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時腦子裡出現畫面?

靜坐時我先是修數息觀,等腦子靜下來了就乾脆不數呼吸了,改成觀察呼吸的變化,鼻孔處氣流的出入,但是這時候腦子裡不受控制的出現一些畫面,都是過去去過的地方比如小時候的學校教室,自己出差時的工地,自己家附近的街道,大學時的操場而且都只有我一個人,畫面不是很清晰,想擺脫又擺脫不了…我知道這都是妄念想收起心思但是沒用,只是作為一個觀察者,不知如何超越這個境界。


阿彌陀佛。感恩您。

【業的輪迴】依業成熟的趣處 :色界_修習入出息念的具體方法(禪相、遍作相、取相、似相)

接著我們再依照剛才那個經典,結合《清淨道論》,講入出息念修習的具體方法。對於一位禪修者,剛坐下去的時候,由於他的心可能會比較躁動,那個時候呼吸會比較快,這個時候我們稱呼吸進出是明顯的,清楚的,在這個階段他應當注意入出息,也就是剛才在講到《大念住經》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入出息的階段。

  等他的心慢慢平靜下來的時候,呼吸會變得越來越緩慢。當呼吸的進出變得越來越緩慢的時候呢,我們可以說他呼吸是稍微微細的,這個時候他可以注意長短息。

  也就是說當他的呼吸如果偶爾還會比較快的時候,這是指經過在鼻頭這一帶的呼吸時間比較短,我們稱為短息。如果他的呼吸變得緩慢了,經過接觸點這一帶的呼吸,它的時間變長,我們稱為長息。

  當禪修者這樣持續地禪修,持續地精進,他的呼吸會變得更加微細,變得更加的緩慢,這時候他可以注意全息『sabbakāya』也就是呼吸的整個過程。由於他的呼吸變得更微細,他的心也變得更微細,而又由於他的呼吸經過這一帶的時間更長,如果他還是按照之前很粗的心去覺知它的進、它的出的話,未免由於時間拖得太長,而妄想有機會去干擾他的心,這個時候他應當注意呼吸的整個過程,也就是呼吸的開頭,中間跟結尾這三個階段。

  當呼吸變得很微細,若有若無,若隱若現,綿綿密密的時候,他可以注意微息,就是微細的呼吸。在注意微息的階段,對於很多的禪修者來說,可能會感覺到好像已經沒有呼吸了或者說呼吸微細到自己察覺不到,很多禪修者都會被這種現象所困擾,然而要知道呼吸變得微細是好事兒,不要認為呼吸感覺不到,心就很煩或者去改變呼吸,甚至用加強呼吸的方法讓呼吸變得清楚,如果禪修者這樣做的話他的心就會失去平靜,他不應當這樣做。這個時候,應當把他的心定在業處這個地方,安住在微細的呼吸就足夠了,在這個時候,不用再去理他的呼吸是進、還是出,也不要去管呼吸有還是沒有,那個時候已經不叫呼吸了,不叫入出息了,只是叫做息。還是有息,就是我們說的那一團暖暖的氣、暖暖的息,氣已經也不能夠分(別出),只是息而已。接著就將他的心安住在這一帶就夠了,讓他的心持續地知道息。

  然而無論是入出息的階段、長短息的階段或者全息的階段或者微息的階段,禪修者通過他持續的努力,他的精進,任何一個階段的禪修者都有可能會體驗到光。

  剛開始體驗到光的時候,並不一定會出現在鼻頭、出現在業處這一帶,從絕大部分禪修者的體驗上來說,往往是感覺到他的眼前有一片光,這個時候我們叫它光,那個還不是禪相,他不應當去注意光,如果他的心被光吸引住去看光的話,光會不見或會變化出一些影像,而他的定力就會掉下去。他不應當去注意那些光,不要去管它,只管守護住自己的業處就可以了,守護住自己的心就夠了。

  隨著禪修者不斷的精進,不斷的努力,他將會發現慢慢的他的鼻頭業處這一帶,會出現有一層像輕紗或者像薄霧一樣的光影,或者說有時候他會感覺到隨著他持續地專注的呼吸,他不去注意那些光,光會慢慢地被拉近,一直到出現在他業處的這個地方。

