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心理癥狀是:病人知道自己有某些問題該怎麼改變,卻習慣了有病,認為有病的自己才是自己?


謝邀。這個問題倒是比較新鮮,雖然本質上跟其他問『這是什麼心理』的問題沒有區別,但所指新鮮。我就破例說一下吧。 就我所知單個心理癥狀很少有具體的名稱,心理學上對病狀和癥狀或某種思維、情緒的概括,都是一類寬泛的總結。曹舟力老師說的『繼發性獲益』還有樓上說基本是一樣,它具體定義是:『指利用癥狀操縱或影響他人,從而得到實際利益。它與原發的或由疾病本身的獲益相對應,後者指在癥狀的形成過程中使焦慮和衝突下降。』 你有繼發性獲益這是肯定的,大多數人也都有(非病態中),而在心理疾病、障礙里也很常見。繼發性獲益的最好例子,就是李老師寫的這篇專欄我以我血濺你臉 - 潛台詞 - 知乎專欄 『原發性獲益』更適合描述你這個關於『自己』的認知方式。原發性獲益定義大致上是:『沸騰的心理能量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宣洩口,於是,轉移到疾病中去消耗自己,從而讓一個人的性力有了一個體面的出處。』 具體到你的情況中,沸騰的心理能量(或說是動機、動力、精力)就是『成長的需要』,每個人都有這個需要的,每個人都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更自主更快樂獲得更多社會認同。馬洛斯說的被尊重的需要、被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要滿足,必然要求人作出一定的改變,這些需要其實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某種程度上說它是核心部分。因為如果沒有各種需要,人根本無法形成一個自我(自己)。

這些需要之間也會有衝突。衝突導致焦慮。衝突的種類心理學上有分類的。接近型衝突:AB兩個目標只能選一個,魚與熊掌。迴避型衝突:AB兩個要避免的目標只能避開一個,兩相其害取其輕。接近迴避型衝突:一個目標本身讓人想接近但是又衝突,比如想打電話給喜歡的人又怕喜歡的人對自己不友好。多種接近迴避型衝突:多個目標,每個目標都帶有接近迴避型衝突。 按你的描述,就屬於多重接近迴避衝突。

改變自己有吸引力,但又抗拒。保持自己有吸引力,但也抗拒。 如果不考慮『發展任務』的話,你可以放棄掉對改變自己的需要,實際上也就是放棄變得更自主更有能力,放棄得到別人的認同和社會主流價值的認同。有些人可以完全安於這種狀態,所以不滿足:心理疾病是讓自己痛苦也讓別人痛苦的狀態。(詳情請見心理學上是怎麼界定一個人正常還是不正常的? )勉強可以說這種狀態不需要心理諮詢或治療。補充一下,發展任務就是人到了一定年齡要表現出特定一系列行為,是一種社會期待性的行為標準。

其實『發展任務』也是人固有的屬性,

不完全是後天的。雖然具體一個人到了某年齡應該如何如何,各個文化中不太一樣,但不同文化里都有相似的地方。就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說,一個孩子出生後到6歲,都在學著控制自己的身體。這幾乎是本能的,但同時也是社會期待的。社會之所以會期待孩子0~6歲活動能力越來越好,會說話;那是因為人的確普遍是這麼發展的。甚至不需要跟0歲的孩子說: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做出動作。孩子本身本能的就會這麼去做。所以,『發展任務』和『人的本能』大有重疊的趨勢。到性發育後,對性生活和婚戀有需求,也是有本能的在作用的。希望獲得社會認同,也是人作為群居動物的其中一種本能傾向。本能傾向雖然不是本能那麼固定的東西,但也是先天存在的。本能傾向和本能的異同,請見即便剛出生的小孩見到蛇也會恐懼,恐懼感應該是遺傳得來的,那麼它如何遺傳?我們對異性或者同性的愛也是先天的,它是如何遺傳的?恐懼和愛能夠遺傳的話,為什麼一個人對某些事物的喜好、記憶不能遺傳? 。曹老師的回答說明了,猴子更容易學會怕蛇,這就是本能傾向。 所以人想要改變自己,其實也是一種本能傾向。 因為我要複習了,我就不多扯了。我做一些不太負責任的判斷,請自行分辨。宅,不愛運動,杞人憂天,不開朗,菜鳥;這些屬性不一定會引起抑鬱和焦慮,也不一定會讓周圍環境給當事人造成壓力。只有當人用這些屬性去跟外界『對抗』的時候才會有外界壓力,用這些屬性跟自己其他需求(成長的需求)僵持不下不肯妥協無法取得自我內部的和諧才會有抑鬱和焦慮。

