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建築師如何看待城市規劃?


規劃非常重要,但是中國的規划行業起步太晚,嚴重發展不足。不管是民眾和官員的觀念,還是行業技術力量的積累,以及從業人員的數量質量,都太不夠了。所以,錢也好掙啊!比建築設計絕對算藍海呀!羨慕妒忌恨呀!但是資質和項目比較難搞呀!不出作品呀!受官員約束呀!於是內心稍許平衡。。。。

其實呢,由於規劃面對的是城市這個複雜的巨系統,現代人類所具有的技術能力和科學工具,還不足以真正的做好一個理由充分的城市規劃,更多是模糊的感覺,抽象的策略,試錯的方法,反覆的摸石頭過河,使城市規劃更多是一種政策和規則的執行方式,而不是一門科學。貌似大數據和互聯網能夠對此有所改變,不過那還早吧。。。。以上是外行的臆測,請忽略。


草稿保存了三天,已經看到不少規劃者都站出來為自己發聲了,感到很高興呀,下面繼續我的草稿部分~

——————————————————分割線——————————————————————

首先對題主的問題的動機表示懷疑_

作為一名建築師,你怎麼看待城市規劃?

這難道應該是一群」建築圈「的同仁們黑城市規劃的節奏么?

也許有失偏頗,但是從目前@姜博@岳意賀 的回答中,已經明顯感覺到了建築師或准建築師們對規劃的嚴重誤解,我是來平反的!

關於城市規劃是不是政府的工具?舉個栗子

師父曾經講過一個跟著師爺做項目的例子:有一次師爺接了一個新疆的規劃項目,這個城市北面臨山,東西均為基本農田,南面為沙漠。在國家政策和城市建設成本的基礎上最終選擇向南進發,即向沙漠進軍,拓展城市建設。

經過師爺的team評估後認為未來20年的總規最合適的是建設兩個城區模塊,然而政府部門提出要求規劃為五個城區模塊

如果完全遵從甲方(政府部門)要求,規劃五個城區,審批不通過;

如果按照評估,只規劃兩個城區,政府不通過。

面對這樣的抉擇,不知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

最終提出的「2+N」城市發展模式

是的,想想看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每個新規劃的城區都是在前一個城區建設完善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這屆政府有足夠能力,就可以建五個,甚至更多,而師爺重點做的還是城區一和城區二的規劃設計,這樣子審批也通過了,政府也通過了。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規劃的過程中會收到政府的干預,但是希望大家還要對規劃者的基本的專業素養有信心。我們所做的是為百姓服務的項目,而不是政府工具。

有的建築師們覺得規划行業很悲催,被政府提各種要求,可建築同仁們何嘗不是呢,面對的甲方身份不同罷了,屬性還是一樣的。尤其是一些很「刁鑽」的甲方,不停的改圖,不停地服務甲方,其實嘛,大家都是一樣的,天下大同嘛!下面引用一段石楠先生的話

規劃就是選擇,從教科書中的方案選擇,到現實工作中的目標、路徑的選擇,甚至是價值觀的選擇,構成了城市規劃職業的選擇話題。

在諸多選擇中,莫過於是放棄專業理想,屈從領導意圖,還是選擇堅守職業精神維護公眾利益

面對紛繁的大千世界,規劃師不能只有全局觀,只會自上而下的表達自己,也要有自下而上的工作思路,學會讓民眾表達,掌握利益協調的技巧。否則我們如何從容的應對錯綜負責的諸多選擇?

大家共勉~!


城市規劃表示,這位建築師的回答並不具備科學性,也恰恰體現了個別建築師作為微觀設計者的視野狹隘以及受到傳統觀念對城市規劃的偏見和局限。城市規劃是綜合學科,涉及政治、社會、經濟、人文、地理等等多方面,並不像建築學科那般單一。城市規劃是必須的,只是中國的城市規劃體系還有待完善,城市規劃教育制度也正在逐漸進步,很大一個改變就是從傳統的建築學為背景的城市規劃逐漸轉向以人文地理、區域經濟為背景的城市規劃。因此,讓個別建築師來評判城市規劃就如同讓廚師評球一樣,牛頭不對馬嘴。

於是,不值得一辯,只有三個字送上:你不懂


當我學建築並實踐的時候,我覺得規劃那些東西沒啥,我能輕易做;後來,我又學了3年規劃並有一些實踐,發現兩個學科並不能直接互相共融,特別是大規劃,重要性比建築更大,而且所受限制更大


