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留學泡沫是怎麼形成的?

現在總看到不少人勸人去文理學院,但是說實話,這些勸別人的人根本就沒結合對方的處境想過.

不是每個留學生都是富二代,官二代,回國高枕無憂的.對於大多數留學生,還是想在美國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回國的話,據我所知,公司招人的確看留學生學校知名度.

top 5的文理學院中國人太少,沒有統計意義.大多數文理學院的中國人畢業立即失業.當然有人說前幾年他們學校的中國校友還找到工作了,但起碼您也要看看當年市場上的中國留學生數量,今天市場上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吧!中國留美學生早就不是大熊描了,拿學校的美國校友來比更沒有意義,不僅僅是因為身份限制,更重要的是因為對方很有可能是靠家裡關係找到工作的,人家會告訴你嗎?

我最近見到了一些top 20文理學院的美國人,連他們都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哪怕學的是computer science這種熱門專業,也只能在中小公司里干,hot startups和flg都很難進去.

至於grad school,那就是更大的泡沫了,讀了文科(除了top 10 law school)和生化的grad school,畢業後基本上還是找不到工作.工科名校招人的老師明確告訴我他們優先考慮專排靠前的學校,要不然您以為us news沒事單獨給本科生弄個專業排名幹嘛?理工科公司招人也喜歡從這些學校里招收。


雖然我一直秉承「英雄不問出身」的想法,但是還是想要問題主到底是什麼大學的?才能對所提到的零零總總30所各類大學和20家法學院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

至於您說的問題,我有一個微觀和宏觀的答案:

就微觀來說,題主舉出的事例很多都有待驗證。首先,什麼叫「上了grad school也找不到工作」?我怎麼就看見千千萬萬的國人上了研究生院也找到了工作呢?特別是您說的理工科的,做大數據cs的,水平再差也沒見到找不到工作的。

其次,不讀研究生院的,我就認識不少從top 30lac出來直接進flag的。說真的,搞技術的,進不了頂尖公司只能賴自己活兒不好,不能賴學校。也有不少lac是諮詢和投行的對口學校,很多人畢業就直接進入了這些領域。沒錯,我說的還不是頂尖lac,是類似於mhc這樣的二十名以外的lac。

至於您說的那個top 20法學院被渣男玩弄的女生,別和lac扯上關係。首先,她自己成績不好,上不了t6或者t14和lac有啥關係。其次,她就算出任ceo,走向人生巔峰,也有可能被渣男玩弄啊!默多克還被鄧文迪玩弄了呢!這兩件事兒有任何關係嗎?只能說明她在relationship這類事情上不太精明,或者乾脆就是遇人不淑。

還是你在說她賣身換去綠卡?我覺得這事兒都是人生選擇。你覺得出任ceo好。她覺得相夫教子好,朝九晚五郊區別墅養條狗。你們各自自得其樂就可以了。我還認識哈佛法學院畢業的,沒工作一天就結婚相夫教子,現在孩子生了三個的。我也認識哈佛法學院畢業去當美國總統的。這和哈佛有啥關係嗎?

宏觀來說,天無絕人之路,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看機緣和時代大趨勢。在這兩者面前上什麼學校真是微不足道。題主這麼靜態地看問題真的很奇怪,人生機遇變數都很多。

為了適應這個提問的風氣,說個俗氣的例子:如果馬雲也採取和您一樣的人生態度,他一定就在專科畢業的那天弔死在學校門口的那棵樹上了。

容許我舉一個政治不正確的例子。我父母大學畢業的時候,最漂亮的女大學生都忙著競爭嫁給計程車司機,因為計程車司機是最早的一批萬元戶。後來因為社會變動紛紛離婚的不在少數,這都是我父母身邊的同學。

考慮到現在每三五年就湧現出一大批過去不存在的職業,cs的知識三五年也都翻新不止一番,而不少我們習以為常的職業都在逐漸消失。題主你怎麼知道你現在看上去光鮮亮麗的職業和學歷,本質上不是當年的計程車司機呢?


來跳個坑,利益相關,Amherst Regional High School 畢業, Amherst College 明說對我高中每年照顧10個名額 :-P (俺們是公立學校喲,想輕鬆來AC的直接來Amherst, MA過吧 :-P), 然而。。。我們那屆沒一個去AC的,前四名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第五去了Blue (hmmm... go Buckeye, beat Blue), 我資質蠢鈍,同屆畢業生第23名,但是創造了ARHS高中畢業生學分之最,畢業時167學分(88個學分高中畢業。。。我幾乎可以畢業兩遍。。。)

本科申請里被Wheaton College, MA 天文系錄取。。。然而我心態發生轉變,覺得看星星不如實際操作有趣。。。於是去美軍拆地雷了。。。,回來後去了UMass Amherst. 同屆只有我和另外一個人去美軍,後來還在一個連里。 :)

另外我在Amherst College的 Johnson Chapel, 結婚的。 感謝Amherst college的大力支持 (一聽我是Amherst, 本地人加老兵,各種安排配合)管理非常nice. 五校想結婚的一定 預定5月初,櫻花開的時候結喲 :-)

親妹今年Tufts 大一。 大家多照顧點(看到不少Tufts的同學)

------------討論正事的分割線---------------

實際上我16年前的寫作生涯就是從介紹LAC開始的(身邊都是。。。)當時中國本科生比較少,這些人由於信息閉塞,也模仿研究生申請大型學校。我當時就覺得LAC對一些人是更好的選擇。因為這個文章系列還認識了EX(不是現在的領導)。

我個人認為,LAC並不適合所有人,留學生開始大量進入LAC大概是04-06年那會,後來就越來越多了。 我舉幾個我身邊的例子來對比一下不同家境的人的情況。 因為身邊倆女校,所以這裡舉的都是丫頭們的。

女生Y1: 家境中上,典型水瓶座性格,一直在探索自我,在學校時通過嘗試確定了取向,出櫃,畢業後去了某法學院,現回國做國際法律相關資訊工作。

女生Q: 豪富之女,被開玩笑說就是一輩子不工作也不會沒飯吃那種,典型的白左性格,以大愛,公益為口號,全世界亂飛搞慈善活動(反正不缺錢),沒事去某個勝地度個假。因為LAC的人脈和圈子,能保持不錯的聲望。 不過雖然我們是不錯的朋友,但我對她的事業基本持否定態度。 :-) 偶爾會爭論一下。 我覺得她的事業是水中月鏡中花,她認為我太功利,庸俗。

女生T:家庭一般,真。左,學習是幾人中最努力的。 畢業後直接去非洲地區支教N年,其勇氣和行動力讓我極為佩服。 由於LAC建立的人脈和Q的支持,也有不錯的發展,在做實際操作中認識的現在的老公。

女生D:家境中上,典型小資女,學的也是經濟/金融,後去歐洲頂尖大學學習,投身金融/投行。

女生L: 家庭中上,典型書香女,遇到了某小貴族帥哥,嫁了,現在教書去了。已經生娃。

女生Y2: 家境中上,極聰明,專業經濟,畢業時卻拿走了學校西班牙語的 summa cum Laude... 我總說你一個中國人不遠萬里來到美國,學西班牙語。 天生語感強,我導師一直可惜她沒學語言學。。。 後來去了哈佛,現在同樣投身教育界。

從這裡可以看出,LAC適合的人要不就是家境相對中上,不以上大學為短期投資迴流手段,而是進一步教育的基礎。 (你指望小學教育畢業後就能找掙大錢的工作么,LAC同理),要不就是家境一般的實幹派博命獲得上流同學支持。 例如T,由於LAC的人脈,其行動實際上得到了從資金(Q),話語權(L,Y2)乃至政治系統(Y1)支持。 並成為了後者的牌子和「驕傲」。 同時LAC是比較典型的圈子交流中介,例如 L的關係可以使得她們這個LAC關係和傳統不交集的白人精英圈有一定的互動。又如我朋友Z,室友就是William Smith 的小兒子。 等等。

如果不符合這些,純LAC(例如Amherst, Mt. Holyoke, Smith, Williams, Wellesley...) 的留學生就會有比較彆扭的感覺,並出現畢業=失業的泡沫。 我看另外回復里有同學抱怨古猶太史無用,我可以舉一個男神的例子:

某男神,歐洲某頂級大學歷史哲學雙碩士,愛好攝影,被英國某大型國家地理雜誌僱傭,全世界照世界遺產。 人家給機票,你旅遊還拿工資。 聽起來很爽對吧,然而他本來就不缺飯吃,家裡的資產就是啥都不作也夠他燒的。。。

對於這位同學無用古猶太史對他就是大用處,尤其是他的工作來說。

不可否認的是,我列舉的這些例子相對符合條件的國人是非常有限的。隨著近些年LAC招的人越來越多,必然有並不屬於這個圈子的人進入所謂的貴族LAC,而其教育理想及背景差距,則必然造成所謂的 "留學泡沫「


