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日本美學中的 「物哀」 、「 艷情 」、 「寂滅」 、 「幽玄」?
物哀:是日本江戶時代國學大家本居宣長(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學理念,也可以說是他的世界觀。這個概念簡單地說,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觸外部世界時,觸景生情,感物生情,心為之所動,有所感觸,這時候自然湧出的情感,或喜悅,或憤怒,或恐懼,或悲傷,或低徊婉轉,或思戀憧憬。有這樣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寂滅:這本是佛教用語。涅槃的意譯,這裡不得不說的是日本人的尚死情結聯繫到一起。譬如日本著名的能樂。之所以能於單一漠然中透發出「寂滅之美」,是因為在日本人看來,它「能體認萬物寂滅的本性,是建成真實人生的基礎」。這些種種都體現了日本文化垂注於枯淡死亡之美。
幽玄:日本棋院有個網路對弈軟體名為「幽玄の間」。「幽玄」的審美意識,形成於日本中世,由藤原俊成等歌論家以多角度的探討逐步規範了其美學內涵。以崇尚「余情」之美為核心,在風格趣味方面,從偏重「妖艷」到講求「恬淡」,於發展變化中豐富了它的內容。「幽玄」是日本歌論、能樂論中的一個重要的理論觀念,也是日本美學觀里的一個重要的審美意識。
表現對自然纖細感受性的「物哀」
「物哀」只是該日文詞語的漢字表現,而且在現代日語中基本上不使用漢字。這一詞語很難翻譯成外語。日本大修館書店出版的《高級和英詞典》中將其翻譯成pathos,意為哀傷感。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日漢大詞典》將其譯為「幽情、物之感情、多愁善感」。這些釋意也不能說不對,但總覺得未能傳遞出其真諦,未能與原意完全吻合。確實,「物哀」是一個非常日本化的詞語,它十分典型地表現了平安時代的貴族階級對周遭的自然和人事的一種纖細敏銳的感受性。18世紀的日本國學家本居宣長在評論平安時代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時,使用了這一詞語,他指出,日本文學與儒教、佛教強調「勸善懲惡」的重道德的文學觀不同,其本質在於「物哀」。此後,這一說法不再限於文學作品,而作為日本人的審美意識的特徵之一傳布至一般社會。《國家的品格》中說:「『物哀』這一情緒……就是在人的縹緲不定和悠久漫長的自然中,於變換游移的物象中發現美的一種感性。」「日本人所具有的情緒和精神形態……就是對自然的纖細的感受性。」「在悠久的自然和縹緲不定的人生的對比中發現美的感性,這樣的『物哀』的感性,日本人尤為敏銳。日本在鎌倉時代開始,由高僧榮西和道元等將中國的禪宗傳入日本,這進一步深化了日本人對自己內心的審視和對周遭世界的認識,新興起的「幽玄」和「佗」、「寂」的審美意識也進一步豐富了「物哀」的內涵。引述戴季陶的文字:「藝術生活上,我們可以看出兩點:一點是戰鬥的精神,超生死的力量;一點是優美嫻靜的意態,精巧細緻的形體。」「日本審美的程度,比較在諸國民中算是高尚而普遍。」 年輕時在日本總計待了十年的郁達夫,雖然對日本人歧視中國頗多憤懣,對後來日本人的侵略也表示了堅決的反抗,但他在1936年撰寫的《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中寫道:「他們的文化生活,不喜鋪張,無傷大體;能在清淡中出奇趣,簡易里寓深意,春花秋月,近山遙水,得天地自然之氣獨多,這,一半雖則也是奇山異水很多的日本地勢使然,但一大半卻也可以說是他們那些島國民族的天性。」
連對日本的生活和文化一直比較喜好的周作人,在表示了「日本生活里的有些習俗我也喜歡,如清潔,有禮,洒脫」之後說道:「從別方面來說,它缺少闊大。」
以上所舉出的戴季陶、郁達夫、周作人都是出生於中國南方的文人,他們對日本人的纖細的感受性、日本文化的精緻優美,都能充分體味,即便如此,他們對日本人氣度的狹小、胸襟的褊狹和在審美意識上的柔弱纖小的一面,還是具有清醒的認識。
可以看看吉林出版集團的一個系列《日本物哀》《日本幽玄》《日本風雅》那幾本書,都是譯過來的,原作者都是大師級人物。我只稍微對「物哀」這一概念有點了解,其他的就不說了。
看完源氏物語之後,我就去看了本居宣長的《日本物哀》中的《紫文要領》。在這篇論文中,他著重界定了「物哀」這一審美概念。事實上,「物哀」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以此為濫觴。
我個人對這一概念的理解是:人心對自然風物之變化,人事變遷之無常的有所「動」。也就是本居宣長所說的能夠感知「事之心」「物之哀」。(他提到過對「家務」的看法,我自己覺得有些怪異。家務也在「物哀」這一範圍之內么?這個萬事萬物還真是令我心裡有些堵)
這幾本書噹噹什麼的都有賣,封面都挺美的。題主可以去借一本 東方美學 人民出版社的。
後現代的精神原鄉
推薦閱讀:
※更高級審美的意義在哪?
※哪款武器最能代表非洲國家的暴力美學?
※大家覺得陰陽師里最漂亮(或最帥)的式神是哪一個?
※你最喜歡黑格爾哪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