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和德文所寫成的著作(如哲學類),讀中譯本好還是英譯本好?

如題。很多哲學書,尤其是德國的,考慮到語言差別很大,很多概念翻譯為中文時用詞不易拿捏,容易造成差錯。所以來問一下。

補充:如果英譯本比中譯本好的話,會不會對英文水平的要求很高?


題主的最後一句話是關鍵。

崇拜西文原文當然是搞哲學的政治正確,但是我見過實在太多這種人,他們假裝在看原文/英譯文,但是實際上他們通過原文/英譯文根本看不懂作者在說什麼。

很多人喜歡把中譯本批判一番,說翻譯得不準確,但是你以為你原文/英譯本就能得很準確?

你認為一個達到一定水平的譯者是怎麼翻譯書的?真的是上谷歌啊?至少大部分的譯者是真的嘗試先理解再翻譯過來的,他們看這本書,在你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的情況下,至少在90%的情況下要比你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而你的英文水平又如何?你確定看英譯本,將來在報道上不會出現比看中譯本更大的偏差?

換個角度說,你看英譯本都不用查字典了嗎?特別是古舊一點的(什麼十九世紀的柏拉圖譯文啊呵呵呵),看一頁書查兩次字典,你還記得你在幹嘛嗎?你確定你還能好好思考文章內容?

說到術語神馬的,中文譯著的書後都有重要術語對照表,看一看的話,我感覺問題不是很大。

還有一些學術圈的人,逮到個術語就扯得個沒完,「哎呀我跟你講,這個x語的術語啊,實在是太深刻啦!太深刻啦!!英譯本還勉勉強強可以翻譯成xxx(其實也不行的!),中文啊,完全翻譯不過來的你造嗎?你們啊,看什麼漢譯本,我真是為你們著急啊……」

每次看到這些人的喋喋不休,我都很想問:你到底知不知道作者整體思想是什麼?文章的整體脈絡是什麼?作者的論證思路是什麼?作者的理論背景和批判目標是什麼?

我見過太多太多的人,為了一片樹葉,而丟掉了整個森林,原因常常是因為他們陷在這種無窮無盡的咬文嚼字中,而陷於咬文嚼字的原因往往是,他們原文/英文的閱讀還沒有好到可以梳理篇章結構的地步。

附詩一首:

英譯誠可貴,

原文價更高。

若是外語爛,

二者皆可拋。

附錄:

如何用英語學德語? - 歸伶昌的回答

作者:歸伶昌

鏈接:如何用英語學德語? - 歸伶昌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用這個方法來德語入門是ok的,但是想達到閱讀康德文章的能力……

作為一個老司機,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

你可以先閱讀一下這個問題下我的答案:

如何提高自己的德語閱讀能力,尤其是哲學類的文章? - 哲學

事實上,越是「複雜深刻」的內容,其表達就越受到語言的約束,所使用的語言的語言個性也就越被(不自覺地)突出與強化,也就是說,它和其它語言的隔閡在這種情況下就表現得越明顯。

相反,當主題是相對簡單的內容時,語言之間的共性就會被極大地凸現出來(比如在題主給的例子),從而會讓我們誤以為,語言之間的共性是可以無限擴大的。

但是如果你只用這種方法來學習,而沒有對德語語法有深刻的理解(比如不知道什麼是Gerundivum,不知道第一虛擬式的奇怪用法等等)的話,當你處理比較複雜文本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大的困難,你會發現,這個學習法到了高階以後(在我看來)是不可持續的。

我舉個例子,《純粹理性批判》導言的第一句話:

Da? alle unsere Erkenntnis mit der Erfahrung anfange, daran ist gar kein Zweifel; denn wodurch sollte das Erkenntnisverm?gen sonst zur Ausübung erweckt werden, gesch?he es nicht durch Gegenst?nde, die unsere Sinne rühren und teils von selbst Vorstellungen bewirken, teils unsere Verstandest?tigkeit in Bewegung bringen, diese zu vergleichen, sie zu verknüpfen oder zu trennen, und so den rohen Stoff sinnlicher Eindrücke zu einer Erkenntnis der Gegenst?nde zu verarbeiten, die Erfahrung hei?t?

