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代軍事有何不同?

粗看戰爭史給我這樣的印象:古代西方軍隊比中國軍隊更重視裝備,中國軍隊擅長運動戰、野戰,西方軍隊擅長會戰、陣地戰,中國軍隊強調隊伍的移動和虛虛實實的計謀,西方軍隊強調兩軍對壘時的陣法配置。


實話告訴你,只要你的比較對象是以整個古代中國與古代西方為單位,而不是以某一個具體時間段如某個國家某個王朝甚至精確到某一個統帥某一場戰爭為比較對象,那麼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你會發現之前你所認為的那些所謂的「不同」百分之九十都是你知識欠缺所導致的錯覺,嗯,錯覺。

就我個人所知道的,在博弈智慧上雙方的差別遠遠小於你房間和你鄰居房間在每日日照時長上的差別


回答一個。

末尾黑體字那幾段必看啊~

對於中西方軍事思想,從對待戰爭的思考角度的差異來看,大致可以用「同-異-同」來把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公元前4-3世紀之前,兩者基本相同;
第二階段:以孫臏和亞歷山大大帝為標誌,兩者出現了差異,直到20世紀初期;
第三階段:工業革命中孕育,以二戰為標誌,之後兩者基本走向了同一條路,直至今日。
我想題主所問的,是長達兩千多年的第二階段。

順著講吧

第一階段
東西方差異不大,貴族戰爭,列陣正面剛。

第二階段

天才人物出現了,在西方,亞歷山大大帝在阿貝拉會戰(又稱高加米拉會戰)中的表現,顛覆了西方人對戰方式的認知:戰鬥前的排兵布陣、戰鬥中各兵種的協調變陣,能發揮巨大能量。戰鬥的具體過程我就不陳述了,以下是百度來的戰鬥結果:

這次會戰,波斯軍被殺數萬人,馬其頓軍只損失100—500人和1000匹馬。在西方世界的戰史中,所有一切的決定性會戰,這一戰要算是最驚天動地的。亞歷山大勇於脫出當時在戰爭中的死板格式,不落舊俗,不守陳規,敢於創新,勇於變革。結果竟把多於自己數十倍的波斯大軍打得潰不成軍,連不可一世的波斯王也落荒而逃。人們把亞歷山大的軍事成就,稱作古希臘軍事哲學的重要開端,並推崇他為西方古典軍事戰略的創始人。

亞歷山大大帝之後,漢尼拔繼承了他的軍事思想。在坎尼,當先進的軍事思想對上落後的軍事思想,於是3W打贏了8W,以6千人的傷亡換來6-7萬羅馬的人頭。而發揚這種軍事思想的是以西比奧·亞非利加努斯、凱撒為代表的羅馬軍事家。那段時期的羅馬軍團,強,真的很強,傷亡比經常是不可思議的1:100.有興趣的話可以翻翻羅馬征服馬其頓和小亞細亞的戰爭。

而在中國,顛覆中國人對戰方式認知的是孫臏實際指揮的桂陵之戰。當時魏武卒獨步天下,裝備戰法都與同期西方軍隊近似,但是桂陵之戰,士氣裝備戰力均不及魏軍的齊軍通過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贏得了勝利。它是如此的完美,無論龐涓怎麼應對,都破不了這局。人們猛然發現:打敗敵人完全沒必要與對手正面硬剛,天地如此之大、時間如此漫長,在己方準備充分而對手最疲憊最不利的時間、地點才是最好的對戰時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可以「棄子」、撤退、迂迴、偷襲,可以打擊對方虛弱而重要的地方(糧道、都城、水源),可以借天時地利等等。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第二計,體現了一種避實就虛、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創造戰機的軍事思想,奠定了中國軍事思想的基調,在中國軍事思想的地位穩穩居於第二位。(說《孫子兵法》也可以,但是軍事藝術升級標誌性的還是戰爭本身,一句「兵者,詭道也」遠沒有桂陵之戰殲滅當世最強戰力魏武卒給人的衝擊大,孫武指揮的滅楚之戰展現的孫子兵法實戰效果並不明顯。)
孫臏之後,戰國英豪無數,但像桂陵之戰那麼精彩的戰例卻沒有,直到秦末的韓信,把孫臏的那一套用的淋漓盡致。他總能看出對手最大的弱點在哪裡,所以他的兵很差(精銳被劉邦調走了)但戰損小戰果大,所以他出陳倉滅三秦渡黃河破魏代趙齊直至逼死項羽。而項羽被劉邦正面拖著,派去抵抗韓信的一個個被吃掉又無可奈何。韓信之後這種軍事思想基本就定下來了,如霍去病發動的河西之戰(大迂迴包抄),官渡之戰(斷糧道),赤壁之戰(借風、火勢)等等。

總結一下,西方戰爭總是硬碰硬,在戰鬥時運用戰術做到以強擊弱(最好的例子我想就是坎尼之戰了);而中國往往是在戰略上以強擊弱,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不惜示弱吸引敵人來擊(如梁王的睢陽城,劉邦自作誘餌,公孫敖正面剛匈奴),在運動中找到敵人的弱點,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熟悉不?這就是毛澤東的運動戰)。坎尼會戰跟桂陵之戰的根本區別在於桂陵之戰經過一些運作齊軍與魏軍決戰時客觀環境對魏軍各種不利(長途奔波,沒有戰鬥預期,戰場在魏軍最不擅長的丘陵地帶等等),而坎尼會戰前雙方都有充分的準備,決戰時客觀環境基本公平。

