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究竟是求解脫,還是求智慧。?

如題。

本人家庭裡面很多人信佛,我自己小的時候也很相信佛是很偉大很厲害的。但是長大以後,也差不多變成無心者了【笑】

相對於頌佛號得解脫往生凈土的這種思維。我更喜歡研究一下佛教裡面對人生,對世界的獨到見解和感悟。而且我更相信本土道教的一些看待事物的角度。雖然接觸的都是一知半解【哈哈】

背景如上。我心裡一直有這樣一個疑問,既然佛是覺悟者,所有的佛都是無量光,無量壽。那麼為什麼學佛的人太多太多都是口念佛號便得解脫,甚至懶得去問為什麼。難道不應該是先去學佛經裡面的智慧,向心內求佛嗎,又何必搞什麼門戶之見,個人崇拜呢?

我還是覺得,佛在心中,不假他物,或許是我不得其門吧。這個問題下,歡迎各位說出自己的見解。


求解脫,過程中離不開智慧。

問的很好,不如我們回到最根本的,你信不信有鬼和神仙,也就是你信不信有六道輪迴,你又信不信決定六道輪迴的是因果業緣?

你知道嗎?我見過無數信佛的人,他們連世界上有沒有鬼都不敢肯定。。。。但是他們信佛。。。。。。

回到凈土,你相不相信在遙遠的星系有一個世界和阿彌陀經描述的一樣?

信就是一種智慧。

我老媽年紀大了,文化有限,她去學傳說中的頓悟明心見性內心成佛比較困難。可是她信我啊,我給她描述了極樂世界以及基本的佛經世界觀,她念阿彌陀佛時就是如子憶母,這就是智慧,可以解脫。

你覺得簡單嗎?但是你做的到嗎?

最簡單就是最難。

適合的就是最簡單的。

有很多人知識淵博,你就得把金剛經和大般若丟給他,他才會覺得牛掰然後折騰到自己欲仙欲死然後才開始信。

有的人就是喜歡度他人,這種人你得丟地藏菩薩本願經給他他最喜歡。

有的人就喜歡持戒,有的人就喜歡參禪。

在《大集經》里講的很有意思噢,我估計很多人看到就要破口大罵了。因為裡面說有的人是因為用功勤奮而晚得解脫,晚成佛;有人是因為不精進而迅速成佛證果。。。。

【善男子,有諸眾生勤修精進遲得解脫,有少精進速得解脫,有勤精進速得解脫,有少精進遲得解脫,有因解脫非緣解脫,有緣解脫非因解脫,有因緣解脫非因緣解脫。有諸眾生觀於內法而得解脫,非觀於外;有觀於外而得解脫,非觀於內;有觀內外而得解脫;有不觀內外而得解脫。有諸眾生因樂行故而得解脫,非因苦行;有因苦行而得解脫,非因樂行;或因苦樂而得解脫;或有不因苦行、樂行而得解脫。有諸眾生因讚美故而得調伏,非因呵責;或因呵責而得調伏,非因讚美;或因贊毀而得調伏;或有不因而得調伏。有諸眾生因逆說法而得調伏,不因順說;或有因順而得調伏,不因於逆;或因逆順而得調伏;或有非因逆順說法而得調伏。有諸眾生因聞略說而得調伏,非因於廣;或有因廣而得調伏,非因於略;有因廣略而得調伏;或有不因廣略說法而得調伏。】


謝邀:其實許多「疑問」和「質疑」都緣於對佛法的「一知半解」。

求解脫還是求智慧?請問:佛教依何解脫?請問: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 智慧至彼岸。那麼求解脫和求智慧是兩回事么?

那麼解脫的智慧何來?