第一,規劃不是一個確切的告訴你怎樣走怎樣發展就一定好的專業,當然,規劃需要長遠的眼光和預測的能力,但世界上沒有什麼是能夠完全按照人的意志發生或者不發生的事情,智人千慮,尚有一疏,規劃的工作是根據現有的經驗指出目前來看未來最好的發展,但不代表保證這一定是最好的

第二,規劃也不是一個能夠讓所有人滿意的專業,涉及人自身的生活環境,涉及人自身的利益,所有人都想要好處,然而這也是不可能的,如何讓儘可能多的人獲益,如何讓整個社會獲得更多的共同利益,如何平衡,如何取捨,如何犧牲,規劃一直在做著選擇,而且結果永遠都沒法完美

第三,規劃不是萬能的,不能把所有問題,比如執行上的問題啦,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啦,中國因為人太多而難以解決的問題啦,統統歸罪於規劃身上,當然,也不能因為規劃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就說規劃沒有存在的意義,因為,沒有規劃是萬萬不能的

第四,如果說建築學是獨善其身,那麼規劃專業就是兼濟天下了,所以不要用建築學的思路和眼光以及評判標準來評論規劃

ps現在確實存在規劃院或者規劃師成為開發商之間的,說的不好聽一點,「走狗」,但是在規劃院與開發商之間是一種僱傭關係,一種市場行為,我們無可厚非。


我本人是學建築的,當看到點贊最多的那個答案,我也不由得打了個冷顫,他的回答讓我不由得想到了結構師們對於建築師的吐槽。。。我只是很好奇,那位仁兄對於城市規划了解多深?


很好的問題,很爛的問題。好在可以看到隔行如何隔山,壞處是把錯誤的觀點推到了日報上。規劃的介入是多專業多利益的潤滑劑,恰恰是規劃法賦予的法律效力,才能保障各種被蠶食的利益訴求,而不是很多建築師認為的自上而下對建築的要求,對城市發展的要求。


當下的中國擁有世界最多的高樓大廈與最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就連國內的二線城市咋看上去也絲毫不比紐約的曼哈頓差。大多數歐美城市都顯得比較老舊,甚至不如國內的三線城市,然而20年代的紐約和芝加哥就早已充滿了高樓大廈,1917至1927年僅福特便製造了約1500萬輛T型汽車,帝國大廈(381米)更是早在1931年就已蓋好。歐美白人大多也住著獨棟房子,也就是國人眼裡的別墅。用谷歌地球從北美與歐洲看下去便可發現歐美的城市規劃有多科學-漂亮的古典建築分布在如同棋盤般整齊合理的街區。歐美的高樓之所以不多並不是他們沒能力蓋,只是他們覺得沒必要蓋罷了。更何況大多數歐洲建築都是19世紀以前的老古董,拆了可是巨大的損失。國人經常忽視的巴西阿根廷與智利,隨便挑一個當地城市搜索圖片都能發現南美的高樓大廈絲毫不比深圳少。表面上看中國的城市建設早已將歐美日甩在了後面,然而一場大雨便能將中國城市淹成威尼斯。這是由於中國是一個降水量高的國家,可當年城市規劃的時候卻按照降水稀少的蘇聯設計,導致再漂亮的城市每逢暴雨便水漫金山,然而新建立的城市也不願意採取高成本的隧道式下水道,原因就是地下的龐大工程並不能給官員帶來政績與榮譽。青島作為中國下水道設計最科學的城市,排水隧道就是20世紀初德佔時期設計的。歐美日的下水道均採用5米以上的半圓式隧道,巴黎的下水道可以追溯至1370年,東京的主下水道更是深達六十米。日本的高樓大廈並不算特別多,電線也並沒有埋入地下而是用電線杆架設。可日本的道路全部用黑色瀝青建造,一半以上的日本居民也都住在漂亮的一戶建里,實在不解中國為何會用地不足。


2013-10-09

在知乎行文似乎有點類似高考大作文,觀點要提在前面,否則會被各種誤讀。

我吐槽的文字最長,但是不夠精鍊。這是我一貫的毛病。把我觀點簡單明確的再說一次:

作為學科的城市規劃是必要的,它研究各種案例,嘗試新方法新理念為社會服務,給政府以決策建議。但是我認為目前國內的模式有些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制定方案時除了政府和資本,其它與規劃有關的利益體基本被忽略。因此人文關懷什麼的,就只能依靠具體設計師的把握了。因為各種妥協和忽略,所以方案往往不見得是最優方案。這不單純是城市規劃學科或者從業者自身的問題,只是我把它算在城市規劃頭上。