好了,上面說了是什麼,下面說為什麼。中西方軍事思想為何出現了差異?
先說答案:物質決定意識

地中海世界很大,比同期中國主要控制區域還要大一些,但是它的土地不是像中國這樣一個整體,而且圍繞著地中海的一個圓環,對戰爭雙方提供的交戰區域卻很狹小,在古代那種速度下,很難把整個地中海整合為一個戰略體——凱撒也不能。交戰雙方的戰區就像是擂台,只有那麼大的地方,兩個拳手只能硬剛,就算你現在想打對手的陰部,對手也有能力去防護,所以,只能從拳法上、身體素質上、裝備上細究,這也就是為什麼西方古代那麼重視兩軍對壘時的陣法配置。至於會戰…真的只是因為地方太小,都擠一塊去了。假設一波好了,假定高盧起義的領袖維欽托利是穿越回去的,有現在的軍事思想,他也辦不到像黃巢、李自成們那樣的軍事戰略移動——高盧太小太單一了,只要凱撒朝著他的那個方向逼近,他是沒有那麼大的空間、時間轉移的。所以他的每一步都很對,但高盧人的拳法實在太差,只能敗亡。

但中國夠大,也夠複雜,都就像是CF,你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因為地方大,敵人可能會迂迴到你後方,所以你的目光永遠不能只在眼前;重要的東西要防護,於是有城池、長城、甬道;你的人永遠不可能多到足以防守所有地域的,所以你要有機動部隊,在運動中消滅可能會突破你脆弱防線的敵人。這就是為什麼題主說中國軍隊經常運動戰、野戰,實在是迫不得已啊。至於打不過敵軍?只能素壁清野,任由敵軍在你的土地上肆虐了。為了解決這種困難,我們偉大的先祖,寫出了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等,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軍事思想體系。

這不是說那時候在軍事思想理論上中國比西方牛逼,即使中國軍隊在古代開到地中海世界,也只能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打,即使發動幾次成功突襲偷襲,也無關大局,在那狹小的地域,避免不了硬剛。這可以參考漢尼拔遠征義大利半島,稍有不慎就被圍死逼著決戰。同樣,西方軍隊開到中國只能會死的更慘,參考朱里亞努斯征波斯。

所以說格局不一樣,思想也就不一樣。所謂物質決定意識,以中國當時的物質環境,搞西方那套效益上划不來,而以西方的物質環境和當時的生產力,是不會產生中國這種軍事思想的!

然而,然而

蒸汽機問世了…

第三階段
蒸汽機問世了,火車問世了,坦克問世了,飛機能投彈了,這世界,變了……

我們現在對比一戰二戰的法德戰場,會發現在前期德軍進攻階段很相似,但一戰時法軍在巴黎城外攔下了德軍,二戰時候卻毫無招架,匆匆投降。為什麼會這樣?
答案是: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先進的生產力把地中海世界的格局放大了。

生產力的提升,直接導致的是人移動速度的提升,時間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古代日行百里下的時間與二戰時日行千里的時間是不同的,速度的提升意味著格局的擴大。德軍閃電戰的成功,在於速度的提升把敵軍的戰略漏洞擴大,鋼鐵洪流沒有給法國人反應的時間,如果德軍沒有如此速度意味著法國人有足夠的時間重塑防線。這就像德法兩國還是在擂台上對戰,但德國出拳太快了,前所未有的快,法國沒有在襠部裝鐵板,因為在他的認知里他能保護襠部的,結果,一拳,法國廢了。我個人認為,戰爭中優勢在於握有主動權的一方,而主動權握在時間的手裡——己方的優勢就是在敵軍不注意的情況下走過敵軍沒有走過的時間,而這些時間可以轉化為距離、方位和可能性。比如,對德軍來說,這些時間轉化為己方面前不設防的巴黎、被圍的英法聯軍、沒用的馬奇諾防線。

就這樣,由於生產力的進步,西方與中國因區域大小限制下的格局差異消於無形,於是西方也有了類似中國的軍事思想,而且更為純熟,因為他們有更為先進的生產力(德軍簡直就是羅馬軍團的戰力搭配漢軍的戰法…)。二戰後,解放軍那麼強悍,是有先天優勢的。但是我要申明一點,我認為這不是說在軍事思想上西方趕上中國了,不是!這根本沒有可比性,只是說明二戰後我國的軍事思想還不算落後。然而,海灣戰爭還是告訴我們,我們又落後了。所以,讓看到這兒的你失望了,我說的這個階段的「同」,是以西方為主導的,中國在這方面還要向美國學習。

