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製作委員會?
經常看到這個詞
以下內容摘自另一個答案:日本的製作委員會制度具哪些利弊?是否值得國內動畫製作公司借鑒?
目錄
# 出品委員會的歷史
·基本概念
·由來
·在動畫業的發展
·深夜動畫的興起
·獨立電視台出售深夜時段
# 常見的集資方式
·贊助型
·合(獨)資委託型
·出品委員會型
·影視基金型
出品委員會的歷史
基本概念
出品委員會(製作委員會),或者叫「製片委員會」,是多個出資方要合資製作影視作品時,為統合資金、統一管理作品出品流程、著作權及著作權運營而成立的組織。因此叫做「出品委員會」。類似的模式在其他商業領域也存在,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土木建築行業的合資公司。
這個詞語在翻譯為中文時,往往會通過簡單的簡繁轉換譯成「製作委員會」。而事實上在日本的影視業界,同時存在「製作」和「製作」兩個詞,而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
「製作」對應中文的「出品」或者「製片」,指項目從立項到作品播出的整個流程,是針對項目而言的;而「製作」則僅僅是指作品的創作,屬於「製作」的其中一個環節。
由來
出品委員會源起於 90 年代的日本電影行業。其時正直日本的經濟衰退期,電影業內很多公司難以為繼,又碰上電視廣播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家看電視。製作電影高投入和觀影人數的下降造成了行業的低迷,行業亟需外部資金的注入。另一方面,整體的經濟低迷也讓電視台的廣告收益下降,電視台希望開拓更多的營收渠道。
這種背景下,以電視台為首的廣電行業周邊企業開始積极參与電影製作,電視台、廣告商、出版社、贊助商、影碟廠商等等都紛紛參與了進來,共同出資進行電影製作。電影行業獲得了額外的資金,電視台獲得了電影的播出權,影碟廠商獲得了製作影碟的權利(過往都需要高價向電影公司購買),贊助商得到更多的曝光(電影院和電視台)。是個多贏的結局。目前,90%(一說 99%)以上的日本國產電影都是採取出品委員會方式來製作的,只有少數出品方特別有錢、信心特別足的作品會獨資出品,比如東寶的《新·哥斯拉》。
在動畫業的發展
說到出品委員會方式在動畫業的盛行,很多人都知道《新世紀福音戰士》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事情並不是「《 EVA 》火了,大家紛紛跟著採用出品委員會方式」那麼簡單粗暴。
正如出品委員會模式在電影行業流行一樣,這種方式在商業動畫領域流行,其的核心也是電視台。
早在 93 年,唱片公司 KING RECORD、影碟公司 VAP 和遊戲公司 Media Rings 就組成了「 Tylor Project (タイラープロジェクト)」,主導製作了電視動畫《無責任艦長》,電視版聯合瀨戶內電視台和廣告公司 BigWest 共同出品,而其後影碟、CD 的著作權全部收歸「 Tylor Project 」所有。這是第一部通過出品委員會方式來製作的電視動畫。
之後的 94 年,也是由 KING RECORDS 牽頭,聯合周邊商 INGNI、Movic 及東京電視台以 BS Project 的名義製作了《 BLUE SEED 》。這部作品原本是計劃做成 OVA 的,但是因為《無責任艦長》反響良好,因此改為電視動畫。電視播出權全部讓渡給了東京電視台和廣告公司 NAS ,而影碟及周邊的著作權則全部由 BS Project 保留。這種著作權分配和《新世紀福音戰士》是一樣的(如果你看 TV 版,能看到製作 / 著作標記的是テレビ東京和 NAS )。
