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披頭士重新定義了搖滾?

rt~最近打算看施皮茨寫他們的傳記


感謝楊啟為邀請

1963年

The Beatles簽約唱片公司 從眾多樂隊中脫穎而出 成為了白人搖滾樂隊的標杆

在此之前 搖滾樂由黑人創造並領軍 參見第一屆搖滾名人堂入選的音樂人 幾乎是清一色的黑人

搖滾名人堂入選的一個硬性條件是出道25年以上

後來有了貓王和山地搖滾 搖滾樂出現了白人面孔

再後來美國的The Beach Boys和英國的The Beatles做為白人搖滾樂隊入堂

1964年

披頭士進軍美國 與緊隨其後的其他英國樂隊帶來了「英倫入侵」

登上著名節目Ed Sullivan Show 從此改變美國和世界流行音樂史

使美國人民從失去肯尼迪總統的悲傷中解脫出來

上節目當晚 美國的青少年犯罪率也降到了有史最低

Lennon和McCartney送給同是來自於英國的另一支新晉樂隊一支歌

使那隻樂隊第一次嘗到了冠軍榜的滋味 那首歌叫I Wanna Your Man

那隻樂隊叫The Rolling Stones 他們開創了白人布魯斯樂隊的先河

同年 The Beatles出演了他們第一部電影 A Hard Day"s Night

也是第一部搖滾樂隊的偽紀錄片電影 同名專輯也是他們第一張全原創專輯

1965年

The Beatles遇到Bob Dylan 這位賦予搖滾樂靈魂的人

從此由列儂開始 Beatles走向成熟 走出了搖滾樂小情小愛的舞曲風

開始探討人生 世界深層次的命題

同時Dylan也給這幾個陽光好少年帶來了大麻

這與之後其他毒品開始在四人身體里醞釀 使搖滾樂天翻地覆的改變的種子埋下

這一年的專輯Help!出現了Beatles的第一首 也是Paul McCartney的第一首世界名曲Yesterday

製作人George Martin 為這首歌配了弦樂 使歌曲高了一個大檔次

從此搖滾樂開始登堂入殿

同年 出版了Rubber Soul 這張偉大的專輯是Beatles蛻變之作

在此之前Beatles只是少女偶像的少男團體

從此開始 他們開始變成嚴肅的音樂家

整張專輯採用新的錄音手段 初現迷幻色彩

同時他們開始減少現場演出 更加註重錄音室創作音樂

1966年

列儂說披頭士比耶穌更加流行

遭到了人們的嚴重抗議 帶來的爭議突破了音樂圈的範疇 成為社會熱點

從此披頭士不再是簡單的搖滾樂隊 而成為了風口浪尖的社會現象

Beatles走入錄音室一去不返 迷幻風格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他們的競爭者 為美國抗擊披頭士帶來的英倫入侵的重將 The Beach Boys

做出了Pet Sounds 被媒體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搖滾專輯

可惜好景不長

1967年

偉大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 徹底擊垮了The Beach Boys的最後一點信心

這張概念專輯打破了專輯只是單曲合輯的傳統 成為了徹底改變音樂史 甚至人類歷史的專輯

George Harrison把印度音樂完全地帶入了西方流行樂 拓寬了流行音樂一個維度

至此披頭士徹底重新定義了搖滾樂

1967年是搖滾樂偉大的一年

The Velvet Underground,Pink Floyd, 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Leonard Cohen

