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否有近乎「完人」的名人?

行為典範,表裡如一。

嗯,除了王守仁呢

算了給個範圍吧:人品君子,業務達人


王守仁

----------------------

沒想到我的簡單的三個字,得到這麼多的贊,在此表示感謝。

感覺王守仁最大的功績就是提出了「知行合一」,並且做到了「知行合一」,進而向世人證明了「知行合一」的厲害。

關於他的牛逼閃閃的功績,實在是在「知乎」上不好一一作答,最好自己好好看看他的傳記。


岳飛。

他是中國文明在危難之際孕育出來的英雄人物,集中國的傳統美德、兵家思想、高明武術、雄逸書法、詩人風流於一身。可以說,在那個時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突然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性的爆發。

以下為細說。

他文武全才,忠孝節義,卻很少有人注意他是農民出身。

他的才華、品德是嚴格地自我磨礪才達到的。他的統帥地位是從一個普通士卒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1. 軍事家。從水平上而言,韓、白、李、岳並稱。

2. 戰略家。無數中國古代軍事家都沒有達到的高度。(這並不意味著其他軍事家的成就必定不如岳飛。很多人達不到戰略家的高度,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他們沒有操持一國戰略的機遇。)具體戰略,參見聯結河朔之謀。某種程度上類似發動敵後群眾的敵後抗戰。

3. 他的軍隊有著一種的特質。所到之處,百姓歡呼。士兵們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的目的是為了奪回家鄉,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4. 歷史上排得上號的猛將。

5. 善書法。筆力遒勁。

6. 詩人、詞人。

7. 集儒學傳統美德於一身。忠、孝、廉、義。這一重要點我就不多說了,不了解的還請自行百度。

8. 民族英雄。終生以盡忠報國、還我河山為己任,反對以宋高宗為首的投降派(不是主和派)。

那是個中原軍隊見到異族軍隊就變成軟腳蝦的時代。己方缺乏騎兵,後方君臣不斷地拖後腿。

然而面對新興帝國的軍團,他卻能在後援斷絕的情況下孤軍深入,屢屢於正面戰場大破對方軍隊的主力,並竭力重塑民族的尚武精神。

金軍前方主力敗亡的同時,他的聯結河朔戰略使得金國後方几十萬義軍遍地開花。由於岳家軍的配合,金軍不僅在剿匪過程中收效甚微,反而難以控制義軍愈演愈烈的態勢。另外,金軍主力的敗亡也使得金國僕從軍人心思變,紛紛考慮通宋賣金。比如,金國著名猛將韓常便有這種傾向。

由此看來,直搗黃龍不敢說很有可能,但確實並非鏡花水月。

可笑的是,他為宋國打出了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卻被極速召回,遇害。而高宗趙構、面對弒父、淫母、殺妻、踐踏自家姐妹的仇恨,卻心甘情願地對敵人下跪,自稱「臣構」,然後歡天喜地地迎回了在金國官方妓院待了多年的親娘。

—————————————————————————

附:

(1). 岳飛死後,大金國將領們擺酒慶賀。

(2).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在世時,金人所感慨的話語

(3). 「岳飛不死,大金滅矣。」

——岳飛死後二十年,完顏亮大舉南下,宋人聞之喪膽。而當時金軍中卻盛傳著這樣一句話。

(4). 「飛之威名戰功,暴於南北。」

——金國官方史書一向忌諱談論曾經的敗仗,然而多年後金章宗終究在勸降吳曦的信中承認了岳飛的戰功赫赫。

以上評價皆出自他的敵人們。

—————————————————————————

這般全面的人物,你一千年下來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個。

該回答部分內容引自:風緊扯呼:李靖和岳飛,到底誰的軍事能力更強?


居然沒有諸葛亮,真是驚詫!

很多人因為《三國演義》「七分真三分假」,因為魯迅評價演義中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看輕諸葛亮,認為諸葛亮被過於誇大,不過爾爾。

這其實是極大的誤解。

《三國演義》雖然誇大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但是對於諸葛亮的文學才華和治國才能著墨不多。軍事才能雖有誇大,但諸葛亮仍無愧於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

看央視紀錄片《中國通史》的《諸葛亮治蜀》一集中對諸葛亮的評價:

「最傑出」的知識分子和賢臣,最傑出!如果你認為這個評價過高,你可以理解為「在知識分子里是最傑出的賢臣,在賢臣里是最傑出的知識分子」。

注意:知識分子不單指文學方面的造詣,還應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方面綜合考慮。

我們再簡單捋一下諸葛武侯的才華:

傑出的戰略家:隆中對知天下三分,聯吳抗曹三國鼎立。

傑出的軍事家:排兵布陣、指揮謀略都是三國里的第一等水準。

出色的文學家:「出師一表真名世」!

傑出的政治家:除了戰略和軍事才能,諸葛亮還有傑出的治國能力,諸葛亮治蜀期間,治都江堰、抓鹽鐵、務農桑,國殷民富,蜀錦遠銷海內外(吳、魏當然也會「進口」)。

無可挑剔的個人品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知人善用,執法嚴明:「費禕、董允此皆良實,志慮忠純」說明知人善用,揮淚斬馬謖說明執法嚴明。(當然,馬謖失街亭是諸葛亮為數不多的用人失策,這個也要承認)

教子有方: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武侯一系一門忠烈,武侯後人諸葛瞻、諸葛尚父子皆戰死。

除此之外,諸葛亮還有優秀的辯才和發明創造的能力。

還有一點,在那個時代,諸葛亮居然只娶過一個女人,而且顏值還不是「中等偏上」!

如果強行要說諸葛亮真有什麼缺點,那就是不會武功。

後世歌詠、緬懷武侯的詩篇數不勝數: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不過讀來最令人慾潸然淚下的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彭玉麟。

看來雪帥的知名度還真是不高啊,這樣無可挑剔的男人居然沒有人認同。於是果斷要補充怒答一記 了!