95 年就輪到我們熟悉的《新世紀福音戰士》了,這也是第一部通過出品委員會方式製作的原創動畫(《無責任艦長》是小說,《 BLUE SEED 》是漫畫)。連續的成功,加上《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大熱,無疑給了其他資本方很大的動力。
深夜動畫的興起
日本 90 年代的經濟衰退導致了電視台收入下滑,同時,電視動畫收視也在下降,電視台紛紛削減電視動畫的重播次數(當時的電視動畫數量比現在少,會經常重播,熱門作品幾年下來可能會重播近 10 次)。
到了 96 年,東京電視台率先嘗試發展深夜時段的動畫劇集。雖然之前也有不少的深夜播出的電視動畫,但主要是播放一兩集的短篇作品,或者是把 OVA 拿到電視上播出,針對深夜時段製作一整個編播季的電視動畫是首次。
這部開創先河的《妖精狩獵者》比較老的觀眾、或者會去看老片的觀眾應該是知道的。這部作品改編自矢上裕的同名漫畫,講述幾個現代人和一輛坦克穿越的異世界,為了回去原來的世界,必須收集「咒文碎片」。而咒文碎片分散到了各地,並且會貼到女性精靈的身上。於是眾人四處冒險,把見到的精靈剝精光。這個設定放到現在也不落伍,也是很符合我們對於深夜檔動畫的印象。
深夜檔動畫的商業模式和當時主流的黃金檔動畫是截然不同的。電視台在黃金檔播齣動畫主要是靠廣告商贊助來盈利的,所以要儘可能覆蓋全國的電視台(日本的民營電視台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廣播,出了這個範圍就看不到了,唯一能夠全國廣播的電視台是 NHK ),這樣廣告傳播的效果才會好。而深夜檔動畫完全不一樣,是通過向核心層觀眾銷售高價的影碟和周邊產品來盈利的,所以只要讓有消費能力的那部分觀眾看到就好了。
這種商業模式的差異導致了編播策略的改變。深夜動畫不追求黃金檔的動畫的廣泛傳播,往往只會在消費能力比較強、人口比較集中的關東地區播出,只涉及兩三個電視台,多的也不會超過 10 個,與動輒二十多個電視台全國聯播的黃金電視動畫完全不一樣。
獨立電視台出售深夜時段
獨立電視台(日本的電視台因為廣播區域受限,因此會多個台組成「聯播網」,進行新聞、體育比賽之類內容的同時播出。沒有加入聯播網的電視台就叫做獨立電視台)憑藉著更便宜的時段費用和更低的審查門檻殺入了這個市場。
相信不少朋友聽說過「買時段」這一說法。其實真正意義上的「買時段」通常只發生在獨立電視台上面。
對於加入了聯播網的電視台,由於他們的收視率比較高,所以時段是比較值錢的,電視台對於這個時段要播什麼類型的節目會有比較嚴格的限制。通常情況下,是由廣告贊助商出錢,贊助這個時段節目的方式,讓電視台來播出某些節目。贊助商能因此獲得節目播出前和播出後的冠名贊助時段,還有節目中間的廣告時段。
真正意義上的「買時段」指的則是電視台直接把一個時段租給商家,這個時段內只要是合法的內容,就隨你播,電視台不管。最典型會買時段的節目就是那種「不要 998 ,不要 98 」的電視購物節目。收視率比較低、節目比較少的獨立電視台有很多這樣的節目,而買下這些時段的費用比贊助一個黃金檔的 30 分鐘節目要便宜得多。比如黃金檔全國聯播的贊助費高達每月 8000 多萬日元(増田弘道《アニメビジネスがわかる》P45,下同),摺合每集要 2000 多萬的贊助費;關東地區核心台(聯播網中負責提供內容給其他台的電視台,如東京電視台)的深夜檔每月 1350 萬日元;而獨立台的深夜檔每個月只需要 150 萬日元,差別十分巨大。
光碟模式的成立、深夜動畫的成功、廉價播出渠道的出現,幾個因素共同為 90 年代中後期的電視動畫帶來了新的機遇。殺入這個新市場的資本方又紛紛採用了出品委員會模式來募集資金,才形成了採用出品委員會方式製作的動畫出現爆發性的增長局面。
那麼,除了前人的成功經驗外,還有什麼原因使得這些參與者都傾向於使用出品委員會方式製作動畫呢?