下面總的說一下這三個階段。

軍事思想源於戰爭,但是在一定的歷史時間段(或者說就是我正文里分的三段)里,只會有修飾,對待戰爭的思考角度是不會變的。我文中三個時間段就是從這個角度來區分的。「所謂的哪個國家在整段歷史偏向於哪種戰術戰略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這有道理,但跟我文中所談的軍事思想這一塊是兩碼事,在工業革命之前西方根本跳不出亞歷山大大帝對戰爭的思考角度,真正跳出來要到二戰。

舉個例子:

比桂陵之戰稍晚的梅托羅之戰。利維烏斯且戰且退,拖住哈斯朱拔。尼祿迷惑漢尼拔,親率援軍北上,與利維烏斯一同圍殲哈斯朱拔。隨後羅馬全軍南下,漢尼拔最終被比回北非。

從表象來看,桂陵之戰和梅托羅之戰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二者的本質區別在於:雙方決戰時的態勢是否對某一方極其不利,該態勢是否是出於指揮官的事前謀劃。
桂陵之戰決戰時的態勢是:魏軍長途跋涉後,沒有戰鬥預期,或者說是被伏擊了;桂陵所在的山地是魏武卒最不擅長的地形。所以魏武卒的裝備、軍隊素質的優勢一下子沒了,齊軍的勝利是壓倒性的。而這一態勢都是在孫臏的謀劃之下得來的。
再看梅托羅之戰,尼祿的行動的直接影響是漢尼拔的弟弟面臨的羅馬軍隊戰力增強,哈斯朱拔察覺到了,所以沒有選擇開戰,而是回撤,吸引羅馬軍隊北移,為身在在羅馬軍薄弱南線的漢尼拔創造戰機,理想的話,只要他不主動交戰,等漢尼拔察覺到真相北上後極有可能將羅馬軍夾擊,這絕對是極佳的方案。而梅托羅之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在於哈斯朱拔軍被嚮導欺騙,失去了水源,迫不得已才交戰。但你能說哈斯朱拔被迫交戰是由羅馬指揮官的謀劃嗎?從羅馬指揮官的角度看,他們還是希望儘快通過會戰消滅哈斯朱拔,哈斯朱拔失去水源並不在他們的謀劃之內。跟孫臏相比,二者在對戰爭思考的角度上有根本差別。

分析戰爭,除了分析戰爭環境、各種客觀因素、戰術的運用外,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指揮官做出每個決策的考慮角度,思考方式。寫正文的時候沒有想到要寫這麼深,所以寫的簡單、通俗。這兒我提到「對待戰爭的思考角度」就此打住,如果要詳細寫出他們對戰爭考量的角度,這已經超出我的能力了。

真要這個命題寫的清楚明白,沒有百十萬字是出不來的。以上,六千餘字,僅為拋磚引玉。

--------------------------------------------------------------------------------------------------------------------------------------------
評論區有誤解,

1.「答主的意思就是自古以來中國軍事思想落後於西方,並將長期處於落後狀態?」 @人類沙文主義者
在此聲明一下:中國在軍事思想領域真正意義上落後於西方,是以海灣戰爭為標誌的現代,現在依然是這樣,但正在縮小,這點是可以肯定的。而在古代(這兒指第二階段),雙方是沒有可比性的。
我之所以說第三階段是以西方為主導,是因為二戰之後經過短暫幾十年的時間,世界主流的機械化戰爭思想就因信息技術革命而快速落伍,信息化下的海陸空一體作戰成為主流,在海灣戰爭中對舊式軍事體系下的伊軍發揮了摧枯拉朽的力量,並徹底打醒了解放軍——我兔搖身一變成了最忠實的美粉。近些年我軍各種整改,就是在為不斷向美軍靠攏做的努力。
2.關於桂陵之戰和柏舉之戰誰更適合作為標誌性的疑問 @CY LL
這裡總的說一下:
先說柏舉之戰,她更早些。柏舉之戰孫武的對手是大肆揮霍國力後凋敝的楚國,楚軍將領至少說不上優秀,其軍隊也不是一流的。這樣,缺了一個偉大的對手,這場戰爭的藝術性差了好多。當然,柏舉之戰的重頭戲在於大迂迴包抄深入,這個理念很先進很漂亮,只是戰爭發生在文明的邊緣地帶,影響要小些。
再說桂陵之戰,交戰雙方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兩種不同的軍事思想,雙方將領、軍隊都是一流,而戰爭結果更是壓倒性的。所以打的好看、精彩。這場戰爭發生在當時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帶,戰征方式又給人無限想像力,所以影響很大。
所以說柏舉之戰跟桂陵之戰比較誰更牛逼,這要看在哪一方面。我之所以傾向於桂陵之戰,主要是考慮其影響更深遠。所以我主要講了桂陵之戰,在文中又專門提了一句說孫武是標誌也可以。
3.關於波斯總督如果接受希臘僱傭軍首領建議導致亞歷山大大帝失敗的可能 @CY LL
首先這是可能的,從之後的歷史看有多次這樣的例子。但我這兒講史實,不講如果,只是單純的從西方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場戰爭。
再延伸一些,阿貝拉會戰作為西方軍事思想革命的起源地,對西方來說,是幸事,對中東波斯人來說,就是遺憾了。中東有足夠大的舞台,來消磨西方軍團引以為傲的戰鬥力,之後羅馬與帕提亞/波斯的對戰記錄可以證明這一點。可是,波斯當時的決策者沒有像希臘僱傭軍首領那樣的眼光,思想還是局限在第一階段,那麼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能跟上思想潮流的人真的很少,很遺憾,當時的波斯人沒有,甚至沒有接受。
----------------------------------------------------------------------------------------------------------------------------------------