彭玉麟(1817~1890),字雪琴,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並稱大清「中興四大名臣」,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 千古一人,繪畫堪比鄭板橋,打仗不輸周公瑾,詩詞不亞蘇東坡,愛國不遜范希文。

一、繪畫堪比鄭板橋。

彭玉麟一生畫了上萬幅梅花圖,他所畫之梅堪為一絕。筆下的梅花「老乾繁枝,鱗鱗萬玉,其勁挺處似童鈺」,被稱為「兵家梅花」,與文人墨客的梅花相去甚遠。他畫的梅樹,身姿虯曲,鐵骨錚錚,古拙蒼勁。枝間的梅花,吐蕊綻放,生機盎然。彭玉麟一生雖畫了上萬幅梅花圖,但由於戰亂留存世上的卻不多。特別是他的「墨梅圖」更是冠絕,與鄭板橋的墨竹齊名,被稱為「清代書畫二絕」。

而彭玉麟之所以如此鍾情於梅花,是為了紀念自己逝去的愛人——梅姑。彭玉麟小時候曾住在安慶外婆家裡,最喜歡跟外婆養女梅姑一起玩耍。梅姑雖只比彭玉麟大一點點,但是從輩份上講,她是彭玉麟小姨。兩人青梅竹馬,兩情相悅,私定終身。但兩人的戀情因為八字不合遭到家長的反對。後來彭玉麟跟著全家搬回衡陽去,他和梅姑不得不忍痛分別,而這一別就是14年,彭玉麟已娶妻成家。在彭玉麟30歲的那一年,他聽說舅舅在安慶去世了,外婆和梅姑沒有人贍養,於是他趕緊就派了自己的弟弟去安慶,把外婆和梅姑接到衡陽來住。而梅姑來到彭家沒多久,彭玉麟的妻子嫉恨彭玉麟與梅姑的關係,唆使彭玉麟的母親把梅姑嫁出去了。彭玉麟曾經考慮要阻止這件事情,但是因為決斷遲了,錯過了最後挽回的時機。梅姑出嫁四年以後,死於難產。彭玉麟傷心得捶胸頓足,在梅姑墳前立下誓言,要一生畫梅,以萬幅梅花紀念她。彭玉麟後來在詩中寫到「前機多為因循誤,後悔皆以決斷遲。」彭玉麟說到做到,他畫了整整40年,才完成了以萬幅梅花紀念梅姑的承諾,喪妻後終生未娶。他畫的梅花:干如鐵,枝如鋼,花如淚。辭官隱居期間,一是在湖口水師昭忠祠旁邊建廳,遍栽梅花,號稱「梅花塢」,即石鐘山著名旅遊景點梅花塢;二是在家鄉築「退省庵」,在庵里吟詩作畫,畫梅數量達萬幅余,而且每幅必自題一詩,無一雷同,而句意必有所託。每成一幅,必蓋一章曰「傷心人別有懷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二、打仗不輸周公瑾。

彭玉麟的出山如同諸葛亮一樣也是經過曾國藩三顧茅廬的。當時不過是一個落地秀才的彭玉麟為什麼能讓識人大師曾國藩如此看重呢?是因為彭玉麟做過的兩件事。

原來彭玉麟在湖南耒陽縣一個姓楊的富商家裡幫襯,聽說太平天國要攻打此處城裡的商戶都出城逃亡了。楊富商逃走之前捨不得家業就懇求彭玉麟幫他看家,他也不知道彭玉麟居然是個不世出的奇才,隨口一問彭玉麟居然就答應下來了。彭玉麟還真是一諾千金,不論鄰里怎麼勸他他都不為所動,堅持留了下來。後來起義軍也沒打進城來,但彭玉麟重義的名聲傳開了。如果這件事多少還是僥倖的話,第二次又有農民起義爆發,這回主人家又顛兒了,又留下彭玉麟看家。這次起義軍真的攻進了耒陽縣城,出人意料的是彭玉麟收集了富戶家的兵器,分發給當地居民,並把他們組織起來據城自保。彭玉麟居然深藏不露,不論是兵法韜略還是身手武功都十分超群。據說一身出神入化的劍法無人能敵。最後居然就領著百姓守住了耒陽城!這一下,事後不論是楊富商還是當地官府,都對彭玉麟感激備至。耒陽縣令甚至保舉彭玉麟為當地的綠營把總。可彭玉麟卻淡泊名利,給主人留下書信一封,飄然而去,回衡陽老家了。曾國藩就在衡陽練兵呢,聽聞並求證之後就斷定是個奇才,決定親自登門拜訪。一顧茅廬。

好不容易找到彭玉麟家,發現還真是茅廬,不僅屋子破舊,更是家徒四壁,窮得叮噹響。但就是這麼一個窮困潦倒的環境,曾國藩一見彭玉麟,不禁眼前一亮。眼前人物身高八尺,劍眉朗目,神情堅定,玉樹臨風。所謂貧賤不能移,能如此安定從容,曾國藩更斷定他是不世出的奇才了。可是曾國藩說明身份來意,提出邀請之後,沒想到卻被一口回絕。當時曾國藩在衡陽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肯自貶身價親自登門造訪,而且提出很多條件,彭玉麟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絕了。這真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加上身居草屋的貧賤不能移,就是孟子所說的大丈夫!當然一來彭玉麟天性淡泊名利,而來他也在為母守喪期間,所以堅決不肯出山。

但曾國藩發現彭玉麟家中到處都鋪滿了書畫,各種各樣的梅花圖,於是用心尋訪了一下,得知了他和梅姑的故事,發現彭玉麟是這樣一個重情重義的奇男子、大丈夫之後,十分感動,更下定決心要請彭玉麟出山。於是二顧茅廬,可是還是被拒絕了,因為他已經心如死灰了,並不是尋常言語所能打動的。但曾國藩也不是容易灰心的人,細細琢磨之後,想到了說服彭玉麟的法子,那就是用人生信仰感召。這一點可以具體參見酈波評說的《曾國藩家訓》。