  • 《華嚴經》:複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 《華嚴經》: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凈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解脫的智慧,一切眾生本具,佛依種種法門令眾生自證自悟。所以他是「」得。非是「」得。和你讀書老師教你知識,你把他背下來,記下來,學懂了就行了概念不一樣。

  • 《楞嚴經》: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而證得此「」的法門有許多中,念佛也是其中之一。
  • 而不同的法門不同的宗派自有一套理論體系和傳承,念佛也是如此,其中深刻的道理,不深入學習了解不會明白。有句話說念佛一法「愚夫愚婦,顓蒙念佛,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若果真能老實念佛,感交道應,不知不覺地和佛的智慧、道的奧妙互相融合。
  • 正如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言: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 果能老老實實念佛,待功夫日深即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為佛心」,此時比你所謂」懂得多「的人強多了。
  • 佛法講聞思修證,聞思修最後還是要落在上,否則懂得再多也是枉然,所以多聞不如實修。真正解脫的智慧從何而來?」由證而」顯發「


鬼將軍說了啊

解脫的路上離不開智慧的輔助

成仙不是執著

當官也不是

因為你所面對的

是比這些都痛苦的事情

執著的意思是

自不量力的妄想

佛法

信解行證

四步哪個執著了?


凡是有所求的,都不是學佛。那是更大的執


念佛不是念那幾個音節啊……念佛是念心一境性,一心不亂,念茲在茲,定慧等持。

如果念佛的目的不是增長禪定力,那就變成了口腔肌肉遊戲……


學佛,是求解脫,是求大智慧。

知乎上討論佛法,基本屬於業餘級別。

這就是無分別心。

當今唯一大師竇唯 簫樂冬爐 抵抗分別心 不想像不註解 任音樂水般流動 風月無邊古意瀰漫 心旌蕩漾如臨仙境

竇唯地鐵照

竇唯在中國搖滾圈地位舉足輕重,他是中國最著名的樂隊黑豹的主唱,優秀的唱功,出色的配器,富有激情的旋律,震撼了一代人,而當年的竇唯年在搖滾圈更堪稱是帥到沒朋友......

竇唯的畫作

今天所聽的《季憂蘭》,

出自巫娜2006年與竇唯合作的

音樂專輯《水先後古清風樂》。

《季憂蘭》里出現的樂器有

古琴、瑟、鍵盤、木魚、

貝司、吉他、小號、鼓……

儼然一場中西樂器的盛大較量。

在巫娜與竇唯的默契合作下,

古典與現代產生了奇妙的圓融感。

這讓人相信:

好的音樂即使不尊崇古典的形式,

一樣可以喚起古典的內核,

讓人感受到「古」的巨大能量。

當把聽覺完全交付給《季憂蘭》時,

無論是巫娜老師的古琴演奏,

還是竇唯加入的其它音樂元素,

都無法再去分別。

這不僅是種毫不做作的高度提煉,

更是一種對分別心的抵抗。

初聽《季憂蘭》

可能會有些許困惑,

耳朵習慣性地

分別每個音符的發聲樂器,

想像音樂的內涵畫面,

這種分別心,

會攪得內心不得安寧。

若能放下分別心,

再聽一遍,

只純粹聽音樂,

不作想像,不作註解,

任音樂水般流動,

風月無邊,古意瀰漫……

你會發現,

這根深蒂固的中國味,

內力深厚,

讓人心旌蕩漾,

如臨仙境。

明·徐渭《蘭花圖》

對於不了解中國搖滾樂的人來說,

竇唯,僅僅是王菲的前夫而已,

他們的女兒叫竇靖童。

這些已經算是多的了。

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那個曾經在香港紅館

令無數歌迷瘋狂嘶吼的竇唯。

作為當初的「魔岩三傑」之一,

竇唯有不同於張楚、何勇的天馬行空。

他可以嫻熟把玩中國的古典樂器,

這可能是其他二人望塵莫及的。

這點也成了竇唯音樂上

最大的特色。

竇唯本人對專輯的介紹是:

