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學生如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系大二。經過一年的學習感覺自己閱讀能力有所長進,辭彙量也擴充不少。但是口語表達還是沒很大起色。我想問問有經驗的各位,如何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包括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謝邀。原文在這裡:如何學英文才能完爆英專狗系列1轉載自我的微信公眾號:美國教育漫(bā)談(guà)(USA_edu)
作為英專狗一枚,其實我對國內英文系有著很強的怨念。除了個別老師以外,剩下的大部分老師的教學法都太傳統,所以感覺沒有系統地學到如何學習這門專業的能力。後來我就一直在思考,如果我是系主任,我會怎麼做。然後這些怨念就變成了吐槽,參考《如何變成更好的自己——手把手教你培養核心競爭力》(後文簡稱《競爭力》)的前半部分。辣么吐槽完了,我們應該做些神馬捏?
其實一個人的英文好不好和上不上英文專業的關係是:個人素質和外部環境的關係。我總說一個人如果核心競爭力夠強,那麼外部環境起的是輔助作用。就好像你打遊戲,如果你本身能力夠強,辣么外掛只會讓你打得更快而已。如果你本身就很菜,辣么即便用再多的外掛也打不贏。(我才不會告訴你我打殭屍的時候狂用閃電,錢刷刷地掉也過不了關最後索性不玩了呢哼( ̄^ ̄) )
如果TA學習能力很強,辣么不念英文專業,TA英文也不會差,具體請參考歷屆CCTV之類的英文演講比賽和辯論賽,真正獲獎的其實英語專業的並不多,有很多是清北法律或者其他專業的。如果這種人念英文專業,會讓TA有更多的時間去系統地學習英文,辣么TA的英文可能會更好。
相反,如果一個人本身學習能力就不強,辣么念英文專業也是然並卵,只是有可能並不會像普通專業的學生辣樣,考個四六級就要死要活的,會低分通過醬紫。
我個人一直以來都覺得大學存在的意義應該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術能力。綜合能力就是我在《競爭力》中提到的那些核心競爭力:如何做人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迅速尋找有用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堅持長期深度閱讀和思考/寫作的能力和公共演講能力等等。學術能力就是在該專業中應該掌握的一些能力,拿英語專業來說(或者任何語言專業)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種能力。
一、能夠和英語國家的人進行較好的溝通和交流
二、掌握精讀和泛讀的方法
三、了解西方的邏輯思維方式並且能夠應用到寫作中去
四、對西方國家的文化有所了解
五、對中西方文化對比的了解
六、掌握基本的語言學概念
七、能將對於文化的差異和語言學的內容應用到翻譯中去
一、能夠和英語國家的人進行較好的溝通和交流
這個就需要要求較好的聽力和口語能力。
能夠聽懂各國英文的口音,不僅僅局限於英音和美音,還有澳大利亞音,還有印度英語、日本英語、法語英語、西班牙英語等口音。因為在國外,你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口音,尤其是做口譯的時候。。在國內練聽力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英美口音,導致學生聽到其他口音就聽不懂。
口語能力包括三個:內容、表達和發音。這之間的關係就像人的內涵(內容)和外表(表達和發音)一樣。你木有一個美膩的外表,倫家可能都不會注意到你。或者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就像一本沒有好看封面的書,客人都不會對你進行首次消費。在客人對你首次消費之後,翻開美膩的封皮,看到一本乾貨,辣么客人會開始關注你這位作者,是否還有其他書,進行反覆消費。所以我一直都覺得,作為一枚英專狗,你張口說英文就是要:
1)言之有物;
2)能用地道的英文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3)發音優美;才能和那些非英專的大部分人拉開差距。
為神馬英文演講比賽和辯論賽的很多人都不是英文專業的?比如名校法律專業的。因為在這種學校和專業的人腦子都很靈活好嗎?他們有很多乾貨可以辯論。這時候,他們如果好好打磨一下自己的發音,把自己想表達的內容用地道的英文說出來,辣么就perfect了!作為英專狗,有多少人肚子里有乾貨卻苦於不知道如何表達?有多少人因為言之有物,但是發音慘不忍睹而讓評委不想聽下去。又有多少秀口音但是言之無物的人被當做花瓶。這三點做不好,辣么念英專又有神馬卵用!