投筆從戎,加入湘軍後,由於他在與太平天國軍隊的作戰中驍勇善戰,善於謀略,富於創新,咸豐三年曾國藩讓他創立了湘軍水師,購買洋炮,製造大船,訓練將士。第二年他率領湘軍水師於湘潭敗太平軍,後隨軍攻陷岳州,在武漢、田家鎮連敗太平軍水師。後來率湘軍水師在湖口被石達開打敗。於是整頓水師,配合陸軍於大敗太平軍於樟樹鎮、臨江等地。接著,率湘軍水師攻佔湖口、九江、安慶,升任水師提督兼兵部右侍郎。在攻佔天京(今南京)的戰役中,親率水師策應曾國荃陸師沿長江東下,堵截天京護城河口。第二年他攻下江浦、九洑洲、浦口,斷絕了天京糧道,成為攻陷天京的大功臣。在剿滅了太平天國後,他一心撲在清軍長江水師的建設中,為清軍這支水師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中法戰爭爆發,朝廷命他率領舊部將士並增募新軍,迅速前往兩广部署海防。他臨危受命,以衰病之軀奉旨赴粵,帶領所部駐紮南海前線,整修虎門要塞,加強沿海完備,遣部將防守欽州、靈山。多次上疏主戰,戰後疏請嚴備戰守,以防後患。後來長江水師被李鴻章全盤接收,成為北洋水師最主要力量。彭玉麟成為近現代中國海軍的創始人。

彭玉麟長於計謀,應變有方,作戰勇猛,善馭部眾,在湘軍中素著威望。彭玉麟作戰時是出了名的足智多謀和無畏生死。史料記載的小孤山之戰,當湘軍水師進攻小孤山時,太平軍「緣岸列炮,丸發如雨」,艦艇若無遮擋,水師官兵不得不思考「避炮子之方」。但試驗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彭玉麟想出一招「以血肉之軀,植立船頭,可避則避之,不可避者聽之」。親自率先「植立船頭」,只說一句:「今日,我死日也。義不令將士獨死,亦不令怯者獨生矣。」於是,親率湘軍戰船勇往直前,直撲小孤山,太平軍岸炮齊發,湘軍水勇則「出其矯捷之身手,與敏銳之眼光」,能躲則躲,不可躲則成仁,「有俯側避炮者,皆目笑之,以為大恥」。在太平軍的猛烈炮轟下,湘軍死傷雖眾,但仍然「戰兩日破之」。彭玉麟十分高興,寫了一首詩:「書生笑率戰船來,江上旌旗耀日開,十萬貔貅齊奏凱,彭郎奪得小姑回。」並製為詩箋,分送好友。可見彭玉麟真是「日日爭命於鋒鏑叢中」,「百戰功高,仍是秀才本色」。

三、詩詞不亞蘇東坡。

彭玉麟一生畫了上萬幅梅花圖,他在每幅梅花圖都題上以梅花寄情的詠梅詩。這些號稱「梅花百韻」的詠梅詩,寄託了彭玉麟一生對梅姑的愛戀、思念、牽掛、自己的愧疚和悔恨。如「無補時艱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三生石上因緣在,結得梅花當蹇修」,「頹然一醉狂無賴,亂寫梅花十萬枝」,「我是西湖林處士,梅花應喚作卿卿」,「平生最薄封侯願,願與梅花過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鐵,始終不負歲寒盟」,「阿誰能博孤山眠,妻得梅花便是仙。儂幸幾生修到此,藤床相共玉妃眠」,「我家小苑梅花樹,歲歲相看雪蕊鮮。頻向小窗供苦讀,此情難忘二十年」,「一生知己是梅花,魂夢相依萼綠華;別有閑情逸韻在,水窗煙月影橫斜」,「自從一別衡陽後,無限相思寄雪香,羌笛年年吹塞上,滯人舊夢到瀟湘」,「故園消息誰通訊,玉瘦香寒總不知;驛使未歸江路遠,教人何處寄相思」等等。這些詩句纏綿悱惻,款款深情,悲愴傷感,字字泣血,感人肺腑,摧人淚下。著有《吟香館》、《退省盦》等詩草,他的詩後由俞曲園結集付梓,題名《彭剛直詩集》(八卷),收錄詩作500餘首。

四、愛國不遜范希文。

在世時便義「三不要」聞名於世: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

不要官:一生總共辭過六次官。

第一次是辭去安徽巡撫(相當於安徽省委書記)之職。當時是在咸豐十一年,彭玉麟官職是安徽布政使(相當於省長)銜水師統領。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把所屬三省巡撫任給他的三個親信,任彭玉麟為安徽巡撫(是當時最關鍵的實職)。他卻一連三次辭謝,其理由是已習于軍營而疏於民政,請朝廷勿棄長用短。朝廷只好收回成命,改任兵部侍郎(這其實是個虛銜),依舊留在前線督帶水師,他才坦然接受。

第二次是同治四年二月,朝廷任命署漕運總督。漕運總督掌管魯、豫、蘇、皖、浙、贛、湘、鄂八省的漕政,是眾人所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但他又兩次謝絕,理由除了不懂漕政外,又加上性情褊急、見識迂愚,不會與各方圓通相處。朝廷只得作罷。

第三次是同治七年六月,上疏請辭已當了七年的兵部侍郎(虛銜都不要了)。原因是當年從軍時,三年母喪只守了一年,現在國家安定,他理應解甲歸田,將剩下的兩年補滿。這次朝廷沒有挽留,答應了他的請辭。

第四次是彭玉麟離職休養三四年後,朝廷又任命為兵部侍郎兼光緒帝大婚慶典宮門彈壓大臣。因為同治帝準備大婚,要準備婚慶大典,需要一個德高望重且功勛卓著的人擔當的彈壓大臣,相當於江湖幫派里的執法長老,眾望所歸所以彭玉麟不好拒絕了,只得勉強出山擔任。但是待到慶典一結束,他又立即上疏請辭署理兵部侍郎。這一下連慈禧都感動了,後來專門為彭玉麟設立了一個長江巡閱使的職位,即每年巡視長江水師一次,其他時間你愛幹嘛幹嘛去!

