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老友記》到《生活大爆炸》美國人進20年的生活方式變化並不大?
01-03
前兩天又刷了一遍94年拍的第一季的friends,感覺那個時候的美國人就好fashion啊,支持蕾絲邊,還給同性戀辦婚禮,這些事即使在15年中國也不能完全被接受,代孕啊,和年長20歲的人搞對象啊,這些到今天中國也是有爭議。PS Rachel穿的衣服到今天都以用時髦定義~但是對比了生活大爆炸,為啥感覺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在94到15年這20多年的時間,變化不大呢?雖然電話升級到了iPhone,有了Mac,這些科技上的東西set aside…實際上美國人的思維有啥改變么?20多年美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有啥不同么?
兩個劇的側重點不一樣。《老友記》的主角都是普通人,即使他們遭遇了很fashion的事情,周圍人依舊是用傳統眼光評判他們,很多笑料也是因此而生。《生活大爆炸》的笑點差不多反其道而行之。幾個主角本來就是非主流到不行的geek,很多笑料反而源自於「一個如此前衛的科學家居然生活中這麼庸俗」這類梗。所以不是因為美國人更保守或者更開放,而是因為兩個劇的立場不同,笑料的來源不同。
「」啊啊啊不知道從何說起啊。
首先說說這兩個劇吧
我是先看的生活大爆炸讓人發笑的地方非常多主要是他們都是牛逼的怪人後來發現的這個老友記剛上來是真不想看因為覺得畫質實在是夠勁再後來我忍著看了一季給我的感覺就是。。笑點高了一樣我知道這個地方該笑但是我沒有只有確實經典的地方我會大笑當然我還是都看完了。看完了我就想。
。。。。。。。。。。
。。。。。。。。。。
。愛情公寓真不要臉。別說20年了,100年其實普通人的生活變化都不大,我指的是生活理念,價值觀,不是最新出現的科技。看回2,30年代的紐約街頭,西裝革履的人們造型幾乎一樣,居住在小城鎮的人,日常休閑是釣魚打獵出海也不變。發達國家人們生活水平已經到了一個階段了,當然不需要大變。
你是拿中國這三十年比較的,問題在於正常人誰會永遠生活在激流勇進里。
一個考試50分的努力一年或許可以達到90分,而一個90多分的努力一年,或許保持,或許提高,但不到10分的提升當然沒有提升40分那麼顯眼。
我考試的時候,從50分到98分很簡單 從98到100太難了
我也覺得用這兩部比不是很合適……你跟緋聞女孩再比比……
因為攝影棚沒有重新裝修。。。
我很同意這個樓里很多人說的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達到一個階段,但我不同意美國這樣的國家已經不需要大變了,我更認為美國大變的能力已經不足了。因為現在的發達國家條條框框極多,任何人要做成新的東西都幾乎做不了,有許多事就只好墨守成規了。看看舊金山這樣的城市,結構老舊,設備落後,但除非地震來把這個城市毀了,不然翻新是沒有機會了。如果產業鏈只能做這些事,好萊塢只能拍這些電影,要大蹋步地前進沒啥機會,慢慢來吧。造高鐵?我看得等到頭髮都白了,也不會有中國的規模。
推薦閱讀:
※美劇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什麼時候盛行的?
※下木先生和克萊爾是否存在真感情?
※美國電視的審查制度是怎樣的?如何區分廣播電視網和有線電視網?
※尼根棒vs瑞克斧vs摩根棍,用來決鬥你選哪個?
※如何看待 2014 年第 66 屆艾美獎的結果,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TAG:美劇 | 生活大爆炸TheBigBangTheory | 思維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