1)辣么如何才能言之有物捏?這就需要參考我在《競爭力》一文中寫到的獨立思考、堅持長期深度閱讀和思考/寫作的能力。
2)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想說的用美好的英文表達出來捏?要有大量的authentic input。如果你從來都沒有看過好的表達方式,你腫么會說捏?比如She breezed in the room. (她像清風一樣輕盈地走進了屋子。)如何尋找大量authentic input?請參考這篇文章:《再不知道如何科學地背單詞就老了》。關注一些大V,比如知乎的@Frank Huang 的眾籌辭彙室和 @魏劍峰 的《經濟學人》,都是很好的資源~
3)辣么如何才能打磨自己的口音捏?請大量模仿authentic English,無論是美劇還是公眾演講還是公開課,大量跟讀。至於你想學神馬口音,看你自己。我以前在電台里討論過這個問題:【英音美音大吐槽】(http://www.lizhi.fm/1251159/20757870672202118)
~以下是我新添加的內容,知乎上沒有的喲~
所以我一直覺得國內把聽力課和口語課分開不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有些培訓機構有什麼聽說一體化之類的課,至少理念還是很好的。因為只有輸入(聽力)卻沒有輸出(口語),聽到的句型和片語不會應用,又有什麼卵用。口語課,什麼輸入都木有,就寫個題目讓學生巴拉巴拉討論,討論個喵啊,學生永遠是用自己會的辭彙和句型練習,永遠不會運用新的句型和辭彙。
所以如果我來設計課程,我會把聽力和口語放在一起,做一門聽說課,前半節是聽力,後半節是口語。比如說這節課的主題是「旅遊」,老師先做一個熱身活動+pre-assessment,讓學生討論一下旅遊可能涉及到的子話題都有什麼,其中涉及到的辭彙都有什麼,比如旅遊景點、旅行社、遊客、紀念品、買東西等等。你去過哪裡旅行,你在旅行中遇到過什麼事情。讓學生把要學的內容和自己的經歷聯繫在一起,他們才會覺得學的東西有用,才會注意聽。
然後老師給學生髮一張questions sheet,是接下來的聽力對話中的一些問題。比如他們去的哪裡,發生了什麼,等等。讓學生聽的時候注意這些問題的答案。
然後開始聽力練習。第一遍從頭放到尾,泛聽,聽大意。然後看學生能回答出幾個問題。然後第二遍一句話一句話,一個詞一個詞精聽。然後看學生能否回答更多的問題。最後一遍泛聽,看看還有什麼問題。然後讓學生複述一下整篇文章的大意。
這個練好以後,將來就可以培養如何做聽力筆記,如何抓住文章的邏輯順序,為將來做口譯筆記打基礎,專八的時候的mini-lecture是醬紫從大一開始一點一點練的,而不是到大四的時候才開始麻爪。臨時突擊學的知識都不牢固,這個在我之前推薦的一門如何學習的公開課裡面就有提過為什麼。
如果該音頻有視頻,就更好了,有視覺輔助,會加強學生的理解。聽完看完之後,可以給學生聽力文本,看看他們在哪裡卡殼了,為什麼,是單詞本來就不認識,還是只認識聽不懂(連音、吞音什麼的),還是一詞多義,還是什麼其他原因。然後總結在一個小本子上。
根據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ACTFL)關於學習外語的標準,學生在communication里要有3個mode:Interpersonal(交際), Interpretive(闡釋), Presentational(展示)。口語課的練習就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這三種能力。
1.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老師可以問學生學到了什麼新句型和片語,大家分享一下。然後用這些新句型練習造句,倆人一組練習。練習完句子以後,老師可以讓大家把這些句子重新組織起來,編一個新的對話,然後讓大家到前面去表演,這樣就達到了交際的目的。
2. Interpretive Communication
