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MAG 產業是什麼樣的,究竟有多殘酷?


日本動漫產業是什麼樣的?其實在日本,你根本找不到一個叫做「動漫產業」的東西。在中國大陸,根據《動漫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第五條指明,「動漫產品」包括: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動漫產品包括:

(一)漫畫:單幅和多格漫畫、插畫、漫畫圖書、動畫抓幀圖書、漫畫報刊、漫畫原畫等;

(二)動畫:動畫電影、動畫電視劇、動畫短片、動畫音像製品,影視特效中的動畫片段,科教、軍事、氣象、醫療等影視節目中的動畫片段等;

(三)網路動漫(含手機動漫):以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等信息網路為主要傳播平台,以電腦、手機及各種手持電子設備為接受終端的動畫、漫畫作品,包括FLASH動畫、網路表情、手機動漫等;

(四)動漫舞台劇(節)目:改編自動漫平面與影視等形式作品的舞台演齣劇(節)目、採用動漫造型或含有動漫形象的舞台演齣劇(節)目等;

(五)動漫軟體:漫畫平面設計軟體、動畫製作專用軟體、動畫後期音視頻製作工具軟體等;

(六)動漫衍生產品: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文具、電子遊戲等。

總括而言,就是動畫或者漫畫產品及其衍生品。

日本當然也有類似的東西,但是起點和廣度上都要超過「動漫」的範圍。

「動漫」以動畫和漫畫為起點,而日本的情況是以漫畫、遊戲、小說、角色形象為起點,動畫主要是衍生品,雖然有原創動畫作品,但並不是主流。

另外在廣度上,遊戲、電視劇、電台節目、電影、小說、圖畫書、角色形象(比如商品代表角色、吉祥物角色、軟體代表形象)等等都可以作為動畫產品的起點,或者說,動畫產品僅僅是上述媒體衍生品的其中一個而已。

換言之,比起中國目前以動畫、漫畫為中心的「動漫產業」,日本早就發展起了跨媒體的龐大產業網,這在日本被稱為「內容產業」(コンテンツビジネス,contents business )。

日本《內容創作、保護及使用法(コンテンツの創造、保護及び活用の促進に関する法律)》第二條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內容」,是指人類創造活動中產生的,屬於教育或娛樂範疇內的部分。包括音樂、戲劇、文學、攝影、漫畫、動畫、電腦遊戲,及其他文字、圖形、色彩、聲音、動畫、影像或它們的組合,也包括與上述內容相關的計算機程序等。

第二條  この法律において「コンテンツ」とは、映畫、音楽、演劇、文芸、寫真、漫畫、アニメーション、コンピュータゲームその他の文字、図形、色彩、音聲、動作若しくは映像若しくはこれらを組み合わせたもの又はこれらに係る情報を電子計算機を介して提供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電子計算機に対する指令であって、一の結果を得る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組み合わせたものをいう。)であって、人間の創造的活動により生み出されるもののうち、教養又は娯楽の範囲に屬するものをいう。

可見,「內容」所指的範圍比「動漫」要廣得多,絕不是「動漫」一詞就能囊括的,國內更接近的說法是「文化創意產業」。

因此,如果是說跨媒體或者產業協作的話,都是說「內容產業」,不會說「動漫產業」,而如果是說單獨產業,也只會說「動畫產業」「漫畫產業」,也不會說「動漫產業」。

畢竟在日本,內容產業的領頭企業基本上都是傳統行業的巨頭,比如出版社(如集英社、角川書店)、電視台,也有傳媒娛樂公司(東映電影、索尼影視),基本上都是涉足廣泛的傳統企業,動畫或漫畫只是他們業務的一部分,談論「動漫」對這些企業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下文討論的範圍是專業從事動畫製作、僅受雇於一家公司的的普通從業人員,非專職、多方受雇各種掛名的業界毒瘤不算在內

————————————————今天早上看見的骨頭社招聘表

新人3DCG實習期16w,有從業經驗的面談工資。

這個統計數據來看,20-30歲的動畫從業者平均月薪11w,是相同年齡段其他行業平均值的一半,大概就是這樣吧。

————————————————

轉兩篇別處里看到的東西,有點跑題

動畫業界人士揭秘:動畫製作進行人員如何存下百萬

通過《白箱》這部作品,很多人都了解到了日本動畫業界的情況以及製作進行這個職業。不過相信不少動漫迷都聽說了業界收入較低的事實,不過近日有業界人士發推,告訴你製作進行人員如何存下幾百萬日元。

西村大樹 @taiki_nishimura

聽說有個負責動畫製作進行的女性目前已經有數百萬日元的存款了。對此我很佩服地想:真虧的她這麼能存錢啊。正好我有為了收入苦惱的粉絲,他也是製作進行人員,於是我就想著問到秘訣之後跟他分享。結果我得到的秘訣是:「房租等生活費全部讓男人來出。如果付不起的話就分手。所以才能存錢啊。」……不知道這個能夠讓大家有所參考呢?

