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葡萄酒是不是拉菲最好?
通常來講,葡萄酒沒有「最好」這麼一說,因為最終評判葡萄酒好壞的標準是人的口味,而口味並沒有好壞之分。您所說的拉菲酒庄是波爾多1855左岸分級中的一級庄,除了它還有另外四個酒庄,分別是:木桐、拉圖、瑪歌、奧比安。除此之外還有滴金酒庄也是不會比這些「次」的,只是因為大家產的不是一類酒所以沒法劃分到一個分級中(滴金庄產貴腐酒,屬於甜葡萄酒的一種)。而光波爾多除了左岸還有右岸,而法國除了波爾多還有勃艮第之類毫不遜色的葡萄酒產區,而世界上除了法國還有義大利、西班牙一類的「舊世界」國家,還有新型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智力、美國等一些「新世界」國家,而這些國家也有「很好」的葡萄酒。我這麼說您大概懂我的意思了吧?(不好意思,寫到這發現有點跑題了,您問的是法國的。。)跟您說一下,如果可以用價錢來定義「好」的話,拉菲在法國也算不上最好的。前一段看了一下葡萄酒價格排名(由WineSearcher發布,所報價格是750毫升標準瓶的平均免稅價,未考慮年份差別與拍賣價格。地址:全球最貴的10款葡萄酒),世界前十貴的葡萄酒中法國佔了八個,而這八個無一例外都是勃艮第的酒。拉菲在中國無可厚非是最有名的,但並不是「最好」的,這種名氣應該是由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的(比如可能宋丹丹的「我請你喝拉菲」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然,拉菲本身肯定也是有這種實力的,我並不是黑拉菲,但隨著人們對紅酒認識的慢慢理性化,我相信拉菲最後會被拉下「神壇」,回歸真正屬於它的位置。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PS:說個花邊吧,前兩天看一個報道說中國每年消費200萬瓶拉菲,而拉菲年產量最多才24萬瓶,其中出口到中國的大概也就5萬瓶,所以您大概有沒有點感覺是誰在炒作拉菲了呢。(洋酒拉菲年產量僅24萬瓶 業內人士估算中國年銷200萬瓶--觀點--人民網)
我們中國人喜歡比較價格,讓我們比個夠。
拉菲
其它波爾多大酒(只選了比拉菲貴的)
勃艮第這邊根本根本不用Conti出馬啊
我只是隨便搜了一下,客觀來說,拉菲是傳統意義上左岸名莊裡最貴的之一,但是不是波爾多,更更更不是法國最貴的之一。
葡萄酒好或不好的差別主要在於:品牌、品質、供需關係、生產成本和風險因素5個方面。
下面來詳細說說:
(以下轉自網路和個人收藏)
一. 品牌
5000元的葡萄酒是一種奢侈品,而奢侈品的品牌的價值是很大的。頂級葡萄酒如勃艮第的羅曼尼 · 康帝(Domaine RomaneeConti),波爾多右岸的柏圖斯(Chateau Petrus),左岸的拉菲(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許多葡萄酒酒商就是奢侈品公司旗下,例如LVMH中的MH就是 Mo?tHennessy(酩悅軒尼詩),酩悅( Moet)在香檳區生產香檳,軒尼詩(Hennessy)在干邑區生產干邑白蘭地,再例如,奢侈品公司香奈兒旗下的魯臣世家(Chateau Rauzan-Segla)。品牌還在於各種分級制度,以法國為例,有:
