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霍老爺在微博發布的內容《知識變現不行了?不,是知識經濟2.0來了》?
引用文章中內容:
「如果說傳統的知識變現模式屬於知識經濟1.0的話,這種模式將是知識經濟2.0。在1.0時代,知識經濟是以網路大v為中心的節點模式,網路大v操縱甚至影響大眾的思維模式,而在2.0時代,是去中心化的,知識是作為一個商品放到市場供用戶挑選,同時,用戶本身又是知識內容的製造者,這是一種知識經濟的「共享」模式。」
文章鏈接:Sina Visitor System
知識經濟的未來會是怎樣的?
我想稍微嚴肅點談下這個問題,知識到底該不該收錢。
我認為知識本身不該收錢壟斷,但知識的傳播者可以獲取適量的報酬,這個報酬的重點不在於數額多少,而在於對傳播者的尊重。
我的日常工作要同風險數據和產品打交道,這是一份非常需要嚴謹和嚴肅對待的工作,工作強度豐滿,休息時間骨感,同時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一旦出現工作失誤會對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對個人履歷也是重挫,所以我必須隨時隨地全力以赴,工作忙起來每天11點之後下班,根本沒時間上知乎。
但我本身又是一非常沒臉沒皮沒羞沒臊的大碎嘴子裝逼犯,一天不跳跳就渾身難受,騷擾完同事就想騷擾網友。
而知乎於我而言恰巧是一個可以肆意表達放鬆跳跳的平台,在這裡我可以一本正經地瞎扯淡,或者即興熬一些毒雞湯,偶爾會正經點分享點行業知識,有人喜歡看我很高興,有人不喜歡看我,但我自己寫得很高興,也很好。
而live這樣一個可以直接與同好者交流的機會,我個人非常喜歡。
昨晚剛結束了我的第8場live,從去年12月開始玩知乎live到現在剛好8個月,平均每月1次,節奏和大姨媽差不多,每次4小時的live結束後都感嘆參加live的大伙兒真是強壯又持久又棒棒,弄得我嗓子都啞了。
我自己做live的時候感覺很累,在高強度的日常工作間隙準備內容很累,要起碼提前2周備課,手寫稿件要2W字以上(第一次徵信live的時候準備了5W字),很累,2小時的單口相聲很累,回答大量問題很累,但是與大家互動交流非常開心盡興。
開心的不僅是live內容講的是我感興趣的專業內容,更重要的是有這麼多信任我的人和我交流,在這個只要談到掏錢就翻臉的萬物免費的年代,有這麼多人肯掏一大包瓜子錢並且肯拿出生命里美好的3到4個小時聽我瞎聊,我非常感激,畢竟我不是美女主播,沒法漏胸漏腿發福利,我要是興緻大開怒發福利可能會被舉報上頭條。
雖然和我自己工作和作投資的收入相比,live獲得的錢確實沒幾個,但是大家給我的這份尊重和信任,是需要我拿出十二分努力回報的,所以每一次live我的答題環節都是答到所有人提不出問題為止,甚至還接受live結束後私聊提問(live結束後的第二天我基本上要答2天的私信),看起來很虧,但我覺得這裡面根本不涉及錢的事兒,這是一種對別人支持的尊重。
每解決一個人的問題,收穫一個感謝,我都很開心,我認為這是我和參與者的間互相尊重。
我沒有什麼知識傳播者的光榮感,但我有一個金融從業者的信譽度。
我從不認為尊重的輕重程度和金額的大小是有必然聯繫的,所以我不認同文中對於一個所謂大V的live只賣出一百來份是恥辱的論調,因為不是每一個學科和話題都會引起別人的興趣打動別人的需求造成別人的衝動,你說說你講無脊椎動物語言學(其實我對這個還挺感興趣的)和講怎麼進入投行年入百萬(這類話題簡直了,我都懷疑參加live的人是抱著來參加吐槽大會的心態的)來比,哪個更吸引人?知音和學術期刊,哪個聽起來更有看點?但即使只有1個人付費參加,也是一份尊重,也要認真對待,以尊重回報別人的尊重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雖然不是每個人對於這份道德都認可。
文中有一點我很贊同,就是對一些內容比較水全靠個人流量和標題黨來做粉絲經濟的所謂大V非常看不上,大家給予了你尊重和信任,你卻潑水,這是不尊重,而且會導致整個市場被透支信任,最後劣幣驅逐良幣。
我從不喜歡稱我的關注者為粉絲,因為我認為關注者和粉絲的定義是有區分的,君子和而不同,【關注】這一行為僅僅是代表對我在以往回答中展露的某種特質而感興趣,並不代表無腦喜歡和認可,可能還有人點了關注天天在等著我加完班露面噴的我親媽都不認識,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愛,我要用愛來感化萌萌的他。
回到知識付費,我認為在給予傳播者一定的尊重外,知識本身不該被付費壟斷,因為縱觀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知識傳播,分享,傳承,都是人類進步的加速器,我們人類比其他動物強的不僅是工具的使用,更是知識的傳承,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知識藏著掖著,可能我們現在還是沙灘上數貝殼。
尤其是很多所謂傳播者傳播的不過是一些二手轉述,並不是基於基礎知識進階而來的實戰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沒有辦法解決付費者的真正需求,並且對於付費者的疑惑愛理不理,1個小時講完就跑,就這些東西和態度拿來打包賣錢,只能去耍那些信任你的人,耍過一次之後就沒有下一次了,人在被自己喜歡的人欺騙過一次之後,往往不會再相信第二個人了。
而現在我們處在互聯網的年代,想靠著矇騙撐死了或許能撈一票,但是想長久根本走不通。
我認為互聯網的精髓在於效率,互聯網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廣度將知識進行傳播,在這樣的效率時代下,一切低效率的行為都會被淘汰,在這個搜索引擎可以解決人類90%難題的時代,想將知識壟斷本身就是低效率的行為。
所以我不認可知識本身收費,但我認為應給予真正的傳播者和解決問題者一定的尊重。
看過全文後,感覺就和什麼都沒有說差不多,在這裡,知識經濟2.0,不過是緩解中產階級焦慮的小把戲,因為這樣的焦慮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中產階級最容易焦慮,也最熱愛輿論,他們為自己的不確定性惶惶不安,為了安慰自己,他們輸出內容,徵求他人的贊同,一路不明所以的中產階級小白們,猶如在大海里抓到什麼浮木似得,突然就把這段「由於焦慮而產生的話語」奉若圭臬,當作自己的指路明燈。
其實無論是輸出者,還是獲得者,雙方都是中產階級焦慮的犧牲品,以為一方輸出,製造幻覺,證明自己求得了安慰,一方輸入,製造幻覺,以為自己獲得了巨大的安慰,這簡直是兩個wanker,兩個撿垃圾的乞丐,在互相安慰彼此,不斷恭維,說對方多厲害,多強大,其實不過就是兩個熱衷於製造幻覺、熱衷於自欺欺人的高端自我安慰愛好者罷了。
尷尬地有些丟人。
在20年前,保羅福塞爾的《格調》一書,就已經揭穿了這種互相遮羞似的輿論行為,書中對美國社會的描寫,在當今中國富強一丟丟之後,無不折射出當下中國的眾生百態,讀起來一眼就看穿中國中產階級的遮羞布,簡直不要太直白,太諷刺。
什麼知識經濟2.0,3.0,4.0,不過是一群自瀆者的幻覺罷了。
但是當幻覺已經被所有人認可,當海市蜃樓,宗教迷信,奇蹟顯現,已經如同鐵證般黑雲壓城的時候,有識之士,沒有人不會深入這場混亂的遊戲,涉足於此,分一杯智商稅,賺一筆包裝營銷的錢。
人們對於「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不是來自於鬼神,而是來自於身邊的人是否相信,因為鬼神不會影響你,而身邊的人們的態度,無時無刻不會決定你的生死,選擇,決定你的評價,你的情緒波動,所以我們只能選擇相信,哪怕我們內心深處是不相信的,可是無奈愚民太多,他們就是這麼容易被封建迷信俘獲。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消費幻覺基礎上的經濟,猶如印度神教,收取智商稅保平安那樣,它和在線教育有所不同,在線教育說到底還是系統化教育的一部分,而知識經濟,就像是摘得明星身上最美的一個小配飾,告訴你只要戴上它,你就可以像明星一樣光彩奪目,受到萬人追捧,它絕不會告訴你,這是一個巨大的工業造星體系,那個小配飾固然美麗,但少了燈光舞美,編劇們營造的氛圍,根本就不值一提。
人們通過知識經濟購買到的知識,不過是廣告里的如假包換的台詞「有了這個產品,你就會擁有我的身份、地位、品質生活。」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事實上,你花了錢,求得了安慰,當你清醒過來的時候,你該是什麼樣的人,還是深陷於此,毫無改善。
知識經濟的2.0,3.0世代,只能是在人類幻覺層面上的不斷推沙演繹,變的更為娛樂,把幻覺變的更為精緻,而在知識層面上,毫無半點助益。
因為一個知識體系,所包含的是一整個世界觀,一整套坐標系,知識經濟系統化後,只能轉變成在線教育,線下授課,可能在教育方式上幽默、風趣、多元化、但是它不可能給你一朵花,說這就是一個世界,這麼浪漫的事,你怎麼不說是玄學呢?求知的道路,人們總想著有捷徑,而捷徑就是20塊錢一本的良心教科書,學會了就是人生蛻變,學不會了就是一無所有,哪有掌握幾個字的訣竅,就搖身一變成為一代宗師的?
