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物進化論的疑惑?
我是高中生,可能有些觀點不太正確,希望各位能指出
按照教材和老師講的,生物進化是靠可遺傳變異獲得新的性狀,那些進化出優秀性狀的個體在生存鬥爭中處於優勢然後通過繁衍後代將那些基因傳遞下去。我想問的是一 進化是漸變漫長的,需要多代的積累,而其中某一個體就突變了一點,無法讓它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那個基因和其他個體的正常基因被保存下來的幾率是差不多的,那麼基因就難以積累,種群也難以進化出優秀性狀。比如人的腦容量的增加,從猿到人,腦子不是一下子就變大的,有隻猿基因稍微突變幾個,它也不會變聰明多少。而且我也看到一個說法,人的腦容量增加是由於學會利用工具和火之後食物的來源更豐富,營養更完善,所以腦子變大了。這好像和進化論的觀點不怎麼相符。二 蟲子繁殖快,子代多,按理說它們進化的速度應該很快才對,可是它們在自然界中並沒有處於主宰地位。三 隨著人類科技發展,社保制度完善人道,和平主義逐漸被接受,那些比較弱的個體也能存活下來,那麼優秀基因就無法被篩選出來,這是否意味著人類不會進化了。
希望大神解答謝謝
謝邀
很精彩的問題。我一一來解答。你高中老師的觀點,大體上是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正確,但是不完備。提前說明:現代的進化論是很多理論的合體,達爾文進化論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而非全部。(雖然大部分人把二者混為一體了)
——————————一、進化優勢獲得—————————— 其實你這裡是兩個問題,我來分別解答1,點突變和競爭優勢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上世紀就有人提出過,並且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實現突破,成為了達爾文進化論的最大挑戰之一,這就是木村資生的「中性進化理論」
什麼是中性進化理論呢?木村認為:在分子水平上,大多數進化改變和物種內的大多數變異,不是由自然選擇引起的,而是通過那些選擇上中性或近乎中性的突變等位基因的隨機漂變引起的。他說,能夠在一個種群中保持或達到較高出現頻率的所有遺傳突變,幾乎都是選擇中性的,這些突變從適應的角度來說是中性的,談不到什麼有利或有害。在環境中,基本上無法察覺,它能在一個種群中以不顯現的方式傳遞,這一過程又被稱為隨機遺傳漂變
這個理論是用數學推導出來的,驚為天人,可惜當時不受認可,所以沒拿諾獎(那個時候大家正在興奮DNA雙螺旋以及相應的分子實驗進展,比如sanger兩次測序拿了兩個諾獎)。現在已成為現代生物學,尤其是分子進化的金標理論之一。
2、突變並非是均勻的
我之前闡述過這個內容,這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結果。詳細的介紹請移步如果從古猿到人的進化是連續的,那麼在意識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覺醒的,並認為他已經不是古猿了,而是人類? - 李雷的回答我這裡簡單說一下從理論上講,DNA分子上每一個鹼基都可能發生突變,但實際上突變部位並非完全隨機分布。DNA分子上的各個部分有著不同的突變頻率,即DNA分子某些部位的突變頻率大大高於平均數,這些部位就稱為突變熱點。這就證明,這些突變,並非是隨機的發生,更不是漸進的積累,而是存在一個突變頻譜,有些地方,很容易突變,有些地方,不容易突變。
就像下圖是chr6的一個頻譜,其突變頻率目前已經證明MYH16,MCPH1,ASPM,5q23.2-33.1,ARHGAP11B,IL3,HMGA2 這些基因上的一個突變會極大的改變人的腦容量。
比如肌球蛋白重鏈16(MYH16)2004nature的一個封面文章,MYH16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致使人類頜肌生長放慢,從而極大地減輕了對顱骨的束縛,使顱骨從此獲得了解放,大腦有更大的生長空間,人類最終進化成了大腦容量大、下巴肌肉少的現代人。至於關於腦容量和熟食,我之前已經反駁過這個內容了
人變聰明是和吃熟食有關嗎,那如果一直喂猩猩吃熟食好多代以後它們會變的像人嗎? - 李雷的回答關於進化,一定要記住:突變在前,選擇在後。並不是說你吃熟食變聰明了,而是你變聰明了,然後更愛吃熟食了(用火)人類用火的主要目的在於:1,保暖。這是火最大的意義之一。正是因為有了火,人類才可以抵抗四季溫度的變化,從而實現全球的遷徙,更躲過了幾次大的冰期而存活。
2,防禦。在原始社會,自然界對人類最大的威脅,除了本身的疾病,就是那些捕食者。而有了火,人類可以驅散猛獸,從此,猛獸們不懂夜的黑……3,熟食。熟食是火帶來的一個重要的產品,不過在原始社會,與其處心積慮的考慮如何烤熟食物,還不如去想著如何開發新技能去捕獵。————————二、蟲子進化問題————————蟲子繁殖快,子代多,按理說它們進化的速度應該很快才對,可是它們在自然界中並沒有處於主宰地位。
其實這麼說吧,進化的目的,並非出於主宰地位,而是適者生存。就像我前兩天提到了水熊蟲的問題,無論如何,它都是超級頑強,但是,它卻不是自然主宰。
其實,更進一步,你可以把這個認為是一個邏輯問題。
藍藻的繁殖速率和突變速率十分快,那麼,他的進化速度快不???快,那是相當的快。不然這個多彩的世界怎麼來的???可是,當它進化出一個跟它不一樣的生物的時候,打個比方,辭藻,那麼,我們就命名為新的物種了。辭藻和藍藻。你的眼裡看到的是藍藻沒動,其實人家早就變了,變成了吃棗藥丸!————————三、人類進化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回答過……人類停止進化了么? - 李雷的回答簡述如下:進化,分為兩部分,素材和選擇。大部分人關注的是後者,事實上,前者才是關鍵。素材是必要條件,而選擇則是造成結果的一個緣故。現代科技的進步,恰恰擴大了這個基因庫。下圖是一個人口變化圖,你可以看到,人類總數在急劇增加,這意味著, 這個總基因庫越來越大,和平時代,我們可以面對一切,但是,危機時代,那麼,這些基因庫,將是一個巨大的資源。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刻地球是什麼樣子的,所以,你無法預言未來的哪個基因會是優秀的選擇。我總結如下,科技進步,對於進化,有如下作用