第五次是光緒七年七月,朝廷任命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兩江轄地廣闊,又兼物產豐茂,南洋通商大臣一缺更是權大責重,一向非名宦宿臣不能任命。朝中重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曾任過此職。讓彭玉麟出任兩江總督,說明朝廷對他的倚重,但他根本不為所動,接旨後即上疏請辭,隔日後又再次上辭疏。朝廷無奈,只得把此要缺交給左宗棠。

第六次是光緒八年,朝廷任命彭玉麟為兵部尚書(相當於主持中央軍委的國防部長)。與過去一樣,他接旨後即請辭,朝廷未准。不久,中法戰爭爆發,這次彭玉麟不但不再推辭,而且主動請纓。軍人都有一種信仰,大丈夫保家衛國,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這樣才是死得其所!雖然已是69歲的高齡,卻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親自領軍前往抗擊法軍的前線。老將馮子材在鎮南關大捷,大勝法軍,書寫了中國近代軍史上少有的幾次輝煌,那就是在彭玉麟的領導下完成的。中法戰爭勝利結束後,光緒十一年三月,便上疏請辭兵部尚書之職,朝廷未予接受。他又於這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連四次上疏請求辭職。鑒於他的執著,朝廷只得接受。

不要錢:

彭玉麟一生不治產業,治軍嚴,律已更嚴,儘管位居高位,始終堅持了一條「不要錢」的生活準則。咸豐四年(1854)冬,彭玉麟率湘軍水師配合陸師攻陷了田家鎮後,清廷獎勵4000兩白銀,他卻轉而用於救濟家鄉。他在給叔父的信中說:「想家鄉多苦百姓、苦親戚,正好將此銀子行些方便,亦一樂也。」還要求他叔父從中拿出一些銀兩在家鄉辦所學堂,期望為家鄉「造就幾個人才」。對自己和家人卻甚為嚴苛。當他得知兒子花費2000串銅錢修葺了家中老屋之後,即去信嚴辭斥責:「何以浩費若斯,深為駭嘆。」說他一貫將「起屋買田視作仕宦之惡習,己身誓不為之。不料汝並不來信告示於我,遽興土木;既興土木之後,又不料汝奢靡若此也。外人不知,謂吾反常,不能實踐,則將何顏見人!」其實,他兒子修葺後的老屋也不過是三間土牆瓦屋而已。同治三年(1864),他曾說過:「顧十餘年來,任知府,擢巡撫,由提督,補侍郎,未嘗一日居其任。應領收之俸給銀兩,從末領納絲毫。……未嘗營一瓦之覆,一畝之殖以庇妻子。」彭玉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按清朝制度,凡文武官員於正式薪俸之外,由國家另行發給養廉金一份,於離職之日一次發給,以獎官守,並杜絕貪污。據此計算,彭玉麟自咸豐五年至同治元年,七年之間,應得養廉銀二萬一千五百餘兩,但他分文不取,全數上交國庫充作軍餉。彭玉麟考慮到他一個人這樣做可能使人懷疑他沽名釣譽,因而又請求曾國藩出面向朝廷說明。曾國藩則說:「查彭玉麟帶兵十餘年,治軍極嚴,士心畏愛,皆由於廉以率下,不名一錢。今因軍餉支絀,願將養廉銀兩,悉數報捐,由各該省提充軍餉,不敢迎邀議敘,實屬淡於榮利,公而忘私。」曾國藩之所言,確不為過。

不要命:

彭玉麟以打仗不怕死聞名於湘軍。咸豐四年(1854),彭玉麟剛剛出山,即率領左營水師參加圍攻岳州之戰,遭到太平軍猛將曾天養的攔擊。在激戰中,彭玉麟「奮不顧身,右肘中彈,血染襟袖,仍裹創力戰」,被譽為「勇略之冠」。次年七月,彭玉麟在移軍屯口途中與太平軍遭遇,所坐船桅杆被太平軍炮火擊中,船在江上打轉,他並不慌張,旋躍入部將成發祥的舢板中才脫離危險。事後,湖北巡撫胡林翼在奏摺中稱讚「玉麟忠勇冠軍,膽識沉毅,坐舢板督戰,被擊斷其桅,神色不變。」咸豐十年(1860)五月,曾國藩在向朝廷報告軍情時稱:「查彭玉麟管帶水師,身經數百戰,艱險備嘗」,並讚揚其「任事勇敢,勵志清苦,實有烈士遺風」。被曾國藩以「烈士遺風」讚許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新寧人江忠源,另一個就是彭玉麟。江忠源早死,而彭玉麟的勇敢不怕死,更為湘軍各將領之冠。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光緒九年(1883),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殖民者侵略越南,矛頭直指我國西南,全國上下抗法呼聲日益高昂。清廷於5月諭李鴻章去督辦廣東軍務,但李滯留上海不往,在邊疆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清廷改命彭玉麟為欽差大臣督辦廣東軍務。時年68歲,並已告老家居的彭玉麟,在民族危機嚴重的關鍵時刻,不顧年高體弱,慨然應允,立即募兵4000人開赴廣東虎門附近駐守。行前他向清朝廷上書表示:「畏首畏尾,其如外侮日肆,憑陵何哉!臣德薄能鮮,不知兵,尤不諳陸兵,調度水師三十餘年,我行我法,惟秉誠實無欺之血忱,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愛國禦侮之情懷,躍然紙上。

彭玉麟的一生,以其言行基本實踐了其「三不要」的諾言。後任湖南巡撫,時任湖北布政使的陳寶箴在悼念他的輓聯中寫道:「不要錢,不要官,不要命,是生平得力語,萬古氣節功名都從此。」在與他同時代的封建官員中,誠為不可多得也。