如果是想要尋覓談資,豐富閱歷,滿足好奇心,在人前show off自己略懂略懂,那當下的知識經濟2.0,3.0,n.0都是可以的。但是請注意,碎片化的閱讀,學習,是無法建立長久的知識體系的,我大學也是上了四年的課,才建立了關於文學的大概框架而已,四年的時間,不斷的修正我的三觀,知識體系與我朝夕與共,全日制的灌輸內容給我,我才養成了知識體系。
你讀一本名著三個小時讀完,那麼你與書中人相處時間,不過只有三小時。
但是你如果讀一本書,細細品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書中的內容,
那麼你與書中人相處的時間,就有整整一個月,
那麼請問,是與你相處三小時的人,對你改變大,還是和你相處了整整一個月的人對你的改變大呢?
碎片化閱讀,對你的改變,遠不如一個長久的知識體系對人的改變,你所獲得的知識,也遠不如長久的知識體系對人的培育豐富。
所以知識經濟,只能是一個500億市場的巨大的被所有人都認同的娛樂領域的一個幻覺。
而且普通大眾很少有自己的知識體系,整理輸出就更是難上加難,網紅在於魅力人格體,專精之人放眼望去也有不少,然而在生活,在品味,在人與人溝通交流層面上,能夠有所突破,長時間輸出內容的人,卻是萬中挑一的體質,一個知乎5000萬用戶,輸出內容的頭部內容創作者不超過五百人。一個微博,用戶上億,網紅遠不是萬中挑一。
你以為寫作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你以為溝通交流因為沒有門檻,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對不起,正因為門檻低,所以入行者眾,門檻就被無限制的提高了,網文作者2000萬,幾乎2000萬人都連泡麵都吃不起,你以為誰都能寫?你以為誰都能做?抱歉,不是誰都能做得到的。我大學一年級寫了七十萬字,二年級寫了上百萬字,大三寫了五十多萬字,才能靠文字吃飯,每個人都能寫字,都會寫字,但會寫字,和會寫字之間從一提筆,就差了十萬八千里不止。
況且大眾們本來就少有自己的知識體系,整理輸出有需要長久的技巧磨練,這就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需要談資,需要娛樂,需要滿足好奇心,需要培養自己對世界廣泛興趣,那就去尋找知識經濟的入口,如果是需要系統化的知識譜系,還是建議去上正軌的線上線下的教育,因為一項技能,一個世界觀的坐標系,是需要花大價錢去購買的,幾塊錢的購買來的知識,所帶來的明星效應,畢竟,只能是廣告產生的幻覺。
以前和女朋友討論過類似的問題,剛好可以用來寫這一篇答案,順便整理思緒。
霍老爺的這篇文章主要由三個觀點構成,
①知乎不是一個好的知識經濟平台;
②之所以知乎不行,相較於羅輯思維的得到,知乎的「受眾」與「頭部」不同;③現在屬於知識1.0時代,未來屬於知識2.0時代。
我們來一個點一個點的逐步分析
一、現行的知識經濟模式對內容生產者並不公平
霍老爺:
不是知識經濟不行,是知乎不行;
知乎在審查live時過於疏於管理,而由於本身體量的問題,知乎不足以吸引足夠重量級的大咖坐鎮,所以在live中良莠不齊,知識經濟之路舉步維艱
知乎確實不是一個好的知識經濟平台,不過,現行的知識經濟平台做的都不怎麼樣。因為現行的知識經濟主要以流量模式為主,即只重視閱讀量,而不是重視文章的內容質量
在現行的流量模式下,對真正的內容生產者並不公平:
①標題黨: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一篇文章的標題可以引導了文章50%的閱讀量,甚至在個別平台(如UC)標題可以做到 引導95%的閱讀
網路上有很多標題十分引人,讓人忍不住點進去,結果一點進去完全文不對題,但人的好奇心使得下次看到類似的標題還是會忍不住點進去,這使得這類文章的閱讀量一般都不會太低,而文章作者可以通過這賺得一筆不少的平台分紅
甚至由此催生出了很多做號公司,通過洗稿、抄襲、無中生有、造謠,在1小時內就能生產數篇標題黨文章,然後在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等平台上吃平台的分紅,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很多真正的內容生產者,並不會取標題。而且很多乾貨文章,根本沒辦法標題黨化。這讓許多內容生產者,根本無法搶到流量
②粉絲數:
無論是微博、知乎、公眾號,如果在平台的前期進入,只需要稍做努力,獲取粉絲相對於現在要輕易的多
前期積累了相對粉絲的人,中後期利用馬太效應。只要發布了文章,就能自帶一定的轉載、分享與點贊。同時,也更容易吸引部分群眾關注,張佳瑋1.3M的粉絲,但是裡面必然有不少吃瓜群眾,是出於「他那麼多粉絲,應該不會差,我也關注吧」的心態而關注的
真正有內容生產者,我相信他如果願意持續輸出,也一定能夠迎頭趕上。
但(a)一開始沒有明顯的正向反饋,不少人會堅持不了;(b)同等能力、同等文學水平的人,後期加入者往往比不上前期加入的人
③平台曝光度:
平台曝光度對內容生產者也並不是公平的,例如今日頭條的平台運用的是演算法推薦,隨著時間遷移,演算法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機器會大量迎合人性底層需求的內容,例如兩性、暴力、恐怖、金錢等各種非原創內容爆發,通過各種方式滿足用戶獵奇、窺私、幸災樂禍等心理。
而人工推薦也並不公平,拿「簡書」為例,簡書採取的是編輯審核制度,作者寫完文章後,將文章投到自己看中的專欄,然後由專欄編輯翻閱,判斷能否出現在專欄。
而這時就得看你的文章合不合編輯的胃口。而且若你和編輯熟悉的話,編輯給你過的概率也會較大(一位朋友是簡書上籤約作者,一次和她聊天得知:作者加入專欄群,經常在群里冒泡,提高編輯對自己的印象,投稿時比較容易過)
無論是現有的演算法推薦、還是人工推薦,對文章的引流都並不公平
小結:只要知識經濟還是流量模式,對內容生產者都是不公平的
二、內容平台 價值分配方式普遍不合理
霍老爺:
為什麼得到可以知乎不可以?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受眾。得到的受眾以羅輯思維的粉絲為主,這些粉絲受其熏陶,已經接受了其商業理念,來到得到的受眾,本身就是熱愛讀書,或者說雖不熱愛讀書,但是願意追求上進的人,這就決定了,在這裡的用戶本身已經經過了篩選,是願意接受付費的群體;
二、頭部。羅輯思維本身就是自媒體行業的頭部賬號,羅振宇作為意見領袖,能夠吸引足夠多的精英來到得到,其內容也普遍優質,比如薛兆豐和萬維鋼的內容,就是我非常喜歡也是獲益匪淺的。這些大咖的示範和引領作用非常明顯,在這些頭羊的帶領下,羊群越聚越多。 當然,這並不是說得到就是知識經濟的理想模型,得到的問題是,內容過於碎片化,不成系統,雖然適應了目前的生態,未來如何,還將拭目以待。
我的觀點與霍老爺差不多,羅輯思維的「得到」能夠很成功的商業化,一是與羅振宇的個人品牌塑造的十分成功,二是節目屬性,吸引到的核心觀眾願意為知識付費。
「得到」絕對不會是知識經濟的理想模型,個人認為:現有的內容平台價值分配普遍不合理。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①平台出了流量還獲得了其他商業價值,但是沒有合理分配給內容生產者;
②人們對內容的估價是根據講述人,而不是內容本身
很多人可能認為這2點是常態,所以是正常的。可我並不認為,因為我相信未來將會出現更加合理的分配模式,能夠打破大眾以為的常態
具體我想在下一個部分詳細的說明
三、未來將有更合理的分配模式
霍老爺:
現在屬於知識1.0時代,未來屬於知識2.0時代。在2.0時代,是去中心化的,知識是作為一個商品放到市場供用戶挑選,同時,用戶本身又是知識內容的製造者,這是一種知識經濟的「共享」模式。
這種共享模式,是對知識「閑置」資源的再激活,促進社會知識資源流動,提高知識的循環效率,擴大人們消費需求,滿足更多人的利益,比如一個人可以很普通,但他完全可以在買車裝修方面有自己的經驗,那麼他就可以通過分享汽車知識和房產知識,成為知識分享的受益者,完成知識變現。