原產地命名控制(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lée,簡稱AOC),在舊世界(主要是歐洲大陸)葡萄酒經常會以地名命名,比如波爾多酒,勃艮第酒,夏布利酒。產地標稱的範圍越細,級別越高,這點可以通過龍井茶類比,獅峰龍井&>西湖龍井&>杭州龍井&>浙江龍井,波亞克&>上梅多克&>大梅多克&>波爾多
波爾多1855分級制度( Bordeaux Wine Official Classification of 1855),主要是梅多克地區,也包括格拉夫的侯伯王,1855年的列庄分為五級(其中蘇岱的滴金酒庄是超一級),一級列庄包括拉菲,拉圖,瑪歌,木桐(1973年從二級升級為一級),侯伯王。1955年聖艾美利永分級( SaintEmilion classification)制度1953年格拉夫分級(Graves GrandCru Classification)制度梅多克中級酒庄(Cru Bourgeois)制度勃艮第特級田(Grand Cru)和一級田(Premier Cru)
二. 品質
5000元的葡萄酒的品質應該是一流的,但一流的葡萄酒未必賣得出5000元。品質的一個參考系就是各種評分體系,如RP(羅伯特帕克),JR(簡西絲羅賓遜),WS(《葡萄酒觀察家》),WE(《葡萄酒愛好者》),Decanter(《品醇客》)等。
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
酒評家簡西絲羅賓遜(Jancis Robinson)
《葡萄酒觀察家》雜誌
《葡萄酒愛好者》雜誌
評分體系從顏色,香氣,風味,餘味幾個方面對葡萄酒進行品評,給出得分和評語,不同的評分體系有的使用百分制,有的使用20分制,有的採用5星級。一般來說,越高分的酒擁有純凈而豐富的香氣,風味複雜、濃郁,酸,單寧,酒精比較平衡,餘味時間長。例如下面這張專業的評分卡:
葡萄酒的顏色有很多變化,如紅葡萄酒有紫紅,寶石紅,石榴紅:
1. 年輕的赤霞珠 2. 老赤霞珠/梅洛 3. 年輕的梅洛 4. 年輕的西拉 5. 年輕的黑皮諾, 6. 老的黑皮諾
白葡萄酒也有淺黃,稻稈黃,金黃,淡琥珀:
1. 綠酒 / 灰皮諾 2. 長相思 3. 馬珊 / 白詩南 / , 4. 霞多麗, 5. 老白葡萄酒, 6. 雪利酒
不同的酒評家有不同的特長,像羅伯特帕克對勃艮第葡萄酒的評分就不受當地酒庄的歡迎。不同的酒評家有不同的口味的偏好,評分體系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酒評家對一款酒的評分可能出入較大。
評分對葡萄酒價格的影響是直接的,在波爾多的期酒上的體現是每年葡萄酒釀製完成,次年的4月份會要求各酒評家到酒庄試飲酒仍在酒桶中尚未裝瓶的葡萄酒並給出評分,酒庄將根據評分情況確定該年份葡萄酒的期酒售價。2012年春季,羅伯特帕克更新了2009年期酒的評分,幾款百分酒的價格就上漲了很多。
我們在最後會和生產成本一起再說到影響品質的各種因素,請往後看下去。
三. 供需關係
名庄的產量是有限的,需求量卻是在增長,供需關係決定價格, 一般來說好酒都具有很好的陳年能力,比如按照簡西絲羅賓遜的酒評,寶得根酒庄(Chateau Pontet Canet) 2009年份酒的適飲期是2020-2035,也就是該年份的酒可能在2025年才到達高峰期,2009年的酒在2012年春夏就裝瓶發貨,在十幾年內隨著人們的開瓶飲用(很多人沒有耐心等到適飲期),到了2025年,該酒的存量會很少。就跟現在購買1982年的拉菲,瑪歌價格很高一樣。