THERE can be no doubt that all our knowledge begins with

experience. For how should our faculty of knowledge be

awakened into action did not objects affecting our senses

partly of themselves produce representations, partly arouse

the activity of our understanding to compare these repre-

sentations, and, by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hem, work

up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sensible impressions into that

knowledge of objects which is entitled experience?

當然,你可以在這個選段的第一個分句(這句話很簡單)中學到很多東西,比如there is no doubt = daran ist kein Zweifel(可以學到Zweifel的介詞搭配哦),begin with = anfangen mit。但是,這裡的anfange為何要用第一虛擬式(我認為是表示真理,如不對,歡迎德語專家指正)?這一點在英文完全無法體現,所以也無法通過對譯來體現。

還有,作為一個英語學渣,我實在是看不懂這個英譯的第二句話的開頭,它根本不是四六級水平的中國人所能理解的英文:

For how should our faculty of knowledge be awakened into action did not objects affecting our senses...

我不是很清楚題主英語辭彙1w是什麼境界,我反正是沒有達到過這個境界,可能到了這個境界就可以理解英語的這句話了吧……

所以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英語的翻譯有時候是「硬譯」——可能英語真的有類似德語的語法——動詞提前表示「如果……」——但是這應該是大部分人並不了解的語法現象,從而,當我們作為普通人看這個英譯的時候,它既無助於我們理解原文,也無助於我們提高對德語語言現象的了解(如果這裡翻譯成...if objects did not...可能會對一般人的閱讀比較友好)。

然後這裡的Gesch?he,多麼古老的第二虛擬式啊!英文根本沒翻出來啊!

還有比如康德的這個結構: diese zu vergleichen, sie zu verknüpfen oder zu trennen, und so den rohen Stoff sinnlicher Eindrücke zu einer Erkenntnis der Gegenst?nde zu verarbeiten被翻譯成:and, by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hem, work up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sensible impressions into that knowledge of objects,邏輯層次上還是有非常微小的差別:在康德,是不定式+so+不定式,「把他們進行組合或者分拆,從而將感性印象的初級材料加工為對對象的認識」;在英譯,是「by +主動分詞+主分詞」,「通過組合和分拆……」。

不過確實,英譯本對理解原文很有幫助,比如英譯在對康德原文 teils unsere Verstandest?tigkeit in Bewegung bringen, diese zu vergleichen里這個diese 的翻譯中添加了representations,從而使得句意更加清楚。

總結:

複雜文本的英譯對理解德語原文有不少幫助,但是它不能完全替代原文。而用英德對譯的方式來學習比較高階的德文,我認為不是很恰當。

既然題主是求資源的,那我也送給題主一個網頁:

Linguee | Deutsch-Englisch W?rterbuch

這個網頁會顯示某個詞(德語或者英語)在某些特定語境下的翻譯,我一般是當做工具使用(比如某個表達想不出合適的英文/德文表達時),但是如果你用來學習,我覺得也是可以的,但我個人還是覺得,它應該只是起一個輔助的作用,而不是核心作用。


  首先,所謂用詞的把握,很多時候,有經驗、熟悉閱讀技巧的讀者,習慣整理論述和問題,面對爛的翻譯,還是能夠整理出大致的結構,至於論述中的細節如何解釋,才可能是中譯本和英譯本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反映的是中譯本在對文本中哲學概念翻譯的不注重、粗淺。

  基本上,首先肯定,大多數的譯本,或中文世界中相對成熟的譯本,在文句用詞上,是沒什麼問題的,只有哲學概念的翻譯有問題,但這樣的差別只會影響到研究生和相關研究者在細節上的把握,對於大部分的本科生或大眾,基本上,其閱讀能力和技巧可能無法充分體現兩者差異

