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以前背起來沒什麼感覺的古詩詞,現在卻覺得很有味道?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天涼好個秋。
遇坎時「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通關後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熱戀時「相見亦無事,別後常憶君」分手初期「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終得釋懷「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國憂民患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個人閑愁時「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所謂文人墨客,筆下千秋,無非是寫盡了自己一生的平仄;而讀詩的人,讀的也不過是自己當是時的風景與風情情隨事遷,景隨心動,那些以前沒什麼感覺,現在讀來卻很有味道的句子,可能恰好是迎上了你現在的心。以前高中語文老師叫我們背誦《春江花月夜》,當時覺得好痛苦,還覺得前面幾句有點拗口,沒背下來。畢業後反而主動背誦,背得滾瓜爛熟。越讀越感動,越讀越覺得這首「孤篇蓋全唐」的作品美得不可方物。
不是古詩詞,是林語堂對孤獨的解釋。稚子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當時沒什麼感覺,後來看到解釋是:孤獨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孩童水果貓狗飛蝶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於是終於理解那幾句。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小時候被要求背,覺得好作呀好作呀這種小事有什麼可悲傷的。
前幾月桂花花期做了桂花蜜,拿裝飾貼紙封了口,忽然想起來少年時也這樣給朋友做過桂花蜜,小心翼翼地盛好封口,送過去。然而現在,少時朋友盡散矣,我在新的人群里掙扎求生,虛與委蛇。忽然悲從中起,只覺愴然。
原來年少時候的風景真的美到不能重逢了。原來分別之後的人,就再也找不到了。在我還沒有意識到這樣的事實時,我就已經,失去你了。前路漫漫,終不似,少年游。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當年就感覺這船挺快啊。現在再看,當世又有幾人能做到不為兩岸猿聲所動,飄然而去,這之中又有多少心酸掙扎轉換 成走自己的路讓猴子們去說吧 的瀟洒堅定。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多少懷著建功立業之志向的大好青年,將生命葬送在疆場,變成一具具無人問津,無人記得的白骨...只有他們或青梅竹馬的戀人,或新婚離別的妻子,還不知情地在夢境中,幻想與著已成白骨的情郎相逢團聚..
以前啊,只知道古代人不好活,戰爭多,很慘...
後來啊,想到他們都成了白骨還能入夢春閨,現在的單身狗們,配出現在誰的夢裡?竟不及一堆白骨,比死人更慘...
於是,這首詩瞬間升華了...有了一種「不如去死」的指責意境...
千古狗糧!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謝邀,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上學時背滕王閣序只覺得寫得好,還有點長,背著費勁。聲情並茂的讀出來也只是聲情並茂,沒得情。畢業時有感而發,兩句與我也貼切,「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
最近某一天夜,整理書籍找到許多求學時的照片,看到照片中的自己從小學起直到大學,慢慢的變化,不僅自己變得陌生,周圍人也陌生了。
地變了,人變了,都變了。都不在了。「我亦飄零許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嚎啕大哭。
迷迭賦,我好喜歡你,我還是那個膽小的金縷曲。你還記得我嗎。關山月
李白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 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 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 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 嘆息未應閑http://www.kuwo.cn/yinyue/874550?f=ipt=usercopy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孩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山鬼》
以前最怕讀屈原的東西,高中的時候沒少被《離騷》折磨,於是我心裡就給屈原的所有作品貼上了晦澀難懂的標籤。但是這一首,無聊時讀來讀去竟然讀懂了,還讀出了一種「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幽怨感和「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的孤寂執著。
(我翻過不少資料,歷來各家對《山鬼》一文的賞析都不盡相同,以上屬個人感受,不喜勿噴。)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
隱隱五鳳樓,峨峨橫三川。
王侯象星月,賓客如雲煙。鬥雞金宮裡,蹴鞠瑤台邊。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當塗何翕忽,失路長棄捐。獨有揚執戟,閉關草太玄。謝邀!
我覺得不是「更有味道了」,而是你真的「讀懂了」、「理解了」、「經歷了」,有「共鳴了」!
候人兮猗!
——《候人歌》
據《呂氏春秋?音初》篇記載:
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
作為我國現存最早最短的歌謠之一,雖然只有短短四個字,卻道盡了妻子對外出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兮、猗(yī),語氣助詞;這樣說來,這首歌謠其實只有兩個字:
候人!
等待你啊!良人!
等待你啊!夫君!
想念你啊!相公!
……
站在塗山之南巔,望著夫君歸來之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好幾回誤把路人當作良人歸來。徒添幾抹憂愁。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就在這塗山之陽,等了又等,有多少紅粉佳人消逝在天地之間?化作一枚「望夫石」!
塗山氏還是夏朝君主夏啟的母親:
啟母塗山
啟母者,塗山氏長女也。夏禹娶以為妃。既生啟,辛壬癸甲,啟呱呱泣,禹去而治水,惟荒度土功,三過其家,不入其門。塗山獨明教訓,而致其化焉。及啟長,化其德而從其教,卒致令名。禹為天子,而啟為嗣,持禹之功而不殞。君子謂塗山強於教誨。詩云:「厘爾士女,從以孫子。」此之謂也。頌曰:啟母塗山,維配帝禹。辛壬癸甲,禹往敷土。啟呱呱泣,母獨論序。教訓以善,卒繼其父。——劉向《古列女傳》
在古代社會,這種「等待良人歸來」的事例多如牛毛。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主題就是——等待在外從軍的丈夫。古代戰爭頻仍,統治者為了征伐,強行抓取了多少壯丁?以致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讓杜甫發出「嫁女與征夫, 不如棄路旁」。
有多少青春少女,直到白髮叢生,仍不見良人歸來?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縱然良人歸來,看到的卻是:
十五從軍征,
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
「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
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
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
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
淚落沾我衣。
讓我不由自主想起沈從文《邊城》的結尾: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在哪裡呀?
……
雨霖鈴·寒蟬凄切 宋 ·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年少都不懂杜甫,可惜了。道理懂了才發現自己錯過了很多,所謂人間別久不成悲。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 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 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 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 兒女羅酒漿。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