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排名來看,為什麼留學生寧願選擇比較差的美國學校也不願去加拿大、澳大利亞很好的學校?

比如:寧願去美國讀個4、50多名(美國國內排名)的學校,也不願去澳大利亞讀個世界排名前50的學校?


從IT方面回答。

你以為我們是來上學的,其實我們是來換OPT的。所以學校排名沒啥用,因為所有學校都發OPT。

作為一個學CS的,不來美國去哪兒?除了美國,其他地方都沒有這麼好的就業機會的薪資。澳洲,歐洲,日本的IT跟美國根本沒法比。對大部分人來說,沒來矽谷一趟,你根本不知道啥是高薪,啥叫機會多。我在歐洲和日本都呆過,那邊的工資連美國三分之一都沒有(少數地方除外,比如google的蘇黎世分部),而且沒有美國這麼多(優秀的,高薪的)就業機會。。

排名沒啥用的,要不然很多人(包括我)也不會拒了ivy league去CMU了。舉個例子吧,加州的這些學校,從排名靠前的UCB,UCLA到排名一般的UCSC,只要你努力,都可以進Google,Facebook。

更簡單的例子就是,為啥那麼多人往北上廣跑,因為這些地方機會多。

現在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強,就現在而言,這個「超」不是幾個」強"加起來能比的。

當然對於非IT得人來說,其實不一定非要來美國了。。。


我只在美國和加拿大上過學,所以只就這兩國比較一下。在北美求學多年,平時也經常看各類大學排名、論壇分析,以及接觸過很多加美兩國、和國內的大學生。楓葉國和美利堅的教育模式相似度95%+,實在要說的話,明顯不一樣的地方如下:

  1. 美國校園的兄弟會/姐妹會文化是加拿大沒有的,取而代之的是加拿大有些學校(比如多倫多大學)有英國的學院制(什麼是學院制?看過哈利波特里的可能會懂)。

  2. 美國大學的體育聯盟比加拿大的檔次高很多,而且高度商業化,職業聯賽的新秀一大部分都是大學聯賽中的運動員選上去的,導致美國大學在體育基礎設施這一塊比較願意投資。總的來說美國大學也更有錢。在這點上加拿大也是在效仿美國模式,但還是有差距。
  3. 美國大學最近幾十年總體GPA inflation(通貨膨脹)嚴重,也就是說美國大學生的人均分比10年或20年前高了非常多,這個是有數據可查的。總而言之就是:美國大學普遍給分更高,當然,也有特別的個案。加拿大本科人均分GPA壓得比美國普遍低很多,比如一個加拿大本科的3.0和美國很多大學的3.0的GPA含金量是不一樣的。
  4. 美國大學給博士的經費比加拿大高很多,對頂尖人才的吸引力比加拿大強很多。但美國給碩士經費的比例比加拿大低,美國名校的為了賺錢開設的水碩士項目比加拿大名校的多。
  5. 最後就是大學數量上,美國大學的數量大概是加拿大大學的20倍以上,這不奇怪,因為美國加州僅一個州的人口就和加拿大的人口數差不多了。美國龐大的高等教育體系的特點是大學水平層次不齊很嚴重,學生質量魚龍混雜很嚴重,所以在美國比加拿大更講究學校出身。加拿大高等教育體系很小,但更精緻,加拿大頂尖的大學沒有美國的尖,但是真的沒有野雞大學,而美國特別多。

美國的很多中國留學生都有種天然的優越感:「因為美國是最強大的,所以美國留學生也是最優秀的。」邏輯,即使是那些在美國讀得不怎麼樣大學得留學生。這類人往往是美帝腦殘粉。這個跟美國的國際影響力、以及文化對亞洲的強大文化輸出是有關係的。美國確實有全世界最頂尖的科技和最好的大學,這也是美國留學生自信的根源之一,即使上美國頂尖或一流大學的中國人畢竟是美國留學生中的很小一部分比例,但這部分人改變世界的慾望是最強烈的,開句玩笑話,他們中上知乎的比列可能也是最高的。

至於加拿大和美國的大學實力比較如下(除了本科教育,還包括大學在國際上和中國的知名度、各類排名、以及學術影響力。我知道美國有很多很厲害的本科教育名校,如文理學院,它們門檻特別高,但那些學校的科技研發能力有限,學術能力在國際上實在拿不出手,所以在此不作討論,同樣,加拿大也有類似的大學,也都不作考慮):美國頂尖大學無加拿大大學能企及,「加拿大頂尖大學」大約相當於「美國一流A類」,「加拿大一流A類」大約相當於「美國一流B類」,依此類推,加拿大在每一類的學校選擇上也比美國少得多:


