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有哪些有風格的新聞寫作記者?他們最值得學習的代表作有哪些?

美國最有名的、最好的記者都是指有風格的新聞寫作,那中外古今到底有哪些值得長久學習的記者呢?


我不是學新聞的,只有閱讀和實踐經驗,沒什麼理論基礎。

所以容我胡說幾句。

新聞不是文學,新聞的核心不是寫作風格,而是你採到了誰,採到了什麼「料」。

因此,雖然海明威、馬爾克斯等人當過記者,但他們在新聞史上的地位,應該不如那些「扒糞者」更高【注 1】。

就我所知,我們今天看到的優美的寫作,很大程度上是 1960 年代新新聞主義【注 2】塑造的,主角如 Trumen Capote, Gay Talese。這些人把文學技巧引入了新聞寫作之中,大大提升了新聞的可讀性。

在這之後的五十年里,幾乎所有有一定檔次的媒體都顯著的提升了其文字質量。就我個人的體驗,《紐約時報》、《新聞周刊》、《華爾街日報》上刊登的絕大多數新聞的寫作水準都是很不錯的。

所以我的結論是,如果你感興趣寫作,不用把自己困在新聞寫作里。如果你感興趣新聞寫作,用心讀英美的一流媒體,都會大有收穫。但如果你想寫寫好報道,我建議你還是把心思用在採訪出有價值的東西上,寫作是相對次要的。

另外,我曾在知乎上回答過一題:一個前文藝青年想成為一名商業(特稿)記者,應該看哪些入門書?【注 3】其中列出的大多是一些媒體人寫的好書。

注1:http://en.wikipedia.org/wiki/Muckraker

注2: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_Journalism

注3: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79638/answer/12276440


推薦李海鵬,人稱彭總。李海鵬,新聞記者和專欄記者,曾任《南方周末》高級記者,1972年生,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作品典範而不拘一格,懷抱理想精神又深具現代意識,蘊含文字之美,獨到件事和對人與事的深邃了解。他以公眾利益,思想自由和民智提升為新聞的最終目的。中國新聞業的最佳特稿作者。他是熔煉了見解,詩意和幽默感的專欄作家,曾在《第一財經周刊》,
《南方周末》和《智族GQ》辟有專欄。2010年《GQ》中文版Men of the Year年度專欄作家。

附上對鵬總其中一篇南周時期特稿的分析,僅供LZ參考。

————————————————長長的分割線—————————————————————

————————————————長長的分割線—————————————————————

This is it這就是李海鵬

——評李海鵬南周時期作品《悲情航班MU5210

李海鵬,新聞記者和專欄記者,曾任《南方周末》高級記者,1972年生,畢業於遼寧大學中文系,作品典範而不拘一格,懷抱理想精神又深具現代意識,蘊含文字之美,獨到件事和對人與事的深邃了解。他以公眾利益,思想自由和民智提升為新聞的最終目的。中國新聞業的最佳特稿作者。他是熔煉了見解,詩意和幽默感的專欄作家,曾在《第一財經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辟有專欄。2010年《GQ》中文版Men of the Year年度專欄作家。[1]

我依稀記得,李大同在《冰點故事》中是如何評價一個特稿寫的好還是不好的一個很簡單的標準,那就是,「作為一個普通讀者的身份,一篇文章能夠吸引你一口氣讀下去,這就是好的文章」,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把李海鵬在南周時期寫的特稿都找出來讀了一讀,包括《舉重冠軍之死》、《悲情航班MU5210》《車陷紫禁城》、《「神童」到中年》、《一塊煤的利益之旅》、《梁希森:農民富豪的「烏托邦」》、《富豪徵婚記》、《董建華七年》等等。毫不誇張的說,這些文章都吸引著我從頭到尾讀了一遍,毫無滯澀之感,酣暢淋漓。那麼,從這個標準來說,李海鵬的這些文章,都是好文章。

李海鵬,被喜歡他的人稱之為「鵬總」,自己也曾戲謔,與佛祖釋迦摩尼相比,「佛祖35歲悟道,恐怕還沒有我早呢」[2];其在自己的博客中說「李海鵬生在遼寧瀋陽,這個城市寒冷、壓抑,一直令他不舒服。人與人之間講究關係,動輒稱兄道弟,太多潛規則,沒有一件事是憑藉自己可以做成的,而他卻生來敏感、高度自尊,很難忍受這些關係之間的不公正與不幹凈。」[3]那麼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呢?