===========================

2013-10-07

城市規劃,這是一門比較悲催的學科。套用一句話,經是好經,和尚是歪嘴的。於是,城市規劃它在微觀上確實行之有效,但宏觀上完全不靠譜。它在理論上無比正確,但在實踐中慘遭蹂躪。悲劇的是,它還就此有快感了,在實踐中開始欺壓其它所謂受它指導的學科。

——根據評論,城市規劃還有一條悲催的地方在於,明明是甲方的能力、判斷的問題,結果往往板子打在了城市規劃設計單位、設計師身上,甚至城市規劃學科上——比如我的這個回答。這事擱後面再詳細說。

1、先說容易的,城市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城市規劃成果中原則上正確的東西——比如城市需要保留一定的視線通廊,因此某些區域需要人為的確定一個比較低的建築限高等等——往往會被行政長官的意志更改。更宏觀的看,為什麼同屬沿海地區的兩個城市,一個是傾注大量資源的所謂中心城市,另一個就淪落為前一個城市的配套城市?這就是更高級別的行政長官的意志了。

這個問題對於城市規劃這個學科來說一是躲不掉,二是沒什麼不好意思挑明的:

因為如果不大規模基建,那就沒你城市規劃什麼事情,一邊玩泥巴去。如果大規模基建,錢和地至少有一樣是政府出的。所以城市規劃與政府行為的關係非常密切,遠不是幾個「有良心的青年學者們」可以想像的。

然後,付錢的才是老大。你想堅持你的學術原則?OK,沒問題,我找別人完成這個項目。你看你是不是要結婚買房買車掙錢養家糊口吃飯吧,反正我的設計費你是別想分潤了。兩三年一過(甚至更短),「有良心的青年學者們」就從了。

對我們來說,上述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城市規劃這樣一個連原則都守不住的學科,怎麼來「指導」下游專業?又從何指導呢?開發商公關能力有目共睹。這件事中外皆有,與採用什麼政體沒有太大的關係——宏觀地說,微觀上還是有所差別的——無需吐槽。

2、城市規劃的宏觀不正確。

城市規劃的各種原則,諸如安排工業區在下風向之類的,都是無比正確的。所以城市規劃在某一個項目上,某一小塊區域上都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城市規劃的基礎核心,就是用現有的觀念、導則、模式……等等,結合歷史的數據,試圖對未來進行推斷分析,並且試圖控制(或者說,指導)未來發生的事情。

可以做一個對比:在街頭或者寺廟前,找個攤子抽根簽,或者寫個詞,或者啥都不做就讓人看你長得怎麼樣,聽攤主對你一通白乎告訴你以後的人生你應該如何如何做。這有多相似啊!區別就是城市規劃手上拿著全球無數城市的案例,還有目標城市歷年的各種統計數據;而算命的只有你抽的簽寫的字。

只要有一門學科聲稱它能立足眼前、學習過去,從而展望未來,於是要求你必須如何如何做,你就可以認為它和街頭算命先生沒有區別。

很多學科都立足眼前、學習過去,從而展望未來,但是它們都沒有規劃你之後的路。因為它們知道,人力有時窮。所有的理論模型都是基於過往史實的,這些史實可以被還原的非常徹底,每一個對這些史實產生作用的細微因素都被分析到。從而建立了一個理論模型。但是這不代表全部的因素都被分析到了,有一些在史實環境中沒有起作用的元素,不代表它們不存在。因此展望未來這種人人都希望獲取的能力,實際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偏偏城市規劃手握法律,動不動就塗抹一點色塊出來指點江山。你敢不按照我城規老大的說法作你就違法!於是我們就從了,於是城規老大沒想到的因素漸漸就顯露出來,於是就被老百姓罵了,於是費用論億的建設項目就得改造了,於是學費就付了……我們還在河裡面摸石頭,摸到了也得放下來……

舉個例子:南京長江大橋,橋下通航凈空高度為24m,可通行5000噸級海輪(摘自維基百科)。當年全國一片叫好,現在通航凈高不足嚴重限制了長江水道的運載能力,好幾年前上游省份就要求炸橋。有段子說當年定下這個高度,是怕帝國軍艦駛入長江上游——這不扯淡嘛,當年美帝也是有航母滴!明明就是設計時沒想周全。結果上游下游再修橋,別想了,24m凈高就夠用了……河裡石頭多得很呢!嗯,城市規劃完全可以把這個項目的失敗點推給道橋設計專業。

再比如城市修路。修多寬呢?雙向十六車道氣派是氣派,錢也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城規老大說,沿線目前是個什麼情況(一片荒地,有些很老的居民點),在可預計的將來是個什麼情況,(分作沒作),按照規劃又是什麼樣,綜合考慮,結合規範,雙向四車道吧。結果周邊土地拍賣後,因為距離城市中心比較遠,公交線路覆蓋面不夠,居民紛紛買車出行,早晚高峰寸步難行。城規老大說,你們不按照規範比例買車我也沒有辦法……