另:我不是說古代西方沒有類似中國這種戰法,比如特拉西美諾湖的伏擊戰。同樣,中國古代也有許多經典的戰鬥戰術、陣法,比如劉裕的「卻月陣」,戚家軍的「鴛鴦陣」,比較有看點的類似西方在戰鬥中運用戰術取勝的也有許多,比如靖難之役時白河溝之戰等幾次對陣,南北朝時的幾次對陣。而且中國古代戰鬥時一般也是兩軍對壘對砍,我這兒主要說的是軍事思想。

先進的軍事思想永遠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因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他們能發揮出來的次數也很少,比如海灣戰爭以來全球那多次戰爭,只有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是信息化下的海陸空一體戰,大部分戰爭都是正面硬剛,但能說海陸空一體戰因此就不是當今軍事思想的主流嗎?同樣,歷史上的名將屈指可數,但正是他們引領了當時先進的軍事思想,但這不是說當時的人都能領悟運用。所以不代表先進軍事思想的戰例跟文中所談的軍事思想變化沒有關係。

從另一方面說,能跟上思想潮流的人何其少。整個二戰,即使是美軍,在我看來能跟得上的也只有寥寥數人,巴頓勉強及格,斯普魯恩斯算優秀,能跟彭德懷正面剛的李奇微算優異。其他的,恕我直言,都是垃圾,不過是開著推土機碾碎戰爭藝術高超的德軍的牛仔罷了。不得不感嘆,面對全方位比自己強的對手,即使自己有再強的戰爭藝術,還是擺脫不了失敗。

推土機大法好。

另外,千萬不要因為我說第二階段有差異,就把雙方對立起來,我這兒說的是主流軍事思想,是思想,跟大部分戰爭是沒太大關係的。


孫子兵法寫明了啊:「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

東西方軍事不同,不是聰明不聰明,狡猾不狡猾,厲害不厲害。而是全民戰爭和少數貴族戰爭的區別。是戰術和戰略的區別。

再看這句:「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這就是東西方戰爭思想本質的不同。這是兩千年來,直到今天西方也沒有參透的。看看兵制就知道了。

如果只看後面這些「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

這些貌似很有道理,很精髓,其實東西方已經差異不大了。就算是東方,背水作戰是兵家大忌。但也有項羽的破釜沉舟。如果糾結於小技巧看不到大形勢,那談何領悟東方兵法?

東方軍事很早就進入了全民戰爭的形態,全民戰爭不是說全都上前線,而是說戰爭是要調用方圓幾百里甚至幾千里土地上的幾乎所有人力來給軍隊提供後勤,國境之內沒有一處可以脫身事外。像長平之戰,圍魏救趙之類典型戰爭,都是在雙方已經拼到國力衰竭,沒有犯錯空間的情況下的產物。

那麼戰爭的關鍵並不是你那麼幾千核心兵團在某幾場戰役裡面的表現。而是要先解決,怎麼讓民眾為你出力的問題。當你能發動幾百萬潛在兵源的時候,哪怕你是幾千步兵對上是幾萬騎兵,只要對方發動不了民眾,你總有很大的翻盤機會。相反,像東林黨那樣把民眾害慘了,把國家割裂了,女真幾萬兵就可以勢如破竹打下整個國土。

再比如,岳飛那麼厲害,但我們很少說他的兵法獨特。不是說岳飛在具體戰役沒有創新打法,而是岳飛勝利,在於他得民心。岳飛被殺,則是皇帝背後拆台。這體現的正是孫子兵法說的「一曰道」。

東方的軍事早早延展到了戰略的高度,政治是不可迴避的一部分。以中國傳統軍事思想來評判,《論持久戰》絕對可以算作兵書。當然,我們現代化了,西化了,就認為這不算軍事只算政治了。

但這種軍事思想,在西方是很少出現的。最多就是宗教戰爭,但就算最純粹的宗教戰爭,也沒有發動全國的思想。因為西方軍事並不需要面對如此殘酷的境界。

比如希波戰爭,溫泉關贏了,波斯沒有丟掉敘利亞,沒有讓色雷斯東進。波斯並沒有影響國本。
比如凱撒遠征高盧,輸了又如何?幾千人的主力兵團多半能逃回。羅馬敗給安息,一個兵團死光,也沒動搖羅馬的擴張。
英法百年戰爭看著慘烈,多數時候是貴族帶隊打。農民只需要種田,多數不用擔負運輸和工事施工。這麼點人參戰,英國從來不用擔心倫敦,法國絕大多數時候不擔心巴黎。這時候一時的勝負下一輪就換回來了。

為何西方不需要孫子兵法啊。因為皇權從未能穿透領主。絕大多數領主不會傻到拿出全部積蓄,調度所有農民,來參與國王的戰爭。就算輸了。絕大多數領主自家的領地還是好好的。無非死幾個兒子,換個國王罷了。