從我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把漢語之美髮揮到極致的人,其文章結構以及文字表達值得我們反覆把玩。在《車陷紫禁城》中,他寫道,「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故都的秋》中,郁達夫最懷念這些記憶。但這些閒情逸緻對於今日北京人來說是非常奢侈的,如果崔鋼林(一個計程車司機)在交通高峰期到這些地點去,那麼他花費的時間將分別為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去任何地方都需要兩個小時。」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自己寫作的狀態,「做這個報道(指《悲情航班MU5210》)那幾天我困得幾欲發瘋,周二夜裡寫稿,寫著寫著就睡著了,寫著寫著就睡著了,寫著寫著就睡著了,寫著寫著就睡著了」。

這就像魯迅先生在《棗樹》一文中寫到的「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顆也是棗樹」一樣,讀來能夠讓人體會到一種別緻的韻味。鵬總在《車陷紫禁城》中提到的「……那麼他花費的時間將分別為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這樣的重複對一般人來說是病句,但是放在堵車這個事兒上就特別的貼切。因為本來車停在那兒什麼事都沒有,特別無聊,很多時間、細節都是重複的,他這樣的句式用在裡面非常跳。還有一個,大家覺得堵車是浪費生命,他舉了一個例子,那天下雨,秋雨從他們臉側的玻璃上淌下去,車的速度大約為零秒鐘,而車龍的速度則是零,5分鐘零公里,10分鐘零公里。他通過這些發散性的思維以及他過人的洞察力,使很平常的事情在他的筆下生氣盎然。還有他提到的自己的寫作狀態:「……周二夜裡寫稿,寫著寫著就睡著了,寫著寫著就睡著了,寫著寫著就睡著了,寫著寫著就睡著了……」很形象的向我們展示了睡而復醒,醒而複寫,寫而復睡的一個過程,看著就能夠讓人抓狂。

下面以李海鵬南周時期作品《悲情航班MU5210》為例進行分析。在這篇文章登上《南方周末》頭版之前,就已經有了很多媒體對航班MU5210失事進行了各個方位的報道,但是此文一出,還是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我試著從幾個角度對其進行分析。

一、周密的調查,硬碰硬的紮實的採訪。

《悲情航班MU5210》這篇文章中,冷靜的敘述,理性的分析,憑藉著大量和艱苦的採訪素材完成了對整個事件的敘述。閱讀這篇文章,發現其採訪調查的對象包括三個方面:現場目擊者、受害人、當事方以及圍繞著空難的各種傳聞。文章也是以這四個角度獨立成四個獨立的小標題,一是「55個人的最後40秒」;二是「『你想起了什麼?』」;三是「待揭開的謎底」;四是「各種傳聞」。

(一)在第一個板塊「55個人的最後40秒」中,記者李海鵬採訪了:

1、最有說服力的民間目擊者之一——私營小遊樂場的老闆安昌榮;

2、最靠近爆炸點的目擊者——南海公園的職工俞湛、宋喜寶;

3、最早到達現場的人之一——南二里半村的村民劉鳳鳴;

4、路人甲——在500米外的南二里半村,剛倒完泔水的小青年白龍;

5、路人乙——在附近的煤場幹活的年輕工人於全有;

6、群眾A——方圓2公里範圍內,相當多的戶外居民;

7、群眾B——在事後幾天中的圍觀的包頭市民們。

(二)在第二個板塊「『你想起了什麼?』」中,記者李海鵬採訪了:

1、罹難者之一——李江及其家屬;

2、罹難者之二——副駕駛易沁煒及其同事;

3、罹難者之三——金世全及其家屬;

4、罹難者家屬群體A——一些家屬的反應及其待遇;

5、罹難者家屬甲——其中一位罹難者家屬的表示;

6、罹難者家屬群體B——祭奠死者的4個男孩。

(三)在第三個板塊「待揭開的謎底」中,記者李海鵬採訪了:

1、當事方之一——包頭機場辦公區有關人員;

2、當事方之二——機場辦公室的主任許有忠;

3、第一個記錄悲劇的人——南海公園附近的王大漢村的禮儀攝影師李三斌;

4、曾經乘坐過此次航班的乘客之一——未能取得聯繫,但是記者如實記載了採訪的過程;