不能準確分析的根源,我認為是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可以去維基百科查閱)。所以不要再去尋求那個一勞永逸的預知未來的公式了。公式不是不存在,它只是比較粗糙,只能吻合一段時間,需要不停地修正。

3、現行的規劃制度

城市規劃,只是綜合了一小群設計師以及一小群行政長官的觀點後的一個想法。對於任何一個城市或者任何一個區塊,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你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現行的制度把這一小群人的觀點上升到法律層面,任何與此相違背的其它觀點一概不接受。但這只是你們這一小群人的觀點,你們從足夠多的角度進行對比了嗎?你們的分析方法是正確的嗎?你們用來分析的數據,是沒有經過修正美化的嗎?你們,具備其它相關專業知識及能力嗎?

你們只是行政長官和城市規劃師,你們只是從一個特定的角度進行了分析研究,然後試圖據此執行,還要持續20年……

評論中有人認為,城市規劃再不濟也是做到氣象局天氣預報的水平。我覺得計較到底是氣象局還是算命先生,這都不重要。人家氣象局也沒有強制你某天必須帶雨具出門啊,他只是告訴你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你自己看是不是要帶雨傘還是宅在家裡過一天。為什麼你城市規劃就一定要決定我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

綜上,我認為目前城市規劃學科的地位被拔得太高,執行中城市規劃的決策過程邏輯性並不強,其基礎數據嚴重缺乏,以致基礎不穩,務虛的成分更多。


首先是你自己把自信丟了

圖畫得炫"將來能幹啥"去效果圖公司?

建築是藝術"規劃就是工科?

醒醒吧騷年"規劃是門更強調邏輯思維"思想的藝術"他是需要許多規劃師共同協作的大藝術"直接調配的是社會的很多資源。如果你只是看待眼前那些幾角旮旯的事"只能說明你眼光膚淺。


建築師是怎麼看待城市規劃的。。。優雅地俯瞰城市規劃。。。

開玩笑的,題主這個問題擺明了就是給建築師挖個坑往裡跳啊。隔行如隔山不是白說的。建築師說了那麼多,我有必要為城市規劃正名一下。

1.城市規劃是只為政府和資本服務的嗎?

這個問題有必要講到現代城市規劃是如何誕生和發展的。

在還沒有現代城市規劃時:19世紀後半葉,工業化的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環境質量的下降和嚴重的衛生問題,城市中產生了大量的貧民窟,這些地方往往伴隨著擁擠、髒亂、疾病和犯罪。加之土地投機導致地價飆升,窮人們更是不得不在貧民窟聚居。在城市快速化進程中,美國的許多城市還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擁擠問題,具體表現在交通、住房、就業、公共資源等方面。人們在發現舊城已經不適宜居住的時候,開始建設新城以分擔舊城的壓力。但是,這往往造成人們紛紛遷往環境更好的新城,使新城又出現擁擠問題。城市自由發展導致城市功能分區混亂。土地的投機拍賣非常盛行,缺乏規劃指導。華盛頓市的城市發展也被土地投機商控制。

先賢們為此召開了第一屆美國國家城市規劃會議,向人們呼籲建立一個全國城市規劃委員會,並提出:面對城市快速發展,城市規劃應起到先導作用,呼籲對美國真實情況的調查研究,要求最廣泛地宣傳美國城市的真實情況,並為規劃尋求法律的保障。提出城市規劃的主要目標是改善城市生存環境,是解決當時城市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城市規劃當中應首先考慮城市居民的需求。

現代城市規劃正是因為城市被資本荼毒得太慘烈才產生的。它一直致力於改善環境衛生、居住環境問題,限制土地投機,合理組織城市交通和功能分區。實在不能說它忽略了除政府與資本以外的利益啊。現代城市規劃實際上是限制了政府和資本的一部分權利,沒有城市規劃他們才想幹嘛幹嘛呢。

2.不要低估了現在的政府和群眾

不要提到政府就是拍腦袋的決策者,提到群眾就是不明真相的群眾。事實上城市規劃的環境沒有這麼惡劣。現在的官員也有一些是具備專業素質的,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多,他們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他們也十分在意群眾雪亮的眼睛。