但中國戰爭不一樣,戰國時候,國王已經是直接調度幾百萬民眾來全面投入戰爭支援了。弓弩讓普通農民也能有殺傷力。鑄造工藝讓批量生產兵器成為可能。上千年各地的水利工程,有豐富的組織大量工匠經驗和運輸經驗。
長平古戰場現在遺留的箭頭之多。在西方十八世紀之前是見不到的。

西方也不是蠢,為啥不用弓弩裝備農民?因為代價太高了,以前打贏了只是拿下一個城的稅收和一些奴隸。把農民裝備好組織起立了,他們就有資格向貴族分戰果了。那麼點戰利品,哪夠農民軍去分的。
於是大家很默契,打仗是貴族的事,類似印度歸為剎利帝的權利,農民就別拿起武器了。
但中國在戰國時代的軍頭髮現,只要把打下來的土地分給農民兵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從這裡開始,東西戰爭就分野了。

西方是為了錢財,為了讓對手臣服後交稅。
東方原來也是這樣,但戰國變成了:我要你的土地分給我的將士。不再是拿走雞蛋,而是要拿走你的雞。

這就是東西方軍事差異的根本。
這好比兩個萬人縣打仗。一個是為了夜明珠,好的港口。那麼偶爾幾十個人打打,偶爾幾千人裝樣子打打就好。這次輸了,過幾年再打贏拿回來就好。
另一個是雙方打算搶對方的農田。失敗者要失去土地。在農業社會,沒有了土地就沒有了未來。文化也失去了根基。這也是為何歷史上那麼多民族被同化成了漢族。沒辦法,要打贏漢族這種戰爭模式,你也只能給自己將士分田地。要管住以掠奪田地為目的部下。就只能被同化了。

你看美國什麼時候開始重視孫子兵法的?越南戰爭。那種全民皆兵的打法,第一次讓美國人認識到戰爭可以比二戰更可怕


小說害人呀,評書害人呀,故事害人呀。

我覺得搞清楚了中國古代戰爭的人還真沒幾個。

中國古代戰例哪個不是會戰,陣地戰,攻城戰。根據可信史料寫成的中國古代軍事書不多,不像西方戰例已經被研究透了,大家對中國古代軍事很多部分還處在猜的階段,那些傳說的虛虛實實的計謀到底真是是怎樣的,有對戰局有多大影響,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影響,至少我是不能從目前一般的讀物上搞清楚。再說你運動了一下對面被你晃瞎了狗眼崩潰了,你信么?運動到理想的位置之後剩下的不還是打么?

西方的陣地戰也是部隊運動之後的結果,只看會戰不看會戰前雙方都從哪來打拿去,當然覺得西方人傻就知道硬拼。坎寧會戰是漢尼拔帶人從西班牙到法國翻過阿爾卑斯山跑到義大利才打的,發出打到敵占區去的口號,這不就是戰略機動么。中世紀著名的比如阿金庫爾戰役,不知道字寫對么,就是英王從法國南部帶隊走到法國北部被法國主力攔截了,然後才是陣地戰。30年戰爭打了那麼久,大戰役也不多,大多數時候不就是這個軍隊運動過來包圍了某某地,然後對面主力來救了,這邊撤了,雙方運動了很久才會在某些覺得這波能贏的情況下打起來,也是虛虛實實呀。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布倫海姆會戰,是馬爾伯勒公爵帶人短時間內從荷蘭強行軍到巴伐利亞打的。七年戰爭腓特烈國王出名的原因不就是各種機動么,要麼是今天剛打完奧國,明天就去找法軍主力,要麼是法國人想繞後,結果國王動了一下結果法國人被繞後了。拿破崙烏爾姆大捷唯一一次真真的靠機動就嚇尿對面的近代戰例更是。

我的想法是,不要覺得自己和別人有多不一樣,你了解不了解自己還不一定呢,就說自己與眾不同,不知道比別人搞到哪裡去,這樣是不對的。

我覺得造成認為中西方軍事思想很不同的原因很大部分是雙方史料記敘重點不同。而且中國歷史官方不允許私人著書立說,所以有正史野史之分,豐富度可信度都不足,不像西方留下大量文獻供今人研究,所以要還原中國古代軍事史全貌不容易。

高票答案寫的挺好的,但那個林彪的段子不知道從哪來的,我咋就不信呢,文風一股中國人逗老外的感覺,馬奇諾防線的戰略任務是讓德國人知難而退,只能有一個攻擊方向就是比利時,使戰線縮短,攻擊方向明確,使人力不足的法國軍隊有防守優勢,這是馬奇諾建設的初衷,法國人也是把主力擺在法比邊境,認為德國只能像史麗芬計劃一樣打。蘇聯人有那麼呆萌去磕馬奇諾?受不了這麼自大的想法。

過去中國弱,學西方學了好久,不自信,要通過各種彎彎繞來樹立自信,甚至編個原子彈炸了我在外國外國人都對我豎大拇指這種段子,現在朝鮮蛋炸了,誰向朝鮮笑一個了?這種自卑中強行暗示自己自信的行為和棒子說啥都是他發明的有什麼區別。