小組可以討論這個音頻,大家對這個對話的看法什麼的。老師講講這個聽力練習背後的文化差異之類的,比如到其他國家旅遊應該注意的一些文化差異問題。然後可以搞一個小辯論賽之類的,用上新學的句型和辭彙,這個可以給學生一些參考資料,讓他們自己做research,然後過幾天再辯論。
3. Presentational Communication
也就是讓學生做一個presentation,公眾演講。比如介紹一下到該地旅遊應該注意的文化衝突。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不同的國家,提前做好research,寫好稿子,做好PPT,然後展示。展示完了大家可以提問。我在《競爭力》里也寫過如何做公眾演講。
這樣的聽說課才比較科學,主題式教學,有輸入,有輸出。利用i+1理論,在學生現有基礎之上挑選稍微難一點點可以跳腳夠到的文章難度。老師起到的是一個主持人的作用,協調這個活動,把主動權放給學生(student-centered),自己只講一點點,主要是學生在老師精心設計的課程中有計劃系統地練習。
一學期練習幾個主題,就可以cover很多日常會話的內容。當然我舉的栗子有點簡單,高校英專應該會採用更難的栗子。同樣,這課不僅適用於英語專業,還有ESL課程,中文課,以及任何外語課程,語言都是相通的,教學法也是。
真希望國內的語言課程能夠有所改進,即便是請外教過來上課,也不是所有外教都是Tesol出身的,知道該怎麼教。如果沒有這種環境,就照著這種方法自學吧~
我之後會逐漸討論這七個能力,然後引出我的結論:作為英專狗,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辣么和非英專但是英文有很好的人就木有神馬差距了~ 如果你照著這些目標好好培養你的能力,你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去系統地學習英文。作為非英專狗,如果你照著這些目標好好培養你的能力,你會比很多沒有醬紫學習的英專狗的英文更好~ 就醬。
根據個人經驗,我覺得以下幾點還是比較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看得見成效的。一.積累更多的辭彙量。辭彙量對口語真的有幫助,在我背了一段時間專八單詞以後,我發現一些以前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句子現在可以組織好說出來了,舉個栗子,你想表達說:音樂會上的這首老歌喚起了我們童年的記憶。 但是這句話裡面,音樂會你不知道,喚起用哪個單詞你也不知道,那還怎麼進行交流啊啊啊啊啊。積累更多的辭彙量,認真注意每個單詞的用法,就敢大膽的開口說出來了。附剛剛的例句【The old song in the concert evoked our memories of our childhood.】二.音標的發音準確性和說話時的意群切分。這個也很重要啊!!!!我個人比較喜好英音,因此找來最基礎的英音英標教程,看來很多遍,跟讀了很多遍,不知道是到了第幾遍的時候,發現發音比以前好聽一些了,單詞也比以前讀的更准一些了。接著是意群的切分,簡單粗暴的一個方法,跟著BBC或者VOA的主播讀新聞,跟讀時間久了,每個句子哪裡該停頓哪裡需要連讀,哪裡要吞音,感覺自然而然就出來了。三.最後一點哦。學到了東西一定要拿出來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啊。我和室友每天會有一個English time, 其實就是像流水賬般的日常對話,你今天吃的那個什麼好不好吃巴拉巴拉,但是都用英語說出來,說習慣了以後再突然一下子需要說英語的時候,應該就不會感到猝不及防。
推薦閱讀:
※如果一句話里有中文有英文,但是最後一個字是英文字母,那麼句號使用中文的還是英文的?
※為什麼土耳其和火雞都是 turkey?
※糾正英語發音用每句每句細扣好,還是影子跟讀法好,或者二者結合使用?
※長期生活在完全英語環境中就能聽懂(且能說)一口英語嗎?
※在練英語聽力時,聽不清的部分要如何攻克?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