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的遺傳學意義上來講,孩子是屬於父親(系)的還是母親(系)的後代?

看過中央7台一檔農民聯歡的節目,本來
展示 是對農業科技的與欣喜:番茄和辣椒的雜交,父系辣椒母系番茄出來了有番茄味道的辣椒,植株特別大,但是辣椒外形;母系辣椒父系番茄,出來的是辣味的番茄。我考慮到的是,同是辣椒番茄,作為父母的角色不同,後代的屬類就完全不一樣。剛做母親,女兒,可是各種卻非常非常像父親,沒有一點像我的。有一點難過的,難道母親(系)只能屬於基因的改良嗎,好像鴿子的培育選種都是按父系譜來進行的。按遺傳學來說,人類是不是的確如此,所以後來父系社會那麼長至今,人們都要兒子傳代,是不是也有這不明顯卻其實影響巨深的因素?我的提問及用詞可能不專業,但希望大神們能領會我的提意。

看到一個馬騾驢騾的問題,感覺我那個番茄辣椒同理,貌似有點懂了類似的。人和人還是一類,和上面的不同屬不一樣,他媽出來的都不能再後代繁殖了。但是人類,常聽人說「男的是種子,女的是土地,孩子健不健康和「土地」肥不肥沃有關係」這類的話,淡化了女人的遺傳,好像只是提供一個合格的場地。


謝邀。

人類有23對染色體,孩子從父母那裡各獲得23條,又從母親那裡得到線粒體DNA。所以說,核染色體差不多各一半,線粒體DNA是母系的。

遺傳學中,父系母系的概念是只有在考慮性別,性伴遺傳以及線粒體DNA遺傳的時候,為了方便描述才用的概念,其他時候,父系母系都是人文學科中用的。考慮到人文學科數千年以來都是男人為主的,結論難免男尊女卑。

至於遺傳的細節,長相只是其中一部分,是能用肉眼觀察到的一部分,所以容易混淆視聽。沒準孩子的心肝脾肺腎都像極了你,你能打開看看么?不能吧,呵呵。

至於百姓中流傳甚廣的:「女孩子像父親,男孩子像母親」,以及「爹的骨頭娘的肉」,與其相似的結論不僅中國人說,很多外國人也都在這麼說,可惜這些結論都有些主觀因素摻雜在其中。

從客觀上講,很多人根據性染色體的特徵(X染色體遠遠大於Y染色體)為佐證,強調女孩子(性染色體為XX)相對受到父親影響大,男孩子(性染色體為XY)相對受到母親影響大。此結論看似有道理,遺憾的是,「長得像誰」,這個結論太主觀,也就很難進行絕對客觀的統計學分析,也就談不上科學的採集樣本,進而導致科學上無定論。

此外,遺傳方式多種多樣,表型表現方式也多種多樣,還受到環境影響等等,從技術上全面解釋「長相」這種超複雜的多因素問題,那八字還沒有一撇呢。

如今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都在高速發展中,「長相」的問題在遺傳學能解釋的那一天,人類在思想上也會有極大的進步了。或許那一天,父系母系問題,會伴隨著男尊女卑的舊俗,成為大家用於調侃思想落後者的笑柄。

祝好

補充一點: @羅望熙朋友說的關於Y染色體「說男性有特異的Y染色體來保證其確定的來源」一事,確有道理,但是X與Y也有同源區域,可以同源重組,故也不能保證其確定的來源。


來回答一個關於長得像誰的問題。。

一般來說,孩子會傾向於長得像父親,這是由進化論的解釋的。孩子是不是由這個女人的,其實不需要看長得像不像,自己生的就是自己生的,從自己肚子里出來的肯定包含了自己的基因。但是對男人就不一樣了,從老婆肚子里出來的孩子不一定是自己的(不許奸笑)。。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遺傳自身基因而非同類基因的需要,所以男人的生物屬性註定他不願意撫養他人的娃。如果老婆生的孩子非常像自己,那麼這個孩子是自己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因此男人就會更加願意花心血在這個娃娃上,所以長得像爹的娃相對有優勢哦~~~於是大家就慢慢偏向於長得像爹了。。。


中央7台的節目大概屬於科普節目,所以不會深究基因學和植物學定義的問題

宋曉的答案是我是同意和支持的,只是想補充一點我的看法,來解除lz的疑惑

首先番茄也辣椒同屬茄科,其他的還有馬鈴薯,茄子等,這是他們可以雜交的基礎

我不是非常清楚他們的具體雜交方法是怎樣的

不過我估量應該是用一方的花粉去和另一方的雌蕊授粉

或者是一方的雄細胞和另一方的雌細胞融合?

總之他們的產物其實既不是辣椒,也不是番茄

你所謂的番茄味的辣椒和辣椒味的番茄是定義不準確的

節目里只是根據他們的形狀來定義他們是什麼

實際上雜交後的產物不屬於任何一種

不然你說究竟是有了番茄味才是番茄,還是長的像番茄才是番茄呢?