另外,畸形的供需關係會炒高價格。比如中國市場對拉菲的需求,炒高了拉菲的價格。
2006年以後1982年份的拉菲要比同年份的一級列庄漲得快很多。
四. 生產成本
例如葡萄產區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比如澳洲酒比美國酒便宜,原因就在於土地成本便宜,智利酒性價比高就是在於智利屬於發展中國家,人力成本相對便宜。
有的葡萄酒釀造工藝也會產生更多的生產成本,例如香檳酒要比同等靜態葡萄酒的生產成本高。法國香檳產區出產的香檳酒要使用傳統工藝,瓶內二次發酵,要經過轉瓶,去渣,添液等工序。因此香檳酒的價格一般要高過同等檔次的白葡萄酒。
-------歇一歇的分割線-------
-------後面還更精彩喲-------五.風險因素
晚收葡萄酒是在葡萄成熟後,推遲採摘時間。成熟的葡萄要在枝頭多掛2-3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酒農要面臨收成的潛在損失,成熟的葡萄可能自然脫落,可能因鳥類或其他動物啄食,或黴菌感染而損失大部分收成。因此晚收葡萄酒的價格要貴一些。
影響葡萄酒品質的因素,有些也直接影響生產成本,包括:
1. 葡萄田的氣候,土壤,坡度,氣溫,降水,排水,光照情況等。土壤的類型,是否富含礦物元素,光照時間長等。
首先,世界範圍內的釀酒葡萄的產區主要在北緯和南緯的30度到50度之間:
適宜葡萄生長的地區除了緯度,還受洋流,氣候類型,海拔高度的影響。其中又分為溫暖產區,寒涼產區,在不同產區種植的同一葡萄品種釀出的酒香氣和口感也不同。比如霞多麗葡萄,在溫暖產區如澳洲的香氣主要以熱帶水果,如柑橘、菠蘿等為主,而在寒涼產區如勃艮第的夏布利,則有花香和青蘋果的香味。
在相對溫暖的波爾多地區,赤霞珠可以成熟,而在相對寒冷的盧瓦爾河谷地區,赤霞珠就無法成熟,因而在那個產區,通常種植早熟的品麗珠品種。
其次,不同的土壤類型適宜不同的葡萄品種,同一葡萄品種在不同的土壤類型也會產生不同的風格的葡萄酒。比如,在圓礫多的波亞克產區和北部的以粘土為主的小梅多克產區釀製出的葡萄酒就有不同的風格。產自盧瓦爾河谷的長相思與產自紐西蘭的長相思就有不同的風格。
在波爾多產區,大體可以分為左岸和右岸,簡單的說,左岸以礫石為主,適合種植赤霞珠,右岸以粘土為主,適合種植梅洛和品麗珠。
左岸主要有梅多克,上梅多克,聖埃斯台夫,波亞克,聖於連,瑪歌,格拉夫,貝薩克-雷奧良,巴薩克(甜白),蘇玳(甜白)等產區,右岸主要有聖艾美利永和波美侯等產區。
2. 年份
葡萄酒瓶上標註的年份是指葡萄採收的年份。名庄酒的價格也會隨不同年份收成的好壞上下波動,好的年份氣候適合葡萄的成熟,採摘前雨水過多也影響酒的好壞。在波爾多地區,不同的年份會採用不同的混釀比例,釀造出風格略有不同的葡萄酒。3. 葡萄藤的年齡
剛種下的葡萄藤結的葡萄釀酒品質不穩定,好酒都產自30年以上葡萄藤,即所謂老藤。老藤的好處是可以把根扎到很深的土壤中,吸取到更多的營養。這是一個老藤,估計有幾十年的樹齡。
4. 栽培園藝。
