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廣告投放有哪些入門/基礎知識?


我也是做互聯網廣告投放的,上面的朋友上的都很專業我就班門弄斧了,我說一下甲方的心路歷程。

第一:做為一個甲方各種投放手段不一定全部的精通,但是一定要了解,避免被乙方的4A公司忽悠。一個人知識儲備是有限的不能全部精通,但是做為一個投放最大的工作就再各種渠道各種投放方式中選擇一個最佳的方案,所以一定要對各方面都有一定了解,乙方說的一定是對的,但是大多數情況只是告訴你好的一面沒告訴你壞的面。選擇告訴你信息而已。

第二:要豎立對金錢良好的價值觀,很多甲方負責投放的人都有這個毛病感覺自己掌握千百萬的投放資金,各種誘惑,乙方各種公關手段,公司內部各種制衡,作為一個投放負責人選擇渠道的權利一定要握再自己手裡,千萬不要被別人左右,但是領導級別推薦的渠道還是要試試,但是不能唯唯諾諾,效果好就跟投效果不好就果斷放棄,必然用戶質量出了問題是你責任不是你領導責任。乙方的話不要信一切用數據說話。

第三:公關關係可以做但是不要被別人公關,其實就選擇乙方而言關係很重要,但是渠道質量也很重要,好的關係可以及時溝通調整投放方向,高的渠道質量可以減輕很多壓力,如何衡量需要自己把握。

第四:是公司想要的還是老闆想要中間做個選擇,有時候老闆提出方案不一定是專業的,但是是需要你去執行,這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感覺老闆是傻X頂著干,也不要因為怕得罪老闆全盤接納,要大膽嘗試看結果,不管結果好壞都是分析原因,如果用溫婉的方式告訴你的領導應該怎麼調整策略。

我不是一個對公司忠心耿耿的人,我這些原則都是為了做出一個成功的項目,所以有時候項目成功比公司成功要重要,相信很多人能看的懂這句話。


裝模作樣來答一答!

題主這個入門/基礎知識很模糊啊,我不是很能分清哪些是基礎哪些是高級,大概都說一說好了~

首先 @慕秀川君的答案里第二條是比較重要的,就是一些廣告展現形式和售賣方式的名詞是一定要知道的。主要的展現形式例如:banner(頭圖),輪播圖,專題,子鏈,彩鏈,擎天柱,動圖等等;以上這些一般統稱為投放「物料」。

主要的售賣方式(收費模式)有:CPM(按千次展示付費),CPC(按點擊付費),CPA(按用戶行為付費),CPT(按展示時長付費)四種;其他一些CPS,CPL,CPD基本都是衍生模式,了解一下就好,大同小異。

廣告平台的模式一般有DSP,SSP,RTB,AD Exchange等這幾個解釋起來比較複雜,請自行百度。我平時投放以RTB為主,也就是偏向SEM方向,DSP和AD Exchange略有了解,SSP應該是沒用過(或者投了我沒意識到?)。

************************************************分一下******************************************************

互聯網廣告的最廣義目的,是流量,這也是它與傳統廣告行業的最大區別。

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投放都是針對這一目的來做的,以下內容純粹個人見解,每個人對這個東西的理解都不盡相同,姑且說說我的粗淺認知。

互聯網廣告投放從形式上來說分為線上投放和線下投放,從目的上來說分為獲客和品牌。

線上投放包括但不局限於PC端和移動端的一切軟硬廣,從網站banner到彈窗鏈接;線下投放就是一切實體化的廣告,從公交地鐵站的平廣到電線杆上的小廣告。

獲客這個概念比較籠統,不同的企業對獲客的判定也不一樣,大體上來說,是指註冊用戶;用戶轉化是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可以分為:瀏覽廣告,點擊廣告,留存網站,註冊用戶,付費行為,五步;每一步之間都有一定比例的損失,這也就是所謂的營銷漏斗。

品牌這塊著實不太懂,一般都是PR部門在做,不多說。

任何一個網站想要生存,都需要不斷獲客,而獲客的來源就是流量。所以互聯網廣告大多是針對流量來做的,在保證流量的基礎上儘可能的精準投放,不過也有先做精準,再放量的,看操盤水平了。這裡的「精準」指的是:將最有吸引力的廣告放到最有需求的人眼前,你給穆斯林看豬肉廣告,看一輩子他也不會買。

投放有各種各樣的渠道,這也是一個渠道為王的市場,什麼渠道好,怎麼去選擇搭配,則是市場運營的終極課題。

初級的市場運營可以找到渠道並完成投放;

中級的市場運營可以找到高性價比的渠道並完成投放;

高級的市場運營可以操縱網站後端的一切數據(PV,UV,IP,註冊量,ROI等等)。

絕大多數人止步在初級到中級之間,很多總監的市場運營也只能做到中級,大家自行參考,渠道這個東西,夠用就是好的。

做渠道難免要跟各種乙方打交道,各種代理商、運營商和平台運營方,每個市場運營手裡多少都會有一些渠道資源,如果連這個都沒有,根本稱不上是市場運營,充其量就是個人形步話機,在公司和乙方之間承擔傳話的任務,因為你投都沒地方投,何談篩選和搭配。

如何跟乙方談價,維護關係,交朋友,在市場運營里都是學問,這個純粹看個人能力,不涉及任何理論知識。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保證不被坑,如果你認可這個渠道,完成任務的同時要給對方留利潤空間。

談投放的時候,乙方大多都會拿出很酷炫的PPT,各種數據各種展示,市場份額用戶量級,作為甲方,看的東西永遠只有一個:ROI

正常的互聯網投放的考核標準就是ROI(投入產出比),也有一些很難考核ROI的行業是看獲客成本,這也是為什麼互聯網投放多半都在線上的原因,線下投放是無法統計ROI或者獲客成本的,線下投放更傾向於做品牌,又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一般只有大公司或者比較富裕的公司會做。

*************************************************再分*******************************************************

下面稍微說一些關於渠道搭配的問題,純舉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之前看公眾號推送過一篇文章(順便打個廣告,「姑婆那些事」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高質量乾貨分享平台,友幫推),是宮鑫老師(品眾首席優化師)的訪談,宮鑫老師在文中提到了一個案例:虎撲步行街曾經有人大量發軟文,都包含了一個詞:艾菲迪克,這實際上是一個男性成人用品;這個團隊在各種文庫,貼吧,論壇大量發軟文,刷用戶的好奇度,然後用SEO和SEM做流量收割,靠這種方法每天能拿3-4萬塊錢的流量。

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組合搭配,效果也很不錯。來分析一下這個案例,SEM和SEO都是不能打前站的,搜索競價都是RTB的模式,如果單純的買大詞(產品相關,且檢索量高的詞),流量確實能打開,但是ROI極低,因為百度是個流量黑洞,量大但是純凈度低,而且大詞的C都非常貴,每天的消耗都很恐怖,而「艾菲迪克」這種小詞/長尾就便宜得多(基本都是底價),屬於精準投放,因為檢索量極低,所以這個團隊要先刷軟文提高這個詞的搜索量(批量發軟文極其便宜,淘寶搜一下就知道),相當於人為放大了流量;這也是一種先做精準再放量的案例,通過簡單的渠道組合達到了1+1&>2的效果。

************************************************最後一分*****************************************************

分享幾個小Tip:

1.市場投放是槓桿,拯救不了世界

2.任何乙方都是以賺錢為根本目的的

3.溝通能力很重要,洗腦能力更重要

4.渠道永遠不嫌多

5.人會撒謊,數據也會

希望這個答案有幫助~


互聯網廣告投放,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但說到入門知識,我認為就一條:

不要刷流量!

不要刷流量!

不要刷流量!

我們都知道投放廣告需要真金白銀

但我們最擔心的是,投出去的廣告,花了錢,卻打了水漂。

咱們先來舉一個刷流量的例子,我們來算算賬。看看坑究竟能有多大,多無用。看完了下次你投廣告的時候,也得仔細考量考量了。

下面是例子:

某創業團隊一水兒的技術同學,沒人懂推廣,經過N多個夜以繼日的辛苦勞作,終於上線產品A,因為沒人懂推廣,所以他們打開了百度搜索,搜到了這樣一個頁面:

請自行腦補一下,一個顏色很重很深,字眼寫的很驚悚很流弊,各種幫你保證效果的頁面..

於是你被吸引了..你打了諮詢電話或者找到在線客服要報價

哇,最低有2萬塊錢/月的服務,這是一個微博+微信的當下最時髦最火熱的營銷套餐,還能保證效果是,包括:

1.幫你撰寫4篇微信文章,每篇不低於5萬次的閱讀量..

2.幫你發10條微博,使用2次不低於1000萬粉絲的微博大號,使用10次不低於200萬粉絲的微博大號,總轉發數不低於1萬次..

3.預估曝光量不低於1億2千萬次…

哇!2萬塊錢就能得到這麼全面的服務了!能用這麼多次大號,不低於1萬次轉發,1億2的曝光,簡直牛逼炸了啊...請問,能優惠么?告訴你,之前這個套餐是4萬,我們這雙11特惠打五折才2萬的,愛要不要..啊..?營銷套餐也雙11..?我要我要…!

那麼這2萬塊錢,都花在哪兒了?

1.撰寫4篇微博軟文,找一個大學生兼職寫手,給你整四篇,一篇100塊錢,共計400。

2.微信閱讀量,刷10000的閱讀30塊錢,一般會給你刷出來10萬,意思是實際效果比承諾的還多,讓你看著高興,10萬的閱讀300塊錢搞定。

3.10條微博用的資源,找一個你耳熟能詳的大號,500塊錢轉發一次,再找11個刷出來200萬粉絲的賬號,成本40-50之間,咱就算50把,共計1000塊錢

4.刷轉發,還是機器刷,大號轉完之後開刷,刷的粉絲質量還不一樣,有頭像有微博的貴點,反正轉發個1w次幾百塊錢吧,咱按1000算。

總計2700塊人民幣,收了你2w,送你一堆啥用都沒有的數據。還過來問你,咱們這個營銷效果超過了預期,還要不要做。你小心翼翼充滿疑慮的問,「好像效果不是很明顯?」

這時候對方會拍著你的後背,語重心長地說:「市場需要培育!你怎麼能這麼急功近利?!」

你就是這麼當冤大頭的。

例子舉完了,咱們再聊那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獲得對業務有幫助、能真正帶來轉化的「有效流量」呢?以下4點建議,請邊看,邊自行檢查是否已經按照正確的方式在做事情:

1、市場工作需要自己做,盡量不外包

市場宣傳最好自己做,因為市場宣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多時候,不是找個外包,幾個月時間就能獲得顯著增長的。有些人急功近利,希望馬上能看到效果,總有一個怪邏輯在腦袋裡,就是認為:花了錢就能得到好效果。

針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實際情況是無論是你的產品、還是你的宣傳,都要隨著用戶需求的變化隨時去調整,你必須知道你的用戶是誰,你的產品幫助這些目標用戶解決了什麼問題,然後再去製作相關的營銷內容,還要找到適合的投放渠道,還要科學的去評估效果,你至少得知道花出去的宣傳費用,到底是帶來盈利還是看不見的虧損吧。

總而言之,好的宣傳效果,是建立在對用戶的不斷了解,產品不斷的調整,市場不斷的測試才能達到這個好的效果的,企業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產品的人,務必在產品初級階段,自己做市場工作。那麼什麼時候可以用外包?當你已經清楚地知道用戶是誰、應該以什麼調性去製作產品、營銷內容的時候,你需要放大營銷效果的時候,你可以去外包當你的大喇叭。

但如果你的手下沒有能勝任市場工作的人怎麼辦?

用五千塊錢招聘進來一個零基礎的小白,然後用兩千塊錢讓這個小白變成一名價值一萬元的市場營銷人才——這才是聰明的好老闆。

2、做用戶調查超重要

做營銷就像打仗,最後兩軍交戰的那一刻,勝負早已分出來了。一個好的營銷效果,不是因為天外飛仙一樣的靈感突然降臨,而是建立在「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

憋在會議室裡面煙霧繚繞,打了雞血一樣腦暴到凌晨3點,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卵用。也不要迷信什麼所謂大數據,從網站截圖下來的趨勢報告對你的具體業務來說,什麼都不意味著。

什麼方法有用?和你的客戶聊天,他們會給你最有效的信息。再重申一次「用戶」和「客戶」的區別:客戶是已經購買了你的產品、或經常分享、使用你的產品的人,而用戶僅僅是路人甲。所以我們調查的對象,一定是客戶。他們給你提供的信息是最有價值的。

舉例,你的產品是一個針對45-50歲大姐的醫療產品,那麼方法很簡單,你去跟100個這個年齡的大姐去聊天,聊2個禮拜之後你就會吐了,然後你就能寫出超過99%的針對這個年齡段人群需求的文案,就這麼簡單。

3、數據思維要貫穿始終

數據思維強調過很多次了,這個世界沒有一蹴而成的事情,不論是產品、還是市場宣傳、用戶運營都是一樣的,需要不斷地打磨才能變得更好。問題來了,你做任何一個調整的依據是什麼?不可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也不可能自嗨的用個人經驗去代替所有的用戶。這時候數據是最客觀最公正的幫手。

舉一個例子。現在你分別在新浪和sohu投放了廣告。在新浪你花了2萬塊錢帶來了5000次訪問,在sohu你也花了2萬塊錢,但是帶來了10000次訪問,哪個效果好?

