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成人之父」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這句話出自教育家蒙台梭利《幼兒教育方法》一書,我在知乎另一道討論依戀關係的問題下看見了它,不知該如何理解?


才疏學淺,似乎可以有如下理解:

1. 人的發展具有連續性,任何一個階段都在孕育下一個階段。兒童自然是不成熟的,但他們在生理和心理卻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最終將走向成人階段,從「孕育著下一個階段」這個角度說,便有「兒童是成人之父」

2. 正是由於兒童的不成熟性,使得兒童的心理結構相對簡單,在某些階段尚未具備掩蓋自己想法的能力,這為了解人類自身的心理提供了絕佳的材料,因為相對簡單的材料意味著較少的無關因素的干擾,有利於某些特定研究的進行。從這個角度說,兒童是引導我們了解自己的長者,如同父親。

3,根據精神分析理論,兒童時的經歷對於成人的心理結構的形成有著關鍵的、極其重要的作用,如同父親的性格可以深遠地影響孩子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兒童是成人之父。


謝約,馬克一下,最近忙跨考心理學,無暇查教育學資料,純憑記憶和經驗答題,不對本答案負責

1、最早可以考證的明確提出「兒童是成人之父」這個論斷的,並且在教育學史上留下痕迹的學者,應該是蒙台梭利。但是並不意味著這種思想從蒙台梭利開始。比如華茲華斯在詩句里提到過這句,同樣,我個人傾向於這是盧梭自然主義思想的延續。《愛彌兒》其實有相似的論斷的,沒有那麼旗幟鮮明的亮出來罷了。

2、正如《小王子》所說,每個大人都曾經都是兒童,但是他們大多數人不記得了。從時間上來看,每個人都是必須先是個兒童才能變成個成人,即從單個個體來看,先是兒童再是成人,就像先有父親再有兒子一樣。但是很多大人有一種傲慢與偏見,覺得只有自已這樣才是正常的,就像皮亞傑的三山實驗中小朋友一樣,總是覺得每一個人都想自己這樣想才對。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人的思維方式為自變數的三山實驗的結論可以推導的大多數成人身上。

3、當我們讓一個5歲兒童去用別人的視角去看待三座山時,蒙台梭利讓成人去用兒童的視角去看待三座山。我覺得這也許就是這句話的想傳遞的觀念。至於依戀關係、早期童年經歷對成人的影響,在沒有仔細查資料的我看來與這個論斷本身也許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4、我依然認為科學研究是主流,它可以擴展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前進的,結論更可靠而且傳遞給別人時可靠程度損耗低,就像站著做事腳踏實地。哲學思辨不是不好,它是以前的經驗去推斷這個世界,就像跳起來去摸真理,有智慧又經驗豐富的大家可以摸到更高一層真理的鼻子,自以為是大家的庸人也可以摸到看起來像是更高一層真理的鼻子,我很理性的知道我沒有能力去分辨,但是很多人會自己覺得可以分辨,有時我也會自以為我能分辨,然後就不斷的思辨思辨。

5、對於大家的哲學思辨,適當的有所思考有所得就好了,不要過分解讀。我們沒有他們的知識背景和經驗,我們跳不到那麼高,摸到的東西不一定是他們摸到的,腳踏實地做一點實證研究,做一個做實事的理想主義者吧。


說來慚愧,自從離開學校之後就沒有認真讀過教學與專業的書。在模糊的記憶里,記得老師曾經在課上說過這句話。想起另外的一個理論「也就是在某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中也許包含了發展的全過程,即在兒童早期發展的過程當中,包含了成人如何習得新技能,以及適應社會的過程,在這個角度上說「兒童是成人之父」是成立的。


首先你要理解「人生下來就是孤獨的」。一個充滿了靈性,人性和神性的嬰兒呱呱墜地,他就像聖經里的耶穌,是到來的一束光。

嬰兒從充滿了愛和養分的羊水中分娩出生,來到這個冰涼的,陌生的甚至是可怕的世界裡,應該無異於從天堂來到地獄吧。

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是無辜的,他開始慢慢學著用成人的眼光去體察這個世界,這個「成人」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父母。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互上,某種程度上存在著不公平——兒童無法全權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兒童的反應往往得不到心滿意足的回應。嬰兒是一張白紙,每一天的成長都是父母在這一張白紙上寫下的自己的人格。

根本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事實上,在中國,父母的自我人格的健全程度達到中等及良好已經很不容易。父母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他引以為豪的價值觀,也寫下他因為對未知的恐懼生成的防禦,寫下他的焦慮和痛苦,這所有的一切被父母稱之為——對孩子的愛。

如果人能夠看得清自己在孩子身上做了些什麼,又是怎樣做的,他會很驚奇,因為他看到了自己,那個在小時候被同樣對待的自己。


推薦閱讀:

怎樣儘快讓大眾知道心理學不只是心理諮詢或弗洛伊德?
有哪些值得推薦給初學者的英文心理學書籍?
人的精神狀態由正常到崩潰是怎麼過度的?
為何難以長時間保持自我激勵?
為什麼人們常常會「言行不一」,即明確表達的觀點和態度跟實際的行為不一致?有什麼心理學和社會學原理可以解釋下這個現象?

TAG: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 教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