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語和德語中為什麼會有反身動詞?


法語不懂,聊聊德語。

這學期剛在德國修了一門關於反身動詞的語言學的Hauptseminar,這個話題至今都是德國語言學家研究的對象,也就是說很多彎彎繞繞連母語的語言學家都沒有研究透。

反身動詞在語言的歷史演變中被保留下來,有一些反身動詞現在德國人也覺得很啰嗦,想要刪掉,比如

Peter fürchtet sich vor etw.

Peter fürchtet etw.

意思是完全一樣的,德國人也覺得第二句比第一句簡單,於是很多人會直接說第二個句子,而不用第一個句子。

那麼德語中很多反身動詞到底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把他們分個類吧!

1. Regul?re Reflexivierung 規則反身動詞

先舉個例子:

a. Hans kratzt Maria.

b. Hans kratzt sich.

c. Hans glaubt, dass Otto sich kratzt.

我們可以看到,句子a是一個Transitivstruktur,在這個及物結構中,存在一個Agens(行為主體,施事人)和一個Patiens(行為客體,受事人),可以用&表示。Hans是動作的發出者,是Agens,同時也是這個句子的主語Subjekt;Maria是動作的客體Patiens,同時也是句子的Objekt,Maria的語法性質是Nominalphrase。

句子b中,當Agensargument保持不變,還是Hans做主語Subjekt,而賓語Objekt變成了他本身時,就用反身代詞(Reflexivpronom) 「sich」 來代替之前的Nominalphrase,不說Hans kratzt Hans,而說Hans kratzt sich,從而避免表達的重複。

但反身代詞(Reflexivpronom)有個限制,就是必須之前出現一個Individuum,而且指代範圍不能超過一個句子,且指代的是結構上離自己近的部分。比如句子c,出現了Hans和Otto這兩個Antezedenten,那麼sich指代的是離自己近的Otto,而不是Hans。那為什麼要出現反身代詞,而不用其他的代詞呢?因為其他的代詞可以越過一個句子去指代,而且指代對象不明。比如Hans glaubt, dass Otto ihn kratzt. 這個句子里「ihn」既可以指代Otto,也可以指代Hans,更可以指代上下文中出現的其他人。

說到這裡,我們就知道反身動詞的存在還是有必要的。

2. Kausativ-inchoative Verben

先提一句,接下來要說的所有反身動詞的形式都屬於Irregul?re Reflexivierung,那麼這些不規則反身和之前1中提到的規則反身最大的區別就是,Transitivstruktur里的賓語Objekt變成了新句子的主語,而不是原句子里的Agens做主語,而原句子里的Agens可以直接被省略或用介詞短語表達。

舉個栗子:

a. Peter ?ffnet die Tür.

b. Die Tür ?ffnet sich.

a句依舊是個Transitivstruktur, 其中Peter是Agens,做主語Subjekt,而die Tür是Objekt。但在第二句中,實際意義上的賓語Tür搖身一變變成主語了。這個時候我們就稱之為不規則反身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除了說b句這樣的反身表達,還可以用被動語態,比如

c. Die Tür wird ge?ffnet.

那麼PassivstrukturReflexivstruktur到底有什麼區別(c句和b句)?為何人們不直接用被動態,而要用反身動詞呢?反身動詞到底有存在的必要嘛?

在c句的Passivstruktur中,其實暗含著原句有個Agens動作發出人,潛台詞是有人使這個門打開了。而b句反身結構中的潛台詞是門自己開了,並沒有什麼人含有目的地將門打開。那麼這裡涉及到的就不是&的結構,只有涉及到暗含有Agens時,才能直接用被動態。一個主語是否屬於Agens,可以通過一些Test來驗證,比如加absichtlich,或者接「um zu」 - Satz試試。

比如

Peter ermordet den Vorsitzenden.

檢驗:Peter ermordet den Vorsitzenden absichtlich. 或 Peter ermordet den Vorsitzenden, um etwas zu machen. --&> 可行,說明Peter是Agens。

Der Regen ?rgert Maria.

檢驗:Der Regen ?rgert Maria absichtlich. 這種表達是不對的,不可以說雨故意讓Maria生氣,der Regen只是一個無意識的Verursacher,而不是一個Agens。

類似於Die Tür ?ffnet sich的例子,Kausativ-inchoative Verben通常表達的是一個動作的轉變,是一個Zustandswechsel,比如昨天是一個狀態,明天又是一個狀態。所有Kausativ-inchoative Verben都必須滿足幾個條件,首先它必須要能確保能改寫成Transitivstruktur,而且必須保證允許nicht-agentivisches Argument的存在

如Peter ermordet den Vorsitzenden. Peter是Agens,但不可以說Die Sonne ermordet den Vorsitzenden. 這個動詞不允許nicht-agentivisches Argument的存在,所以ermorden一定不是一個kausativ-inchoatives Verb。

當一個動詞是kausativ-inchoative Verben時,它要麼用sich的反身動詞結構,要麼加前綴Pr?fix,來表達這個動作的變化。具體的例子請看下面的Psych-Verben。

3. Psych-Verben

類似於Kausativ-inchoative Verben,Psych-Verben也是一系列表達狀態變化的動詞,但表達的是心理變化的狀態。比如?rgen, wundern等。

再舉個栗子:

a. Die Reflexivierung wundert Peter.

b. Peter wundert sich über die Reflexivierung.

c. Peter ist über Reflexivierung verwundert.