最後說句難聽的,大多數心理疾病、障礙的當事人思維都不太好,也不知道這是因還是果。具體到提問者你身上,你對『自己』的定義和理解就是很有問題的。而且你默認了『保持自己就是好』『保持自己才對』的這種認知。奇怪了,憑什麼保持自己就是好呢?憑什麼只有那些固定的幾個模式才是『自己』?不是為了生活改變自己,而是為了自己過得更開心改變自己。人不可能不改變自己的。哪怕你要完全安於宅,不運動,不開朗,菜鳥,杞人憂天的固定自我形態。這也要改變,需要改變的就是放棄『我需要改變,我想要改變』的心理傾向。當然痛苦的時候,要不痛苦,改變是肯定的,問題是改變什麼而已。不存在一個『不改變』就能改變痛苦狀態的情況。哪怕跑到另一個地方生活,中個一億彩票後衣食無憂。這也要改變,改變的是外界環境,這樣需要人去做些什麼才能達成。 佛家說『我執』,要破我執才能解脫,又說『諸法無我』。『我』是一個既定事實,但卻不具備必然性,單純一個『我』是不具備繼續存在的合理性的。我的存在是個現實,我的現狀是有跡可循的是某種規律下的發展。但現有存在的合理性,不等於繼續存在的合理性。我估計說到這裡,提問者可能越來越迷糊了。 就說這麼多吧,看書去咯~謝謝提問者給我這個話嘮的機會。拜拜~。我就不祝福你了。


1、你確定是抑鬱而不是焦慮?

2、抑鬱最大的問題,就是沉浸在之前的模式當中不願做改變,這其實是在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逃避理由。之前的你習慣了用某種消極的方式處理事情,你不願做出改變,是因為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確定的答案,做出改變後你會變得更好,這種對未知的不確定阻礙了改變,而且做出改變是很痛苦的,是需要適應的,抑鬱的人是不願面對這種不適應的。

3、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一樣,企圖通過自暴自棄來博得世人的關注是不可能的,你再怎麼在那裡顧影自憐,都是沒人搭理你的。所以還不如把自己變好。

4、你是誰?真正的你是什麼樣子的?你確定不做事時的你是你,運動時的不是你?

5、你對自己的低評價不是他人對你的評價,而是自己膽怯的想要逃避的心理導致的,是自己幻想出來的,對自己低評價認為自己沒能力就有理由不去做事,陷入情緒低落就等於有事可干,掩蓋了我懶惰我逃避的態度,如此合理化的理由,豈能放棄?

我大致可以理解你的心情和狀況,因為這三個月來,自己一直間歇的處於抑鬱狀態,時好時壞,甚至不斷有自殺的念頭,但自己還是努力說服自己,好好活著。上面的話也是自己之前在狀態不太好時問自己給自己說的話,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還有重要的一點,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患者,請記得一定不要遠離他們。因為很多時候,抑鬱症患者因為社會環境而抑鬱,但同時他的抑鬱又導致身邊的人遠離他反作用於他們使其更加抑鬱,這是相互作用的。還有一點,抑鬱豈是自卑這麼簡單的問題,不要簡單理解為抑鬱者是因為自卑導致的。他們最需要的其實是支持,往往抑鬱症患者最終自殺不是因為抑鬱走不下去了,而是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缺乏人的理解與支持才是根本原因。我明白這種感受。不過從另外的方面來講,與其尋求別人的支持,我們還是要從心底自己給自己支持,明白這一點不好做到,但盡量有意識去做吧。