  以下是吹毛求疵,發精神病。以個人閱讀法文、英譯和中譯本的經驗來看。

  英譯本有文法與語言相近的優勢,尤其許多字詞可以直譯,硬生生套用(例如法文中某些辭彙有兩三種意思,英文同樣的拼法可能只有其中一種),但勉強還是能讀。在語言相近上,中文的確有弱勢,但一堆人討論如何把握、閱讀能力如何,歸根究底還是一個問題,大陸目前的翻譯水平太渣了,當然那些少數符合學術要求(照字面翻譯)與包含學術理解的翻譯,對於許多概念不但有其深刻的理解,甚至會下注解說明,並標示原文,供讀者查校,其實這許多時候比看英譯本好,許多英譯本並不會特別為法文或德文的專有名詞標示原文。這是中譯本的優勢與特色

  首先,我自己閱讀的經驗,例如最近閱讀一些福柯的資料,許多英譯本常常漏翻、翻錯,對文本裁減,我還得核對法文,回頭比對中譯本,反而是中譯本許多時候,比較不會有漏翻或刪減,雖然中譯本一堆疑似機器翻譯和翻譯錯誤,但至少不會漏翻,拿來修改部分的專有名詞和語句,還是能用,回校原文上,中譯本不見得輸英譯。但問題是,目前中譯本的平均水平太低了,不是從英譯本翻過來,就是假裝從原文翻譯,但實際是抄英譯本,甚至連英譯本理解的錯誤和格式錯誤,一起抄回來。

  我認為英譯本在哲學概念的翻譯精準度可能比不過中文,當然這是建立在中文辭彙的結構上,可以像德文那樣疊疊樂,英文當然也可以像德文那樣迭迭樂,但英譯本可能很少這樣處理,但這是理想狀態。實際狀態,許多中譯本對於文本中重要的哲學概念翻譯並不精確,加上中文不能像英譯本那樣吃辭源接近的老本。憑心而論,英譯本不見得優於中譯本,例如《社會契約論》中對善(bien)概念的區分,以何兆武的中譯和Victor Gourevitch的英譯為例,表列如下:

從這個表中,我們看到何譯並沒有精準地翻譯善的概念,尤其是最重要的共同善(bien commun)(此概念的重要性,請參《社會契約論》第四章第一節),英譯則有語言優勢,可以直譯"bien commun"成"common good",但是對於"bein public"和"bien général",英譯都翻成"public good",然而這兩種善的概念區分,嚴格來說,還是有差別的,但Gourevitch可能從其理解或直接英譯,直接翻成"public good",然而這個問題,就會反映在如何理解《社會契約論》第四章首節的三個善在同一個段落的行文使用問題。

  從上面的例子,我想提的是,大陸的出版品,好的譯本對於文句的理解沒問題,但段落間重要的哲學概念常常不注意,這也不但反映在譯本上,也反映在研究的成果上,偏偏哲學最重要的對概念的把握,這是哲學思考最為關鍵之處,因為概念的區分涉及到對文本閱讀的深度及相關概念的連結,不注重哲學概念的翻譯,可能導致翻譯後,某些閱讀能力較差或對研究材料不熟的讀者有誤讀的問題,在閱讀上容易忽略這邊有一個專有名詞,甚至是和其他類似的概念搞混。甚至是對理論的混淆與理解不清,舉個例子,當代重要的自然法學者John Finnis在其自然法理論中使用reasonable和reasonableness的區別,這對於理解Finnis的自然法理論是相當重要,在大陸學者的研究成果中,並不注意,因而導致許多問題,幾篇大陸論文和專著形同虛設。

  重要的是,對我來說,對於把握概念上,假如中譯和英譯水平相當,我會偏好使用中譯,因為許多中譯在哲學專有名詞上不但有附原文對照表,甚至在正文中都有提引,對於能讀原文和想省時間的人來說,可以直接對讀。再來,英譯也是譯本,對於原文有其翻譯的模糊處,加上我們不是母語使用者,為什麼要淌混水去看英譯?對許多英文閱讀能力不強的人,還有語言隔閡跟誤讀的問題。要練英文,何不直接看英文文獻中相關的研究論文和資料。