音樂這種東西很抽象,

需要你親自去聽、去感覺,

光憑我說的話,

也說不出什麼。

而且我的音樂並不深奧,

老少皆宜,很容易理解。

撇開王菲和竇唯的八卦新聞,

今天只談他們的音樂,

他們的音樂都有種清高感,

跟蘭花的姿態不謀而合。

與《季憂蘭》相呼應的,

王菲2010年為電影《孔子》

唱了一首《幽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改編自韓愈《猗蘭操》的歌詞,

短短六十四個字,韻味十足,

汲取了史詩的浩渺氣質,

王菲空靈的嗓音,仙氣十足,

帶著蘭花冷艷,

講述著人生的變動與永恆。

嚴寒中,蘭的花蕾,

靜靜地孕育和等待,

你采或不採,

對蘭花都沒有傷害,

它在忍耐中積累,

只為自己綻放。

竇唯的自畫像

巫娜跟竇唯是2005年認識的,

他邀請她參加了「不一定樂隊」。

他們在樂隊里開始了即興合作。

「即興」是一種活在當下的藝術,

對音樂人最大的考驗

是當下的精準反應,

即便配合得不是很精準,

也不能在那個當下糾結停留,

必須放下糾結,繼續向前。

經過一段時間磨合,

巫娜由剛開始的緊張,

變為輕鬆自在,

心性似乎被漸漸打開了。

「不一定樂隊」的成員,

如今都有了各自的生活,

有的結婚生子,

有的定居外地,

只有竇唯還在錄音棚,

做著自己喜歡的音樂。

巫娜老師一直倡導一種理念:

以古典觀照當代,

活得像個真正的中國人。

在巫娜眼裡,

竇唯一直是位天然的智者,

是擁有真正心靈自由的中國人。

媒體總在渲染他的落魄,

卻始終理解不了他的自由。

而他也不在乎那所謂的「落魄」,

他有自己更大的樂趣——音樂。

就像竇唯自己說的:

名利這種東西,

我感覺可能給人造成負面的影響,

追逐名利會被名利所控制。

它可能使人發生變化,

發生變化之後就面臨著前途的選擇,

有可能會誤入歧途。

我奢望自己能像古時的聖人先賢,

他們的生活可能非常平淡,

他們的一切也不是那麼光輝燦爛,

但他們有一份從容和自在。

褪去了年少時的憤世嫉俗,

沉默下來的竇唯,

不惹眼,不鬧騰,

也不勉強自己,

用純樂器替代了歌詞,

描繪著他心中的世外桃源。

你可以隨他一起前往,

也可以站在原地眺望。

無論如何,

他都已將自己的靈魂拋給了你,

毫無保留,凝視人心。

他像一株孤生幽谷的蘭花,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竇唯的畫作


為什麼學佛的人太多太多都是口念佛號便得解脫?

當你遇到不順心的事,想抱怨、罵粗口的時候,心中警覺,想起念佛號,一念佛號,恭敬心生起,心中頓時清涼平靜,當下解脫。

慢慢形成習慣,以後在情緒起落的時候,都立馬念誦佛號,恭敬心生起,這樣,你因妄想產生的煩惱與痛苦,就被佛號所替代,心就平靜、清涼下來,心就入定,心一入定就會產生智慧,慢慢的就會與佛相應,得佛力加持而開悟……

以後就有智慧朝向究竟解脫了。


相對於頌佛號得解脫往生凈土的這種思維。我更喜歡研究一下佛教裡面對人生,對世界的獨到見解和感悟。

誦佛號以求往生凈土,是成佛的法門,是解脫的法門,是開啟智慧的法門。而你更喜歡的那一套研究,於解脫是無有益處。因為你這是喜歡聞思而排斥實修。讀遍三藏十二部,不實修也都不是你的。修成了,不讀也是你的。那些東西都是從法性里流出來的,法性里都有。

背景如上。我心裡一直有這樣一個疑問,既然佛是覺悟者,所有的佛都是無量光,無量壽。那麼為什麼學佛的人太多太多都是口念佛號便得解脫,甚至懶得去問為什麼。難道不應該是先去學佛經裡面的智慧,向心內求佛嗎,又何必搞什麼門戶之見,個人崇拜呢?

我還是覺得,佛在心中,不假他物,或許是我不得其門吧。這個問題下,歡迎各位說出自己的見解。

不是他們懶得去問為什麼,而是你懶得去問他們為什麼念佛號。我確信,很少有人可以沒有原因的就堅持念佛號。求平安?求富貴?求護佑?求往生凈土?……無由念佛,無念念佛那種境界可是很少有人做的到的。

佛經,是智慧海,也是拴驢樁,是佛法,也是魔說。佛經裡面的智慧,是佛的智慧,不是凡夫的智慧。佛的智慧看經是學不來的,佛的智慧是要靠修修出來的。佛真實見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亦真實見到「煩惱即菩提」。但是你看的到嗎?你看了這數個文字,除了會作更多的妄想,別無他得。

有些東西,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你以為是你的,那是自欺,自斃。就如你所說,佛在心中,不假他物。但是你又說,要從佛經之中學到智慧,既然不假他物又哪來的佛經。這是自相矛盾,所以我說,「佛在心中,不假他物」這句話,也不是你的,這叫鸚鵡學舌。

學佛學什麼?還是先學不自欺吧。


佛有三德,斷德、智德、悲德;

無智何以斷煩惱?無智何以悲眾生?如同,無定何以持戒?無定何以生慧?