答案是根本沒法回答。因為你不知道這些訪問的用戶,是來到你的網站1秒鐘就跳走了,或者這些訪問到底有多少人轉化成了你的付費用戶。這些問題數據通通都會告訴你答案,馬上去建立自己的數據監測系統吧。

4、花小錢辦大事

再說回花錢的事情。做市場宣傳有2個點需要花錢。第一個花錢的點,是為了測試宣傳模型。第二個花錢的點,是在你驗證靠譜的宣傳方式之後去擴大宣傳。

所以萬萬不要急於求成,不要盲目的把資金浪費掉。當驗證了靠譜的宣傳方式後,不僅要花錢,而且要花大錢,辦大事。

重中之重就是測試宣傳模型,這是核心工作。驗證一種宣傳方法可行,這個方法是一個完整的鏈條,包括用什麼調性的內容,包括選擇什麼媒體,更細節還包括接收陌生流量的著陸頁的展現,用戶引導是否足夠做到位,最終是否達到你希望的轉化結果。在這裡我花錢,是為了測試整個鏈條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馬上著手去修改。然後我把改過的宣傳方案,再扔到市場上面去再回收數據。有問題繼續調整,如果掙的錢比花的錢多,那麼說明模式沒問題。

廣告時間:

如果你還是不太確定自己該怎麼辦,不如進入這個網站,踏浪100 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參與交流學習。裡面的課程,學了就能用到實際工作中,課程內容全面系統,從文案寫作,到微信、數據分析,以及sem等,跟營銷整個流程需要用到的實際技能,都有講到。


為一款產品做互聯網發行或品宣,大致會經歷這麼幾個環節

在這幾個環節,對應需要了解到的知識框架如下

一. 對投放產品的了解

對於所投放的產品,其所在的行業,產業、生態鏈(比如遊戲,是多樣性複雜性僅次於廣告的互聯網產業生態)與市場環境的了解是基礎

對所投放的產品的目標人群,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競爭策略,賣點的了解和把握,則是核心關鍵。

在這裡,除了自己對互聯網行業,新聞資訊動態,產品分析與理論知識的了解,還需要自己真正深入去體驗這款產品。如果有機會,最好與直接負責的產品同學進行交流。

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選擇資源平台選擇投放平台及到了真正的投放優化環節,都建立在對產品本身的理解上。

二. 對各種資源平台產品的了解

1. 不同類型的資源適合推廣什麼產品?比如視頻類,工具類,社交類,資訊類資源分別適合什麼樣的行業?

2. 一樣是社交類,陌陌和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在產品有什麼不同?愛奇藝和優酷和B站有什麼不同?今日頭條和網易新聞呢?

3. 自有類資源和聯盟類資源的區別是什麼?

4. HeroAPP流量和長尾網站尾量的區別又是什麼?是否尾量就一定不好?

三. 對互聯網廣告行業和產業的了解

1. 了解互聯網廣告的行業生態與發展趨勢,尤其程序化廣告與信息流廣告

2.了解不同的廣告模式,ASO,ASM,SEO,SEM,DSP,ADX,聯盟,積分牆;黑產機刷不在此類。各有什麼利弊,什麼階段適合採用什麼模式,預算確定的前提下,選擇以什麼來做發行和品宣?

3. 了解不同的廣告形式:開機報頭,Banner,信息流,前貼,彈窗等適合什麼場景和目的

4. 不同的結算方式如CPM,有的CPC?OCPA是什麼?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同的結算方式,各有什麼利弊?根據不同的目的應該選擇什麼結算模式?

5. 市面上同類產品的成本價格區間,舉例個問題,IOS上遊戲的激活成本現在平均是多少?在什麼區間是合理的

6. 投放平台選擇時,要選擇哪個投放平台,業內有什麼比較好的投放平台,他們各自更擅長什麼

領域,業內風評如何,數據技術能力如何,接入了什麼資源呢

業內風評特指部分平台存在摻量假量,數據作假的情況;

上述幾點,建議運營同學除了多看多學多實踐,更要多與業內同行交流。這行老實說水很深,不透明化程度相對很高,很多知識和內幕是靠互相八卦交流,口耳相傳。

畢竟大家誰也不會在明面上得罪其他同行。

四. 投放優化相關知識

投放實操大概可以分為這麼幾個步驟。

與想像中高大上的品牌廣告的創意不同,創意的優化是一個需要不斷跟進優化的歷程,甚至有點繁瑣

說靠靈光一閃一個創意搞定全部的,不是傻就是壞

在廣告投放環節,以ROI為導向,數據仍然是唯一指標

懂數據,才能懂廣告,能根據數據的監控,對各個環節做基於目標的優化
不要迷信數據是指,如果同時在幾個平台上投放廣告,非渠道包的合作方式下,存在平台間互相有蹭量的情況

不過誠如前面所說,數據作弊的情況在部分平台(這部分平台的命運我認為最終仍然是被時代淘汰)存在,作為發行方,數據監控和反作弊知識是必要的

這個環節還需要針對目標受眾,寫出切合需求與情境的廣告創意的能力(素材與文案)

舉例幾個案例

一刀砍出99級

老婆不在家玩的遊戲

你有一個價值999元的遊戲禮包可以領取

這些文案好還是不好?

伍.其他相關互聯網廣告回答

DSP 廣告和網盟有什麼不同? - 知乎

DSP廣告投放哪些平台比較好,收費標準是什麼樣的? - 知乎

信息流廣告是什麼意思? - 知乎

互聯網廣告真的有效嗎? - 知乎

如何解讀騰訊 2016 年的廣告收入增速?


廣告專業出身,現在某廠做跟互聯網廣告相關的工作。

上邊的內容大都真心基礎,而且其實提供的都是正面反饋,什麼花小錢辦大事兒啊,什麼互聯網廣告投放的技巧策略啥的。

我覺得內容缺失了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對互聯網廣告有效性「知識」的探討。

先列出內容提綱:

1. 花小錢辦大事兒是可能的,但得看這小錢是從誰的錢包掏出去的

2. 不要迷信數據

3. 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互聯網廣告這個籃子里

4. 找靠譜的人來負責互聯網廣告的投放很關鍵

感覺現在互聯網思維,精準營銷,大數據就像「巫師的魔杖」一樣,左右著人們的思維,甚至陷入萬能論的怪圈,左手《參與感》右手《長尾理論》奉為聖經。

誠然,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化營銷和搜索引擎營銷等互聯網廣告營銷模式對廣告營銷行業的意義和影響,但也不至於將其神話,在利用其優勢的同時,一定一定要看到,這種「工具」的邊界在哪兒?

只有明白了各種媒介屬性的邊界和所長,您的營銷經費才不會因「浪」而「廢」。

所以,我先批判,給想投放廣告的您,提個醒,然後再給出一些基於當下行業現狀的一些粗淺的意見供大家討論。

1. 花小錢辦大事兒是可能的,但得看這小錢是從誰的錢包掏出去的

很多朋友聽說我是做這行的,最最最經常問的一句話就是「如何能花小錢辦大事兒」,當然還有特別逗B得朋友會問,能不能不花錢辦成事兒。。。呵呵。

我認為這是「小米」模式對營銷界,尤其是互聯網營銷界產生的非常非常不好的影響的示範作用,其鼓吹的「七字要訣」理論和社會化營銷的模式,絕對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經!理由如下:

1)其所以來的社會化紅利已過

2)其所針對的「智能手機」行業的爆發期已過(而大多數其他產品幾乎都不具備這種產業紅利)

3)殷實的業內資源和積累(拜託,人家跟你說成本低,指的是花出去的錢少,但要知道人家牽頭的人哪個不是業內大佬,掌握著各種核心資源和關鍵意見領袖?這都是他們幾十年的積累,靠刷臉不用花錢,你一個新兵蛋子說一句話的影響力能跟人家比?)

所以,花小錢確實能辦大事兒,花不花的到點兒上確實很重要,但大家不要忽略,這錢是誰花出去的。

2. 不要迷信數據

數據造假幾乎已經是行業內眾所周知的事情了,百萬,千萬甚至億級體量的流量源現在有很多,每家都深諳營銷包裝之道,吹得天花亂墜,甚至能給出實際效果的各種監測報告,看上去比傳統媒體厲害好多。

這些厲害真不真實呢?

我可以跟你說,很多數據是真實的,有觸達,甚至有一定的轉化。

對,沒錯,我要說「但」了

但,您一定要知道,當一個數據是真實的,來源也是科學可靠的,但最終沒達到您想要的效果原因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尋求的數據標準錯了,我們所參考的東西錯了。

互聯網廣告作為全域分發的媒介渠道,海量分發是其重要的特性,移動互聯網使得我們Always online,那流量來的就更簡單了,所以,數據量大的同時,含金量也在被稀釋。

有兩個依據:

1)一方面,互聯網輿情環境的魚龍混雜,網路虛假信息的散播使得人們對互聯網上的信息內容天然的會產生心理層面的懷疑,這是刻板印象造成的;

2)隨著互聯網廣告行業的發展,人們的媒介素養不斷提升,導致互聯網廣告的有效打開率大幅度降低。

3. 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互聯網廣告這個籃子里

這就涉及到,互聯網廣告能幹嗎,該幹嗎的「職能邊界」問題上。

大家可能會說,海爾的張瑞敏先生不都表示,以後要把營銷經費都投入在互聯網營銷領域嗎?

且不說他會不會自己打臉出爾反爾(我感覺這是必然的),就說他這句話,其實也會給很多企業造成誤區。認為傳統營銷手段失靈造成了他的此番言論。

實則不然,大家想一個問題:有沒有任何一個大眾消費品牌,是不通過傳統媒介,而是完全通過互聯網塑造企業品牌的?

之前您或許可以說是小米,但脫離了創業階段的小米,現在還不是到處投廣告?

其實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正如上文所說,互聯網的媒介屬性和輿情環境造成的受眾心理對其信源定位的判斷就在理論上卡死了其成為品牌塑造媒體的可能。

包括海爾,不也是在傳統媒體上進行了品牌塑造之後,才大張旗鼓的打出這張牌的么?

所以,階段不同,需要的廣告媒介形態是不同的,在參考別人怎麼做的同事,一定要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而不是盲目跟風。

互聯網廣告有它的媒介使命和職能邊界,不要妄想它能解決所有事情。

4. 找靠譜的人來負責互聯網廣告的投放很關鍵

我見過太多燒錢燒死的創業團隊,很多問題不出在產品,也不出在技術,真心就出在市場方面。

而市場燒錢的問題,很多都出在管市場的人身上:

  • 主觀惡意的貪腐、尋租
  • 江湖騙子的忽悠
  • 能力不足的裝模作樣

每每看見團隊里那些三四十歲,滿口跑火車的這類人,我真心都想掏心窩子好好勸勸團隊的決策者,但。。。往往只能唏噓。。。兩年過去了,這種感覺愈發凸顯。

5. 別迷信權威

別迷信某些公司的所謂「營銷」真經

別迷信某些大牛的所謂經驗之談

別迷信某種模式的所謂成功之路

這些都是你決策路上的參考,而非思維的路徑依循。

—————————————————建議分割——————————————————————

那麼您可能會問,具體有哪些建議呢?

就答主的問題,基礎知識分為兩點吧

專業知識+行業知識的積累是必要的,無論您是創業者還是行業從業者

1)專業性基礎知識方面

對於基礎性的知識,題主不建議大家看上邊的那些答案攝取,因為太散太碎,不成體系。

想了解的話建議您抽出一個月的時間,每晚安排2個小時來讀書學習。

互聯網廣告的直接知識方面推薦劉鵬老師的《計算廣告》,基本做這行的人手一本了,可以算是當下這個領域總結的最全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知識的工具書了,看完你基本上大多數互聯網廣告的事情就都搞明白了。

2)行業基礎知識

  • 流量源/資源包的確定

受眾商品論是貫穿所有類型的媒介廣告投放始終的理論,簡言之就是我們購買的是受眾的注意力和使用場景,對於互聯網廣告而言,現在所謂的定向技術和人群大數據微描,從數據意義上描繪了網路人群圖景,看上去我們離受眾更近了,實現了所謂的「精準營銷」,但這只是從單向傳播的角度出發,如上文所言,更多時候我們要考慮受眾是如何看待我們的,會給予那種反饋。

行業了解方面建議您按照以下的步驟來做:

首先,是尋找與您所需求的受眾群相關的流量源(也就是互聯網媒介,可能是門戶,也可能是公眾號),這在互聯網公司的廣告部門大都稱為「資源包」,這些資源包往往內部包含多種形態的廣告媒介形態,門戶中的banner,焦點圖,視頻網站的貼片,搜索結果頁的文字鏈,公眾號中的圖文,以及網站專題的冠名權等等。

然後,通過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的匯聚,搞清楚這些資源包的行業內部價碼(一般都是打折的,折扣低的比如包斷購買的模式很多時候能低到一、二折)

再次,留意積累那些小而美的媒介平台,自己為自己打資源包。比如,有很多特別良心的公眾號,那廣告做的,前三分之二文章能給人讀哭,後三分之一文章你雖然發現他居然是做廣告的,但是那種賤賤的感覺真的讓你喜歡的不得了。

就寫這麼多,有想了解其他的可以留言我們討論。

純興趣研究討論,有不同意見可以一起討論。

下邊這個是我運營的公眾號,小夥伴們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這兒勾搭我!