我認為未來知識經濟,將是知識換置。將一個知識去除所有的外加標籤:作者是誰?畢業與哪?多少歲?年薪多少?是男是女?人品怎樣?一切與知識本身無感的標籤全部去除,只留下知識本身
屆時,將會有一個知識商場,我們可以通過貨幣來購買這個知識,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知識來換置他人的知識。至於這個知識到底算不算數,會有一套嚴格的審核手續,先由AI判斷是否抄襲、洗稿,並初步判斷這個知識會不會是「垃圾知識」、「沉默知識」或「問題知識」。再由人工進行多重審核,判斷其能不能算專業知識
我相信這個時代,不會讓我久等
首先,我對於這篇文章的思考是部分贊同的,即對付費知識的門檻的思考。
其他平台我不熟悉,這裡不多討論,我就以我活躍的主要平台知乎為例。
——一,知識的知乎——
知乎一直推崇自己是知識社區,或者說,叫做「逼格」,因此知乎上也吸引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比如周源在2016年10月28日知乎廣州品牌開放日的演講中指出:
高學歷用戶在知乎也占較高比重,據統計,有73.93%的知乎用戶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博士及以上學歷擁有者在知乎也達到了1.62%。這些高知,具備獨立判斷力的知乎用戶們通過在各個領域的知識分享,往往已經獲得了強有力的個人品牌和社會認可度。當人們越來越依賴專業人士的幫助和建議,那麼他們就能成為真正可以引爆話題、影響決策的人。
事實上,的確如是,知乎的最早的「知識導向性」,各領域大量的優秀人才湧入,他們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孜孜不倦的貢獻自己的知識,。
不少話題下,那些優秀回答都是既保障了專業性又照顧了科普性。
我初來知乎的時候(2014年年底,活躍是2016年),向很多人學些了很多知識,提高了自己的姿勢水平。
儘管很多人都在強調:我來知乎,只是為了傳播知識。
然而大家明白,任何缺乏激勵機制的體系,都是難以維持的。
於是,在萬眾呼籲中,知識付費來臨。
——二,知乎的付費知識體系——
知識付費,應該是這兩年興起的一種模式。
我記得比較火爆的是當初王思聰在分答上的一次回答。
提問價格高達3000元,仍有用戶問問題。在他回答了25個問題,總收入133,720元。
這一點讓所有人都驚詫不已,不少人第一次意識到,網路時代,全民普遍可以獲取知識的年代,知識竟然可以有這麼多價值。
隨後知乎也推出了值乎這個問答平台。
而知乎在付費知識領域最大的一次動作,就是知乎Live。
說到知乎Live,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無論如何,你必須承認,知乎Live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
知乎自己對Live的看法是這樣子
知乎 Live 作為一個更加高效即時的問答交流工具,讓大家更容易展現自己擅長的領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促進更多有價值信息的產生。
很多人認為知識是很容易獲取的,其實恰恰相反,太多的信息會讓你淹沒在一個信息海洋里,而有效的信息才是知識的意義。
就打個比方,你想用一個洗衣機,你沒必要去學習電動機技術,控制系統之類的,你只需要獲得如何去使用,而知識的意義,恰恰在於此。
術業有專攻,所以,我們需要專業人士的意見和指導,這才是真正的知識的作用,而這些知識,是需要別人的學習,積累和經驗,是有門檻的。
(專業,更值得信賴)
所以知識Live一上線,迎來了很多關注,尤其是一些高手們的Live,更是很快就沒有坐票了(坐票可以發言和主講人互動)。
(知乎live上線初的統計)
我也參與了一些Live,比如
@羊迪 是一個生物轉行到房地產行業的,我就了解了不少買房的知識,
@雲天外 的圍棋Live,有九段國手指導學習圍棋,也讓我一個圍棋小白總算不用拿圍棋當五子棋了。
當然,我也舉辦了一些Live,都是我自己研究的內容,比如癌症,阿爾茨海默病,當然還有長壽。
在準備這些Live的過程中,對我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
1,需要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認真的總結和梳理。
知識碎片化的影響之一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但真的要進行系統演講的時候,那麼就要去梳理知識,不斷總結,然後理順思路,而且要在邏輯上實現通順。
2,讓知識在專業的同時保障理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和知識背景,甚至相距甚遠,他們是來獲取知識了,而不是聽我講述一堆專業術語和名詞,因此,如何能夠讓聽眾有效地獲取知識,這就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通俗易懂而不失專業性,看起來容易,其實執行起來很難,這方面,我還需要探索很久。
3,應對其他細節
儘管在準備的時候我會努力的去思考各種細節,然而在現場過程中,依然會有很多新的問題和內容,這種情況下,如何應對等,都是很考驗自己。
但是我們也發現,隨著知乎不斷的開放,於是知乎的Live也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魚龍混雜,所以我們就談到了第三部分:審查問題。
三、亟需加強的審查機制
知乎的Live的確是有不少優秀的內容,比如有人曾經統計過知乎上各個領域的優秀Live,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貢獻者在認認真真的準備知識分享盛宴,讓我們受益匪淺。
甚至,我們還可以接觸到那些遙不可及的大牛,
比如像諾貝爾經濟學獎約瑟夫·斯蒂格利姿(Joseph Eugene Stiglitz)的Live《特朗普上台,中國該往何處去》,無論是演講內容,還是現場同聲傳譯,都是十分的精彩。
比如鏘鏘三人行的馬家輝分享的關於張愛玲的Live,讓我不僅對張愛玲有了一些新的了解,也看到了原來一個主持人更是一個愛好寫作的大咖。
但是,我們也同時注意到,知乎Live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
就如霍老爺所言,
一個美食博主,教聽眾選擇高逼格餐廳,結果只講了十分鐘就沒料了,大量時間在講怎麼在淘寶購買食材,而一個知名學習類大v,他的講課內容就是兩本國外暢銷書的內容縮編版,買這樣兩本電子書甚至還不如他Live貴,還有一些大v的Live,課程內容看起來乾貨滿滿,但進去以後,他的全付精力在宣傳他公司的app,簡直是對知識分享和聽眾智商的侮辱。
尤其是在知乎Live改革以後,人人可以開Live
在升級後,Live 的申請流程將大幅簡化,點擊Live 主頁右上角的「創建 Live 」,通過實名認證後,提交保證金和相關信息,即可輕鬆申請開辦Live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 8 天內進行回復。
這種情況下,我相信知乎Live團隊的管理壓力瞬間上升,那麼如何有效甄別,就是一個大問題了,一不小心,就會混入一些奇怪的事情。
比如某位答主的Live里,他的自我介紹
然而事實上呢,
第一,自稱「知乎水生生物學領域最好的科學普及者之一」
然而,他在知乎關於水生生物的回答為0,答案都是一些和生物完全不相干的內容。
第二,自稱「擁有7年科研經驗」
然而,他是一個碩士生,2013年考研,哪來7年的科研經驗?我一個做生物學的博士,也不過說自己擁有三四年科研經驗。
第三,發表高影響因子文章
然而,看起來高大上的「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其實只是一本中文期刊,叫《生態毒理學報》,由於沒有被湯森路透社收錄,所以根本就沒有影響因子,更別提高影響因子了。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知乎成功舉辦了兩次Live,第三次被及時的阻止了。