不談big picture,來列一下本人曾就讀的某非top 20文理學院我所在的一屆幾乎全部中國畢業生的去向:

Grad school: 理科相關 MIT PhD, Harvard PhD, UMN PhD,UT Austin PhD, Harvard master, UChicago master。藝術相關的 top藝術學院全獎master,top音樂學院PhD。

工作:美國有世界500強finance job,若干econ consulting,data science firm,自己創業,社會公益事業。回國有若干VC。而且我們這屆沒有一個找工作的人是讀CS的。

另外往上下數幾屆我校畢業的中國校友還有若干投行+MBB(非target school),top3 law school,美國medical school MD (國際生身份這個難度太大),等等。

出現以上現象的可能性有兩點:

(1)(我傾向於相信這點)即使是非top20 LAC對國際生來說不管是找工作還是讀grad school平台都已經足夠好,學校牌子並不是努力不夠的擋箭牌。

(2)我校在國際生grad school/找工作方面獨樹一幟。如果是這樣歡迎大家報考我校


作為題主點名誇了的芝加哥大學的學生,我只想說,一個學校的聲譽是否好,學術是否厲害,師源生源是否優秀,是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在一個學校是否開心,它的學術節奏、學生氛圍、整體氣氛是否適合你。當你拿著一個讓別人都羨慕、讓公司都關注、讓你自己虛榮心爆棚的文憑,你這四年快樂嗎?現在的你自己是不是你喜歡的狀態?你的各種軟指標是否讓你自己自豪?你身邊的人都是你敬佩並喜愛的嗎?你身邊有人嗎?

親測,就在題主不屑的認為很水的那些學校里,有一個是我認為真正養人、讓人變得更好更快樂的學校——加之,人家的學術也不差,題主自己有多厲害?再厲害也別在沒體驗過的情況下片面的對任何學校,無論是文理學院還是你所謂的水校,指指點點。實在是沒品的作為,也說明你多需要關注一下除了工作和文憑以外的一個人可以有的其他品格素質。

希望題主在關注學校「級別」的情況下,也多關注關注這些生活里的非硬指標。讓自己快樂,讓自己優秀,兩個都很重要,一個也別落下。


(本來一個挺好的題,全被問題描述毀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主要原因是國內的教育是以理科為中心,所以造成學生對自己理科水平估計偏低,文科水平估計偏高。在一個大家刷五三的世界裡,看本袁騰飛就是才子了。

於是大家都想去打造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加之很多人強調的「一生受用的批判性思維」,總覺得一生受用=畢業有工作,對於選擇文理學院的風險估計偏低。

家長的話,有的被中介忽悠,有的是堅信所謂素質教育才送孩子出國,有的是光盯著威廉斯安莫斯特波莫納什麼的……

當然我不是說文理學院不好,而是說小眾的東西不流行是有其原因的,選擇之前最好想想自己有沒有那麼特別。娶了月英不要嫌月英丑,嫌月英丑請去找貂蟬。既然選擇詩和遠方,就不要顧眼前了,哪有這麼好的事情讓你兩頭都佔了。

(請允許我再吐槽一次題主的問題描述)


為了這個問題我還特地註冊了知乎賬戶過來。

一直覺得知乎的大神太多自己又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人生經歷或者學歷,所以從來都是默默看大家的思維火花碰撞然後默默仰視並且在心裡為大家點贊。覺得自己超low沒有什麼資格在知乎上除了如」看完五十度灰是種什麼體驗「或者」如何在20-29歲之間第二次發育」 等以外的高大上專業問題下發表評論 (然而我並不是表示這兩個問題low爆,fifty shades我看了5遍好么)。因為自己那少得可憐的人生履歷讓我很不自信。

然而突然看到了題主這個關於文理學院的問題,把我炸了出來。確實不出我所料,平時難得一見的LAC的同學們被這個問題炸出來不少。尤其是看到了大神級別的答主Lucky Strike還有幾個互撕的童鞋,我突然感同身受,所以渾身像燃燒了一般想要趕緊註冊個賬戶趕緊點進來碼些字說些自己的看法。不敢妄稱自己是在給些建議,因為比起其他答主們,自己實在是卑微的一比。畢竟以中國人的謙虛,看起來各位答主口中所謂的」野雞文理學院「也都是WM, Bryn Mawr College這種級別的。然而就是這種大神口中的「野雞學校」,在我等草民眼中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我想來回答題主這個觀點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我也曾在美國的一所「野雞」文理學院度過了整整4年的本科生涯,並且今年夏天剛剛畢業剛剛回國工作。然而我是一個非常非常誠實並且接地氣的妹子,這意味著,我說我的學校是「野雞」,它就真的是「野雞」,並且還是一隻野山雞。

這麼說起來我的學校在美國連前500都排不上呢,還是它根本就沒有底氣去參加排名?你在US news or QS或者任何一個排名機構里都找不到它的排名,只會看到N/A的字樣。所以每次點進那些排名list看到那些各種高大上讓我魂牽夢繞好多年的高校名字,我心裡只能默默的羨慕甚至是嫉妒,陰暗地嫉妒這個社會現在不僅看臉,看錢,看成績,看男朋友,還看名字。其實這個社會不是早就這樣了嗎,只是我深陷夢想與現實的嚴重脫節中才會如此遲鈍地發現這一切---夢想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完全達到的,有些時候選擇才是最重要的。跑題了,話說回來,關於我學校排名的唯一例外就是它會出現在"Graduates with the Lowest Debt"這麼個莫名其妙的名單里,而且若不是學校里每年開學兩次對這個名單排名的大肆宣揚,我們都不會知道。然而這也是我去這個學校的唯一唯一原因,就是因為它便宜。

現在想來,這真的是顯而易見很不理智的決定呢。

是的,我的學校坐落於美國東南部阿巴拉契亞深山裡的一個小鎮里,哦,甚至連鎮都稱不上。人口不到2000。這裡是美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因為居民98%以上都是共和黨的白人+老年人,所以總是被稱為是White Getto. 又或者外面的花花世界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的存在。這裡的人從來不想踏出他們整個County一步,因為他們思想確實閉塞覺得外面的世界太過於險惡。這裡沒有外來移民,很少有黑人和亞洲人,所以我去個Walmart都會像動物園裡的猴子一樣被圍觀許久。這裡氣候冬冷夏熱(因為地處山坳),一到冬天的大雪就要發雪災封山閉校停課n個星期,人出不去也進不來。這裡的居民都子子孫孫在同一個地方安居樂業,與世無爭幾十年,開車從來不會高於30m/h,遇到stop sign和拐彎處都是你讓我微笑1分鐘。鄰里街坊從來不會紅臉,大家都不僅互相認識,而且是那種你兒子的數學老師是我的初中同學並且我們共享了一個打工店的老闆藍後老闆他女兒居然date了你兒子的小學地理課同桌藍後的藍後此女最後嫁給了鎮頭hardward store的老闆娘的兒子並且一起快快樂樂地搬到了我家旁邊我們共享一塊backyard happily ever after這麼個」認識「法... ...(這尼瑪都是什麼,但是毫不誇張)

世外桃源好像也就是這個樣子了吧,不被打擾也不去打擾別人。歲月靜好,安然祥和。

所以我最初也是這麼被自己騙了(注意哦,我這裡說的是自己),我高中時有幸拿到了政府獎學金去了離這個地方不太遠的一個高中做交換學生。剛從國內喘不氣來的高中逃出來,在這麼美的一個地方住體驗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美高生活,即使沒有任何交通工具,沒有任何公交車,火車,巴士站,計程車,連最近的飛機場距離我們小鎮要至少3個小時車程,並且從國內飛過去為了買便宜的機票要至少中轉4次,途徑韓國或者日本,美國境內還要再飛3到4個城市才能到達,更不用說國內的奔波以及到達最終機場後還要找人來接我3個小時的車程回學校因為沒有任何巴士或者taxi我可以坐。但即使是這樣,我都沉浸在一種出人頭地的興奮中,也沒有發現什麼不對勁。

說到底,是對自己的認知太不足。可是人一輩子不就是這麼個心路歷程嘛,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很少有人這三個問題可以明明白白的呈現出來吧,我們一輩子小心翼翼地探索著,為得不就是離這個答案近一點嗎。

所以當我拿了本科學士學位(major in Biology, minor in Economics)回來之後,細想之前的心路歷程點點滴滴,終於意識到,不論是學什麼專業,什麼學校,排名怎麼樣,好像都不是那麼重要的。你要做什麼,怎樣的職業規劃,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些看起來家長老師從來不會指點你而且一直不讓你費心思考而是想讓你把心思多花在背書和學習上而被忽略的問題才真正值得你好好花時間思考並且請教過來人。然而,這個回答現在看起來好像走向了我在洗白我這所排名N/A的文理學院,並不是,很抱歉,我的回答是蠻負面的,因為如果你現在再問我若我還是那個18歲的青蔥少年,我會不會去這所文理學院上學呢? 以我現在的心智,答案必定是否。