彭玉麟對官場腐敗深惡痛絕,下決心不與腐敗官員為伍。彭玉麟是靠戰功成就自己的事業。他任長江巡閱使治理水師及兵部尚書的時候,秉公辦事,疾惡如仇,嚴懲惡勢力,甚至不惜得罪清廷高官大紅人曾國藩和李鴻章。曾國荃是曾國藩親弟,彭玉麟發現曾國荃陸軍部隊綱紀廢弛,還抓住了曾國荃兩名吸鴉片的戰將。曾國藩是彭玉麟恩師,對他可謂恩重如山,但是彭玉麟卻不顧師生情誼,毅然提筆三次彈劾曾國荃,致使曾國藩大怒寫信給他責問自己弟弟到底哪裡得罪了他。有一年,彭玉麟路過安慶,忽然有老百姓攔馬喊冤,狀告當地惡霸李秋升。李秋升是李鴻章的侄兒,仗著權傾朝野的李鴻章勢力橫行鄉里、奪人妻女,當地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經調查,彭玉麟掌握了足夠證據,把李秋升抓來審訊,李秋升竟然藐視彭玉麟不敢把他怎麼樣而供認不諱。彭玉麟斷然下令:「此人不除,安慶難安寧。」這時,李鴻章弟李奎趕來求情,縱有李鴻章這張王牌,也未能使彭玉麟網開一面、刀下留人。彭玉麟任職期間還先後彈劾處置了腐敗無能官吏兩百餘人,其中不乏高官。此外,彭玉麟的一個外甥曾任知府,由於貽誤軍機也被他殺了。他的所作所為在當時的民間流傳下一句佳話:「彭公一出,江湖肅然。」彭玉麟在去世前將為官幾十年的官俸、養廉、經費等等加起來上百萬兩的收入全部捐出來做了軍費。

彭玉麟身為大清名將、朝廷重臣,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權貴、不治私產、不御姬妾。雖然一生六辭高官,卻在國家危難之時,抱著年邁多病之軀,臨危受命,抵禦外敵。一生畫梅吟詩,紀念與他相戀早逝的梅姑,痴情重義,終生不悔。在權貴當道、腐敗之極的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年間,成為了一個極為罕見的清廉、正直、淡泊、重情重義的名臣。如他自己所述:「臣素無聲色之好,室家之樂,性猶不耽安逸,治軍十餘年,未嘗營一瓦之覆一畝之殖,以庇妻子。身受重傷,積勞多疾,未嘗請一日之假回籍調治。終年風濤矢石之中,雖甚
未嘗一日移居岸上」,「臣以寒士始,願以寒士歸」。

彭玉麟作品

梅花

參考:百度百科、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


別人家的孩子


于謙。我知道已經有人說了,不過我總覺得還差點意思,不吐不快。

本一介文人,受任於國之危難之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與那些一個個平時尸位素餐,國難當頭卻只求自保南遷的所謂名士相比簡直輝同日月。

土木堡之變,國家精銳盡失,北京城內皆老弱病殘的弱卒,皇帝也在敵人手中要挾為人質。滿朝文武,人心惶惶,沒有人認為北京城內剩下的這些殘兵弱卒,能夠抵得住勢如破竹的也先戰馬的鐵蹄,甚至還提議乾脆南遷者,這基本上算是就要把半壁江山拱手相讓。

疾風中便可識出勁草。于謙站了出來,他深明大義。社稷為重,君為輕,但國不可無主,他便扶持代宗為帝,瓦剌於是失去了要挾大明最有力的一個籌碼。國土又豈能拱手相讓?他便披掛上陣,以身作則親守德勝門。同仇敵愾,眾志成城。最後北京當然是守下了。而後遣兵守關,邊境乃安。也先再無隙可乘,後將英宗釋回。這,便是于少保做的此生最為偉大的事情。

通讀華夏五千年歷史,甚至放眼世界,我們後人站在上帝視角來看,這點功績或許真的算不上什麼。歷史之中,從不缺英雄。更不缺出將入相,封土列疆的豪傑。但英雄是英雄矣,生而為人,總難完全。于謙,有人說了,他也不「完」,為人太過剛直,過剛則易折,最後也正因為此,受人誣告而不得善終。

但是在我看來,真的,無論是為人臣子,為一方父母,乃至作為中國人,他真的已經幾乎做到了無可挑剔了。無論從才幹,文才,魄力,口才,還是做人的道德,風骨來說,這些品質都集於一個活生生的人身上,真的,縱觀歷史,數盡風流人物,也難有幾位堪與之相比。於忠肅公,國士無雙。

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以詩明志:「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最後到抄家的時候,家無餘財,只有皇帝所賜給蟒袍、劍器。他的人格魅力使政敵亦為之慟哭。

《明史》贊曰:謙亦憂國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偉矣。變起奪門,禍機猝發,徐、石之徒出力而擠之死,當時莫不稱冤。然有貞與亨、吉祥相繼得禍,皆不旋踵。而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小學就學到的詩句了。當時嫌他太過於通俗易懂,不能拿來裝逼,無甚意思。而今咀嚼,輕嘆而後,常常捫心而問。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最後,說郭德綱的,說三大愛好的。我平時也很喜歡搞笑,也喜歡這兩位的相聲,他們的一些梗確實令人捧腹,印象深刻。但是這個回答無關娛樂。你無知也好,不置可否也好,不屑一顧也罷,你完全可以一笑而過,看你感興趣的東西。但是請有最起碼的尊重。不要把低俗當做幽默。當然,也可能並沒有人看到,也可能會是我多慮了。

唉,竟寫出這麼多,為君奏一曲,獨聽弦斷聲吧。


恩來同志算不算?至少就現有的資料來看,算是歷史書里所能找到的最堪稱完人的了。

政治、外交、內政、情報、軍事、謀略在上個世紀甚至在中國歷史幾乎都是極其頂尖。領導力,執行力超強,。二十多歲就做到TG常委大佬!建國後的經濟成就,建立完整工業體系農村醫療體系教育體系等等,他作為總管家居功至偉。個人魅力及其強大,在黃埔當主任,居然攢下宗教領袖般的號召力,黃埔一干牛人對他無不心服口服頂禮膜拜!抗日時常凱申讓陳誠當某部門一把手,恩來同志為二把手。陳誠死活不敢接手,不敢凌駕於周公之上!

TG的情報工作,幾乎是周公手把手給培育起來的,國民黨內部被TG的情報人員給滲透成了篩子,無論是蔣介石的打字員,傅作義的女兒,胡宗南的貼身秘書還是基層指揮員,都被周恩來調教出來的孩子們給發展成高級共諜!軍事指令,國民黨高官還沒收到,很多就已經出現在了TG指揮員的桌上!有的國民黨文件就是毛澤東自己動手替他們寫得然後拿到蔣介石的桌頭好不好!

口才、相貌、風度爆表!口才極佳,全世界最好的外交大師!民國四大美男子,都教授在他面前可以去死!儒雅俊朗,風度翩翩,中國有史以來最拿得出手的高級幹部,萬隆會議,恩來同志一襲黑色風衣,睥睨全場,那氣勢那封堵超過小馬哥幾條街好不好!