  畢竟原文是法文德文,英譯除了某些研究領域相對成熟的作品,大部分的譯本,對概念的把握,可能都有待討論,中譯、英譯都是二手譯本,假如翻譯質量差不多,沒有高低之分。除非,要理解英文文獻中如何翻譯某些辭彙,或是某些國人的英文精神病發作,例如原文是法文,不附法文附英文,這不是專業,而是表現不信任自己的中文表達能力與自卑。不然,真想不到英譯本優先於中譯本的理由。


我的教授對我說:「小夥子好好學習,將來爭取把德文的原著直接翻譯到中文去。」

所以題主你忽略了一點,很多中譯本是從英譯轉譯的,比如最近在搞的一個翻譯哈貝馬斯的項目,半路被那位教授叫停了,因為發現那些人用的是一個很糟糕的英譯本……


看中譯本時的那種痛苦,在看英譯本時會消減很多。


西哲是非常講究邏輯嚴密性的,思維方式體現於語言,就是它們的語言也是一環套一環,一個邏輯單元套另一個邏輯單元,那種思維方式翻譯成中文很彆扭,但是為了追求準確性,好多翻譯者就不得不按照西方人的那種連環套思維,把原文的整句割裂,把中心詞提出來,然後把限定語加上去(比如:如此我們就有了這樣一種認知,概念,即。。。然後一長串限定語),這其實也是在模仿西方人的思維迴路,也算是對讀者的暗示吧。


我自己讀英譯本的時候就是用的這個辦法。把原文整句割裂,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分析,弄清單元內部關係,以及單元之間的關係。


很多中譯本在語句結構上的把握已經在向西方思維靠攏了,但是看起來很不適,因為中文不是這麼講的,並且難免會有偏差。基於此,看英譯本,法德英語言的邏輯關係句法語法各種類似,舒服一些。


這是從宏觀一點的角度來看。

稍微微觀一點,摳詞的話,中譯本的劣勢就更明顯了。


漢語辭彙和西方語言辭彙之間的對應程度肯定不如它們內部各親戚間的程度高,那種絲絲入扣一一對應的就更少。


西方各語言間許多造詞邏輯都是類似的。因為可能詞源相同,文化經驗類似。


比如德語Erscheinung(現象),與scheinen有關,原意體現從暗到明的這一動作,英文phenomenon,希臘語詞源,phaino-意為schining,跟scheinen是恰好對應的。漢語同譯為現象,這種從暗到明的暗示意可能不那麼直觀了。

但不是看了英譯本就萬事大吉了,各民族思維和經驗又各有差異,所以有些概念也是沒有辦法對應和譯介的,或者說即便可以譯介,其精微之處也難免有出入。但是由於它們都是表音文字,所以要麼藉助於transliteration and transcription,要麼直接拿過來成為自己語言一部分。


德語Vorstellung,知覺物心理再現(乍看中文的話真的不知所云),這個哲學概念是直接借到英語中來的。德語本身的造詞邏輯就是簡單直觀,從直觀到抽象,進行衍生,所以就算望文生義,看它詞形也可以看出一點點端倪,幫助理解。


Uebermensch,英語中有借過來直接用,當然也有對應的superman和overman,直接用德語在缺少context的時候可以避開歧義。


上述情形懂原語就免了很多麻煩了。

英語水平?都是要看文獻的人了,不應該糾結這個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來瞎吐個槽。

這要看譯者的水平,誠然如此。

.

.

.

但是也要看作者本身啊!

別人我也不好說,我就吐槽海德格爾...

本科的時候一德國教授去我們學校打醬油,講座過後我同學問他:「您覺得海德格爾的書怎麼樣?」教授沉默了一下,回答道:「我看英譯本還是能看明白的。」

這件事我就當是笑話聽來了,拿出來博諸位一樂。

言歸正傳,海德格爾的德文原版、英譯、中譯之間在閱讀上,對理解產生怎樣的影響究竟有沒有偏差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德文就真的好讀嗎?英譯也難免出一些偏差,而中譯詞不達意的時候則更多。

試舉幾個例子:

Schicksal/Geschick 這兩個詞,德文大白話的意思是「命運」,MacquarrieRobinson版的英譯把這兩個詞分別譯為fate、destiny,陳王的中譯本則分別為命運、天命。你看,看上去德文、英譯、中譯沒差嘛,意思好像到位了。但是...海德格爾用這兩個詞的時候,根本不是在講命啊、運啊、天啊之類的玄學啊,海德格爾要發揮的是這兩個詞共同的動詞來源schicken的含義,而這個詞的意思是:去請(send for)。用Schicksal和Geschick海德格爾要說的是個體與群體自由地、決斷地為自身在眾多可能性中選擇的未來,與命運、天命這樣富有決定論意味的詞完全不搭旮。

這樣看,英譯和中譯都無法表達海德格爾要說的意思,大家只好去猜,話說回來,捧起德文本看到這倆詞就不會被坑嗎?也不盡然。

海德格爾著作中類似這種情況的詞還有很多:überliefen/überlireferung, wiederholen/Wiederholung, Lichten, Gewesen...舉不勝舉。

所以像海德格爾這樣作的哲學家,上什麼本子都會有偏差。對於這樣的情況那怎麼辦,只能多方參校、引證了。

純吐個槽,嚴重同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德文方面 我投票給英文譯本

------------------------------------------

我呢只粗略地看過兩本尼採的書共四個版本

分別是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 英文版譯為Human all too human;以及最近正在死磕的Also sprach Zarathustra 中文版譯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第一本書是先看的英文版 因為英文版的紙質書比德語版的便宜…… 半年後才看的德文原版 但在看第二遍的時候 感覺特別順暢 特別能夠理解尼大爺的傲嬌心態 受傷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安慰

第二本書是先看的德文版 因為ibook上免費…… 第二遍是在半個月後在豆瓣試讀的中文譯版 譯者楊恆達 順便提一下 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的中文譯者也是楊教授 看了兩頁後 我默默搜了一下楊大爺 度娘說楊大爺是中文系出身 在1985至1987年間留學于波恩大學 好多作品譯文都與德國文學有關 不過呢…… 就是看的特別不自然 沒有產生看原版時的那種衝動 以下是一個小例子:

中文版-- 他在這裡從精神與孤獨中得到享受,樂此不疲地度過了十年時間。但是他的心中終於起了變化——有一天早晨,他迎著朝霞起床,來到太陽面前,對著太陽如是說:

「你這偉大的天體!假如你沒有你所照耀的一切,你的幸福何在!

原版-- 「Hier genoss er seines Geistes und seiner Einsamkeit und wurde dessen zehn Jahr nicht müde. Endlich aber verwandelte sich sein Herz, - und eines Morgens stand er mit der Morgenr?the auf, trat vor die Sonne hin und sprach zu ihr also:

"Du grosses Gestirn! Was w?re dein Glück, wenn du nicht Die h?ttest, welchen du leuchtest!」

--------------------------------------------

我對文學知識一點也不專業,我的判斷只依據自己在閱讀時 內心所產生的衝動。

--------------------------------------------

順便再提一句 單從翻譯角度 英語德語的轉換要相對容易一些 依據來源於個人寫論文的經歷……

再順便提一句…… 針對上述小例子的分析:

原版里的「wurde dessen zehn Jahr nicht müde.」直譯為「他的十年變得不疲倦」被譯為「樂此不疲地度過了十年時間。」

唔 我是覺得譯版一點想像空間也沒有給讀者留下 特別直接地給出了一個現象的結果。


其實還是原文好一點吧?

隨便做過一點翻譯的,都知道這活多折磨人。

每次看翻譯的文章的時候,想想自己翻譯死掉那些腦細胞就不禁讚歎這些翻譯的意志力。

想來,都能用英語讀大部頭了,學學法語或者德語的閱讀,也就是半年到一年的事吧。尤其如果只限於某一專業,而不是人文類表達異常豐富的,基本應該是穩穩噹噹的。


我不是哲學專業的,而且學渣,可能說的不對。

你什麼語最擅長就用什麼語先讀,比如,從漢語開始,再從第一外語開始讀,真正熟悉內容才能對比出不同。另外按照我們老師的說法,讀原文其實就指的作者創作時所用語言,這個版本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做深入研究,原文研讀也是必不可少。我認識幾個比較文學的學生,他們都是五個語種交叉使用,而且很多都是不同語系,給跪。咱就量力而行,慢慢來吧,從自己能做到的做起就好了別有壓力!樓主加油!!!!