有問,必答。

http://weixin.qq.com/r/sDsdBQ7EMlNNrUpm926i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或者也可以 【微博 艾特 @ 鄭義分分鐘】,一起討論一起成長。


要說入門,我們先大概了解一下各個主流媒介的效果。經常有人一上來就問我,哪個渠道投放廣告的效果最好呀?我總是一臉懵逼無言以對,連你們是幹什麼的,做的是什麼東西的物料,預期目的是曝光還是轉化還是售賣都沒有講清楚,到哪裡能給得出你需要的答案呢?這個問題就彷彿是在說,哎請問,吃什麼菜最有營養?

以下論述就我自己和身邊的朋友投放過的一些渠道做一些總結,由於物料,產品特性,時間段,能力的不同也許會與其他廣告投放者的體驗有所不同,所以僅作側面參考。

1.紙媒

如果是單純投放報紙廣告,只適用於受眾是30~60歲的人群,本地化的產品或者活動,互聯網公司較少需要到,除了類似當地打車軟體,線下支付,生鮮電商類,當然轉化率幾乎是現有媒介中最低的一種形式了。沒辦法,使用環境和場景已經基本徹底割裂開來。不過現在有一種新鮮的玩法,是購買報紙的封面廣告,比如表白類,尋人啟事類的大字報形式廣告,做成事件營銷的噱頭,配合SNS端的發酵爆發,二次加工成段子之類的形式擴散,相比搞線下活動,這種形式比較省人力物力,寥寥幾個字就把爆點引出,比線下表演之類的簡單直接,如果單獨算封面廣告的價格,以某份當地的大報紙為例,在好幾萬的頭版價格,七天的價格每天都不同,全國類的綜合性知名報紙,那就是幾十萬的事兒了,只有財大氣粗的大公司才會考慮到這種媒介方式。

2.電台廣播

考慮到電台廣播的使用場景,只有與車相關的企業比較適宜用,當然這還是算作傳統媒介的使用形式;本書主要偏互聯網企業,所以在此就不深挖了,倒是嘗試過幾次音頻分享類平台合作,無論是直接和主持人的片頭口播合作還是和整個平台的換量效果來看,轉化率都比較一般。類似這樣的媒介,想花錢就帶來效果的就算了,但是有一種途徑很合適的就是建立品牌的有聲音頻,然後以產品本身為內容發源地去做成衍生品,提供給觀眾有用的資訊,再和平台要資源位做聯合製作,沒有人會抗拒一個本身就是好內容的廣告,如果沒有好的音頻內容,哪怕把你們老闆出去演講的音頻放上去也是不錯的選擇,無須額外生產,倒是是一個容易被市場部忽略的分發渠道。

3.線下地推

在互聯網聚集地,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地推人員,發給你一張傳單或者海報,請求你下載他們的APP,這樣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呢?一張傳單因為材質和總印數的不同,成本在1毛錢到1塊錢不等,人工從30一小時到一整天80不等,是否有附送的禮物成本錢就因人而異,某P2P線下推廣的成本大約在20塊一個新增用戶,而據說一些海淘類產品的APP成本已經高達500一人了。對於大多數還想通過傳單來促成線下轉化的,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是地推就沒用了嗎?不是的,如果你是在用地推的方式將企業的二維碼用比較精妙的內容呈現方式印在傳單上,效果會出乎意料的好,尤其是一些有精準服務人群的企業產品,去相關人士聚集的大會去散發,而對方只需要掃描關注公眾號即可,並且會通過公眾號持續收到你們對於該行業的新鮮資訊,大多數人都會接受的,實際效果如何呢?基本上一場活動下來,新增用戶是300~2000不等,平均一個新粉絲0.1元左右。而且精準程度和含金量之高,常常會讓你收穫驚喜。

4.小眾社區

在早期的人人,天涯,豆瓣,知乎,貼吧,專業論壇,小範圍的引起用戶關注,如果不是本身內容就是相應社區的合適載體,用操作痕迹較生硬的方式做廣告植入,日常規格的操作一般費用1萬到5萬不等,帶來的轉化0~100不等,如果是以引流的用戶數量為kpi的話,性價比極低,也容易引起社區用戶反感。這種社區的用戶對外來文體異常敏感,如果不是重度用戶很難把握尺度,對平台來說也是極度不歡迎的,但是如果直接和平台合作,購買banner,開屏廣告等,一般也是十幾萬到百萬不等,成本太高,還不一定買的到,因為這些平台對廣告主的調性和平台本身是否一致,也是非常看重的。那麼最適合的方式呢?如果你是租房,電商,資訊,社交類平台,則可以將這些渠道當作一個信息分發渠道。比如你是剛起步的電商平台,那麼深度挖掘一下平台上的拳頭產品,加以包裝,去相關用戶群和話題下做推薦清單,只要內容本身既用心又是對大家有用的,即使有引流用戶也並不介意,這裡最典型的就是樂純在知乎上最適合在辦公室吃的零食是什麼?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收穫了59K的贊同,位列知乎全站贊同數前十,大大方方的放置著二維碼,引流效果爆棚,具體請參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2586/answer/83906685

5.微博

要了解微博的前世今生,先看GQ的一篇人物特稿《獨家報道:段子手軍團的崛起》,詳細的記錄了三大段子手軍團鼓山,樓氏,牙仙三大文化傳播公司,簽約了90%的段子手大號,幾乎可以對現代城市人的碎片化時間通過資本運作輕易牢牢佔據。這塊蛋糕有多大,網上已經有非常公開的數據,隨便搜索一下就會令人乍舌。而早期微博可以說是SNS廣告界最友好的平台,對在它平台上賺錢的大號包容度極高, 從2015年開始,如果廣告不走微任務,就非常容易被平台屏蔽,到後期平均一個UV(獨立用戶)單價大約12.82元(相當貴了),所以微博現在更合適的是包裝成事件營銷的吐槽,當然在自然轉發過程中品牌會被人刻意忽略,大家都不傻,怎麼夾縫中殺出一條生路,就見仁見智了。

6.微信

微信的廣告投放對很多企業已經漸漸演變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它大致分為直發廣告,約8000~1W一篇,約稿軟文,約10000~450000一篇,底部banner的包月,約1W~2W/月,三種形式,通過閱讀原文的鏈接放置來導流,成本因內容而異,據我搜集來的數據顯示,大多在10元~20元一個UV之間;朋友圈廣告這類信息流廣告,一定是最先出來的時候效果絕佳,然後隨著人們的麻木效果銳減,根據微信公開的收費標準顯示:通過排期購買的朋友圈廣告曝光單價由廣告投放地域決定,單次投放最低預算為5萬元。投放地域目前主要分成三檔:核心城市、重點城市和普通城市,各檔所包含的具體城市及對應的曝光單價如下所示:

1. 核心城市:每千次曝光收費圖文廣告為150元,視頻廣告為180元 包含北京和上海。

例如:某廣告主定向北京地區投放朋友圈圖文廣告,預算30萬元,則該廣告主的廣告至少可獲得200萬次曝光。

2. 重點城市:每千次曝光收費圖文廣告為100元,視頻廣告為120元 包含廣州,成都,深圳,杭州,武漢,蘇州,重慶,南京,天津,西安,瀋陽,長沙,青島,寧波,鄭州,大連,廈門,濟南,哈爾濱,福州等20個高活躍城市 例如:某廣告主定向廣州、深圳兩個地區投放朋友圈圖文廣告,預算30萬元,則該廣告主的廣告至少在兩個地區總共可獲得300萬次曝光。

3. 普通城市:每千次曝光收費圖文廣告為50元,視頻廣告為60元 包含除以上22個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 例子:某廣告主定向東莞、漳州兩個地區投放朋友圈圖文廣告,預算30萬元,則該廣告主的廣告至少在兩個地區總共可獲得600萬次曝光。

來源:微信廣告助手

微信號ad_helper

根據投放過的客戶們基本不會再投第二次這一行為推測……應該是不盡如人意的,大家都玩ONS,刷個存在感提升下用戶好感即可,要啥自行車。

6.地鐵和分眾廣告

這個基本不會輪到新人去操盤的,動輒都是幾百萬的真金白銀砸下去,還不怎麼聽得見聲響,一般一定是高層及老闆親自出馬,談到個最低的折扣,1折2折也不是沒有的,然後就是繁瑣的合同和審核,物料製作流程,新人在此做個粗淺的了解即可,誰也不能保證這燙手的山芋會不會落在你身上。為什麼說它燙手呢?因為排期緊,修改意見多,廣告法打回的不合格文案多到你瘋掉,就跟皮球一樣被兩邊踢來踢去,對細節的嚴謹追求能治好你所有的大條毛病,差之毫厘的責任你也擔不起。

只要跟一遍,相信我,你會對人生有新的認識。

上刊的這段時間自然流量陡增,百度指數也會相應暴漲,祈禱伺服器別老宕機吧,不然這錢可就都打水漂了。

以上節選自新書《全棧市場人》

京東購買鏈接:全棧市場人 互聯網市場營銷入門通用寶典


看了上面幾位的回答的內容,其實沒有很具體的內容,因此我在這裡回復一些基礎的名詞解釋,希望能有幫助。

l CPM=cost per impression在網上廣告,CPM取決於「印象」尺度,通常理解為一個人的眼睛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注視一個廣告的次數。比如說一個廣告 橫幅的單價是1元/CPM的話,意味著每一千個人次看到這個Ban-ner的話就收1元。

l CPC=cost per click以每點擊一次計費。

l CPI=cost per install分為incent CPI和non-incent CPI;特彆強調下CPI一定是要點擊Click-&>下載Download-&>打開Open

l CPA=Cost per action(例如微信類,需要註冊這一action,訂閱類等)

l CPL(Cost Per Leads):以搜集潛在客戶名單多少來收費; 即每次通過特定鏈接,註冊成功後付費的一個常見廣告模式。這是我們通常稱謂的引導註冊,比如「亞洲交友」 ,通常CPL也可以理解為訂閱類的轉化形式。

l CPS(Cost Per Sales):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換算廣告刊登金額。即根據每個訂單/每次交易來收費的方式。用戶每成功達成一筆交易,網站主可獲得傭金。

l CTR = click/impression,平均0.5%~1.5%

l CVR = install/click,平均1%~3% (也稱CR,即轉化率,需要在實踐中摸索和積累,不應被固有印象所禁錮)


CPR(Cost Per Response) 每回應成本,以瀏覽者的每一個回應計費。這種廣告計費充分體現了網路廣告「及時反應、直接互動、準確記錄」的特點,但是,這個顯然是屬於輔助銷售的廣告模式,對於那些實際只要亮出名字就已經有一半滿足的品牌廣告要求,大概所有的網站都會給予拒絕,因為得到廣告費的機會 比CPC還要渺茫。.

l CPP(Cost Per Purchase) 每購買成本,廣告主為規避廣告費用風險,只有在網路用戶點擊旗幟廣告並進行在線交易後,才按銷售筆 數付給廣告站點費用。

l RTB(RealTime
Bidding)實時競價,是一種利用第三方技術在數以百萬計的網站上針對每一個用戶展示行為進行評估以及出價的競價技術。

l DSP:Demand-Side Platform就是需求方平台。

l SSP:Sell-Side Platform即供應方平台。

關於RTB打個簡單的比方,RTB就像果蔬買賣。以前由農民種植,然後直接拿到市場上賣給消費者。後來隨著規模化生產和社會大分工的產生,專業化的農貿市場和超市開始出現。農貿市場的批發商們會根據農民果蔬的質量和分類來進貨,然後賣給超市;而超市的市場部門又會根據調查到的消費者的喜好來選擇合適的批發商。這裡的農民是發布商或者媒體,農貿市場和批發商是SSP,超市是Ad Exchange,超市的市場部門是DSP,消費者是廣告主。這個比喻基本體現了RTB的交易流程,但不涉及競價過程。 這樣你是否就比較清楚了呢?

