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上說人是社會性動物,哲學上又說人都是孤獨的,該怎麼理解其中的不同?


人是社會性的,因為人需要與他人交流

人也是孤獨的,因為人需要與他人交流。


首先,哲學並沒有說人是孤獨的。所以我就只回答為什麼有人說「人是孤獨的」,而社會學卻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人是孤獨的」有四種可能理解。

1.所有人在所有時候都是孤獨的。

2.有些人在所有時候都是孤獨的。

3.所有人在有些時候是孤獨的。

4.有些人在有些時候是孤獨的。

上面四種可能,可能性一次上升。

1幾乎不可能。2也幾乎不可能。除非一個人剛生下來就陪拋棄到無人的荒島上,還奇蹟般地活了下來。3可以指所有人自己一生當中會有孤獨感的時刻。4就更容易滿足了,只要有一個人在某個時刻感到了孤獨即可。

而社會學又為何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呢?

因為如果人不是社會性的動物,那社會學還研究個啥?

社會性動物是指,群居且形成了複雜組織體系的動物。蜜蜂、白蟻也都是如此。

人在一個宏觀的角度是社會性的動物,這裡不是指某個具體的人,但每個具體的人也確實都是社會性動物,除非你剛生下來就夭折。

所以,「人是孤獨的」和「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兩句話一點都不矛盾。前者你可以看作是一個詩意的修辭,後者你可以看作是一個學術性的描述。


人作為自然界的一員就註定了有其生物性,既有同類,所以具有社會性。但作為具有心理的存在,在思維感覺和精神上又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又互不可知,既是孤獨的。但這兩者有非互相衝突,為了保持社會的多樣化和存在度,需要多元和好的互相影響,需要個人多元化。但人又不能脫離群體,因為會有孤獨感,愛情需要,自我價值實現等等個人無法實現的訴求,所以也需要群體


社會學上說人是社會性動物,哲學上又說人都是孤獨的,該怎麼理解其中的不同?

人類有一群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激勵我們的原始祖先逐步脫離猿類。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為,使人們學會從簡單模仿到更複雜的模仿,由此逐漸發展了語言、音樂、藝術、使用工具等等。這是人類進步的最偉大之處之一。

研究人員已經了解到,鏡像神經元不只是在動物觀察別人執行某種動作時才會被觸發。當猴子聽到某人在做某件它經歷過的事——撕一張紙——發出的聲音時,鏡像神經元也會被觸發。就如同我們聽到他人吃東西,或者曹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可以引發我們的口水!

社會學上說人是社會性動物,哲學上又說人都是孤獨的,說的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孤獨感是由於無法順利的與外界交流,比如抑鬱症。

社會上有哪些讓你細思恐極的細節?

先描述一點人類社會細節。

在生活中,看到別人在幹什麼,就好像自己也在干同樣的事情一樣:

看到別人在吃肯德基雞翅,自己的口水就來了;

看到別人買了LV包包,你就渾身是也想買LV

看到別人買了一套別墅,你就想也買了一套別墅

……為何會有這樣潛移默化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原來都是一種叫做鏡像神經元的細胞在起作用。鏡像神經元是近來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熱點。有些研究者甚至大膽地斷言:「鏡像神經元之於心理學,猶如DNA之於生物學。」

人類有一群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激勵我們的原始祖先逐步脫離猿類。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為,使人們學會從簡單模仿到更複雜的模仿,由此逐漸發展了語言、音樂、藝術、使用工具等等。這是人類進步的最偉大之處之一。

如何通向他心的方法和途徑卻依舊像謎一樣困擾著我們。

我們如何知道他人具有與我們一樣的感知、理解力、情感和意志?