第一,避免了過多的基因流失過去,由於醫學不發達,導致大量的人類死亡,那麼,他們很多優秀的基因都無法遺傳下去了,這是人類基因資源庫的巨大損失。在古代,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1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2 外傷injury 3感冒(common cold)Ancient Diseases比如天花,鼠疫,霍亂,瘧疾等,基本上在現代醫療條件下,很難大規模爆發了,一次黑死病,可能讓歐洲大量的達芬奇全死光了。尤其是天花,更是被徹底消滅了人為什麼很少得許多現代疾病? 而醫學的發達,使得這些基因可以完全遺傳下來,這就是巨大的進化力量第二,保證了更多的基因傳遞由於醫學發達,使得人均壽命越來與長,所以,更多的有效基因可以被遺傳下來。古代,人均壽命可能只有35以下,這樣,很多人性成熟後還沒來得及生育就死去了,而且那個年齡段,人類生殖尚未結束(女性絕經時期約為45-55,男性無限制)第三,擴大了種群數量由於現代醫學的進步和糧食問題的解決,人類數量越來越大。而種群數量的擴大,對人類意義非凡,這意味著,我們的多樣性是越來越龐大,我們的基因庫的規模也是呈現一個快速增長。未來,使得我們對抗自然界危機的能力也越來越大(種群數量是一個進化上的非常關鍵概念,只有種群足夠大,生物規律才可以實現,而小群體,即遺傳漂變,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如果一個幾千人的群體,這個群體太小,突然遇到一場瘟疫,全掛掉,而幾十億人,則沒關係,這就是為什麼現代很多疾病,SARS,禽流感,埃博拉,甚至艾滋病,依然對全人類沒造成根本性傷害,而澳洲和美洲土著大量死於瘟疫)
第四部分,未來人類進化將實現飛躍由於生物學的進步,特別是基因編輯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類對進化的干預能力越來越強,我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漫長的自然突變和自然選擇了,我們選擇了直接編輯基因從定點突變技術,到轉基因,到目前基因編輯,我們對基因的處理越來越得心應手最新的crispr技術,更是讓我們可以隨意處理我們的基因,所以,我們的進化會走上快車道。2015年,首次編輯人類胚胎DNA——中山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CRISPR/Cas9酶複合物注入胚胎中,這會在特異的位點結合併拼接DNA,用於改造了導致一種潛在致命血液疾病——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最後的話——————看到大家對生物學的思考,我很欣慰,越多的思考,越多的進步,全民的提高才是真的提高。所以,我也在知乎上寫了很多生物學的答案。基本上涉及到了進化論的方方面面,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作為高中生能問出這樣的問題我深表敬佩,以下是我的回答,限於所學,未必正確,謹供參考.
1. 這個涉及到人類群體遺傳學和適應度(fitness)的概念:
假定智商有一個主要基因控制,突變使智商增加10%,一代之內沒有明顯效應,累積10代20代就會有顯著效應。第一前提是這個高智商的基因攜帶者以正常的幾率將這個突變傳遞到後代。第二前提是智商增加不會有負影響,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一個反例。肌肉發達,本來是好事,喜歡動武結果死的快反而變成壞事。所以很難界定一個基因突變是不是真的會提高fitness。跑題一下,孔子一人得道,結果後人眾多,孔夫子的基因就被有效傳遞下去了。2. 你需要了解基因組大小和點突變的概念。小蟲子基因組小,編碼蛋白質的基因數少,這個就像樂高積木一樣,數量少了,變來變去就是那幾個花樣。人的基因組大,可以玩的花樣比較多。點突變不會增加基因組大小,原核生物變來變去,基因組大小不會發生顯著增加,也不會變成高等多細胞生物。
3. 舉個反例,北美印第安人中白化病患者因為經常呆在部落裡面有機會和女孩接觸,所以還是能繁衍後代,但是不代表部落中的女孩會優先考慮白化病患者作為配偶來生育下一代。希望後代更健康,更聰明,更強壯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基因存在,但是不一定表達。
想像一下,我們的基因是一個程序,由一個很爛的程序員維護著。有一天程序員心血來潮寫了一個基因,能夠豐富神經元的密度一倍,大大提高了腦的運算效率,但是呢,需要佔用更多資源,蛋白質的消耗提升了5%。今天這個基因上線了。明天市場經理就找來了:現在是冰河期!我們從哪裡找著5%的蛋白質,用戶都反應營養跟不上,把蛋白質都放到抗寒上去!不過程序員不樂意,抗寒基因我現在寫不出來,剛剛寫好的豐富神經元基因刪起來又很麻煩,所以先把豐富神經元基因的注釋掉,反正1g安裝包大了1kb用戶根本看不出來。但是這個程序員菜啊,市場要他寫的抗寒基因寫不來,只能隨便寫點東西試試看管不管用。後來程序員磨磨蹭蹭寫了一個血管構造的基因,勉強有點抗寒的效果,就這麼上線了,避免了公司被冰河期淘汰掉。
冰河期結束了,血管構造的基因也成了累贅,也被注釋掉了。
程序員琢磨著,現在資源這麼少怎麼也得搞個提高營養吸收的基因吧,然後寫了半天還是沒寫出來。就在這時候,市場經理有衝進來了,一邊跑一邊喊:變天啦變天啦。有人開發了一個叫「用火」的硬體,營養吸收提升了50%,資源一下子用不完,可以隨便加功能。程序員一聽:這可好啊,把之前注釋掉的各種玩意都開出來了。先開一個得意之作豐富神經元,然後發現腦部供氧跟不上,沒事前面不是有一個血管構造的基因么,來給大腦供血。總之就是把之前注釋掉的亂七八糟基因七拼八湊,隨便拼唄。
嘛,其實寫了之後發現很多人不知道基因不一定表達。
舉個常見的例子:隱性遺傳病大家都聽說過吧,只有在純合子的時候病症才會表達。