出版了他們的第一張處女專輯

滾石雜誌創刊 創刊號封面就是列儂的主演的電影How I Won the War的海報

Beatles的Brian Epstein去世 為Beatles將來的解散埋下伏筆

1968年

偉大的白色專輯

最混亂的一張專輯 亂的取不出來一個專輯名字 設計不出一個封面

個人風格大爆炸的一張 為最終的解散埋下伏筆

這張專輯開始樂隊徹底公開的分裂

整個專輯像是好多樂隊的大合集

列儂和小野洋子夫婦在Beatles的白色專輯貢獻一首實驗音樂Revolution 9之後 猶豫未決

索性出來單幹 連續做出了三張實驗專輯

約翰列儂為小野洋子天馬行空的藝術想像力折服 也從而打開了他自己的另一維度

這樣專輯是史上第一張全裸出鏡的專輯封面 當年飽受各種爭議

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相遇 使披頭士和他個人達到了文化符號的高度

這也是令其他所有樂隊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列儂和洋子使披頭士徹底走向神壇

這一年 披頭士重新定義了流行文化

1969年

列儂夫婦開始公開的社會活動和行為藝術

包括蓄鬚留髮 床上和平 給各國領袖郵寄象徵和平的橡樹種子

創作歌曲Give Peace A Chance

公開反對越南戰爭 列儂夫婦走上風口浪尖 成為世界矚目的人物

這也使列儂和披頭士再一次重新定義了搖滾音樂的政治責任感

之前由迪倫定義了民謠搖滾的政治屬性

同年 樂隊走向分裂 各個成員開始為單飛準備 發表了個人專輯

他們進行了偉大的屋頂演唱會

是Beatles的一次公開排練 在他們公司的屋頂 之後成功地堵塞了交通 後來被警察制止

這也是Beatles最後一次在公眾面前演出

同年 他們發行了最後一張製作的專輯Abbey Road

封面和Sgt Pepper一樣偉大 被無數後人模仿致敬

1970年

樂隊發行了Let It Be 至此Beatles在商業上徹底解散 披頭士成為歷史

列儂發表了第一張真正的個人專輯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

成為了他的巔峰之作 純粹真誠到極點

喬治哈里森發表了All Things Must Pass 一部三碟的偉大作品

展現了他常年遮蔽與Lennon和McCartney之下的才華

1971年

列儂的Imagine 讓他流芳百世的作品 使約翰列儂徹底成為文化符號

保羅成立了以他和妻子為核心的新樂隊Wings

喬治領銜了Concert for Bangladesh 也是歷史是第一場慈善音樂會

為援助受災的孟加拉 Ringo,Eric Clapton, Bob Dylan等等大師共聚一堂

列儂也差點出席 只可惜喬治不希望洋子一起來

「4月17日,披頭四子單飛之作全部登上英國榜:保羅麥卡特尼的《另一天》、約翰列儂的《人們的力量》、喬治哈里森的《我甜蜜的主》、林戈斯達的《來之不易》。由此可見英國人對這支樂隊無可比擬的深刻感情。 」

即Another Day ; Power to the People ; My Sweet Lord ; It Don"t Come easy

1972年

列儂夫婦搬家至紐約 從此開始漫長的移民道路

由於公開地反對越南戰爭等一系列美國政府的決策 加上他們的巨大影響力

尼克松政府決定驅逐列儂夫婦出境 並暗地派出特工監視他們

列儂夫婦成為了公開抗衡美國政府的社會活動家

1973年

林格斯塔爾發表真正意義的第一張個人專輯Ringo

是披頭士解散後的第一張披頭士專輯 John George 和Paul分別助陣Ringo

1980年

偉大的約翰列儂遇刺身亡

在紐約中央公園旁 他倒在血泊之中 再也沒有站起來

同年出版Double Fantasy

今天那裡有了新的名字Strawberry Field

人們從世界各地趕來 懷念他

至此列儂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們心中的圖騰

這又一次讓披頭士重新定義了文化

1987年

喬治和他的老友 Jeff Lynne、Eric Clapton、Elton John、Ringo Starr

一起創造了Cloud Nine 也成為了喬治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1988年

喬治和Jeff Lynne來到Bob Dylan家的車庫錄歌 叫來了Tom Petty和Roy Orbison

史上最牛的大佬樂隊之一就組成了 Traveling Wilburys

同年The Beatles入選搖滾名人堂

1994年

John Lennon入選搖滾名人堂

1995年

在小野洋子和其他3位以待成員達成一致後 洋子拿出了John生前未完成的幾首demo

供其他三人完成 他們對歌曲再加工 再創作了Free as a Bird 和 Real Love

另外一首Now and Then由於demo的錄音效果差 但是沒有完成

在前幾年 由Paul和Ringo完成 又加入 那時也已去世的George的吉他錄音

George Martin由於年事已高 聽覺不如從前 所以這兩首單曲是由ELO的Jeff Lynne製作

Martin選出了從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Beatles的各種錄音 集成了Anthology 1,2,3