好的葡萄酒來自好的葡萄,栽培園藝如是否人工灌溉,施肥,耕地,剪枝等。比如使用牲畜耕地,而不是機器。包括葡萄的畝產,畝產越低,葡萄酒也越濃厚,畝產取決於葡萄藤的種植密度,剪枝法,疏花疏果。當葡萄藤缺水時,是否可以人工灌溉?新世界國家的葡萄藤允許人工灌溉。還有,許多葡萄酒庄實行有機栽培法,有的酒庄實行生物動力法。有些酒庄在葡萄園中重新採用畜力,而不是拖拉機。
5. 採收方法和時間
採收時間的選擇十分重要,葡萄要足夠成熟,包括足夠的糖成熟和單寧成熟,又要避免過於成熟酸度不夠,還要趕在雨水來臨前,避免爛果和果汁濃度被稀釋。
德國的葡萄酒等級是按照果汁含糖重來劃分的:
DEUTSCHER WEIN(日常餐酒)
Landwein(地區餐酒)Qualit?tswein(葡萄產區的優質葡萄酒)Pr?dikatwein(高級優質酒)Kabinett(珍藏酒),67-82°OeSp?tlese(晚摘酒),76-90°OeAuslese(逐串精選酒),83-100°OeBeerenauslese(逐粒精選酒),110-128°OeEiswein(冰酒),110-128°OeTrockenbeerenauslese(枯萄精選酒),也就是貴腐酒,150-154°Oe一般的產量大的葡萄酒採用低成本的機器採收。好的葡萄酒大都人工採收,按葡萄成熟程度逐串採收。
在人力成本高的西歐,葡萄採收季節請很多人幫忙帶來很高的成本。
對於釀造貴腐酒,TBA(Trockenbeerenauslese)或SGN(Sélection de Grains Nobles ),的葡萄,還需要逐粒採收被貴腐霉感染的葡萄。
對於釀造冰酒,要在零下8攝氏度以下,採摘被凍住的葡萄,通常是在冬天凌晨的5點左右。
6. 釀酒工藝
包括除梗,篩選,破碎,榨汁,發酵(酒精發酵和蘋果酸-乳酸發酵),熟成,調配等。
除梗是採收後釀酒的第一步,有機器除梗法和手工除梗法,克萊蒙教皇堡2011年採收期總共2班近200人一粒一粒從果梗上分離葡萄果實(下圖),好處是不損傷果粒,不令葡萄過早破皮發酵流汁,但該道工序人工成本極高,合每瓶8-10歐元。
發酵,紅葡萄酒通常是帶皮發酵,而白葡萄酒通常是清汁發酵。在發酵之前還可能進行低溫浸皮(cold maceration ),為的是更多地萃取葡萄皮中的色素,單寧和其他風味物質。
葡萄酒的發酵可以包括兩種:酒精發酵和蘋果酸-乳酸發酵。酒精發酵是吧葡萄果漿里的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蘋果酸-乳酸發酵是把葡萄果漿里的蘋果酸變成乳酸,同時產生二氧化碳,這種發酵可以使得葡萄酒中的酸味柔和。蘋果酸-乳酸發酵是可選的。
在紅葡萄酒發酵過程中,由於二氧化碳的產生,葡萄皮會浮到葡萄果漿的上層,與葡萄果漿的接觸面減少,從葡萄皮萃取的物質減少,因此在發酵過程中還要進行攪桶,就是把浮上來的葡萄皮往下壓,或者把底部的葡萄汁抽上來澆在葡萄皮上。
榨汁,白葡萄酒會在發酵前榨汁,然後果汁和果渣分離,果汁單獨進行發酵。紅葡萄酒會在發酵完成後榨汁。葡萄汁可分為自流汁和壓榨汁,自流汁是葡萄自身重力自然擠壓流出的葡萄汁,壓榨汁是施以外力壓榨獲得的。自流汁的質量比壓榨汁的質量高,一般用來做正牌酒,壓榨汁質量稍次,用來做副牌酒。
熟化,葡萄酒發酵完成後還需要熟化一段時間才能出廠,熟化可以在水泥槽,不鏽鋼罐,或橡木桶中進行。其中使用橡木桶與否,法國橡木桶還是美國橡木桶,新桶還是舊桶成本差別會很大。一個橡木桶225升或228升能灌300個標準瓶(750ml),法國橡木桶600美元,合橡木桶成本每瓶2美元,美國橡木桶270美元,合橡木桶成本每瓶不到1美元.