另外因為線粒體一般遺傳自母系,而線粒體里也有一些基因

所以換個角度看母系其實遺傳物質留給下一代的更多一些

孩子的體質就非常容易受母親影響

想你舉例的雜交問題只是因為伴性基因的表達而不同罷了


我認為,事實上,「父系」和「母系」概念大多應用在農業上,題主也許更想關心的是「父本」和「母本」這兩個概念。

題主在問題里提到的番茄與辣椒雜交,當兩者分別做父母本的時候雜交產物是不同的,這種現象其實在動物中也可以發現:馬和驢雜交,兩者分別作父母本時的後代是不一樣的(驢騾和馬騾)等。這種由兩種不同生物所得的雜交後代,由於基因組不同,所以分別做父母本時得到的雜交後代可能也會產生不同。而人和人是同一物種,毫無疑問「番茄辣椒」不能運用在人的身上。當然這一點題主在問題中已經提到了。

而題主關心的長相問題,以及父親和母親對於後代的影響誰更大,我的答案是:不能斷定男性是否具有不明顯但是卻巨大的因素。

考慮到題主有關於母親是不是只能做基因改良的顧慮,我想結合農業工作中育種的過程(主要是畜牧育種)來給題主剖析一下:

農業上在育種過程非常強調父本的重要性,往往父本的數量要小於母本,採用一個父本和多個母本進行交配,甚至可以讓父本與子代的雌性個體進行交配來達到使父本的優良基因儘可能多地分散到下一代個體以及使優良基因迅速純化的目的。通過生物統計學統計計算甚至可以發現父本的數量直接影響了後代的質量(這種影響是巨大的,但是也統計出父母比例一般不能超過1:1,否則後代的質量會出現下降的趨勢),由此也可以看出父本的重要性。但是,這麼做的原因從本質上來說是因為父本具備超出平均水平的性狀表現,為使這種優良的表現在儘可能多的後代的某些性狀上達到表現。毫無疑問,其實這裡看來父親的作用更像是扮演了一個「改良」的效果,題主完全不必有如此顧慮。(需要指出的是,其實父本和母本如何選擇都是為了改良某一個基因或者說某一個性狀,上述為了打消題主的顧慮,所以說法並不準確。我認為父本和母本沒有「誰是用來改良」的絕對說法,兩者都是用來改良的不是嗎?)

人類毫無疑問,不可能用一個男人和幾個女人去生後代。這是道德的約束以及人類主觀意識中選擇了自己的另一位伴侶。孩子長得像誰,完全由父母雙方的基因組所共同控制,長得像父親的,孩子可能在一些與長相有關的性狀表現上表達了父親的基因(顯性基因,上位基因等等等等,還可以是環境影響了基因的不表達或者表達),也有長得像母親的,道理同上。傳統習俗里更願意生男孩子,可能是因為長久習俗以來,男性一直在家中扮演了一個「頂樑柱」的角色,誰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頂樑柱呢?所以,題主所提到的種種說法不過是長久以來的習俗造成的偏見而已罷了。

第二次回答,估計可能話癆+看不懂。。。答案有什麼不周到指出還請看官們笑笑作罷。


我來拋磚

遺傳確實是23對染色體父母各出一半,其中有效遺傳信息的分布我相信比例也差不多。那為什麼現在還是有著父系社會的局面呢?

這隻能從性染色體來找原因了,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型,女性為XX型,可以說男性有特異的Y染色體來保證其確定的來源。這個Y染色體必然是來自於其父親,然後可以上溯至祖父,曾祖父。而X染色體的來源就沒有確定性了,女性並不能確定其染色體中是否有來自其祖輩某一人的成分。

按照姓氏,同一姓氏的如果有一個共同的高祖,而且大家都是按照父親姓氏來取名的話,同一個姓氏的男性應該擁有相同的Y染色體,這至少就代表了1/46的相似性。

當然,老鼠和人的基因同源性還高達99%呢,這1/46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但從遺傳物質方面講,子代從母體中獲得的略多。


關於孩子是屬於父親(系)的還是母親(系)的後代,我覺得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沒有絕對的父還是母。LZ說要從遺傳學的角度來分析,但是遺傳學是一個很廣的範疇,所要考慮的很多,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傳統意義上的遺傳學理論,還有表觀遺傳學(近幾年來非常熱)。一旦涉及表觀遺傳學就要和環境因素聯繫在一起,因此單純得來判斷孩子是父系還是母系,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LZ說孩子長得像父親,但不能說明母親對孩子的生理成長的影響沒有父親大,可能父親的基因在這裡相對於母親的基因較為佔優,表型較為明顯。


理論上一個男人他的後代全是男子傳下來的話可以確定他們有同樣的Y染色體。但是如果是女人的話傳到第四代就有可能沒有她的染色體了(概率很小)。本質上來說只要是自己的後代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那一脈都是一樣的,都需要有外來的基因的加入來豐富家族的基因。


