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槓桿作用是什麼?
什麼是籌資中槓桿作用?什麼是槓桿風險?可以舉例說明嗎?
總體來看,槓桿的產生是由於固定性成本費用的存在,導致收入的一個微小變化引起利潤一個巨大變化。
固定性的成本費用又分成兩類:(1)與經營活動相關的固定性費用;(2)與財務活動相關的固定性費用。
(1)與經營活動相關的固定性費用,比如說,折舊攤銷、水電費、工資、租金、研發費、保險費、廣告費等。這類費用形成經營槓桿。
(2)與財務活動相關的固定性費用,比如借款利息,這類費用形成財務槓桿。
一、經營槓桿
定義:由於存在固定性經營成本,銷售收入的較小變動會引起息稅前利潤較大的變動的現象。
公式:
有幾個關鍵的概念要弄清楚:
(1)變動成本:狹義的變動成本僅僅指的是料、工、變動製造費,這叫做「產品變動成本」;廣義的變動成本還包括變動銷售與管理費用。此處採用廣義的變動成本。
(2)邊際貢獻:分為狹義的邊際貢獻和廣義的邊際貢獻。狹義的邊際貢獻叫做「製造邊際貢獻」,=收入-產品變動成本;廣義的邊際貢獻叫做「產品邊際貢獻」,=製造邊際貢獻-變動的銷售和管理費用。一般情況下,邊際貢獻指的是廣義的邊際貢獻。
(3)EBIT(息稅前利潤):=廣義的邊際貢獻-固定性經營成本。
(4)銷售收入的變化,要分清是銷售量的變化還是價格的變化,如果銷量沒有變化,只是價格變化,對企業來講不是什麼好事,特別是通脹比較高時。
例子:比較兩家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小:
一家企業是傳統的發電企業,一家企業是小型高科技企業。哪家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呢?
從表面上看,第一家企業固定成本多,經營風險大;其實不然,固定成本的大小只是風險的潛在因素,而收入的變化程度才是風險的真正因素。如果一家企業固定成本少,收入波動大;還有一家企業,固定資產多,但收入波動小;哪家企業風險大?當然是前者。
結論:固定成本只是潛在的風險因素,真正的風險因素是收入的波動,固定成本只是個放大器,不能說放大器導致了風險。
二、財務槓桿
定義:由於債務融資產生的固定利息費用的存在,使得息稅前利潤的變動引起每股收益產生更大變動程度的現象;
公式:
總結:固定利息費用的存在只是一個財務風險的放大器,真正造成財務風險的因素是息稅前利潤的變動幅度。
另外,經營槓桿影響的是息稅前利潤,財務槓桿影響的是每股收益;
三、總槓桿
總槓桿=經營槓桿X財務槓桿
這個公式表明,收入對每股收益的影響。總槓桿是兩個放大器一起發生作用,從收入端最終傳導至每股收益。
可以看到,槓桿用來評價企業的風險,一定要結合收入的變動、業務的變動,光看槓桿大小是沒有意義的,槓桿只是將這種變動放大,或者向上放大,或者向下放大。
嗯,簡單的說就是透過債權性籌資放大了自有資產的風險和收益。比如一個投資要100萬,你借款80萬,固定利息3萬,最後經營下來利潤20萬,這樣子你的收益為17萬,資本凈利率85%。如果全部用自有資產投資,凈利率就是20%,可見槓桿擴大了你承擔風險和收益。如果產生虧損亦同理。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如有不妥請指正。
作用是放大企業的盈利,副作用是放大企業的風險。
假設我們在玩一個回合制的經營遊戲,遊戲的目標是資產最大化。
越好的玩家,每回合單位資源的產出就越多。
然而並不是說越會玩的玩家盈利就越多,因為不同的玩家掌握的基礎資源不同。
比如A玩家的盈利能力是3倍,B玩家的盈利能力是5倍,但A玩家有100個單位的資源,B玩家只有10個單位的資源,那麼一個回合之後A玩家的資產是300個單位的資源,B玩家卻只擁有50個單位的資源。
這時如果你是B玩家,你深知自己比A的技巧強得多,為了得到與你的能力相匹配的獎勵,你就要運用財務槓桿,來放大自己的能力,告訴全世界,你才是那個最會玩的。
於是乎你借來了250個單位的資源,現在你與A玩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都有了300個單位的資源)。下一個回合如果你的盈利能力還是5倍,而A的盈利能力還是3倍的話,你就要比A多整整600個單位的資源,還掉你借來的250個單位,你仍然比A多350個單位的資源。這可比一個回合前A的全部家當還多啊!(這,就是財務槓桿的作用)
然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遊戲設定金融危機在這一回合發生,A的虧損是50%,而你確實比A會玩,你把虧損控制到了只有30%。
這一回合結束時,A的資產從300個單位變為了150個單位,你的資產則從300個單位變為了210個單位。而你要還250個單位的負債,於是很抱歉,你破產了。(這,就是財務槓桿的副作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