你讀凱撒戰記就知道西方也是玩謀略的,只是到了近代突出軍事變革罷了 總之是你讀史書少,讀演義太多而已,或者說西方寫演義的太少了,不過原版的三大騎士史詩確實很少中國人看過。 不過中國古代軍事著作確實不喜歡講戰陣的細節

《左傳》昭公元年 晉中行穆子(荀吳)敗無終及群狄於大原,崇卒也。將戰,魏舒曰:「彼徒我車,所遇又厄。以什共車,必克。困諸厄,又克。請皆卒,自我始。」乃毀車以為行,五乘為三伍。荀吳之嬖人不肯即卒,斬以徇。為五陳以相離,兩於前,伍於後,專為左角,參為左角,偏為前拒,以誘之。翟人笑之,未陳而薄之,大敗之。

禹鼎:車百、斯馭酋徒千。

北京昌平白浮出土一輛西周戰車,有10盾、1 短劍、9短戈、2弓、2矛、1 戟、1 鉞(長斧)。 郊人200家出1馬車、3牛車、10士、40伍長、10奴隸,野人200家出的另1馬車、另3牛車,也就是平均1馬車30人,這是最常見的精銳出兵作戰。1車30人:卒長(酋者)1士(弓、3米3酋矛、短劍或1米3戈配盾、甲)、兩戰車司馬(斯者、馭者)2士(斯者:2米8戟或鉞、戈配盾、甲,馭者:戈配盾、甲)、兩徒步戰司馬2士(戈配盾、甲)、20伍長(2米3矛、前胸甲)、5奴隸,按《孫子兵法》曹操注,5奴隸是:養二人,主炊(水柴);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但是古代一個人只能煮十個人的飯,可見養馬養牛的,馬出征時,也要派一人來幫忙做飯。 郊人200家出2馬車(野人200家出的另1馬車)10士、40伍長、80進攻步兵、10後勤步兵、10奴隸、4牛車(野人200家出的另2牛車),也就是平均1馬車75人,其中公民兵70人,是大規模進攻作戰。低級的進攻步兵其實主要用來背糧和製作圍攻設施,而不是作戰,武器只有2米3的木棒而已(《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伐其木以益其兵),春秋後期才開始有2.3米短戟。加牛車則是傾巢之戰,所以馬車牛車合計來形容出兵規模。

1乘馬車30人,3甲士,2步戰兩司馬,20伍長,5後勤。五乘為三伍,5乘15甲士(1個旅長、4個卒長、10個兩司馬)也就是3個5,以什共車,再加上10個徒步戰的兩司馬(戈、盾),25個精銳士兵為1隊,必克。偏(原25乘,也就是5隊125個精銳士兵)為前拒,以誘之。兩(原50乘,也就是10隊250個精銳士兵)於前,伍(原125乘,也就是25隊625個精銳士兵)於後,專(原80乘,也就是16隊400個精銳士兵)為左角,參(原30乘,也就是6隊150個精銳士兵)為右角。全軍一共62隊1550個精銳士兵,都有甲。 1隊25人,第一二排是短戈加盾,三排是2米8戰車戟或鉞配短戈加盾,四排是3米3戰車酋矛配短戈加盾,五排是5個弓箭手配短戈加盾,類似戚繼光鴛鴦陣。 感覺這個更合理一些,但是人數太少了,估計因此才可以讓翟人笑之,未陳而薄之,困諸厄,大敗之。依靠全員盾甲的裝備優勢,在狹窄地形,抵消敵人數量優勢。這是參考的《春秋時期的步兵》

《左傳》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五卿、八大夫,輔韓須、楊石。因其十家九縣,長轂九百,其餘四十縣,遺守四千。310乘馬車*4馬牛車合計*4軍+主公護衛40=5000乘,名義上是4個軍,實際上是10個軍的編製。

晉軍至少有四個這種310乘馬車、1550人的重裝兵部隊,中行穆子是中軍佐也就是全晉軍的二把手,而且有魏舒助陣,很有可能率領的是兩個這種規模的部隊,3100人。而且這還只是1550人的重裝兵,後面可能還有數量更多的6200人的伍長組成的2米3矛輕裝兵,如果一車75人則更多。

這個配置基本從西周用到了西漢

東漢到南北朝隋唐,李靖的梅花陣《通典》有,我就不說了


很大程度上就是《戰爭論》和《孫子兵法》里說的有分歧的一句話。

孫子認為將道的素質排序是智信仁勇嚴,並不是很注重勇。甚至認為「必死,可殺也」,也就是說勇將反而容易被對方所利用。吳起也說:「凡人論將,常觀於勇。勇之於將,乃數分之一耳。

克勞塞維茨則認為勇敢是將領必備的第一素質。"名將而無勇是不可以想像,沒有天賦勇氣的人絕不能扮演這種角色,故應認定此種氣質為偉大軍事領袖的第一先決條件。」 約米尼也說:「對於一個成功的領袖而言,在其所有一切必要的條件中,居於首要位置的還是完美的勇氣。