和上文一樣,a句還是一個Transitivstruktur,同樣的,用上面的Test,加absichtlich或um zu不可行,不能說反身動詞有目的地讓Peter驚訝,所以呢,主語Reflexivierung也不是一個Agens,而只是一個狀態的Verursacher,我們稱之為Stimulus,而Peter是這個心理狀態的承受者,稱之為Experiencer。所以句子a的結構並不是&,而是&結構

那麼既然不是Agens的結構,我們就不能直接用被動態。而是要用sich的反身動詞結構(b),或者加前綴Pr?fix(c),表達的是心理狀態的變化。

?rgern也是一樣的,但很多時候會讓人搞混。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一個多義詞,既可以接Agens,也可以接Stimulus。那麼怎麼不搞混呢,只有在接Agens的時候,我們表達才能用被動語態;當主語用absichtlich Test或um zu Test不可行時,即主語不是Agens時,就不能用被動語態(第二分詞),而是要用反身動詞或分詞加前綴的形式

再舉個栗子:

Die Schüler ?rgern den Lehrer. 這個句子用absichtlich Test可行,Schüler可以作為有意識的動作發出者,是Agens,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說der ge?rgerte Lehrer

但是!Der Regen ?rgert den Lehrer. 同樣是生氣,但Regen明顯不是有意識的動作發出者,而是無意識的Stimulus,這是說der ge?rgerte Lehrer就是錯的,不能用第二分詞,而是要加前綴:der ver?rgerte Lehrer,或者不加前綴而用反身動詞來實現

即:

Der Lehrer ist ge?rgert über den Regen. (falsch)

Der Lehrer ist ver?rgert über den Regen. (richtig)

Der Lehrer ?rgert sich über den Regen. (richtig)

4. Medialkonstruktion

寫不動了,這種情況簡單說一下,一個栗子是

Die Tür ?ffnet sich leicht.

和Die Tür ?ffnet sich表達一種狀態的改變不同,Die Tür ?ffnet sich leicht並不是狀態的改變,而是潛在地和另一個狀態作對比,表示程度上的加深或減弱。且和kausativ-inchoative Konstruktion不同,Medialkonstruktion的一個條件是必須得允許Agens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一個詞,不能接帶主觀意識的行為發出者作主語,那肯定不屬於Medialkonstruktion。

好了就說這麼說,還有寫別的形式,但是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發現Reflexivierung的形成和存在還是有必要的,我們雖然經常搞混,但是把反身動詞分類學習會有助於深入理解和學習。

如果你覺得有所幫助請多多點贊哦!:)


結論:先有中動(反身),再有被動

本回答來自 quora問題

Nick Nicholas

語言學博士,希臘大百科在編程序員/語言學家

我們將了解一下古希臘語中的中動(反身)動詞。

英語對主動和被動動詞的區分是很嚴密的。

荷馬時期的希臘語對主動和中動的區分嚴密。對外部世界做出某些事情,和自己干坐著涼快,是很不同的。

(passive)使得自己被xx了,這相當於干坐著啥也沒幹。

(reflexive)對自己xx了,這相當於干坐著啥也沒幹。

(reciprocal)你和別人互相xx了,這也相當於干坐著啥也沒幹。

為了自己而幹了某事,也等於坐著不動。

在以上所有情況中,並沒有主動對除自己以外的,外部世界做出某事

在這種區分下,英語裡面的某些主動動詞就會變成中動動詞。比如,sleep就會是中動。work也是中動。

所以,按照這樣劃分下去,love的中動可能是上述任何一種情況:

我為自己而愛、我愛自己,或者我被愛。

在荷馬希臘語中,時時會遇到一個不定過去式(aorist)動詞,它看上去會和中動不太一樣。這可以追尋到阿提卡(Attic)的中動語態(非常深奧的變位),這些中動語態中,開始演化出明確的被動語義。與此同時,將來時和不定過去時的中動並未變化,而是從旁創造出了新的被動

(如圖,其他時態的中動和被動合併,而將來時和不定過去時在中動以外產生了新的被動)