常見的集資方式
根據動畫製作公司作品的資金來源,我總結了 4 種集資方式。
贊助型
- 資金來源:贊助商(廣告主、電視台、廣告代理商等)
- 著作權歸屬:動畫製作公司
- 動畫製作公司定位:著作權人
- 動畫製作公司收入:著作權授權
顧名思義,就是動畫製作公司通過贊助商提供的製作經費來製作動畫,製作完成後,把作品的廣播權賣給電視台,以此盈利。早期的電視動畫通過這種方式集資很常見,動畫製作公司除了賣掉廣播權外,還保留了其他全部的權益,算是相當理想的狀態。但是由於當時並沒有太多其他的盈利方式,因此保留的其他著作權用處並不大,加上贊助商能夠低價甚至免費使用作品的要素進行廣告宣傳,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另一方面,贊助商給的製作費多數情況下是無法滿足製作需要去的,動畫製作公司得自己貼錢,在作品製作完成並賣給電視台之前,都是赤字狀態,風險相當大。現在用這種方式製作商業動畫的動畫製作公司應該已經沒有了。
合(獨)資委託型
- 資金來源:委託企業(常見如電視台、廣告代理商、遊戲公司、影視出品公司)
- 著作權歸屬:委託企業
- 動畫製作公司定位:受託製作(就是打工的)
- 動畫製作公司收入:委託製作費、作品銷售分成(如節目銷售、影碟銷售)
目前黃金檔電視動畫的主流方式,深夜檔動畫中,Aniplex 常用這種方式,Cy Games 也獨資出品過動畫。屬於有錢企業的玩法。
通常由少數兩三家企業共同出資,委託動畫製作公司製作動畫,動畫的著作財產權通過委託合同由動畫製作公司讓渡到委託企業手上。動畫的著作財產權由這幾家委託企業共同持有,但通常是各自佔有所屬領域的著作權。
比如說 Aniplex 和講談社合資製作了一部動畫,那麼講談社通常只會要關於出版方面的權利,而動畫銷售、影碟制售、演藝活動之類的權利就不會要。
正因為各自都能拿到足夠大的權利,電視台這種大型企業,或者 Aniplex 這種動畫相關業務很齊全的企業會偏好這種方式。
但是,對於專門性比較強的企業,如果採取這種方式,就會出現很著作權分散(出資企業多,不同的企業各拿一部分)或者浪費(出資企業少,拿到的著作權企業自身用不上)的情況。著作權過於分散的話,就會不利於作品的著作權運營——希望取得授權的外部公司根本不知道要找哪一家出資公司來獲取授權。
出品委員會型
- 資金來源:委員會成員企業
- 著作權歸屬:出品委員會
- 動畫製作公司定位:受託製作,或委員會成員
- 動畫製作公司收入:受託製作時,委託製作費、作品銷售分成;委員會成員時,委員會收入分成
出品委員會方式相較於上面兩種類型的集資方式,最大的特色就是著作權的統一管理。
出品委員會本身是具有民事主體資格的,能夠作為著作權人。因此由出品委員會出資製作的動畫,其著作權就能歸出品委員會所有。委員會通常利用合同確定一家成員企業(或者委託外部企業)作為權利窗口,統一處理對外授權和收取相關費用的事情。
出品委員會運作動畫著作權的收益,則根據各成員企業的出資比例來分配。
正因為統一管理著作權,所以允許更多的企業共同出資,而更多企業加入,每家企業需要出的錢就少了。同時,因為設立了統一的授權窗口,所以能夠把著作權的收益最大化。對於專門性比較強的企業,也能從自己完全不擅長的領域賺取收益,是這種方式的魅力所在。
然而,這種「便捷性」也帶來了不少的問題,後面將會提到。
影視基金型
- 資金來源:基金出資方
- 著作權歸屬:基金管理公司 → 某出資方
- 動畫製作公司定位:受託製作,或基金出資方
- 動畫製作公司收入:受託製作時,委託製作費、作品銷售分成;基金出資方時,基金運作收入分成
這種方式和出品委員會方式類似,由幾個主要的出資方會成立一個基金,同時建立一個「特定目的公司(特定目的會社,SPC/SPV )」,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
這家公司在法律上屬於法人,負責委託製作、管理資金、進行授權、統一管理授權收益。在一個較短的期限後(比如說 5 年 ),這家公司就會進行清算(簡單理解為公司解散,所有資產換成錢),錢按合同規定返回到各出資方,然後著作權多數會去到負責策劃整個影視項目的公司那裡。和出品委員會最不同的一點在於,這個基金是可以向社會集資的。
比如 GONZO 的《甲賀忍法帖》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集資的(當時叫做動畫基金,アニメファンド),基金名稱是「アニメファンド! バジリスク匿名組合」,SPC 叫做「數字動畫項目有限公司(有限會社デジタルか?アニメ?プロジェクト)」。
這種形式對比出品委員會的優點就是能夠募集更多資金了,但是權利分配上沒有出品委員會自由,管理也更麻煩,所以並沒有成為主流。
延伸閱讀:
既然日本動畫公司靠製作委員會制度規避了風險,那為什麼還會有製作公司欠債倒閉?