北京上海一些學校排名也不咋地但是還是更有吸引力~

地方因素也是考慮的要素之一


個人感覺,上面許多答案,很了解大學,很了解國外,但不了解中國人,尤其是不了解國內直接出國讀大學的學生與家長。其實有些時候,答案意外的簡單,因為對於許多國人來說,信息不全,甚至國外=美國。

首先不得不承認,英澳新加四國的整體教學質量,尤其是畢業之後的出路要遜於美國的。但是與此相對,法德瑞等歐陸國家的教學質量可是在美國之上的,而且master和phd階段很多都是英語授課,教學質量並不是選擇時的決定性因素。至於排名,君不見研究生英語授課,常年世界前20的的ETH中國人並不多,更加說明「中國人只看排名」也並不全對。

知乎上寫這個答案的大多數是出了國的留學黨,從各方面權衡利弊來分析,實際上這樣的人只佔小頭。大多數的留學生,是把所有的東西都丟給中介,大體說一下想去哪,然後中介一手包辦。當中介問起了「你想去哪裡?」,你覺得大多數沒有怎麼出過國的學生家長,會怎麼回答?你覺得有人會說我想去XXX(某個小國家),大多數都會說美國英國。實際上很多國內學生信息面小的可怕。我曾在國內某留學機構,遇到問 「SAT考多少分能保證進XXX大學」的人;有父母逼迫放棄加拿大UT和McGill的獎學金offer,必須去美國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學校(非文理學院,usnews 80名左右吧,沒有突出專業)的人;有說出 「只要去美國,多差的學校都可以」的人;甚至還見過被中介用偽造的大學排名忽悠的人(此君還是華五的高材生)。留學無目的性,信息的不對稱,將美國大學和美國的國力聯繫起來等等,都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那麼如果你問我,同樣的排名,你回去哪裡?我很可能也會說去美國。但這是基於未來發展、規劃、就業等等最終做出的決定。但是絕大多數走中介的國內准留學生,很少會做詳盡的分析,更多的只是選個大體的方向,讓中介做決定。


因為世界排名沒用。


如果題主一定要用排名說話的話,畢竟題主把排名作為前提。

今年申請了美國,歐洲的瑞典丹麥英國,到現在拿到7個offer都是全球前100的,但是選擇去了美國一個學校,排名是我所有offer中幾乎墊底的,為什麼不直接去排名最好的?因為我喜歡UCL的程度比不上喜歡NYU唄,排名這東西,可以作為參考因素,但是作為決定因素就不怎麼靠譜了。今年的QS排名綜排IC,UCL,UChicago排在Princeton前面,南洋理工NUS排名在Yale前面,所以說應該選擇去NUS而不是Yale嗎?應該去UCL而不是Princeton?不一定吧。況且排名本身就是人做出來的,QS自然會偏向英國學校,US News呢就會把美國往前排,上交學術就偏向中國,沒意思的很。

澳洲加拿大沒申請不好說,但是我覺得和UK以及USA之間關係差不多吧,我也沒資格說水不水,畢竟現在只在中國讀本科,日本讀了一年交換,實在沒法說其他的國家水不水,但是我就是願意相信(天真的)認為美國的教育比較好,也是沒辦法的。而且很多人有從眾心理,比如我一個朋友,本來計劃好了去澳洲,然而父親一句話打去了美國,因為父親說周圍的圈子裡面朋友的孩子好或者壞都是美國回來的,回來混的都不錯,美國好與壞,至少大家都願意去不會很差吧。

最後我感覺題主說的是不是本科,因為一般的綜合排名都是本科的,碩士博士都是看專業排名,比如我就一起看CS全球專排和綜排。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就太多了,所以就隨便吐槽幾句了,畢竟我自己三年前也是一個單純看排名的人呢。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可能也是由於國內盲目迷信美帝學位,導致找工作時美帝學位更加佔據優勢而致使更多人前赴後繼奔向美帝,我同意 澳洲紐西蘭的學費基本是本地生的三倍左右,但理論上你只要想學 想努力,你接受的資源和教育是跟本地生一樣的,國外的大學都不太好混~ 很多人說澳洲留學 英國一年碩士毛都學不到 其實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自身 而不是學校,當然同等條件下 只能說美帝的大學更加受到國內的追捧而已~ 這可能是國內的一個風氣 而不存在美帝大學就一定更強。


因為他們覺得到了世界第一強國他們就會變成世界第一強:)