也就是說這個致病基因一直都在攜帶者染色體內,只有兩個攜帶者生下純合子的孩子時,孩子才會表現出病徵。而基因的表達與否其實是受很多要素影響的,例如基因本身的開啟和關閉,後天的環境矯正等等,也就是說基因沒有大家想得這麼精密一行代碼一寸金,反而裡面有很多意義不明的獨立行和注釋,隨著基因的不完全複製和錯誤複製任意組合和開閉。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群愉快的小矮人生活在一個星球上,星球上有一個自然現象就是個子超過1.6就會死。
而小矮人之中有一個神秘的基因就是連吃三根胡蘿蔔身高就會立刻變成1.7。那麼,請問這個神秘又智障的基因會不會滅絕?不會,因為小矮人吃不到胡蘿蔔。相反的,就算有胡蘿蔔吃,矮人也會不吃胡蘿蔔甚至每次吃兩根來避免死亡。只有當環境變得「不得不吃胡蘿蔔,一次必須吃三跟」時,這個基因才會變成影響基因延續的大問題,才會減少直至滅絕。這就是為什麼過敏體質可以一直存在至今。反過來看,身高就是腦容量,胡蘿蔔就是熟肉中易於吸收的蛋白質。小矮人就是在發現了胡蘿蔔之後,長高的基因才得以表達。嗯,前人答得差不多了,來扯扯閑話。
想起一個有趣的例子:「為什麼獅子沒有在背上進化出一挺機關槍呢,這樣噠噠噠一掃相比狂奔圍獵不是更有優勢嗎?」我覺得題主沿著自己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反駁這個論點。其實也可以做個類比吧,化學反應的「熱力學穩定性」和「動力學穩定性」。另外可以接觸一下「選擇壓」和「適合度」的概念了呢。很多初學者見到進化論眼前一亮以為找到了萬金油到處抹,然而很多時候這鍋進化論才不背呢。
至於人的進化和肉食熟食的關係,政治課本已經告訴我們了。任何東西都是相互作用的。大腦雖好但卻消耗著人攝入30%的葡萄糖和50%的氧氣,除了葡萄糖和酮體的有氧氧化其他什麼都吃不得,嬌貴又矯情的傢伙。肉食帶來的豐富營養使人的大腦發育,人大腦容量增大智力提高才能學會打制鋒利的石器來掛下屍體的上的殘肉和打碎骨頭吸食骨髓。應該更可能是一種不斷的相互作用不斷的正反饋,而非絕對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而熟食的意義在於時我們的祖先很大程度上擺脫了病菌和寄生蟲。
基因「好」和「壞」也並不是絕對的。其一環境不是絕對的,我們現在吐槽「一胖毀所以」,但在食物短缺的年代能積累其脂肪是多麼重要啊。其二就是生物能不能生存是對一種綜合考量而非單個指標的考察。比如雄鴨靚麗的羽毛會引起異性注意又會引起捕食者的注意,羽毛越是靚麗也可以反映出這個地區的鴨不會面臨太多天敵的捕殺,生存壓力更小。再比如大部分亞洲人大汗腺基因突變沒有了濃烈的狐臭,但卻導致了產後乳汁分泌不足。
准大二化學狗,輕拍我以前好像回答過類似話題,討論到人類是否不再進化,我的觀點是仍然在進化。
最近又看了一篇論文,放上來以供大家參考:清代家族人口繁衍研究——兼論支脈重構在微觀歷史人口學中的應用 來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作者:陳 熙 節選如下:【摘要】:基於家譜資料的微觀歷史人口學研究已經證明。清代人口繁衍處於高出生、高死亡階段。耍幼兒存活率極低,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0歲左右。這種人口繁衍的體系對中國傳統家族理想造成嚴重衝擊。家族現念對中國傳統社會影響深遠。家族人口繁衍昌盛、香火延續不絕成為民眾的普遍理想。然而在高死亡率面前。不僅幾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缺乏實現的人口條件,而且絕嗣現象也普遍存在。依據《松源魏氏》和《海寧查氏》兩部家譜人口資料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經歷了從清初到民國初年兩百餘年的生存競爭後,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擁有自己的後代,保持香火不斷,而其他大多數人都陸續絕嗣。後世為數眾多的子孫可能僅是極少數祖先的後代。不同支脈間人口繁衍的機會極不均衡。家族人口繁衍的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巨大的落差。「支脈重構」方法的提出。為微觀歷史人口學研究開拓了新的思路和研究範疇。 。。。。。。。。。。。明清時期中國人口體系中的高死亡率和低預期壽命極不利於人口繁衍和大家庭的維持。李中清等根據遼寧戶籍登記資料發現。清朝l一5歲年齡組男性人口的預期壽命是35,9歲,女性是29歲【2】。即便到1920年代。中國農村人口的出生預期壽命也僅僅為24。2歲【3】。根據寇爾一德曼的模型生命表,在出生預期壽命為30歲的情況下。40%的人會在10歲前死亡。50%的人在20歲前死亡,這意味著近半數的人在進入婚姻狀態之前就死去,無法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一般認為,大家庭是傳統中國社會的主要家庭形態,然而基於家譜數據的微觀歷史人口學研究結果卻表明,大家庭只是一種缺乏現實基礎的假象。由於人均壽命較短,多代同堂難以實現,核心家庭才是傳統社會佔主導地位的家庭模式【7】。 。。。。。。。。。。。。。。。。。基於上述考慮,本文選定《松源魏氏宗譜》中的第二十世汝字輩作為起始世。魏氏第二十世共有169個男性,以他們的嫡系子孫為各自的後代,各自成為一個獨立的支脈,組成169個虛擬的支脈。作為基本研究單位。第二十世中最早出生的時間是清順治七年(1650),作為觀測開始時間;1917年是第五次修譜時間,作為結束時問。期間魏氏宗族共生育了1360個男性。選定《海寧查氏》中的第十三世克字輩作為起始世。查氏第十三世共有562個男性,以他們的嫡系子孫為各自的後代,則組成562個虛擬的支脈。第十三世中最早出生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為了便於計算,將查氏的結束時間也選取為1917年,期間查氏宗族共生育7648個男性。 三、支脈之間的生存競爭 從1650一1917年,魏氏和查氏兩個家族都處於逐步擴張的狀態。人口持續累計增長,家族規模不斷壯大。魏氏在1650一1770年間每十年新增男子數從初期的8人逐漸增加到50人左右,1770年之後每十年新增男子數穩定在60人左右。