如果以求解脫為目的,智慧就是手段;如果以求智慧為目的,解脫就是結果。


三界如火宅,求解脫的人就是衝出火海的你說的智慧我不評論。各有各的追求,大家各求個的,千萬不要用自己想法要求別人,煩人煩己


沒有智慧 如何解脫?


求解脫和求智慧不矛盾,解脫和智慧都是佛世界的基本構成。學佛是為了成佛。成了佛了,才會去探索佛世界。人都能成佛,只是佛在內心底處,埋的太深,一重一重剝,最終就是佛。人需要做的就是一重一重剝,前提是你想成佛。不想成佛那就繼續埋,繼續為人,尊人之道。具體怎麼剝,有的說得用手,有的說得用嘴,有的說得用腿,有的說都得用,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埋的深淺不同,埋的密實度不同,埋的材料不同,不過畢竟都能剝開。總之,前提是想成佛,然後自己研究自己,參照經書,慢慢剝,剝掉重重,顯露佛身。切忌用人世界去琢磨佛世界,不但浪費了剝的精力,而且容易抑鬱症。把學佛當做解數學題就對了。祝福你。


學佛多有避世心理,或逃避心理,遇到挫折,這些科學來講歸納為心理學,但是目前心理學的知識不足以詮釋,畢竟佛學的是歷經千年人類智慧結晶;

學佛同時,多讀讀二十四史,受益匪淺


佛者覺也,覺的是什麼?只有智慧。學佛唯一的目標是追求智慧,解脫是得到智慧以後所附帶的狀態,解脫的根在智慧,沒有無智慧的解脫,不管是戒律是禪定還是解脫,都是在得到智慧的基礎上才談的上的。


可以百度涅槃三德


是一種信仰,信仰是心靈的主觀產物,宗教或政黨起了催化劑的作用。沒有宗教和政黨,人同樣可以擁有信仰。

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

與信任不同:信仰同時是你價值的所在。

信仰是人們對生活所持的某些長期的和必須加以捍衛的根本信念。


智慧就是解脫,解脫就是智慧

但是如果指望著看看經書就能得到這些,那隻能說太圖樣圖森破

不好意思,實話實說,咱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大德那樣的覺悟,看看書聽聽經就能獲得智慧解脫,這樣的美夢還是醒醒的好

書本上的知識若是沒有親自驗證,比如心經說諸法空相,你能明白真正講了什麼意思嗎,只有自己修行達到了那個程度,親身見證了之後你才會恍然大悟真正的意思,得到智慧又得到解脫

都說學佛講求功德,何謂功德,惡盡曰功,善滿曰德,修行所得才是功德

這些都是需要艱苦修行的


謝邀!學佛為究競解脫。佛教為智慧解脫,在佛教看,缺少佛法宣傳的智慧是不能究競解脫的。


僅對題目來說,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求解脫(不再受輪迴之苦),過程是求智慧。

最初如阿含經的方法就是通過四念處等修習來理解自己和世界(大概的說),證得阿羅漢基本就算解脫了。

而凈土宗的方法是靠自己太慢了,不如稱念阿彌陀佛的名字,死後往生西方凈土,在那個世界因為佛菩薩加持的原因,清凈光明,可以一心修行,直至菩提。

到底行不行呢?阿彌陀經是不是真的呢?經上說誹謗佛經要下地獄


求「如何解脫」的智慧……


推薦閱讀:

被自私的人傷害情緒,如何迅速調節?
為什麼有時候重男輕女的反而是女性長輩?
如何理解empathy這個詞?
為什麼越到考試越喜歡看和考試無關的書?
有人記得自己前世嗎?

TAG:心理學 | 信仰 | 佛教 | 宗教 | 凈土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