l Retention rate: 留存率,即下載應用和遊戲後,有多少用戶繼續使用(廣告主通常考量我們的次日留存)

l eCPM: effective cost per mille指的就是每一千次展示可以獲得的廣告收入。所以有一些渠道是按eCPM來排列offer,即eCPM高的會比較多地被publisher所青睞,對於這種渠道,單價的提高是有較大幫助的。

l Cap:配額,即對於有些預算有限的campaign,項目經理會分配cap。

l Campaign:某個客戶某個遊戲在某個區域的宣傳,投放單元,比如「MT安卓台灣」

l IO (insertion order):合作意向書,下單,雙方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跑campaign了,對IO因特別關注渠道關於停campaign和開campaign的條款,一般來說渠道需要48小時停campaign或者降價。

l 渠道:提供流量的一方,主要包括,依照目前的優先順序排列分別是——Publisher, 廣告網路、網站

Mobvista是領先的海外移動內容分發平台,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到我們官網去看,或者聯繫我們相關的業務經理,他們會有更多更好的回答。也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覺得不錯就給一個讚唄。


之前在專欄里發布過廣告投放的細分文章,在這裡做個系統的梳理和總結。針對廣告投放人員會遇到的問題和痛點,我主要從研習、調研、溝通、優化四個方面來講一下,答案比較長,請耐心使用。

一、廣告結算模式

廣告投放流程主要分為展示和轉化,CPC/CPM/CPD/CPT/CPA/CPS等代表的是不同的結算模式

展示端的結算方式有:

CPM(Cost Per Mille) 每千人成本:只要向足夠量級的用戶展示了廣告主的內容,廣告主就為此付費。按此計費的廣告一般是以品牌展示和產品發布為主,如新聞客戶端的GD廣告,曝光效果通常比較好。

CPT(Cost Per Time)每時間段成本:以固定價格買斷一段時間內的廣告位展示,如開屏廣告、富媒體廣告或應用市場的下拉關鍵詞等。

CPC(Cost Per Click) 每點擊成本: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關鍵詞競價一般採用這種模式,在信息流廣告系統中比較常見。

轉化端的結算方式通常可以統稱為CPA(Cost Per Action) 每行動成本,按投放實際效果計價的廣告,這裡的行動成本可以是:

CPD(CostPer Download)每下載成本:按用戶完成APP下載計費,在應用商店、積分牆、流量聯盟比較常見

CPI(Cost Per Install)每安裝成本:按用戶激活APP計費,渠道按這種模式結算比較少,通常只作為廣告主內部衡量廣告投放效果的指標之一

CPS(Cost Per Sales)每銷售成本:按完成訂單的用戶數量結算,高質量垂直渠道、返利網站比較喜歡採用這種模式

強勢品牌以曝光為目的的品宣廣告,選擇CPM或是以時間計價的CPT是比較合理的;以獲客為目的的效果類廣告更多的需要考慮後端轉化和成本控制,CPA相對於廣告主來說性價高一點,風險更小,但很少有媒體會以CPA結算。

參考文章:CPM/CPC/CPA,不同的計費模式是否直接決定廣告效果﹣知乎專欄「晨夕筆記」

二、流量平台調研

&>&>平台背景:行業、用戶結構、用戶質量

&>&>平台數據:平台日活,預計曝光,是否可以定向投放

&>&>投放門檻:主要結算模式,最低預算

&>&>以往案例:是否有同行業競品的投放案例/效果如何(點擊成本/激活成本/註冊成本/訂單成本)

&>&>開戶流程和賬戶優化:平台是否有人員跟進,解決問題的速度等

平台的選擇對於廣告投放效果起了決定性作用

參考文章:為什麼說商業化初期的渠道轉化效果更好? - 知乎專欄「晨夕筆記」

三、廣告代理甄選

主要從兩個方面談談我選擇代理前考慮的因素:

對於應急問題的反應速度

應急問題包括媒體卡投放資質、賬戶被鎖、餘額無端變少、充值失敗等等,這些問題無疑都會影響我們的投放工作,但是據我所知,遇到賬戶層面的問題,很多時候代理要不就是建議重新開戶,要不就是拖著不解決或是根本解決不了。而且,在選擇代理之前,我們對服務效率這塊也難以預測。

我的做法是:接到代理的合作郵件之後,我會先調研渠道,有合作意向的話先想辦法聯繫媒體方(找認識的人或者到官網直接扒商務電話),跟他們溝通並成為直客或是KA(Key Account 關鍵客戶),再請媒體推薦代理。

這麼做的好處是:媒體方一般會根據你的需求進行定向推薦;即便推薦的代理不給力,媒體也會有專門的人員跟進直客賬戶的事情,出現問題找他們解決也是妥帖的。

PS:KA並不是只針對大客戶,最重要是溝通

賬戶和投放的優化能力

頂尖的優化師很少而且通常配備給大客戶,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代理對於廣告主的作用其實很明確:充值/投放/常規優化,其他的能力不要太放在心上。

&>&>對於單一媒體下的代理來說,資源差不多,問一問他們的資質(核心代理/一級代理等)、同行業客戶和可實現成本,多跟幾家聊一聊基本上就可以知道大致水平了,主流的代理優化能力其實差不多。

&>&>對於DSP平台代理來說,因為不便跟這麼多媒體直接溝通,所以建議優先考慮資源好,媒體溝通能力強的大平台或是有新技術突破並有成果案例的新平台。行業里哪些平台資源好很容易知道,至於說自稱有新技術的平台,很多時候只是個噱頭,並沒有亮眼的成績,謹慎考慮。

參考文章:推廣前如何選擇媒介代理,談談我的經驗和思路 - 知乎專欄「晨夕筆記」

四、投放流程優化

假設:在一個媒體上投放下載競價廣告,以CPC計費,以優惠活動為噱頭,目的是用戶激活app、領取優惠券並最終完成訂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預估廣告收益=出價*點擊率

從公式來看,提高出價和點擊率都是提高曝光的方法,但是不建議盲目提高廣告出價,出一個平均價格或略高於大盤的價格就可以了

&>&>低價格慢慢往上加可以逐步拿量,但高價格一旦調低非常影響曝光,兩者梯級不一樣

&>&>出價1元,點擊率1%拿的量不會高於出價0.8元,點擊率1.5%的計劃

落腳點還是通過定向、素材和文案匹配目標用戶以提高點擊率,但是也不建議通過標題黨去吸引用戶點擊,一旦他們發現後續跟標題不符,流失特別嚴重,成本損失太大。

其次需要梳理的是:整個從曝光到轉化的流程

第一階段:展示

展示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把用戶從媒介上拉到你的app,讓他對你產生興趣,主要考驗推廣人員的能力,我們要做的是儘可能降低這一階段的成本,因為流量損失真正發生在第二階段。

&>&>看到廣告

用戶跟你的首次接觸,更高的啟動曝光量決定更多的用戶看到你的產品,寬定向/不定向或加大出價是提高啟動量的方法。如果你發現你的廣告曝光過小,錢沒有花出去,這時候你應該檢查你的出價是否低於均值或是你的定向是不是過於精準。

&>&>點擊廣告

這一步考驗你對目標人群描摹的精準度,用戶的物理屬性、興趣愛好由定向限制,用戶痛點/爽點通過文案和素材把控。能持續起量的素材點擊率至少穩定在1.5-2%,大於這個數更好。素材點擊率不到1.5%,還有優化空間,如果連1%都不到,建議關掉重來。媒體會把更多的曝光給點擊率高的廣告,如果你的素材對於用戶吸引力不高,點擊的人很少,媒體賺取的廣告費就少,系統自然不會持續給你量。所以,在競價廣告中,點擊率決定持續持續展示。

&>&>完成下載

用戶點擊下載廣告之後會跳轉到一個app詳情頁,也就是類似應用商店的介紹頁面(IOS是直接跳轉APP Store),但不要覺得用戶點擊之後就必然會下載。

一般來說,用戶點擊了你的廣告,表示對你已經初步建立了興趣,應用詳情頁需要呈現的是與推廣文案和素材匹配的信息,文字介紹儘可能簡單易懂。正常情況下,對應開始下載率15-20%,網路環境穩定的狀況下,下載完成率10-15%,有10-25%的流失。如果低於平均水平,好好優化你的應用詳情頁吧。

&>&>激活使用

正常激活率不應該低於50%,我自己的數據是70-75%左右。激活率低於均值會造成激活成本大幅增加。一般情況下,定向人群穩定,這步出問題的機會不大;如果出現異常,建議請技術人員支持,檢查是否是網路環境或檢測本身出現問題。

第二階段:承接

承接階段主要是把路人變成你真正的用戶,雖然是競價廣告的模式,但我們通常以完成註冊並下單為考核標準,沒有產品的app通常就是以使用率/活躍度衡量投放質量。同樣的行業不同的產品/品牌獲客成本差異巨大。

&>&>完成註冊

用戶激活APP之後,是否能第一時間看到跟推廣文案類似的相關信息,前面我們假設里說到活動優惠券,用戶在哪裡領?怎麼領?領取流程是否簡單明了?活動介紹是否醒目?

這時候的用戶並不是你真正的用戶,連准用戶都稱不上,最多算是個看熱鬧的過客而已,不要考驗他們的耐心。

&>&>完成訂單

符合心理預期,承接標識明顯,用戶對你感興趣並完成下單或是開始使用你的產品,整個流程才算成功了。推廣人員把用戶拉進來,這是考驗產品的時候。

即便產品功能已經搭建完成,但最後一步的轉化率差異還是非常大,同一行業的知名公司普遍好於小公司。很多代理不敢跟你承諾這一步的KPI,因為下載成本,註冊成本都可以通過優化甚至作弊去達成目標,但是成交訂單的優化和作弊成本太大,基本是各憑產品本事。

參考文章:效果廣告轉化不好,我們應該如何著手分析原因 - 知乎專欄「晨夕筆記」

了解廣告投放很簡單,經歷過某一個媒體的接觸-開戶-準備-上線-反饋基本就能梳理清楚,但是廣告投放的各種坑還是需要多次實踐和總結才能避開。

微信公眾號:晨夕筆記(think_notes)

從零開始,分享工作經驗,記錄能力成長。搭建運營推廣成長體系,持續輸出營銷思路和方法論,盡量做到深入淺出,可能對一部分人有用。


背景:移動端相關從業者一枚,自由職業者一年,海外廣告主商務拓展一年,廣告投放一年+

不是很了解國內投放,說下海外的。

投放平台:Google Adwords, Facebook, Airpush, Inmobi, Popads, Adcash, 獵戶,當然還有很多很多,要靠自己去挖掘測試;Mobile Digital Advertising Companies Database 這裡有個全球數字營銷公司的資料庫,裡面能夠找到各個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這篇Post是一年半前寫的關於這個資料庫網站的初步介紹,等待知友團觀光點贊 Resource for Media buyers/Advertisers。

投放原理:廣撒網,慢優化。設置好追蹤之後,拿出5~10個payout的價格去測試(可以分運營商,國家或者網路連接方式),花完初始預算之後,如果表現比較好的,繼續往下細測(不同的素材,不同的廣告語,不同的時間段,etc);表現不好的找出來不好的地方,某一個時間段不行還是都表現不好,完全沒有轉化的直接砍掉。

投放計費:目前海外流量源主要的計費方式是CPC還有CPM,對於Facebook還有oCPM的方式;Google Adwords計費:可以CPC競價,也可以CPI競價,但是CPI競價指的是谷歌會優化最終的轉化成本讓其低於你給出的CPI。Adwords CPC的成本最終=綜合排名第二位的出價+$0.01。至於其他平台,基本上是CPC競價,成本=CPC*點擊次數。CPT包量的形式常見於公司之間的合作。

谷歌Adwords投放:比較複雜,長話簡說,希望今年能夠開個博客慢慢聊。分為Search Network和Display Network。搜索廣告網路,顧名思義就是挑選關鍵詞,然後去競價谷歌搜索頁的文字鏈廣告。主要包含以下步驟:搜集關鍵詞-確定關鍵詞的匹配方式(Broad Phase Exact Negative 4種)- 關鍵詞歸於廣告組-設置廣告詞-設置campaign相關信息。設置好之後打開campaign開始跑,來了量之後定期關閉表現差的關鍵詞,同時需要挖掘新的關鍵詞+現有關鍵詞搶量。展示廣告沒搞過,略。

社交媒體廣告投放:以Pinterest為例,建立一個企業賬戶,pin一些產品相關的美圖,然後導量到Landing Page,LP上面加入GA的代碼做好統計分析。見效比較慢 ^_^

追蹤系統:Google Analytics,202, Voluum etc. 當然自己搭建也行。用來接收廣告主傳過來的安裝,同時也需要用來接收來自流量平台傳回來的一些參數(appid, pubid, 運營商,ip,idfa,IMEI,瀏覽器版本,連接方式等等)總之流量源能夠傳的參數全部收集過來,結合安裝數據進行優化。

作弊:基本上小型平台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流量刷子,不停點擊廣告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損失。谷歌能夠通過IP排重等方式杜絕,也即不論用戶對搜索廣告點擊多少次,谷歌只收取一次點擊費用。小平台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

競爭對手研究:知己知彼,才能不會輸得很慘。可以在whatrunswhere等一些站點調研競爭對手的投放策略,了解競爭對手的投放平台,採用的廣告形式 etc。

--------------以下為原答案,投放步驟-------------------

概念性的東西直接略過,樓上已經講了,主要說下投放的步驟:

1. 挑選產品確定推廣目標,當然如果是自己公司自營產品,需要對產品有深入的了解;產品推廣的目標是在於獲得更好的曝光量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客戶?這些客戶有什麼特徵,集中的區域?獲得用戶的速度是怎麼樣的?有些產品需要短期內獲得大量用戶,不論目的是為了給投資人看亦或是為了充到榜單的前列獲取更多更好的自然流量 etc;

Spying – Are other guys running this campaign? Don』t limit yourself to just researching other affiliate marketers. If you』re running Diet, look at what Jenny Craig and WeightWatchers are doing. Running Dating? What』s http://Match.com doing?