理論上是這樣。在實際上,還是會發現不定過去式的被動帶有中動語義,不定過去式的被動帶有中動語義:這很容易混淆,希臘的作者們確實混淆了。這種現象,造成現代希臘語中,不定過去式只有主動和被動。。。。。。這種被動語態,和荷馬希臘語中的中動有同樣多的語義:形式變了,底層語義未變。要記住的是:中、被動的區別只在不定過去式和將來時,而且還常常混淆。在現在時、過去未完成時、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裡面,希臘語還是完全只用一種語態來表示中動和被動的兩重含義。對不定過去式,中動和被動的語義卻是相通的。

所以,如果我要分析現代希臘語的αγαπι?μαι:在複數情況下,可以理解為「我們彼此相愛」(如同αγαπι?μαστε),在單數情況下,可以理解為「我被愛」。這不是用詞的偏好,而是要看內容、文理而定。其它的動詞有著不同的基本屬性。κλ?βομαι(被偷)對於非生命的主語,它是被動的;對於人形主語可理解為相互語義(reciprocal)(我們偷彼此,我們私奔)

然而中動和被動還是有可能會混淆。我曾經在購物時用了中動的自惠語義(self-benefit):我對侄子說ψωνιστ?καμε(我們為自己而購物),我侄子馬上叫停了我,因為約定俗成的「購物」這個動詞在中動和被動不是自惠語義,而是被動:我們被買了,某人買了我們。這是對街上的妓女才這麼說的。。。


一般反身動詞通常還有一個主動形式吧,否則就像到了英語裡面一樣變成了不及物動詞,如果要施加對象的話,要麼換一個新的及物動詞,要麼還要加介詞。。

我瞎扯的,憑感覺回答。


語言學民科怒答一發

反身動詞不是法語德語獨有,俄語,西班牙語也有,可以說印歐語系的語言都有,只是殘留多少的問題,英語就剩點什麼adjust yourself to…之類的詞。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洋洋洒洒寫本書不是問題。個人傾向的觀點簡單地說,就是反身動詞是由更古老的語言的中動態變來的。再往前追,這個中動態可能是原始印歐語存在作格-絕對格系統造成的。

慢慢解釋:

所謂中動態就是動作發出後,又回到自己身上,這是一種介於主動和被動之間的語態。在德國法國人的老祖宗看來,他們得區分動作發出後是否又返回來,而且用不同的賓語以示區別。

不同民族的對這個誰發出動作和動作發出接收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中國人絕對不會覺得洗臉是自己發出動作又回到自己頭上。我們只會認為這是個不及物動詞。對於我們來說,自己作用在自己身上的動作不需要賓語。當然中動態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是被動語態,這種情況法語特別多,現代法語中,反身動詞本來就可以表示被動。現在印歐語得發展趨勢基本是簡化中動態這種語態。

作格什麼意思呢,就是有些民族的人認為,不及物動詞沒有動作發出者,只有接收者,比如藏語。如果認為不及物動詞主語是動作接收者那麼就叫作格,用英語舉例:he runs 要說him runs,這個him就是作格。但是he eats him 仍然是he eats him(我舉了一個重口的例子 )。這種情況下,及物動詞的主語叫絕對格。當然你要問有沒有三分系統,就是不及物動詞主語 、及物動詞主語 和及物動詞賓語形式不同的語言,答案是有的,但是這種語言很少,巴布亞紐幾內亞有的語言和澳洲一些土著語言就是這樣。


個人猜測是為了減少語法規則的數量,說白了就是追求簡約。

比如法語中的【habiller qqn】給某人穿衣

我給我穿衣、我給你穿衣、我給他穿衣、我給我們穿衣、我給你們穿衣、我給他們穿衣

你給我穿衣、你給你穿衣、你給他穿衣、你給我們穿衣、你給你們穿衣、你給他們穿衣

他給我穿衣、他給你穿衣、他給他穿衣、他給我們穿衣、他給你們穿衣、他給他們穿衣

我們給我穿衣、我們給你穿衣、我們給他穿衣、我們給我們穿衣、我們給你們穿衣、我們給他們穿衣

你們給我穿衣、你們給你穿衣、你們給他穿衣、你們給我們穿衣、你們給你們穿衣、你們給他們穿衣

他們給我穿衣、他們給你穿衣、他們給他穿衣、他們給我們穿衣、他們給你們穿衣、他們給他們穿衣

這些例子里,【A給A穿衣】如果不用自反代詞,可能就是【A穿衣】,類似漢語。這樣的話,其實強制產生了兩種規則:

【A穿衣】;

以及【A給 ?A穿衣】即給別人穿衣服的人和被穿衣服的人不是一個人。

其實如果使用自反代詞,就等於只有一條規則,即【A給B穿衣】但A、B可以是同一個人。

規則難道不是越少越好么?


推薦閱讀:

為什麼英語里複合詞這麼少?
韓語中的?作為首音是否曾有發作ng的時候?
是否只有漢語是沒有時態語態變化的?
有哪些語言被認為是不同的語言,但可以互相交流?
日語中漢字有聲調嗎?

TAG:語言 | 德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