我來自一個普通家庭,爸爸媽媽每月大概2--3000的工薪收入,後來就變成了退休金。住在這個小城市最貧窮的轄區,爸媽家裡親戚超級多,爸爸家裡大概有10多個兄弟姐妹這樣,爺爺奶奶都不識字,因為媽媽生了一個殘疾長女(我親姐姐)所以奶奶及其厭惡我媽媽,估計順帶著討厭我。不過沒關係,我又不常去奶奶家,並且我姐姐已經去世多年,所以她老人家可以消消氣希望能順便嘴下積積德以便她多活兩年。倒心裡很想感謝姐姐,若不是她早9年把健康的機會留給了我,計劃生育下我根本不會出生。親戚家各種表哥表姐除了一個被貧窮逼的沒辦法開了掛考上高中考上軍校最後分配到一個地方縣的連隊有了保障工作外,其他的近8個表姐表哥們都沒有上到高中。中專吧,大家上的都是我們那裡交錢就能上的職業學校什麼的。營業員啊,好利來打工啊,話務員啊,各種行業都有我們家的親戚吧。很正當的職業,沒有任何好噴的。然後我就是唯一的另外一個考上重點高中的從前都是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是的呢,雖然我無法和任何一位知乎里的大神相比,但小時候的我也是個乖女孩。小學上的雖是社區里的外來務工學校,由於對口初中實在是差的一比忍受不了,小升初的時候就考到了市區里的一所普通初中,雖然考進了市裡其他所有重點初中,但是作為城鄉結合部戶口的童鞋來講,實在是掏不出那一萬塊的擇校費。我選擇這所普通中學只是因為那天我爸媽去看小升初放榜然後我考到了幾百人中的第一名,所以學校就不要我擇校錢了。第二名也沒有這個待遇呢哈。即便是這個原因我也是很幸福的生活過了初中,因為成績的關係我被分進了最好的班級擁有了最好的師資也非常非常開心的度過了三年。即使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十分幸福歡樂的。

中考我依然表現的很好,雖有小波折,但依然考進了此省排名第一的重點高中(大實驗的校友們在哪裡?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好嗎!)。然而在這所神一樣的高中里我真的是漸漸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我寫這些其實並不是想讓大家看到我的私事,只是想很誠實地表明我真的是一個太普通不過的女生。在這個大神居多卻有些過分謙虛地社區里,在這個說」沒有很有錢「 其實代表著至少7位數資產的社會裡,我只是想給賞臉看我這個回答的知友們或者想通過看我這個回答得到一些建議或者現實提示的朋友們陳述一個事實,就是我家在我出國之前全部存款大概有33萬左右,我們全家人住在一套老房子里,就這些,沒有車,至今也沒有車沒有其他房產,這是我們的所有。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心裡是很同意題主和樓上答主Lucky Strike的觀點,這不是一個關不關於水校還是牛校的問題,因為我個人而言,這樣的撕逼我連旁觀的資格都沒有。我不想爭執哪所才是水校還是題主是不是黑了一大波文理學院來找罵,因為這樣的爭執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大家來知乎是為了增長一些見識而且都是高素質人才所以還是不要浪費時間開撕比較好您說呢。其實事實上,我的個人是很同意題主和Lucky Strike所說的每一個字,儘管題主的問題問的口氣可能在氣頭上被大家誤解又或者真的是和那個jd女生有過一腿(哈哈,just kiddin")。 總之,尤其是Lucky Strike的觀點和她親身經歷確實和我親身經歷得出來的結論比較一致,所以我有些要迫不及待娓娓道出了呢。

我上的這所學校,其實是一個州立大學的下屬分校,改過名,就像是國內各種三本院校掛靠在某知名大學下屬的以地方名命名的XX大學某某學院。此被掛靠州立大學還是很不錯的。然而並沒有卵用。在從來不會Negative/Criticize的美國人眼裡,尤其是這麼歲月靜好的美國南方山區小鎮里negativity簡直比吸毒還可怕(然而當地確實美國販毒猖獗地前幾名,每年販毒交易猖獗的幾個月份里都會有各式各樣的警察和FBI探員在路上設障查駕照搜查車內及後備箱還有用緝毒犬來嗅,這是小鎮見到外.來.人.口.的唯一機會。所以知道為什麼會有人並不同情國內諸如大涼山等地了嗎,你看他們用錢都幹了些什麼,也許我並不了解國內的情況)。所以這所改了名(我會吐槽我們學校原名就是外面那條河的名字嗎我擦)掛靠在此公立大學下迫不及待欣喜地作為受益於地方政府扶貧的產物而披了個馬甲從新做」人「的公立文理學院從此」飛黃騰達「,具體體現於學費漲了n倍,面子漲了n+1倍,每年新生推介會老師會不厭其煩的介紹想往外考的當地同學來這所學校說既然我們都是XX大學某某學院了,你就沒有必要去考那所XX大學了。然而事實卻是,那所被我們掛靠的公立牛校並不喜歡我們也實際上並不承認我們學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破敗小鎮的意淫產物而已。用我當地高中結識的一個很要好的美國閨蜜童鞋who is很頭腦理智最後選擇離開考取一所還不錯的regional的州立大學(話說那個學校我也考進去了還拿到了國際學生最高的獎學金然而我還是付不起剩下的學費和住宿)不像我一樣總是死13糾結來糾結去(當然啦他們不糾結是因為他們有FAFSA, federal grants and loans好么么么么!!!)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這個文理學院就是個stepson--後媽養的。 問題閨蜜媽媽也是這麼說的,可見不要總是結交那種總說好聽的positive的朋友很重要,朋友圈裡是需要一些說實話的真實的朋友的。勸進不勸退並不總是一件好事,有時候你的雙眼被蒙蔽了是需要誠實的可以告訴你事實真相的朋友說些狠的。這真的很重要。然而當時我在我爸媽的狂熱中別的聲音什麼都沒有聽下去。

所以我再來說說我究竟為什麼要來這個學校。上面提到我的家庭條件,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其實一直以來對出國,國外是沒有任何幻想的,在我高中以前,我甚至不知道還可以出國上學。家裡的親戚身邊爸媽交往的朋友從來沒有出過國的經歷。所以當我在那所神一般的高中(總覺得很丟這所神高中的臉TAT)里遇到了各種神一般能力和背景的同學之後,我那顆不甘於平凡的小心臟就蠢蠢欲動了起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我考到了一個美國高中的政府獎學金交換項目然後我就去了這個小鎮遇到了很好的host family,這對我們家來說尤其是爺爺奶奶看來去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簡直就是大逆不道近乎叛國的事情。然而永遠支持我的父母讓我堅持了下來。之後我就順其自然地申請了這個高中附近的這所文理學院然後拿到了2/3的獎學金待了下去。我無法和知乎里的任何一位動不動就拿全獎的大神相比,但當時其實我也同時有申請別的大學諸如這所掛靠的排名第二的公立大學,一些regional state university和一些排名稍靠後的州立大學。至於為什麼不申請私立大學,那是因為我第一不是大神,第二學費是肯定不可能的想都不用想。結果就是我幾乎被所有申請過的大學都錄取了,並且除了這所排名第二大牛的公立大學之外我都拿到了國際學生幾乎最高額的獎學金(並不是全獎),然而很遺憾我仍然是付不起這些個學校除去獎學金外剩下的費用和估算的生活費。最終,已經錯過了國內高考,卻也同時付不起任何其他學校的學費的我沒有了其他任何的機會。那幾個月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光,每天掙扎於是不是要委屈去這個並不是特別喜歡的沒有名氣的文理學院,還是應該回國復讀高考。掙扎,煎熬。

最後我在與這所文理學院關於獎學金的方面上據理力爭中心裡敗下陣來,因為校方scholarship committee體諒我家庭困難,又增加了一點獎學金,最後的具體金額是大概2.3萬美元獎學金一年out of 3.5萬學費+生活費這樣。所以其實我大學四年下來每年都只實際花費1.2萬美元左右就包括了所有的學費+生活費+住宿。並且在校大二和大三大四我都有申請到了儘可能多的校內工作職位,每周都工作了到maximum 20h/week 的量,就差去刷盤子了。(至於為什麼不去刷盤子是因為我一沒有車二在這個沒有其他亞洲臉的小鎮上我怕太顯眼被抓)。

這樣下來,每年通過在校的工作我掙到了6000+美元的學費。所以四年加上之前的高中下來一共我可能就花費了35萬人民幣左右吧(everything included for about 5 yrs)。在美國的同學一年動輒4四五十萬的費用顯而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但即使是這樣我也是非常愧疚。因為你可以明顯的看出這些花費甚至是超出了我家的一次性存款,還要搭進去一些我爸媽之後兩年掙得錢。