其實我比較想艾特林紓,雖然有點偏題...


我最近在看《第二性》,是法文原本的英譯本,雖然這本書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但是也算是哲學類吧。最早下載了一個中文txt版本,發現翻譯地不堪入目,不僅僅有刪節,而且在翻譯西蒙波娃非常著名的長句子加分號時,拗口地難以理解。於是我就下載了一個英語mobi格式的翻譯,發現是一本非常好的譯本,不僅讀上去十分清晰,而且很有原作者的思辨色彩,感覺就像作者重述一樣。雖然我的讀書經歷不一定很能反映整個中文英文翻譯版本的情況(畢竟一本是txt一本是mobi,這兩個格式之間差距不是一點點),但是至少說明一個整體情況吧。

我覺得英文譯本前面譯者的序言還可以說明一定問題,兩位譯者為了更好地反映西蒙波娃的思想,與她的朋友和親戚都取得了聯繫,並且進行了交談,對於書中提到的法國作品、作家和引言,都進行了調查和證實(引用出錯或內容不清楚時還在註解內加上了闡釋),同時還對於西蒙波娃翻譯的英文語句進行了還原。我認為這種認真的鑽研的態度,外國譯者總體上領先於中國譯者,再加上都是西方國家,也有更豐富的資源。

至於讀英文譯本的要求,我不太了解國內專八的水平,不好對於題主進行評價。至於我自己,我覺得看比較學術的英語書,SAT巴郎3500的辭彙量還是要有的,另外也要持續不斷地讀一些有要求的英語的書籍。(小說也不是現代流行小說那類的,而是比較經典的那種。有點年代的書感覺辭彙量大而且長難句也多)


絕對讀英譯。

德法哲學書,能讀原文當然讀原文,不能則也有非常多優秀的英譯本可供選擇。

英譯文的優勢如下:

1. 術語。西語互譯術語基本保持原樣,有改動也往往直接括弧內給出原文。西語寫作的哲學著作大多數抽象名詞都有著相同的希臘或拉丁詞根,所以在不同語言(即便跨了語族如德英和法)中也能辨認出來。另外幾個世紀來,哲學在西方的專業化已經形成了一套成體系的術語系統,漢譯本則相對晚近才出現,術語體系仍沒有很好統一。

2. 語言本身的邏輯性。德英法等西文本身的語法體系造成了很多哲學表述幾乎不可譯。長句子條分縷析、結構邏輯環環相扣。漢語重短句、多綜合、少分析,並不適合表述許多特殊的概念。

3. 資料和註解。參考文獻、相關註解,現在雖然許多漢譯本也在做越來越多的努力,但是如果想在哲學領域有些專業造詣,還是應該儘早沉入整體的西學話語體系中去。

另外,憑自己的閱讀經驗來說,英法德語言的哲學著作,對辭彙量本身要求不高,遠不如其他人文學科如藝術史、文學等學科專業文獻要求的辭彙量高。第一次在研討課上讀萊布尼茨的法語著作和德文譯文時覺得整個世界都明朗了。這是之前讀任何中譯本都不曾有過的。

讀好的哲學著作,時常如讀講解清晰的數學證明題,前後連貫,邏輯清晰。

並不是說現代漢語無法完成這種任務。只是現在很好地完成了這指標的漢譯本尚不多,且差譯本太多,良莠不齊,容易浪費時間。

如果對自己的外文閱讀能力不自信,建議可以從語言哲學、分析哲學傳統的英文文本讀起。尤其對數理邏輯紮實的人而言。讀起來可謂妙不可言。


我曾經問一位朋友,中英兩本都是由德文直接轉譯,反正都是讀二手的,為什麼你總是給同學選英譯呢?

