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核潛艇好搞,核動力的航空母艦不好搞?

比如說某國 據說第二艘航母還是常規動力的。核潛艇60年代都造出來了,一副很高深的樣子,雖然說航母大,但是動力方面的東西應該不難吧~


主要是暫時沒用啊。

核動力航母的好處是啥:續航長,不用添加燃料。

但問題在於,航母不僅僅需要添加燃料,更需要補給淡水、航空煤油、彈藥、食品等,這些東西可不像核燃料一樣25年不用添加。

同時,航母自己可以不加油,但是周邊的巡洋艦、驅逐艦得補充燃料啊,這樣一下子就把核動力航母自身續航長的優勢抵消掉了。

加上造價太高、技術不成熟等等因素,所以常規動力航母是個合情合理的選擇。

為了充分發揮核動力的長處,美國在60年代搞過全核動力艦隊,企業號、長灘號、班布里奇號三條船不添加燃油繞地球航行,很是轟動。但是後來老美髮現這樣子搞成本太高,還沒來得及搞蘇聯呢先把自己給拖窮了。同時船員也受不了:航母比較寬敞還好點兒,你一條驅逐艦幾百號人在不到一萬噸的船體里擠上一兩百天不靠岸,不死也得精神失常啊。

所以後來美國的幾型巡洋艦、驅逐艦,比如現在的主力提康德羅加和阿利·伯克,都是常規動力的。具體作戰的時候,主要通過遍布全球的海軍基地輪換完成。


技術是個問題,但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需求。

某國的壓水堆技術水平是在一般,雖然核魚出來不少年頭了,但是像一體化,自然循環,都沒搞定。輸出功率也不理想,短板不少。16000噸的凱旋級用輸出功率150MW的K15反應堆口碑良好,直接移植到40000噸的戴高樂上都要悲劇,你以為9000噸的某型潛艇90MW堆(網傳數據)挪到60000-90000噸的航母上性能會杠杠的?

不過要堆出核動力航母還是可以。美國企業級用了8個小堆,單堆功率也就不到60MW,照樣服役50年,直到去年底才退役。照這個思路,用N個小堆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其實反過來看,也可以說戴高樂不是堆的功率小了,而是堆用得少了,要是上4個堆或許結果會大不同。只是在於法國當時沒有那麼多小錢錢,加堆還得考慮擴容加噸位,改設計,預算和進度都不允許。

不過這樣堆料堆出來的核航母雖然堪用但絕對說不上好用。要不然MD也不會企業級只造了一隻就轉而去大力發展雙大堆的泥米滋了。且不說空間利用率,結構死重,工作環境等一系列問題,光是維護就有搞死人的傾向。

說完了技術再來說需求。某國現在還是防禦型的,不是全球海軍。大多任務都在一鏈內。雖然近兩年出去晃晃的機會也增多了,但終究還是不能脫離本土太原,否則光補問題給就夠喝一壺的。所以要跟MD太平洋艦隊的6個航母戰鬥群PK貌似還為時尚早。所以既然沒打算長航時,那麼核動力是否還是必須的?而且核航母維護起來費用相較於常規動力也嚇死人,絕對不象很多人想像中的那樣,不用加燃料就能省下一大筆油錢。

所以現在對核航母即不急需,技術上也不成熟,那就不如先放一放,等第下一批再考慮也實屬正常了。


造出來單獨一艘航母幹什麼?當靶子嗎?航母艦載機要不要研製,航母戰鬥群的其他艦艇要不要研製?

而核潛艇只要能夠長期潛伏,不被敵人發現,在必要的時候對敵方領土進行核打擊就行。也就是說不需要其他艦艇配合,只要有若干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就足以對敵人造成核威懾。

其實就是性價比的問題。在當時軍費和技術水平的前提下,自然是挑性價比高的造了。


其實我覺得還是很多人把航母本身當作一種武器來考慮了。。。它只是個運飛機的啊。。。


航母只有在自己的飛機比別人的飛機更好的時候才有用,不然就是一個大個的鋼鐵棺材。


是什麼給了你一種核潛艇好搞的錯覺

微笑臉


誰說核潛艇好搞?搞出來了不代表很容易。


核潛艇的堆是不適合直接用在航母上面的。

艦用和艇用反應堆相比有兩大不同;第一是艦船的總體噸位不同,第二是動力系統的安裝空間大小不同。比如在同樣以33-35節(61.1-64.8公里/小時)為理想最大航速的高機動能力要求下,攻擊型核潛艇能到1萬噸的排水量(水下)就非常大了——美國的「海狼」還不到這個噸位;而對於航母來說,4萬噸也不過是個中型標準。

