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受歡迎的萌系畫風會不斷變化?
僅就普遍的受歡迎的萌系畫風而言,十年前受歡迎的畫風擺在現在就不一定受歡迎,但我覺得這不能說十年前的就比現在的差,那是什麼因素導致受歡迎的畫風在不斷變化?是作畫工具改變、技術進步還是其他原因?
·
你認為早期受歡迎的風格(指10-30年前內)『不一定』就比現在的差。
這一點是沒錯的。但實際上,從『整體』來看,早期畫風的的確確是比現在的主流畫風要差的。
說好或者差,必須得先定義。我這裡說的主要是指【客觀接受度】。
首先看一些過去的精品作品。(主要是美少女系,當時還沒有特意的萌系)
夢幻模擬戰羅德島(結城信輝)To Heart如果你是最近才入坑的,你會覺得這種畫風有點『老氣』。為什麼呢?
顯然你是在跟目前的主流風格對比。現在的萌系可能是這種的,
或者這種的,
是的,沒錯,變化很小。
但是,有變化。真的有變化。那些太細節的東西我就不說了。
總體來講,可以用一個籠統的結論,『更偏向設計感』『更偏向親和力』。設計感,就是說,早期作品偏向繪畫。
比如:這位哥們。(說實話我懷疑廢萌的人是受他影響)人家是做純藝術的。
早期的作品,風格和這個比較接近。那就是在保持一定寫實的基礎上,美化。但是,隨著發展,現在的主流作品更偏向於符號、扁平、抽象化。
相對於普通大眾來講,讓他們接受多樣性的藝術,是困難的。
什麼叫多樣性的藝術,意思就是,不那麼典型的藝術。比如,一個沒經過訓練的人,可能覺得兩種繪畫是好的,一看就懂的。
其一:其二:
內容比較具象的 裝飾性、設計感、抽象性、符號化 的作品。————————————————————————————
通俗點來說,就是,寫實豐富但看得懂的。
裝飾抽象誇張等等但看得懂的。(發現了嗎,必須得是看得懂的。如果你畫了一個很寫實的但看不明白是什麼物質在什麼地方什麼狀態下的寫實作品,觀眾一樣不會喜歡)
當然,動漫作品屬於大眾藝術,一般都不會畫觀眾看不懂的東西。
所以,關鍵是,如何更好的結合『寫實』與『抽象』。純粹的寫實是超寫實。
純粹的抽象就是圖案畫。比如這個《什麼鬼》。————————————————————————
通過前面那個妹子側臉的油畫你可以發現,日本漫畫的根在於歐美漫畫。
而歐美漫畫又來自於歐美寫實畫。所以日本漫畫也來自寫實。但我前面又說了,普通人能輕鬆欣賞的東西,是『純粹的寫實畫』『具象的裝飾畫』
所以,日本漫畫的發展歷程也就是從『寫實』慢慢在朝『抽象畫』發展。早期畫風離『真實』很遠,離『普通人容易看懂的具有設計感的具象裝飾畫』也比較遠。
所以普通觀眾看了,需要一定過程才能接受。而這幾十年畫風演變,
從這樣的,變成了這樣的。你難道沒有發現,這個京阿尼臉,其表達的真實元素超過了手冢,而其設計元素也超越了手冢嗎?
所以吧,新的畫風,『元素效率』更高。
就是說用同樣多的線條、色塊,概括包含了更多的真實內容,讓普通人從寫實角度更易欣賞;同樣又包含了更多的設計力量,讓普通人能更容易體會到『流暢、圓滑、利落、彈性』等等抽象美感。作品的信息量是遠大於過去的。而對於普通人的接受度(就像人體工程學一樣)更好,很容易即可欣賞,不易產生抗拒感。所以,本質上來講,現代的畫風是比過去的畫風『科技含量更高』,
這一點是肯定的。我的女神演變圖
我的女神(後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順便一說,不光日漫,整個地球漫都是這樣進步的。
當年的大超現在的主流畫風大超演變圖別說動漫了,整個藝術行業都是一樣的發展規律。
曾經的美式插圖幾年前的主流原畫曾經很流行的韓國風格可以看出,就算是比較偏寫實的東西,也在不知不覺中朝『更容易看』的方向發展著。
——————————————————————————————————————————
過去的畫風,面部陰影的位置很尷尬。
真正的陰影是符合寫實的,看起來不會不自然。美式一般走這個陰影造型路線,比較寫實,看起來也就會合理。自然一點。雖然比較具象,不夠抽象美化。但沒有很大矛盾。沒有不自然的感覺。但是日式就不一樣了。造型和現實已經有了很大差別。
陰影是不能單獨存在的,全靠造型決定。造型不寫實,但 造型》陰影 之間的這個投射規律還是遵循寫實的方法。於是就尷尬了。可以看到,按照嚴格的素描來說,上圖正面的暗部是沒有錯的。但是它和現實情況的差別就比較大了…………如果是沒入坑的人,可能直觀上無法把它理解為陰影。這一點很尷尬。
所以後來的都這麼處理,
通俗點說就是別較真了,忽悠過去吧…………這樣雖然沒有加強臉部的立體感,但是,也少了破綻。
就像是一個拳手放棄了捨命攻擊,雖然更難翻盤了,但破綻也更少了。其實現在的日漫比過去的老作品,在造型能力上,幾乎是碾壓的。
以前萌系插畫這樣算是高手了……現在呢?