現在想想這真的是很不理智,因為甚至我的第六感都已經告訴我為了獎學金去這個文理學院已經是下下策了,然而已經沒有了任何出路的我在這個節點上被逼到極點。事實上我不應該聽父母的去這個學校而是應該去復讀一年。我應該很清楚的意識到我的父母也沒有出過國也並不了解美國的情況。他們只是一味的告訴我家裡有錢能支撐下我讀書。我知道他們愛我,希望我成功,但他們從來不了解美國的學校收費情況。所以儘管此後的每年我都努力想要轉學轉到一個好一些的學校,我仍然沒有任何經濟能力繳納那些或公或私學院或者大學的高昂費用。照我當時的成績,雖無法為那所神一樣的高中增光添彩,但若高考一所普通一本大學還是很有把握的。我有理想是去做醫生/醫療工作這樣的,去美國之前因為信息很閉塞(我們家那個時候沒有網路這樣)並不知道美國醫學院(MD)4年要近200萬這樣。所以我很理解Lucky Strike寫到的去上JD是一個很進退兩難的決定,我相信憑她的實力根本不是錄不錄取top3 top6 還是top14的關係,而是這是不是一個high return of investment的決定。

畢竟,我看到評論里有很多童鞋質問lucky strike為什麼不去念JD, 是不是沒本事去上~ 我覺得這些評論的童鞋完全是理解錯題主和Lucky Strike答主的意思,他們沒有judge任何一所學校是不是水校還是野雞這樣,而是這是一個關於投機回報率的問題。評論里很多說誰誰誰的師姐還是師哥的朋友看起來混得很不錯啊怎麼答主你混成這樣的童鞋,你要麼是富二代和我們草民不是一個圈子的,要麼你是沒有經歷過我們這樣一個人為了想過上好一些生活而奮鬥很多時候卻被命運嘲笑不得不周轉生計討好各種蠅頭小利。

畢竟事實是,拿Lucky Strike同學的例子,JD三年念下來100萬人民幣其實根本不夠。更不用提top 3 的學費了。

當然各種二代土豪請無視。

所以其實這是非常實際的問題,甚至是決定上層建築的那個必要的經濟基礎。留學之前需要考慮的第一因素。只是這個因素在大家都在刷gpa刷托刷G相互比拼拿到多少offer多少大牛拿到多少獎的羨慕嫉妒恨中是常常被忽略的。因為有錢而出國上學在我們眼裡並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也沒有人會告訴你出的去國念的了top幾學校的同學大多是非富即貴。最少也是不錯的中產。畢竟他們自己也不會說的。

文理學院的設計理念就是小而精而貴,他們是為了那些貴族階層的後代有一個結識的場所而設計的。雖然進入20世紀以後這樣的傳統在慢慢變淡,各文理學院為了diversity and equality開始招收女生和黑人亞洲人,但這樣的創校精髓是不可能改變的。所以實話來說,如果你是想去美國上學然後儘快想要找到工作糊口這樣,一所合適的公立大學裡的專業會更適合一些。比如,當時若從一開始我就去了一所比較想往的regional state university 這樣,我就可以選擇一直比較嚮往的醫學和公共衛生作為我的專業,但在我們文理學院只有10個小專業的情況下,我就只能選擇相近的生物專業。並且作為一所地處於貧困山區的小鎮文理學院,沒有任何實習機會或者工作的可能性。連交通都不暢通的地方,你還指望一個沒有身份的外國人得到什麼鍛煉呢。

可見留學地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想來,若學費不是一個太大問題,我會選擇地處東北角的公立大學。但事實上這一切在出國以前我都已經想到了,只是我沒有任何經濟能力在紐約或者波士頓生活下去。

我盡量不把這篇回答變得負能量滿滿,我只是想盡量客觀的陳述一下這幾年以來我的親身經歷和想法。 我是雙魚座哈哈,沒有親身體驗過從來不喜歡judge或者評論別人的生活,引用網上對雙魚座的一段評論 」雙魚座男人沒有偏見,沒有親自穿著鹿皮走幾哩路,他不會評斷印地安人;沒有試試赤腳走路,他也不會評斷裸體主義者。甚至這些做了,他還是會滿心諒解而不會過於批評。他很少冷酷的指控,倒是每每溫暖的忍耐,他甚至會試試了解他的岳母,天底下有幾個男人能這樣?海王子擁有罕見的同情精神,他的朋友向他吐露秘密而從不擔憂會把他嚇著,要嚇到魚起碼需要兩噸以上的炸彈。如果你和我以及你的魚兒三人同坐一室,一個男人走進來告訴我們他有些擔憂,因為他重婚,在四個州各有一個老婆,你可能眼睛瞪得大大瞧他,冒著火,心想監獄是最適合他的地方,我可能鄙夷的說他是個卑鄙的流氓,但你的魚兒很可能問:「哪四州?你愛不愛她們其中任何一個?」魚很好奇,但防震。對他來說,這個傢伙需要一缸子同情以及好得要命的律師。「

所以事實上我很理解題主和答主Lucky Strike的意思,他們並沒有想要黑任何一個學校,這整個知乎題目的原意也絕不在黑某些學校或者讓某些文理學院躺槍。這個討論的意義在於我們都應該在現行體制下儘可能早的試圖尋找自己想成為的人,或者至少是一個方向。我相信大多數社會底層像我一樣需要為了生計奔波的卻內心對外面的世界有一份小小的嚮往一份小小不甘心的人都是需要念書然後儘快找到一份工作減輕家裡負擔。所以這種現實的壓力下,文理學院並不是一個很理智的選擇。就像我在美國遇到的大多數留學文理學院的中國同學家裡確實都是非富即貴。他們的家境是決定他們可以去小型私立文理學院的第一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畢竟,如果你有一個雄厚的家庭背景which你可以不用擔心生計吃飯生活甚至你父母可以很快幫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的話,文理學院確實是一個上乘之選。它的理念,交際圈和貴族教養是任何一所公立綜合性大學中難覓的成份。

但是很顯然,我這個答案並不適用於各種二代和土豪。我只是想對那些家境及其普通甚至有些困難但是心裡嚮往外面世界曾經和我相似經歷的同學說,嚮往外面的世界是極極極好的,但我們不要看著那些二代的生活和規劃就嚮往他們的決定然後蒙蔽了雙眼。任何一個不根據自己切身條件出發的決定和選擇都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所以,如果你問我若我還是那個18歲的青蔥少女,我會不會去美國。答案一定是否。

我想我會在國內高考,雖然不像各位大神一般動不動211或者985隨便選,但我只想去一所二本里比較好的大學或者一本里還可以的學校學習醫學專業,至少大學四年我不會因為沒有車也沒有公共交通而被困在大山裡好幾年,一到大雪就要封山閉校三個星期。然後就這樣,日子,淡淡的,細水流長。

出國,總是有機會的。不論是以後工作機會還是進修,都是有機會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畢竟是要考慮到家庭還有父母的情況。要自己不富裕的家庭為我們的夢想支付高昂的學費也是不太負責任的,您說呢。

不管是出國還是留在國內,又或者是去北上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認識自己是誰,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並且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具體家庭情況,在能負擔的情況下找到那條通往未來的路。重要的是,我們雖披荊斬棘卻看得到明天的太陽。

重要的是,此時此地,開始生活。

————————————————————————————————

PS. 我未來的初步計劃是一邊工作一邊複習考國內的研究生,雖然很難,但是至少我不用擔心費用這個問題。國內大學其實在學費這個問題上還是蠻有良心的。希望能考去魔都吧,畢竟年輕人還是在大城市得到鍛煉的機會多一些。

另,如果有知乎大神了解美本生物專業是否能考國內的醫學院繼而當臨床醫生或者公衛醫師呢?若能幫小女多了解一下這方面的信息,將不勝感激!!!

——————————————————————————————————

@lucky strike 大神您一定想不到我上的文理學院離你wm的Williamsburg有大概6個小時的車程,我也在VA. 但我的學校是在是太野雞了哈哈,排名都是N/A鬱悶。我理解你說的這個lac的情況,雖然我的學校比你的wm差了好幾個檔次,但是我很贊同那種若不是二代還是不要念lac的觀點,因為太深有體會。謝謝您樓上的回答,您的觀點讓我簡直身臨其境。


TOP20 JD妹子似乎不需要你為她瞎操心,話說有她聯繫方式嗎?我想討教下申請經驗。


我就是@十三格格 答案里那種「家境及其普通甚至有些困難但是心裡嚮往外面世界」的同學 可是和她以及lucky strike的經歷有些不同 所以final在即 長話短說 針對「你還指望一個沒有身份的外國人得到什麼鍛煉呢」provide another perspective

首先不是黑任何答案 大神們的回復都已經很全面了 我也衷心祝福所有LAC黨最後能有好歸宿

確實我看到的讀LAC的人都是中產以上,多數是本來就不愁以後 為了能cocktail party crack更好的joke的白人

然而我覺得無論哪條路,把有限的資源價值最大化就是好的。

我現在在真閉塞真野雞的LAC大二在讀,整個town小的五分鐘就可以走完 方圓一小時車程除了樹林什麼都沒有。。。天氣還很惡劣去年從十月下雪到四月TUT。所以就多 寫paper多爬山享受小鹿松鼠讀讀以前從來沒機會讀的文史哲陶冶情操