而最關鍵的限制,來自於動力系統的體積。潛艇由於要承受幾百米的水深壓力,殼體必須做成高強度的耐壓容器;而這個耐壓殼的直徑是相當有限的,因此核潛艇反應堆設計時必須犧牲功率等性能,滿足體積的控制需求。比如美國的海狼級核潛艇,擁有在潛艇里極大的耐壓殼直徑,以美國80年代末期的技術水平,反應堆功率也只有6.1萬馬力;而同時期的尼米茲航母,單個反應堆功率就有14萬馬力。 這一點對於中國來說限制尤其大,中國的094,092都是駝背構型,就是因為做不出大直徑耐壓殼,容不下潛射彈道導彈;結果就是導彈發射筒高出耐壓殼一大截,只能用整流罩蓋住形成駝背。而小直徑的耐壓艇殼,意味著留給反應堆的空間更加有限,功率上只會更低。

核反應堆的功率不足,對航母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航速低,續航力差並且無法支持多波次彈射飛機所需要的蒸汽(更不用說電磁彈射,那種電力需求需要功率極高的核反應堆)而航速,續航力和出動戰機的能力是衡量一艘航母的核心指標。如果這些指標都不好的話,那核動力航母相較於常規動力航母的優勢就無從發揮了。


從反應堆的角度來講,超長長時間運行不換料你必須加入可燃毒物,這方面的技術也就美帝牛逼一些。


因為沒有那個國家能夠在沒有技術輸入的情況下,單單依靠自主研究就能在體系層面實現跨越式發展。

知道路怎麼走是一回事,真正沿著路走過去是另外一回事。


核潛艇:你個常規潛艇還想搞事?就憑你也敢每大半天就浮出水面在我面前充電? 信不信我一發魚雷弄翻你?

常規航母:瞅我幹啥?我常規就不能滿世界跑?再瞅信不信我照樣放飛機炸你?


這個問題下偽軍迷真多


核潛艇是長期單獨水下作業。

航母的飛機要加油,那不如順便把航母也加了。


是什麼讓你有了核潛艇好搞的錯覺


核動力航母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核動力航母可以長時間高速巡航,直接提高整個艦隊巡航效率;補充淡水和物資個人覺得要比補充動力要簡單,尤其是航母這樣一個複雜的體系,常規動力航母補充燃料肯定比其他艦艇要困難些(至少進港就不那麼容易吧,其他物資還可以通過空運);還有彈射器等需要較大的功率的設備,核動力這個更靠譜一點吧。

至於為什麼不能直接移植核潛艇的反應堆,主要還是潛艇的反應堆功率小,不適用於大型水面艦艇。法國直接將核潛艇的反應堆移植到戴高樂號上據說問題不斷。另一方面,各位也提到了性價比的問題,國家戰略定位的問題。當今環境下只有美國有能力且有必要通過核動力航母維持其在全球利益,一個以近海防守的國家目前還不需要核動力航母的。


關鍵是核潛艇在海底下,隨便怎麼吹別人不知道。航母出動以後,至少你要放幾架飛機擺擺樣子,也沒辦法對衛星隱身。

---------------------------------華麗的分割線-

我想說的是我們的核潛艇也不能算搞出來了,常年躲在軍港里,偶爾出動一下表示存在。沒辦法戰略巡航的。


很奇怪這個問題的tag為啥是產品經理,互聯網。


第一,塊頭不一樣。

第二。首先你得有航母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網友對疑似採用滑躍起飛的國產 001A 型航母持有失落感?
中國為什麼處處被針對?
為什麼中國選在反法西斯70周年舉行閱兵?
為什麼歷史上軍隊的軍官總是可以明目張胆的吃住比士兵好?
國際上曾經出現過哪些報復性軍售,或者針對軍售的報復性舉措?

TAG:軍事 | 核能 | 航空母艦 | 潛艇 | 渦輪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