動畫製作行業不賺錢,是否該由製作委員會「背鍋」?
比如說,疼訊影業,阿李影業,萬答影業共同投資拍攝了一部影片,那麼為了使這部片子順利完成,這三家公司所組成的製片利益集團就是製作委員會。
具體的說,首先由多個公司出資,在分散了資金風險的同時,如果有收益出現的話,也會基於出資的比率進行分配。
對贊助企業來說,每一個作品所需要的資金減少,於是相應的可以參與較多的作品,也比較容易籌措製作的費用。
日本國內電影成功實現了再繁榮,這也是託了製作委員會方式的福,讓製作電視節目的企業能夠更加容易的進入電影界。同樣,近年來電視動畫的數目的增加,也有很大成分歸功於這種方式的引入。這種方式所製作的電視節目基本上沒有核心局參與制作,而採用製作委員會向電視台購買放映時段的方式。如果核心局參與了製作,則會在表示製作單位的時候同時寫上製作委員會和電視台的名字。 轉自百度?(ˉ?ˉ?)比較類似董事會。。
瀉藥這個答案百度百科就有簡單來說就是一部動漫的一眾投資方
以下回答摘抄自搜狗 侵權立刪
「製作委員會方式」是一種在製作動畫和電影時分散風險的方式。此方式起源於日本,在日本已是一種主流的方法。在製作動畫、電影等娛樂作品時,如果作品不受歡迎的話,就存在著背負大量債務的風險。現實中有不少公司因為製作了不受歡迎的電影而遭遇經營危機,甚至破產,兼并。製作委員會方式」即是為了分散風險而想出來的手法。在製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的「Project EVA」和「EVA 製作委員會」成功之後,這種方式迅速的普及開來。
外文名
せいさく いいんかい ほうしき詞語屬性動畫電影投資運作方式羅馬字Seisaku iinkai Hōshiki中文名製作委員會方式基本內容日語原文:製作委員會方式
假名:せいさく いいんかい ほうしき
羅馬字:Seisaku iinkai Hōshiki
製作委員會方式是一種在製作動畫和電影時分散風險的方式。此方式起源於日本,在日本已是一種主流的方法。
概述
在製作動畫、電影等娛樂作品時,如果作品不受歡迎的話,就存在著背負大量債務的風險。現實中有不少公司因為製作了不受歡迎的電影而遭遇經營危機,甚至破產,遭兼并的例子也不少。(史克威爾於2001年發行的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製作委員會方式是為了分散風險而想出來的手法。在製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的「Project EVA」和「EVA 製作委員會」成功之後,這種方式迅速的普及開來。方法
具體的說,首先由多個公司出資,在分散了資金風險的同時,如果有收益出現的話,也會基於出資的比率進行分配。對贊助企業來說,每一個作品所需要的資金減少,於是相應的可以參與較多的作品,也比較容易籌措製作的費用。近年來,日本國內電影成功實現了再繁榮,這也是託了製作委員會方式的福,讓製作電視節目的企業能夠更加容易的進入電影界。同樣,近年來電視動畫的數目的增加,也有很大成分歸功於這種方式的引入。
這種方式所製作的電視節目基本上沒有核心局參與制作,而採用製作委員會向電視台購買放映時段的方式。如果核心局參與了製作,則會在表示製作單位的時候同時寫上製作委員會和電視台的名字。
可能引發的問題
製作委員會方式的大前提是確保收益。因此在選擇作品的時候傾向於選擇容易受大眾歡迎的作品。一些電影評論家認為,這種方式是藝術性低並缺少創新的電影作品增加的主要原因。在製作電視動畫的時候,因為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賣DVD,所以基本上作品只會被播放一次。特別是無線電視的地方台的播放,基本上沒有。如果錯過了節目的某一集,或者從中間開始看而又很感興趣的話,那麼就只能買DVD或者看衛星電視了。(一個極端的例子是,狼與香辛料的動畫特意沒有在電視上播放第七話,如果想看只能買DVD。)