有時我們是在用基本的且具有身體性的方式與他心進行著聯繫。

如果有人告訴我們關於他真實的疼痛經驗,我們可能會同情他,甚至是完全「感同身受」。

我們的同感具有一個十分獨特的結構。

對於人類的感同身受,人類共同的社會思想的認知,共同的情感認知,涉及人類的道德倫理秩序的建立,涉及人類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發展,具體的涉及到了廣告業、食品業、奢侈品業、建築業、旅遊業等等,關係人類整個文明體制,文化系統。

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從非人靈長類拓展到靈長類,並在人類和其它諸多靈長類動物上都發現存在類似的鏡像神經元。

近來研究顯示,不存在物種間理解其他它客體身體活動模式的障礙。非人靈長類,對人類動作的理解,與對本物種個體動作的理解方式無異。人類對於其他生物的理解,不存在認知障礙。

這就是說,宇宙生命體存在一個隱蔽秩序,這個隱蔽秩序通過鏡像神經元網路,映射到人類社會人類個體,映射到動物社會動物個體。

1990年代,科學家研究猴子,發現了跟蹤其他猴子運動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位於控制手臂運動的大腦區域。

但是,當一個猴子看到另一個猴子——或者一個科學家——去拿一片水果,這些神經元也會發出電脈衝。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其他技術,科學家在人類大腦中發現了類似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

假設人類大腦有若干鏡像神經系統來專門傳輸和了解別人的行動和意圖,以及別人行為的社會意義和他們的情緒。如果人類有一群被稱為「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那麼也就能激勵我們的原始祖先逐步脫離猿類。因為鏡像神經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為,使人們學會從簡單模仿到更複雜的模仿,由此逐漸發展了語言、音樂、藝術、使用工具等等。這是人類進步的最偉大之處之一。因為人類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我們的生存就是建立在明白其他人的行動、動機和情緒之上的。

鏡像神經元是一種特別的神經細胞,通過研究這類細胞,科學家可能會發現,大腦如何讓我們領會他人的想法。

鏡像神經元在心理學上的意義,就像DNA在生物學上的意義一樣,它們將提供一種統一的架構,並有助於解釋許多心智能力;這些能力至今仍非常不可思議,而且也難以給出實驗檢驗。鏡像神經元理論觸動了許多科學規則,改變了對文明、移情作用、哲學、語言、模仿、孤獨症和心理療法的理解,第一次為人際關係的形成提供了神經學基礎。而正是在這些人際關係的基礎上,才形成了更加複雜的社會行為。

他們的結論是:

A、由「鏡像神經元」產生的直接的內在體驗,讓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行為、意圖或情感。

B、鏡像神經元也許是模仿他人動作以及學習能力的基礎,從而使得鏡像機製成為人與人之間進行多層面交流與聯繫的橋樑。

C、鏡像神經元已涉及到猴子一類動物,當人類和猴子在執行某個動作或觀看其他個體執行同樣的動作時,大腦中的一部分神經元就會有所反應。直接領會同伴思想的這種能力,將靈長類同其他動物區分開來。通過研究鏡像神經元,科學家可能會揭開人類撒謊、欺騙和模仿他人等行為的秘密。

鏡像神經元研究的歷史與科學實驗

鏡像神經元是神經科學家偶然發現的,故事始於1995年。

當時,大多數神經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我們對他人行為,特別是他人意圖的理解,是通過一個快速的推理過程完成的。這個推理過程類似於邏輯推理。也就是說「心心相印」,大腦中有一些複雜的認知結構,它們能詳盡分析感官採集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與先前儲存的經歷相比較,一方就知道另一方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

上個世紀科學家以為,以宏觀思辯的方式來看待鏡像神經元,將基本的肌肉運動與複雜的動作意圖一一對應起來,構建起一張巨大的動作-意圖網路,使個體不需要通過複雜的認知系統,就能直接了當地理解其他個體的行為,此種假設似乎完全沒有必要。

義大利帕爾馬大學裡佐拉蒂實驗室,正在測算短尾猿大腦運動前區皮質腦細胞的電活性。

研究人員發現,當短尾猿撿花生時,一些特別的神經細胞變得活躍起來。當短尾猿注意到一名研究人員伸手撿花生時,它們的這些細胞再度活躍起來。

這一研究顯示,當我們看到某人在做某件我們要做或做過的事時,我們大腦中的同一區域也被激活,就像我們自己正在做這件事一樣,這就是關鍵所在:我們其實不需要思索和分析,只需要激活我們大腦中的同一區域,就可以實時領會他人的思想。

鑒於人類和猴子都是群居動物,我們不難看出這種機制帶來的潛在的生存優勢。

在社會生活中,理解他人的情感同樣重要。實際上,情感通常也是一個能夠反映動作意圖的重要環境因素。

從那時起,科學家們就一直在對那些發現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例如,這些研究人員已經了解到,鏡像神經元不只是在動物觀察別人執行某種動作時才會被觸發。當猴子聽到某人在做某件它經歷過的事——撕一張紙——發出的聲音時,鏡像神經元也會被觸發。

就如同我們聽到他人吃東西,或者曹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可以引發我們的口水!