目前已經被封號。
儘管這是一個特殊例子,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一種隱憂,那就是,當Live完全開放後,如何對Live進行審核,保障Live的質量,才是王道。
否則的話,泥沙俱下,劣幣驅逐良幣,最終會導致Live被徹底毀掉。
這個時候,審查才是王道。
知識付費的內容應該有審查機制,保證對知識的尊重,對用戶的負責。
由於知乎Live是由管理人員審核,因此這種情況下,如何保障知乎Live的質量,是一個很關鍵的內容。
儘管知乎提供了7天無理由退款渠道,但問題是,這是一種事後補救措施,而非事前的預防,我們如果浪費時間去聽一個十分不好的Live,不僅是影響了我們自己的感觀,也讓我們對Live團隊甚至Live本身也有了反感之心,這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嚴加審核才是王道。
比如保障相關領域
一個人的真實水平也許難以鑒定,但是至少在知乎答題可以多少看出一個人的專業水準。如果他從來不回答或者很少回答專業問題,那麼,我們對他的專業知識Live,就應該抱有警惕。
甚至一些三無用戶直接上來開Live,全部的知識了解只能靠自我介紹,這種情況下,也太可怕了。
最後,未來如何,我相信很多平台在思考
扁平化的時代,人人都是知識的輸出者,傳播者和需求者
如何讓知識更加方便的傳播,是一個未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期待能夠看到更好的模式,讓大家更加自由而且有效的獲取知識。
除非把LIVE開成培訓班,否則大V那些活動不叫知識變現,那叫影響力變現。不成系統,沒有標準的信息不叫知識,最多只能叫經驗而已,1.0都沒弄好,就不要搞什麼2.0了;如果只是些趣聞,那就好比奢侈品,看你說的漂不漂亮、吹得好不好聽,就像我給老婆說的一樣:珠寶賣的就是個漂亮,如果不漂亮還叫珠寶么?如果是個實用的產品,那要麼解決標準化的問題,要麼直接解決實際問題。
那知識到底是用來像珠寶一樣炫耀的,還是用來發揮實際用途的?在我看來應該是後者,所以,想賣知識,那就做到標準化、實用化,不要弄些雞零狗碎的東西出來說自己是在搞「知識變現」。
在我看來根本不存在什麼知識經濟1.0,2.0,關於互聯網知識經濟的探索,只能說是從之前的一片荒蕪所有人都兩眼一抹黑,到現在逐漸有一些人摸到了一些門道,看到了幾縷光亮罷了,離真正的模式化、產業化、系統化還差得遠,一切都還在路上。每個試圖走知識經濟的平台,包括知乎,都在進行嘗試,嘗試著能夠發掘到一條真正可行且可持續的道路。只是道阻且長。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中國的互聯網模式基本都是借鑒美國,無論百度借鑒谷歌,淘寶借鑒ebay,還是微信借鑒talkbox,滴滴借鑒uber,,基本所有的模式都是在看到國外成熟開始變現之後,就進行本土化引入。但是互聯網知識經濟呢,不好意思這玩意兒美國人也沒整明白,除了ted稍微好一點,其餘的那些說不好聽發展得還不如國內(比如說quora)。這下你想借鑒都沒有成熟的案例,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了。
那麼有人或許會問了,知識經濟到底是真的大勢所趨,還是只是互聯網的一次泡沫?用著名美食家(劃掉,是哲學家)培根一句振聾發聵的老話就足以回答:知識就是力量。用福柯的話來說,知識和權力之間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即便不說這些,每個人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掌握知識毫無疑問是史上第二好的上升渠道(嗯,第一好的是投胎),知乎有一個問題,讀書究竟有什麼用里,你就能看到最好的證明。但是問題在於,知識本身有著私密性又有著個體性,反過來說,能夠被共享的知識又失去了其作為商品的價值。那麼如何將這種無形的東西變成實實在在的,可以被購買的商品,就是知識經濟時代真正的難題。
在我看來,要解決這個難題,首先要面對的是問題在於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對於一個工作的人而言,他無法再像學生時代那樣可以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知識接收,而對一個學生而言,他本身需要上的課就夠多了,也未見得會有空間進行自我提升。因此過去的知識經濟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只能折中地選擇了淺閱讀和碎片化閱讀。具體的例子就是各種在5-10分鐘內可以讀完的文章,以及各種低門檻的內容(從某種意義而言,低門檻很可能意味著低質量)。雖然我認為只要自己進行足夠的整理,建立閱讀的計劃並搭起框架,碎片化閱讀也可以成為接收知識的方式,但毋庸置疑的是,深度閱讀和價值閱讀才是更有效率的選擇。
誰都知道,認真讀完一本書的收穫比聽一次在線講座更大(除非你是演講者的迷妹),而後者又比看一篇十分鐘的碎片內容價值更大。然而更多的現狀是,當我們拿起一本厚厚的書,翻了幾頁就失去了耐心,當我們看一篇乾貨滿滿的長文,看了個開頭就忍不住去刷刷微信翻翻朋友圈。閱讀門檻的存在,讓深度閱讀至少在目前,還沒有一個供它長成參天大樹的土壤。
但是我一直認為,想要實現真正的知識經濟,就必須要克服這個陣痛,他們恰恰需要維持這樣的一個門檻。沒有門檻的知識是廉價的,沒有門檻的信息是雜亂的,無序的。這樣的門檻存在的意義在於,讓那些具有深度內容輸出能力的專業人士,可以不必為了讓自己的東西流向更多的受眾而選擇俯首稱臣,可以讓他們用更熟悉的方式,更接近於自己習慣表達的語言,來提供深度的內容。
真正的知識經濟體系,是專業人士(比如互聯網、文化娛樂、商業財經等領域)能夠產生深度內容的垂直自媒體,這些產出內容包括行業內的深度剖析,前瞻性強的內容,以及對於業內最新進展的介紹等等。
等等,你是不是想到了知乎的早期?沒錯,但兩者最大的區別恰恰在於,一個是免費的,一個是付費的。優質的專業內容如果免費,必然的結果就是價值本身的劇烈貶值,輸出的內容無人問津,輸出者也喪失了持續輸出的動力,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惡性循環。良性的環境則是相反的,輸出者付出的內容是有價的,需求者支付費用得到它,提升了自己的同時也刺激了輸出者持續供應優質內容,需求者可以持續獲得提升。最終建立起一個類似於傳統服務類商品的,有來有往的持續性交易機制。
以上就是我對於未來知識經濟的一點看法。另外對於知識付費時代,個人還有幾個更快更好地融入這個時代的人生經驗,放在最後說一說吧:
一,不要讓低門檻變成你的心理舒適區,低門檻是個迷幻劑,讓你產生自己一下也能接觸到高大上知識的幻覺,並且如果你習慣於閱讀那些低門檻的東西,就會越來越依賴於此,久而久之你需要的門檻會變得越來越低,稍微有些閱讀障礙的內容,就哪怕幾分鐘都堅持不下去。
二,任何知識平台給予你的知識,都只是一個敲門磚,或者是解決某個具體問題的快捷方案。想要自我提升,或者最終能夠自己解決問題,必須要進行後續的自我補完。這包括自己的複習鞏固,大量閱讀相關內容,學習相關的課程之類。
三,未來的知識平台除了能提供給你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給你提供以知識為紐帶的人際關係。這種垂直的知識社區過去就一直存在,但只有商業化才能讓它發揮最大的價值。具體為什麼我就不再贅述了,懂的自然懂。我個人認同這個提法。同時,對於蓄勢待發的「知識經濟2.0」,我是充滿期待的。我認為,知識經濟2.0是一次巨大的轉折,必將改變如今知識付費緯度單一的狀況。
得益於知識經濟的浪潮,我不僅成了學習者,也有了自己的知乎號、公眾號,算得上是知識的分享者——實打實的「利益相關」,對於知識經濟的觀察和思考也就更多一些:知識經濟會往何處去?轉折點又會在哪裡?