但這和追求現實並不mutually exclusive

回想起來,我在僅大一一年就沒花一分錢有了這些經歷實在讓我感激(不但沒花錢還掙了錢)。雖然和offer狂學術大神不能比,但對迷茫又好奇又窮的我,這些經歷不僅鍛煉我的各種能力,也讓我更加清楚我不喜歡什麼。感恩節跟學校的career services去紐約visit了各種alumni的Non profit organizations參加networking event,寒假和UBS, Merill Lynch的alumni 一對一的job shadowing 然後去新澤西habitat for humanity幫貧困家庭蓋房子,春假去了舊金山 technology trip參觀tesla,khan academy(見到了sal khan)等等。spring semester上的the advent of atomic bomb課在學期末去日本三周field trip參觀各種musuem explored the impact of atomic bomb,暑假兩個月拿到了學校的non profit fellowship在boston的homeless shelter intern兩個月,前後申請了學校的去了一個cult和一個organic farm體驗生活兩周。平時可以周六和dean一起看電影,和教授一起做飯 hiking等等。和他們的每一談話每一次相處都影響著我push我aim for greater教我做更好的人。

我也打每周20小時的工,但我發現圖書館這類工除了賺錢對我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我只做能學到東西的工作。因為很喜歡寫東西,上學期爭取到了學校的communication office給官網和校刊雜誌寫新聞,雖然寫的很慢加上5.5門課有時候累成狗但是覺得很開心 這學期開始run一個面向學校的scholar和alumni的blog 文章竟然還上了huffington post。下學期去UK交換一學期,17年春天再去瑞士交換&>.&<絕對資源相比大U肯定是少很多,但我想大部分人的利用率還是很低的。起碼我這樣都還有很多沒時間沒精力去做呢。。。比如開飛機caving skiing theatre clay club。。。to be explored

這些東西我以前在某島拿獎學金的時候想都沒敢想過 甚至有點愧疚沒法供我的爸媽也沒敢想過。但因為是LAC 所以無論什麼起點只要敢想並且願意花時間精力去研究怎麼爭取然後利用這些資源還是可以的。每個人的LAC經歷都不一樣,我周圍同學有的花了很多錢也沒用卵用,有的和我一樣白手起家拿FA用學校資源在努力彌補自身條件的不足。比如和我一起在學校incubator創業的同學暑假就申請了學校funding在新加坡一個startup寫code。Ironically如果我有錢,我還不會來LAC。就是因為我 沒錢但渴望探索,當初才申請的LAC棄了保工作保綠卡的某島double degree加獎學金和imperial UCL等的chemical engineering的offer。和我熟的人都知道我一直多糾結。從學校到專業,我沒停止擔心過。來的時候我也是一心想著econ然後投行。經過一年多雖然我還是怕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實習還是不知道以後做什麼每學期都在上 cs和數學,但發現還是得走心,還是要活的快樂一點,畢竟怎樣都有怎樣的活法所以至今沒declare cs/數學只declare了sociology hhh。爛牌你沒法改變,但你可以改變策略,打得好還是有可以贏還是可以不泡沫的(可以改牌則另當別論)。有能力的人到哪裡都不會太差。所以我的經歷更多是給那些家裡條件有限的同學參考。。。我還是相信享受和return可以同時獲得。如果LAC的return看不到,那也因為它是long term的。Ultimately, it is about a balance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and achieving it requires your own effort and searching.


個人建議:不是二代的不要瞎jb上個lac,學個特情懷的專業(除非給你好多錢獎學金),畢業了真找不著工作,情懷也是要吃飯的。你現在說說容易,等你找不找工作的時候就不拿情懷說事了。

我上了個本質是文理學院的參與大U排名的學校。

從名字來看,學校絕對是真-野雞,絕對和布林茅爾學院一個野雞水平的。

學了兩個特情懷人文學科,雙學位,榮譽畢業,屁用沒有。

畢業了看各種二代風生水起,自己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去一家英文雜誌當編輯,月薪不足租房,只得繼續和爸媽住一起。真是心疼我爸媽,花了一百多萬供孩子上學,回來繼續啃老。連油費,出去吃飯,都要管我媽報銷,我自己都笑了。

文理學院本質就是培養hipster或者大師的。大師是個艱難的路,而hispter在中國入市需謹慎,不行只能玩脫,像我這樣寫寫雜誌之類的(有點羞羞)。

客觀來講,周圍人的水平確實不高,我大學寒窗苦讀四年也不能白學,至少很少見過英語比我好的,但是並沒有卵用。你根本沒有對口的專業接收你。你說你英文好想做翻譯。你是外語學院畢業的嗎?你是翻譯專業的嗎?你有八級證嗎?你說你能力強想去大公司,你是名校畢業?還是學商的?還是專業對口?

實話實說,我也不認為我就多可悲,或者我這輩子前途就毀了。但是,我認為按照同等的投入水準,如果我去個別的學校學點別的東西,可以生活的更容易。

講真,還不如不出國。不出國大概我也能考上個什麼人大,港科技之類的,學個法律或者會計之類的,估計畢業了至少一個月能掙多一倍吧?那100多萬還不如拿來炒股,指不定已經炒出一套房了。懶得炒股買個panamera也好。

說白了是個return of investment的問題。lac的roi太低。你要是在國內能考上人大復旦一類的,還不如留國內。去個lac真特么是負產出。

本來可以風生水起,每天打球燒烤網吧連坐,結果弄到個逼農村去學他媽《猶太古史》。你說學完了有用也行,結果逼用沒有。

就這本書,我大概看過1/3(已經很多了,這個很厚的,跟《史記》似的)。國內沒有完整翻譯本,只有簡本。我當時甚至覺得要是哪天國內要翻譯這個書,可以找我。。。我現在那些老師給的注釋都在筆記本里。。。

-----------------------------------------------------------------------------------------------------------

有人說我是盧瑟,是「拉不出屎來賴茅房」,說我是自暴自棄有問題,說我是我們學校出來的「個例」,「上哈佛也是一樣結果」。這些回復的人的一大特點就是,他們既不認識我,也都不是文理學院畢業的,甚至我看好多都不是美國本科畢業的。說白了根本沒有發言權。

我正經回答一下。

這個問題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roi(return of investment),一個是選擇餘地。

首先,上文理學院學文科,不是回報低,也不是說這個孩子這輩子就沒戲了,而是回報產出比低。也就是說,他/她如果去一個別的學校學一個社會更需要的東西,憑藉同等的投入,他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這不是一個loser不loser的問題,是一個值不值當的問題。上文理學院以後一樣可以很成功,比如你可以繼續讀個法律博士什麼的,但這意味著你要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努力(4+3年)和金錢上(4年150萬+3年100萬)的投入。這個將近300萬的投入對於即使是經濟條件很不錯的家庭也是非常非常大的,一般人中個彩票也就500萬吧?你學了將近10年一分錢沒掙,然後身上背負著對你爸媽對你將近300萬的教育上的付出,這個程度你們感受一下。

所以毫無疑問這是一個harder path,所以到底有沒有必要讓孩子都去走更難的這條路絕對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想要成為一代宗師,很多孩子只是想快樂,幸福,有意義地成長和生活。那麼你把人家忽悠去了文理學院,然後讓這個孩子必然面對一個和自己的教育完全不兼容的社會環境,這是很不負責任的。

其次,上文理學院學文科,你畢業了迴旋餘地非常小,你必須要去讀研,你沒有選擇的餘地。相反很多別的學科學完了是可以直接工作的,或者可以先工作幾年再讀。

有人講提問題是「貼標籤」,是「straw man」。我跟你講,「 貼標籤」也不完全是錯的,矯枉過正也是不對的。比如我說,「美國人比中國人有錢。」 你說我是貼標籤,你說你認識好多中國人比美國人有錢。 那你就可笑了,你懂我意思么?