查氏在1650一1770年間每十年新增男子數大致在100—120人左右,並呈波動上升的態勢,1770年以後,除了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天國戰爭波及海寧,造成查氏家族人口大量外遷避難與損失外,查氏宗族每十年新增男子數大致在200人上下,規模持續擴大。 儘管兩個家族新生男子數在穩定增加,家族規模不斷擴大。但這絕不等於各房、各支的人口都在擴大,實際上新增的人口在各個支脈之間的分布極不均勻。在起始年1650年,兩個家族731個支脈都只有一名男子作為各個支脈的一世祖,各支脈在起點上是公平的;但競爭開始之後,有些支脈繁衍昌盛,人口逐漸增多,而有些支脈則逐漸絕嗣。每經歷一代,都有一定數量的支脈被淘汰,而最終能夠勝利走到終點1917年的支脈只是少數。圖1 松源魏氏匆海寧查氏支脈存活率 如圖1所示,隨著世代的推移,兩個家族都經歷了相似的存活支脈遞減的過程。松源魏氏在經歷第一代繁衍後。淘汰了43,8%的支脈,即有超過四成的支脈絕嗣;至第二代則淘汰了62,13%的支脈,第三代淘汰了71,60%。可見,三代之內,松源魏氏的大多數支脈的香火已斷,成為絕脈。支脈被淘汰的速度非常快。之後由於存脈的總數較少,因而絕嗣的速度逐漸放緩。能繁衍至第5代的支脈,大多數已經成為魏氏家族中的人丁興旺的大支。延續香火對於這些大支而言。變得相對容易。直到最後觀測時間1917年,初期的169支脈中的86,39%已經先後絕嗣。這就意味著,在經歷267年的繁衍競爭之後,最後只有13,61%的人能夠有自己的嫡系後代。海寧查氏經過8代繁衍以後,存脈77,佔13,7%,絕脈485。佔86,3%。由於查氏在清代是海寧望族,人口規模遠比松源魏氏大,因而其支脈消亡速度比松源魏氏慢的多,然而經過8世的競爭之後,也僅有13,7%的支脈存活。兩者下降的趨勢也大致相同,可謂殊途同歸。 以上兩個家族的分析結果與趙中維運用CAM,SIM方法進行的微觀人口模擬實驗的結果相近。在趙中維的實驗中,3000人經過9代的繁衍後,只有398人有自己的後代。傳嗣的比例也僅有13,27%【16】。由於每個家族人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上數據並不能直接推廣到其他人口,但是可以反映人口繁衍的大致趨勢,即傳嗣的難度很大,絕嗣現象普遍存在,傳宗接代的使命對於大多數人都是難以完成的。 根據對家譜世系圖的觀察,一個支脈如果人數小於5人,那麼該支脈大多在三世內斷絕。松源魏氏5人及以下的支脈占支脈總數的74,56%,海寧查氏為65,84%,所佔比重相當可觀,但是這些小支脈所擁有的男性人口卻很少,松源魏氏5人以下的支脈擁有的男子數僅佔總男子數的17,57%,海寧查氏為33,7%。這些人丁稀少的支脈在競爭開始不久便面l臨絕嗣危險。 在8代左右時間範圍內,那些人數能達到26人以上的支脈。則往往成為大支大宗。屬於繁衍過程中的勝利者,這樣的大支脈儘管數量少,但是所佔男性人口卻相當多。松源魏氏超過26人的大支脈雖只佔支脈總數的7,69%,卻擁有男性人口總數的70,01%,海寧查氏12,63%的大支脈佔有男性人口總數的67,9%。松源魏氏男子在支脈間分布的基尼係數是0,72。海寧查氏為0,66。可見,男性人口在各個支脈之間的分布是極不均衡的。這說明。在家族繁衍過程中,少數優勢支脈逐漸繁榮,呈現不對稱地壯大起來。佔據了大量的人口,而其他大量的劣勢支脈則逐步走向絕嗣。。。。。。。。。。。。。。。。。。。。。。。。以支脈為研究單位的新視角,使得研究清代家族人口繁衍規律。檢驗延續香火的理想與絕嗣現實成為可能。松源魏氏和海寧查氏的支脈繁衍過程表明,。在死亡水平深刻地塑造著人口體系。流行病和饑荒仍頻繁地造成嚴重的人口損失的情況下,清代人口的繁衍就極可能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家族中那些佔據更多資源和聲望的人能夠提供較為充足的營養、清潔的住所以及較好的醫療衛生條件。尤其是在爆發大規模流行病和饑荒時,具有相對較強的應對能力,降低死亡水平,將自己的後代延續下去。這種優勢會被逐步累積和放大,使得他們的後代規模不成比例地膨脹,逐漸佔據了家族中人口的主體部分。而那些大多數的弱勢人群則逐步被排擠和淘汰,最終絕嗣。人口繁衍的機會在不同支脈、不同群體之間是極不均等的。根據上述的繁衍過程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測:民國初年兩個家族的眾多人口,往前回溯兩百餘年,僅僅是清初十分之一的人的後代。那麼若將時間再往前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就極有可能僅是若干位、甚至是一兩位共同祖先的後代了!推而廣之,今天中國極龐大的人口可能僅是幾千年前少數祖先的後裔,那麼華夏民族起源於若干共同的祖先就有可能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這是在非大戰亂的年代,兩百多年,淘汰率超過八成(此文中只考察男性後裔,按照文章中推測女性後裔人數肯定要低於男性後裔,那麼總的淘汰率大概有七成)現在么有那麼高的死亡率?那麼就看生育率啦!也一樣!假設三代都獨生,每一代生育孩子的可能性為90%(這真不低了),那麼三代之內不絕後比例為0.9*0.9*0.9,大概七成,約莫有三成是絕後了。謝邀
一 進化是漸變漫長的,需要多代的積累,而其中某一個體就突變了【一點】,【無法】讓它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那個基因和其他個體的正常基因被保存下來的幾率是【差不多】的,那麼基因就【難以】積累,種群也【難以】進化出優秀性狀。比如人的腦容量的增加,從猿到人,腦子【不是一下子】就變大的,有隻猿基因稍微突變幾個,它也不會變聰明【多少】。——請先分清0.0001×10000和0×10000的區別。
而且我也看到一個說法,人的腦容量增加是由於學會利用工具和火之後食物的來源更豐富,營養更完善,所以腦子變大了。這好像和進化論的觀點不怎麼相符。
——進化論從來沒有說基因是決定性狀的唯一因素,請翻開生物書,找到所有包含「基因」和「環境」這兩個詞的句子然後把它們讀一遍
二 蟲子繁殖快,子代多,按理說它們進化的速度應該很快才對,可是它們在自然界中並沒有處於主宰地位。
——天哪蟲子還不夠「主宰」??你知道地球上昆蟲的物種數目、個體數目、分布範圍有多大嗎?!