借著回答問題,我又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我認為,知識經濟的變革是大勢所趨,轉折點已經近在眼前。
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693299/answer/140961183 的回答下,我已經介紹了知識經濟的由來和現狀。六個月後的今天再看,知識經濟的勢頭依然有增無減:根據演講中的信息,過去的一年裡,知識付費用戶已經達到9800萬。根據QM發布的《移動知識付費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喜馬拉雅FM、知乎、得到、分答幾大主力選手都處於高速增長中。而看準時機加入戰局的微博問答,也迅速形成了氣候。
這些足以證明,「知識付費」的確是一條可行的出路——但可行,並不意味著一帆風順、暢行無阻。特別是最近,知識經濟的浪頭初歇,另一種聲音開始逐漸響起。比如分答創始人姬十三,在接受採訪時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對目前形勢的失望:知識付費發展比我預想中要緩慢。包括這次霍老爺的文章,都是對目前」知識付費「模式的質疑。
其實「知識經濟」,本質上就是「共享經濟」的一部分「:將閑置資源整合起來投入市場,創造收益(當然,國內的情況複雜一些,但本質上沒有太大出入,因為除去共享所用,這批資源並沒有其他用武之地,也可以理解為閑置)。閑置的房屋、單車甚至充電寶都可以共享,閑置的知識當然也可以拿出來創造價值。
但知識共享並不像簡單的物品共享那麼簡單,我認為,如果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知識經濟的前景恐怕不容樂觀。
首先,如何保證知識的質量?
房屋的質量取決於住得是否舒適;單車的質量取決於是不是好騎——不僅有明確的標準,而且短時間內就可以進行評判,知識的質量該如何清晰地評判?太難了:比如一種觀點、一個見解,這些都算是知識,但你根本無從評價它的質量,完全沒有可量化的標準。
這就給了魚目混珠者可乘之機,借著「知識」的名義,做的卻是「騙錢」的勾當。換句話說,乾貨太少——看看知乎就知道,對於live的質疑就從來沒停過。我自己買過的Live,說實話,有一些根本不值。
其次,如何讓共享的知識符合需求?
就算輸出的都是乾貨,問題依然存在: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但一個人需要的不是全部知識,而是和自己有關的、符合自己現狀的知識。一個人心中的乾貨,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毫無價值,不同的人、不同的用戶群體,對於知識的需求都不同,對知識深度的要求也不同。
對房屋的需求就是能住,對單車的需求就是能騎,而對知識的需求,實在太複雜、太多樣了,這種複雜的需求是很難滿足的。
而目前來看,各平台的處理方式還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讓大多數人感興趣的、具有較高權威性的人作為輸出者,以此保證流量。但這種全面的副產品是,每一個領域可能都是淺嘗輒止——一個小時的Live,悟性高的人或許還能有所啟迪,悟性低的,只是聽個熱鬧,騙騙自己罷了。
所以姬十三才有這樣的感嘆:「知識和實體產品不一樣,還不是硬通貨。比如你花錢買礦泉水,不管質量怎麼樣,至少能保證喝的是水,解渴,花錢買知識,有可能只是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不是硬通貨」,算是說到點上了。
而對於輸出者而言,演講中的「分配機制不合理」是另一個難題。
目前來看,自媒體平台,主流的分配機制還是按照流量廣告進行分成,這是目前知識付費平台難解的癥結,這樣做的原因在於,知識付費是「起於知識,止於知識」,很難單純利用知識做更多的事,也不會有更多的後續。
而且這種共享還很難持續:產品可以一用再用,消耗了還要買新的,知識呢?獲得了的知識,還需要再重新獲得一遍嗎?接收了知識的用戶,恐怕只會掉頭走開吧?更何況,分享出去的知識就是潑出去的水,文章還有版權,而知識是不存在專利權的。結果是,「知識經濟」不得不偏離知識,或者只是借個知識的殼。
於是,困境由此出現:輸出者無法利用單純的「知識」持續獲得收益;受眾也不一定能接受到想要的「知識」。這兩個問題不解決,如何形成健康的模式?
大勢所趨而問題重重,結論是,知識經濟2.0必將到來,區別只是在於,變革究竟會走向何方,是帶來一番新的氣象,還是讓知識經濟化為一場鬧劇、一個泡影。二者之間,我更多地相信會是前者。
在我看來,知識經濟2.0時代,是為知識付費定下標準的時代:塵囂平息,數量巨大的群體將會沉澱為一批對高質量知識有著真正需求的知識經濟社群,而相應地,要形成可持續的、穩定的商業模式,充滿不明確的知識經濟一定會向著標準化程度高的行業靠攏,比如教育培訓和出版,它們將會幫助知識經濟走上良好的運作軌道。
可以預料到,轉折的過程將十分殘酷。競爭更加激烈,一批平台將會被淘汰,而渾水摸魚的輸出者也將無處藏身。但最後留下來的,將是真正擁有可持續模式的平台、有著真知灼見的輸出者,和一批真正熱愛知識的用戶。
但無論如何,作為知識的輸出者,我樂於看到這一天:不必藉助其他,而是靠著知識,就真正可以創造價值、能夠得到尊重的新時代。這時我們才可以說,知識的春天真的到來了。
知乎變現問題:廣告還是知識電商?
幾年前,完全看不到知乎可以盈利。一個問答網站,上面的人一板一眼討論學術問題,這跟商業很難扯上邊對吧?對此很多用戶想了很多辦法,比如付費點贊,一個贊一元;比如做問答小遊戲,想升級買道具;比如付費閱讀,答案只給看一半,其餘想看得付費;比如會員費,VIP黃鑽會員月費28,享有回答置頂特權……
當年的知乎,極客范濃重,變現嘛,還早,一點也不急。在高層關注社區開放、社區秩序維護時,也順利錯過了移動端,現在App改來改去,還在用實際行動排斥用戶。
不過,創立了六七年,作為一家商業公司,而且是接受了幾輪資本投資的商業公司,創造營收逐步擺上日程。究竟怎麼創造營收呢?它走上了另一條路,和當初用戶出謀劃策不一樣的路:
廣告,知識電商。
別懷疑,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都依賴廣告
廣告十分明顯。App開機、發現欄、日報、PC端、圓桌贊助,都是廣告。周源最近在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就表示「暫時不考慮靠知識付費掙錢,目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知乎掙錢靠廣告」。
所以你也別埋怨了,知乎廣告不會停,也不能停。而且,技術達到的話,後續還會有根據你的瀏覽記錄、關注話題、點贊問題、社交關係的廣告推送。深入想想,根據你的關注話題和過往記錄推送,可以做到非常精準,比微信朋友圈根據城市、性別推精準得多。
注意,這是戰略方向,不會因為用戶吐槽就停止。就像前段時間某某音箱公司打的廣告被吐槽到死,結果呢?結果吐槽歸吐槽,過段時間還不是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好像沒什麼事發生。
所以霍老爺說知乎變現,沒提到廣告這種最重要方式。要麼是沒關注管理層講話領會其精神,要麼是跟風媒體只看到知乎Live。實在不應該。
知識電商:好像很大一塊肉,以什麼姿勢啃?