還能寫詩!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19歲就能寫出這種氣魄的詩作!

還能喝酒!許世友都拼不過他!拼酒活生生把許和尚放倒!

還特別沉得住氣,能忍!王明李德博古這種小癟三混到他頭上,忍了!少奇後來居上成為二把手,忍了!林虎三成為偉大副統帥,忍了!連王洪文這種小屁孩爬到頭上,老子也照樣忍了!媽的,比德川家康還可怕!

極其清廉,說是兩袖清風毫不為過,衣服襪子補丁摞補丁!

工作還特別玩命,熬到大半夜是家常便飯,拿盆水搭把毛巾洗洗臉,又精神煥發好漢一條。身患癌症還咬著牙加班加點一直拼到吹燈拔蠟!

最牛逼的是親和力,TG裡面常凱申夫婦最欣賞的兩個人之一就是恩來同志!如果TG失敗,恩來同志去常凱申那邊照樣還能做到總理級別的位置!

如果現有歷史資料沒有特別大的錯誤的話,周恩來這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一個大BUG!


有啊,雍正。

雍正在位十三年共四千多天,硃批漢文奏摺35000餘件,滿文奏摺7000餘件,《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16開,凡40冊,涉及滿漢官員1200餘人,字數逾千萬,還寫了大約500萬字的其他文章,在位期間不是批閱奏章,就是在寫書。

並且,對臣下也沒有用完就殺,而是真誠對待。

同時,身為皇子,身為皇帝,一生不鋪張,不浪費,節儉勤政,美色也不貪。

並且,在思想層次上,堅持滿漢一家,思想上站在了國家意志這個階段。

對自己族群,早已看出只有滿人同漢人融合,不能天天玩鳥,還得勞動。

對官僚集團,更是深惡痛絕,要求一體當差納糧,更是從根本上改革土地兼并問題。

對那些讀書人,更是取消特權,讀書人也得當差納糧。

在位十幾年,國土安慰,財政豐盈,土地兼并得到遏制,可以說除了那些讀聖賢書的讀書人沒得到好處,國家,人民,包括大清的統治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最難能可貴的是,身為帝王有包容之心,卻又有殺戮果斷之機,可以說一生都在為社稷工作,堅持改革不動搖,唯一的愛好就是cos別人。

然而,活的太短,死後還被遺詔問題拿來黑。

割裂

簡單的說,一切評價來源於正史,任何野史雜談,歷史虛無主義者還不如去看讀者,謝謝。

另外,很多人很喜歡把現在的自由民主套,人都是有不同職業和不同時代,一個詩人你說他不會舞刀弄槍,一個作家你說他不會寫程序。

很多人拿雍正的一些事說事,很簡單,一個皇帝不只是為了地主階級,心懷天下,並且也部分脫離時代局限,致力於減少官僚階層讀書階層的特權和壓迫,很多人是否忘記了,那些地主,那些文人他是不納糧不交稅,還享受各種特權去壓迫普通大眾,而雍正看到了這一點也致力於去改變這一點。


聖馬丁,「我的劍絕不為爭權奪利而出鞘」,和玻利瓦爾同為南美解放之父,南北兩路統帥在瓜亞基爾勝利會師後,進行了兩個人的密會,之後突然不辭而別,悄然返回秘魯,在國會辭去一切職務,遠赴法國隱居,潦倒結束餘生。

聖馬丁和玻利瓦爾的密會至今無人知道內容,兩人也始終緘口不言。後人認為是兩人產生巨大的分歧,二虎相爭必有一傷,為了避免戰亂,聖馬丁選擇主動退出。

-------------------------------------------------------------------------------------------------------

再補充一個:

詹姆斯·斯圖爾特,奧斯卡影帝,美國空軍准將,二戰英雄。普林斯頓建築系畢業,因為經濟蕭條,所以進入百老匯出演舞台劇,後來成為了好萊塢巨星,1941年憑藉《費城故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因為個人理想所以考取了飛行執照,還和朋友集資辦了飛行學校。41年的時候,當時他已33歲,以新科影帝的身份主動請求入伍參戰,但因為體重過輕被淘汰,後來經過增重後再次請求入伍,還是通過計重的人做了點手腳才勉強達標,入伍後官方是想把斯圖爾特當作宣傳形象,而且為了保障他的安全,是讓他做飛行教官,但他堅持要去執行戰鬥任務,後來被派往歐洲前線,多次執行轟炸任務,曾經被炮彈擊中飛機座椅而自己毫髮無傷,曾經引導1000架轟炸機執行轟炸柏林的任務,到二戰結束時屢立戰功,四年間由二等兵升為上校,到1968年斯圖爾特退役。

摘一些維基里他人對斯圖爾特的評論:

去世時時任總統柯林頓形容他的離去是「美國今天痛失國寶」,盛讚他是「偉大的演員、紳士、與愛國者」。美國空軍儀仗隊在他的葬禮鳴槍21響致敬。

1985年斯圖爾特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獎辭「為他50年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為他銀幕上下都是完美的典型,影響了合作過的人,並得到了他們的敬重」。

斯皮爾伯格「與斯圖爾特同處一室時必須謙卑」

詹姆斯·史都華PS:所有完人都有粉飾成份,所以為了不讓發現完人不「完」後三觀崩潰,還是應該理性看待「完人」。


于謙

王振想找他麻煩都沒成功。


本傑明·富蘭克林 這個人從我的角度看來近乎完人。。。修為,知識,才華,貢獻,無一不讓人嘆服!

補充:剛才回答另外一個問題的時候,一下子想起來,中國人裡面也有個我最喜歡的,近乎完人的梁啟超!