橡木桶的作用除了可以在葡萄酒熟成的過程中能夠適量的透氧外,主要為葡萄酒添加香氣和單寧。來自橡木桶的香氣包括奶油味,煙熏味,香草味,咖啡味,巧克力味。在箍橡木桶的過程中會用火烘烤橡木桶以使其變形,根據烘烤的程度不同,可能也會有不同的香氣。正是因為橡木桶給葡萄酒施加了這些影響,使用過一年的橡木桶,這些香氣物質和單寧就會減少,使用的價值降低。但是也不是所有葡萄酒都適合施加這種影響,所以有些葡萄品種如長相思一般是不過橡木桶的。一些釀酒商也願意保留葡萄和釀造本身的味道,因此會使用舊橡木桶。
葡萄酒的背標上會標明在橡木桶中熟化的時間,一些等級體系也要求葡萄酒在出廠前必須在橡木桶中陳釀一定的時間,例如里奧哈的葡萄酒等級:
Rioja,至少一年在橡木桶中熟化Crianza,熟化兩年才可以出廠,其中至少一年是在橡木桶中熟化Rioja Reserva,熟化三年才可以出廠,其中至少一年是在橡木桶中熟化Rioja Gran Reserva,熟化五年才可以出廠,其中至少兩年是在橡木桶中熟化調配,釀酒師將不同品種,不同地塊,不同釀酒工藝的葡萄酒調配起來。比如波爾多葡萄酒通常由赤霞珠,梅洛,品麗珠,小維鐸,馬爾貝克,佳美娜六種葡萄中的幾種調配而成,比如勃艮第會把不同地塊的葡萄酒調配起來,還有把不鏽鋼罐釀造和橡木桶釀造的葡萄酒調配起來。
國內出售常見的5000元上下的葡萄酒有:
侯伯王(Chateau Haut-Brion)2002是5800元,是波爾多1855列庄中的一級庄(和拉菲一樣),位於左岸的格拉夫。2002年是格拉夫一個中庸的年份。JR評分17/20,WS評分93/100。
雄獅莊園(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2005是5009元 ,是波爾多1855列庄中的二級庄,在二級庄中排名靠前。位於波爾多梅多克的小產區聖朱利安。2005是波爾多很好的年份。WS評分100/100,羅伯特帕克98/100。寶得根酒庄(Chateau Pontet Canet)2009是3738元。是 是波爾多1855列庄中的五級庄,但表現超過很多二級庄(被稱作Super Second)。 位於波爾多梅多克的小產區波亞克(與拉菲酒庄在一個村莊)。2009年是波爾多的世紀年份,該年份的 寶得根獲得了羅伯特帕克滿分的評價。而較便宜的(50元左右)葡萄酒通常在澳大利亞,智利,南非,和法國知名度低的產區,也不是著名的葡萄產區,葡萄栽培主要以機械為主,陳釀時間短(6個月),在不鏽鋼大罐中發酵,基本上沒有經過橡木桶陳釀。大眾葡萄酒品牌,產量非常大。品質方面,香味簡單,濃郁度不夠,幾乎沒有餘味。很少會有知名的葡萄酒專家評分。一
曾幾何時,飯局聚餐中,都是法國紅酒的天下。
要喝就喝法國紅酒。在中國市場上,相比其他產酒國家,法國酒的銷售量一直是排在第一位的。
法國紅酒中,又以拉菲紅酒(Chateau Lafite-Rothschild)最為有名。
飯局中,只要喝紅酒,拉菲是必提的話題,就跟聊中國的富豪,馬雲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很多人有疑問:「法國紅酒中,拉菲紅酒是不是最好的?」
在餐桌上,朋友們會經常這樣問我。
而我的回答總是,「不見得!」
如果從紅酒知名度來說,拉菲紅酒毫無疑問是最大的。但論品質,跟拉菲一樣的還有不少,拉菲並不是品質最好的。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聽聽我的回答吧。
二
在法國,還有一些跟拉菲同品質同級別的紅酒。
在《有人問,為什麼波爾多紅酒最有名,你會怎麼回答?》文章中講過,1855年,法國皇帝為了在巴黎世博會期間,推銷波爾多紅酒,就讓當地協會做了個榜單,對波爾多紅酒進行分級評定,共分出一至五等,共五個等級。
拉菲紅酒,在這個「1855年波爾多分級體系」中排行第一等級。同樣在第一等級的,還有三個,拉圖、瑪歌、侯伯王。當然,1973年,木桐酒庄也升級到第一等級序列。
波爾多左岸的這五大頂級酒庄紅酒,都是精選最佳葡萄,用最先進釀酒設備,最好橡木桶,來釀造的。喝起來,各有特色,也各有千秋。
因此,無論從品質,還是口感上,很難說孰好孰差。就像賓士、寶馬、奧迪,都是高科技,重金投入,品質高低難以區分,最多也就是個人喜好的差別。