另一方面,由於進行資金籌集工作的廣告代理店的影響很大,所以它們經常佔有較多的收益,反而使製作單位的收益比較小,這也是一個問題。同時,在分散了風險的同時,責任也被分散了。誰來確保作品的質量,發售戰略是什麼,這些關鍵的責任由誰負可能也變得不清楚了。結果就是有些很明顯會失敗的作品也沒有人去修正。
另外,在製作開始以後,可能會有多個有力的出資者介入,使製作現場陷入混亂。另外,主要製作人員,演員和聲優的人選也可能由出資者決定,所以可能會導致作品的失敗。當然這一點並不能說是製作委員會方式獨有的問題。
以製作委員會方式製作的電影
花田少年史 幽靈和秘密的隧道 - 花田少年史製作委員會ALWAYS 三丁目的夕日 - 「ALWAYS 三丁目的夕日」製作委員會
武士的一分 - 「武士的一分」製作委員會
半落 - 「半落」製作委員會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製作委員會
鐵道員 - 「鐵道員」製作委員會
春之雪 - 「春之雪」製作委員會
淚光閃閃 - 「淚光閃閃」製作委員會
日本沉沒 - 「日本沉沒」製作委員會
大逃殺 - 「大逃殺」製作委員會
大逃殺2 - 「大逃殺2」製作委員會
新大雄的宇宙開拓史 - 電影哆啦A夢製作委員會
灼眼的夏娜(劇場版) - 劇場版「灼眼的夏娜」製作委員會
20世紀少年 - 2008 映畫「20世紀少年」製作委員會
以製作委員會方式製作的動畫
電視動畫(特別是深夜動畫的大半部分)也和電影一樣,在表示製作單位的畫面中,或者DVD的包裝上邊,在作品的名稱後邊,用「 原作者/出版社(如果原作是小說或漫畫)/核心局/委員會」的方式來表示。另外也有使用「○○Project」「○○ Partners」的獨立的名義的情況,或者使用作品中存在的組織的名字。在學園相關的作品,這種情況很常見,可以說已經成為一種遊戲。舉例如下:
旋風管家- 三千院家執事部
ARIA系列 - ARIA COMPANY
Kanon(2006年TV版) - 百花屋
AIR(TV版) -翼人傳承會
CLANNAD(TV版)
CLANNAD(第一期);CLANNAD After Story(第二期) - 光坂高校演劇部
幸運☆星 - 幸運☆天堂(らっきー☆ぱらだいす)
涼宮春日的憂鬱 -SOS團
瀨戶的花嫁 - 瀨戶內魚類協同組合
校園烏托邦 學美向前沖! - 聖櫻學園PTA (PTA: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藍蘭島漂流記 - 藍蘭島領主之會(藍蘭島ぬしの會)
魔法老師
魔法老師涅吉!(第一期);涅吉!?(第二期);魔法老師涅吉!春/夏版(OVA) - 關東魔法協會
魔法老師涅吉!~白之翼~(OAD) - 涅吉部
現視研 - 現視研研究會
現視研2 - 漫畫節準備會
不公正抽籤 - 立橋院學園生徒會
幸運女神:各自的羽翼 - 助人女神事務所分室(「お助け女神事務所」分室)
蒼穹之戰神 - 龍宮島役場
犬神 - 犬神使派遣協會
銀河鐵道物語 - 銀河鐵道管理局
×××HOLiC - AYAKASHI研究會
驚爆危機
爆危機 -秘銀會
驚爆危機第二季 - 陣代高校生徒會
驚爆危機 The Second Raid - Full Metal Panic! Film Partners
暮蟬悲鳴時·解 -雛見澤御三家
灰羽聯盟 - 光輪密造工房
向陽素描 - 向陽庄管理組合
Strike Witches - 第501統合戰鬥航空團
十字架與吸血鬼 - 陽海學園新聞部
黑執事- 女王の番犬
K-ON! - 櫻高輕音部
源氏物語千年紀 Genji - 源氏物語千年紀委員會
吸血鬼騎士 - 「吸血鬼騎士」製作委員會推薦閱讀:
※中國動畫缺乏的究竟是什麼?
※請問日本ACG界的輕小說插畫畫風和漫畫畫風,與Galgame畫風有什麼「整體類型」上的區別嗎?
※東方project每一作的音樂是否有什麼獨立的特點?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看動漫?動漫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