知識是有價值的,可以變成現金,也可以變成身份地位。人類幾大權力來源:相貌、權力、財富,知識。有價值的知識,可以換來權力、財富,可以讓美人傾心。
前互聯網時代的知識變現。最早的知識變現可能是姜子牙、諸葛亮這類謀士。他們輔佐國君建國、治國,靠的就是謀略,靠的知識。作為對價,他們換來了權力和俸祿,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後來科舉取士,四書五經八股文知識可以變成官位。書籍報紙時代,誕生金庸、古龍、余秋雨這些知識變現的領軍人物。電視電影互聯網時代,出現易中天、于丹、韓寒、郭敬明這些知識變現人物。
所以知識變現從來不是問題,有價值的知識一直是權力來源,一直可以變現。
無論諸葛亮時代、科舉取士時代、書籍報紙時代、電視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知識需求一直存在。
需求一直存在,只是滿足需求的載體變了。知識載體從口耳相傳、竹簡,變成紙質書,再到報紙廣播雜誌,再到電視,再到PC,再到智能手機。
所以知乎Live上線了,依賴已有社區內容招徠用戶,再將語音單獨分離出來歸入付費服務。本質上就是騰訊用QQ吸引用戶、用增值服務變現思路。從去年5月到今年5月,知乎Live已經舉辦了2900場,主講人平均時薪已經超過了11000元。這是對外的宣傳,數字很漂亮。
但平均數可能難以說明問題。我翻了翻近期互聯網和科學技術兩個方向的Live參與人數,你看看究竟是有多慘淡:
如果這些時間離得遠,大家還未參與,那麼你再多看看一些離得近的,參與者個位數的也不少見。
如果你不是超級明星、關注人也不多,開Live怎麼讓用戶知道呢?他們不會知道。如果你的方向比較冷門高深,用戶也很難提起興趣付費來聽。
從宣傳的時薪上萬,到實際的時薪幾十元(參與者個位數,時薪恐怕只有幾十元了),這落差也太大了點。如果你因為時薪上萬上知乎開Live,不好意思,要失失失失失望了。更別談最近蘋果又要雁過拔毛,你收入幾十元可能還得付32%給蘋果……想想也是醉了,不如睡了。
另一方面,社區用戶對Live質量聲討一直沒有停止。免費看問答還好,至少沒花錢,期待值不高(事實上也有很多人說社區水化、噴子橫行,用戶體驗下降)。但用戶一旦付費,拿人錢財沒做到替人消災,或者消災消得不夠,問題又來了。
這算是一種總結:
如果真像這樣,那麼平台對知識電商抱低點期待是對的。廣告更穩定可靠,也更主流。電商業務是試驗,成了好說,不成還有退路。
還有,新版知乎App有很大改動,加了獨立的市場欄,看了App Store上用戶評論,可以叫一個慘不忍睹、惡評如潮……
知乎移動端向來有改來改去、編輯不便、閃退、推薦粗暴等問題,本身就落後了一個身位進入移動時代,現在還不努力奮進,用戶不會等著你,等你改好了再用的。畢竟除了你知乎,現在還有那麼多好玩好用的App,不是嗎?
又在炒啥概念呢,web 2.0都過去得十年了吧,換個名字接著炒?
瀉藥。
說的是實話。不光知乎不行,目前的知識變現階段,豆瓣不行,微博不行,公眾號也不行。
從近年來富豪榜上的排名變化可以看出,以IT、科技類精英為代表的知識階層正越來越富裕,知識經濟越來越成為發展的原動力。因此,人們更加看重智力投資的選擇,用實際行動驗證「知識就是財富」,特別是90後年輕一代尤其如此。
但是信息不等於知識。移動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信息爆炸並不意味著「知識經濟時代」的降臨。
在互聯網誕生之前,知識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傳統的知識傳遞模式無非是課堂、書本,科研機構(學校)和出版商是把知識壟斷的代表。
正如種植和養殖技術革命推動人類進入農業經濟時代,蒸汽機和電氣技術革命推動人類進入工業經濟時代,我們可以認為是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農業社會人類把80%的精力用在解決生存(吃、穿)上,工業社會人們有把80%的精力用在解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用、住、行)上,直到信息社會的來臨,人們發現只用20%的精力就可以解決以上問題之後,我們才能說,人類開始了知識經濟時代。
在互聯網普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並沒有意識到知識可以帶來「經濟」,大量的文獻與學術研究結果在網上以免費的形式存在。從BBS到blog,人們似乎樂於免費分享知識,並且在分享的過程中以交流形式促進知識增長。此時,知識付費仍然只存在於傳統的教育培訓行業,唯一的結合創新無非是將線下授課變成了在線教育,實際形成的規模並不足以被稱作「經濟」。
根據這篇文章中的定義,知識經濟「1.0」是以國內出現的「知識服務商」以及內容付費的形式為代表,從分答開始,到微博問答,到微信公眾號打賞,再到值乎-知乎live,就連以不注重商業盈利起家的豆瓣也開設了豆瓣時間,想來分一杯羹。儘管羅振宇從2012年已經開始製作「羅輯思維」,真正商業化也是從買書買月餅開始,直到「得到APP」。2016年,大概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知識經濟元年。
現在回頭看來,2016年至今的知識變現浪潮中,眾多運營商留下了怎樣的背影?要麼興衰瞬息(分答),要麼魚龍混雜(微博問答),要麼掣肘不斷(公眾號打賞),要麼日漸冷清步履維艱(知乎live),要麼難以發力(豆瓣時間)。我同意知識經濟一定會按時到達輝煌的巔峰,但一定不是現在的這個混亂的操性。
我們不妨把知識分為「有用的知識」和「無用的知識」(注意:這兩個概念都是相對的,每個人對有用和無用的定義都可能不同)。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從線性知識社會到網路知識社會。在知識層面上,大眾化即意味著迎合大多數人的短期喜好與非客觀心態,實際上也就是「無用」,其庸俗化與膚淺化的特徵,恰恰與知識所要達到的目的是相互矛盾的。互聯網產品在追求知識變現時,往往追求「短平快」,造成的結果就是,本來是以解決知識需求為出發點的知識付費,實際上恰恰抹殺、消解了知識本身的系統性和複雜性。
對於知識提供者和知識購買者而言,在供需雙方的每次交易背後也隱藏著一個危險陷阱。即:知識提供者為了滿足購買者的需求,傾向於只提供最簡單的答案乃至最趨時的內容,在把知識變成商品出售時,商人本性佔了上風,削減成本、全心逐利,忽視內容質量;知識購買者在完成付費後,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傾向於相信自己花錢買來的答案,滿足於接受一個淺顯的、沒有論證與驗證的回答,對此甘之如飴,並將其置於定於一尊的地位。
這樣的交易在微觀上並無大礙,但是長期、大量地發展下去,知識經濟命不久矣!
如果真如大盜賊霍老爺所言,「知識2.0經濟」已經開始,那麼去中心化的知識經濟的逐鹿者們起碼要具有以下素質:
1. 產品庫存分類精細。
2. 銷售對象受眾精準。3. 付費內容信息精確。4. 知識機構運營精心。5. 買方賣方共贏精進。如果不發生不可抗力,幾乎可以斷定我們的下一代一定將生活在一個知識創造生活、知識積累資本、知識實現富裕為主流的社會中,如是社會,將從當下始。1. 知識付費的興起
在2016年的知乎上舉行了一場被主講人李笑來自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在線知識講座,以一塊錢的價格就可以教你「如何一小時建立終身受用的閱讀體系」
聽完後遭到了集體吐槽,很多用戶感覺交了智商稅。
在某次演講中有這樣一段內容:
從受眾的角度,第一,供給基數不夠大,尤其在垂直領域,知識供給顆粒度太大。第二,優質知識佔比少,大量無效的、不符合受眾訴求的知識,佔用了受眾大量的精力去甄別和篩選,日常的知識渠道因為低效造成了冗餘。第三,對於知識提供者,目前的分配機制不夠合理。
知乎live目前的質量也在嚴重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由邀請制轉向了申請制。說句實話,邀請制的時候,知乎live的質量是相當高的。哪怕是被吐槽一小時閱讀體系,我本身也是不相信的,僅僅是抱著聽他人的經驗和當段子的目的聽一下,也沒有特別失望。
那麼知識付費其實究竟是不是偽命題?
2.知識付費究竟是什麼?