居然沒有人講到重點。辣椒和番茄還有馬和驢的雜交,之所以交換父母親本的物種會造成不同的性狀,主要是因為一個國內遺傳書上很少講到的現象,叫做「基因組印記」。這個現象的原理其實就是現在很熱的「表觀遺傳」,但具體情況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開始了解的,是個非常有趣但也特殊的現象。

通俗地說,就是在我們的細胞里,大部分基因是有兩個拷貝,一個是從卵子來的母系,另一個是從精子來的父系。大部分情況,父母的拷貝都是有效的,都表達成蛋白質(或者RNA),貢獻是一半一半。但是,大概在人類里有百分之一不到的基因,很多是和生長發育相關的,不遵循這個規律。看起來這樣的基因還是表達了同樣多的蛋白質,但細看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蛋白質都是由母親的拷貝編碼的,而父親的拷貝根本沒用上!因此,孩子至少在這個基因控制的性狀上,只會表現母親的特徵。而一旦母親的拷貝出了問題,即使父親健康,病情也會顯現。同樣的情況也可以表現為父親的拷貝打全壘,而母親的拷貝睡大覺的情況。

為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在精卵結合之後,「母系表達」的基因得到了「特殊」對待:從父親來的拷貝被「表觀遺傳」機制打了馬賽克,而從母親來的卻沒有。反之亦然。那「母系表達」的基因和「父系表達」的基因誰更多呢?兩種情況都很少,總體是一半一半,但是在大腦里」父系表達」的基因更多。

人和人差異不大,可是雜交的時候,父母都不是一種動植物,這下「印記」現象就很明顯了。辣椒和番茄雜交,馬和驢雜交,一把父母的物種對調有些性狀像味道、個頭、體型就不一樣了,基本就是因為這裡面有一部分基因的功能是看父母下菜碟的。

在孩子腦和身體發育方面的具體的病例,是兩個比較少見的病症:Prader-Willi 綜合症和Angelman綜合症。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吧。

最後想說的是,想搞清楚對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父母哪個影響大的家長們,不必糾結了!如果你們有病有家族史,可以去遺傳諮詢算算概率。如果兩人都健康,就算對孩子有影響,這些小差異的分布也是統計學的,而你們大多就一個孩子,最多只能有兩個!和抽籤差不多,研究太多沒啥用處;)


從遺傳學角度說,人類社會屬於母系社會。人類胚胎從受精卵開始發育,受精的過程是父親的精細胞進入母親卵細胞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受精卵,胚胎由這個受精卵發育而來。在受孕的280天內,由一個細胞(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健康的胎兒,胎兒發育所需的所有營養物質均來自於母體,父親在繁衍後代的過程中只提供了23條染色體,受精卵的絕大部分包括細胞質都由母體提供。

據此,科學家在尋找人類祖先的過程中也是根據受精卵細胞質均來自母親而找到了人類共同的祖先是非洲一個女性原始人類。

從世界歷史角度來說,人類原始社會也是從母系社會開始。後來的父系社會只是生產力和文化發展等許多因素共同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但是從生物遺傳學角度,人類是母親的後代比較可信。非要認為是父系後代的,除非你能讓男人的精子能成為一個包含細胞質和父母雙親全套染色體的受精細胞。


我高中的生物老師講過

當你還是一個細胞時 你的細胞核一半來自父親 一半來自母親 而你的細胞質全部來自於母親。


還要考慮遺傳印記與雌性後代的X染色體失活


和爸爸性格上處事上還有走路姿勢以及有點微微的駝背(家族遺傳哇哇哇!)這些方面比較像,外觀身高都像媽媽555~講完了


我像我爸。。。真的很像。。。女


隔代親,為什麼外婆對你最好?

還有這一篇可以看看


不對,應該是父母一邊一半

你家寶寶各方面像爸爸

只能說顯性基因大部分遺傳自父親

所以呈現出各方面性狀像父親那邊的親人

但是他的基因是帶有你的基因的,只是以隱性的形式攜帶起來

將來他的子女也有百分之25的機會會非常像你

我就跟我媽媽長得很像很像

而我媽媽又跟我外公很像很像,一點也不像我外婆

我爸爸跟我爺爺長得不太像

可是我越長大就越跟爺爺有共同的模樣

遺傳分顯性遺傳跟隱性遺傳的

那些性格和模樣的特徵像誰說不準的

只有你的基因以顯性的形式遺傳下來,才會像你

但是寶寶的基因還有百分之50的部分是父系遺傳的


推薦閱讀:

寄生蟲為什麼要有中間寄主?
物種起源——智慧設計(生物學上關於生物起源的最新主流觀點是怎樣的?)
2017 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發現「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對普通人的影響是什麼?
蒙古族朋友說蒙古族有狼的基因,漢族有羊的基因,所以漢族才會在元朝被蒙古族征服,正確嗎?
關於生物進化論的疑惑?

TAG:進化論 | 遺傳學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