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ZARA GAP 優衣庫 各自的陳列有什麼特點?

每一季新款、主推服飾、換季以及一些常規商品在陳列上有什麼特點,換季的衣服清不完怎麼處理?


關於功能區劃分、出樣的顏色使用等等基本知識LZ請自己補足,這裡不做說明。

只就幾個品牌陳列的大致區別簡要說明。

HM、優衣庫屬於百貨倉儲似陳列,空間的利用主要是用來存儲。

同視覺等高的位置出樣陳列(根據人體黃金陳列線設置貨架高度),其他空間基本用來存儲,但都設置了伸手即可得的高度(男女區高度不同哦)。以就近原則,出樣服裝附近就放相應的貨品疊放,疊放規則是從小到大,展示架上每一摞Tshirt的數量是15件,恩,也方便導購統計。

全部貨品作區域劃分,消費者會根據品類自動走入相應的區域。

優衣庫的店面規劃一切以「效率」為中心的原則。其主要採取的分區方式是「長通道+小格子」,最大化地利用了賣場空間。

優衣庫的PP區經常會使用Tshirt牆等方式抓眼球。

一些主打款主推款優衣庫會掛海報,但少見人模出樣。空間利用率非常高,和其自身的定位也有關係,一個日常基本採購的自助式低價位服飾百貨。(所以也會賣內衣、襪子啊)

HM基本和優衣庫大致相同,也是低價位的服飾自選。但更注重動線的布置,非常注意人流量大的情況下人群環島的速度,很多陳列都是圍繞這一點布置的。

HM的區域劃分一般按照男、女、內衣、孕婦裝、童裝、配件這樣劃分。

一些小飾品、襪子等會布置在收銀台附近。

具體區域的整體規劃更注重色塊的使用。

一些主打款主推款會人模出樣,使用中島等陳列道具(也利於動線布置),這點和優衣庫不同。

最後,HM會做櫥窗主題出樣的,當然在國內最多見的是一個大大的SALE。

ZARA相對來說看起來是這幾個牌子里最「正常」的,和其他大多數成衣品牌的陳列相似,或者說國內大多數成衣品牌的陳列多多少少都會參考ZARA。

ZARA在櫥窗陳列這塊執行力很強,更換頻繁,在櫥窗道具不變的情況下,人模上服裝會根據上市新款的情況隨時更新。ZARA的櫥窗通常也給人一種流行指導的感覺。

ZARA的基本陳列正掛、側掛、疊放,這些都用使用,側掛使用較多。襯衫使用疊放較多。

ZARA採取的是主題式分區陳列。要點在於易於搭配。由於ZARA自身貨品更替率非常高,所以去ZARA的店鋪很少給我驚艷的感覺,通常是一種,「夠用」的感覺。整體來說還是蠻注意亮色提亮等手法的使用。注意看下圖出樣休閑西裝的提亮手法。都是非常常規的品牌成衣店陳列方式。

GAP不想寫了,一是不了解,二是GAP和另外三家題主提及的品牌根本不是一個量級,公司運營能力也相差太遠。

換季的衣服清不完怎麼處理?

1、做活動銷售(全單促銷等)。

2、折扣銷售甩貨。

3、下沉渠道網店、outlet、流入3,4級城市店鋪等形式甩掉。

4、最不濟剪吊牌、洗水標批量出掉。

想到哪寫到哪的,應該有很多遺漏。


ZARA是四個牌子裡面最強勢的,也是當前最成功的並且最特立獨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ZARA的品牌核心競爭力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時尚品牌都模仿不了的。

ZARA採用的模式叫做Vertical Integration,意為垂直出貨。這樣的模式極大地縮短了出貨時間:平均為2周。因此以ZARA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一年可以有15-20個Collection。與之相比,普通的品牌或者國際著名奢侈品牌出貨的整個流程需要4至6個月一年一般只有兩個Collection

由於採用了Vertical Intergation模式,ZARA相對於其他快時尚品牌能更好更快地控制整個流程(從市場調研,到設計,打板,製作樣衣,批量生產,運輸,零售),比同樣以出貨速度著稱的HM,快了5天。為了追求快,ZARA可謂犧牲了很多的成本:

1、在生產流程中,ZARA依靠總部(Inditex)所在的拉科魯尼亞的無數手工作坊,家庭工廠起家,很多產品直接在當地生產,直到最近幾年才逐漸外包,然而HM前些年有75%的產品在亞洲製造,現在已經將生產全部外包。然而也因為這個原因,HM的價格大約為ZARA的50%-70%(暫且不考慮原材料成本)。