年少成名,學貫古今,博通中外;天文,地理,法典,經濟,改革,學術,教育,著作,書法都很有成就。天啊,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看書的,而且是過目不忘,爛熟於胸。

另外梁兩位夫人也讓人艷羨,一位知書達理,一位賢淑持家。梁有篇《祭梁夫人文》如下,感情至深,讓人聯想到十年生死兩茫茫。。。

我德有闕,君實匡之;

我生多難,君扶將之;

我有疑事,君榷君商;

我有賞心,君寫君藏;

我有幽憂,君噢使康;

我勞於外,君煦使忘;

我唱君和,我揄君揚;

今我失君,隻影彷徨。

梁啟超還有個巨大的成就,就是培育了梁思成,這對中國建築史影響巨大。


首先不存在絕對的「完人」,就我個人最近的閱讀範圍來看的話,我投法王路易九世一票(笑)。

首先他基本上把當時的道德標準做到了極致,即便是極力避免給任何世俗君主帶上神聖色彩的教廷最終也不得不承認他為聖徒(還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他是一位中世紀罕見的平信徒聖徒和最後一位聖徒國王)。

其次他把中世紀國王的三重職能都做得很到位:

1.主持公義(比如他曾經弔死了一個強姦妓女的隨從;抓捕隨意殺人的昂蓋郎四世-德-庫西;聖路易在萬森樹林里的橡樹下進行司法審判的形象深入人心)和維護基督徒間的和平(他經常選擇談判來解決糾紛而不是戰爭,國王認為非公義的戰爭是罪惡的藪淵)的神授國王。

2.武士(雖然在1248年的十字軍中失敗了,但是這並沒有減損國王英勇作戰的武士形象)

3王國繁榮與人民生活的保障者

路易九世也是法國王權的集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人物,拋開其他貢獻不說,單是他通過自身的道德楷模折服了整個西部基督教世界(包括教宗格里高利十世,他是路易九世封聖在教廷內的第一個主要推動者)便使得法王的神聖性得到了決定性的加強,為他的子孫們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主要參考:雅克勒高夫《聖路易》,喬治杜比《法國史》


所謂歷史上的完人都是後人構建的迷。

與其問有沒有歷史上的完人,不如探究那些被推崇為完人的歷史人物的迷是怎麼構建起來的,這個迷對當代人來說有什麼社會功能。

另一個歷史研究的走向是給看上去光芒萬丈的歷史人物找砸,例如有些學者吵破了頭林肯這個破了美國奴隸制的總統是否種族歧視者。


援美十年捍衛民主,

殲兔一億虎踞呆灣。

——千古完人空一格


老子,即李耳。是我們能知曉的一位完人。

據太史公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的個人基本信息。楚國人,家住苦縣歷鄉曲仁里鄉,今安徽亳州渦陽縣。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的職業,周天子國家圖書館館長。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孔子前往周都,向老子請教禮的學問。老子說:「你說的禮,發明它的人和他的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再則說,君子時運來臨才會出來建功立業,時運不濟,則像蓬草一樣的苟存性命。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會把貨物囤積起來不為人知,君子雖有高貴德行才智過人君子看上去毫無鋒芒。去掉你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想,去掉顯掛在臉上的神采和情態和過高的志向。這些都是對你的身心沒有好處的東西。我能跟你說的,只有這些了。」

孔子回去後,和弟子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野獸可以用網捕捉它,會游的魚可以用絲線釣它,會飛的鳥可以用弓箭射它。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麼乘風雲而上天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他就像龍一樣。(連千古聖人孔子對老子評價都這麼高,可見老子的境界。)

這段講孔子向老子問道,老子並非主張聖人要避世,而是說,現在天下無道,應該抱道藏身才對。對於禮崩樂壞,老子看的更平淡,他覺得禮樂只是人制定和發明的,既然發明它的人會消亡,那麼禮樂思想所締造出來的言論、禮制、和社會秩序,也會自然而然的隨之消亡。真正不會隨著時間消亡的,唯有獨立而不改的大道。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老子修研道德,他的學問以自隱不求聞達為宗旨。他久居周地,目睹周王室衰敗,便離開了周都。到了函谷關,關令尹喜說:「你就要隱居了,寫本書留給我吧。」於是老子便著書上下兩篇,講述關於道德的思想共五千多字,寫完人就走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老子的職業是天師,天師的職責有三個,一是負責守道,掌管皇家圖書館。二是傳道,負責培養天師接班人。三是以道輔佐君王,經世濟國。老子是一個分水嶺,可以認為,他是末代天師。因為在老子之時,守道,傳道,治世,這三件事同時出了問題。

首先,周王室內亂,王子朝帶著皇家藏書奔楚,這造成了王官學術失守,典籍流落民間,以至於後面,社會上私學百出,王官之學,下移庶民,變成諸子之學,這是百家爭鳴的學術根源。原本,老百姓都是看不到這些秘藏之書的。孔子非史官出身而修《春秋》,這就是學術下逮庶民的表現。為什麼官學會失守呢?因為犬戎入侵,周平王東遷,周王室式微。所以說,蠻族入侵,是我們華夏文明,每一次文明倒退的根本原因。

其次,遴選天師的接班人,也出現了問題。老子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天師接班人傳道。孔子到周朝向老子問道,只是對周禮之道感興趣,對無為而治的天道不感興趣,大概老子比較失望吧。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

有人說,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著書五十篇,講道家思想的應用,是和孔子同時代的人。這裡提到的老萊子,是老子的學生,他研究的是怎麼運用道家思想。這是老子道家學說的支流之一。

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

據說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歲,也有人說,老子活了兩百多歲,因為他修道能延年益壽。從這段可知,老子是深諳攝生之道的。有膚淺的人認為,道德經,只是在闡述政治思想,而不知,道德經也可以奉生養壽。能深入的理解並掌握老子道家學說裡面的攝生思想,活一兩百歲是沒有問題的。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孔子死後一百二十九年,史書記載周太史儋會見秦獻公時說:「從秦國與周朝合開始算,合五百年後會分開,分開七十年後,就會有霸王之人出現。」有人說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說不是,世上沒人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老子。老子是一位隱君子。

從此段可以看出,老子非常懂得攝生。再次說明,後世關於道家思想消極避世是一種曲解。真正的道家思想,是得其時而駕,不得其時而隱。後人習老子奉生治身之術的,大都也不得其要,老子很輕鬆的就能活到一兩百歲,而後人習老子修道德之人,鮮有百歲之人。可見,老子的思想,是不容易領會與把握的。