三 隨著人類科技發展,社保制度完善人道,和平主義逐漸被接受,那些比較弱的個體也能存活下來,那麼優秀基因就無法被篩選出來,這是否意味著人類不會進化了。
——會進化,但是1.這種進化適應的不是自然環境而是社會環境2.有的進化(準確地說是演化)是無利無弊的3.人類不再依賴進化才能立足於地球,你應該為此感到自豪。你的問題非常好!1、關於第一個問題,進化的核心觀念是適應。一般而言,在環境沒有太大變化時,物種遵循的是演化穩定策略/ESS,傾向於穩定,淘汰基因變異/通常有害。另外,所謂「進化」或新物種的產生,絕大多數都不是通過漫長的漸變,而往往是由於環境激變,在若干代里突然產生,並快速穩定下來。特定基因的表達,需要某種選擇壓力的觸發,由此→智力,體力的不斷強化,物種的軍備競賽,有一個分支學科叫作演化博弈論。人類/智人種,正是因為智力上的些許優勢,消滅了同時代腦容量更大的尼人,還有更原始的直立人。2、蟲子,你大概是說微生物或節肢動物。它們的確在自然界佔據了主宰地位。演化的速度也非常快,若干代後,子代就會有明顯不同。進化/演化,不是所謂的從低級到高級的線性進程,而是為獲得更高適應度的輻射。3、弱的個體也可能意味著更高的智商,更高雅的藝術感;並非一定是粗壯身材有大JJ的人,才算是優秀基因。這個問題依舊與適應相關。沒有環境的激變,人類傾向於穩定。況且,人類個體與個體間的生理/心理差異,遠遠小於土狗/純種狗的差異。
很有趣也是很重要的問題。越是相關專業的我越不敢妄言,提幾個點有興趣可以自己延伸閱讀。
1. R. A. Fisher在上世紀初就提出了一個問題——evolution到底是大步走還是小步走的?就是說,性狀的改變是每次變化很巨大,還是一點一點地改變的?我認為目前還沒有定論,或者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 關於generation-time effect,Sewall Wright晚年在U of Wisconsin Madison,當年James F. Crow帶Chung-I Wu拜訪他老人家的時候,Sewall不相信中性演化(Neutral Evolution)假說,他說「如果中性演化是對的,那麼繁殖快、generation短的生物(比如老鼠)相比於繁殖慢、generation長的生物(如人類、猩猩),它們的evolution rates應該是更快的。Chung-I後來就證明了這個是對的。同樣的還有「male-driven evolution」假說,他也證明了是對的。
3. 現在有個social evolution方向,不少是做modeling的,結論還是很有意思的。但就題主的問題來說的話,人類其實近萬年來受到極強的natural selection,尤其是在免疫相關的基因(當然還有金髮碧眼這種性狀也是……)。關於未來嘛,我沒有那麼樂觀覺得未來會是一片大同。
Evolution好玩的東西很多,爭論也極大。就像Darwinian Evolution和Lamarck Evolution,國內高中課本直接說Lamarck的獲得性遺傳是錯的。但是這個在美國可是一直爭論不休的,雖然Lamarck一派自孟德爾分離定律被重新發現後聲音不再是主流,但是隨著表觀遺傳學等新的發現,也許某一天就捲土重來了呢(C. H. Waddington 1942年在nature發表了一篇迄今影響都很大的文章,就是支持Lamarck Evolution的)。我試著回答第三個問題,即人類現在是否還在演化,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現在人類的演化不僅體現在個體生理心理的意義上的演化,更多的是表現於社會整體的演化之上。
有著非常強烈的社會合作分工意識的社會性動物主要是一些社會性昆蟲和大中型哺乳動物。這兩類之間有很大的區別。當我們扒開一個螞蟻窩我們所發現的這個社會是通過生殖能力的壟斷和特化的生理結構來實現的,相反當我們扒開一座人造山我們能看到一格一格的房間和之間的走廊這樣悲劇公地,人類是最討厭同類又不得不依賴同類的動物。我們人類社會的穩定性並不依賴對個體生理結構方面的控制,或者說我們人類社會的結構雖然是在人類個體生理的基礎之上但卻還有其他東西作為準則,比如貨幣、法律這些調節上億規模人類的方式。
變成這樣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個體的生存變得越來越容易,這種容易主要是有兩方面相互作用的原因,一是我們的生產力越來越高,二是我們的社會合作與分工越來越高效。
生產力越來越高的一大表現是工具,事實上工具的出現大大地限制了人類生理方面的進化,這很容易想到,一開始人類是用手挖土,本來手可以演化成鏟狀,但人類之後學會了用鍬...鍬用著磨手,人類本還可以演化出厚厚的手皮,但人類之後學會了戴手套...其實一直用手套和鍬其實還可以把人演化成高效的體力勞者,但後來人類造出了挖掘機!並組織了類似藍翔技工學院的組織
也就是說我們用工具的發明和改進演化代替了目的在於通過改造自身來生存的生理結構的演化,我們本身的生理結構變得越來越方便於使用工具。而且人類這種動物對地球是具有極高的適應性的,草食動物只能活在長草的地方,肉食動物只能活在有食草動物的地方,其實也就是長草的地方。而人類雜食、無發情期、變態的耐力、合作分工和工具能讓我們跑到世界各地並生存下來。這種本身的完備性就已經阻止了環境對我們的改造,而是我們改造環境了。同時大量人類個體的存在和他們之間頻繁的每時每刻的交流也逐漸阻斷了地域間的隔閡,同時也就阻止了個體間生理上差異性的演化,當然這是黃黑白三大人種形成後才明顯呈現出的狀態。生物界中基於單個機體的生理功能的對環境改造的能力演化到人類這個程度就已經達到了最大的飽和,社會的產生使生產力不再依賴於個體,但也帶來了大量的分配問題,一系列社會制度、結構和觀念正在來源於此。社會並不是在你我之上或包含著你我的存在,而是在你我之間的間質,社會規律是經人化的自然規律。只是人類個體越多之間的交流越頻繁社會就會越來越龐大越來越非人化以至於達到今天看似包住人類的程度。
