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中,餘味是什麼?
餘味,圍獵時對俘虜的精明算計,同時也是利益最大化的棄取選擇。
A的地盤的餘味,意味著,這裡是A受損的可能,也是B得利的機會。
但是,在目前的條件下,還不成熟。B想在這裡得利,需要以後外部條件的配合。A現在就慌著補棋,也是過於杞人憂天,畏首畏尾。
但是,A現在就補的話,太緩,B大可不理,而且還有更多更大的地方。棋盤之上,要講究效率的話,從來沒有哪裡是鐵板一塊。而且,以攻代守,以後外圍A勢力更厚的話,餘味自然就沒有了。
B現在也不會立馬就去餘味處動手,定型。條件不成熟,走進去也是自殺殉情式的愚蠢。何不讓餘味再飄蕩飄蕩?餘味一般是指不要過早定型,保留變化,根據棋局的進程再來決定怎麼下。
最常見的就是某個定式或者局部,走到一定程度雙方就收手了,不會把變化走完。因為這個時候盤面其他地方更大:比如某個局部小劫,比如局部大官子,比如一連串的緊氣。初學者(比如我)常喜歡把變化走完,覺得那樣才安心。但實際上你把可能的變化賣了,劫材都浪費了,還留給對方脫先搶大場的機會。舉個栗子,這個局部下完之後,大家不會在布局階段就吭哧吭哧直接打這個劫。但將來雙方都有一定的手段:
還有一些情況下,局部可能存在一些手段,但直接使出來的話得不償失或者效果不好,所以引而不發。等周圍局勢發生了變化,條件成熟再動手。常見的就是角部兩邊都被逼住,或者一邊有援軍,各種手段就應運而生。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如果外圍白棋不厚,A位可以點。白棋兩邊逼住外圍又厚的話,BC點是更理想的選擇。
還有一些涉及到高級的戰術。比如最常見的黑無憂角,常見高手去二路托一個,試探應手留下一點味道。黑最常見的應法有內長外長內扳外扳四種。布局階段外面寬闊,黑一般會選擇外長。可如果白隨後能佔到外面的大場,那麼回過頭來看,當初黑外長的一手就有被利用的嫌疑:此時外面不大,而白又有活一個小角或者動出的可能,那麼白最初的目的就達到了。我曾看到過關於錯小目無憂角後,對手托退定式中先托一下無憂角的變化。現在不太記得了,哪位兄弟知道的話,請指點一下。找到一個2002年的例子,第57屆日本本因坊戰循環圈第23局,大竹英雄 VS 趙治勳
後來白棋選擇了在右邊動出味道:在一些初步定型的局部,往往存在某些潛在的手段,雖然當下直接動手條件不成熟(或者需要其他子力支援,暫不成立;或者局部成立但全局虧損,得不償失),但將來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加以利用以取得利益或攻擊對手。這樣的情況,術語就說某局部留有**味道。餘味:餘下的味道。
餘味是某處棋還沒走完,但馬上下,價值不大。等別的目數比較大的地方搶完了,再下。馬上走的話,一般有兩種壞的後果。第一,別人不理你,脫先。第二,對旁邊的棋產生壞的影響。
餘味——我想殺了你,但我只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以後想什麼時候殺了你就什麼時候殺了你。⊙﹏⊙
吃完香蕉留下香蕉皮不扔,以後打起來的時候說不準能把人絆倒。。。
餘味是指一些較為固定的棋型不給它走足了,留幾手暫時不落子,雙方都在等待它跟其他棋型之間產生聯繫,以求新的變化,或者用於打劫,這個等待稱作餘味。
實戰地說一說。
和低手下棋,我的棋就沒有餘味,因為有問題對方也算不到,而且往往有騰出手來補棋的餘裕。
和平手下棋,雙方肯定為了效率拼搶的很激烈。一般互相都有餘味,落後的時候就會引爆餘味來拚命。和上手下棋的話,要問上手了……我怎麼想不重要。有棋,但動手時機很重要,即便不動手對方補一手也等於喪失了先手,在布局和中盤前段先手往往更重要,所以即便有味道只要不是生死攸關的急場往往不補,這樣在合適的時機再選擇動手或補凈
餘味一般是指對方吃了自己的几子或者一塊棋後,自己的這幾個死子或死棋還留有的手段。自己馬上走也活不了,但是外圍還存在種種借用,比如打吃,收氣等。
喝湯的時候,留著最後一口不洗碗
不要趕盡殺絕?做得太過吧,不然對手輸了也會背後吐槽的,你聽了也不舒服
以個人粗蠢的感性認知,圍棋的餘味不僅僅是一種智力遊戲,而且給我一個重要的啟示是聰明人要有大的情懷會更有魅力,更讓人尊重!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圍棋衰落了?
※如今的圍棋棋風是不是不如六超時代有趣和好看了?
※如何評價古力?棋力如何?
※為何圍棋女棋手的總體水平不如男棋手?
※如何評價高曉松對 Master (AlphaGo) 戰勝人類頂尖高手看法?
TAG:圍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