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產實體產品的重工行業與生產虛擬產品的IT行業的工資的困惑?

一般來說,IT行業的薪酬是公認的高薪,而汽車或者鋼鐵等公司的工資相對而言是低於前者的,但是,根據一些學長工作後一年的感悟,都覺得搞實體產品的公司比如鋼鐵比如汽車房地產比較有前途,他們認為,雖然IT行業投入成本低,但是IT行業憑藉開發虛擬產品的收入往往比不上生產實體工業產品的收入,如果假設IT企業一年收入幾百億的話,那麼後者的總收入會是前者的百倍千倍還不止,問題就是,既然生產實體產品的公司收入如此之高,為什麼那些企業里的員工收入反倒不如生產虛擬產品的公司的員工收入?


我聽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以,在市場里, 沒有無緣無故的高工資,工資高,那他必定產生了更高的凈收益。工資低,那麼個人產生的凈收益肯定低。

先說工資:

IT行業的特點,是流程短,人力成本為主要成本,門檻高而陡峭。流程決定了流程中佔用資金的多少,IT公司首先具有資金效率較高的特點,大部分項目運作周期也短。在項目運作里,人的工資所佔成本比例,向來是很低的。所以項目來得快,資金占用低,回籠快,只付出點人力成本而已。這樣分攤到每個人的頭上,他們單位人頭所掙的錢,是很多的,所以具有開高工資的大背景。

此外IT公司項目短平快,也導致對人的急缺性很高,人早到和晚到,差別很大,所以也有動力開高工資去挖人。

製造業,首先項目流程很長,供應商,庫存,原材料,機器設備,廠房投資,各個階段項目的付款,等等,都要佔用資金, 所以天生資金效率低,成本高。此外,為什麼製造業訂單金額大呢,因為存在一個大項,那就是原材料成本,這部分比人的工資大很多很多,可是這部分原材料成本造成的收益率是很低的。即使是其次的製造工時成本,也遠高於人工工資。同時,製造業的項目執行周期很長,執行項目數量往往會有限。

這種種原因,造成了製造業利潤率就低很多,攤在各個人頭上的凈利潤也更低,從而缺乏開普遍性高工資的物質基礎。

此外,製造業流程長,周期久,人也就顯得不那麼急缺,晚到早到一點,大部分時候相對沒有那麼得迫切。所以也沒有了動機去不惜成本得挖人。

再說說穩定性和個人發展前途:

一直以來,人們都只關注高精尖的技術,可是不知道的是,得其利的時候,必定要受其弊。越是門檻陡峭的行業,一旦掌控不好,反而容易造成風險。

首先,因為IT行業工資高,大家都會去學,造成可選的人很多。然後門檻陡峭,也就意味著,一旦都攀登上了這座山,接下來拖得越久,跟你一個平台上的人越多,因為大家都爬,而且沒有更高可上了。

所以,IT行業到了三十幾,如果不上管理路線,危機感會很重。

同樣,IT行業公司的優點是創業門檻低,但是容易得到的也容易失去,競爭激烈,關閉也容易。

同時製造業呢,也因為不陡峭,剛開始誰都可以做,但是,它流程長,產品複雜,導致了無數的知識點在裡面,入門容易,但是越往後,人和人隨著經驗,知識點的積累,差別會不斷拉大,所以重工業的很有經驗的工程師,往往收入可以和同等經驗的IT人士相提並論。當然,剛開始工資會低於IT行業。所以,山很平緩的時候,要注意到層巒疊嶂,這樣劣勢可以轉變為優勢。

製造業流程長而複雜,同樣也就造成了行業壁壘高,資金壁壘和團隊壁壘,難以得到的,自然也難以失去。於是也就更安全。

優勢如果不利用好,容易變成劣勢,劣勢如果審時度勢,利用得好,也可以成為優勢,所以規劃職業生涯要謹慎。

時間有限,一點淺見,希望對各位啟發,那我就沒有白花這些時間。


前面的回答綜合起來已經很全面了。

但我還是想從另一個角度再補充幾點,

1.縱觀現在比較跑火的IT或重工業企業,其利潤高或者說是工資待遇好的,均是生產的產品可以直接面對最終用戶,如微信,QQ,FACEBOOK,推特等,尤其是現在的消費心理致使產品的更新換代更快,留給IT的機會遠多於重工業,同理還有這幾年中國的汽車行業和國外的TESLA等,無不是依靠消費者的驅動,產品的更新換代上位。