*Offer Research* – Going through the funnel to see how the ads monetise. Researching the audience.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niche

Don』t go to war without a game plan. I』ll mind map out every detail of the campaign to help me visualise. I』ll also set some mini goals and deadlines for each step of the way. Don』t get too rigid with your game plan because you』ll re-evaluate it after you get some hard data.

2. 確定流量源,準備在哪些平台上面投放廣告,類似產品在這些流量源的歷史表現怎麼樣?流量源能夠回傳哪些數據用於ROI的優化?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以及資金消耗速度還初步定一個流量源portfolio,然後在合作過程中逐步進行優化(或砍或增)。

3. 物料製作(making creatives)[以及Landing Page設計]

確定好流量源之後著手廣告投放物料,根據流量源的要求來製作相應尺寸大小的圖片;

需要根據自身產品來Brainstorm很多angle進行測試,每一個Angle做一套圖片,一個測試周期之後去除ROI表現明顯差於其他的;

同時根據不同的Angle設置一個有LP跳轉的和沒有LP跳轉的,測試並挑選出ROI表現明顯良好的;

Not all offer pages are great. Not all offer pages will do well with your marketing angle or your traffic source, or the demographic of users that you are advertising to.Incidentally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it』s great to have multiple advertiser offer pages to split test.

Landing pages are your greatest chance to be a marketer. To sell your angle.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your ads and on offer page which might not exactly be congruent with your angle.

4. 追蹤,根據流量源的技術文檔,盡量把能夠回傳的參數都拿到然後才能在後面進行進一步優化;對於一些合作方式為CPI,CPS,CPR,CPA之類的渠道沒有明顯必要傳回這些參數;對於其他類型的比如CPC,CPM結算的流量源需要拿到更可能多的參數方便後續的優化工作。

5. 上線反饋測試持續優化

產品上線之後需要時刻跟進每個流量源的表現情況(品牌類廣告忽略),排除質量(次日留存,七日留存,用戶購買付費率等KPI)表現極差的;如果排除完了,嘗試新的流量源;再不行就得思考是不是推廣的產品自身的設計問題了。

At this stage, my goal is to collect data. It』s important to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ata before you start making decisions.

根據上一步傳回的參數進行優化,每一個維度的數據都需要進行優化,產品在哪家運營商的用戶中表現良好,在3G 4G Wifi那種情況下轉化最好,在哪個地區哪個時間段的表現不理想,在哪個流量源的哪個下游表現很糟都是需要能夠及時發現和進行處理的。

More than likely your campaign will be losing money at this point. Optimis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urning the campaign profitable by running tests. You will consistently run experiments into order to improve yours campaign.

The mistake that most people make is they don』t optimise at all. They launch campaigns and cross their fingers that it』s profitable. You don』t find winning campaigns, you create them. I』m sure that the biggest sticking point for newbies is that they pussy out as soon as they start losing money. Re-frame your thinking and realise that it』s part of the process in order to see what works.

What I recommend is to establish your own formula for optimising each traffic source. The process is different with a Facebook compared to a Mobile campaign.

Create variants of your best landing page, and test those: test new images, new headlines, new CTAs, new copy, new background colours or images, and any other element of the page that might be relevant. Continue to cut these using the Split-Test Calculator, aiming to continually improve your ROI.

6. 加量

上一步整理出表現不差的,通過加價或者增加預算的方式拿到更多的相對優質的量;同時可以嘗試著使用類似的組合去測試新的流量源;

**More Traffic sources** - Expanding to similar traffic sources. If you』re making money on Airpush, it makes sense to expand towards a similar source such as LeadBolt.

**More Countries** -Does your offer accept multiple countries? Get your creatives and landing pages translated and test it out. Keep in mind that just because your campaign is profitable in USA, doesn』t mean it』ll automatically make money in UK. What』s different? Offer conversion rates / payouts, cultures, bid prices, etc.

**More placements** – Placements means different websites.

More ad sizes – Only advertising on the 300×250』s? Try out the 728×90』s and 600×120』s

**Increase your bidding** – Higher bids means more volume (in theory). That』s why it』s important to constantly improve your campaign – the higher your profit margins the higher bids you can afford.

7. 總結


我把問題拆解為2個關鍵詞:互聯網廣告和基礎知識。這樣就一定繞不過SEM這個渠道。SEM是很多企業的命根子,雖然恨之入骨,但卻無法割捨。

SEM的ROI要比很多渠道高,因為搜索是最後的流量收口,回報率高、見效快。

而很多中小企業嚴重依賴SEM這個渠道,比如教育行業、招商加盟行業,我見過一些公司,甚至把所有預算都砸在百度,所以我講講SEM日消耗低於1W的企業如何獲得最優ROI 吧。

OK。進入正題。

一般SEM日消耗低於1萬分為2種情況:

λ 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小。比如B2B營銷,花幾千塊預算就不錯了,他們的投放相對精準,不至於為了買量而買量。

λ 企業財力有限,現金流有問題。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做精細化運營,因為他的每一分錢都要花得有價值。

那麼針對SEM日消耗低於1萬的企業,到底如何提高ROI呢?

第一,注意人的重要性,人才是核心競爭力!!

如果自己有專人負責SEM推廣,考驗的是負責人的實際操作能力。公司對這類人一是不要太吝嗇,作為甲方,如果你只有一個項目,給的還少,他可能會想還不如去乙方呢,還能接觸更多項目,得到更多成長。二是不要高價去挖人,高價挖來的人有可能知識體系不健全,經驗也不見得多。最好的方式是去競品公司挖人,挖那種能提供策略的人,而不單純是執行層面的。

如果是SEM外包,那他只需要負責對接,需要的是高超的情商,不一定要非常懂SEM。甲方在和乙方對接中要掌握一個度,要讓乙方人員有壓力但壓力又不能太大。掌握不好可能走兩個極端:完全沒壓力他不會好好去做;壓力太大他又會有逆反心理,這時對接人情商的把握就變得尤為重要。

第二,要有合理的期望值,你想要ROI 1:100,想得美!

SEM要想獲得非常好的效果一定要設置合理的期望值,這裡我提出「三重天花板」理念,即:個人能力、媒體支持、自身產品:

  • 如果能力有限,靠自己是無法打破第一重天花板的,你頂多到天花板的頂兒。
  • 第二重天花板是媒體支持,媒體可以用外力形式幫你打破第一層天花板。
  • 第三重天花板是產品本身,網站不行立馬改、策略不行立馬改、客服不行立馬換人。有些行業真的能做到,比如招商加盟行業就經常這麼干,招商企業可以因推廣需要而隨時作出調整。如果你能到達第三重天花板或無限接近於第三重天花板,那麼你的ROI就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第三,SEM賬戶層面。

1、廣告創意:創意寫得怎麼樣。創意講究的是金字塔原則:「結論先行」,後面的一切都需要支撐前面提出的結論。所以創意體現形式不管是文案、圖片,都要把用戶最感興趣的點優先傳達給他,而不要以投機取巧的方式去吸引用戶眼球。

2、關鍵詞選擇:相對人工的做法是你必須強調用詞的相關性,用戶意圖、創意、落地頁和關鍵詞這四者間都要高度相關。中小企業的核心點是拓詞,圍繞最核心的點去拓,先從轉化效果好的詞,再到同類型還未發掘的詞或稍微做一些變體。之後才會拓跟他業務完全不相關的新領域的潛在詞。但很多中小企業,很難做到最後一步。

3、定向策略,即關鍵詞定向、地域定向、匹配模式。

  1. 長尾化:要注意信息傳遞的高效性,傳遞給用戶的東西不要過於籠統、寬泛。比如我買一雙籃球鞋,我可能有自己具體的需求,個子高的更看重防護性,個子矮的更看重輕便性,這種需求是很清晰的,這時一定要做長尾化跟蹤。
  2. 本地化:我們在定位一些關鍵詞時,要適當的出現一些地域性的詞,這對於提高轉化率非常有幫助,本地化屬於長尾化的一個細分。
  3. 樂高化:把你傳遞的信息看成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同時這些個體能夠拼接在一起組成一個主體。樂高化可以細分到何種程度呢?比如我的文案創意裡面涉及到幾張圖片,每張圖片背後的效果都是必須要分析的。

4、落地頁,即你投放的網站,這點很重要,它起到信息補充的作用。落地頁要做好監測,其實就是在落地頁添加一個js代碼。這樣就等於給投放的每個關鍵詞添加了一個訪問URL。這時要提到前面所說的樂高化,經過細緻分組的詞都是有針對性的,每個詞效果不同。通過添加js代碼,我可以從後台導出創意報告,以Excel透視表的簡單形式展現,從中分析每一個創意細分環節所帶來的效果。

第四,SEM細緻化運營。

第一,媒體廣告投放平台存在很多突發情況,bug非常多,所以需要我們高強度關注。舉個簡單的例子,App裡面的高級樣式版本更新不應該在臨下班或周末時更新,這是大忌,一旦有錯誤對接人都找不到。

第二,所有賬戶都設置提醒。通過站內信、簡訊、郵件或下載應用等不同形式時刻關注。關注什麼?有時賬戶消費激增、有時花費不出去、有時關鍵詞質量全部清零等突髮狀況。

營銷對於初創企業或者中小企業來說,是命根子。營銷做不好,企業極有可能會倒。希望以上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


前面的網友說了好多互聯網廣告投放的知識體系,唯一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很多知友都忽略了.那就是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互聯網廣告投放必須掌握的技能.投放廣告花錢誰都會,但效果如何你知道嗎?唯有數據分析能夠幫你監測廣告投放的效果。

數據分析可以幫你做到以下幾點:

1、檢測廣告效果,告訴你那些廣告有效、哪些純屬浪費錢。

2、發現網站流程問題

3、找到最多的流量的媒介來源或渠道

4、知道用戶用什麼瀏覽器和設備訪問你的網站

5、找到最有價值的訪客來自哪裡(訪客的行為,也就是轉化率),投到哪裡最有效

6、了解用戶在你的網站上喜歡做什麼,調整按鈕位置

7、設定不同版本的官高,哪個用戶更喜歡

8、知道用戶付款前都做了什麼(重視客服和寶貝詳情,調整產品)

具體到學習 Google Analytics,你也別看書了,在這裡直接幫你捋清楚學習思路,你需要的結果是:看完這個回答,馬上知道應該學什麼,怎麼學,達到什麼結果,理解能力強的話,馬上可以上手練習

另外,學習數據分析的網站:

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數據篇

再穿插一嘴,誰適合學習GA(Google Analytics)?