2、 所有的遠程運輸都是飛機,而不用貨船,甘願支付高額的運費而不願意花費廣告費和市場營銷的費用,ZARA的市場營銷費用只佔總成本的0.3%-0.4%,然而其他品牌大約佔3%-4%。縱使花費了高昂的成本去追求快,ZARA的毛利率和凈利率仍然和HM不相上下,同時ZARA也不願為了提高利潤率去節省上述成本。因此,ZARA達到了所有時尚品牌和零售商都前所未有高度:①ZARA總部倉庫里的所有衣服不會停留超過三天,店鋪每周會向總部下單兩次以補充產品,存貨周轉率比其他品牌高3-4倍 ②平均每季只有15%的衣服需要打折出售,其他品牌則為50%。

3、 顧客平均一年去ZARA,17次,其他品牌只有4次。同時,ZARA的快也歸功於他們「倒過來」的設計概念。ZARA的核心,是店鋪,因為只有在店鋪才能真正接觸到顧客,才能了解顧客的需求。因此,店鋪提供銷售數據,再將其遞交給店面經理,店面經理整理完畢後將結果交給設計部門,設計部分按照顧客需求設計出款式,再將其遞交給商業部門去評估成本和價格,之後開始打板,樣衣製作,在移交給工廠生產,最後存放於ZARA超級大的物流倉庫(是亞馬遜的9倍),倉庫門口都會有無數的貨車每天兩次將產品運輸到歐洲其他地區或者機場。在這個流程中,單就設計而言,平均20分鐘設計出一件衣服,每年可以設計出2萬5千件以上的新款,是HM的4-6倍。因為顧客對於時尚的需求是變化的,從店鋪收集的資料是具有時效性的,因此,快才是這一模式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制勝法寶。

正是因為ZARA這一特立獨行的模式,才使得其餘現有品牌完全無法效仿,因為如果效仿就意味著品牌的設計師們不再對設計起決定性作用,甚至需要重建設計師團隊,物流系統,生產流程等等。但是這一模式也有著弊端:

1、 因為對於全部流程的掌控,使得運營風險增加,如果一旦出現經濟衰落或者行業不景氣,無法將壓力轉移給供貨商(比如要求供貨商降價。。。)

2、無法整合各國優勢,實現利益最大化。

3、店鋪被品牌直接管理,無法通過代理等形式快速擴張(比如義大利的貝納通),並且財產也有一部分需要投資於新店鋪和已有店鋪的翻新整修,降低了資產周轉率(ZARA的Assets Turnover為1.4,GAP為1.8,HM為2)

4、眾所周知,抄襲問題,ZARA已經是明著抄了很多年,你告我就告,官司輸了就賠你錢,反正我都能掙回來。總之,ZARA創造的是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一個完完全全基於顧客需求的商業模式。因此,ZARA目前的敵人,只有它自己。只有完全認識並控制住利弊,才能得到長久穩定而持續的發展。

然後是GAP,我只想用一句話來形容它現在的處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曾經的時裝界的銷量霸主,GAP居然被福布斯評為未來十年最後可能消失的十個時裝品牌之一。從設計來說,提到GAP,往往都會想到那些簡簡單單的款式,牛仔褲,印著LOGO的上衣。但是看GAP的廣告充分顯示了GAP完全走的是小清新路線,其中很多設計還是比較符合WGSN上的潮流預測中的簡約時尚。雖然最近幾年GAP由於缺少固定風格難以滿足不斷求新求異的青少年消費群體,但是因為簡約百搭的設計和優質的面料以及版型,還是贏得了不少忠實消費者的青睞,再加上乘上了簡約功能性為主導的潮流風格,使得設計方面算是勉強找到了一個靈魂歸宿。

另外,似乎知道了ZARA和HM一直被外界冠以環境污染的罪名,GAP的聯合創始人Doris和Don Fisher有意發起了「DO MORE THAN SELL CLOTHES」的倡議,似乎更要採用有機棉去促進農業可持續性生產,希望能夠以品牌的社會使命喚起人們的品牌意識,重新樹立品牌形象。最後,「GAP is confident not boastful; simple notboring; optimistic not
delusional; courageous not radical; inclusive not lofty;youthful spirit not
young; smart not smart-ass; current not trendy; classic notconservative;
accessible not exclusive; liberating not revolutionary; human notheroic. 這幾句話算是非常全面地體現了GAP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了。