而且,在波爾多右岸也有幾個酒庄,在紅酒品質上,是跟拉菲紅酒是同等的。
比如聖埃美隆產區的奧頌酒庄(Chateau Ausone)、白馬酒庄(Chateau Cheval Blanc),波美侯產區的柏圖斯酒庄(Petrus)。
還有,跟波爾多紅酒平起平坐的勃艮第紅酒,當中的翹楚——羅曼尼康帝酒庄。
這些酒庄的紅酒,都是跟拉菲紅酒有相同的級別和品質。
所以,從品質、口感上來講,拉菲紅酒並不是最好的。
三
拉菲紅酒雖然品質不算是最好,但是知名度毫無疑問是最高的。
之所以在全世界,特別是中國,有這麼高的知名度,是因為它每一次都踏准了趨勢的腳步。
準確地說,拉菲紅酒是時代的弄潮兒。
在18世紀,拉菲紅酒在當時莊主(釀酒天才)的帶領下,改進釀酒工藝,打入歐洲的上流社會,在一群王公貴族的熱捧下,被稱為「葡萄酒之王」。之後,流行於世界名流圈,連起草《獨立宣言》的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都成了拉菲的忠實粉絲。
有這樣的基礎在,1855年,拉菲酒庄被列入「1855年波爾多分級體系」中的第一等級,頂級紅酒的身份在官方上確立。
1868年,拉菲酒庄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收購。這個家族就是《貨幣戰爭》中,所謂操控全球金融體系的神秘家族,當然,是否真正具有如此實力,這不是本文討論的內容。
但毫無疑問,拉菲酒庄的擁有者資本雄厚,大量資金投入,引進專家人才,讓拉菲紅酒迎來有又一輪的發展。
20世紀70年代末,波爾多陷入「假酒案」的低潮,當地大酒商,把廉價酒充當名庄酒賣,曝光後,連所有頂級酒的銷量都一落千丈。
但到80年代,「1982年拉菲」,讓拉菲紅酒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也讓它的全球知名度上了一個新台階。
全球著名的酒評家羅伯特·帕克,當年還沒出名前,曾預測1982年是波爾多的好年份,並號召大家多買入1982年的拉菲。結果一出來,確實如此,帕克一炮而紅,1982年的拉菲紅酒也隨之而紅。
每當,我看書讀到這一段故事時,總會感嘆,到底是82年拉菲成就帕克,還是帕克成就了82年拉菲?
四
在中國,拉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遠遠超過其他同等的頂級紅酒,跟香港有很大關係,尤其是1982年的拉菲紅酒。
1982年拉菲紅酒在全世界火爆,也影響香港富豪圈的富人們。改革開放初級,大陸有錢人處處模仿香港老闆,金利來、華倫天奴都成了奢侈品牌。在這種情況下,大陸上流圈子開始知道拉菲紅酒是最好的。
到後來,官場招待應酬,都是拉菲紅酒的天下,地位等同於國酒茅台。
而對於拉菲紅酒進入大陸市場,被稱為「亞洲酒王」的香港酒商葉福章功不可沒。那時,他也幸運地拿到了幾百箱清倉的1982年拉菲紅酒,並在中國出售。至此,拉菲紅酒在北京開始有持續性地銷售。後面,逐漸覆蓋整個大陸。
香港電影大規模傳入大陸,更是讓拉菲紅酒在大陸老百姓心中,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賭神》中,周潤發一臉自信,帶著瀟洒地微笑說,「來一瓶82年的拉菲」。《古惑仔》里,秦沛在夜總會裡囂張地說,「拿幾支82年的拉菲來」。我記得,那時是錄像帶的時代,大街小巷的錄像廳,都放著《賭神》系列的電影,《古惑仔》更是影響了幾代大陸少年。
這也讓一波又一波從底層打拚上來的富人們,對拉菲紅酒有巨大「渴望」,因為拉菲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到現在印象也是如此。
五
在飯局餐桌上,當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時,我總會講上這樣長長一段故事。
不過,也奇怪,在座的人,無論懂酒還是不懂酒的,一聽到拉菲紅酒的故事,都會聽得津津有味。
而我講瑪歌、木桐的故事,甚至是講最貴的紅酒羅曼尼康帝,一瓶要20幾萬的紅酒,也不會有人聽得這麼認真有味道。。
這也從另外一方面證實,在大家印象里,拉菲紅酒充滿了神秘感,無疑是最好的。
