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文學以「物哀」和「幽玄」聞名於世,中國文學中存在類似的文學感情/藝術手法么?

例如,一般來說一些中國詩歌也可以意境深遠,同時也飽含空靈,寒寂的情感,「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即是一例;那麼在日本文學裡的「物哀」「幽玄」之特點,於此有何不同呢,又為何能大行其道呢,搞不懂,求教


首先說來日本文學的物哀和幽玄是兩種概念。物哀與其國民性有關,日本作為一個地震常態的國家,很多人對人的死都已經看為一種常態,活的好累,那就去死好了,生活沒有意思,那就去死好了。我認為大和族天生就是一個悲觀的民族,在它的文學裡,死亡是一個重要課題,隨意找日本純文學來看,裡面不死一個人都不敢出版。日本的一些哲學就更悲觀了,晦澀,陰暗,追求極致的悲觀。在日本的電影里動畫里,裡面的主角們稍微認真點說出來的話就像哲學家。對生活看破,對生活悲觀,前路在哪,看不到呢,我不如死了去另外一個世界看看吧,生而為人對不起啦。所以我認為物哀主要出自於其國民性的悲觀。而幽玄我覺得和它的審美有關,日本人的衣著很喜歡素色,插花也有種另外的美感,動畫裡面展現出的另外一個世界的美感與我們也完全不同。所以我認為日本人追求一種素雅的美學而形成的幽玄。

至於我們,古代最有名的詩人是李白,詞人是蘇東坡,書法家是王羲之,基本上最受推崇的是作品洒脫透漏著豪邁有著一種極度廣闊的宇宙觀的人物。為什麼,中國,中央之國,自秦以來除了少部分的分裂時期疆域一直大得驚人國力文化也基本一直屬於東亞前列,這樣的好山好水孕育出來的是一批洒脫,任性,活潑,崇倡自由宇宙觀的民族。可能有的人不認為我們民族活潑洒脫,那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認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各類刷新三觀的都比的存在。這樣的民族即使近代屈辱了一百年,你看現在不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嗎。悲觀的價值觀幾乎沒用在這個民族裡佔有過一席之地,即使個人悲觀,周圍那麼一群樂觀的人也會情不自禁的被帶動吧。所以說,物哀和幽玄不一定是好的,也不要想著說我們為什麼需要,我們又沒有那麼多的地震,也沒那麼小的領土,那麼多壯麗的河山怎麼會孕育出像日本那樣謹小慎微物哀幽玄的國民性。因為我們足夠洒脫,所以我們的文學洒脫。然而現在的我們的確需要在文化上加強一些,但是得先保證民間足夠自由,難啊。


正好近來看了一點本居宣長關於物哀的理論,僅單單從「物哀」這個概念的出現原因來稍微回答一下。

物哀(物の哀れ)是本居宣長對於日本本土文學提出的文學理念。該理念提出的背景,是 17~19 世紀日本學界「古道學」思潮的風行,該時期是日本在經歷了隋唐時期大量吸收中國文化、而後德川幕府鎖國政策施行後,日本對其自身民族精神的一種重建。日本在歷史上學習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學,到了江戶時代晚期,日本自身逐漸積蓄力量、而中國則國力日漸衰微,這個時候日本具有的莫名自卑與自負的國民性,對於擺脫中國影響的欲求也日益迫切。而本居宣長提出「物哀」,正是要從被儒學深深滲透的日本文學裡剝離出他所認為的屬於「日本」獨有的東西。

本居宣長認為,儒學過分講求說理,中國過分強調道德,而所謂的三綱五常都是「人」所賦予的,是不自然的。日本作為一個神性國家(日本人認為大和民族是神所創造的),不應該拘泥於人類後天添加的桎梏。他所提出的」物哀「,即感受天地間萬事萬物,對於所見的人事,能夠不加道德評判地、單純地去感受它們,並從中感覺自己受到了觸動,這就是物哀。本居宣長認為,這樣的感受是更加純粹的、是更加自然的、是更加接近神的(答主:是更加中二的)。

故而就像題主所說的,中國文化中不乏有這樣天人感應物我兩忘的元素,只是中國似乎並沒有將它們看得很重要,也沒有成體系的理論。而「物哀」在日本出現並風行,個人認為當時日本急需擺脫中國、尋求其自身特點的欲求,是讓這類元素理論化的重要原因。

個人見識淺薄,只能稍微提出這麼一個角度的想法,還望更專業的大神賜教~


感謝邀請。

這個問題有兩層。首先是「為什麼日本文學以『物哀』和『幽玄』聞名於世」,前面有同學已經介紹了日本的地理背景和本居宣長的物哀理論,我只在此補充一點自己所學。

關於「物哀」。比較文學講到國別文學時有一個很有名也很老套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其實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文學與其地理環境有很大關係。對於日本來說,不只是地震頻發給予日本人民神經脆弱與敏感細膩的特點,日本狹長的國土和海洋性季風氣候也使得日本的土地上綻放出四季分明、四時迥異的風景,這更令日本人民易於感受四時季節變化,從其中汲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從最早的漢詩開始,到中古的和歌和近現代的俳句,「季語」都是必不可少的。感悟體會四時景物,從中生髮出對自然的審美情懷,這其實就是「物哀」的表現。而且「物哀」有一個最重要的點,那就是「分享」。一個人光是看到了富士山下綻放的櫻花,內心受到觸動還不夠,他還必須將自己的情懷錶達出來、與人分享,讓讀者都與他產生心靈的共鳴,才是「詩人」,這就將自然與人性達成一種共感,這種創作才算讓人心滿意足。另外,「物哀」強調的感情不限於「哀愁」、「悲寂」等消極意義,因為這個「哀」指的是一種general的動情,並不完全是悲觀的。比如清少納言經常在《枕草子》中使用的「有意思」(おかし),這也是「物哀」所帶來的感情。