假如我們做一個社會研究,你挑一部分高中畢業生分成兩個組,控制好變數,比如智商,家庭收入,入學sat分數,高中gpa,性別,居住地等等,然後你看一看上文理學院的和上University的哪個10年後平均收入高。這絕對有差別。很多數據overwhelmingly 顯示畢業10年,20年之後的平均收入最高的都不是havard/yale/amherst這些學校。

但是我個人感覺這個差別有可能在把major這個變數控制了以後就會很小了。也就是說有可能是上什麼樣的學校會影響一個人去學什麼專業,然後人學的專業最後會影響人的收入。

這個社會裡工程師,金融工作者,計算機工作者的收入就是高於歷史學家,你要是這點都不承認,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

有人說我學的東西太偏,說我學「猶太古史」,沒有用。統一回復。

你說我學的東西沒用,的確,但問題是我為什麼要學這些沒用的東西?你要知道人是受到環境影響的。假如你身邊的一群人天天給你吹風,你的思想就變了。在那些lac里學了個逼用沒有的東西,結果出來找不著工作的孩子,絕對不應該為這件事情負全責。你問我們怎麼不學個別的?問題是你在那個環境里,人影響不了環境,大多數是被環境影響。

還有,我不是學「猶太古史」的,我學的那個叫「宗教研究」(Religious Studies)。《猶太古史》是一本書的名字,那本書實際叫《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全集》,裡面有四本書,《猶太古史》,《猶太戰記》,《答阿皮翁》和《自述》。基本上跟司馬遷的《史記》是一個感覺,裡面還有一個《報任安書》的意思。

《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全集》僅僅是「宗教研究」專業底下的一節叫「希臘-羅馬文明影響下的猶太文化」的課的要讀的一本書而已。這節課還要讀三本別的書。一本是《羅馬史》(忘了誰寫的了)一本是《羅馬統治下的中東》,還一本忘了。

講真,這個課其實還真挺有意義的。你把題目換一換就成了「西歐-美國影響下的中東」。呵呵。

宗教研究不光研究猶太,希臘和羅馬,還要學伊斯蘭教,基督教,東亞宗教,佛教,印度教,還要學「宗教學理論」,宗教心理學,等等。

我是religious studies和社會學雙學位的。你說我學的東西和社會不compatible,那你給我找一找除了工程,商和cs之外,哪個文理學院開的本科文科專業比我學的東西更compatible?(law,medicine本科都沒有)

政治學?國際關係?英國文學?人類學?哲學?歷史?Theater? Film?你乾脆直接說學文科都沒有用得了。事實也的確如此。


我不覺得有泡沫,倒是有很多不知從何而來驕傲和自負。。。放下莫名其妙的entitlement, 就什麼都OK。所謂的排名、師資和獎學金只是過去時,很多時候要看未來,而未來其實跟你的學校的相關性非常低。

更況且找工作靠校友,從這個角度,LAC的校友表現真的不算差。。。


答主在美國一所Top10 LAC就讀。

我也反感不站在他人立場,無腦勸說別人去文理學院的人。文理學院並非適合每一個人,但也並非像題主所說的是留學泡沫。

樓主所說「大多數文理學院的中國人畢業立即失業」這點我並不贊同。文理學院學生繼續深造的比例非常高。大部分文理學院的學生畢業都會去讀graduate school。就我校已畢業的中國學長學姐而言,至少有75%都會繼續深造,其中大部分都有很好的graduate school offer。文理學院本身中國人數量就不多,畢業直接找工作的人也少,就容易給人造成畢業找不到工作的錯覺。

我也並不贊同「難以找到理想的工作」這點。請問題主定義的理想的工作是什麼?難道只有找到BB投行,三大諮詢,Google/Facebook的工作才叫找到理想的工作?這些地方恐怕就是Ivy League的畢業生進的也是少數吧?

題主所舉的Computer Science的例子也不具有代表性,文理學院學CS的人本身就不多。大多數文理學院的優勢科目還是文科(當然也有Harvey mudd, Swarthmore, Carleton, Reed等理科強的文理學院) 。如果一個申請者打定了要去矽谷干Startups的話,加州的那些學校應該是首選才對。

題主又從何得出「讀了文科(除了top 10 law school)和生化的grad school,畢業後基本上還是找不到工作」?題主親身體驗?還是有數據支持?中國大陸留學出國也是07年以後才逐漸火起來的,去文理學院的人也是這3-4年才逐漸多起來。已經從grad school畢業的文理學院學生數量本身就很少。

題主發表自己的觀點就算了,有必要說lehigh,rochester,tufts,case western,wustl等學校是水貨和嘲笑詆毀最後一段的女生?這種低素質的言論還是少發表為妙。


先感謝一下題主top20水貨居然沒列入我小破堡………感激不盡………

然後我覺得不能算泡沫吧,留學前後信息不對等是很大的,在國內時選擇lac的人里,很多人並沒有完全體會到畢業後的職業選擇之窄,加上本科留學中家境富足的多,到了萬不得已繼續讀grad school很多人也不是負擔不起。

但作為一個poli sci,history,education一個一個試過來,最後要轉回math的同學,我很同意@lucky strike關於投資回報率的觀點。

並不是所有留學生家庭都富到學費撒撒水的程度,要不要走上理想讀文之路還是各位酌情選擇。


補充:這個也是莫名其妙,我全篇提到什麼專業「有用」兩個字了嗎?

我想表達的意思不過是,有些技術和知識能夠出了校門立刻原原本本的應用到工作中(例如accounting,會算就是會算,不會就是不會),而有的知識和技能在大部分工作中很少有能夠這樣被利用的機會。一個很不幸的現實是,文理學院中會有可能出現比大U更多的第二類專業。

所以說,文理學院完全不必要被某些答主否定,只是上文理學院中第二類專業的一些人要想好,你出了校門後是更希望穩定的技能和工作,還是願意依照自身的知識和認識開展更廣闊的學習(不限於更深層次教育,工作中技能學習,等等)。讀第二類專業是存在相關的風險,不過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就怪學校——其中一大部分原因不過是你自己申請專業之前沒想好罷了。

不同的專業適合不同目標、不同目的的人。我只是希望提醒大家而已。

————————————————————————————————————————————

被題主點名的Tufts學生來答。這其實是個好問題,題主卻能夠筆下生蓮把這個問題毀的一無是處,也是一項值得傾佩的本事。題主在問題描述里評價他人思慮欠佳,列舉了一堆沒有出處的案例和沒有普遍性的例子,還搬出了「我奉勸」的口吻。敢問題主,你個人懷抱這麼頑固的成見,你問問題的意義何在呢?

本人不才,思想欠佳,只能略略指出個人感覺到的的幾個問題,不為點醒題主,只為能讓點進這個問題的北美留學生,或者潛在的留學生們對這個問題和題主的表態給予一點思考。我個人並沒有任何辦法收集或者找到關於「中國留學生」的就業數據,只是看題主四處開黑和這種不知何處來的優越感不爽,僅此而已。

我的point是:在畢業後把「找不到工作」「拿不到綠卡」的原因完全怪罪於學校,是極端不負責任的。

第一:「除非你家裡財力雄厚,不擔心找工作,否則還是最好讀個工程排名靠前的大學或者常春藤,西北,杜克,芝加哥等這種綜合排名靠前的學校「

這個問題就比較大了。首先題主勸大家都去讀工程,讓我去笑一會兒,從沒見過說話這麼沒責任心的……

首先大家要考慮好日後想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有很多學科比如前文的 @lucky strike,學習的科目和社會工作架構並不十分compatible(no offense, 不過本人才疏學淺沒有想到private sector里有猶太古史在工作中的直接應用)。如果喜歡這類科目(我也對這類的科目很喜愛,對學習相關科目的人很崇拜,自己也儘力增加自己相關方面的知識面),可是面對找工作的壓力——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考慮double major或者大學多做independent research,延伸自己的專業長處找尋相關的機會,甚至」畢業後我就成了(教授)你「不是個壞選擇,總不能畢業之後覺得自己可以三秒鐘華麗變身去灣區和碼農搶(那些機會相對更多的)活吧。選擇這樣的一些科目,和追求其他一些和個人背景直接相關的社會角色(比如你中國國籍追求著非要去洛馬賣軍火的生活),本身就擔著一些風險。不要把自己對魚和熊掌的貪婪怪罪於學校。

還有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進「常春藤,西北,杜克,芝加哥等這種綜合排名靠前的學校」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列舉有語病,還有如果題主你的學校是你自傲的來源,請你至少下次寫東西的時候注意全半形別給學校丟臉——有很多學校,包括文理學院,也能夠給你提供出色的教授和資源。題主粗淺認識的幾個「綜合排名靠前」的學校當然教育方面出類拔萃,但也並不是任何形式上的safety net,所以在USNews這個不靠譜的排名上和這些學校在一起的不在一起的學校在教學活動上沒有本質差別。

不過「文理學院難找工作」這個stereotype一直就存在——文理學院的設立本意不再此,但是如果你在合適的專業中表現優良、有所成績、活動積極——沒有什麼找不到工作的理由。把「文理學院」和「找不著工作」聯繫在一起就好像把「碼農」和「找不到妹子」聯繫在一起——大家平時都會說說這樣的笑話,不過誰要當真了就是在秀下限了。

再者,大學還有很多指標:有沒有核心課程,課堂平均人數,相關教授研究方向和著作,天氣冷不冷,食堂好不好吃,有沒有博物館可以逛……這些適合個人的指標不能僅僅根據「綜合排名靠前」來判斷,而各種申請者的偏好更不能僅僅依靠綜合排名靠前」這一指標滿足——題主這麼振振有詞哪裡來的自信……

第二:「我最近見到了一些top 20文理學院的美國人,連他們都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哪怕學的是computer science這種熱門專業,也只能在中小公司里干,hot startups和flg都很難進去.」

請題主分清楚全半形,你寫的時候不難受嗎?