3.城市規劃不是被刻意拔高的

城市需要被宏觀地綜合地統籌協調,因而城市規劃伴隨著它的地位是應運而生的。或許現在做得還不夠好,但是請不要一味地否定它。

最後,把城市規劃師比做算命先生,這簡直就和我放上那張傲嬌的圖一樣過分。


作為學建築的研究生,我覺得我身邊學規劃的研究生好多時間都用在碼字上了……出圖的水平相當一般,以及我想像中的規劃超級理性,數據說話的那部分,在本科學建築研究生學規劃的同學那裡好難看到……


就目前情況而言,城市規劃做的比較好的城市其實對城市規劃需求不大,真正需要規劃的城市都在攤大餅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這個...規劃課我們都在底下做建築設計的作業呢


規劃師怒答之,規劃與建築基本是兩個不同的學科,由於之前被放在建築學一級學科下面,造成——

總有建築師對自己不甚了解的城市規劃指手畫腳~!!!有木有啊!!!


圖紙上一厘米的改動,就有很多老房子沒了。


謝邀。

城規就是政府想法的專業美化團隊。


很容易被噴的問題,本身帶有偏見的去回答只會招致非議,就好像問土木工程專業的怎麼看待建築學。做建築的當然想天馬行空不受限制,但做規劃作為了更宏觀更久遠的目標也要去實施自己的控制,兩個專業之間並沒有什麼高下,都只是站到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而已。


逐條和lz討論

1、理論與實踐的脫節,規劃師屈從於資本的判斷,lz的觀點過於籠統。的確,存在小型規劃機構為了生存和利益,放棄理想屈從權貴,違背了城市規劃的基本原則。但是要看到,中規院和清華院等一批擁有話語權的大院,他們有足夠的資本和能力來堅持原則,出品優秀的規劃,作為示範,引領業界的價值觀。還有,誰說宏觀層面的規劃不能為權利和資本之外的主體服務?城市規划過程中,無論是對生態環境保護,還是對歷史文化古迹的保護,都是建立在對公眾未來和祖先過去負責態度的基礎之上,所謂「不絕後路,不挖祖墳」。規劃服務的目標也逐漸走向多元化,規劃師一直致力於探究政府、資本和公眾的利益訴求,如何為三類利益主體規劃他們需要的空間,是規劃的核心議題。這其中必會有矛盾,規劃就是協調各方利益,設計並選擇最佳方案的過程。我不敢說規劃達到的結果是最優,但協調的結果至少可以避免最壞。

2、宏觀尺度不正確的論斷,也太過武斷。城市規劃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和純的文理學科有著本質性的差異,如果它不能「告訴我們怎麼做「,就失掉了學科存在的根本意義。如lz所講,對於未來的確存在各種不確定因素,沒有人能完全掌握,甚至我承認對於現在和過去,規劃師也難以做到百分百了如指掌。但是如果因為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就否定預判未來的必要性,無異於因噎廢食。應對規劃的不確定性,業界早有情景規劃、彈性規劃等一系列方法手段應用於各地實踐。社會經濟迅速變革的背景下,誰都做不了算命先生,但是規劃師的責任,就是立足眼前,學習過去,展望未來,基於專業知識的分析判斷,把未來的多種可能性展現在決策者面前,並針對性提出解決方案和對策。這個過程中,由於信息不完全等因素難免疏漏。仍然是那句話,規劃的結果絕對不是最優,更不是真理,但規劃師一直努力在讓它無限趨近於真理,趨近於令各方更滿意的結果。

3、關於規劃制定主體的問題。lz說的沒錯,現階段仍舊是精英規劃的時代,一小群規劃師和政府決策者主導的規劃,但這也是當今政治社會經濟背景所決定的,正如全民民主的時機未到來一樣,規劃全面的公眾參與時代也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要看到,一些地方規劃已經開始踐行公眾參與,比如天津、菏澤等地方,已經開始在大眾媒體上徵集規劃方案的建議,甚至在規劃的前期階段邀請公眾代表參與方案討論。這是規劃編製主體轉型的萌芽,是星星之火,我相信隨著公眾素養的提升和話語權的增強,城市規劃的公眾參與定會形成燎原之勢。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公眾參與在美國的實踐已經顯露其不可避免的弊端,當然這是後話了。


城市規劃根本就不是建築師的事情。

空間規劃只是結果,

對城市現有資源和未來可能得到的資源充分理解和利用才是城市規劃的核心。

在此基礎上才能落實空間規劃和設計,才能開始建築師的工作。

可惜的是大多數城市規劃都本末倒置。


推薦閱讀:

什麼書比較適合初學者進行建築鋼筆畫,手繪線稿的臨摹訓練?
如何客觀全面地評價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住吉的長屋」?
昆明有什麼值得一看的建築?
綠色建築是否經濟?
現今的建築行業存在哪些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

TAG:城市規劃 | 建築 | 建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