最後,某老外畫的少佐 對比 原版
這個臉型和鼻子的微妙差異,也許就映射了如今審美和過去的區別吧……·作畫工具改變、技術進步是一個方面,
TV版,死與新生,序,三個版本的麗,就是一個作(p)畫(s)水平不斷進化的例子。另外一方面,參考素材,社會風氣的不同彩圖部分影響最大的還是PHOTOSHOP的版本變遷
還有繪圖板性能的進化98年時全宇宙都是路徑黨的天下,到2006年後水彩和水粉之類的「正統派」就崛起了在表現人體高光和膚色變化上有巨大的優勢H遊戲CG風格的變遷和H漫畫家風格的變遷幾乎是同步的,因為本來就是同一批人再早點,我認為可能和複印機的數字化還有排版工具的進化有關老漫畫似乎更喜歡粗線條via:tenco
90年代的人物大眼Q版化,和漫畫發足初期的大眼Q版化的不同就在於五六十年代手冢牽頭的漫畫畫風是在借鑒歐美動漫風格的同時,對傳統繪畫進行的省略變形誇張,而90年代的那種畫風則是在日本動漫畫經歷過寫實化細緻化的成長後,對於寫實細緻畫風的省略變形誇張。也就是早期的是照著普通畫改的,90年代的是照著漫畫改畫的。
via:jabal
基本上,60年代手冢風,70年代在之上有了一些變化,80年代是macross銀英式的「正統」風格,90年代美戰、eva等等百花齊放風格各異(還有秀逗這種完全不成比例的),00之後就是「廢萌」了。另外,90年到10年人物角色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扁平化」......鼻子不見了!除了上圖裡說的,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現代漫畫的繪畫技巧,應於二次大戰前就從西方國家傳入日本的,二戰前漫畫內容與西方國家相同,幾乎都是諷刺漫畫或時事漫畫,到了二戰後,西方對日本得影響更加全面,不論是在物質層面或精神層面都可看出。鶴見俊輔表示:戰爭剛結束後,美國的精神傳入了日本人的心中,?JACK AND BETTY?這樣的英語教科書更是加入了戰後的理想教科書。
到了一九七零年代,當初受過此書教育的中學生,已經成長為二、三十歲的青壯年,其中有部分人投入漫畫創作的行業,將自己所認知的「西方」融入作品中,造成七零年代多是以西方世界為背景的少女漫畫,少女漫畫中的女主角人物造型皆以西方人為範本,如高挺的鼻子、捲髮和洋裝。 之後一九八零年代轉為「日本化」的原因,筆者推論此時的日本經濟開始繁榮興盛,日本躋身為世界經濟強國之一,人民將對西方的崇拜轉移為對本國的信心,甚至出現「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號。此變化影響了日本少女漫畫,從原本以西方世界為主的故事背景漸漸轉變成以日本本土為故事舞台,因此漫畫的人事物皆有日本特色,例如人物姓名、衣著等。由於八零年代的女主角以日本人居多,在五官部分不再如七零年代般強調立體感,好比說七零年代以畫出鼻樑的方式凸顯高挺的鼻子簡化為八零年代僅畫出鼻頭來代表扁平的鼻子,因此筆者推論「日本化」的風格可能是使人物的造型逐漸「簡化」的原因之一; 在服裝方面,讀者年齡層多以學生為主,故青春學園為背景的題材大受歡迎,其服裝比起七零年代以繁複華麗的風格強調西方特色顯得簡單純樸許多,因此服裝方面的由繁而簡也會造成「簡化」的效果。雖然「簡化」與「日本化」的關係密切,但「簡化」並不等於「日本化」,前者是指畫法的變化,後者是指內容的演變,由上述可得知是由內容的「日本化」影響了畫法的「簡化」。另外因為科技蓬勃發展,民眾對科技產生興趣,促使有許多作者以科幻為創作題材,而科學研究重視真實、注重精確的理念,使得一些漫畫的人物造型帶有寫實特色,但此處的寫實並非指如素描般的畫法,而是女主角的造型趨於真人,其線條基本上還是比以前簡略的,例如《地球守護靈》的女主角。via:《探討日本少女漫畫女主角造型之演變》
光影處理方面
主要表現在人物臉部的光影效果方面,十年前的作品人物臉部陰影較多,十年後大為改善。 鼻子的陰影方面 十年前的動漫人物鼻子都刻畫的比較明顯,比較大,而十年後幾乎都成了一點。 臉部的立體感 人物臉部的立體感較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面部不再有稜角而是圓滑。
