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俄國人講法語?

在屠格涅夫的戲劇——繩在細處斷里,看到幾個俄國人會時不時在談話里來一句法語。因此產生了幾個疑問,1俄國人說法語是為了時髦還是什麼,2這種情況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3除了俄國,別的國家有這種情況嗎。謝謝


首先從法語本身的歷史說起,再談為何法語風靡全歐洲上流社會。

其實法語並沒有各位想像的那樣,一直是一門高貴的語言,事實上在16世紀之前法語一直是一種半拉丁半日耳曼的蠻荒狀態,由於法國歷史的特殊性,所以法語和義大利,西班牙這幾位拉丁兄弟說的話相比總是帶點日耳曼風情。最明顯的就是法語中H這個字母是不發音的,但是又分噓音和啞音(噓音之前不連誦),這是因為有噓音H的單詞大多都是來自日耳曼語。所以法語在中世紀一直處在非常尷尬的境地,只在諾曼征服後的英國還保持較高地位。而在16世紀之前的法國,拉丁語依然是官方專用的語言。

這種情況一直到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才有所改觀,這位國王在1539年頒布的《維勒科特萊法令》中命令所有的官方文件全部應用法語而不是拉丁語書寫。這時開始,法國人終於開始琢磨如何給自己的語言貼金。

就像中國文化人說話總會帶兩句文言,法國人覺得貼金最快的方法就是從拉丁語祖宗那裡尋找靈感。法國人開始大量的修改單詞和文法,使其更加貼近拉丁語,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

期間,法國出現了法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團體---七星詩社。該社有一宣言名為《保衛與發揚法蘭西語言》,大意就是法蘭西民族的語言完全不輸給拉丁語或者希臘語,用法語也可以寫出傳世傑作。並且主張改造法語,通過借鑒拉丁語和希臘語來豐富法語的辭彙,增加法語的表現力。這些舉措豐富了法語的表現力,使得其藝術價值大大上升。

隨後一百年,法國接連出了名相黎塞留和太陽王路易十四兩個世紀偉人。兩人的苦心經營讓法國無論是政治實力還是藝術氛圍都達到了歐洲國家的頂峰。黎塞留為了提升法語的地位召集了大量哲學家文學家,開設了法蘭西學院,意圖在於編撰法語字典,規範法語語法,使得法語變得更嚴謹和優美。直到現在法蘭西學院依然在為了法語的純潔性做努力。在這裡說個小插曲,由於今年來英語對法國人生活的慢慢入侵,法蘭西學院也是做了挺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比如90年代索尼的walkman被法蘭西學院要求改名為baladeur(漫步的人,和walkman其實是一個意思)……

. 經過名相和太陽王的努力,法語終於整容成功,變成一門在藝術性和邏輯性上媲美拉丁語的語言。又由於法國人在歐陸的勢力不斷膨脹和啟蒙運動的領頭羊身份,法語在歐洲漸漸變成一種名流趨之若鶩的語言。比如普魯士的大帝腓特烈,其母語就是法語,他能夠流暢的用法語閱讀和寫作。其行宮無憂宮的名字就是來自法語(sans-souci,意思是沒有憂愁)。還有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和伏爾泰等啟蒙主義者私交甚深,經常用法語回信。題目里提到的彼得大帝更是西化的標誌性人物,甚至俄國當時有這樣的規定:成年的貴族不會說法語,就沒有權力結婚。

不僅是屠格涅夫的作品,許多17~19世紀俄國作家的作品中都會無意間提到法語,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托爾斯泰的巨著《戰爭與和平》中,法語幾乎貫穿全篇,貴族們都會用法語交流。一直到拿破崙一把火燒了莫斯科,所有人才大夢初醒。

至於法語後來地位的隕落,拿破崙功不可沒。雖然拿破崙橫掃歐陸,讓法蘭西的旗幟插遍歐洲,但是他的征服卻喚醒了萌芽狀態的民族主義。越來越多的民族開始強調本民族文化的優越(比如俄國)。而拿破崙之後的戰敗更是將法國帶入了大衰弱時期,甚至還被普魯士和納粹滅了國,一直到二戰之後殖民地只剩下幾塊,最後被越南趕出了亞洲。法國國力的衰敗和日不落帝國的強盛,使得英語逐漸取代了法語的位置,最終法語只能在聯合國書面文件和奧運會上還保留一席之地。


這是沙俄時代貴族以及大戶人家流行的風尚,標誌著有教養、熟悉歐洲文明。那時的俄國人,只要家裡有點錢,或者想「體面」些,基本都會叫孩子學法語。這類似中國的有錢人叫孩子打小就學英語,或者乾脆在家裡搞什麼「全英語環境」,覺得這樣是「跟國際接軌」,洋氣。

蘇聯時代,那種貴族教育沒有了,但在蘇聯的教育體系中,法語的地位也很重要(蘇聯中小學生學外語,可在德法英中選一種,並非英語獨大),算是還有一點過去的痕迹吧。像蘇聯中學生想要裝逼,常常會說兩句 C"est la vie 什麼的。但像舊時俄國小說里那樣,大段大段地說法語,就已經不行了。這還有點兒地方特點,比如在摩爾多瓦這種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學法語的人就尤其多,最盛時大概八成左右的學生都會選法語,這應該是語言相近的緣故(摩爾多瓦人說羅馬尼亞語,和法語同是羅曼語)。


我來說說第3點吧,原來百年戰爭時期英國的國王,貴族,主教,都是法國血統,在正式場合全部說法語,只有下面的士兵才說英語,而中間層的官員和軍官是英語法語都會說(但只有囑咐下面人的時候才說英語)。而把貞德出賣的法國的勃艮第貴族,居然也會說英語,但是不如法語說的好。百年戰爭說到底其實就是諾曼底公爵和安茹伯爵為了爭奪法國王位而挑起的一場內戰~只是到最後英格蘭輸掉了戰爭。導致英、法兩國的民族觀念崛起,漸漸就放棄了在正式場合說對方的語言。


推薦閱讀:

法語的 de 和漢語的「的」在發音、拼寫、詞義等方面相似嗎?
法語中怎樣表達「不論多....也(不能)」?
為什麼法國人討厭說英語?
法語專業是個好專業嗎?
二十七八歲還會想要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嗎?

TAG:歷史 | 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