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卬太傅,因家於齊焉。

老子的兒子叫李宗,是魏國大軍,封於段干。李宗的兒子叫李注,李注的兒子叫李宮,李宮的玄孫叫李假,李假在漢文帝時做過官。而李假的兒子李解擔任過膠西王劉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齊地。

從這段看,老子不僅不主張避世,因為他做過當時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他也不主張出家,因為他有家室有妻兒子孫,所以他也更不可能主張禁慾不結婚不行房了。他只是感到天下無道,所以才隱居藏身而已。後世一些打著老子旗號的人,他們的一些主張,卻是和老子的思想截然相悖的。這些人實質上並非老子的思想傳人,他們只是在利用老子這面旗幟,為自己的左道旁門張目吧。

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社會上學老子思想的人,則排斥儒學。學儒家思想的人,也排斥老子的思想。道不同不相為謀,是這樣的嗎?老子主張的是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關於道儒的源流關係,葛洪說:道為三皇之學,老子為集大成者。儒為周朝之學,孔子為繼承者。道為儒之本,儒為道之末。道家思想,講的是天倫無所不包,而儒家思想,則側重於人倫。人倫效法天倫,即為道儒之本末關係。

太史公曰: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莊子散道德,放論,要亦歸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於名實。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太史公說:老子推崇的「道」,虛無,因為能夠應物無窮可以無為而成,故其書里的思想太微妙以至於難懂。莊子宣演道德,縱意推論,其學說的要點也歸本於自然無為的道理。申子勤奮自勉,推行於循名責實。韓子依據法度作為規範行為的繩墨,決斷事情,明辨是非,用法嚴酷苛刻,絕少施恩。都原始於道德的理論,而老子的思想理論就深邃曠遠了。

伯陽立教,清凈無為。道尊東魯,跡竄西垂。庄蒙栩栩,申子卑卑。刑名有術,說難極知。悲彼周防,終亡李斯。

老子創立道德的思想教化,主張清靜無為。道家學說被孔子傳入東方的魯國後受得尊崇,道家學說的一個支流則被法家韓非帶到了西方的秦國。老子道家思想被莊周闡述的歡暢淋漓,也能被申不害詮釋成勤力自勉充滿權謀。韓非《說難》極其智慧。可悲韓非防患如此周密,最終還是死在李斯手上。

老子的道家思想,強調的是應天,孔子的儒家思想,強調的是應人,管子商君申子韓非法家思想,強調的則是應事。三家本出一源,互有交織。那為什麼三家又會出現長期的互相非難呢?道非儒,以為其做作刻意。儒非道,以為其事天有餘,應人不足,天生天殺雖道之理也,可是看到世道崩壞人為草芥,作為儒家怎麼能坐視不管呢?儒非法,以為法家冷酷無情,赤裸裸的績效主義萬歲,講績效不講人性。法家非儒家,則認為儒家老把社會想得那麼情意綿綿的,對解決實際的問題有價值有幫助嗎?

道儒法三家,互相非難的原因,並非因為思想本身。而是因為越界。通天徹地交給道家,人倫綱常,交給儒家,世事應對,交給法家。誰也不要跨過自己的職權範圍去做別人的工作,這樣道儒法三家思想的運用就能夠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了。

三家之中,道家是本源,而老子則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摘自白雲先生 白雲先生解《黃帝陰符經》上篇 - 至道學宮

[連載]《道德經到底在說什麼》(二)老子其人與其學流傳 - 至道學宮


王陽明先生。


如果在世界的角度上,對近代影響最大的人,同時又行為典範,表裡如一

非 本傑明·富蘭克林 莫屬,比王陽明更知行合一。

本傑明·富蘭克林

科學成就是現代電學、海洋學的創始人,現代很多重要產品的發明人,科技成就堪比愛因斯坦,發明成就堪比愛迪生。

政治成就,是美國獨立戰爭 轉折的關鍵人之一,美國第一任外交部長,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

哲學成就,發起美國的哲學學會,美國很多哲學的起源人。

精神成就:是美國精神的絕對代表,《富蘭克林自傳》幾乎影響了每個美國人,100元美元上的人。

行為典範:是絕對的行為典範,創立的十三條戒律影響了無數的人,是知行合一最好的代表。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是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了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共濟會的成員,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亦是美國首位郵政局長。


光武帝,劉秀

毛澤東:「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他在家讀書,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轟轟烈烈,白手起家,創建了一個新的王朝。

南懷瑾:「在中國兩千年左右的歷史上,比較值得稱道,能夠做到齊家治國的榜樣,大概算來,只有東漢中興之主的光武帝劉秀一人。」


范仲淹 千古第一士大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有。

修身:早年家寒,母親改嫁。自己勤奮上進 以苦為樂。為官後品格高尚,勤儉節約,不為奢侈。且在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齊家:有四子 長子范純佑,次子范純仁,三子范純禮,四子范純粹皆為人才。次子更是官致宰相

治國:知興化縣令時 捍海治堰。上「百官圖」痛斥奸相呂夷簡;慶曆新政等。

平天下:李元昊叛亂,與韓琦共同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協助夏竦平定叛亂。

個人道德上無可指摘,文學才華上,佳篇累著,政績上表現突出,育子有方,死後謚文正公。活到這份上 難道還不完美么


柴榮,竟然沒有人提到柴榮。

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沒有之一,不論是個人道德還是治國治官治軍之才,比起歷史上任何一個皇帝都毫不遜色,唯一的缺憾是英年早逝,才當了五年皇帝!如果他再多活幾年,不僅有可能更早地實現國家統一,而且極有可能收回幽雲十六州,中國歷史也就沒有宋朝什麼事了。順便說一句:宋朝至今被我們稱頌的各類制度和衍生出的古典文明新高度,多半都是從他這裡衍生而出!

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也是絢爛的,缺憾也是一種更加無法超越的美!


推薦閱讀:

沒有民族主義的國家什麼樣?
中國過去周邊有哪些小國而現在不存在了?
如何閱讀和理解日本戰國時代這段紛雜的歷史?
中國為什麼沒有像印度那樣徹底淪為列強的殖民地?
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民主在法德俄長時間水土不服,這是為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世界歷史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