HM,另一個巨人。同樣十分優秀的fast fashion品牌,在模式上面來說,更加傾向於兼顧出貨時間和產品成本,因此速度不及ZARA,但是依靠著成本領先優勢也在這一行業佔有一席之地。時尚程度也不及ZARA,畢竟ZARA也是抄大牌啊,而且抄到了精髓。HM是歐洲這邊屌絲青年的首選,最近的設計偏街頭,什麼大印花,牛仔,大字母,大迷彩。。。。。。

產品缺點也很明顯,質量不敢恭維,面料算是這四個品牌裡面最差勁得了(洗過一次就知道了)。但是和ZARA一樣,都是把服裝從耐用消費品變革為快速消費品的革新者,因此質量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其中HM最出彩的地方,當屬運動衣,這個系列在國內好像不賣(至少我出國的時候國內還沒有),估計人家覺得中國人不愛運動。其實HM的運動衣做的很專業,分類很細(有跑步,網球,甚至還有瑜伽),價格便宜,比阿迪耐克便宜不是一點,因此大受歡迎,銷量很出彩。

另外一點,HM在尺碼的選擇上有更多選擇,甚至還有很多是為了准媽媽而量身定製的。因此,可以說HM和ZARA是各自在不同的方面滿足顧客需求,前者是在日常穿著和使用上,後者是在設計上。在運營上面,HM注重低成本,ZARA注重產品更新速度。

  最後一個,優衣庫。這是我在國內最喜歡的品牌,便宜,舒適,面料優質,款式簡單容易搭配,後來增加了UT系列,我曾經一個夏天買了他們家13件T恤,就是為了不同的藝術家所創作的圖案,有的特別喜歡的甚至都不捨得穿。在給GAP做Competitor Analysis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優衣庫。我曾經因為喜歡優衣庫而買了兩本柳井正的書以及他推薦的日本管理和經濟學家大前研一的書,均獲益匪淺。如果要說優衣庫的核心競爭力,有幾項不得不提:

  1、面料:這和優衣庫的歷史有關係,當年火遍全日本並且至今仍然每年秋冬都會推出新款的抓絨外套讓優衣庫嘗到了因為面料而帶來的甜頭,自此優衣庫在面料的使用和研發上不斷創新,比如內蒙古的一個羊毛牧場專門飼養給優衣庫提供面料的羊,以及輕薄的Heattech系列保暖內衣,均是優衣庫對於優質面料不斷追求的產物

  2、服務:這個不需要多說了,我一個朋友曾經在優衣庫上班,所有的你身邊經過的顧客全要問好,一天下來口乾舌燥。單這一點對顧客打招呼的要求就不是別的品牌所能比的。別的服務大家也都能體會得到

  3、細節:和無印良品一樣,店鋪的細節要求到極致,所有衣服疊放的方式均是十分講究,比如可以使顧客很容易就看到褲腿寬窄的疊法。另一個細節我不得不說,相信很多人都忽略了,就是鏡子。在國內,優衣庫的鏡子照出來的人和GAP,HM以及ZARA的鏡子照出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其中一部分是因為鏡子的擺放,另一部分是因為燈光。因為黃種人輪廓,尤其是臉部輪廓不深,相比於歐美人更加「平」因此其實黃種人並不適合燈光直接從上面打下來的照出來的效果,那樣會將臉部輪廓的缺陷通過陰影完全展現出來,然而輪廓較深的歐美人則可以展現出立體的骨骼輪廓。因此,在照鏡子的時候燈光從前面或者後面斜照下來更適用於黃種人。同時燈光的選擇也恰到好處,不黃,不刺眼,光線柔和,可以烘托甚至美化出膚質

  4、工藝,我曾經認真觀察了優衣庫的襯衣工藝,胸前袋的縫紉針跡倒三角完全是西服的工藝要求,這個細節都被要求了,還有什麼理由質疑優衣庫的工藝呢?5. UT系列。T恤本來就是傳達文化和藝術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UT這個系列是和藝術家的合作,講藝術的圖案直接展現在T恤上,還原T恤原本的作用,並且將便宜的產品賣出了一絲藝術品的味道

最後再說一點,這幾個品牌之所以能夠屹立時裝行業,還是因為找到了不同的定位和優勢並將其發揚光大,無論是對成本追求的HM,還是對更新速度追求的ZARA,亦或是對細節和質量不懈追求的優衣庫,都是相信並堅定著自己,方才能夠做到今日的規模,目前GAP正處在重新定位階段,並開始逐漸轉型,尋找新的自己,因為以前的優勢已經都被ZARA,HM和優衣庫不同程度的覆蓋,並且發展出來了新的優勢。