2.重工業一直都挺賺錢的,只不過國內把這些工業產品做成的了白菜價。那些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處於產業鏈頂端的公司一直都盆滿缽滿。2013年世界500強的前十名中,除了沃爾瑪其餘均是重工業。

3.國內的IT為什麼有的待遇很好,最根本的一點,其技術可以自身發展且與國內外的同行間的技術代差不大。但如同IT中的重工業的底層技術仍是哀鴻一片。

綜上所述,說到底還是技術問題。(那些能設計出來但做不出的說法都是鬼話)


因為著眼點一個是看整體,一個是看個體。

先說工資薪水的差異。

IT行業單位人創造的價值更大,最好的例子是Whatsapp,50個人做的產品幾億人在用,平均到每個人的收入就會很大。

而重工業之類的,需要大量人力,產出價值相等的情況下你用的人更多,平均到每個人的報酬也就更少了。

再說收入

「IT行業憑藉開發虛擬產品的收入往往比不上生產實體工業產品的收入」,可以說這話說的是對的,因為工業產品有原材料等固定成本,所以收入會更高,但利率低嘛。重工業還有一個特點是對經濟帶動作用很強,整個產品鏈各個環節都可以被帶動,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等等,這方面互聯網確實是差一些。

回到樓主的問題,樓主之所以會覺得不對勁,是因為你比錯了,整體情況和個體情況沒有必然聯繫。這就好比說「非洲那麼窮,為什麼有的非洲人卻比我有錢」一樣。


勞動密集型產業公司低是必然的,因為人均利潤會低得多,說白了就是只有掌握了核心競爭力的人員才會有高工資,IT企業薪酬高是因為行業科技含量、人員技術含量和人均利潤產值都高。


傳統生產,成本裡面分生產設備,原料和操作者三塊。

而在IT企業,員工本身就是生產設備,操作者一體。

所以說,IT企業可以把傳統企業裡面付給生產設備和原料的成本的一部分付給了員工,看起來工資就比較高了。

其實員工領的不但有員工工資,還包括生產設備(自己的大腦)的費用。


汽車或者鋼鐵等公司的的成本包括工廠、資源,研發測試生產周期長,人員多,總成本和總收入都很高,但是利潤率低,人多,工資低。

IT公司的成本就是些IT設備,和 碼農但是人員少,總成本低,總收入低,但是利潤率高,人少所以工資高。

比較一下兩個上市公司:

世界五百強斯倫貝謝:2013年營業收入39540m dollar,利潤4997m dollar,人員118000;

國內IT巨頭騰訊:2013年營業收入9913m dollar,利潤3148m dollar,人員26700。


舉個簡單的例子,廣告推送,一台伺服器幾個人一天可以精準推送千萬條級別的廣告,相當於多少電話推銷、上門推銷、商場營銷的效果呢?幾個人搶了幾十萬人的飯碗,你覺得那幾個人的薪資和創造的價值該是多少呢?


重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的,IT是智力密集型的,主要成本一個是機器能源,一個是人力。再說重工業的收入也不高,中國最大的鋼鐵公司寶鋼去年的利潤已經不如騰訊了


IT行業的軟硬體更新速率遠高過傳統製造業,這就意味著,對相關從業人員淘汰、更新程度也相對較高,同時這又是個近幾年高速發展的行業之一,其技術從業人員,有相對較高的工資,也很正常。

另外,如果說IT行業的工資高,指的也是碼農及以上職位,與之相對應的製造業工程師,工資並不低,和BAT在業界同等地位或市場佔有率的製造業公司,有哪家的工程師比碼農的低很多?至少據我所知,沒有那麼顯著的差別。


因為在這個行業是有可能僅憑几個人的個人能力做出很強大很有用的東西的,其中也不乏達能工業級企業級質量的產品。


推薦閱讀:

30歲,0基礎自學編程,該選什麼方向?
你是怎樣挺過職業迷茫期的?
水利信息化是個新出來的發展專業,作為專業的水文人出身來從事這一行業,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營銷與策劃的真實工作是怎麼樣的?
「萬金油」專業有哪些呢?

TAG:製造業 | 職場 | 職業規劃 | 薪酬待遇 | 行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