  在這個時候,他也不要去管那些光,不要管那些到底是不是禪相,有些禪修者會探索這個到底是禪相或不是禪相?這個階段是不是禪相並不重要,他只應當專注在呼吸上就足夠了。唯有等他持續地專注呼吸,他會發現到他的呼吸已經變成很明亮的光,而且已經分不清到底這個是呼吸還是光,那個時候他才覺得光就是呼吸,呼吸就是光,在這個階段,我們稱它為禪相

  當呼吸與光融為一體時,他就應當注意禪相,那個時候就嘗試把心從呼吸轉移到光上,不要再去注意呼吸,只是長時間專注於禪相,這個階段我們叫禪相

  《清淨道論》、《攝阿毗達摩義論》都講到禪相,對修入出息念的禪修者來說,他將會經歷三種相,或者說一切四十種止業處都有相,其中有二十二種業處可以有似相,其他的業處只有兩種相,是哪兩種相呢?第一是遍作相、第二是取相、第三是似相。一切的業處,四十種業處都可以得到遍作相跟取相,然而只有二十二種業處可以得到似相『pa?ibhāganimitta』。

  這二十二種業處可以獲得似相,它們分別是:十遍、十不淨、身至念跟入出息念。這二十二種業處唯有通過專注似相才能達到禪那。入出息念的業處也是,入出息念業處的遍作相,既可以指在這一帶的區域,也可以指這裡的呼吸。

  當一位禪修者在專注這一帶呼吸的時候,我們說這個相叫遍作相;隨著他的專注力慢慢的提升,他的定力慢慢地在提升,禪修者可能會感覺到這邊會有白色的光或者像煙一樣像霧一樣,或者像白紙一樣,這種我們稱為取相;隨著他的定力不斷地提升,不斷地加深,他會發現到這裡光越來越亮,亮的象太陽的光或者像晨星,或者感覺到比月圓日的月亮還要更加明亮,更加皎潔,或者像鑽石,這我們稱為似相

  對判斷什麼是取相什麼是似相,在《清淨道論》裡也有很詳細的分別。一位禪修者可以通過專注似相,維持他的心持續地專注似相,專注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乃至更久,通過這種方法來證得禪那,證得安止。

  在專注似相的時候,他往往會先進入近行定的階段,也就是說他已經非常走近禪那,但是近行定還是屬於欲界定的階段。當他持續地再把心投入在禪相上,這樣子維持足夠的時間,禪修者會有很強的安止的感覺,這個時候他可能已經證得初禪。證得初禪那個時候他的心就已經超越了欲界的有限速行而達到了色界的廣大速行,他的心已經不再是象欲界的那種很低劣的心了,已經是稱為廣大心『mahaggata?citta?』,初禪具有五種禪支分別是:Vitakka-vicara-piti-sukha』Eekaggata尋、伺、喜、樂、一境性。尋是將心投入於似相,伺是持續地省察似相,喜是喜歡似相,樂是體驗似相的那份快樂,而一境性是心持續地專注在似相上。同時具有這五種禪支稱為初禪。

  一位禪修者證得了初禪之後呢,他必須得繼續修習初禪的五自在,之後再修第二禪;等他能夠成功地證得第二禪,又修習了第二禪的五自在之後呢,他應該再修習第三禪;當他成就了第三禪並且修習了第三禪的五自在之後呢,他應當再修習第四禪。

  如果一位禪修者能夠順利地修行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這個時候他的心就可以成就,可以達到我們剛才所說的色界的善心。

  又正如佛陀對於『正定』的定義,佛陀無論是在講戒定慧的時候,定義『定』,或者說在講八支聖道講到『正定』時,佛陀都是這樣說:『諸比庫,什麼是正定呢?諸比庫,於此比庫,已離諸欲,離惡、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成就並住於初禪。』那麼我們從這裡看,已離諸欲,已經離開了種種的欲樂,離開欲界諸惡不善法,特別是五蓋,因為禪那的直接的敵人就是五蓋(pa?canīvara?āni)他們分別是(kāmacchanda,vyāpādathīna-middha,uddhacca-kukkucca , vicikicchā, 對於欲欲的貪、嗔恚、掉舉、追悔、昏沉睡眠以及疑。)如果一個人還黏著於諸欲,還有諸惡不善法,他不可能證得禪那。如果一個人證得了初禪,他必定會有尋、有伺、有喜、有樂,而這種喜樂是由於遠離了五蓋而生起來的,成就並安住於初禪,而禪本身必定是有一境性,因此擁有尋、伺、喜、樂、一境性這五種禪支的我們稱為初禪。禪支巴利語叫做『Jhāna?ga』,禪那的組成部分,由於這五種心所組成了我們稱為初禪。