【自殺干預策略】①決不排斥或試圖否認任何有自殺念頭的「合理性」;②不要試圖「大喝一聲」就讓有意自殺的人幡然醒悟;③要特別注意那些很快「反悔」的人;④要接受他們所有的抱怨和情感;⑤傾聽讓他們感覺到支持而非絕望無助被指責。

突然想起了森田療法,它就是主要針對抑鬱症的。它提倡順其自然,其實就是帶著癥狀生活,知道自己有那些不良情緒,但是還是要去做應該做的事,而不是一動不動沉浸在情緒中,想著先把情緒問題解決了再行動。有句話說得好:意志不能改變人的情感,但可以改變人的行為。所以用意志讓自己一邊做事一邊整理情緒。

我明白你的感受力要強於周圍的其他人,但同時也帶來了困擾——抑鬱。我知道你是個真真實實的人,你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你不會不開心卻裝出一副開心的模樣,我知道你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每一個想法,所以一起加油哦!o(∩_∩)o


我不知道上面回答的人到底有沒有學過心理學

至少我眼中的心理學是沒有模稜兩可的答案的

我想說的是

1,網路諮詢不可信,不科學

2,抑鬱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遇到;事實上,我認為抑鬱對人有著很大的幫助,前提是你要跨越它。

3,「自己」這個概念是不斷變化的,不斷發展的,停滯不前的自己一定不會是健康的。

4,如果自己做不到,請找心理醫生,挺貴的,不過為了自己的幸福花點錢,我覺得挺值的。

PS:"一旦改變就不再是自己了,而是另一個為了生活改裝偽造的人"這是米蘭昆德拉哪一部小說的主題?不太記得了。


1. 我不贊同以上的一些評論。

2. 所謂的沒有足夠生存壓力是不存在的。每個人的都有生存壓力。產生抑鬱本身就說明生活壓力很大。抑鬱症本人不知道怎麼學慣用科學的方法去排解和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硬著頭皮上只會加重病情。延遲最佳治療時間。

3. 與其是珍惜自己。不如學會跟自己相處。只有學會跟自己相處才能學會珍惜自己。敏感是對自我不自信的表現。當對自我滿意的時候也不會在意很多事情。

4. 所謂的站在陽光下好好感知的話相當於勸一個剛腿骨折的人去跑步。因為對於抑鬱症來說走不出門是最大的癥狀之一。我很討厭別人對抑鬱症的人說堅強起來。就好像我們自己不想堅強一樣。世間的所有事情本身就是相對的。怎麼去判定什麼是堅強什麼是不堅強。基因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的生理構造都不一樣。有些人面對問題的大腦反應強烈而已。我們要學會的是怎麼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不是搞心理學的。但是我抑鬱了半年了。期間住過三次院。所說的都是美國的醫生和諮詢師講給我的。希望你能真正的去跟心理醫生面對面的談,每個人都需要把自己內心脆弱的一面交給某個人保管。那種發泄真的比葯還要有效。當然我也在接受藥物治療。我覺得很有效。雖然副作用不小,但是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自己接受積極信息的能力比自己抑鬱的時候加強了很多很多。不知道為什麼國內對精神類藥物這麼有偏見。我在醫院認識的很多人都可能終生服藥。因為天生自己腦袋中的化學物質就不平衡。只有先解決生理上實實在在的疼痛(心理醫生說研究表明心痛確實在生理上有反應,甚至有學者建議把心痛列為一種病)才能進一步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我曾經躺在床上幾個月。飯也不吃。太難受了就自殘。但是我現在完全沒有類似癥狀。因為我首先生理上不難受了。然後我可以慢慢的學會接受自己。懂得自己就是這樣。沒有必要用社會的所謂的標準去要求自己。學會與自己相處是一生的必修課。我還在學習。祝你好運。


我的理解是,po主似乎在面對一道選擇題:

(1)要麼馬上行動起來做出改變

(2)要麼相信那個江湖郎中的診斷,作為不改變的理由

你已經很清楚(2)的荒唐,但又缺乏(1)的勇氣?

是這樣嗎?