朋友答:「因為英譯本的譯者本身就是極成熟的kant研究者,而(這本)中譯的翻譯人員顯然並不怎麼懂kant。」

以上,我認為,選擇哲學著作譯本最關鍵的在於翻譯者是否是相關領域的專業從事人員,以及水平高低。

絕大多數不懂原著語言的情況下,譯者對於原著理解程度的高下,直接決定了讀者對於原著思想的理解領會的多少與準確與否。哲學著作,尤其如此。

請謹慎選擇譯本,如果實在閱讀障礙,可以考慮準備兩種以上的譯本對讀,以自己更熟練掌握的語言(母語,或第一外語)為主,另一種為輔。

謝謝~


我覺得英文版好,講真,漢語的邏輯性可能差一點?直觀感受,讀這種書時英文更容易理解。

我讀的是經濟學,心理學和倫理學。


古蘭經都在阿拉伯語旁邊加了中文版了

為了照顧我們這種英語6級都過不了,阿拉伯語無力的弱子

不是很懂你們搞哲學的


看過一點康德的德文和英文和中文書,總體感覺是英文翻譯得實在太好了,比德文簡單易懂而且我覺得意思翻得還挺到位,估計是譯者牛。中文的版本還是感覺比較難讀,有時會不知道作者(或者譯者)想說什麼,看得頭有點大。不過德國哲學家的是總體都還挺難讀。如果讀得到英文版盡量英文版。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懂德語不懂哲學。

我說一下我讀但丁《神曲》的經歷?

最早接觸的是義大利語原文,然後學習的是英語譯本,同時找了中文譯本來對照。我只想說,中文翻譯確實水平特別參差不齊。關於義大利文學我做過一個小調查,直到近代才有了從義大利語到中文的直譯,在之前都是從英譯本再次翻譯的。

比較起中,英,意三國語言,英語和義大利語之間的互譯確實相較而言容易的多(只要是語法和單詞選擇)我上詩歌翻譯時候嘗試過中文詩歌或者義大利語詩歌翻譯,慘不忍睹。畢竟文學修養還不夠。我看了兩個中文版的但丁神曲。一個是直譯,一個是意譯,簡直像兩個故事。我只接觸過英文版的一些基礎哲學內容,總覺得遣詞造句還是蠻重要的。

原文賽高,但是很耗費心神,如果有本土人士指導補充一些文化理念就更好。

英文理解起來相較而言容易一些。

中文的話,就看你找不著的好好的翻譯了。


首先吧。。。你應該先找一本英譯本讀讀看

「如果英譯本比中譯本好的話,會不會對英文水平的要求很高?」 這樣的問題只能你自己回答,讀讀就知道了

個人感覺英譯本會好一點。不單單是翻譯質量和準確性的問題,漢語里讀那種長句子太吃力了,絕大多數時候我感覺自己讀不懂(羞愧)


這類書 先不說原著版本好 抑或英譯本好 還是中譯本 對語言理解能力跟邏輯能力都是一個極高的要求

樓主的英文水平要是沒有達到閱讀英文文學的水平 那還是看中文版吧


不請自答

我有段時間下載了大量康德 叔本華 尼采等等德國哲學大師的著作,中譯版,這中文句子看得我都雲里霧裡,好多句子都看不懂,一邊佩服這翻譯德文的同學真是太厲害了。

感覺法國在哲學方面完全不如德國啊。

樓主還是先把中譯版看懂了再說吧

我賭樓主看中文版會有很多地方看不懂


大多數英譯本確實比中譯本要好。

對英語的要求高,但沒有那麼高,是一般人努力就能達到的程度。開頭困難,堅持就好。

中英對照起來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有時候你會發現譯者有時候也很無奈,

排名第一的答案不好。

學習方法個人都不同,有的人難以適應英語的思考方式,有的人對字詞很敏感,需要逐字逐句。

但還是推薦英譯本+努力+反覆讀+網上查資料。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句話?
什麼是「國學」?和最近幾年興起的「國學復興」中的國學是同一個意思嗎?
如果王小波和朱生豪給對方寫情書會是什麼樣的?
有哪些哲學(家)對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
你第一次看《黃金時代》是什麼感受?

TAG:哲學 | 文學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