2016年被譽為知識付費的元年,各種以「成長」,「改變」為由的知識付費浪潮興起。
百度百科上對於知識付費的定義是
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信息,付費的同時也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當然也會帶來一定的缺陷,即「知識金錢化」。
分答,值乎,值乎live,喜馬拉雅等等平台的上線,使得2016知識付費成為了風口。而在2017年被稱為最有情懷的產品豆瓣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付費產品---豆瓣時間。
在互聯網上有這樣一段描述:
「知識就是財富」是一句經典格言。時至今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對知識的付費意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擁有知識已不再僅僅是被描述為學富五車或滿腹經綸,而是財富真正的源泉。
繼新浪微博推出付費訂閱後,騰訊也表示可能會推出付費訂閱。
在注意力和優質內容越來越成為稀缺品的時代,這些敏感的機構和個人彷彿嗅到了遠處傳來的風信,準備拎著知識迎風而起。
下圖是知識付費的統計數據以及規律
(出處見水印)
3、知識經濟2.0或許正在去中間化
在網路上一篇演講中看過:
互聯網重構各個產業最重要的點就是提高了不同領域間訴求和訴求的溝通效率。對於知識經濟,知識供給方和受眾之間的訴求對接效率很低。我指的效率包括速度、針對性、分配效率等廣義概念。
去中間化不僅僅是狹義上的在傳統行業的中介逐漸變少,也意味著知識供給方和受眾之間的對接效率的大幅提升。
4、知識如商品
眾所周知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或許可以解釋這一種現象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以及移動端支付的普及,加上中國的眾多人口。人民的需求已經逐漸地從生理需求轉向安全需求,當物質上的巨大增長之後,緊接著而來的便是自我實現的需求。
不客氣地說,如同開頭所說的,李笑來的「如何一小時建立終身受用的閱讀體系」其實販賣的很大程度上說是焦慮感。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40年的改革開放浪潮中被演繹了無數次。大規模的階層流動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階層的固化,以及人民無法完成階層躍遷的焦慮感。
這種焦慮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知識付費浪潮的興起。
真正好的知識可不可以成為商品?
如同教師上課得到應有的報酬,醫生救死扶傷拿到薪水,作家通過出書拿到版稅。
真正好的知識當然是值錢的。
如同13年微信公眾號的興起,自媒體人通過輸出文章,然後達到一定的關注度就可以接到騰訊站方的廣告,也就意味著在公眾號寫作可以成為一門養活自己的工作。事實上,也不少人做到。
前期被禁言30天的自媒體大號咪蒙年入數千萬,據說一篇軟文的報價已經超過70W
看過一個對知識變現非常優秀的解釋:
讓知識像商品一樣流轉,創作者可以參與到商品的權益分配中。
a.在某些程度上,知識付費可以節約時間成本
在知乎上聽了一個心理學如何入門的live,這個live大概快五星評價,主講人講了自己學心理學的經驗和見解,以及推薦許多心理學相關的書籍。
我知道,任何一個高屋建瓴式的學習,至少在目前只能通過書籍。
也就是說知識付費可以省去很多在互聯網不必要搜索以及提問的時間。
b.付費或許可以證明誠意
王思聰可以靠分答收入六位數,他當然不會回答他投資了什麼?或許相比,他更喜歡回答他喜歡什麼樣的妹子。
即便是有微博的當下,付費或許是一種儀式感,對方既然花了錢來提問,那你自然不可能像知乎的吐槽般歡樂地變成段子,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認真真地回答,至少人家不是網上十分受人討厭的伸手黨。
c.增加見識
每次進入知乎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標語,發現更大的世界。
我們刷知乎的目的無非就是讓自己知識的廣度增強。就像我剛剛舉的那個聽「金融」,「心理學」的live對各大行業的人的了解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是相當有幫助的。
總結一下全文:
知識經濟的2.0大概指的是
1.將知識作為產品去中間化
2.讓知識像商品一樣流轉,用戶可以參與到商品的權益分配中
如同演講中所說的,縱然知識變現出現了良莠不齊的問題,但是依然不能否認優質付費內容的正面作用。
知識變現並非凜冬將至,而是換了一種表現形式。
大致如此。
霍老爺這篇文章,主要表達了三個觀點。
1、以大v為中心的知識經濟1.0時代即將過去,以知識共享為模式的知識經濟2.0時代即將到來。
2、知乎還處於知識經濟1.0時代,而且知識經濟變現很不理想。
3、知乎藥丸。
這些觀點,有些我認同,有寫我不認同。
知乎和其他網路平台的確不一樣,其實平台是想方設法讓用戶變現,比如微信公眾號的廣告點擊,直播平台的用戶打賞。再比如在微博上明目張胆的做商業營銷是沒人管的,甚至有些公司靠此賺的盆滿缽滿。但知乎偏偏不讓用戶變現,不讓寫軟廣,不讓抱團點贊,甚至後來連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都不讓貼了,知乎之所以這麼做,和自己形象定位有關。
這讓我想到了《世說新語》中的一則故事:「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遶牀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說的是王衍這個人非常清高,對錢財嗤之以鼻,甚至錢的名字都不願意提起。王衍的妻子想逼她把「錢」字說出來,就把錢堆在王衍的床邊。結果早上王衍起床,看到了滿屋金銀珠寶,大喊:「把這阿堵之物給我拿開。」王衍終究也沒把錢字說出來,此後「阿堵之物」也成了錢的一個代稱。
這就是我心目中知乎的形象,它不是為了徵稅可以開妓院的管仲,也不是為了投資可惜犧牲自己老婆的呂不韋,而是一個清高清談的魏晉名士。名士怎麼能提錢呢?即便心裡想賺,也不能錢說出來。但清高的同時,也會讓自己脫離時代,固步自封。
我看到的上一個如此作死的網站還是人人,我當時管理了一個人人公共主頁,於是建了一個粉絲QQ群,結果連QQ群號都不讓在狀態里發,至於發一些商業廣告之類的,都會被秒刪,最終的結果就是「人人乙烷」。當然,人人衰落的原因有很多。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光靠「上人人,找同學。上同學,找人人」這類的情懷廣告,是留不住用戶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現在再上人人,是什麼畫風?滿屏幕的長腿大胸整容臉,人人終於放下了架子,做起了直播,開始光明正大的要打賞了。但他的時代早已過去。
知乎也漸漸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開始為用戶們變現了。值乎的建立,專欄打賞功能的開通,品牌號的入駐,以及有償live的開辦。至於效果怎麼樣呢?霍老爺在文章中已經說了,不怎麼理想。但不理想,就證明知識經濟2.0時代即將到來了嗎?就能證明知乎藥丸了嗎?我們一條一條說。
這篇文章中,作者舉了郎朗在知乎辦live,只得了大約十萬元的收入,和郎朗的商業出場費不相符,因此認為知乎邀請明星來辦live是失敗的。這個推論乍一看挺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卻站不腳。郎朗不但玩知乎,但還玩微博呢。不單郎朗有微博,現在大部分明星都有微博。王菲玩微博的收入比她唱歌的收入高嗎?潘石屹玩微博的收入就比他做房地產的收入高嗎?肯定不是。但明星們為什麼還要玩,因為微博由它特定的功能。
知乎也是一樣的,明星們在這裡答題,開辦live,可以樹立自己的求知、文藝、認真、樸實的公眾形象,這就是知乎的特定功能。所以現在很多明星入駐了知乎,比如張譯、周冬雨、萬茜、韓寒、佟大為等等。他們來到這裡都沒有賺到一分錢,那就證明他們入駐知乎失敗了嗎?當然不是!有些明星們為了樹立自己良好公眾形象,他們團隊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但在知乎,僅僅答幾道題,就能起到這種作用,何樂而不為呢?明星需要知乎,知乎也需要明星,而兩者之間的合作目的,絕不僅僅是因為「知識經濟能否變現」。
文中又舉了例子,說那些非明星用戶,舉辦live時,要是沒有官方宣發,根本沒無人問津,因此得出了「知乎不行」的結論。一個平台如果能讓用戶變現,這肯定是好事。但如果變現不那麼順利,就一定就會不行嗎?肯定不是!一個社交平台否能長久,和他的環境氛圍、操作舒適度、受眾群體、不可代替性都有很大關係。所以,知乎未來究竟行不行,我不好說。但我肯定,絕對不會僅僅因為知識經濟之路舉步維艱,就會吃「藥丸」!