中國學生群體里不得不承認確實存在「CS熱」和「Econ熱」等等明顯的專業偏向。這個情況造成的原因一部分可能是對於專業有「好找工作」一類的嚮往,另一部分來源於倖存者偏差——學校相關專業好,學的人當然多。本人才疏學淺,在Tufts一個全美第一個設立國際關係專業的學校踏了半隻腳進CS,不敢對相關行業過多評價。不過私認為,CS的重點在於學習和積累。CS的分支太廣泛,重點在於選定感興趣的發展方向,並且願意了解相關內容的結構、實現方法和語言——CS是一名純技術的學科,面試都有很大一部分是coding和algorithm explanation,這和你編的程序看的書聽的講座參加的project直接相關,這也是stereotype里「好找工作」的原因——題主你還認為找工作的表現和學校本身有異常直接、緊密、山無棱天地合的關係嗎?不是所有表現不好的面試都要怪學校的啊!

我校這種CS專業優勢不明顯的學校一年還有很多次Hackathon,sponsors來自Bose, TripAdvisors, Facebook, Google(對我愛死Google發的那個飛盤了)——想來文理學院的學生也缺不了這樣的機會,更別說很多和大U關係好的文理學院(第一個想到的例子是Barnard和Colombia)。類似的活動可能在各個學校有多和少的區別,不過一是肯定會有,機會自己把握;二是你隨手一搜附近的社會機構也會辦一大堆,去不去就看個人咯。

經濟類不了解,不強答。

第三:「要不然您以為us news沒事單獨給本科生弄個專業排名幹嘛?理工科公司招人也喜歡從這些學校里招收Best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Programs」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USNews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當年USNews快破產了的時候就是這樣一份榜單挽救了破雜誌的銷量,對這就和People"s Magazine給貝克漢姆發Sexist Man Alive一樣,一切為了銷量嘛這麼簡單的道理

那麼題主覺得如果USNews影響這麼大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拒絕USNews排名的學校?大學Trustees不比你見得多了?

當然不得不承認的是每個學校都有每個學校的長處和傳統優勢專業,並且不可避免的是實力超群的學校也會有實力超群的教授。但是不能因為Stanford有福山(星星眼)就一棍子打死Tufts打越洋電話給南亞國家領導人當智囊的經濟教授。某個專業在某個學校可能不是強項,但是絕對不可能一無是處。當然了,大部分情況下大部分人想進Stanford人家也不收,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未來的美本學生們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可是題主昏天黑地地貶低「USNews上排名不靠前的學校」也是挺讓人開眼界的……

還有就是回到第一點,個人技能,甚至參加的活動,networking,都和職業發展息息相關(我算做的不好的那一類,心塞)。不是進了個排名靠前的理工科Program就能算數的……

不想評價題主「某(一個)top 20文理學院的中國留學女生」的故事。沒有任何意義。

最後來講Tufts.

voanews.com 的頁面

套用下 @沙永夏(學姐好~!)的話,「Tufts食堂煮米飯用了你家水了」?

不知道題主批判幾個所謂「水校」有什麼理由,站在什麼立場?在WUSTL里大概是說了覺得St. Louis城市氛圍不好,那UChi(no offense)怎麼辦了呢?題主你不是喜歡芝加哥的嗎?——題主根本沒有一個評判標準,那麼這個問題連爭議的價值都沒有。

那剩下幾個學校呢?別的我不知道,你總不能把「城市氛圍不好」套在Tufts這個坐落在Somerville——一座有帶黑色幽默的Museum of Bad Art的新英格蘭小鎮——的學校上吧?我沒本事強答,不過題主提出的幾個學校裡面我也認識找到了喜愛的學科、和教授關係良好、覺得自己四年學習收穫會很大、並且並沒有desperately擔心自己未來的同學。

再重申一遍我的point是,留學是個很重要的決定。如果你有題主一般極度的、實際的找工作和經濟實力的要求或者自身認知,你應該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對於這個因素加以考慮,並且在大學學習中明確自身的目標和需要學習的技能。

在畢業後把「找不到工作」「拿不到綠卡」的原因完全怪罪於學校,是極端不負責任的。

本來今晚要讀書的,我在上學校一門非常fufilling的課程:basically一整年的時間邀請各地的guest speaker為我們講述一個比較大的議題的各個方面,在明年二月由我們課程的參與者邀請教授、學者、世界各地的大學代表團、優秀校友,組織關於今年這個議題的Symposium。

上課三個月,這門課買的書我已經放滿了一排我的長桌子。

題主你不是我們,你怎麼知道我校水不水。


先回到題主的問題:文理學院泡沫

這個「泡沫」(我們暫時叫它泡沫,但其實我覺得「盲目追捧」更合適)確實存在,但只存在於排名極其靠後的文理學院,或者Top150排名上根本找不到的LAC(暫時叫他們「第三梯隊文理學院」吧)。對於Top文理學院的追捧絕對不是盲目的,不存在「泡沫」。

追捧原因我覺得有兩點,首先就是留學中介的鼓吹:

各種文章在網路上傳播、微信里推送,標題類似「美國留學新思維」,「文理學院貴在小而精」,「美國留學新寵」,「美國學生的求學選擇」這樣的,基本都是猛誇文理學院;

留學機構 舉辦的的類似「美國文理學院巡展」這樣和招生辦工作人員的見面活動;

「第三梯隊文理學院」和留學機構的利益合作關係。

其次是優秀文理學院的學生帶來的良好反饋:嗯,確實小而精。

於是「精英教育」、「博雅教育」、「小而精緻」這樣的觀點就被家長和學生所接受了。由於這個觀點的普遍接受,直接受益的是那些「第三梯隊文理學院」或者「跟留學機構有合作的文理學院」,很多本來可以去資源更好的State University的學生(不包括需要FA而選擇文理學院的學生),就被中介和家長送到「第三梯隊文理學院」或者「跟留學機構有合作的文理學院」。家長可能會覺得反正都不知名,能去一個「精英教育」、「博雅教育」、「小而精緻」的文理學院讀書多好,聽著就高大上。

但是對於優秀的文理學院,追捧不是盲目的,因為它們確實「精英教育」,確實「小而精緻」,也不存在題主口中的「泡沫」。這些學校不會降低錄取標準的,降低的只是錄取率。

最後:題主口中的水校,我覺得一個都不水。錄得人多不代表水。綜合排名高專業排名低不代表水。名字怪異不代表水。大家口中不常提到也不代表水。都是那麼優秀的綜合性大學,怎麼會水呢?

想獲得知識和資源,這些學校永遠不會水,一定可以給你想要的;想混事兒的,哪都是大海。


一共讀過兩個學校全被題主黑了也是醉了。。。。

-------------------昏鴿線------------------------

排除題主問題的描述太過片面並且戾氣太重,我並不完全否認題主的某些觀點。

的確,當我去年在某所top 10 lac(且是某宣稱career-oriented lac)就讀時,我也曾深深的擔憂過畢業找工作尤其是回國找工作的問題。雖然學校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65%的畢業生選擇畢業後直接工作並且有48%的畢業生已有job offer,列出的僱主也大多是眾所周知的大公司,但由於學校已畢業的中國學生一隻手就能數過來,所以這些數據也只針對美國人,對像我這樣的中國留學生來說參考性並不是很強。畢竟要考慮身份限制,family connection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沒什麼可比性,特別是在找金融諮詢等工作方面。再者,top lac通常沒有top大u有知名度,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國內。我之前所在的lac在東部就沒什麼人知道,知道的人也念不全名字==,就更別提在國內了。這也確實會對找工作產生一定影響。但我覺得影響也不大,因為最終還是取決於自身的能(bei)力(Jing)。這早就不是一個只看學校牌子和知名度來招聘的時代了,牛逼的人到哪裡都牛逼,不行的人到哪裡都不行。如果gpa不高又不積極network的話就算ivy畢業也會失業的好嗎。相反,很多lac里的大牛很會利用學校的alumni資源gpa也高,無論是申gradschool或是找工作結果都很好。所謂自己不行不要賴學校。

所以與其在那yy文理學院畢業即失業不如想想自己到底要什麼適合什麼。如果覺得只有進了BB才算成功那麻煩您ivy走起,如果要回國找工作那麼確實應該去ivy duke 西北 uchi ucb這種國內知名度大的學校。如果要找cs相關的工作我覺得除非是cmu mit s這類牛校 其他學校都一樣 主要還是看自己的能力 畢竟碼農需求量那麼大。所以說到這裡,我在一定程度上同意題主的觀點 如果想本科畢業就找工作還是去Top大U吧,不僅是知名度的問題,而是大U意味著更多的校友更廣泛的校友網(比如BB里Ivy的人佔了一多半) 而北美找工作基本是要靠networking的 所以大U相對來說會有更多機會更方便一點吧 不過也因為大U人更多 所以競爭也激烈很多,如果本身不是爭強好勝很competitive的性格的話 建議還是去lac享受學校給的資源吧