早晚都要去,何不一步到位呢


今後的機遇,就業和前途啊。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北漂之類存在的原因。


也許可以類比,為什麼有的人寧願選擇比較差的北京上海學校也不願去蘭州、楊凌的985大學。


首先,關於排名問題,真的是有點想說的。我看到很多知友,提到了usnews,那是一個排名,還有times以及qs都有世界大學排名。但每一種排名的標準都各不相同。所以排出來的名次有時候會差距很大。另外,如果你是本科生,那你看研究生的排名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是研究生,那你看mba的排名也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想學工科,那你看商學院的排名是沒有意義的,排名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只是一種參考。你如果真的想靠排名來選學校的話,那必須看好了是本科排名還是研究生排名,還要看是綜排還是學科排名,另外排名的標準也要非常清楚。

然後,其實在國內普遍有種情況就是喜歡比較。比如我去了211,985你沒去,我心裡就有一種自豪感,彷彿我比你強。但每個省的高考人數以及報校方式不同也會造成這種去好學校的機率不同。另外,我看到有些朋友有談到gmat和gre的問題,確實澳洲包括英國有很多是不需要這些考試的,但不能因此說這些學校就不好這些學校的學生就不好,gmat衡量邏輯思維等商科能力確實客觀上可以給出分數,但是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也許你在學gmat的期間,去這些不需要gmat學校的學生可能去了貧困地區支教去了各地去旅遊增長見識,可能在家陪一陪老人,每個人有每個人成長的方式和也有每個人獲得滿足的方式,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到底追求的是什麼要首先明確,是精神上的滿足,還是考上名校後受人器重的感覺,我絕不是排斥去名校這種奮鬥的目標,只是覺得沒有必要比較。人生眨眼不過數十年,不要到頭來一看,自己一直活在別人的評價下,回首往事才發現沒有真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才是可悲的。每個人的選擇都應該被尊重,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在你不斷追求高峰的同時,才會發現永遠有比自己強大的人,所以盡自己最大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糾結在這些世俗的排名中。不喜勿噴。


因為時至今日仍然很多中國人把美國當唯一各方面都No.1的國家,以為外國=美國,充其量加個英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法國德國?小語種以後運用太窄了。

澳洲紐西蘭?什麼都沒有。

加拿大?都去加拿大了為什麼不去美國?

瑞士瑞典挪威芬蘭等歐洲國家?小國家有什麼好去的。

抱這種想法的人不是一個兩個。


年輕人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


我覺得澳洲學習成本高,特別貴,比美國英國都貴。一般人想:我都花那麼多錢了為什麼不去美國。其實還有另一種國內思想在裡面。好像能上二級城市的重點大學,和北上廣的二流大學,也有部分人選擇二流大學。如果這時候你發現北上廣上學習成本比二級城市還便宜。那當然選的人更多。

但我選擇澳洲是因為移民比較方便。如果不考慮移民,英國美國又便宜,回國又好吹,何樂而不為。(教學質量就不好說)


說兩點,第一,美帝別說前50,100+的學校都有很多清北華五畢業生(一般博士居多,研究生也有)。

第二,美國研究生以上專業分配比較均勻,鄙校宗排接近100,但是專排第一,照樣要求你托福100,GMAT平均680,均GPA3.5。這條件英澳新加哪裡去不了?不僅我們學校,美帝前200沒個學校都有看家專業,你ASU上商科,Houston石油都是極強悍的。錄取標準擺在那裡,出路擺在那裡。就跟你高考的時候,上海財經排名80多,非985。西北農林985。上財錄取分數高西北農林將近100分,出路更是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去上財讀書能看得起西北農林嗎?

第三,文化,之前有人講過了美國國際形象和強勢文化的問題。

第四,美國研究生錄取標準是根據具體專業來的,就像哥大照樣有水的不行的統計。JHU商學院照樣招三本生。100+照樣有王牌招清北的學生。錄取標準擺在那裡。

當然,英歐加澳日,有沒有好學校,有!只不過咱們美帝學生天生就是B格高。從實用角度,美帝商科找工作真不如加拿大、澳洲性價比高


這首先是個人選擇問題。

看看那些去美國四五十名學校的學生,再看看那些去澳洲國際排名四五十學校的學生。

前者中多少人有能力去澳洲?

後者中多少人有能力去美國?