或許,我又要增加一個答案:
拉菲紅酒,是中國人心目中最好的法國紅酒,無論從品質,還是知名度。
想了解更多的紅酒知識和禮儀,請關注我的公眾號:鄭先生的紅酒范兒,ID是zhengwine。
如果說最貴的:不是。如果說最好喝的:因人而異。
首先,如果你去餐廳或酒吧,上來就是「把你們最好的酒拿來」,服務員第一印象大多就是你想要售價最貴的。最貴的?這還不好說!價目表從上往下排,我這裡也有一份榜單——《2017年全球十大最貴葡萄酒》(雖然是世界範疇的排名,但10款中8款都來自法國),或許可以提供參考:
1. 榜首:羅曼尼·康帝特級園紅葡萄酒(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 Romanee-Conti Grand Cru, Cote de Nuits, France)
這款酒被譽為沃恩-羅曼尼村(Vosne-Romanee)最好的葡萄酒,平均價格為15,703美元(約合人民幣104,222元),相較2016年上漲了約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274元)。這款酒年產量僅為450箱,而拉菲正牌的年產量多少?約15000~25000箱。誰更珍貴,不言而喻。
2. 伊貢米勒沙茲堡逐粒枯萄精選雷司令甜白葡萄酒(Egon Muller-Scharzhof Scharzhofberger Riesling Trockenbeerenauslese, Mosel, Germany)
德國酒,號稱「德國雷司令之王」,這款酒只有在條件極好的年份才會釀造,且年產量只有200至300瓶(沒錯,單位就是瓶),平均價格為9,883美元(約合人民幣65,521元),堪稱是世界上最貴的甜白葡萄酒。
3. 勒樺酒庄慕西尼特級園紅葡萄酒(Domaine Leroy Musigny Grand Cru, Cote de Nuits, France)
在勃艮第可以與羅曼尼·康帝的勒樺酒庄(Domaine Leroy),現任莊主曾是羅曼尼·康帝酒庄的聯合掌門人之一,一位被譽為「勃艮第女王」、超級偉大的女性釀酒師(致敬)。酒庄所出品的這款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酒被認為是香波-蜜思妮(Chambolle-Musigny)最貴的葡萄酒,其均價為7,880美元(約合人民幣52,280元),有些年份甚至高達33,188美元(約合人民幣220,189元)。
4. 勒弗萊酒庄蒙哈榭特級園白葡萄酒(Domaine Leflaive Montrachet Grand Cru, Puligny-Montrachet, France)
這款白葡萄酒產自蒙哈榭特級園(Montrachet Grand Cru),該特級園位於金丘(Cote d』Or)南端,是公認的勃艮第乃至世界上最好的霞多麗產區之一。這款來自勒弗萊酒庄特級園白葡萄酒的均價為7,747美元(約合人民幣51,424元),一些條件極佳的年份甚至可以達到2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46,036元)的高價。
5. 喬治·魯米耶酒庄蜜思妮特級園紅葡萄酒(Domaine Georges Christophe Roumier Musigny Grand Cru, Cote de Nuits, France)
看過《神之水滴》的人想必對喬治·魯米耶酒庄(Domaine Georges Christophe Roumier)不會感到陌生。
該酒庄位於香波-蜜思妮產區,創建於1924年。酒庄崇尚有機種植,並在1999年就獲得了有機認證。目前酒庄由第三代傳人克里斯托夫·魯米耶(Christophe Roumier)經營,他是一個嚴謹踏實的釀酒師,十分重視風土,致力於釀造展現出風土的黑皮諾紅葡萄酒。這款產自蜜思妮特級園的紅葡萄酒正是他的傑作,其被視為勃艮第最細膩精緻的葡萄酒之一,均價為6,746美元(約合人民幣44,738元)。
餘下五款分別是(總之均價都比拉菲貴多了):
6. 羅曼尼·康帝蒙哈榭特級園白葡萄酒(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 Montrachet Grand Cru, Cote de Beaune, France)