至於題主說的考不上好的工科項目或者law school的 應該是人不行而不是學校的問題吧 當然我對這方面不了解啦

最後,題主wustl跟你什麼仇什麼怨你這麼黑我們 st louis 怎麼你了你就詛咒它是下一個底特律 說話能不能負責一點?沒經歷過不要亂說okay?其他三個我不敢說 但是tufts和wustl可是一點也不水。

----------------------昏鴿線---------------------最後的最後 讓我來專心回答一下「美國文理學院的留學泡沫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其實我之前留意過這個現象很久了,後來發現在人人 cuus等平台寫文章發帖子大肆鼓吹lac的一共就那麼幾個人。差不多可以把這些人分為兩類,一類是lac的在讀生或畢業生,I assume這類人可能真的很適合併熱愛lac所以想讓更多人了解博雅教育也想讓更多的學弟學妹申請自己的學校 他們經常洋洋洒洒寫上一大篇文章來介紹自己學校有多麼多麼好 其中間或夾雜一些心靈雞湯人生感言等 使讀者為之嚮往即刻產生一種「媽媽我也要去XXX學院上大學」的衝動。 但此類文章多為主觀感受 不適用於所有人(往往是大多數人)而且由於信息不對稱 這些片面之詞往往是國內的高中生申請者所能接觸到的僅有的細節信息 由於是在讀的同齡人所寫 所以申請者又很相信並依賴這些信息 漸漸就會有一種文理學院真的那麼美好我一定要去的錯覺。第二類就是各類無良中介不知道從哪複製粘貼來的軟文 近年來各大lac都在擴招國際生 相比往年錄取難度降低了不少 從lac大u分開排名的角度來講 推薦lac給申請者中介也能省不少事。

我去年問過很多身邊的同學為什麼選擇來當時我所在的文理學院,我得到的答案基本可分為以下幾類:

「因為他是我唯一能申上的top10呀」

「我覺得大u中國人太多 太亂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顧問推薦的」

「我喜歡文理學院的小班教學」

「聽說很好找工作」

……………

由此可見很多來lac的中國人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為什麼會選擇lac。但是我覺得隨著出國的留學生越來越多 信息逐漸平衡 這個泡沫還是會破的。


更新:一堆玩不起理想的人以為自己玩的的起,說白了就是這一代學生很多都因為長期以來整個家庭的保護和支持錯誤的評估了自己和家庭所處的環境以及抗風險能力,沒有怎麼體會過生活的大鎚和殘酷。

怎麼說呢,在我申請的那個時代(2014年之前),幾乎是第一批文理學院大量畢業(~09/10屆)中國學生的時候。同志們,你們想想,09/10屆的那批文理學院畢業生都是些什麼來頭?首先要能在那個時代就決心申請美國,其次能夠在那個時代了解到文理學院的詳細情況,最後還多半都是放棄頂級大U為了FA去的,不是為了FA為了博雅教育去的就更...

最後CUUS上一堆lac介紹貼,中國人畢業出路都牛的不行...實則是沒有control學生質量這個variable的。

再然後呢,當時大量的lac畢業生其實都是去了top graduate program,尤其是理化生,非常多。中國人嘛,有學歷崇拜的傳統,總覺得只讀了個本科等於沒讀。反正都是要讀graduate的,lac剛好口號就是很適合申graduate(小班教育什麼的,其實很多非top lac申請是很困難的,research active的老師太少了推薦信不好弄,課開的不夠,lab硬體也跟不上)。而且那個時候,天滅偽生化的氛圍還沒有那麼濃厚,大家對生化的慘境和申請難度沒什麼了解,延續本科申請只關注學校綜合排名不太關注專業的思路,直接給了這個方面太高的評價。而且當年申請graduate program美本的優勢是非常大的,來自大陸的競爭沒有像今天這麼誇張,結果沒想到短短几年大陸燒金庫科研進展飛速,學生成噸輸送美國。我不說別的,Bates/Colgate/Hamilton今年經濟系最top的中國畢業生申請結果未必能比清北top10%的人強到哪去,更別說一堆華五+lse eme/duke ma/cemfi/圖盧茲的人在那等著呢,這幾所lac說是tier2 lac裡面經濟最好的幾個應該沒啥正爭議把。而且我和你說,還會越來越難,現在工作難找簽證收緊更多人申graduate,同時更多海歸大佬回國撈錢,人家每年從visit的中國學校安排幾個中國學生過去讀博不要太正常,簡直就是交易的一部分。

最後當然就是年少輕狂被情懷忽悠了嘛,一邊聽說投行諮詢不看專業,一邊聽說文理學院校友關係緊密會幫助就業,一邊聽說培養critical thinking變成有趣有內涵的人對network有幫助,得出結論最後找工作應該還是ok的現在先博雅教育一下把陶冶一下情操,結果四年過去發現以上三條一條沒說錯,但最後找工作還是很懵逼。


LAC回了中國的校友我認識不少,狀況不樂觀。雖然我對於通識教育是很認可的,但我也經常想在這個跨界的年代,為什麼不能去大U讀ArtScience呢?學的東西不比LAC差,能接觸更廣的知識面,和各種不同的同學,畢業有巨大校友資源,還不說校園更大帥哥美女更多。

美國普通人家小孩也是不敢隨便讀LAC的啊,我認識的都是非富即貴。畢竟在美國普通人都很多不知道LAC這些學校的,top 20的大U才是眾人皆知的,找工作天上地下。

人生職業發展來講LAC也的確較難,最後全靠自己……

總之,LAC這逼裝了只有自己知道有多難走


背景/利益相關: 答主在渣渣LAC學著題主說的找不到工作的專業交著題主提到的在LAC學CS的男朋友。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很久了,槽點大家基本也都吐完了,可是忍了很多天還是忍不住跳出來答題:

要說找工作誰找不到? 只是工作也有好有壞也分喜歡不喜歡啊。找不到喜歡的工作和個人實力有關係嘛說不定是眼光高呢。就好像單身不代表沒有魅力沒人要嘛。

身邊也的確有蠻多朋友來了LAC以後失望不開心,但是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於文理學院實在太小了。雖然這是我選擇文理學院的原因之一,因為總覺得在小學校會享有更多的人均教育資源,但是小學校的弊端在於它不會給你很多選擇,不僅是課業上的選擇也有人際交往上的選擇。每個文理學院都有自己的性格,因為學校小實在不能和大U們比diversity,所以每個人一定要努力融入它否則就容易過得很壓抑。比如有些學校的文化就是學霸多課業重,大家都在關心學術,那這讓喜歡party或者喜歡運動或者喜歡追求新鮮的樂趣的人找誰玩? 如果和學校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那在這小學校待著還能遇到興趣相投的人的概率真的很低。而如果每天生活都不開心,那大概看什麼都會壓抑吧。就像雖然不管什麼學校出來的人都有可能失業,但是如果在學校的時候不愉快,那也許就會覺得辛苦在這裡強撐了四年還沒什麼工作的希望,犧牲實在很大。

LAC和大U並沒有說哪個好哪個不好,捧上一碗雞湯,只有適合的最好。如果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喜歡什麼,那大概大U更好,因為往往來說大U更為包容也能提供更多選擇。但如果知道自己適合LAC並且覺得和某LAC的文化特別契合,那找到的一定是真愛這四年的幸福絕非大U這種保險牌能給的。至於工作讀研什麼的,我覺得LAC和大U整體來說不分上下。


問題描述最後一段的個例拎出來講有意思嗎?別人的私人生活是私人生活,一定得順帶扯上top 20lac的背景?

TOP 20文理學院就業問題:

1.很多top lac都是target school,意思是這些公司會固定在學校招生。大部分你可能聽過名字的investment banking,(eg Goldman Sachs) tech公司(eg Google) 都會。 題主說top20 lac學cs進不了大公司,那是扯淡。

還有就是,lac的alumnae network ,真的很強, 很多學生認真和前輩network就找的到好工作。 個人認識去一個排名30到40間去lac的姑娘,通過alum找到了工作,是人們熟知的3到4家信用卡行業大公司中的一家。

還有呢,找工作很多時候和個人能力關係很大,也認識上名氣很小lac的同學 進了華爾街知名公司。

很多事真的是只怕有心人.

最後,lac當然優缺點都有,但是絕對是人生值得的教育體驗(至少是top 50),只要學生去了後真正努力了。

Cuus上太多lac學生經驗談了,建議對lac了解少的小夥伴有空看看。


lehigh,rochester,tufts,case western,wustl 這些學校哪裡水了?


推薦閱讀:

父母去美國參加畢業典禮,在簽證時會有哪些常見問題?
本科畢業後想留在美國做諮詢師,但很多名校只開設心理學 Ph.D. 並不設 master,應該怎麼辦?
弗吉尼亞理工綜排那麼後,專排也不是很前,為什麼是美國四大理工之一?

TAG:美國 | 大學 | 高等教育 | 留學 | 留學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