對此,很多網友評價說:「這也太過分了……」「果然三次元不可能有喵森那樣的妹子啊!」看來理想和現實終歸是有區別的吧。

http://comic.qq.com/a/20150915/037516.htm

關於各家動畫公司的待遇

A-1去年拿黑心企業主要是因為去年曝光了自殺事件

而自殺事件是2010年發生的,這4年間A-1不可能一點變化都沒有

待遇問題的話

A-1的求人票上這麼寫著的,具體工資沒寫不清楚,日本雅虎上有說挺高的,不過可信度多少不知道。

話說如果A-1真的很黑心,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去A1,都是索大法信徒么?還是抖M(私貨:信仰=500w年薪)

http://tieba.baidu.com/p/4074672025

據下面評論說你三癩子的待遇很高,我大概查了一下:

據說京都主力團隊都在30歲左右,生力軍更是年輕工作效率和熱情方面都很高。動畫作品的預算高(Air一話2000W日元,其他的一般也是同業標準的2倍或以上),製作周期長,人員少,再加上最近幾年京都動畫的銷量著實爆炸,所以才能有所謂極高的待遇。

然而這個極高的標準,據說只是發固定工資、平均每月16萬(8500左右)+提成,而後起之秀的PA只有10萬左右,相比日本東京地區白領平均水平20萬(本科大學畢業的新人)、2014年京都地區平均的29.8萬,確實是看不下去。

最後膜一燈

————————————————

關於把比較對象設為白領:

1.「白領職工」這一名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初,它的範圍包括一切受雇於人而領取薪水的非體力勞動者,因而有「白領職工」之稱。他們一般工作條件比較整潔,穿著整齊,衣領潔白。包括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辦事員、推銷員、打字員、速記員、文書、會計、店員及教師、醫生、律師、普通職員等;這些人的經濟收入和工作條件較好,儘管如此,由於不掌握生產資料,他們仍處於受僱傭地位。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白領總數超過藍領,約佔工人總數的60%—70%。白領階層福利好、收入高、職位穩定,是令人羨慕的階層。

上面是白領的傳統定義,是相對於體力工作的「藍領」而存在的。在這個定義之下把動畫行業從業者稱為白領似乎沒有什麼不恰當。

2.曾經有一份流傳很廣的日本各行業從業人員工資水平的排名。

在榜單列舉的69個行業中,優質上市公司的白領22名(808萬,97萬從業),一般上市公司的白領33名(576萬,426萬從業),普通工薪族43名(439萬,4453萬從業),分別是分別是第六大、第二大和第一大行業(這裡面還不包括各類律師和會計),基本上來說,他們的工資水平能反應日本工作水平的中位數(不是平均數)。

但是有一點,日本是一個高度重視資歷的社會,工資待遇都是從低標準一點一點漲上去的,所以新人的工資水平和元老級僱員相差很多,上面我們列舉的對比對象大多是新人。


日本沒有動漫產業,只有彼此獨立的動畫產業,漫畫產業,遊戲產業,小說產業。


動漫太淺了。要說的話是acgn。他們總是會聯繫在一起。動畫有原創,也可能改自輕小說、漫畫、遊戲。也有動畫先出,然後改成其他的。acgn中,有一個成功,就會帶動其他的。

周邊是算吧。本子,塑料小人,海報,抱枕……

我想殘酷,主要來自競爭吧。蛋糕就那麼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動畫《傳頌之物》?
《刀劍神域》女主角亞絲娜(Asuna)的巔峰戰力是什麼水平?
為什麼一些投資巨大的動畫不外包給日本或者聘請日本的專業技術人員?
有哪部日本動畫是改編自漫畫,但是超過了漫畫的?
水島努是一位怎樣的動畫導演,其作品有怎樣的特點和風格?

TAG:動畫製作 | 動畫產業 | 日本漫畫 | 日本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