營銷人員產品人員

營銷、廣告人員:學習數據分析是為了評估營銷效果(這裡提到的營銷效果,指的是實際得到了流量,以及這些流量帶來的轉化結果,這個結果,需要根據不同的產品來設置,比如電商要的結果就是付款,社區要的結果就是分享,關鍵指標,根據自己的產品屬性來定)這裡不具體舉栗子了,大家應該都能看懂。

產品人員:學習數據分析是為了通過觀察用戶在產品上的行為,來優化產品。比如一個課程教學的頁面,放上了很多種系列課,那麼最受用戶歡迎的課程,顯然要放到產品的顯眼位置作為「爆款」產品,舉例:

————————————————————————

OK,別廢話,咱們進-入-正-題:

按照之前說的學習流程直接幫你總結出來:

學習分成3個階段:0基礎水平(毛都不會)、略懂皮毛(能監測到轉化率)、中級水平(會製作你自己的自定義報告)

知道你只看文字理解起來費盡,往後翻,每個知識點都給你做截圖示例了,我現在有一種深深的老媽子趕腳。

第一階段:零基礎水平

你至少得GA的工作原理,如果你的網站,沒有設置過監測鏈接,你至少知道如何跟你的工程師說「幫我把監測代碼部署到前端頁面」,以及如何設置一個你自己的監測鏈接,涉及到的知識點如下:

&<1&>了解GA的工作原理

很簡單,一個網站是由N多個頁面組成的,一個頁面是由N多行代碼寫出來的,當用戶訪問你的網站時,瀏覽器就在:加-載-代-碼!所以GA會給你的網站生成一段代碼,當工程師同學把這段代碼放到你的網站頁面時,用戶來瀏覽你的網站,先載入了你的監測代碼,這時候用戶的信息就留下了,你開始可以看到數據了。

找到網站的跟蹤代碼,如圖:

&<2&>學會設置一條監測鏈接

設置檢測鏈接不用多解釋了,就是把一條正常的鏈接,加上可被GA識別的監測

比如數據分析教學網站,點進去看鏈接:【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這就是一個正常的、沒有加監測的網址

加了監測的網址是醬紫的,點進去看鏈接:『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

大家看到了,第一個是我設置的知乎回答的鏈接,我們現在來講第二個:

這裡面source,也就是來源,是baidu,因為你做了百度競價排名

這裡面medium,也就是媒介,是CPC,就是點擊付費

這裡面廣告系列名稱,你寫了一個你能看懂的規則0701baidu-wenancourse,哦,你是7月1號投的廣告,著陸頁是文案的課程

至於在哪裡製作你的監測鏈接,附上網址構建器地址(注意,翻牆後使用):https://support.google.com/analytics

一條監測鏈接,如圖:

&<3&>查看監測報告

閱讀數據報告不多說,提3點吧。

第一,在GA裡面的菜單欄,選擇查看【來源/媒介】,再加上你的時間維度,可以看到一段時間內的全部流量來源

第二,你設置過的監測鏈接的這些數據,比如,你在微博發布了一條內容,附上了加了監測的鏈接,你要查看這次微博的引流效果,這時候你需要在【廣告系列】查看你的數據

第三,GA提供了很多數據篩選器,比如你要看一天內各個時段的用戶行為,就是用對用的數據篩選器

從廣告系列裡面看設置了監測的數據,如圖:

ok,到這裡你已經學會製作監測鏈接,並且能看到數據了。

你可以意識到,這意味著你可以開始算真實流量的獲取成本了。

之前總是關注微博轉發評論數,微信閱讀數的同學,可以醒醒了。現在你可以看到真實的渠道引流效果,然後做一個小學除法,你就知道你花錢了多少錢,帶來了多少個真實流量,每個流量你花了多少錢。

零基礎水平的你,已經有一點料去跟別人逼逼了對吧

第二階段:略懂皮毛

ok,你現在已經學會怎麼設置監測鏈接,但是你還不知道流量來了之後,轉化率到底怎麼樣,第二階段你要學會這些,包括對提高轉化率有幫助的一些功能

&<4&>監測目標達成結果(goal)

舉例,當用戶付款成功後,會來到一個/success的頁面,你可以把這個頁面作為目標(goal)。這樣你就能知道,【有多少人】,【通過什麼廣告】,【最終完成了付款】,你在百度通過競價排名投放了一個廣告,花了200塊錢,帶來100個流量,帶來一個轉化,也就是1%的轉化率,你的產品單價是2000,也就是說,你花了200塊,掙到2000塊(沒刨除成本,僅僅舉例),所以你才知道,對應的這個SEM百度創意,是划算的,所以你繼續增加投放。這就是goal給你帶來的數據意義。

如圖:

&<5&>知道用戶用什麼瀏覽器或設備瀏覽你的網站,用戶是什麼地區

你可以通過GA知道網站訪客使用什麼設備,以此來調整宣傳內容,舉例,你在微博投放了一個廣告,你放上了一條鏈接,這條鏈接來到了一個製作精美的網頁。但是一直用戶停留時間很短。你巨費解,這時候你用上了GA,你吃驚的發現,70%的用戶是手機訪問你的網站,而是你的網站,在移動端根本沒有適配,你現在整個人都不好了對不對。

還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投放百度競價,還是其他媒體,在投放過程中,都涉及到一個【投放維度】的選擇,地域是一個重要的維度,一個適合一線城市的產品,投放到農村,這事兒就不好玩了,所以你需要通過數據,清楚地知道你的訪客都是什麼地方的人。

如圖:

&<6&>實時了解用戶行為

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實時看到你的網站有多少訪客,有多少是新訪客,多少是老訪客,大家都在分別看什麼頁面,這個功能對於一個大的營銷活動來說,實時觀察用戶行為,很有必要

如圖:

&<7&>了解用戶喜歡在你的網站上做什麼

了解用戶行為,既屬於營銷問題,也屬於產品問題。針對營銷人員,當製作了一個營銷的著陸頁面時,需要根據數據調優頁面,針對產品人員,就需要對整個網站、或者APP產品進行基於用戶行為的產品調整

如圖:

&<8&>知道用戶達到你的網站目標之前,都做了什麼(目標流)

哇,這個相當重要。網站都有這個目標,不管你是做一個電商網站,還是做一個社區網站,都有自己的目標。以電商網站為例,顯然目標是付費,那麼這時候,清楚的了解付費用戶在付費之前都做了什麼,非常重要,因為這意味著你可以在網站產品、營銷內容上做調整,把用戶最希望看到的頁面呈現給他。

如圖:

第三階段:中級水平

這時候GA給到你的模板工具已經滿足不了你的需求了,隨著數據量越來越大,你開始需要自定義數據報表,簡單理解,就是你在微博天天都發內容,回收了很多數據,但是你總不能每天數據自己去做加法來看整個渠道的數據情況吧,所以我們製作自定義報表,通過正則表達式,來把自己需要的數據篩選出來。

&<9&>製作自定義報表

舉例,你分別在2天,發布了3條微博鏈接,分別設置的監測規則為:1008weibo1、1008weibo2和 1009weibo1

我們發現這些監測規則的格式是統一的,所以我們可以把統一的規則,通過正則表達式篩選出來,在計算機的眼裡,這個規則是【4位數字】+【weibo全拼】+【1位數字】

如圖:

以上列了9個比較常用GA操作,學會這些,你已經算是一個中級的數據分析人員了。還要最後啰嗦一嘴,不論你是一個產品人員,還是一個營銷人員,單單學會數據分析,是沒有卵用的,重要的是學會,從流量來的你的網站,直到達到你的網站目標,系統的工作方法。

一個正確的營銷路徑:1.用戶調查。2.內容製作。3.渠道選擇。4.數據回收。5.調優。這些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這就要求你必須掌握更多的技巧,才能做到有效果、有明確目標的數據優化工作。

總結:學習技能只會讓你合格的完成工作,學習思維、做事方法才能讓你視野開闊,完美的完成工作,甚至你會以一個戰略著的眼光去走上管理層或者自己創業。

本人為知友門整理了一些互聯網思維的書籍(電子版),獲得書籍的方法很簡單。

關注『各種盤點』:gzpd2015公眾號,回復「書籍」二字即可獲得下載地址。有需要的朋友請自取

http://weixin.qq.com/r/N0SSivLEyq_1rbbp9xEl (二維碼自動識別)

.


如果是一個剛基礎互聯網廣告的新人,個人建議可以先從以下三個方面先入手了解:

1.互聯網廣告產業鏈及廣告平台。互聯網廣告產業鏈內有哪些公司,他們分別是做什麼的?DSP,SSP平台的作用等等。

2.廣告本身的屬性。這個部分可能對普通用戶而言最直觀。比如有廣告的展現形式(通欄、圖文、文字鏈等),展示邏輯(輪播),售賣方式(CPC,CPD,CPS,CPL等),所在頁面的位置,展現的內容(視頻,內容互動方式)等等,

3.評價一個廣告的指標or方式方法。這個和上面所說的售賣方式也有一定的聯繫。比如銷售漏斗,廣告的點擊率,售賣的轉化率,銷售線索的轉化率等等

具體和互聯網廣告相關的有很多知識,但是也很雜。在學習的過程中,個人認為以上三方面是比較基礎的,慢慢熟悉後對這個行業也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如果你想要做互聯網廣告的投放,先過了基礎辭彙關吧!

不要等開始做這行時,才開始一臉懵逼!

1. Ad network 廣告平台/廣告網路

關鍵功能是整合了網站所提供的廣告位資源,使其滿足廣告主投放廣告的需求。

2. Ad Exchange 廣告交易平台

廣告交易平台是一個技術平台,在眾多的廣告網路提供的流量的基礎上進行競價買賣。

3. RTB(Real Time Bidding)實時競價

與傳統的PPC廣告(根據用戶數量計費)、CPM廣告(一千次瀏覽計費)、CPC廣告(每點擊一次計費)、Monthly Flat(包月計費)、Daily Flat(包天計費)等相比,RTB就是在每個廣告展示曝光的基礎上進行競價。

4. DSP(Demand Side Platform)廣告主需求方

為廣告主提供跨競價市場、跨平台、跨終端的程序化廣告投放平台,通過數據整合、分析實現基於受眾的精準投放。

5. DMP(Data-Management Platform)數據管理平台

數據管理平台能夠幫助所有涉及廣告庫存購買和出售的各方管理其數據、更方便地使用第三方數據、增強他們對所有這些數據的理解、傳回數據或將定製數據傳入某一平台,以進行更好地定位。

6. 程序化購買Programmatic Buying

指的是通過數字平台,代表廣告主,自動地執行廣告媒體購買的流程。與之相對的是傳統的人力購買的方式。程序化購買的實現通常依賴於需求方平台DSP和廣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它包括RTB實時競價模式和non-RTB非實時競價模式。

7. PMP( Private Market Place)私有交易市場

它是將傳統的私有交易方式與程序化廣告的工作方式相結合的新互聯網廣告交易形式。廣告主預先採購或者預訂廣告位,獲取優質流量,再用程序化的方式來管理這些流量的廣告投放,讓受眾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廣告。

7. PDB(Programmatic Direct Buy)私有程序化購買

簡單來說廣告主通過PDB私有採買媒體後,就可以通過DSP進行投放,當然PDB也不是誰都合適,本身體量及市場都比較大的品牌可能更為適合PDB的方式。

8. 溢價資源premium inventory

像各個門戶的第一版的新聞頁面,是各個廣告主爭搶的主要位置。如新浪微博的首頁banner

9. 冗餘資源remnant inventory

長尾的流量很小的頁面上的廣告位,如某小遊戲網站點擊深入某個頁面之後的一個廣告位

10. CPM (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 Impressions)

按應用廣告的千次展示計費,千人成本=(廣告費用/到達人數)×1000;

11. CPC(Cost Per Click;Cost Per Thousand Click-Through)

按應用廣告的點擊計費。

12. CPA(Cost-per-Action)

每次激活的費用。目前移動端,結算到激活的居多,也有部分按註冊結算。

13. CPS(Cost-Per-Sale)

按銷售付費,既分成模式結算。

14. CPT( cost-per-time)

即按展示時長收費,而這個Time可能是Day/Week/Month/Season/Year。

15. CPV(cost-per-visit)

每個訪問成本,較少被使用。

16. CPI(cost per install)

是按每一次安裝收費。

17. CPD

CPD(Cost per Download)即按下載付費,費用=實際下載量*下載單價。

18. Banner橫幅圖片模式

19. Interstitial插屏廣告

20. Native Advertising (Native Ads),原生廣告

21. ASM(App Store Search Marketing)蘋果應該商店搜索廣告

暫時更新到這裡~

————————————————————————————————————————

藝林小宇,專欄作家,某互聯網公司運營總監,知名自媒體人

如果你也是 0-3歲的產品運營,這個公眾號適合你:藝林小宇(cs-jy8)

去往藝林小宇的知乎專欄Or藝林小宇 - 知乎


互聯網效果有一個營銷公式:E=30%T+70%C。在這裡,E代表Effectiveness (效果),T代表 Traffic (流量)),C 代表Content (創意內容)。這也就是說如果在互聯網營銷中,你只關注流量,那麼你就極有可能喪失70%的效果提升機會。

大家都說了投放策略相關的基本常識,今天我就來說說廣告創意如何做。

--------------------------------------------------------------------------------------------------

拿信息流廣告來說(如果不知道什麼是信息流廣告,請自行搜索),有些廣告能很好地抓住用戶眼球,而有些卻讓人無動於衷,這到底是為什麼!