1997年

保羅出版了Flaming Pie

這是保羅音樂生涯中一座高峰

當年格萊美年度最佳專輯 惜敗Bob Dylan的Time Out of Mind

恨不得每一首都是經典 好聽度完爆迪倫 可是就歌詞和深度上來講 輸與迪倫

也是借Beatles的Anthology的機會 喬治馬丁和Ringo Jeff Lynne前來助陣 可以說是又一張披頭士的專輯

1999年

Paul McCartney入選搖滾名人堂

George Martin入選搖滾名人堂

2000年

一個陌生男子闖入喬治家裡 拿刀刺傷了他 第二個披頭士成員遭受刺殺

2001年 癌症擴散 喬治去世 2002年出版遺作Brainwashed

2004年

George Harrison 入選搖滾名人堂

2006年

製作人Martin老頭帶兒子Giles Martin 天馬行空的偉大創作

把130多首Beatles的歌曲元素 融匯貫通成一張天衣無縫的專輯

這張專輯定義了什麼是偉大的搖滾樂混音專輯

2012年

保羅壓軸演出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

開幕式也播放了Imagine 場地演出出現了列儂的拼在一起又消散的臉

2014年

格萊美紀念披頭士進入美國50周年

致敬演出:The Night That Changed America: A Grammy Salute to The Beatles

保羅和林格演出 各路藝人致敬

Brian Epstein入選搖滾名人堂

2015年

Ringo出版新專輯 登上滾石雜誌封面

入選搖滾名人堂 至此披頭士所有人都入選了搖滾名人堂

也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連製作人 經紀人都入選

各個成員都已個人的名義入選的樂隊

另外一個所有成員都入選搖滾名人堂兩次的是

民謠組合Crosby, Stills Nash


比《Sgt.Pepper』s Lonly Hearts Club Band》還要早,從《Rubber.Soul》開始披頭士就已經開始加入了許多搖滾樂中從未出現的元素

更早的《Help!》專輯裡的yesterday用弦樂伴奏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是創新了,

更詳細的東西引用一段資料就知道了——引用自《現代流行音樂發展史》尤靜波·著

  1966年以前,搖滾樂被認為是一種簡單的、喧鬧的音樂,具有較快的、強烈地4/4拍子,一般化的旋律、缺乏新意的歌詞、三個和弦的和聲;一首曲子的長度約2分半鐘左右;結構簡單,包含了很多重複。但是,到了1967年下半年時,這種老的模式被打破了。到60年代末,任何搖滾樂隊,只要它有足夠的創造性,可以奏出任何聲音,基本上沒有限制。雖然,其他搖滾樂手也對此做出了貢獻,但是,主要的貢獻卻來自披頭士。

節拍節奏速度

  傳統的搖滾樂的節拍一般都是一貫到底的4/4拍,很少有例外。而在"披頭士"的歌曲里,不僅有2/4、3/4、6/4等節拍,還有各種節拍的混合使用,轉換十分自如。如:《你所需要的只是愛》(All you need is love)中的一個片斷,是3/4拍和4/4拍的混合。

  再如《黑鳥》(Black bird)中的節拍轉換更為自由,3/4拍、4/4拍和6/4拍交替出現。

  流行歌曲中很少使用的5/4拍也能夠在"披頭士"的歌曲中找到,如《早上好,早上好》(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各種節拍的混合使用,使得歌曲的節拍重音律動飄忽不定,所以給人帶來一種清新的感覺。

  在歌曲的節奏處理上,"披頭士"善於運用各種時值的"節奏連音"來改變節拍單位的固有時值,使節奏變得更為生動。如《永遠的草莓地》(Straw berry fields forever)中的一個片斷。

  在這個片段中,除了常規的八分音符三連音外,還有四分音符的三連音,再加上正常時值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短短的幾小節中出現如此多的節拍單位,這在傳統的搖滾樂中是十分罕見的。

  人為地改變正常節拍中的重音位置,造成一種節奏上的暫時"離調",這是爵士樂中常用的手法。"披頭士"的歌曲中,這種手法也時有所見。如《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伴奏中的一個鋼琴片斷,它通過對重音的改變,將節拍律動由4/4拍暫時改換成了3/16拍。