這可能就是中國文化與蠻族出身的西歐列強文化的根本區別。其實,我個人就更喜歡智將,但是從戰史經驗來說,確實不能否認勇將的作用其實很大,甚至更大。很多蒙古將領大字不識,卻能橫掃世界,主要就是因為蒙古騎兵本身彪悍。

古代時期士兵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確實是將領的勇力和膽量所決定的,首先勇將帶出來的兵一般訓練都不差,再者將領臨陣身先士卒,士兵才能人人拚命(排隊槍斃時代,西方軍官乃至主將的確經常帶頭衝鋒)。而士兵戰鬥力高一籌是打勝仗基本的條件,然後才是戰術。呂布、關羽、張飛、潘璋(看正史)之類的勇將帶幾千人乃至幾百人有別人1萬人的效果,就是這個道理。

從孫武吳起這些理論不難看出,網上流行說法也不能全盤否定,天朝確實是歷來是崇尚用文、輕視蠻勇的國家,連春秋時代都不例外。到了宋之後,文人地位就更是大大高於武將了。中國文人懂兵法的其實挺多,比如說連王陽明都會不少戰略戰術,但是《萬曆十五年》也提到,大明能把兵法戰術說得頭頭是道的文人不缺,但說到帶兵練兵就嫌臟嫌累沒有人願意,很多武人(如劉鋌)又頭腦過於簡單,於是戚繼光死後他的練兵之道就後繼無人。士卒戰力不夠,再好的戰略戰術也發揮不出來,最後出現「女真滿萬,勢不可制」的悲哀。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西方軍事一般非常重視訓練,甚至是像斯巴達、普魯士那樣搞軍國主義。不過利德爾-哈特卻說《戰爭論》已經過時了,《孫子兵法》卻還有用,也可以理解。現代戰爭靠的是科技和技術、國力、還有「廟算」一類的大戰略,對蠻勇的要求也必然低於以往。


答案很簡單,沒什麼不同。

陣戰,野戰,攻堅戰,運動戰等等,無論是古代中國和古代西方都相當重視。

論方陣,BC6世紀-BC5世紀西方有古希臘諸城邦為代表的重步兵方陣,中國有春秋後期開始的魏舒方陣。

BC4世紀左右西方有著名的馬其頓方陣,中國有戰國前期為代表的魏武卒方陣。

再往後數,西方有著名的羅馬方陣和戰國中後期、秦、漢的步車騎混編方陣(後來的戰車慢慢淘汰演變成步騎方陣)

例子太多就不詳說了。

論野戰、運動戰,早期西方的典型代表是亞歷山大東征,早期中國的典型代表有白起和劉邦

。而後例子仍然很多,也不再詳說。

論攻堅戰,古代中國和西方有大把的戰役代表。

(圖示:魏晉南北朝甲騎具裝與輕、重步兵)

(圖示:中世紀中後期西方重騎兵與輕步兵)

題主對於古代軍事的了解還比較淺,可以先從一些軍事科普類書籍看起,慢慢深入,相信你會有自己的答案。


答案很簡單,沒什麼不同。戰爭的藝術?

一個生死存亡的大事你說能有多大區別?

搜索引擎那麼發達的年代,自己搜搜相關的著作,看看目錄都知道沒什麼不同,無非是根據時代發展,在細節上有所區別而已。有些人在引用書文時,別單獨把幾句話拎出來。

孫子寫不出熱兵器,只是他那個時代沒有,克勞塞維茨不會去寫火計,因為他那個時代已經淘汰。

但是兵力,後勤,時間,空間,士氣,政治,情報等等該有的要素,東西方哪邊都不會少,也不可能少,因為少掉這些的文明,現在都需要我們去考古了。


中國在大一統時,由於主要敵人是北方騎兵比例高的游牧、漁獵民族,因此騎兵也向輕甲高機動方向發展,比如漢、唐(中後期)、明(前中期)的戰馬往往無皮甲或鐵甲防護

而在中原分裂戰爭時期,由於敵人也是農耕國家部隊,裝備較為精良,因此本國騎兵也比較注重防護,比如楚國出土過皮馬甲,秦陵出土過石馬甲(原型不知是皮是鐵),漢末有馬鎧,兩晉南北朝有具裝騎兵,還發明了馬鐙,兩宋時期也是重騎兵盛行的時代

歐洲在古典時代(希臘羅馬時期)相對不太重視騎兵,中世紀開始由於和春秋戰國一樣長期處於諸侯割據的狀態,重騎兵越來越受重視


很多人都在單純的分析軍事層面的東西。

中西方古代戰爭從宏觀的軍事思想方面看還是有一點差異。大多數人都把兩者具象到單純的軍事問題上去比較,我感覺略有不妥。

如果我們放眼宏觀的軍事思想層面,西方古代軍事思想可以多讀一讀《希臘波斯戰爭史》《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希羅多德,修昔底德,阿里安,普魯塔克這些人的書都拿來讀一讀,總結一下戰爭本質與目的,戰爭的意義與作用,戰爭與國家政治的關係,戰爭勝負條件,基本的戰略戰術思想這些問題