構成元素

今天,我將從廣告素材的基本構成的角度與大家分享,高點擊的廣告素材到底有什麼共同點,以及在廣告素材設計時要避開哪些坑(文中的數據均來自騰訊新聞信息流廣告)。

一般來說,廣告素材的構成主要包括:商品主體圖、背景圖、文案、品牌logo和引導按鈕

當然,一個廣告不一定需要用到以上所有的元素,廣告主可根據廣告目標和特性自行選擇。

1、廣告主體

廣告主體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商品圖,主體的選擇要注意以下幾點:

1.1 突出品質——選用高精度商品圖,彰顯商品品質。避免圖片精度低、摳圖有毛邊、比例失真。

http://m.tb.cn/3Qr99 (二維碼自動識別)

1.2突出商品特點和質感。

這個案例中的黑色褲子顯得很笨重,完全沒有體現桑蠶絲的清爽。

下面案例中棉麻褲的質感體現得不錯:

兩個案例中的賣點一樣,但是不同的展現形式和擺放角度體現衣服的品質是不同的:

2、背景圖

- 背景圖的選擇和處理都應與商品主體風格保持一致;主要起輔助的作用,應簡潔,切忌喧賓奪主。

- 背景圖主要有兩種類型:圖片類和色彩類。

2.1用場景圖作為背景:營造真實的使用場景,渲染氛圍,提高用戶的代入感。

用的場景圖關聯性要強,避免簡單粗暴地使用藍天白雲綠草地,看起來很劣質:

2.2 用大面積色塊做背景:色調的選擇應與商品氣質相匹配,顏色搭配不超過三種。

- 高冷大牌:色彩上偏向於灰色調,飽和度偏低;

- 年輕活力:色彩較豐富,飽和度偏高;

- 成熟穩重:色彩用深色和灰色調。

背景色選擇時要避免:

(1)太扎眼的顏色,如飽和度、明度很高的亮紅、亮黃。

(2)避免背景色和商品主體太接近看不清。

3、文案

素材中的文案需言簡意賅,可以用促銷、活動、產品特點作為切入點來吸引用戶。要具備設計感,視覺感官舒適。

3.1 強調利益點:以折扣、促銷、優惠作為切入點,避免信息太隱晦。

沒有具體的優惠內容,信息太隱晦,吸引力大打折扣:

3.2 內容言簡意賅,面積不超過畫面的2/3。

該廣告中的文案實在太搶鏡了,而用戶並不是很買賬。

3.3 具備設計感:

(1)配色:要避免大面積使用反差過大、飽和度和明度過高的搭配,比如亮紅與亮黃、大紅大紫等情況 。

(2)字體:建議使用常規字體,如微軟雅黑、方正黑體系列,避免濫用藝術字體,易導致與商品氣質背離和可讀性差。

4、交互引導

常見為:按鈕、箭頭等指示性視覺元素,緊跟在文案信息後形成情感遞進關係,激活轉化。

要注意:交互引導需言之有物,避免交互引導文案空洞、表意模糊。

「點擊發現更多」文案具有可優化空間,如「走近男神生活」、「傾聽真情告白」 。

常見的「點擊進入」、「查看更多」、「立即前往」文案指向模糊,最好能關聯性更強一點,如上述案例中的「點我發現更多優惠」。

說在最後

在信息流廣告中,是非常鼓勵走原生新聞形態,即只用場景圖,或者場景圖+很少的文字,尤其是三小圖和小圖。

以下分享一些優秀的原生型廣告:

這篇仍然是基礎概念的普及,後續會逐漸輸出:服飾、網路遊戲、日化、教育等多個行業標題文案撰寫指導,和素材創意設計指導等文章。

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們的公眾賬號——創優堂營銷創意

公眾號:創優堂營銷創意

也可以搜:idea-qq


本人在4A公司做互聯網廣告行業10年經驗,來好好回答下這個問題吧!如果覺得好就不要吝嗇點個贊哦,讓更多人看到!

總體來說,互聯網廣告投放分為投放前,投放中,投放後。

先說廣告投放前,在這個階段,廣告主都需要先整理一份廣告投放的需求,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Brief。

其中必須要包括:

Objective 這次投放的目的是什麼?比如說是新品上市要打曝光,還是天貓雙11促銷活動,又或者要推廣一個新的APP,希望有更多下載量。

為什麼投放目的那麼重要呢?因為不同的目的對應的是不同的投放策略以及最終評估的KPI體系,如果投放目的都還不清楚,那後面的任何工作都是徒勞,甚至不斷返工。

Budget 這次投放的預算是多少?

很多廣告主在廣告投放之前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預算,這是會讓人非常難辦的。就像一個人要裝修房子,裝修公司總會問這個人大概有多少預算,不然到底是裝修的豪華型?還是簡約型?簡直是沒法下手的。錢多有錢多的砸法,錢少也有巧妙的四兩撥千斤的方法,所以有了預算,做投放計劃的時候才能心裡有底大概走哪個路子。

Target audience 我們的目標人群是誰?我們的重點市場有哪些?

比如La Mer(海藍之謎)和Clinique(倩碧)雖然都屬於雅詩蘭黛集團,但是顯然面對的目標人群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投放前我們先要定義我們的消費者畫像是什麼樣的。是男的還是女的?什麼年齡段的?生活方式是怎麼樣的?以上這些我們行業術語都叫做人群的demographic。

另外在打廣告的時候我們肯定是要選擇一些重點市場去做市場滲透的,一般是比如先打一線城市,或者主打二、三城市等等。主要看產品推廣的策略是什麼。

整理完畢廣告投放的需求,接著就是要著手定製最匹配的媒介組合投放方案,其中包含了媒體平台選擇,預算分配,投放效果預估等等。

一般來說有以下這些步驟:

Part 1)競品分析 competitor review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正式開戰前需要對整個行業做一個宏觀上媒介投放的趨勢介紹,以及對於競爭品牌的媒介投放規律和特點做逐一分析。(一般都會看近3年的數據)監測媒體花費一般需要用到以下工具:

iResearch 艾瑞 — 針對互聯網平台

ADPowedr — 針對電視,平面媒體,電台

CODC中天戶外 — 提供戶外媒體花費數據

Part 2)目標人群的(互聯網)媒介習慣分析 Target audience (digital) media behavior analysis

這個時候我們又要藉助一些專業工具來分析用戶媒介行為習慣,媒體偏好,生活態度等,比如如果我們的目標消費者是媽媽人群,那麼分析出來的結果很有可能是這部分人群會經常上「寶寶樹」,「辣媽幫」這些網站或者APP。當然我只是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實際過程要複雜的多,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將直接影響著媒介策略的方向及預算比重分配。

最常使用到的軟體為Telmar, 其中包含:

CNRS(China National Readership Survey,中國城市居民調查)

CMMS(China Marketing Media Study,即"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

IMMS(Internet Motivation and Media Study)

Part 3)廣告投放的媒介渠道組合 Media Mix

一般來說,廣告投放都會運用「組合拳」的形式來觸達目標消費者,比如微信、微博、在線視頻(優酷)等等在一起組合投放的效果會更好。因為不同的媒介渠道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達成不同的目的:比如微信朋友圈廣告不但可以幫助公眾號加粉,還可以收穫很多消費者的留言和點贊;微博上則可以製造一些話題,利用口碑效應炒作新品聲量等等。在制定完這套組合拳後,廣告投放前的大部分工作就完成了。

Part 4)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設定

這邊先來介紹下互聯網廣告的主要基本KPI指標

CPM(按千次展示付費) —— 適用於在線視頻的貼片廣告、微信朋友圈廣告等

CPC(按點擊付費)—— 適用於百度的搜索競價廣告

CPA(按用戶行為付費)—— 適用於按照效果計費的廣告模式 比如按照一次APP下載計費

CPT(按展示時長付費)—— 適用於展示類廣告,比如新浪首頁的Banner是按天計費的

其他的一些衍生類KPI就先不多贅述。

Part 5)廣告物料的製作 Ads material production

不同的廣告形式要製作相對應的廣告物料素材,比如如果投放百度搜索廣告,那麼要寫相應的文案以及準備跳轉的URL;如果投放的是優酷貼片廣告,則就要製作15秒或者30秒的視頻。

這些物料在投放前一周左右就要交給媒體去審核,有一些雷區要非常注意,比如投放微信朋友圈廣告,廣告畫面上是萬萬不可以出現天貓/淘寶的Logo或者信息的。

接著說廣告投放中要做什麼,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證廣告投放能夠按照計划進行。

1)不出現錯播漏播的情況。所謂錯播就是上錯了廣告,比如在A廣告位應該上品牌1,但是上了品牌2,這種就是很嚴重的錯播情況;漏播則是應該3月20日上的廣告但是沒有上線,以上2種情況都是要賠償的,要千萬小心。

2)在廣告的投放中要不斷的監督投放效果,比如我們的KPI考核是APP下載量,那麼如果我們發現媒體A的下載轉化率很低,則就要考慮是否要調整投放渠道,比如調整到轉化率更高的媒體B。

常用的廣告監測工具:

秒針/admaster — 監測互聯網廣告投放的表現,如獲得多少點擊,曝光等。

最後說下廣告投放後,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出完整的評估報告。

比如哪些廣告渠道的轉化效果好?哪些位置的點擊率高?哪套廣告素材的效果好?等等,這樣對於下一次再投放廣告會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最後的最後,再打個廣告,答主的知乎Live – 知乎Live-如何成為一名4A廣告人 其中就有媒介策劃方面的介紹,有興趣的可以來參與。


互聯網廣告投放,說白了就是網路媒介。(這裡就先不說投放的內容了)

關於網路媒介的投放,有以下幾點建議:

1、了解投放的對象,即投放在哪裡

網路媒體的主要分類

? 按終端分:PC端、Mobile端

? 按內容分:門戶媒體、行業垂直媒體、視頻媒體、財經媒體,搜索引擎,social network等

網路媒體的功能:提供不同的網路服務

網路媒體運營的基本指標:PV、UV、人均瀏覽頁面數

網路媒體的廣告形式:

  • ?硬廣,主要的形式,banner,button,rich media 等等(每個媒體的叫法不同,太多不列舉)

  • ?軟廣,主要的形式,焦點圖,文字鏈,各種植入

  • 關鍵字
  • SEO/SEM
  • Ad network/ DSP/ ATD
  • In apps
  • 專案合作(minisite)

了解以上之後,對於平常投放最多的媒體,應該要知道大致的月均PV是多少,不知道這個也至少知道排名是怎樣的;

決定是否選擇一個媒體進行投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能覆蓋多少受眾,也就是它的曝光量(PV)是多少,或者廣告位所在的頁面流量有多少。

2、了解投放的預算及費用分配

— 預算主要取決於廣告主及投放的產品

— 費用分配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廣告主和投放的產品

  • ?廣告主的在市場中的地位,所佔的市場份額,對於互聯網媒體的態度,決定了它在互聯網上的投放量和傳播聲量;

  • ?投放產品的市場地位,產品生命周期,營銷的目的決定了投放量和費用分配

3、明確廣告投放的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跟客戶保證的效果衡量指標,是量,還是單位成本,或者是其他。

  • 量的指標:PV, Click,Leads/Action,Sales

  • 成本指標:CPM CPC CPA CPS


前面的網友說了好多互聯網廣告投放的知識體系,我就不再重複了。但是有一項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很多知友都忽略了.那就是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從事互聯網廣告投放必備的核心技能.

如何檢測一個廣告的投放效果?------數據分析

如何不斷優化廣告創意,做出消費者最認同的廣告?----數據分析

如何提高減少廣告投放成本,增加roi?-----數據分析

結論:數據分析真他媽的重要....

具體到學習 Google Analytics,你也別看書了,在這裡直接幫你捋清楚學習思路,你需要的結果是:看完這個回答,馬上知道應該學什麼,怎麼學,達到什麼結果,理解能力強的話,馬上可以上手練習

另外,學習數據分析的網站:

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數據篇

再穿插一嘴,誰適合學習GA(Google Analytics)?

廣告投放人員產品人員

營銷人員:學習數據分析是為了評估營銷效果(這裡提到的營銷效果,指的是實際得到了流量,以及這些流量帶來的轉化結果,這個結果,需要根據不同的產品來設置,比如電商要的結果就是付款,社區要的結果就是分享,關鍵指標,根據自己的產品屬性來定)這裡不具體舉栗子了,大家應該都能看懂。

產品人員:學習數據分析是為了通過觀察用戶在產品上的行為,來優化產品。比如一個課程教學的頁面,放上了很多種系列課,那麼最受用戶歡迎的課程,顯然要放到產品的顯眼位置作為「爆款」產品,舉例:

————————————————————————

OK,別廢話,咱們進-入-正-題:

按照之前說的學習流程直接幫你總結出來:

學習分成3個階段:0基礎水平(毛都不會)、略懂皮毛(能監測到轉化率)、中級水平(會製作你自己的自定義報告)

知道你只看文字理解起來費盡,往後翻,每個知識點都給你做截圖示例了,我現在有一種深深的老媽子趕腳。

第一階段:零基礎水平

你至少得GA的工作原理,如果你的網站,沒有設置過監測鏈接,你至少知道如何跟你的工程師說「幫我把監測代碼部署到前端頁面」,以及如何設置一個你自己的監測鏈接,涉及到的知識點如下:

&<1&>了解GA的工作原理

很簡單,一個網站是由N多個頁面組成的,一個頁面是由N多行代碼寫出來的,當用戶訪問你的網站時,瀏覽器就在:加-載-代-碼!所以GA會給你的網站生成一段代碼,當工程師同學把這段代碼放到你的網站頁面時,用戶來瀏覽你的網站,先載入了你的監測代碼,這時候用戶的信息就留下了,你開始可以看到數據了。

找到網站的跟蹤代碼,如圖:

&<2&>學會設置一條監測鏈接

設置檢測鏈接不用多解釋了,就是把一條正常的鏈接,加上可被GA識別的監測

比如數據分析教學網站,點進去看鏈接:【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這就是一個正常的、沒有加監測的網址

加了監測的網址是醬紫的,點進去看鏈接:『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

大家看到了(第一個是我對知乎的回答進行了監測,我們要分析的是第二條)