7. 普朗溫勒內日晷園逐粒枯萄精選雷司令甜白葡萄酒(Joh. Jos. Prum Wehlener Sonnenuhr Riesling Trockenbeerenauslese, Mosel, Germany)8. 勒樺酒庄香貝丹特級園紅葡萄酒(Domaine Leroy Chambertin Grand Cru, Cote de Nuits, France)9. 海格布朗伯哲朱弗日晷園逐粒枯萄精選雷司令甜白葡萄酒(Fritz Haag Brauneberger Juffer Sonnenuhr Riesling Trockenbeerenauslese, Mosel, Germany)10. 奧維那酒庄瑪茲-香貝丹特級園紅葡萄酒(Leroy Domaine d"Auvenay Mazis-Chambertin Grand Cru, Cote de Nuits, France)
*數據來源:http://www.wine-searcher.com
是不是都比拉菲貴?其實,拉菲在中國走紅的原因可謂眾說紛紜,1980年起香港經濟騰飛,高檔葡萄酒消費有極大需求,於是拉菲順勢上位,經典的82年拉菲更成了港片中的裝x常客,沾染了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拉菲神話也就越來越玄乎。
隨著國內葡萄酒消費的普及,如今的拉菲也逐漸褪去了之前有些閃耀過頭的光環。沒記錯的話,我們在15年的9月在線上交易平台發售過拉菲1982,未完稅價也沒有前幾年炒得那麼離譜。(下圖為當時的發售公告截圖,注意是未完稅價,具體請關注上海自貿區紅酒交易中心)雖說物以稀為貴,拉菲1982總量就在那裡,越喝越少,剩下的也就越來越貴,但最近國內葡萄酒消費總體回歸理性,真的喜歡葡萄酒,貴不貴沒關係,好喝才重要!
所以說嘛,廣告法都不讓用「最」了,整天醉醺醺的葡萄酒世界哪裡還有第一?
如果你覺得葡萄酒套路太深,想花更少的錢喝更好的好酒,記得來找我!
(記住我的名字喲,少一個都不是我)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貴的
這個問題就等於問,法國皮包是不是LV最好?
不以價格衡量標準都是耍流氓。
口無定色、適口者珍,適合口感的就是最好的。
好與貴不可劃等號,論貴,比拉菲貴的酒很多。論好,這個比較主觀了,也許幾十塊的酒很多人覺得也很好。但就目前市場而言,決定最終價格的因素也很多。國內,拉菲知名度算是最高的了吧,歸功於葡萄酒市場最開始時市場營銷品牌發展的棒!
不是
Petrus秒殺五大庄答非所問一次吧,我覺得我媽媽釀的葡萄酒超好喝,每天下班回去了晚上都想抱著酒瓶子喝,邊喝著酒看著電視,才不會很孤單。
法國人相信每瓶酒都是有自己的生命的,哪怕他們是同一個地區,同一個酒庄,同一個年份,每瓶酒也會在裝瓶後發生緩慢而複雜的反應。
所以每瓶酒也是不能拿來這樣對比的。
然而就整體口碑和聲譽而言,法國反響力最高的的葡萄酒是勃艮第的 Romanee-conti ,還有跟拉菲一樣來自波爾多的Petrus。當然價格相比拉菲普遍也更高。
拉菲因為是一個集團的分散式酒庄,而且從90年後衍生了許多副牌。所以也沒有那麼專註品質了。對於紅酒的話,個人較喜歡匠人精神的酒庄,專業且專註。拉菲是不是最好,每個人的答案不同,關鍵是如果你說1982年是不是拉菲最好,可能有些人會同意你,但是也不一定,本身葡萄酒不是工業,而是農業,又是一個農業產品,並且還不穩定(每年的味道都有所不同,價格也千差萬別),怎麼能說誰好誰不好呢?
這個意義上的最好是羅曼尼-康帝,不過個人認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巴黎有什麼好玩有趣的小眾博物館?
※為什麼法國大革命後那麼亂還可以擊敗第一次反法同盟?
※如果法國承諾不污衊真主,會不會msl下一步要求不能在電視台的烹飪節目中用豬肉?
※如何理清義大利北部地區與法國地區從中世紀末期到近現代(義大利王國統一)的歷史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