也是個人能力的問題。


因為他們去的美國4、50名的學校的那個專業的水平應該是美國top2、30以內的,如果不是,那可能有兩種原因:1.他們覺得澳洲留學的門檻低了一些總覺得好像門檻越高的學校檔次就越高,其實不然(中國人的通病,畢竟國內的高考是這種情況);2.他們的美國夢情節嚴重,「美國留學「這個聽起來感覺要比「澳洲留學「、「加拿大留學」高大上一些,畢竟美國是超級大國,而澳加的國際地位還不如歐洲的一票子國家,當然其實,一個國家的大學教育水平不能完全和國際地位劃等號。

還有一點想吐槽,有些人覺得好像去一個國家留學就是把那個國家的所有大學都讀了一樣,張口一個整體水平閉口一個頂級學校的水平,這對個人來說有意義嗎?美國有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這是任何人都沒有異議的事實,但如果你讀的不是那些學校,那這跟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沒有發現喜歡強調自己在美國留學的一般都是些美國排名50以外100以外的學校讀書的學生,拚命想說服別人雖然自己的學校在美國國內排在很後面,但是仍然完爆了其他國家最好的大學(潛台詞就是想證明雖然自己是美國四五流大學的學生,但還是非常優秀,享受了其他國家最好的大學的學生也無法見識到的優質教育和科研環境),反觀在美國TOP30的牛校讀書的學生,卻很少提及,因為別人學校的世界排名也充分體現了其價值。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北美留學生日報 (本文有修改)

無奈| 加拿大到底是不是英美留學的備胎

出國留學最重要的時刻之一,恐怕就是面對著一封封offer,像皇帝擇妃一樣精挑細選,最後按下accept鍵。

等錄取時的焦慮在這會兒一掃而空,搖身一變,手握選擇權。在主流的英美澳加四個目的國里,英國和美國經常就能成為「被選中的孩子」,加拿大和澳洲則變成了悲催的男二號或女二號。尤其是在美國與加拿大這一對兄弟中,明明氣質習性都差不多,加拿大卻總是當備胎的那一個。

根據美國Open Doors Data最新數據,中國赴美留學生超過30萬[1] ,佔總留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相比之下美帝基友加拿大在2014年,接收的中國留學生11萬多,數字上遠落後於美帝。申報時同學們可以想申多少就申多少(英國除外),拿加拿大高校作為美帝學校的候補這種情況也就很有可能發生。畢竟,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被dream
school錄取,多申請幾所學校是人之常情。

所以當一手拿美帝offer,一手拿楓葉offer時,加拿大就成了偶像劇里的男二,被女主發張好人卡之後就可以領盒飯了。

比如,多倫多大學今年世界排名第16[2] ,前面是老牌名校耶魯大學。只落後一位,去年多大的本科入學率只有25.5%[3] ,而耶魯有69.7%[4] 。實際上,另有兩所來自加拿大且同樣闖進前100名的大學,本科入學率都有40%[5] 左右。多大是加拿大高校中排名最高的,其不甚合理的入學率,多少反映出楓葉高校存在的「備胎體質」。

但為什麼一定是加拿大呢?

二號配角最大的特點,就是方方面面都不輸給主角。加拿大高校的質量不差。除了多倫多大學,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排名33,魁北克的麥吉爾大學排名53,它們的教學資源和質量都是受到國際認可的,並沒有遠遠落後於美國大學。課程體系方面也和美國相近,比如靈活的選課、轉系等等。兩國文化基本也相同,從口音到飲食習慣到地理風貌,幾乎是卵生兄弟。甚至某些方面加拿大略佔上風,相對較好的治安情況,較低的匯率和學費等。

最重要的是,楓葉高校的錄取率普遍友好。多大15年收到了7萬多份本科申請,offer發了4萬多份。這42%的錄取率,跟上面耶魯的6%一比真是喜聞樂見。然而這也是造就其備胎體質的一大原因。

假如說一位同學既申請了多大又申請了耶魯,很難不讓人覺得多大是作為保險校而存在的。因為錄取率高,容易收到offer,教學質量也不錯,那就順手申請一個來增加自己的錄取率,未來也多一個選擇。

「順手」應該是是備胎最大的特色了。跟不好搞掂的男女主角不一樣,男二女二通常善解人意、細心溫柔,體貼賢惠。加拿大在申請過程上非常簡便靈活,不需要耗心耗力,還能和其他國家的申請完美搭配。

一般來講,同時申請英美兩國是吃力不討好的選項,因為需要準備的材料太不一樣。好不容易考了兩千多分的SAT,英國大學不接受;辛辛苦苦刷過了雅思金剛7,還是達不到美帝大學的要求。尤其是語言考試,英國擺明了不接受託福。而美國雖然可以遞交雅思成績,但是在分數上一定是比考托福要吃虧的。