文中給出了一個知識經濟1.0時代與知識經濟2.0時代的劃分,我不是搞經濟的,所以我不肯定這種說法對不對,甚至究竟有沒有所謂知識經濟x.0時代。但我覺得任何時代,都是「以人為本。」這裡的「人」可以理解為微博大v,微信大號,知乎的意領等等。不管時代怎麼變遷,「人」都是所有平台的根本。至於文中所提出來得了「知識經濟2.0時代」的知識經濟的「共享」模式,我雖然很期盼,但在現實的環境下,這更想是一個空有藍圖的「理想國。」
我跟霍老爺私下交情還不錯,但是這個觀點,我是不贊同他的, 知識變現經濟,從比較長時間尺度內,都是一個不容樂觀的前景。
原因就一個:需要實用知識的人,沒有判斷知識價值標準的能力。
一個專家,一個營銷達人,誰更能吸引受眾,肯定是後者,而正因為如此,資本同樣也會選擇後者,而後者,如果可以成功忽悠到產品出售,那麼,前者,對資本來說,就是沒有必要的成本,不必跟他合作。
他所說的去中心化,只會惡化這個市場,一但知識價值的話語權交給對知識價值認知不清的大眾,形成買方市場,必然會導致 產品質量和真實價值降低。所以必然會損害長遠市場。消費者又不是真傻的。
這個市場好轉,得等民眾基礎教育水平積累上來了之後,有基礎的自主選擇能力和邏輯思辯能力才行得通。
作為技術流,真 知識流的,現在只能守住高端市場,保護口碑,因為高端市場重質量,有分辨力,並且忠誠度遠遠高於低端市場,靜等這市場變革的陣痛過去,雖然不知道需要多久。
- 寫書出版
- 申請專利
- 做個教師
別搞那麼多虛的,例如:閱讀量,轉發量,IP,話題,流量
知識經濟2.0,一場說騙你就騙你的遊戲。
知識經濟2.0,全新的智商收割稅新玩法。
知識經濟2.0,新時代下的變種洗腦運動。
知識經濟2.0,你傻我不攔你,你懶我不說你。
從人類誕生起,從呱呱墜地起,學習,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認不清這一點。誰也救不了你。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真是莫名其妙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我既沒有買過知乎LIVE,也沒有安裝得到。
不過既然邀請了,我就說兩句吧。
首先我認為,那些通過知識經濟變現的知識,都不是具有決定性的知識。具有決定性的知識一旦分享了,便不再具有決定性。比如我在證券投資上積累的一些知識,我是不會跟任何人分享的,只打算傳給兒子。
那些「知識經濟2.0」平台,我看了下,上面最火爆的還是那些成功學,可稱其為「機場書店2.0」。價值么也是有的,很多工具書,僅僅是因為作者靠字數吃飯寫的厚厚一本,有價值的內容不過一頁,有人能把這些書整理成一頁給你看,節省了閱讀整本書的時間,這便是價值。通過這些平台獲取知識,可以達到廣度,但無法達到深度,這便是成功學的瓶頸。
知識經濟的未來會怎樣?- 這些平台的整站內容變成一個巨大的種子掛在BT網站上。
不是知乎不行,而是「知識經濟」不成立自從霍老爺和知乎的口水仗以來,霍老爺對知乎就一直有怨氣。雖說這是人之常情,可這種怨氣也讓他的觀點明顯站不住腳。在我看來,之所以「得到」可以「知乎」不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不是因為「得到」有更好的頭部,而是因為得到的內容是久經考驗的優質變現知識,而知乎沒有,僅此而已。知乎有沒有頭部內容?霍老爺說:「相比起知乎的毛毛雨,得到才是真的賺得瓢滿缽滿。
為什麼得到可以知乎不可以?
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
二、頭部。羅輯思維本身就是自媒體行業的頭部賬號,羅振宇作為意見領袖,能夠吸引足夠多的精英來到得到,其內容也普遍優質,比如薛兆豐和萬維鋼的內容,就是我非常喜歡也是獲益匪淺的。這些大咖的示範和引領作用非常明顯,在這些頭羊的帶領下,羊群越聚越多。」霍老爺只敢說羅輯思維和得到是自媒體的頭部,卻沒有把知乎拿出來比比,原因很簡單:朗朗,津巴多們比起李笑來們咖位高到不知哪裡去了,這一點是站不住腳的。再說了,李笑來也不是沒在知乎開過live,只不過後來評價很差,轉戰得到罷了。知識經濟vs理財方法論經濟:知乎和得到的分野同樣是李笑來,在知乎被眾人輕視,到了得到卻成了頭牌收到熱捧。按照霍老爺的說法,是這屆知乎用戶不行,不是「本身就是熱愛讀書,或者說雖不熱愛讀書,但是願意追求上進的人……願意接受付費的群體」,然而真的如此嗎?李笑來在知乎講的還是「終身受用的讀書方法」,而在得到講的則是「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事實上,銷售致富經算是一種久經考驗的致富方式了,上有彭博機,下有故事內幕,把原來致富暢銷書改頭換面變成網路信息就說是「知識變現」那也太輕易,太狹隘了。這一點連霍老爺也不得不承認,他說:「對於專業人士而言,他們沒有精力或者說沒有能力在成為專業人士的同時成為網紅,那麼他們需要的就是一個中間的媒介,未來的知識變現模式一定是以中間商或者平台連接專業人士和網民,專家輸出內容,網民在平台挑選的「知識電商」模式。」諷刺的是,這不就是知乎live的模式嗎?看了一下第一名說的,其實這裡有個核心就是如何審核內容?這個是特別麻煩的地方,審核者必須懂行而且有著廣大的胸襟能接受不同意見,這本身就極難做到。
還有就是所謂的傳播性知識是否真的需要付費?這個問題其實不見得是一定要,互聯網發展已經有20年了,之前也很少見到有所謂付費知識的產品,注意,這裡是指真正的知識,大部分其實都是粉絲的信仰充值,就目前模式最好的就是起點中文網的付費網文閱讀了,至於所謂的Live或者分答之類的都是搞笑的玩意,其實互聯網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降低信息傳播的門檻,在信息傳播的同時你自己的影響力也會隨之擴大,這點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擁有互聯網影響力的傳播能力雖然平時不會有所感覺,但是一旦需要用到類似於擴散信息或者做個傳播節點,那作用將十分巨大,做很多事情將會變的十分方便,當然還有其他更多的作用,這裡就不細說了。
最後,其實大部分人上知乎就是為了吹逼扯蛋,偶爾看看專業的東西,同樣所謂的高質量用戶也是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看看吹逼扯蛋,偶爾搞搞自己專業的東西,真要翻看所謂的知識乾貨,你應該去知網學習,那裡雖然也大部分是垃圾數據,但是我個人相信能比他信息專業豐富的網站應該中國還找不到,別老是拿著所謂的時間值錢來說事,其實是很沒有意思的人類依然生活在叢林法則,要麼是因為需求和利益而生,要麼為了生存為拼搏。知識經濟的繁榮發展也是一樣。說實話,看到那麼多人干著重複無聊的活,只為了苟且。看到雙十一的狂歡,等等..我只想說一句:大家都是靠科學家和工程師養著,都是吃科學技術的老本。有一些人喜歡折騰,還真折騰出自以為是的偉大事業來了。一句話,這個老舊的社會,全靠營銷,而知識經濟社會,從不靠營銷,從不會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知識經濟的社會,信仰超越利益,有錢都沒地方花。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那是一篇軟廣么……
得到app的軟廣……
推薦閱讀:
※源義光後人真的有和武田佐竹同族的張氏嗎?
※你整理過哪些知識框架?
※如何評價「分答」?
※普通人可以從知乎上學到哪些牛逼的法律知識or法律常識
※如何看待今後為知識付費的時代?
TAG:互聯網 | 經濟 | 知識 | 知識共享CreativeCommons | 知識經濟 |