  從速度上看,傳統的搖滾樂大都比較快,人們認為中速和慢速只適合於流行歌曲,"披頭士"對此也進行了突破。《一起來》(Come together)和《負重》(Carry that weight)都是"份量"較重的搖滾歌曲,但其速度只有每分鐘80拍,《我需要你》(I want you)向來被認為是"重金屬"的先驅之作,每分鐘卻只有45拍。

曲式結構

  直到60年代初,大部分流行歌曲和搖滾樂僅採用有限的幾種曲式,如:

  a.12小節布魯斯曲式   前奏 |12小節| 12小節| 間奏 | 12小節| 尾聲 ||

  b.AABA曲式   前奏| A | A | B | A | 間奏 | B | A | 尾聲 ||   又如,樂句長度為4小節,全曲長度約2分鐘左右等等。在披頭士的早期創作中,有許多歌曲的結構也都是遵循以上幾種模式。隨著創作個性的日趨成熟,他們開始擺脫了這種限制。

  首先,他們的歌曲篇幅加長了。如《生活中的一天》,五分多鐘;《我需要你》,有七分半;《革命之9》(Revolution 9)超過了八分鐘。

  當然,通過反覆來拉長歌曲的篇幅,這是最簡單又常用的方法。"披頭士"的《嘿,裘德》和《我需要你》就是這麼做的。但是,他們的許多歌曲是通過不同段落的對比組合來建立一個較為龐大的曲式結構的。如《生活中的一天》,曲式結構圖如下:

  ---A--- -B- - A"-   

結 構:前奏 + a1 + a2 + a3 + 間奏 + b + a4 + 尾聲

  小節數:4+4+2 4+5 4+5+3 5+5+10 4+5+3

  這是個十分獨特的結構。從主題材料上看,這首歌有兩個主要音樂材料:a與b,構成一個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ABA"。然而,從整個篇幅和音樂發展的邏輯上看,這首歌似乎又是一個二段體:A+B、A"。再看A、B、A"每個部分的內部結構又各不相同,形成了一個變化豐富而又高度統一的曲式結構。

  這首歌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樂段打破了以4小節及其倍數(8、12、16等)為單位的方整結構。如a3樂段由一個4小節樂句和一個5小節樂句再加上一個3小節的補充樂句而構成。B樂段更為奇特,是兩個5小節的樂句加上一個11小節的托腔而構成。

  這種非方整性的樂句、樂段結構與上面介紹的"節拍轉換"一樣,也是"披頭士"的常用音樂語彙。如著名的《昨天》的結構就非常獨特。

  它是一個七小節的樂段,由一個3小節樂句和兩個2小節樂句構成,形成一個3+2+2結構的樂段。這個樂段看似奇怪,但演唱起來卻十分自然流暢。

和聲與調性

  在"披頭士"以前,除了"沙灘男孩",絕大部分的搖滾樂在和聲方面也都比較簡單。通常只用自然大調的三個基本和弦 I 、IV、V,而"披頭士"的和聲既不同於傳統的"12小節布魯斯曲式"中所用的 I-IV-I-V-I 的和聲序列,也不同於流行歌曲中的 I-VI-IV-V 的進行方式,而是別出心裁,進行大膽的探索、革新。

  在和弦的運用上,他們突破了流行歌曲以"自然音和弦"為主的傳統,廣泛運用各種類型的"變體和弦"。如《永遠的草莓地》中的第一段。

  較多地使用變體和弦,會使音樂的調性發生游移,這種調性游移的和聲手法在大型的古典音樂作品中用得比較多,但是在結構短小、曲調簡單的流行歌曲中卻是極為少見的。

  "披頭士"還善於將各種非"功能"性的調式化和聲語彙用於創作中,使作品的和聲呈現出豐富、清新、奇特的面貌。如《為凱特先生的善行》(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中的第一句,除了IIm、V 兩個和弦屬於C大調,其餘三個和弦均來自同主音小調。