再讀一讀孫子和其他的兵書,比如《武經七書》這一套的東西,去總結中國思想家的戰爭觀像用兵思想,以及基本的戰略戰術思想等等。

要說有什麼不同,我想大致也只能這麼去思考


說點有用的不行嗎

拋磚引玉吧

古代東西方軍事策略的有很大不同,因為其面對的主要軍事威脅不同。

東方的代表漢民族主要面對的來自北方的以騎兵為主的游牧民族。

因對手機動性極高,漢民族主要軍事策略分為兩種。

一,利用山川河嶽,要塞天險進行有效防禦。宋是主要代表。記得有本戰爭戰役辭典,裡面專門有一類,叫山川河嶽阻擊戰。

二,以騎制騎,以運動戰殲滅敵有生力量。代表為漢唐明,深入大漠,犁庭掃北。

西方以羅馬為代表,主要面對的是以步兵為主的蠻族。

由於對手機動性差,所以不需要通過運動戰來實行機動。雙方有了更多的以重裝步兵軍陣較量的機會。

以為,東方更多講究軍事藝術,面對來去如風的游牧騎兵,比拼蠻力是用不上力氣的。你可以一次次擊敗他,但總是不能殲滅他。這是東方軍事思想很早就需要思考的問題。所以,如何徹底動搖對方的國力基礎比殲滅其軍事力量更重要。

西方更講究軍事技術,因為敵人就在對面,面對人高馬大的西方蠻族,軍陣搏殺技術顯得更為重要。只要打贏了就是殲滅戰。中世紀就不用提了,無論技術還是藝術跟馬其頓、羅馬等不是一個級別。

要說誰技高一籌,同樣得看對手。當全世界面對蒙古騎兵這個參考系時,冷兵器時代的所有兵種幾乎都敗於其手,打出最好戰績的也就是那個被人們稱為弱宋的南宋。


差不多,西方古代史書也是亂吹成幾十萬 只不過現代考古打疑削人數比如高加米拉 按著史書來說波斯軍一百餘萬的傾國大軍被削剪成了四十萬,現在又被削剪到了二十萬。中國古代史書也是同樣的數十萬大軍,然而實際上也不過是十幾萬,畢竟古代沒有無線電,沒汽車運糧食也是很不方便。古典時代西方是略勝一籌的,畢竟亞歷山大首先開發出來左右戰場形式的夥伴騎兵,帶著五六米長的鐵矛一個勁往東打,中世紀歐洲文明倒退,這時候東方則強於西方很多無論是大食還是大唐都比西方更厲害一些,再然後就是近代工業革命了。


沒不同,大規模運動,變換陣型等等都一樣,孫子兵法是好書,說的全面,歐洲也有這玩意,意思都差不多。


中國古代幾千年,你說的是哪個時期?西方就難了,中國好歹統一的時期長,軍事方面統一性高。西方几千年歷史,幾十上百的的民族和國家,不同的地域特徵的軍隊軍制完全不同。同樣也不說個時期怎麼比?


差別就是中國更早的領悟戰爭本質,拋棄了貴族風範


就是換身皮,沒什麼不同,在古代,中西方總是能找到兩片相似的樹葉。

什麼?相似不是相同,我也很為難啊,大家只想贏而已。


因為你只知道孫子兵法,而不知道武經總要。

凡戰者,以正和,以奇勝。

專業知識是很枯燥的,應用範圍也窄,不適合作為談資。奇謀妙計這些東西談起來多嗨呀,還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鈕鍾先的書也讀過好幾本來,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孫子以計篇始,問五事七計,以用間為終,重視整體的事前戰略規劃和決策,也即是廟算勝。所以如果讀《左傳》,春秋第一大戰的城濮之戰,大量的細節是用來描寫戰前的外交折衝,左算右算,伐交伐謀,驕敵,誘敵,孤敵,怒敵,未戰已先勝七成。廟算先勝,戰役不勝,尚有可周轉支度的餘地。廟算不勝,雖百戰百勝,無非左支右絀的窘境,吳子所謂一戰而勝,聖人之兵,百戰百勝,亡國之兵。戰爭是政治的延伸,軍事勝利而政治上失敗的話,一旦稍露敗相就無可挽回,反例有項羽,漢尼拔,正例有劉邦,李自成,就是這個道理。

用間就是情報,情報不行就難以做廟算的事前決策,而準確的事前決策又需要用間。孫子用間種類又非一,既重視政治上的高層滲透側反,也重視行軍的嚮導,臨陣的刺探。換言之,雖然是正兵會戰,兩陣打圓,但勝敗已定,敵雖強而用其弱,我雖弱而用其強,形勢變化,戰機一瞬,批亢搗虛,勢如破竹。孫子或者中國人的思想是用一個「易」字,事前準備停當,合戰不過如湯沃雪,取勝之機不在合戰。


小說寫作風格不一樣而已。。


在中國,兵者,詭道也。


推薦閱讀:

為何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而中韓沒有?
為什麼昆明買東西論公斤?
冷兵器時期的知名戰陣都有哪些?
拿破崙和希特勒對俄發動進攻並招致失敗。 是戰略眼光出現問題 還是有其它迫不得已的原因?
歷史上,猶太人真的是像一些電影里描寫的那樣,任憑納粹宰割,沒有任何反抗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