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天道》中說鐘鼓之音是樂之末也,那麼樂之本是什麼?

「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詳在於臣。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賞罰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禮法度數,形名比詳,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樂之末也;哭泣衰絰,隆殺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


謝邀,禮記中的樂記是最先要讀的四篇之一。讀了您就知道了。

"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

人心感物,再運精神,動心術,則鐘鼓干戚之音容從樂而出也。實則誠於中,形於外,自有音容相隨。是故先王作樂以興教化。樂之於先王,內外本末通達也,而於子休先生所言之時代。內不感物而強作音容,何故?不誠,不誠於中,感物之功不純也。樂之本末,古今皆同。然則,時過境遷,人不得其誠,則諸子似各有所重也。

《莊子天道》本文里寫出了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

虛靜恬淡無為者,必先達之以誠。誠者,天之道也。

樂之本者,感物以誠,則虛靜恬淡無為。

《天道》後面繼續寫了:

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齏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兩廂對參,不用再多解釋啦哈。

-----

@我眼望不著

重心在誠,不在樂。


《齊物論》: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陵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子游曰:「地簌則眾竅是已,人簌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簌。」子綦曰:「夫天簌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樂之本在其精神。此處莊子以本末論來反對世間流行的禮樂文章,認為這些都是妨礙人心自由的障礙。


無為為樂


大音希聲.


推薦閱讀:

參加過十日禪修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道家稱,人的身體里有三屍神,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為什麼修道之人要阻止他們上天彙報?
悟道和得道有多大距離?
個人對得道學說很有心得和體悟,怎樣轉換成金錢呢?
《老子》中「道」、「德」、「名」三者分別是什麼?有什麼聯繫?

TAG: | 道家 | 莊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