這裡面source,也就是來源,是baidu,因為你做了百度競價排名

這裡面medium,也就是媒介,是CPC,就是點擊付費

這裡面廣告系列名稱,你寫了一個你能看懂的規則0701baidu-wenancourse,哦,你是7月1號投的廣告,著陸頁是文案的課程

至於在哪裡製作你的監測鏈接,附上網址構建器地址(注意,翻牆後使用):https://support.google.com/analytics

一條監測鏈接,如圖:

&<3&>查看監測報告

閱讀數據報告不多說,提3點吧。

第一,在GA裡面的菜單欄,選擇查看【來源/媒介】,再加上你的時間維度,可以看到一段時間內的全部流量來源

第二,你設置過的監測鏈接的這些數據,比如,你在微博發布了一條內容,附上了加了監測的鏈接,你要查看這次微博的引流效果,這時候你需要在【廣告系列】查看你的數據

第三,GA提供了很多數據篩選器,比如你要看一天內各個時段的用戶行為,就是用對用的數據篩選器

從廣告系列裡面看設置了監測的數據,如圖:

ok,到這裡你已經學會製作監測鏈接,並且能看到數據了。

你可以意識到,這意味著你可以開始算真實流量的獲取成本了。

之前總是關注微博轉發評論數,微信閱讀數的同學,可以醒醒了。現在你可以看到真實的渠道引流效果,然後做一個小學除法,你就知道你花錢了多少錢,帶來了多少個真實流量,每個流量你花了多少錢。

零基礎水平的你,已經有一點料去跟別人逼逼了對吧

第二階段:略懂皮毛

ok,你現在已經學會怎麼設置監測鏈接,但是你還不知道流量來了之後,轉化率到底怎麼樣,第二階段你要學會這些,包括對提高轉化率有幫助的一些功能

&<4&>監測目標達成結果(goal)

舉例,當用戶付款成功後,會來到一個/success的頁面,你可以把這個頁面作為目標(goal)。這樣你就能知道,【有多少人】,【通過什麼廣告】,【最終完成了付款】,你在百度通過競價排名投放了一個廣告,花了200塊錢,帶來100個流量,帶來一個轉化,也就是1%的轉化率,你的產品單價是2000,也就是說,你花了200塊,掙到2000塊(沒刨除成本,僅僅舉例),所以你才知道,對應的這個SEM百度創意,是划算的,所以你繼續增加投放。這就是goal給你帶來的數據意義。

如圖:

&<5&>知道用戶用什麼瀏覽器或設備瀏覽你的網站,用戶是什麼地區

你可以通過GA知道網站訪客使用什麼設備,以此來調整宣傳內容,舉例,你在微博投放了一個廣告,你放上了一條鏈接,這條鏈接來到了一個製作精美的網頁。但是一直用戶停留時間很短。你巨費解,這時候你用上了GA,你吃驚的發現,70%的用戶是手機訪問你的網站,而是你的網站,在移動端根本沒有適配,你現在整個人都不好了對不對。

還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投放百度競價,還是其他媒體,在投放過程中,都涉及到一個【投放維度】的選擇,地域是一個重要的維度,一個適合一線城市的產品,投放到農村,這事兒就不好玩了,所以你需要通過數據,清楚地知道你的訪客都是什麼地方的人。

如圖:

&<6&>實時了解用戶行為

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實時看到你的網站有多少訪客,有多少是新訪客,多少是老訪客,大家都在分別看什麼頁面,這個功能對於一個大的營銷活動來說,實時觀察用戶行為,很有必要

如圖:

&<7&>了解用戶喜歡在你的網站上做什麼

了解用戶行為,既屬於營銷問題,也屬於產品問題。針對營銷人員,當製作了一個營銷的著陸頁面時,需要根據數據調優頁面,針對產品人員,就需要對整個網站、或者APP產品進行基於用戶行為的產品調整

如圖:

&<8&>知道用戶達到你的網站目標之前,都做了什麼(目標流)

哇,這個相當重要。網站都有這個目標,不管你是做一個電商網站,還是做一個社區網站,都有自己的目標。以電商網站為例,顯然目標是付費,那麼這時候,清楚的了解付費用戶在付費之前都做了什麼,非常重要,因為這意味著你可以在網站產品、營銷內容上做調整,把用戶最希望看到的頁面呈現給他。

如圖:

第三階段:中級水平

這時候GA給到你的模板工具已經滿足不了你的需求了,隨著數據量越來越大,你開始需要自定義數據報表,簡單理解,就是你在微博天天都發內容,回收了很多數據,但是你總不能每天數據自己去做加法來看整個渠道的數據情況吧,所以我們製作自定義報表,通過正則表達式,來把自己需要的數據篩選出來。

&<9&>製作自定義報表

舉例,你分別在2天,發布了3條微博鏈接,分別設置的監測規則為:1008weibo1、1008weibo2和 1009weibo1

我們發現這些監測規則的格式是統一的,所以我們可以把統一的規則,通過正則表達式篩選出來,在計算機的眼裡,這個規則是【4位數字】+【weibo全拼】+【1位數字】

如圖:

以上列了9個比較常用GA操作,學會這些,你已經算是一個中級的數據分析人員了。還要最後啰嗦一嘴,不論你是一個產品人員,還是一個營銷人員,單單學會數據分析,是沒有卵用的,重要的是學會,從流量來的你的網站,直到達到你的網站目標,系統的工作方法。

一個正確的營銷路徑:1.用戶調查。2.內容製作。3.渠道選擇。4.數據回收。5.調優。這些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這就要求你必須掌握更多的技巧,才能做到有效果、有明確目標的數據優化工作。

系統學習請參考網站: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

最後,我整理了一些互聯網營銷思維的書籍(電子版),想獲取書籍的朋友,可關注公眾號『各種盤點:gzpd2015』回復「書籍」二字即可下載.


有不少人聽說過我,在這裡就不張揚了。他們或許知道我為開發者提供商業流量,但我想在今天說一個嚴肅的話題,那就是:你寶貴的預算,最終究竟都去向何處?

作為一個強勢分發渠道的對接人,我最經常遇到的情況是開發者們一擁而上,開口就問,我有XXX的預算,我要買T/D的資源,你能給我安排么?——可以啊可以啊,你預算多少,我看看什麼合作方式適合你——BLABLA。然後簽約打款成交,云云。

關鍵的橋段來了,幾乎所有的開發者,尤其是中小開發者,開始投放後就不再和我溝通要如何投放了,最多就急匆匆問一句,排骨啊,我出價多少合適——XX塊——好嘞/哇,你們平台太貴了——BLABLA。大預算的開發者就更機械了,只會提一個千古不變的要求:我要又便宜量又大的位置……我真是XXX了。

你的預算就是這樣嘩嘩的打了水漂啊!

有一句話可能會得罪許多做運營的兄弟姐妹,那就是,你和渠道的對接人聊兩句,你就以為你掌握了這個渠道投放的妙招,投點錢,效果就一下子出來,哪有這麼好的快餐?渠道的對接人找你了,你代替老闆簽完合同打完款就等著看數據,如果數據不好再來找渠道的人一頓質問,大家都成了冤大頭了。數據漂亮的話,你就在懵懵懂懂中矇混過關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說,在你對渠道做廣告投放後,一定要關注在渠道投放的策略,比如我所在的渠道,下面我展開來說。

1、渠道的投放成本是不以單個用戶的下載/激活成本為真正的成本的。

有許多人對於一個CPT資源位的價格或者CPD的平均單價憂心忡忡,總是把這個當做渠道投放的成本,恨不得把單用戶激活成本壓低到5毛錢,才敢挺起胸膛跟老闆彙報。

這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誤區。因為從公司運營的大局看,成本高低和渠道的定價並不是嚴格相關的兩件事,公司關注的是整個階段的ROI,但ROI不會總是呈現一個十分穩定的水平。對於新品來說,前期的成本一定是很高的,開發者甚至會呈現短期虧損的情況,但切記,這不是真的虧損,這種虧損最多算是戰略性虧損。

由此可以看出,許多開發者在投放之初,就沒有審慎的對投放的效果進行預估,他們錯誤的希望,能夠在每時每刻都有很好的收穫,而其他的可能性就選擇性地忽略了,比如有可能先戰略性虧損後盈利,或者先盈利但後繼乏力。

因此第一步就是需要各位開發者對投放的效果有一個理性的預期,當然,由於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都還不滿5年,能夠經歷過豐富的投放過程的專業人才也十分稀缺,這也從客觀上造成了誤把價格當成本的這個現象。

2、別忘了你的產品屬性,是否需要做峰值投放在初期就要有預判。

每個類別的產品都有不同的屬性,比如視頻類產品希望周末加大投放,陌生社交類產品在節日期間門可羅雀,理財類產品要隨著經濟的大周期來調整節奏。

但我這裡要突出來講一講是否需要峰值投放的事情。

有一類應用,它的知名度不大,或者用戶對它不具備剛需,比如可替代性強,這樣的應用務必要做平穩的投放。如果覺得自己剛融了A輪、B輪,需要給投資人看到自己,好講故事給C輪、D輪的投資人,那是另當別論。否則的話,我的建議都是,把你的全年預算做一個平穩的投放,偶爾根據節假日進行適當的調整,具體的浮動比例就不在這裡說了,可以私下裡問我。

另外一類應用就值得做峰值投放了。也許全年的預算就500萬,但在Q2可能就需要砸進300萬,你問我為什麼,因為這一塊的市場大熱,用戶都預熱起來了,你的預算會讓市場沸騰,你也可以從中賺的盆滿缽滿。這裡已經不只是對投放數據的分析了,更多的是對市場的預判,更需要專業的人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市場。

我一共就說了2點,各位應該注意到了,如果只是做到上面的一點,努力調整下,還是可以適應的,但如果要把這兩點都融會貫通到日常的運營工作中,就是一個很考驗智慧的事情了。一般大型的公司都有專業的人在把關,渠道的對接人也在不斷沉澱自己,雙方通力配合,方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轉一句話送與諸位:藝術不是技能,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


假設你已經了解了最基本IPPVUV等這些縮寫的意思。

首先是廣告的類型:

按展示:如每1000次展示XX元RMB。大多數網盟有這類。

按點擊:單個用戶有效的點擊數的單價。比如百度和大多數網盟是這類。

還有按照用戶其他行為的,如移動端下載才算一次付費行為。或者用戶達成了你所期望的步驟才算完成一次付費行為。

再就是硬廣,直接和站長購買廣告位,按時間算,比如包月和包周,甚至單天出售。

廣告投放的時候要想清楚目的,是做品牌推廣,還是流量引入。不同的目的,手段不一樣,廣告效果的監測也不一樣。

在考慮投放渠道的時候一定考慮清楚目標渠道和你的目標用戶是否匹配,你賣奢侈品,廣告卻打在三四線城市或者一些用戶年齡層次較低的網站上肯定也沒什麼作用對嗎。

廣告在投放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數據的實時監測,有時候數據明顯異常也極有可能是你的產品或者廣告渠道出現了異常,早發現早解決避免過多的損失,這一點不同的行業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做海外市場就不需要考慮百度了而肯定得用google的Adwords。國內的市場就反之亦然。(提這條是怕新手被那個答案誤導,國內都打不開google去做Adwords幹嘛呢?)

做推廣一般情況下百度肯定是需要考慮的,做得好做得壞看對百度鳳巢廣告系統的了解程度,這個對於新手來說最好請百度的營銷專員多教一下,避免損失過多的廣告費。

以上只是現在想到的隨便寫點,較雜,並且不是很全面。


效果類媒體是指那些能夠直接帶來轉化的互聯網廣告平台,包括不限於:

導航網:hao123、2345、360導航等

搜索網站:百度、谷歌、搜狗、360搜索、淘寶競價等

分類網:58、趕集、百姓網等

各類app信息流:今日頭條、陌陌、騰訊廣點通等

品牌類媒體是指那些能夠產生口碑效益,加深品牌印象的廣告平台,包括不限於:

門戶網: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等

視頻網:優土、愛奇藝、樂視網、嗶哩嗶哩等

社區網:豆瓣、知乎、微博、微信等

地方網:各地方門戶網站

廣告形式:

圖片廣告、文字鏈廣告、導航條、網盟、DSP、彈窗、富媒體、軟文、競價推廣、硬廣、冠名、角標、飛標、專題廣告、植入廣告、信息流、貼片、暫停廣告、追劇廣告等

合作形式:CPC、CPT、CPA、CPM(其他CP*大多是以上4種形式的變種)

詢價過程:刊例價-折扣價-返點-測試

具體不展開細說了,感興趣的可以百度關鍵詞,投放效果要看廣告主主體性質而定。

目前流量主或代理公司的產品品類很多,個人建議多測試,選擇適合自己產品的渠道和方式。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Amazon 發布的 Fire Phone?
App 運營指標的留存率和回訪率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網易的LOFTER?
極路由宣布召開新品發布會,有什麼值得期待的新產品會出現?
如何評價螞蟻聚寶5.0版?

TAG:市場營銷 | 互聯網產品 | 互聯網廣告 | 移動互聯網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