人類的生理進化還在社會整體中繼續,這體現在除了維持或更進原有的維持社會整體存在的基礎生理能力外,更多的是體現在對其他個體的活動和對社會整體的保養維護或者是破壞之上。謝邀。
首先讚賞題主,能安然存活於現行教育制度下,又能不隨波逐流,獨立思考。一 進化是漸變漫長的,需要多代的積累,而其中某一個體就突變了一點,無法讓它在競爭中獲得優勢,那個基因和其他個體的正常基因被保存下來的幾率是差不多的,那麼基因就難以積累,種群也難以進化出優秀性狀。比如人的腦容量的增加,從猿到人,腦子不是一下子就變大的,有隻猿基因稍微突變幾個,它也不會變聰明多少。而且我也看到一個說法,人的腦容量增加是由於學會利用工具和火之後食物的來源更豐富,營養更完善,所以腦子變大了。這好像和進化論的觀點不怎麼相符。
關於腦容量問題, @殺生丸 前輩已經回答得比較完備了。進化有漸變式和跳躍式,題主所言理論我在幾年前的《人類簡史》上也曾看過,然而影響性狀的不止環境一個因素。
二 蟲子繁殖快,子代多,按理說它們進化的速度應該很快才對,可是它們在自然界中並沒有處於主宰地位。
題主認為要是一個物種要是佔領地球,會憑藉什麼呢?體型?還是數量?若是前者,你可以參考我發過的回答「如果僅從理論上考慮昆蟲進化以後可以長到多大」;若是後者,昆蟲絕對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類群之一了,飛天遁地無所不能者不盡其數,鞘翅目下36萬個種類(如果我沒記錯)在動物界中當屬翹楚。
三 隨著人類科技發展,社保制度完善人道,和平主義逐漸被接受,那些比較弱的個體也能存活下來,那麼優秀基因就無法被篩選出來,這是否意味著人類不會進化了。
還是社會價值觀的選擇問題。憑藉什麼來評定和區別弱者呢?是智商,還是體型?借青蓮居士一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
地球漫長的地理尺度上,在每一個時期都有某一類物種應運而生,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優勢種群。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這樣的規律放在人類社會中同樣適用。
正因為如此,才成就了馬克思老人家的偉大。@李雷 已經描述的很完善了。我只有幾點想補充提及一下。
關於(1),除去人腦的例子,感光,胎生這類「開掛式」的基因都極有可能是「漫長穩定」的反例。看一個基因在種群中是擴展穩定還是丟失,涉及到的知識很複雜。比如人類遺傳病的基因一樣它們明顯對生存不利卻在種群中固定了下來(當然也有人說這對人口數量的控制有好處站在人類的角度來看它們也是「有利基因」但我不認同這個觀點)。我們可以猜測在進化中有許多的有利基因只是曇花一現也有許多不利基因殘留了下來。答主既然對進化感興趣,至少記住這一點:物種的進化有四要因:「Selection Drift Mutation migration 」 一個基因在自然界的存亡,多多少少還是要看運氣。
其實關於(2),關於蟲子是不是自然統治者的問題的討論要上升至哲學角度所以很麻煩。但是從科學上來講世代越長的物種往往其種群的數量有著負相關關係(Chao and Carr, 1993),這就意味著突變的效果越大,進化的效果越大,自然選擇的力量也就越弱。也就是說,反過來看,蟲子的基數雖大,但是即使微小的自然選擇對它們的影響很大。也就是會被大量篩選。結果上來看,它們年間的進化速率並沒有那麼快。關於第一點,生物進化是漸變的,題主擔心有利變異穿不下去,這是很多人都會想到的。其實反過來想就清楚了,只有最好的變異才能存活下來。多生多死的情況下,自然會選擇變異。不用怕傳不下去,競爭者都被淘汰了。第二,節肢動物繁殖力都很強。但進化的關鍵是需要自然選擇。如果環境不持續劇烈變化,那麼節肢動物繁殖再快也不會變異。不去篩選,自身更新再快也不進化。第三,人類確實不再進化了。因為沒有必要。
生物進化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現出種種特殊的複雜情況。除進步性發展外,生物界中還存在特化和退化 生物進化的一般序列現象。特化不同於全面的生物學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對某種環境條件的特異適應。這種進化方向有利於一個方面的發展卻減少了其他方面的適應性,如馬由多趾演變為適於奔跑的單蹄。當環境條件變化時,高度特化的生物類型往往由於不能適應而滅絕,如愛爾蘭鹿,由於過分發達的角對生存弊多利少,以至終於滅絕。對寄生或固著生活方式的適應,也可使機體某些器官和生理功能趨向退化。如有一種深海寄生魚,雄體寄生在雌體上,雄體消化器官退化,唯有精巢特別膨大,以保證種族繁衍。有些研究者對進化的進步性表示懷疑,認為進步性不是進化的基本特徵,也不是進化的本質。科學研究證明,進化不全都引起進步,進化過程中也有退化,但從有機界總的進化過程看,進步性發展是進化的主流和本質。 生物界各個物種和類群的進化,是通過不同方式進行的。物種形成(小進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漸進式形成,即由一個種逐漸演變為另一個或多個新種;另一種是爆髮式形成,即多倍化種形成,這種方式在有性生殖的動物中很少發生,但在植物的進化中卻相當普遍,世界上約有一半左右的植物種是通過染色體數目的突然改變而產生的多倍體。物類形成(大進化)常常表現為爆髮式的進化過程,從而使舊的類型和類群被迅速發展起來的新生的類型和類群所替代。漸進進化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基本概念。達爾文認為,在生存鬥爭中,由適應的變異逐漸積累就會發展為顯著的變異而導致新種的形成。生物的進化既包含有緩慢的漸進,也包含有急劇的躍進;既是連續的,又是間斷的。整個進化過程表現為漸進與躍進、連續與間斷的辯證統一。