作為一個看漫畫看了超過20年的老人。。(其實這是缺點。。。。)我覺得最大的變化就是,漫畫家逐漸藉助現代不斷提升的新技術來越來越誇張原有的「萌」元素。比方說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還有絕對領域之類的東西,於是就越來越誇張,到現在這程度了。個人是不太喜歡啦,不過么,我這種大叔級別本來就不是當代漫畫家考慮的對象。。。。
我感覺是因為宅們的G點越來越高了…所以最近的萌系角色的各項萌點都已經被誇張化、規範化生產了。為的就是能更加有效的刺激宅們。圖盜自萌娘百科
變是必然的
主流漫 很大的一個作用就是 擴大動漫的市場份額 吸引那些潛在的和搖擺不定的動漫消費群體而萌這個標誌化的 主流漫屬性 作用也是如此所以 萌系畫風 必然是要不停的變著花樣來吸引大家 即使是比較失敗的變 也比沒有變要好資深的二次元飯 都會把眼光從畫風 轉到 人物角色和劇情上 甚至某種理念上(比如大FFF團)= =看到這個問題後腦中突然浮現出了這番——
1985年 押井守 天使之卵 天野喜孝做的人設我不知道這種風格在現在是否會不受歡迎
但我真的不敢說比現在的差而且直覺告訴我說:這種風格如果想要做好,難度更大不管時代和畫風再怎麼變,伊東雜音老師始終是我眼中能畫出最萌少女的畫師
失去了動畫發展的古典時期的那種浪漫主義精神。
技術進步當然不可否認,製作精神進步值得懷疑。根本上絕大多數人追求的「萌」還是一種潮流,一種媚俗。
正像少有人有足夠審美水平一樣,大部分人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審萌觀」。一眼看上去差不多,旁邊有人說好萌就跟著來了。繼而通過逼格從高到低的傳媒/通訊方式傳播開來。十年間抱著一種臉型偏愛不變的不太多。(也未必是審萌觀充足的人。)
沒有審萌觀,就只能跟著喊。正像沒有審美觀,就只能跟著街頭和時尚雜誌穿衣一樣。
當然,這並不能說明什麼,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因為是潮流,所以必然會發生變化。到這裡題主的問題已經回答完了,至於萌屬性本身的變化,還請有識之士來回答。外行偷偷來強答|?ω?`)
不管現在的老畫手怎麼抱怨,不去改變的話總是要被市場刷下去的。光是發牢騷是沒辦法改變人們的喜好的,要麼你就去練畫技,要麼你就去改畫風,畫風這東西總是會越來越像你自己der。
現在的萌系大約不再是單純地拼湊萌元素辣,大眾的審美也會進化,我們要的是有風韻和美感的可愛嘿嘿嘿,一幅畫總要有靈魂才好看。不過瞎了眼的觀眾也還很多,畫手能不能約到稿好些也由人氣決定。
說是這樣說你還不是可以通過畫技得到別人通過社交得到的東西,畢竟作品才是硬體(?)好像偏題了|ω?)
最後再啰嗦一句你要追求自己的審美(或者把這當做擋箭牌)就放心大膽地去吧,反正你畫畫是為了滿足自己是嗎?那您可千萬別抱怨自己約不到稿(既然是選擇了為別人服務)時代不同,慢慢演變成現在這樣,我記得2000~2007這段時間的動漫臉形還有一點和90 80年代影子的,到了近幾年畫風基本就是偏萌系了,平井臉和京都臉就是一大對比,你仔細看就會發現京都臉的陰影和臉部框架基本片圓潤,眼部也是偏圓,而平井臉的眼部就比較生硬,比較寫實。其實,畫風的變化和動漫產業的發展是有那麼一些微妙的關係的,以前的動漫市場基本是以劇情為賣點,新奇,誇張。 而現在的動漫產業基本是以萌點和一些衍生出的產品為賣點的,而且買的人基本都是宅男,這就導致許多製作公司不得不製作一些廢萌的作品維持生計了,但同時少了許多劇情神作,連宮崎駿也說對現在的動漫產業很失望。
審美標準是螺旋發展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Thd2(東方Dots)》於2017/2/12的更新?
※如何評價《明日之子》華晨宇和薛之謙為荷茲而爭執?
※嗶哩嗶哩的彈幕素質如何?
※排球少年為什麼在中國火不起來?甚至可以說是偏冷門?
※一直很喜歡的冷門作品和作者突然火了/被提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