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分析一個產品,那麼分析的邏輯框架大概是應該是什麼樣的?


我的經驗,你需要腦圖工具

1、畫一個詳細的產品sitemap

2、把sitemap上的每一個節點的功能、意圖想清楚,並標註出來

3、做到以上兩點,可以形成一個初步的反推策劃案

4、找這個產品可以找到的一切數據,分析數據形成的原因,並在sitemap的節點上列出你認為最重要的環節和相關環節

5、加上你的思考,對於這個產品還可以加強哪些,如果你是產品經理,你會去做什麼事情。或者,對比你自己的產品,哪些可以借鑒,哪些可以拋棄。


我對腦圖的有效性極其懷疑,因為人腦並不善於如此細緻的分類。項目中有時候的確會有完整的描述功能的腦圖。他是保證項目的實現沒有遺漏,對反向分析產品的幫助不大。

UML在設計階段,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放棄(用例還用的多一些)。

反向分析產品,線框圖,UI設計,畫面之間的遷移等也是可以忽略的。

那麼第一個需要的文檔應該是交互圖。

1 交互圖

在熟練使用和理解產品的情況下。。。

列出整個產品邏輯上的主要元素,他們應該是名詞。

然後連接起元素之間的關係,他們應該是動詞或者介詞。

交互圖能表現出產品的要素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即 UI 背後產品的骨骼。

2 UI和交互的特點

但是,在用戶體驗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清晰和完整的搞清產品邏輯不是唯一。

結合這些元素和關係,還可以分析出這個產品在UI和交互上的亮點。

大一些的,

比如新的 JS 框架可以方便的隱藏內容,所以某個元素的列表和明細頁面,可以被二合一。(是的,知乎的主頁就使用了這種設計 - 「顯示全部」,而 minigroup 有些更酷的隱藏設計。很多新技術會影響到產品的結構和功能)

小一些的,

比如一個意思複雜但是傳達到位的圖標。

或者,什麼地方用按鈕,什麼地方用 link,是否有統一的邏輯區分?

或者,推送頁面狀態的技術特色。(是的,在知乎,在 A 瀏覽器窗口清空知乎的未讀通知,狀態可以被推送到 B 瀏覽器窗口)

3 產品

交互圖之後,可以反推出產品的 PRD 。

即產品都需要什麼功能?

大概什麼使用方式?

有什麼特點和優勢?

甚至,具體的功能背後的演算法和邏輯?(比如豆瓣推薦演算法的最初思路,大概是從和你氣味相投的圈子裡面,推薦你沒有看過的東西)

但是,這也並不足夠。你還應該可以豎向追溯產品進化的歷史,橫向比較產品的競爭對手。

了解這兩個緯度,才能進一步解讀這個產品的設計思路。明白比如為什麼做了功能 A ,卻捨棄了功能 B 等等。

4 用研

但是,這也並不足夠。你還應該可以從產品的形態,推測出其背後的用研數據。

比如 Twitter 在新版本中把 List 功能隱藏的很深,那也許說明用的人並不多。

甚至,你還能比他們當時的用研知道的更多些,因為你在回溯歷史。比如:微信 2011 年 5 月用戶量的爆發,和 微信 2.0 增加的新功能之間的關係。

5 戰略

搞清楚這些之後,你就能比別人更靠譜的揣測一個產品的戰略目標了。即 BP 的一些內容。

他們瞄準什麼市場?

有什麼野心?

什麼盈利模式?

打算怎麼發展?

哪些優勢?

哪些不足?

