並沒有如期解決到IV-,而是向上一個半音到了bII這一級上的屬七和弦。由於這裡使用的tension是9,#11和13,形成了Lydian b7的音階,所以這個和弦可以看做substitute dominant,也就是subV7/I。
然而,由於這個和弦的harmonic rhythm並不在一個弱拍上,如果直接解決到I-,就會導致這個段落只有7小節。所以作者在這裡將subV7/I下行一個三全音來到了V7,把這個屬和弦延伸了一個小節。同時這裡用上了所有四個altered tension,尤其是通過f小調之外的#11音(#F)營造出非常不和諧的音響效果,在下一小節解決到和諧的I-時,產生巨大的反差。
9-13小節基本是1-5小節的重複變奏,而第14小節和第6小節採用了不同的和聲,從而根音下移一個半音到15小節的V7/V上。注意,雖然這個和弦有b9和#9兩個看似離調的tension,他們倆卻是屬於f小調的,這裡的離調感主要來源於和弦的3音(B)和5音(D)。
在16小節的前兩拍,本質是一個Bb/C的hybrid chord,為了和聲分析的連貫性,這裡表示為sus4,但要注意這個和弦沒有重要的3音(E)。緊接著的V7b9就很好理解了,一個小調中最常用解決到主和弦的方法。
在最後四小節的尾聲,第17小節的第三個音Eb給出了一個I-7的音響效果,卻在第20小節的第二個音D中將這個音響效果轉化為I-6,產生一種Dorian調式的感覺。這也是一種常見的爵士鋼琴結尾技法。
很慚愧,只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本人寫的答案與專欄,若需轉載,請私信授權並按照每千字100元的標準收取稿費,有違必究】【接商業編曲以及影視遊戲配樂,招收學習樂理和視唱練耳的學生。聯繫請私信或加QQ1150333429】
【南京地區暑假想上課學習鋼琴即興伴奏與創作的請聯繫我~】謝謝邀請1.尾奏前最後一個和聲進行是4-5-3m-6-4-3m-3 ,#g調 ,轉為和弦就是#c-#d-cm-f-#c-cm-c
2.尾奏還沒聽出來,挺複雜的,我水平有限哈。如果聽出來了再補充。
Fm7-Cm/Eb-DbMaj7-Cm7-Bbm7-Cm7F7-F#Maj7-C7Fm7-Cm/Eb-DbMaj7-Cm7-Bbm7-Abmaj7-G7-C7
推薦閱讀:
※為什麼作曲和作詞基本默默無聞?
※武漢音樂學院和天津音樂學院作曲專業哪個難考?
※認識一個作曲系的姑娘是一個什麼感受?
※順著和弦寫歌是什麼意思?
※光學習和聲,先不學曲式和配器可以嘗試編曲嗎,曲式對於編曲來說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