《物種起源》十五編。第一,家養狀態下的變異;第二,自然狀態下的變異;第三,生存鬥爭;第四,自然選擇(即適者生存);第五,變異的法則;第六,學說之疑難;第七,對自然選擇學說的各種異議;第八,本能;第九,雜種性質;第十,地質記錄的不完整;第十一,古生物的演替;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三,生物的地理分布續篇;第十四,生物間的親緣關係:形表學、胚胎學和退化器官;第十五,綜述和結論。簡要歸納一下:1-5,物競天擇,自然選擇,適者生存6-10,對前5章論點的解釋,對質疑的解釋11-13,從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看物種現象14,根據前面三章得出結論。論證生物親緣關係,三大證據(形表學、胚胎學和退化器官)。15,是本人在本題中重點討論的問題。不涉及具體理論細節,這是策略,當人們在觀念中默認它是真理的時候,此時討論細節意義不大。人的心理會極端排斥,不會冷靜客觀的認識問題。所以首先要告訴你,把它還原回假說的立場上,事實上它就是假說;而且達爾文在這裡用Creator,確實是耍了一個花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在現代演化論中很不確定,因為不受到真實證據支持。如恐龍的滅絕,更傾向於天災,而不是說恐龍的競爭力不如哺乳類。第14章的三大證據在當今都很難站住腳。形表學從基因角度來看,準確率非常低。相同物種的外形差異可能巨大,不同物種的外形也可能相似。胚胎學,除了海克爾的學術造假為人所詬病,人們應該想到更重要的問題,憑什麼生物的演變過程一定要在胚胎髮育中體現?!有的生物一生形態差異巨大,如蝴蝶,它在胚胎中能看到破蛹之後的形態嗎?這個理論很牽強。退化器官,只是臆測,沒有證據支持。人沒有尾巴,胚胎中也沒有尾巴。變異現象是基因複製出了問題,不是返祖。生物競爭與環境選擇是兩個概念。兩者有衝突。因為生物競爭和環境選擇,都能構成選擇生物存亡的因素,起碼其中有一個得是主因。物競天擇的一個大麻煩,在於要把這二者捆綁在一起。因為單純的環境選擇,那幾乎又等於承認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控制了。中性分子說,排除的實際上正是競爭因素,在分子水平上的變異是無序的,這使得某些場合下的解釋看起來更合理,但是削弱了競爭的作用和地位。
從達爾文進化論到現在的演化論,這套理論一直在不斷變化,從局部層面看越來越複雜,從整體層面來看卻是不斷在縮小適用範圍。達爾文確實解釋了生物起源問題,現在的演化論則已經把這個問題拋了出去;在局部層面所遇到的矛盾、難題,又使得它不得不把一部分生物現象排除在外。當然它的方法不是說自己解釋不了這些,它說的是「演化論不解釋生物起源問題」,「有些地方得用某某學說去解釋」。不管怎麼說吧,實質問題都是能夠應用「物競天擇」核心理念的範圍在不斷縮小。從深層因素來看,實際上是這套理念的作用場範圍在不斷的被消減。
作為一個科學理論,存在邊界條件。牛頓力學在它的範圍內,它是能夠符合實際物理現象。它的作用域局限在表面空間,或者稱之為分子空間好了。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微觀到原子、電子、更微觀粒子,或者宏觀到星球、星系、宇宙這樣的層面,牛頓力學就不再適用。當然這個邊界條件是後人發現的,當初人們也曾經認為機械力學可以適用一切場合,愛因斯坦則在量子層面發展了他的理論。科學的進步,是不斷的發現前人的限制,並且能夠打破這個框框,在新的領域中發現規律。回頭看牛頓力學,它不需要校正,因為只要限制在分子空間範圍,人們發現它仍然是合理的,它當初的建立也是根據科學原則來的。
然後再回頭看達爾文進化論,不絕對說它吧,就說它起碼有一部分理念不是建立在科學原則上。例如它對生物起源的解釋,對這個問題下定論的方式,是宗教式的,不是科學。那麼發展到現在,演化論是科學了對不對,那麼演化論有沒有適用範圍?如果你說它沒有局限,我只能告訴你那不可能,除非你說它不是一門科學。在科學框架下,如果不承認邊界限制,那就不算科學了。實證必定有局限,受限於人類的認知範圍。前面的「分子中性說」之類,對演化論核心部分「物競天擇」在微觀層面形成了事實上的挑戰,在這裡,「競爭」沒有了。
那麼,我們再調整焦點,把領域進一步縮小,局限到分子空間來看。演化論在這裡的核心驅動力是什麼呢,是競爭。其實還有其它類似的驅動機制理論,如東方傳統理論中的生克循環。在生克理念中,競爭機制只是其中的一個子集,不是全部。現在有生物圈的概念,它是一個循環的物質系統。生物之間並非只有克制關係,雖然在地球的生物圈中,它主要是以相剋的方式來體現。但是,第一,存在個例,即所謂共生現象。有人說共生的結果也是為了取得群體競爭優勢。這麼說沒錯,生克理念本來就是動態相互衍生的,這樣認識也不能否定其中存在的相生部分。第二,克中有生,食物鏈條,動物屍體被分解成為菌類,植物的養分。自然鏈條中,沒有什麼物質是多餘的。克的同時成全了生。