對於其餘的相似的品牌,比如CA,Topshop, 貝納通,OVS,Forever21等等,都或多或少地有這些品牌的影子,但是由於都基於不同的地區發展,利用地域優勢和本土風格來獲得市場的認可。相信未來,在良性的市場競爭中,這些品牌都會基於不同的產品定位和用戶需求,用便宜的價格,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時尚帶給人們的樂趣和自信。


服裝類陳列的大規則。

1、男、女、兒童分區;

2、大類分區:上衣、褲子、鞋品等;

3、風格分區:正裝、休閑等;

4、正價特價分區;

5、主推焦點陳列:黃金位、模特群、POP等;

6、重複出樣:重點款會出很多件;

7、美觀:顏色、穿插、生動化等等;

8、換季的清不完就去專門做特賣的店鋪集中處理;最終總有一批賣不掉,就作廢處理了。


前倆是特賣特點,像賣白粉,調貨快出貨快,象徵性有分品類,基本看不出色系,沒有學習參考價值,尤其是HM

gap一般店面較大zoning清晰容量足,mo期也短,折扣不瘋狂,色彩故事清晰,carry over也明顯,特點是美式風(大學休閑)日式陳列手法(細緻)。

以上是我看的,具體不一定對,可以動用下關係要到他們各自的陳列指引,基礎的和主題的都要回來看看,一上午就明白了。


HM是新品板塊模式陳列,每上新,新品就陳列在店鋪入口第一個板塊位置,每家門店的上新板塊的陳列方式都是相同的。再次上新時,上次上新的陳列退到店鋪入口第二塊,以此類推,但是除了第一個上新板塊可以保證每家店相同,其他老闆塊由於合家店的庫存不同,從而不同。

ZARA是區域搭配的陳列模式,按照ZARA不同的牌內定位分類區域每個區域有幾組板塊,每個板塊單位里,都有一個服飾上下裝正側掛的搭配方案,每次上新是每個板塊內調動陳列

優衣庫和gap基本屬於倉庫陳列的模式,分門別類細化陳列,一個類別一起,一個面料一起,一個顏色一起,一個尺碼一起這樣,因為他們主張直接快速讓顧客購物結賬。顧客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所以陳列模式和上面兩個不同


Zara給人的感覺空間大,自由,任意選購。服裝注重時尚快消

優衣庫,推放整齊,服裝注重舒適度。

和兩個民族也有關係,一個是西班牙,隨性,洒脫,奔放

一個是日本,嚴謹,精益求精,看重品質。


在優衣庫做兼職,根據實際體會總結如下~(空間不大的優衣庫)

第一,男裝,女裝,童裝分區,尺碼從上往下越來越大(疊件),從前往後越來越大(掛件,上衣第一件商品一般為m碼),顏色一般從淺到深排列

第二,主題式集聚陳列,比如各個系列的T恤,內衣襪子類等

第三,搭配推薦式陳列,如一個棚板區域,上方ut,下方掛可以搭配穿的長褲,這時旁邊如果有模特效果更佳

第四,棚板區上疊下掛或上掛下疊式陳列,既上方或下方掛三個span,然後其餘部分為疊件,這樣既能保證有此系列一部分商品的展示,又可以保證sku齊全不斷碼不缺貨

第五,棚板區上方為PP區,一般存放此棚板區陳列商品,以保證在一天內銷售火爆時可以直接從PP區取出商品來補充賣場

第六,模特規律:每個棚板區旁基本都會有一個模特,中央貨架上方會有一個半身模特,陳列台上一般有兩個或一個模特,模特身上的衣服一般為附近區域的商品,並且會保證sku齊全無斷貨缺貨現象

第七,中央貨架或壁面疊件旁一般會有四點dp或五點dp來對部分疊件商品做簡單的展示


推薦閱讀:

頂賬(2000萬)收回一批菲洛索菲牌子的羊絨衫、羊毛大衣 , 大家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如何處理?
若人生如戲,服裝銷售的潛力或者進階職業是什麼?
獨立設計師如何推廣自己的品牌?
有沒有穿起來有西裝革履的效果但是又不像西裝那樣正式的服裝?
為什麼不同尺寸的食物價格不同,但是不同尺碼的服裝價格是相同的?

TAG:優衣庫Uniqlo | 品牌推廣 | 時尚消費 | 服裝行業 | H&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