5、曾經乘坐過此次航班的乘客之二——葉國柱(援引《廣州日報》報道)。

(四)在第四個板塊「各種傳聞」中,記者李海鵬列舉了社會上有關此次空難的各種傳聞,並如實記錄求證的過程。

現任央視副台長的孫玉勝在其《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中提到,「所謂深度就是對事實的佔有。作為記者,你獲得事實越多,你離深度越近。」[4]這句話解答了作為記者的我們如何不斷的逼近事實的核心,那就是佔有儘可能多的事實。記者李海鵬做到了。通過他從空難四個角度,數十位與此事件相關人員的採訪,慢慢的從事件的外圍進逼到了事件的核心,這就是特稿作品深度的真實寫照。

二、精準的敘事語言。

一位好的記者就是一位好的講故事的人,一篇優秀的新聞作品也是一篇敘事鮮明,邏輯清晰的好故事。此論斷或許不夠精確,但是,從記者李海鵬的這篇《悲情航班MU5210》的文章中,我們能夠發現精準的敘事語言帶給我們的視覺衝擊力。或許有人說,你竟然說文字記者能夠表達視覺衝擊力。我認為,雖然文字不屬於理論上的影像敘事語言,但是通過精準的文字敘事語言,充分帶動受眾的心理視角,往往能夠帶給受眾傳統的影像敘事語言所不能及的「視覺衝擊力」。或者說,其對受眾的心理衝擊是很強勁的。

在記者李海鵬《悲情航班MU5210》這篇文章中,有這麼一段文字是來描寫空難失事現場情況的——「記者在23日看到,大塊殘骸都還比較完整,只是邊緣部分才會像紙團一樣皺縮在一起。空難發生時,殘骸的分布情況是:尾翼被拋至地面;左發動機被炸掉;右發動機連同10米長的機身沖入冰湖邊緣;右發動機槳葉完整;前部的較長機身被整體拋落湖中,向斜上方翹起,大部分處於水下;機首的圓錐部分斷裂;左機翼嚴重損壞;右機翼和左起落架落入湖中;一些碎片則被無規則地拋在200米長的狹長地帶上。」

這一段描寫包括兩個層次,一個是現場總體描述,二是精準細節描述。

(一)現場總體描述:

大塊殘骸都還比較完整,只是邊緣部分才會像紙團一樣皺縮在一起。

(二)精準細節描述:

1、尾翼被拋至地面;

2、左發動機被炸掉;

3、右發動機連同10米長的機身沖入冰湖邊緣;

4、右發動機槳葉完整;

5、前部的較長機身被整體拋落湖中,向斜上方翹起,大部分處於水下;

6、機首的圓錐部分斷裂;

7、左機翼嚴重損壞;

8、右機翼和左起落架落入湖中;

9、一些碎片則被無規則地拋在200米長的狹長地帶上。

這段描寫僅僅用了160餘字就把空難失事現場精準的呈現在受眾的面前。在影像敘事中,鏡頭語言是很重要的表達方式。記者李海鵬的這段文字鏡頭感十足,先是一個全景,帶著觀眾了解失事現場。接著,按照從後到前,從左到右的順序帶領著觀眾的心理視角完整的觀察到各個細節。

其中的「拋」、「炸」、「沖入」、「拋落」、「無規則」等等的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如此精準,頗有唐朝詩人賈島「僧推月下門」和「僧敲月下門」的推敲氣魄。不得不說,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的使用中就能領會到記者李海鵬對於文字的敏感以及其將漢語之美髮揮到極致的能力。

三、冷靜、客觀、理性的敘事方式。

記者,作為新聞事件的忠實記錄者,必須不斷的培養自己冷靜、客觀和理性的特質。在此次日本大地震中,以NHK(日本廣播協會)為代表的日本媒體在災難報道中的冷靜,客觀和理性的精神令國內媒體人深深震撼。當主播帶著安全帽在演播室用著快速但不失冷靜的語調向受眾傳達其最需要的災情信息的時候,我思考,或許媒體的公信力應該建立與此之上。