  接著佛陀又說:「尋、伺寂止,內潔淨,心專一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成就並住於第二禪。」如果一位禪修者要證得第二禪,他必須先去除尋跟伺,也就是說要去掉尋、伺這兩種禪支,內是內心的潔淨,心專一性,無尋、無伺,在第二禪中已經沒有尋和伺的攪動了,由於內心定而生起喜樂,成就並住於第二禪。

  接著佛陀又說:「離喜,住於捨,念與正知,以身受樂,正如聖者們所說的『捨、具念、樂住』成就並住於第三禪。」第三禪是通過捨離喜禪支而證得的。住於捨,這裡的捨並不是說捨受的捨,而是說內心放在中捨的捨,他具有正念與正知,『以身』這裡的身不是身體的身,而是指名身,也就是他心受樂。在世間善法來說,第三禪的樂受是最明顯的,因為那個時候連喜都沒有了,而只是很殊勝的,寂靜的,快樂的。「『正如聖者們所說的舍、具念、樂住』成就並住於第三禪」。

  接著佛陀描述第四禪:「捨斷樂與捨斷苦,先前的喜、憂已滅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並住於第四禪。」這裡的意思是已經捨斷了樂跟捨斷了先前的苦,之前的苦,先前的喜、憂已經滅沒,這個憂指憂已經在證得禪那之前已經捨斷了,而對於喜呢是通過第三禪而舍斷的。不苦不樂是指的受,不苦不樂的受,使他的心處於中捨。正念而感到清淨,成就並住於第四禪。

  正是因為佛陀的這段描述,一位禪修者當他在證得這些禪那之後,如果他因為這些禪那他投生到相應的禪地,色界地的話,初禪稱為離生喜樂地,第二禪稱為定生喜樂地,第三禪稱為離喜妙樂地,而第四禪稱為捨念清淨地。

  如果一位禪修者,擁有初禪的禪心,這是屬於第一種色界的禪心,而第二禪呢包括了無尋有伺跟無尋無伺,這是論教法,但是在經教法是無尋無伺。而經教法的第三禪,就是在論教法中的第四禪,而經教法中的第四禪就是論教法中的第五禪,佛陀說這些稱為正定。

  這裡講到了初禪就是經教法裡面的初禪;而(論教法中)第三禪這種心,特別是指經教法裡面的第二禪;而第四禪的禪心是佛陀剛才在經教法裡面描述的第三禪;而第五禪的禪心呢是佛陀剛才在經典裡面所說到的第四禪的禪心。這是五種色界的善業。

  如果一個人可以通過專注於特定的業處,例如專注於呼吸,或者專注於地遍、水遍、火遍、風遍,他將能夠達到這色界的五種禪那,當他達到了這色界的五種禪那之後,他所造的是屬於色界的善業,而這色界的善業,對輪迴來說是稱為極重業,是善的極重業。特別是對於在佛陀的教法以外的,古印度的那些修禪人,苦行僧們,當他們證得了禪那之後,他們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死了之後必定會投生到梵天界。然而在佛陀的教導裡,只要依照佛陀的教法,聽聞佛陀的教法而修行的人,往往把這種色界的善業,這種色界生起的善心,培育定力成為導向解脫的工具,一種很有用、很有力的工具,使它成為定覺支,而不一定是屬於在臨死的時候,所發生的極重業。

  也就是說,如果外道修定,他的目標是投生到梵天界,他是以定為終極,然而在佛陀教法裡面,定是一種很重要的工具,很重要的一個階段而不能夠缺少,我們是通過定來培育慧,而通過慧來解脫斷除煩惱,這是五種色界的善業。———《業的開示》瑪欣德尊者

禪相

附:虛雲老和尚:初心用功下手處|認清了「主」和「客」,自不為妄想遷流

《俱舍論》| 諸煩惱生起之序因

天台止觀開示---五蓋。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煙、塵、雲、霧、羅侯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

