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界南北傳分歧爭論中的語義邏輯誤區在哪裡?

佛教界探討法義以經典為準,分歧爭論中首先要明確雙方共同認可的經典(在佛教因明辯論中稱之為共許),然後就依據經典來討論。但有時候會出現即便是同樣的經典,竟然被不同的人拿來作為相反觀點的依據,這是什麼原因呢?


題主你有這樣的認識,恰恰說明你的基礎知識薄弱;

對於佛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這沒什麼奇怪的,事實上南傳北傳誰也不能用邏輯思辨把誰駁倒,甚至對於基本概念,都會有很多的解釋,最後全部歸於「相信」與不相信。

題主你知道共許,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佛陀曾經教導比丘,如果一定要辯論,就辯論「什麼是苦」 「什麼是苦的發生原因」 「什麼是滅苦的正確方法」 「什麼是解脫道跡」,除此之外的辯論都是戲論。

【只要人間尚存四念住的教法,哪怕只有殘片哪怕無人照此修行,也不會有新的佛陀出現】

正確地、自己覺悟了一切諸法,故為『正自覺者』,在無佛之世正確地自己完全地覺悟了一切法且轉動法輪教化眾生之人;佛陀這兩段話,目的在於強調自己是「自覺」,自己覺悟為阿羅漢。

首先要自己獨立覺悟四聖諦、其次清凈地三轉十二行(簡稱法輪轉起),滿足這兩點就是佛陀。

聲聞阿羅漢:通過佛陀所指示的聖道前進從而達到一切煩惱的漏盡者;

我們說阿羅漢的時候,往往說的是聲聞阿羅漢,意思就是非獨立覺悟四聖諦,而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接過佛陀轉動的法輪繼續轉下去,轉動方法就是教授眾生四念住。

因為佛陀很明確的說過,四念住是「一乘道」、「無岔路之道」,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不拐彎,就一定能解脫。

【為什麼有人要淡化四念住】

主要原因是,四念住的教法,是解脫法,對名聞利養的態度是拒絕的,所以那些對名聞利養無法割捨的人,不但自己對四念住也是拒絕的,對宣傳四念住也是拒絕的,不得不提到的時候,就會想辦法淡化四念住,甚至貶低它、用很多東西去掩蓋它。

【佛陀對弟子們有所隱瞞嗎?佛陀是影帝嗎?】

佛陀對弟子們有所隱瞞嗎?沒錯是有的,他曾經抓了一把樹葉說,如來知道但是沒有說的法,就如同樹上的葉子那麼多,如來知道並宣說的法,只有手裡的樹葉這麼少。

但是如果你因為這個就認為有其他道路通往涅槃,你就錯了,因為佛陀接著又說了,他不說的那些法,對解脫沒有幫助,所以他才不說那些沒有說過的法。

成佛又如何,成佛之後還不是要無餘涅槃嗎?繞了一個大圈又回到解脫的道路上去了;也有另闢蹊徑的人,認為可以(想影帝一樣)沒有無明沒有渴愛的在輪迴中輾轉,不得不說這個想法非常的玄幻,這TM已經不是四聖諦了好嗎?無明渴愛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無明渴愛+有生的必死】就是輪迴的真正定義!!!

佛陀不是影帝,他也不是在表演,說佛陀是影帝的把佛陀當作什麼了?騙子嗎?佛陀說到就會做到,說刪號不玩肯定就刪號不玩。

如果一定要說還有更殊勝的佛法,那麼我以為,這更殊勝的,不是如何成為佛陀,而是阿羅漢無餘涅槃之後,五蘊不再生,是不是(涅槃之後)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的邏輯、四生存地、名色、五蘊的 更加厲害的、佛陀也不可描述的境界?。。。然而這個可能比涅槃、成佛更殊勝的更高級的法,對涅槃的達成應該沒有什麼幫助,所以佛陀才說這是無記,解脫了就知道,先見緣起再說吧,沒解脫之前不要想這些沒好處。(這實在是妄想,諸位不要當真,過猶不及要取中道,我只是思維發散了一下下,所謂涅槃之後,恰恰是佛陀讓我們不要去想的東西,很容易把自己繞進去,因為涅槃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先後、出入的,涅槃不能指望用邏輯思維去揣測所謂的正解)


見過月亮的人,你和他說,月亮是彎的,是圓的,他都接受。

沒見過月亮,聽說並且深信月亮是彎的人,你和他說月亮是圓的,他就瘋了;

反之另一種人,你和他說月亮是彎的,他也瘋了。

打嘴炮的,覺得有分歧有誤區的,都是瞎子摸象要麼摸到耳朵要麼摸到尾巴的人,

啥都不說,也沒啥可有分歧,沒啥可爭論的,都是站在一邊看瞎子和大象的人……


南北傳,是不是一個東西的南北分傳,恐怕是最大的分歧……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個現代都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

知道無上正等正覺和正等正覺有啥區別嗎??

請問題主你自己跟自己撕的開心嗎???


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很有趣的這樣雙方辯論的例子:

A方的辯論模式:

先引經典: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雜阿含379經 相應部 諦相應11經)

然後依據經典得出結論: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正覺,正覺是見十二因緣法。

阿羅漢依四聖諦成就解脫,而四聖諦之苦集聖諦就是見十二因緣法,所以說阿羅漢成就了無上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我是分割線 ————————————————

B方的辯論模式:

我們來分析一下經文中的語義邏輯。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雜阿含379經 相應部 諦相應11經)

1、如果「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就「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邏輯判斷句式是 否命題 句式, 即: 如果不怎麼怎麼,那就不如何如何

要注意的是,這種命題不能改變為: 如果怎麼怎麼,那就【一定】如何如何。 是不成立的。

2、【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這個邏輯判斷句式 是正命題, 但卻不是一個 全稱的邏輯判斷句式, 即: 因為我已經如何如何。。。, 所以我 怎樣怎樣。

這個判斷句式 不同於 【只要 如何如何】,【就肯定怎樣怎樣】

結論: 【於四聖諦生眼、智、明、覺】 是 【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充分條件的意思是: 只要 A滿足, 就必定成立B 必要條件的意思是: 如果A不滿足, 肯定不會有B

於是, 如果 沒有 【於四聖諦生眼、智、明、覺】, 那就肯定不會有 【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反過來, 證得【於四聖諦生眼、智、明、覺】者, 【未必是一定】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我是分割線 ————————————————

各位仔細看上面的辯論,同樣的一段經典,

A方用來證明阿羅漢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B方卻認為這段經文並不能證明 阿羅漢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覺得,B方提出的 全稱條件判斷邏輯 的問題 是個要點,是個關鍵。

他所表達的,其實是下面這兩句,到底有什麼區別? 哪一句對?

句式一:

釋迦摩尼證了四聖諦,所以後來他成佛了。 (類似的句式: 【只有】你證了四聖諦,你才能成佛)

VS。

句式二:

【只要】釋迦摩尼證了四聖諦,他就成佛了。

我認為,第二句並不是經典所表達的意思。

如果南傳的朋友們要反駁這一點,可以去經典中尋找和對比這樣的句式看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最近知乎佛教話題下的討論較冷清?
什麼是大悲心?
阿含經里「四念處」和「四正勤」有什麼聯繫?
普賢菩薩的大行,就是行動的意思嗎?
南傳佛教弟子說大乘佛教非佛說是妄語嗎?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