記者李海鵬在《悲情航班MU5210》一文中同樣展示了冷靜、客觀、理性但同時有飽含著人文關懷的珍貴特質。通過他的文字,我們能夠看到他對罹難者深深的悲憫。當我看到記者李海鵬筆下,罹難者之一副駕駛易沁煒的同事們在網上發的一份悼念的帖子的結尾是,我承認,我內心的某個地方被一種沉重的力量揪起,一股熱流在胸膛中蕩漾,「小易,告訴我,從300英尺往下墜落的1分鐘里,你想起了什麼?你還是個孩子,你一定也很慌亂。告訴我,你想起了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記者在文章中展現出了對某一方的人文關懷,那麼他是否還能夠做到客觀和理性?我覺得人文關懷和客觀理性並不矛盾。對於生者的尊重,對於死者的緬懷都屬於人之常情,都屬於「普世價值」,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標誌。當然,我承認,記者對於弱勢一方所展示的人文關懷很有可能會影像記者客觀、冷靜和理性的敘事語言,但是,我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記者之所以優秀的標誌。當一個記者完美的在文字中把冷靜、理性、客觀和人文關懷所折射出的光芒完美的融合在一塊兒的時候,這個記者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記者李海鵬就是其一。

通過大量的調查採訪,使得記者李海鵬能夠以客觀和理性的視角觀察整個事件。他通過對目擊者的採訪還原出了空難的情景;他通過對罹難者家屬及同事的採訪還原出罹難者生前的生命軌跡;他通過對當事方的採訪試圖不斷的逼近事實的核心。通過大量的採訪,佔有大量事實的記者李海鵬理所當然的擁有了對航班MU5210空難報道的理性和深度。

天蠍座的李海鵬擁有著天蠍神秘,敏感和完美主義的特質,整個社會給予他的是沉重,而他賦予社會的是悲憫。這就是李海鵬。

[1] 李海鵬 《佛祖在一號線》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一版

[2] 李海鵬 《佛祖在一號線》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一版 P45

[3] 李海鵬新浪博客 文學是一場偷情(郭玉潔)

[4] 孫玉勝 《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 三聯書店 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 P100


大概十幾年前曾自費訂閱過兩年的《中國青年報》,一個叫杜涌濤的當時駐內蒙記者站記者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文章都是用中文寫的,但是給我有讀英文的感覺。剛才搜了一下,發現是09年的長江韜奮獎獲得者之一,現為中青報冰點周刊主編。


」奧莉婭娜·法拉奇奧莉婭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義大利女記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於佛羅倫薩。她1950年任《晚郵報》駐外記者。1967年開始任《歐洲人》周刊戰地記者,採訪過越南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戰爭、中東戰爭和南非動亂。兩次獲得聖·文森特新聞獎,一次獲得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獎。她還獲得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引自百度百科。

最崇拜的,沒有之一。新聞的本質除了真相,還是真相。


邁克·華萊士(Mike Wallace,1918年5月9日-2012年4月7日),著名美國記者和媒體知名人士,早年曾任廣播劇配音演員和娛樂節目主持人。從1968年[1]開始擔任CBS王牌電視新聞欄目《60分鐘》的主持人,採訪過多位重要新聞人物,包括八任美國總統、馬丁·路德·金、伊扎克·拉賓、亞西爾·阿拉法特、訪鄧小平、江澤民、普京等。他以尖銳、強勢的提問風格和深入犀利的調查性報道聞名。

獲獎記錄:密歇根大學授予華萊士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南加州大學授予華萊士傑出成就大獎,在國際廣播類授予其羅伯特·F·肯尼迪新聞獎(英語:Robert F. Kennedy Journalism Award)。華萊士曾獲得三個阿爾弗雷德·I·杜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獎(英語:Alfred I. duPont–Columbia University Award)。華萊士曾獲得三個喬治·福斯特·皮博迪獎。華萊士曾獲得一個羅伯特·E·舍伍德獎(英語:Robert E. Sherwood Award)2003年9月,華萊士獲艾美獎終身成就獎。華萊士獲得了至少20個艾美獎。2007年10月13日,華萊士被伊利諾伊大學授予新聞終身成就獎。

因此,華萊士是研究新聞史不可避免的重要人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香港有個記者,以跑得快聞名於世。


所有新聞記者要學習的代表都有三個。


推薦閱讀:

有哪些熱點概念或最後不了了之了?
為什麼柯震東、高虎、張默、寧財神、李代沫等明星吸毒,以及黃海波嫖娼全是《京華時報》獨家爆料?
中國媒體的不實報道多嗎?近一兩年有哪些著名的不實報道例子?
為什麼王尼瑪在暴走漫畫里肆意嘲笑時政和各位明星但還沒人查他水表呢?
記者還是一份好的職業嗎?還值得年輕人為之奮鬥嗎?

TAG:媒體 | 新聞 | 記者 | 寫作 | 採訪 | 新聞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