當這些科學家開始使用大腦成像技術而非電極研究人類時,他們發現,較之猴子中的鏡像神經元,人腦在更多部位具有更多的鏡像神經元類別。鏡像神經元散佈於我們大腦的一些關鍵腦區——運動前皮質和負責語言、移情和疼痛的中央腦區,它們不僅在我們執行某種動作時被觸發,而且在我們觀看別人執行那個動作時,也會被觸發。

鏡像神經元的作用是領會一個動作的含義,還是只是直觀地記錄這個動作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需要找到一些辦法,如使恆河猴在沒有真正看見動作的情況下,也能夠理解某個動作的含義,然後在此過程中,觀察猴腦中神經元的反應。

假如鏡像神經元真的促成了對動作含義的理解,它們的活動就應該反映了動作的含義,而不是動作的視覺特徵。

在生物學研究中,要確定一個基因、一種蛋白或者一類細胞的功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它們從體系中去除,然後再看生物體的健康或行為產生了什麼缺陷。

不過這種方法無法用於確定鏡像神經元的功能,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鏡像神經元分布十分廣泛,在兩個大腦半球的重要區域都有分布,包括運動前皮質和頂葉皮質。如果破壞整個鏡像神經系統,就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恆河猴的認知能力嚴重下降,以至於無法對研究人員的刺激作出反應,研究人員也就不可能看出去除了特定細胞後,恆河猴到底缺失了哪些功能。

20世紀90年代末,成像研究一直表明人類的鏡像神經元涉及許多腦區和功能。1998年,里佐拉蒂和阿比布發現,特別富含鏡像神經元的腦區是著名的白洛嘉區(運動語言區)——這是保羅·白洛嘉在19世紀50年代發現的——對於語言加工處理極為重要。從此,鏡像神經元理論開始與現有的語言理論融為一體。

大腦中大多數神經元比較呆板。許多只是來探測外面世界的一般特徵的。有些遇到水平線時就會興奮,有些則只認垂直線,其它的負責探測單頻聲音或運動方向。在更高級的大腦中,科學家發現成群的神經元能探測更遠為複雜的特徵,如臉、手和富有表現的肢體語言。此外,其它神經元會幫助設計身體動作,設想複雜的姿肢。

在大腦中的前區皮質、後頂頁、顳葉上方的溝回區域和腦島處發現的鏡像神經元,會對一系列與意圖相關的行動有興奮反應。而有語言理論認為,動作行為具有類似於口頭語言或手勢語言的語法。對鏡像神經元來說,「手抓球」無論是一個動作還是以手勢語言或口語來表達,都是一回事。

語言形成於我們的鏡像神經元產生的語法理解。

這種觀點在2005年得到證實:包括加勒塞和里佐拉蒂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

人們傾聽描述劇情的台詞時觸發的鏡像神經元,

與演繹這些劇情的對象本身,

或目睹這個對象的表演觸發的鏡像神經元完全相同。

很明顯,這些細胞對一種過程的抽象表徵起反應,這個過程看起來似乎是完全直觀並發自內心的。

2005年,亞科博奈描述的一種觀點證明,我們的鏡像神經元以一些精心的組合方式工作。對應某個最基本的動作,例如伸手,我們具有一套鏡像神經元的基本組合與之對應。根據這個動作的感知意圖,有選擇性地被觸發的其他一些鏡像神經元組合,會對其加以補充。因此,鏡像神經元看起來似乎在感知別人意圖中起著一種關鍵性的作用——它在理解其他人方面,以及建立社會關係和感受同情方面邁出了第一步。