甚至,團隊有什麼特點?(比如,知乎的前端不錯,運營也很強。)


我覺得我們常說的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中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從五個層次去分析。

? 戰略層:產品目的,用戶需求。經營者和用戶想從產品中得到什麼。

? 範圍層:功能規格。某個功能是否應該成為該產品的功能之一,各種功能的組合方式。

? 結構層:流程結構。用戶如何達到某個頁面,並且在他們做完事情之後能去什麼地方。

? 框架層:頁面布局。按鈕、表格、照片和文本區域的位置,是否達到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

? 表現層:視覺設計。產品的圖片文字的表現樣式。


用戶需求是客觀存在的的,不是被創造的,開發新產品是為了更好滿足用戶需求。

1、產品滿足用戶什麼需求

2、當前用戶是用什麼方式/產品來滿足這個需求的

3、當前各種需求滿足方式的優劣勢

4、新產品如何揚長避短,更好滿足用戶需求

5、新產品與原有滿足方式的合作與競爭


看你是從哪個層面分析,你的問題是什麼。比如你想分析」為什麼會有這個產品?「、」這個產品是怎麼實現的?「答案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是前者,可以參考 http://iamsujie.com/0000/0016/


我一般喜歡用用戶體驗的要素去分析


分析目的不同,方法也就不同


要分析的產品給你(即用戶)帶來了什麼,滿足你什麼需求,每操作一步給了你什麼感受,思考設計者為什麼這麼設計。

What. Why.who. how


取決於你分析這款產品的目的

如果是想了解產品功能,你可以去點一點產品所有的功能,去記錄你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然後用腦圖工具畫一份大概的產品功能的架構圖,畫好之後,最好去對比一下類似產品,這樣,整個產品的設計流程你也就瞭然於胸了


我自己的方法是

1.先看現在目前被分析產品的用戶情況,比重,年齡等,一般可以在alexa上面可以看到。如果用戶量比較大的情況,只要不是特別偏的產品,目前使用的活躍用戶一般都為目標用戶。

2.根據目標用戶分析他們的性別比重,年齡比重等,總結出目標用戶的上網特徵。然後自我總結這類用戶在這個產品的範疇裡面需求有些什麼。

3.走一遍整個產品過程,把必要的功能點都記錄下來。

4.根據這些需求細分對應評估分析的產品有些什麼功能來滿足,例舉出一個表格。然後根據自己對用戶特徵和用戶需求的總結判斷給出自己的建議。必要的通過原型圖來展示。


1、核心用戶是誰;

2、它的盈利模式(靠什麼賺錢);

3、了解產品的基本結構(如何去滿足用戶需求);


產品分析肯定要先確定自己分析產品面向的用戶群和市場


從目的出發,為什麼會有這個產品?這產品滿足了哪些市場需求?同類產品市場有多少?這類產品有多大的市場?目前做的比較有的有哪些類似產品,他們的模式是怎樣的?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這個產品的潛在市場或說長遠方向?再根據自身條件,分析了這麼多,哪個我做得來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最後還要問一句,需要多少投資,投資回報率多大?


(1)分析階段:產品滿足哪類用戶需求,滿足哪些需求,用戶的這些需求現在是以什麼方式來實現,分析現存模式優虜,怎麼讓自己產品有競爭性(2)設計階段:畫流程圖,畫設計圖,不斷去驗證,改進。


看抱著什麼目的去分析這個產品了,如果是競爭對手考慮的東西要多點,如果只是略微分析:

1、產品滿足的核心需求

2、產品包含的功能點多點一點,有沒有一點點用心和驚喜的地方

3、考慮一下還能做些什麼

我覺得就可以了


先識別出產品的所有用戶角色,包括內部用戶和外部用戶,確定出其邊界,然後以用戶為起點,一層層往裡剝。


看你是從哪個層面分析,你的問題是什麼。比如你想分析」為什麼會有這個產品?「、」這個產品是怎麼實現的?「答案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器這個層面,研究一下UML的7張圖,我想對於產品的設計是幫助很大的


推薦閱讀:

原來是做(移動)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剛進入金融互聯網領域,怎麼能快速學會必要的金融知識?
如何理解張小龍說的「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
如何評價猿輔導?
為何很多公司要將數據產品經理獨立出來?
如何讓產品在沒有太多運營資源的情況下自己運轉起來?

TAG:產品經理 | IT產品經理 | 產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