《童蒙止觀》調和第四 | 五事身、息、心、眠、食

悟後 | 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


1、保持覺知,苦生時自生,滅時自滅;2、將注意力移到身觸上(身念住);3、觀察維持畫面是需要心行維持的、耗力的、無常、苦、空,心生厭離。在「尋對治經」中有五種方法。


個人體會。

先讀經,真正掌握法要,再靜坐或者經行。如連教義都未掌握就貿然修定,會失去方向。

靜坐經行先修止,細分呼吸或細分腳步,從六分,十二分甚至更多,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心念集中起來。然後開始觀四念處,心念集中到念處來。

出現雜念時,熟練的話,一出現即作無常想,無常作苦想,苦作刺想,消除最快。

未熟練的話,出現雜念時,可通過憶念不如法念惡患消除;可通過憶念如法相消除;可通過憶念此雜念心行的止息消除…等等;如是身心疲勞導致的雜念就先休息。

所有方法經藏里都有,講得比我好多了。如果同意佛陀比這裡的回答更可信的話,用這個時間去讀經吧。


打坐要掌握相變心不變。

也就是你的所緣也許會不停的變化,但是心要繼續保持調柔,時間只要延長,沒有墮入細昏沉,將會很快突破。

昨天剛好發了一個類似的實證日記可以看看作為參考。

於是半坐在椅子上開始閉目,選擇了一個舒服的坐姿,開始觀想油菜花,雖然不像,但也沒有管它,觀想到一隻小蜜蜂在采蜜(是一隻迪斯尼風格的三維卡通蜜蜂,此時發覺表層意識開始進入對錯判別狀態:現實生活中蜜蜂不是這樣,要不要重觀一次,但我警覺到了,沒有管它。後面很多地方都類似,我沒有管,但注意觀察了當時對立的心裡狀態和念頭以及身體感覺),然後觀到了自己童年的兩隻狗一隻貓陪在身邊,心中覺得很舒適懷念,同時想到它們都不在了,心中有一種悲憐,閃過以後成就要度化他們的想法。然後觀想到我們一起靜靜的看著對面的小山丘,小池塘,還有花花草草,心中更加柔軟舒適。然後又突然觀到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泛著波光,然後心中升起「我熱愛這一切」的想法,瞬間一股暖意遍布全身,之後,身體各處都進入酥軟而似有似無之感,唯有手掌相疊處,腳掌觸地處較為明顯。

這裡就是這樣,一開始是觀想,但是景象變化的很快,當進入畫面式無法控制的時候,日誌主人的心態仍在不停的調柔,保持柔軟,畫面在變,但是人家是安靜的柔和的看著這些景象變化,利用這些景象來引導心的調柔。

心沒有發生變化,講的通俗一些,沒有跟著走,就這樣保持下去,到了一定程度到最後會自然專註。

心中升起「我熱愛這一切」的想法,隨著真正專註的形成,一瞬間,身心會發生界面式的突變,得暖,心地開,很快進入狀態。

每天練習打坐15分鐘堅持下來有效果嗎? - 知乎 觀心解脫:每天練習打坐15分鐘堅持下來有效果嗎?

這後面還有一半的內容,就是在進入狀態之後轉觀心,只剩下心的運作,這時候開始覺知到念頭的升起滅去。

整個過程完全不做作,不作意,非常自然。


你總該說說你靜坐要幹什麼吧。禪定?瑜伽?還是練氣功?以及別的什麼。說清了才能對症下藥不是。


出現畫面,就慢慢提念勸回呼吸上,如果不行,說明呼吸的止法與你不相應,可以以毒攻毒,改用口念佛號,心觀想你最有信心的佛的佛像,或者阿彌陀佛凈土法門裡的觀經中的落日等等。這樣集信心,口念,心觀,之合力,進入初步止觀定境。


不用擺脫,想收起心思的想法也是妄念。

只管一路數息下去,慢慢的會越來越少。

龍銜海珠,游魚不顧。


找個業處導師吧。正經的參加下禪修營。


不知如何超越這個境界。

去了這個。


你完全可以探索一下這個腦海出現的世界,其實已經算是出體


不去管它,只專註呼吸


推薦閱讀:

抑鬱症患者怎麼修安般念?
上座部佛教中的「止觀禪法」和「四念處」是什麼關係?
佛法中的五蘊有沒有通俗易懂的描述?

TAG:禪修 | 止觀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