關於「幽玄」。「幽玄」從字面意義上看,指幽然玄妙、幽思玄靜。「幽玄」源自中國,本是結合了道禪哲學的一種思想,傳入日本之後,便成為一個美學範疇,指的是一種委婉曲折的表情方法。日本的作品大家也讀過不少,相信大家都有同感,那就是特別含蓄蘊藉,鮮少有直抒胸臆的表達。日本文人追求意蘊的深遠,越委婉越好,例子:「如何用文藝的方式說愛你」。他們覺得越是委婉幽深,就越是包蘊禪妙,就越能達到他們喜歡的美感。前面 @物哀 同學舉了日本插花的例子,其實除了素雅以外,日式花道、茶道都有一種幽然的禪味,需要人靜下來用心體會。

以上對「物哀」和「幽玄」的介紹其實就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這兩種審美範疇會聞名於世——其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別文學的特殊性。

第二層,我國的文藝理論並非不成體系,《文心雕龍》、《詩品》等古典詩論也有不少精彩的總結。古代文學我學得不太好,有些基礎內容也還需要再複習,所以不太好舉例子,但是如果要問我們中國古典的文學理論中有沒有類似的審美範疇,答案是肯定的:感物興懷、借景抒情等等,都是將自然景物與人性情感的結合共感。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答題前先致敬一下向遠桑(北師大文學院王向遠教授?(? ???ω??? ?)?),我們來說說是什麼物哀,什麼是幽玄(????)

讓我們回到東方文學史的考場上,名詞解釋【物哀】【幽玄】

「物哀」是日本傳統文學、詩學、美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以物語與和歌為代表的日本文學的創作宗旨就是「物哀」。「物哀」與「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可人心、解人意、富有風流雅趣,就是要有貴族般的超然與優雅、女性般的柔軟細膩之心,就是從自然人性出發的、不受道德觀念束縛的、對萬事萬物的包容、理解與同情,尤其是對思戀、哀怨、憂愁、悲傷等刻骨銘心的心理情緒有充分的共感力。「物哀論」是本居宣長對日本文論的最大貢獻,是對日本文學民族特色的概括與總結,標誌著日本文學觀念的一個重大轉折。

此處強調一下,物哀≠悲哀!

「幽玄」是在公元12至16世紀約五百年間,日本古典文論中藉助漢語而形成的獨特的文學概念和美學範疇。「幽玄」概念的成立主要是出於為本來淺顯的民族文學樣式「和歌」尋求一種深度模式的需要,以此促使和歌、連歌、能樂實現雅化與神聖化。它是日本貴族文人階層所崇尚的優美、含蓄、委婉、間接、朦朧、幽雅、幽深、幽暗、神秘、冷寂、空靈、深遠、超現實、「余情面影」等審美趣味的高度概括,並體現於能樂等各種文學藝術樣式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上算是對於這兩個名詞的簡單概括,不過對於這些美學名詞很多時候要慢慢悟啦~~

物の哀れ、幽玄、侘(わ び)、寂(さ び)、無常、飛花落葉……這些其實都可以聯繫起來看。

個人對於物哀的感悟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點是「拋棄倫理道德的」,純審美的;似乎在日本傳統觀念中,倫理道德是倫理道德的圈子,審美是審美的圈子,它們是彼此獨立的,比如《源氏物語》裡面那位十分風流的光源氏公子,雖然他一生做了很多與傳統倫理道德相悖的事情,但因為他是知物哀的,所以他是好人;而站在倫理道德層面的另外一些人,因為他們不知物哀,所以不是好人QAQ……

但是中國文學絕大多數時候還是得站在傳統倫理道德的立場上的吧,額怎麼說呢……急匆匆地說了這些好像越說越歪樓了,還是自身修鍊不夠啊QAQ……期待專業人士……

最後安利一下王向遠老師的一篇論文:

感物而哀——從比較詩學的視角看本居宣長的「物哀」論

【摘要】 本居宣長認為,日本文學的創作宗旨就是"物哀",作者只是將自己的觀察、感受與感動,如實表現出來並與讀者分享,以尋求審美共鳴及心理滿足,此外並沒有教誨、教訓讀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讀者的閱讀目的也是為了"知物哀"。"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解人意,富有風流雅趣。"物哀"論徹底顛覆了日本文學評論史上長期流行的、建立在中國儒家道德學說基礎上的"勸善懲惡"論,既是對日本文學民族特色的概括與總結,也是日本文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試圖擺脫對中國文學的依附與依賴,確證其獨特性、尋求其獨立性的集中體現,標誌著日本文學觀念的一個重大轉折。同時,"物哀"論涉及文學價值論、審美判斷論、創作心理與接受心理論、中日文學與文化比較論等,從世界文論史上、比較詩學史上看,也具有普遍的理論價值。


題主你是國際友人么。。。

友情改了一下問題以及描述,而使其通順流暢,並虛位以待方家指點,

有暇則自己就再多寫點~


推薦閱讀:

客觀來看《紅樓夢》在全世界的小說中能佔到什麼地位?
畢業論文想寫陶淵明。找不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怎麼辦??
怎樣分析小說中的人物性格?
你怎麼看待87《紅樓夢》的結局?
中國文學史上有哪些「一字之師」的典故?

TAG:中國文學 | 日本文學 | 漢語言文學 | 物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