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為何沒有後驅車?
01-03
問了一些人都未曾聽說有大眾的後驅車。
玩車的話,有很大部份人是有漂移情結的,這麼大個品牌沒有後驅車實在無法理解。(前驅四驅可以漂,但是難度大限制多快感低,排除)這是為什麼呢?說明了什麼?
果然提起VW就有人完全不查查歷史書就開噴。收購了這麼多企業,消化各家的技術整合起來,哪怕不都是自己研發出來的,也絕不像某些人口中那麼不堪。何況通過收購或者技術合作來吸收技術,在汽車行業太正常。
首先,VW的起家之作便是Ferdinand Porsche的RR布局,影響的車型包括:
Type 1Type 3
Type 411
Type 2
Type 14(Karmann Ghia)
T3
VW的乘用車體系全面換用前置、前驅/四驅是在Golf面世之後,而商用車體系則是在T4之後換用前橫置、前驅/四驅布局。
在VW採用平台化戰略之後,原有的RR布局也便走入了歷史。平台化時代VW的平台有A0-E六個系列的乘用車平台和T商用車平台,其中PL系列,也就是縱置系列,具體到車型上無一為純後驅,原因也很簡單——Audi的影響。在收購Audi之後,整個VAG也隨即取得了quattro,隨後又發展出4 Motion,不得不說Audi的四驅理念對VAG的影響極為巨大,這也導致了整個VAG當中只有Porsche和Lamborghini在有限範圍內仍然堅持後驅,縮減到VW,在平台化時期有一台遊離於這些平台之外的產品,也堪稱是VW歷史上的奇葩一枚——W12。這台車主要是作為當時新興的W12引擎的試驗平台,W12 Coupe搭載了4 Motion的前身Syncro四驅系統,但是隨後VW又推出了採取後驅布局的開蓬版本W12 Roadster。唯一的VW超級跑車。而它的性能之強在當時也是可以和眾超級跑車叫板。
但是VW從來沒有批量生產過它。原因也很簡單——市場定位。
作為一家企業,亂講情懷那是不行的。VW的定位就是買菜車,哪怕是讓人發顫的性能車也必定頂著個買菜車的殼。典型代表就是R36。因為這個品牌就是這個形象,高性能後驅?打個電話到斯圖加特或者波隆尼就行了,VW品牌無必要冒著成本上升、銷量不佳的風險來冒險推出與自己定位相左甚遠的車型。進入模塊化時代,VAG的模塊平台包括MQB、MLB、MSS。前兩者的代表車型比較常見,但是MSS卻似乎不為人所知。然而:Concept BlueSport,就是採用的MSS模塊化平台。
這台車採用的是中置後驅布局,09年推出之後傳說要量產,然而到現在尚無任何音訊,恐怕也很難順利誕生。當然,與之同平台開發的Audi R4和Porsche 356(均為傳言猜想的名稱)可能會更容易面世一些。總之:絕對不是造不出來,而是兩個原因:第一,在Audi影響下整個VAG都將四驅系統作為自己的產品戰略在力推,而且行之有年,不論是技術還是形象均已大有收穫,後驅系統既然已有BMW在這個領域內耕耘多年,沒有必要衝上去與之正面交鋒。第二,VW品牌定位決定了它不會有太出格的量產車型出現,讓VW的後驅難以出現的並非技術,而是市場。破鞋哭瞎在廁所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德文volkswagen另外,他們所造的車為什麼要後驅呢?
成本低,賣的好呀。╮(╯▽╰)╭
你如果知道奧迪,保時捷,賓利,布加迪這些品牌都是大眾集團旗下的。你就不會再提出這樣的問題了。
後驅大眾=一代甲殼蟲=保時捷
大眾乘用車目前要麼前驅要麼四驅,但是如果泛指大眾這個品牌的話,人家可是有商用車部門的啊,從皮卡到重卡啥都有。
品牌的檔次擺在這裡,造後驅多出來的成本沒人買單。
老甲蟲淚流滿面。
如果說老甲蟲太老的話,kombi type 2雖然車型老,但一直在南美有生產,最近才剛剛停產,也是RR的設定。推薦閱讀:
※2.0T 和 2.5 自吸哪個開起來更舒服?
※為什麼說換擋有樂趣都能被人噴?
※top gear 大猩猩 拳打製片人..?
※為什麼汽車熄火後剎車踩不動?
※DSC/ESP 這類車身穩定系統,在冰雪路面上作用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