生克平衡,是能夠形成長久健壯循環體系的關鍵。科學家們做過許多封閉系統的實驗,發現要形成一個健壯,容錯能力強的循環系統極其困難。一個局部的微小改變,就有可能觸發更大範圍以致整體的崩潰。循環鏈條一旦中斷,鏈條上的每一環節都將失去生存基礎,逐次衰減。而要想重新形成一個新的循環極其困難,並且時機短暫。由於人類活動打破了地域限制,物種入侵造成嚴重生態問題的現象已經出現了很多。如野兔在澳洲,水葫蘆在中國等。看似無害的生物,由於破壞了生態鏈條,造成了災難式的鏈式反應。人們把草原上的狼捕獵殆盡,最終會導致鹿群泛濫,然後植物匱乏,鹿也頻臨滅絕。演化論者在研究個體生命的同時,對生態鏈條循環機制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那個鏈條可不是說形成一環之後等在那裡不變,等你另外一環經過多少多少概率演變出來再加上,不是那麼回事。過了那個村就沒有那個店,動態的,並且是實時性的。
演化論在分子空間水平來看,也是偏激的理論,對這表面空間機制的認知並不完備。如果只有競爭,沒有相生的關係,形不成循環圈。這樣的存在例子太多了,比如惡性腫瘤,比競爭優勢,什麼細胞都比不過它,但是整體後果就是機體的全面崩潰。如果沒有循環,物種是無法延續的。
科學的研究方向,是從局部到整體,從細節到全面。反過來,從整體到局部的研究方式,並不是科學所擅長的。從大而化之到局部細節,是東方理念佔優。達爾文進化論開始走的是後面一條路子,不是按照科學的套路來。現在演化論要講科學,實際上是需要重新樹立基點的,如果勉強要默認進化論的大方向就是沒有錯,從哪個體系來看都很難講通。
題主說的:
蟲子繁殖快,子代多,按理說它們進化的速度應該很快才對,可是它們在自然界中並沒有處於主宰地位。這句話不準確,進化速度快慢與是否處於自然界主宰地位無直接關係,進化完全是為適應環境以*生存*而進行的,而不是為了處於主宰地位而進行的。*生存*才是物種的第一需要,*主宰*不是。首先要看你進化的目的
如果你進化的目的是繁殖,生存。看起來蟲子是最優解。如果是為了跟高的智力,那麼智人是最優解其次要看環境之前有在知乎上看到,在地球上比較中庸的生物形態是人形(靈長類?)即能朝生存方面發展,也能朝智力方面發展關於環境因素,我了解的不多,以前看知乎時有人說到不同星球的生物形態不一樣(如果外星生物存在),和重力,大氣,溫度,光著等很多因素有關第三,關於人類目前是否還在進化我想是肯定的但進化不是幾百,幾千年就能看的到的,至少是以萬年為單位的我個人比較擔心的是因為生存條件變好和科技發展人類進化速度可能會越來越慢而且基因技術的發展可能讓人類更好的優化自身成為越來越強的人類,而失去問鼎更高層次物種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現狀(生存,智力)可能進化為(生存down ,智力up)而非最理想的(生存up,智力up )個人認為更好的應該也是更均衡的-------------------以下是是腦洞時間-------------------我理想中的生命體是能量體我們本質還是利用能量,但利用率太低一,本來進化就不是一下子出現的,一下子出現的那叫X-Man,就像你說的,某些猿猴只會聰明一點點,就這一點點就能讓他有更高一點點的概率戰勝情敵或者逃過被捕食,這樣它們存活的比例和有後代的比例就會更高一點點,只要時間足夠長,這部分猿猴就會越來越多。不是突然一半把另一半全給砍了。二,每個現存的物種都是時代的強者,成功的進化不等於統治世界,而在於快速適應環境保持物種永遠存續。你說的對,蟲子確實表現出了極佳的適應力,比如蒼蠅蚊子蟑螂之類的,在一直牢牢紮根於人類製造的環境里從未斷絕過,這就是人家的成功。換做是人類經歷各樣的環境突變,早就掛了。三,人類強者來關注和保障弱者,終極原因還是在於這一行為讓自身在強者之中能夠獲得附加分,也即更多優勢。所以,的確看起來弱者沒有被淘汰掉,倒是更強的人站起來了。
第四條在科學松鼠會有一篇文章寫的很清楚,可以去看一下
個人觀點,其實一二三都是一個原因:數量的問題,一個種群只有數量到達一定程度後,出現了變異,在環境發生變化時,才能依靠更適應環境的這個特性活下去。一和三,比如有的回答里提到的鐮刀型貧血,人類拯救了這樣的病人,對於當前環境下,他們確實比不上正常的人類,但是如果瘧紀大規模爆發,他們就能保證人類的延續,鐮刀型貧血最早的出現可能就是一個人產生的。二,蟲子的進化速度確實比人類快,不過他們進化的方向不是超聰明,主宰世界,進化的方向還是環境,舉個例子,繁殖更快的傳染類細菌,一年內就可能產生抗藥性,害蟲幾年產生抗藥性,人類估計得幾百幾千甚至萬年才能對某種藥物產生抗藥性吧,如果現在地球忽然變成零下多少度,最有可能繼承生命的,肯定不是靈長類,人類因為能改造環境,可能活的久一些,但是肯定比不過細菌。所以,人類之所以現在"主宰"世界,是因為環境足夠穩定。
智商變高是一種病,一種慢性頭痛,病患和傷者一般會被群體拋棄,可能聚集在一起,形成新的部落,這樣基因頻率就增高了。
推薦閱讀:
※側膜獸科是些什麼動物?
※人體是如何保持弱鹼性的,我們吃的酸性東西多,鹼性東西少,人體如何中和了這些酸?
※有沒有兩種細菌水火不相容,不能在一起生存?
※大腦如何分辨疼痛的強弱?
※為什麼壓力或緊急情況會導致腎上腺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