有,大家都覺得做夢意味著睡眠不好,都在盡量避免夜晚睡覺做夢或者多夢。但是在我這兒是反的。

我從記事起睡覺就會做夢,而且早上起來之後還會記得晚上做的夢。我也知道做夢意味著沒睡好,我需要改善我的睡眠質量。

可是這麼十幾年我都習慣了睡覺做夢了,我也一直覺得,對於我來說睡覺不做夢才是沒睡著沒睡好


你覺得自己心理上出現了問題,可你有真正了解過自己嗎?

剛上大學時候被要求寫一份心理問卷,可那陣子我情緒不好。結果請去做心理輔導。

那個老師沒有問我太多的問題,只是告訴我,心理學第一步是幫助人了解自我,找到癥結,然後只有自己沒法解決的時候才會請外力介入。

敏感內向的人很多,我也很敏感,你不是因此受困吧?

宅的人多了,我也是,可我不認為這是一種病態。別人說我宅的時候我就告訴他我喜靜。

我也對未來沒把握,也有擔心,可我一直沒放棄嘗試。

我也不想長大,甚至已經過了家裡吃飯有雞必得雞腿,有魚必得魚眼的年紀。

同齡人碰到的問題總是相似的,拿我自己做靶,希望你好起來!!


抱歉,我的話語太過淺顯,現特此道歉,並刪除原答案。


沒有固定的自己。自己在不斷變化中。

是怎麼變化的呢?按照自己的欲求和環境的碰撞中進行。

你是什麼,取決於你想要什麼,喜歡什麼,以及在此指導下的實踐中環境給你的反饋和影響,漸漸塑造新的你

當你不想做什麼的時候,我覺得還是不要去做好了,除非為了生活。先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感興趣的。燃起對生活的熱愛,在熱愛中找到自己,成全自己,滿足自己,心裡才會活躍和充滿動力,然後,才能對更多的事情有新的看法,積極的。這樣之後,再去做吧!


就是懶


你得的是「感覺這才是自己」症。


你所說的這些,作為一個抑鬱病人我都能深切體會到,自己也是個迴避衝突的人,尤其是抑鬱後,這種感覺更加明顯,有時在想是由於病的原因帶領我到另一個世界,還是自己從未逃離自己那病態的世界,對生活始終沒有激情,做起事來不夠積極,想法很多,就是自己沒法行動起來,始終停留在白日夢階段,總結一句話就是無法戰勝自己,這也是我接下來需要做的,真不想讓自己的一生成為悔恨的一生。


如何改變 又不否定過去的自己 世界上有多少人為此困擾 但在這困擾之中同樣可以追求幸福 你說你很宅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有一部輕小說叫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 你要知道有多少人同樣在等待答案 就算在孤獨抑鬱中也有閃爍的光明。


謝邀!

繼發性獲益。

人還是會本能趨利避害的。

如果在人生中缺乏自主感、掌控感、對自己的生活和世界缺乏使命感,為什麼要努力呢?!

李東,欺負人乃快樂之本收起

曹舟力 贊同

好像是沒有認識到什麼才算是自己

胡亂給自身進行定義,貼標籤,然後按照這個標籤來行事,其實很多人都這麼做。

但是不能及時調整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這才是根本問題吧。

讓他寫一下,怎麼才算是真正的自己,弄清楚這個定義,然後再對症下藥吧。

———————————————————————————

說的真好!

這裡也有一個很值得探索的內容就是:網路(諮詢)是否能孕育出自我?

自我是在被動作業中產生,還是在主動創造生產中產生?


好像是沒有認識到什麼才算是自己

胡亂給自身進行定義,貼標籤,然後按照這個標籤來行事,其實很多人都這麼做。

但是不能及時調整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這才是根本問題吧。

讓他寫一下,怎麼才算是真正的自己,弄清楚這個定義,然後再對症下藥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多數男的看《你的名字》都說感動的要哭?
你從貧窮中獲得了什麼?
明明很困很累卻不想睡覺,這是什麼心理狀態呢?
人終有一死,想到自己會死就很害怕,如何克服這種恐懼心理?
不想去學校,不想住校,但我還是想去學習的,總是感覺住校生活心浮氣躁,做什麼也不行,只想在家裡,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諮詢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