可怎麼樣都要多申請一些學校來保證自己有書讀吧,這時候加拿大簡直是完美的僚機。

加拿大申請的寬容度很廣。語言成績方面,既收托福又收雅思,且不存在哪個比較佔便宜哪個吃虧的情況。學術材料也不用擔心,即便是加國頂尖的醫博類大學,也接受大部分主流學術能力測評。包括SAT, ACT,AP(美國方向)CIE (英國方向)及IB。甚至高考也可以,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在2014年正式接收中國高考成績作為申請考量的一部分,與上述國際考試有同等效力。這一新政策效果顯著。UBC在13年,招收的中國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來才2523[6] 人。而新政頒布之後的14年,光是中國本科生就到達了2515[7] 人。這下連走高考路線的同學也可以考慮申請一個,簡直不能更順手。

不過,澳洲很多大學也接受高考成績,好像沒怎麼給澳洲帶去多少備胎屬性。主要是因為澳洲在申請時間上比較特殊,一般以春季入學居多(但在澳洲其實是夏秋了),所以整個申請流程要麼早早開始,要麼往後順延。相比之下加拿大還是更「順手」些。

最最喜大普奔的,莫過於少了文書面試。英美大學的文書要求千變萬化,其中不乏讓人頭痛的題目。而寫作恰好是中國學生的弱項,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同學在文書上耗心耗力甚至耗財。加拿大申請中,相當一部分學校不需要文書。某些專業會額外要求文書,或是較短的陳述,但不會像英美大學那樣燒腦。面試更是少之又少,起碼在本科申請中基本沒有面試這個環節。不需要掐著時差連skype,或者是千里迢迢跑到北上廣做on site面試。材料交一交,剩下的就是等通知了。

加拿大的備胎屬性實在是妥妥的,越是方便的東西,越容易讓人忽略其價值。事實上加拿大高校的性價比非常高。多大地處安省,離紐約不遠,方便實習,學費也比NYU便宜不少。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與華盛頓西雅圖分校幾乎是一牆之隔,學費也是低了很多。對於本科畢業後打算繼續進修的同學來說,依然能夠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獲得助力。對於畢業後計划進入職場的同學,加國工簽相對於美國來說也較為簡便。對於留學生來說,在世界排名這個指標逐漸走下神壇的今天,不管是排名還是口碑都只是參考,最重要的是合適。不要將就,也不要強撐。心態放平,備胎也會有春天。

引用

[1]http://www.iie.org/Research-and-Publications/Open-Doors/Data/International-Students/Leading-Places-of-Origin/2013-15

[2]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rankings?page=2

[3]https://www.utoronto.ca/sites/default/files/PI2015_full.pdf

[4]http://oir.yale.edu/sites/default/files/cds2014_2015_0.pdf

[5]Admissions Profile

[6]https://senate.ubc.ca/files/downloads/va_2013w_enrolment_report.pdf

[7]https://senate.ubc.ca/sites/senate.ubc.ca/files/downloads/2014-15%20Vancouver%20Enrolment%20report%20(20%20February%202015).pdf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IwMjQzMA==mid=2649764274idx=2sn=ec4299a084ed58f82ec6a0b2875ba42fscene=1srcid=0517tsYXkQRQwfcW771jR9V3key=f5c31ae61525f82e349b232c6e3e04bb0c5b9a9c2504d965267fced18ecdfb95a63aa0b173c4b671c873567f79caa160ascene=0uin=MTk4NTc5MzAyMQ%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Pro9%2C1+OSX+OSX+10.9.5+build(13F1112)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LT%2FBfjOIB50bO5cZ27zLlJB8Wo1eHx2KvaUT7QIVb74Qwc1pBPjFs2UVgGc8a4Zm


一個人留學期間能經歷兩三所大學,能了解兩三所大學就不錯了,歐美英澳加都扯的,我覺得就是在吹牛,可信度和自己說的大學個數直接成反比。你呆過幾個國家,就敢這麼說三道四,你真的理解嗎?排名第一的答案還比較靠譜,我也覺得就是國內對留學這個其實並不了解。之前不是還有個問題問沒錢怎麼留學嗎?法國德國都不要錢的,就生活費,每周還能打工,日本也是,很多項目沒那麼花錢,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啊,至於將來的移民政策啊什麼,別傻啦,很多人只是為了留學而已,哪還管的了那麼多,也就只知道英美澳,出去就行


推薦閱讀:

在澳洲留學快樂嗎?
為什麼澳大利亞政治軍事上要這麼敵對中國?
澳洲英辯圈是怎樣的存在?
即將去澳大利亞讀預科了,目前申請了墨爾本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什麼專業好?
為什麼會出現吳維、楊舒平、唐立培這一類人?

TAG:美國 | 大學 | 留學 | 加拿大 | 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