音色與配器

  "披頭士"在節奏、曲式、和聲等音樂技術上的創新固然重要,但對普通聽眾來說,最為吸引他們的可能還是音色的運用。

  從演唱上看"披頭士"最主要的音色是人聲。主唱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都有著較強的音色變化能力。在《昨天》(Yesterday)、《漫長而曲折的道路》(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中,麥卡特尼的聲音溫柔而抒情;在《哦,親愛的》(Oh,darling)和《為什麼不在路上這麼做》(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中,他的聲音又變成傳統的"節奏布魯斯"式的喊唱風格。再如列儂在《綴滿鑽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中採用了一種懶洋洋的"迷幻式"唱法,但有時候他的聲音卻非常乾淨,有時也變得非常的粗獷。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披頭士"的陣容為主音吉他、節奏吉他、貝斯和鼓。但是,他們在製作唱片時,經常加入其他的樂器以加強作品的織體結構。

如:

  《昨天》(Yesterday)中運用了弦樂四重奏;

  《埃莉諾·里格比》(Eleanor Rigby)中運用了弦樂八重奏;

  《你得藏起你的愛》(you"ve go hide your love away)中運用了長笛;

  《因為》(Because)中運用了古鋼琴;

  《潘尼小巷》(Penny lane)中運用了短號;

  《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中運用了銅管樂隊;

  《為凱特先生的善行》(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中運用了管風琴和低音口琴;

  《蜂蜜餡餅》(Honey pie)中運用了雙簧管;

  《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 中運用了管弦樂隊;

  《順其自然》(Let it be)中運用了口琴。

  除了常規的西洋樂器外,"披頭士"還在歌曲中運用了許多印度的民族樂器。

如: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的西塔爾琴(Sitar);

  《擁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Without you)中的塔布拉鼓(Tabla)和迪爾魯巴琴(Dilruba)等。  

 為了豐富作品的表現力,"披頭士"的歌曲中還時常融入各種自然音響。

如:

  《回到蘇聯》(Back in the U.S.S.R.)中飛機的轟鳴聲;

  《早上好,早上好》(Good morning,Good morning)中的雞叫聲以及各種動物的鳴叫聲;

  《黑鳥》(Black bird)中的鳥鳴聲;

  《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中的各種嘈雜聲等等。

  "披頭士"在音樂手法上的創新,對當時和後來的搖滾樂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披頭士"在搖滾樂歷史上被譽為"最偉大的樂隊",他們受之無愧。

小貼士:比披頭士早了將近十年,與貓王同時期的知名白人搖滾歌手包括但不限於:Bill Haley,Jerry Lee Lewis,Buddy Holly

公認(看過電影回到未來的人公認)第一首搖滾樂是marty mcfly在1955年首次演奏的 Johnny B. Goode,後成為Chuck Berry的成名作。(大霧)


主要還是由於《Sgt.Pepper』s Lonly Hearts Club Band》這張專輯吧,在這張專輯之前。音樂人發行專輯,基本上都是一堆歌兒的集合,沒有什麼關聯性,反正什麼歌曲熱門,就錄啥歌唄。

而這張專輯,首次使用了一些採樣音效,將歌曲與歌曲銜接起來,製造出一種1+1&>2的效果,一張專輯不再是簡單的歌曲集合,而是可以像歌劇、像古典交響那樣,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概念專輯閃亮登場。從此,搖滾樂開始了與古典、交響、歌劇那樣高大上的可能性........


你聽聽在他們之前的搖滾歌曲,再聽聽他們之後的搖滾歌曲。。。。

再聽聽他們的歌,風格太多了,各種樂器,各種節拍,內容也豐富

他們的英倫入侵,讓多少美國青少年在車庫裡組建起了自己的樂隊


都是啥 一點都看不懂

老搖滾基於8分音符 old rock

新搖滾基於16分 從披頭四開始 new rock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吉他僅用三個和弦就完全可承擔全部的和弦編配任務?
「我愛你」用孫燕姿的歌詞怎麼說?
如何評價徐佳瑩的新專輯《心裡學》?
如何看待朱婧汐給鹿晗新歌《如果》所作的詞?
為什麼吉他鋼琴可以邊彈邊唱,而二胡小提琴卻很難邊拉邊唱?

TAG:音樂 | 搖滾樂 | 披頭士TheBeatles | 音樂史 | 音樂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