鏡像神經元不是通過概念推理,而是通過直接模仿來讓我們領會別人的意思。

也許「鏡像神經元」可能是動作通訊的一個關鍵,而動作通訊可能導致了人類的口頭語言。鏡像神經元直接吸收了文明,通過社會分享、模仿和觀察,一代代傳授下來,鏡像神經元為文明的進步提供強大的生物學基礎。

這種解釋,與佛學的阿賴耶識理論極為吻合。人的阿賴耶識是說,人的心識直接吸收了文明,人類的心識通過社會分享、模仿和觀察,人類的心識一代代傳授下來,此就是阿賴耶識,也就是業力與輪迴。

在生活中,看到別人在吃東西,自己的口水就來了;看到別人踢球,你自己的大腦就會自動模仿此動作。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表情或者經歷過的情感狀態,鏡像神經元就會激活,讓我們體驗到他人的感受,走進別人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的八大生活現象:

A、學習現象:鏡像神經元還提供孩子如何學習的線索。幾個月大的嬰兒在大人伸舌頭時,他們也會這樣。兒童是硬邦邦的模仿,他們的鏡像神經元能觀察到別人在做什麼,然後自己也做什麼。當人們面對面時,鏡像神經元在實際生活中工作最好;虛擬現實和視頻替代效果不佳。

B、移情現象:移情作用大的人有特別活躍的鏡像神經元系統。當你看到別人感到疼痛時,你自己會覺得痛。當你看到蜘蛛在一人大腿上爬時,你會覺得有東西爬似的,因為鏡像神經元正興奮著。

C、孤獨現象:孤獨症與鏡像神經元壞了有關。許多孤獨症患者能識別別人臉上的表情,如悲傷,並能在自己臉上露出這一表情,但他們不知道這表情模仿的意義是什麼:悲傷、生氣還是厭惡和壓抑?

D、交往現象:社會情感如內疚、羞恥、自豪、困窘、反感和渴望都是基於大腦腦島中獨特的鏡像神經元系統。當人們看到一隻手愛撫別人,之後另一隻手粗暴地推開時,腦島記下了此拒絕的社交疼痛。

E、治病現象:精神治療醫師被鏡像神經元的發現所深深吸引。臨床醫生使用自己的鏡像神經元系統來理解病人的問題,併產生移情作用。他們能幫助病人理解他們從其他病人的言行中所得到的許多經驗。這為移情與反移情心理機理提供了可能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F、藝術現象:藝術開發鏡像神經元。當你讀小說時,你能記住來自講述者觀點的目標位置。

H、運動現象:經常使用智力練習和比喻的專業運動員和教練,在不知道其生物學基礎下,長久以來一直在開發其大腦的鏡像特性。同樣,數百萬觀看他們喜歡的體育節目的球迷們被鏡像神經元激活所著迷。

G、性感現象:鏡像神經元可被色情強烈激活。


正是因為有社會性才有孤獨的時候啊


人有需要和被需要的需求。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交流和認識是向外部世界的探索;人又是註定孤獨的個體,內心世界的探索,對真理價值的追尋,對自己人生的把握上,是需要自己思索的,孤獨是一種尋找價值的過程中的狀態。


不是很懂哲學,主要從社會學角度分析。「社會性」在社會學的關注點在於:強調群體而非個人。人在群體中的生存力大於一個人生存。同時,人在群體中會出現利他性、奉獻性等區別於動物性的行為。這種更利於人生存又某種意義上十分高尚的東西就叫做社會性。

而哲學意義上,人生而孤獨,關注點肯定是個人而非群體了。


1、人的本質是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

2、能夠脫離城邦生活的人 不是神便是野獸

3、他人即地獄

4、一個人對於自我有了某種明確的想像——即他有了某種想法——湧現在自己心中,一個人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思想的、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這種類型的「社會我」可以稱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鏡中我』。


因為人始終需要群體,始終......


社會學研究的就是群體性的人。從這個立意出發,怎麼可能得到完全孤立的個體。


推薦閱讀:

什麼叫「消費他人不幸」?
假如中國經濟滯漲,那整個社會會變成一種怎樣的狀況?
重男輕女的現象與生產力或經濟的發達程度有沒有明顯的關係?
什麼是社會底層?
美國社會是個階級固化的社會嗎?

TAG:哲學 | 人性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